高龄老年冠心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16版
《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解读心脏康复在中国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概念。
虽然中国的心脏康复已经开展近20年,但对很多心血管医生而言,心脏康复是遥远的、神秘的、高高在上的。
实际上,国际心脏康复体系发展已有百年历史,并且经历了由被否定、质疑到普遍接受的过程。
今日,心脏康复已然成为一个非常具体细化的系统科学,一项蓬勃发展的学科,发达国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得益于冠心病康复/二级预防。
荟萃分析显示,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可使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率下降15%~28%,心源性死亡率下降26%~31%,猝死降低37%。
同时,其通过生活方式改善,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降低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和住院率。
循证药物时代的到来和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使冠心病的治疗结局得到了极大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已呈现下降趋势。
但在我国,导致冠心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患病率尚未得到控制,使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仍在不断攀升。
面对众多的心血管病急性发病患者,目前我们重点关注其发病后的抢救与治疗,对于发病前的预防以及发病后的康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大量发病后患者得不到进一步的医学指导,从而反复发病、反复住院,医疗开支不堪重负。
因此,开展心脏康复/二级预防在中国非常迫切。
目前我国心脏康复几乎处于空白阶段,全国90%以上的心血管科没有开展心脏康复工作。
为了促进我国心脏康复工作的开展,提高心血管预防水平,改善我国心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相关领域专家共同讨论并撰写了《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本文就“共识”内容给予一定的解读。
1 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密不可分心脏康复的定义为通过多方面、多学科合作,采取综合干预手段,包括药物、运动、营养、心理和社会支持,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培养并保持健康的行为,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延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降低再发心血管事件和心血管死亡风险。
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完整版
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完整版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完整版一、前言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高龄老年冠心病成为心血管领域的热点话题。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独特的生理和病理特点,诊治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为了更好地指导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治,中国专家们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制定了《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完整版》。
二、关键词1、高龄老年2、冠心病3、诊断4、治疗5、中国专家共识三、正文1、引言高龄老年冠心病是指年龄在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患上的冠心病。
随着寿命的延长,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2、高龄老年冠心病的生理和病理特点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以下生理和病理特点:血管内皮功能减退、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快、冠状动脉收缩张力增加、心肌纤维化、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等。
3、诊断高龄老年冠心病的症状不典型,如胸闷、气短、心悸等,常常被误认为是自然老化现象。
因此,临床医生应该重视高龄老年人的主诉,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等影像学手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4、治疗高龄老年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是基础,包括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拮抗剂、ACEI/ARB类药物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选择,如病情较轻者可选择介入治疗,病情较重者应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此外,应重视高龄老年人的多重用药问题,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反应。
同时,应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5、中国专家共识的意义和影响《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完整版》的制定和发布,对于规范高龄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该共识将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操作指南,也将为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内科常见指南、共识
1、心血管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ACC/AHA/HFSA指南:心力衰竭的管理2017)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2014右心衰竭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诊治及心脏性猝死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10慢性心力衰竭伴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中国专家共识2010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2016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ACC/AHA高血压指南2017取代JNC8美国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2014)中国急诊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2010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高龄老年人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5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1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难治性高血压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6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2012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专家指导意见2013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12高血压患者胆固醇管理临床指导建议2010亚洲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诊治专家共识2016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临床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3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2017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指导建议2013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应用专家共识2009α/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16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单片复方制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建议2016(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新型单片联合制剂治疗老年高血压中国专家共识2012)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临床应用多学科专家建议书2014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建议2015中国血压测量指南2011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2012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指导建议2014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5降压治疗保护血管功能中国专家共识2013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2013限盐管理控制高血压中国专家指导意见201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ACC/AHA指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中国急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实践指南2015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2016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2016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强化他汀治疗专家共识2014急性冠脉综合征后血脂管理共识2016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检测心肌肌钙蛋白的专家共识2017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糖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09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稳定性冠心病心脏康复药物处方管理专家共识2016稳定性冠心病无创影像检查路径的专家共识201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ACC/AHA胆固醇指南)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余风险控制的中国专家共识2012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2015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11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专家共识2017选择性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5ASCVD患者逆转斑块他汀治疗专家共识2015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专家建议2015无症状成年人心血管病危险评估中国专家共识2013中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2015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10(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防治建议2006)糖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2015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糖代谢异常的筛查中国专家共识2012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应用专家共识2014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专家共识201475岁及以上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中国家共识2017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13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6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在心血管科就诊患者的心理处方中国专家共识2013注射用盐酸尼非卡兰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7西尼地平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2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02、神经、精神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AHA/ASA卒中指南)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脑出血后脑水肿管理专家共识2017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5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15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5(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卒中一级预防指南解读)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卒中筛查与防治技术规范2014脑动脉粥样硬化筛查与诊断规范2014中国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诊治共识2017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3脑卒中患者膳食指导2017中国脑卒中血糖管理指导规范2015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血脂管理指导规范2015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抗血小板策略中国专家共识201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15中国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指导规范2016自发性大容积脑出血监测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颅脑创伤后脑积水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4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2016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2015额颞叶变性专家共识2014中枢神经系统瘤样脱髓鞘病变诊治指南2017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多系统萎缩诊断标准中国专家共识2017中国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治专家共识2017烟雾病和烟雾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2017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梅尼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规范化的专家共识201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2中国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30153、内分泌、代谢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2017)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12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2014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2015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2016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中国糖尿病血酮监测专家共识2014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2017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2013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17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2011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16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综合管理专家共识2016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2017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口服降糖药用药原则中国专家共识2015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降糖药物应用专家共识2017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心血管疾病分级预防指南2016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20112型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无创性检查的专家共识2014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筛查与规范管理2013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12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13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2013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促泌剂应用的专家共识2012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4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4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共识2013格列喹酮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7基于胰高血糖素样肽1降糖药物的临床应用共识2014DPP-4抑制剂超药物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2013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14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6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2017中国痛风诊疗指南2016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17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膳食指导20174、肾脏、泌尿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专家共识2010(KDIGO临床实践指南2012)中国成人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专家共识2014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专家共识2010挤压综合征诊治方案的专家共识2012慢性肾脏病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2017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诊治专家共识2017中国肾脏疾病高尿酸血症诊治的实践指南2017α/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治疗中的实践指南2013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在慢性肾脏病高血压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06中国肾性高血压管理指南2016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肿瘤、结石等)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下尿路症状药物治疗共识2015中国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治疗专家共识2016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诊治专家共识2016上尿路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专家意见20175、呼吸、重症/急诊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GINA全球哮喘处理和预防策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系统在中国应用的专家共识201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祛痰/抗氧化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国专家共识2015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气道黏液高分泌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5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6(雾化治疗专家共识2014;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2014;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2012)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16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2012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联合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7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2012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慢性气道疾病患者戒烟治疗专家共识2012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2012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4广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实验诊断、抗菌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中国专家共识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16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治临床专家共识20166、消化中国急性胃黏膜病变急诊专家共识2015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2015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2016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2017(美国胃肠病协会ACG指南)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2014(中国巴雷特食管及其早期腺癌筛查与诊治共识2017)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2015消化道恶性肿瘤合理用药指南2017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治专家共识2015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2015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2013(罗马Ⅳ-功能性胃肠病诊断标准2016)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专家共识2015炎症性肠病合并机会性感染专家共识意见2017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慢性乙型肝炎特殊患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2015恩替卡韦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又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诊断和治疗共识2015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治专家共识2015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和治疗共识2015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2014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15血液病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和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2016胰腺术后外科常见并发症诊治及预防的专家共识2017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防治专家共识20177、风湿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10风湿免疫疾病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2016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骨科专家共识201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慢病管理专家共识2014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2010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指南2010糖皮质激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围产期管理建议2015中国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诊治共识20158、血液、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17易栓症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12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出血性疾病治疗应用血液制剂的专家共识2017(创伤紧急救治通用型红细胞输注专家共识2017;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前试验及临床输血专家共识2017;紧急抢救时ABO 血型不相同血小板输注专家共识2017)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6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长春碱类药物治疗恶性淋巴瘤中国专家共识2017中国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专家共识2014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流式细胞学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7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7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诊疗建议2012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2015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17中国肺部结节分类、诊断与治疗指南2016中国肿瘤热疗临床应用指南2017中国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2012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规范20179、皮肤性病、眼耳鼻喉中国银屑病治疗专家共识2014(阿维A治疗银屑病专家共识2017;寻常性银屑病的常用外用药物治疗共识2012)白癜风诊疗共识2014(白癜风外科治疗共识2012)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14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4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2016中国甲真菌病诊疗指南2015(手癣和足癣的诊疗指南2012;体股癣诊疗指南2008;头癣诊疗指南2008)中国雄激素性秃发诊疗指南2014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2013多汗症及腋臭的肉毒素注射治疗专家共识2017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2015寻常型天疱疮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建议2016大疱性类天疱疮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建议2016皮肤型红斑狼疮诊疗指南2012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专家共识2017色素障碍性和感染性皮肤病的伍德灯诊断专家共识2017光斑贴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5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皮肤镜诊断专家共识2016皮肤防晒专家共识2017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2017中国皮肤清洁指南2016护肤品皮肤科应用指南2015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版)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疗指南2014生殖器疱疹临床诊疗指南2009尖锐湿疣诊疗指南2014艾滋病诊疗指南2015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我国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颅压力梯度专家共识和建议2017上睑下垂诊治专家共识2017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耳鸣专家共识及解读2012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10、妇产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2014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共识2016乳腺纤维腺瘤诊治专家共识2016(乳腺增生症诊治专家共识2016)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6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诊治共识2016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2015绝经期管理与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2012(黄体支持与孕激素补充共识2015)复方口服避孕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5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2016高龄女性不孕诊治指南2017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激素补充治疗专家共识2016)宫腔粘连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孕激素维持早期妊娠及防治流产的中国专家共识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2015围受孕期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指南(2017)妊娠期TORCH筛查指南2013妊娠期巨细胞病毒感染筛查与处理专家共识2017妊娠剧吐的诊断及临床处理专家共识2015--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2015妊娠人群早期甲状腺功能筛查获荐2012妊娠期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201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妊娠期女性抗癫痫药物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5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2014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女性生育管理专家共识2014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分娩镇痛专家共识2016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2015胎膜早破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15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产后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的专家共识2014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2016(备孕妇女膳食指南2016;孕期妇女膳食指南2016)--。
老年患者疾病预防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老年患者疾病预防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一、前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老年病患者也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
为了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社会医疗负担,提前进行老年患者疾病预防评估与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本共识旨在为我国老年患者疾病预防评估与干预提供一套科学、规范的指导原则和方法。
二、老年患者疾病预防评估2.1 评估目的老年患者疾病预防评估旨在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评估患者未来发病风险,为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2.2 评估方法1. 采集病史:包括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生活惯、心理状态等。
2. 进行体格检查:包括生命体征、脏器功能、运动功能等。
3. 辅助检查:如血液生化、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等。
4. 评估工具:可采用老年痴呆症评估量表、跌倒评估量表、营养评估量表等。
2.3 评估内容1. 常见病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等。
2. 功能状态: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视听功能等。
3. 心理状态:抑郁、焦虑、认知功能等。
4. 社会支持:家庭、朋友、社区等。
三、老年患者预防干预3.1 干预原则1. 个性化:根据患者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
2. 综合性:采用多种干预手段,包括医疗、康复、心理、社会等。
3. 及时性:发现潜在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
4. 持续性:长期随访,动态调整干预方案。
3.2 干预措施1. 生活方式干预:保持良好的生活惯,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2. 医学干预:根据病史和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中医干预等。
3. 康复干预: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运动、语言、认知等方面的康复训练。
4. 心理干预: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提高其心理素质。
5. 社会支持:充分利用家庭、朋友、社区等资源,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度。
四、共识声明1. 老年患者疾病预防评估与干预应成为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医疗机构、家庭、社区等应共同参与老年患者疾病预防工作。
高龄老年冠心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16版
• 药物治疗为基础
• 及时机械通气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 左室辅助装置或体外膜肺氧术等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九分。
高龄ACS患者并发症防治-心衰和心源性休克
•恶性室性心律常见于ACS急性期 首先电复律 药物治疗 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同时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
• 他汀类药物
• 《2014ACS患者强化他汀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内容未 根据患者年龄加以区分
• 高龄患者需要格外注意肝肾功能、低体重和甲状 腺功能异常等易于产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 目前不建议起始大剂量强化他汀治疗,而应从常规或较 低剂量起始并缓慢至适宜的靶目标剂量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九分。
疗手段 • 在不具早期PCI条件或PCI明显延迟的情况下,建议及时转运至可
以行早期PCI的医疗机构 • 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即使发病超过12小时)建议直接
PCI治疗 • 未接受早期再灌注治疗(发病超过24小时),病变适宜PCI且
有心源性休克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建议行PCI治疗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九分。
• 在心功能允许下水化治疗,水化速度须个体 化
• 对高危患者或慢性肾脏病(CKD)3期以上的 高龄患者视病情可考虑在PCI术后24小时内行 血液滤过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九分。
高龄ACS患者并发症防治-心衰和心源性休克
• 可出现在各种类型ACS的急性期
• 通常提示缺血范围大,冠脉病变严重
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 识解读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九分。
共识的组成
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75岁以上(≥75岁)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呈显著增加趋势。
约1/3罹患心肌梗死和2/3因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超过75岁。
制订《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旨在通过总结临床研究结果并引入新的出血风险评分系统,提出适合我国75岁以上高龄患者的评价体系和抗栓建议。
1 高龄患者随年龄增长的病理生理变化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理和凝血因子均随年龄增加而变化。
高龄患者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Ⅶ和凝血因子Ⅷ等水平均显著升高[1],同时血浆黏稠度增加,形成易栓基础。
另外,血管壁淀粉样变是高龄患者出血风险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
老年人肝血流减少、结构改变均会导致细胞色素P450酶的1、2C4和2D6活性下降[2]。
高龄患者肾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均会导致抗栓药物排出减少。
高龄患者肾功能评估不能仅依靠血肌酐水平,而应计算肾小球滤过率[3];否则会高估肾功能,导致药物过量或蓄积。
高龄患者脏器功能衰退,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均出现相应变化。
肝肾功能减退导致药物经肝代谢能力下降、肾排泄减少,从而使药物半衰期延长,发生药物蓄积,是影响高龄患者药物应用的重要因素。
同时,血浆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药物的蛋白结合率下降,游离药物浓度增加,也易导致药物蓄积。
2 抗血小板治疗2.1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Aspirin):阿司匹林是不可逆的血小板环氧化酶-1抑制剂。
心血管风险评估是阿司匹林用于冠心病一级预防的前提。
荟萃分析显示,无论低危患者的一级预防研究还是高危患者的二级预防研究,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均存在年龄相关的获益。
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中,降低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是不良心血管事件减少的主要因素。
日本一项大规模研究入选了14 464例60~85岁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老年患者,一级预防中应用阿司匹林可使心肌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率下降50%,但同时也使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增加[4]。
(Word版)老年人多重用药安全管理专家共识
(Word版)老年人多重用药安全管理专家共识老年人多重用药安全管理专家共识老年人常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
在我国,42%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疾病,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组合最为常见,且患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3B研究显示,30.0%的中国糖尿病患者伴发高血压,12.2%伴发血脂异常,29.8%为“三高”患者,即高血糖伴发高血压又伴发血脂异常。
因此,多病共存的老年人多重用药情况不可能避免而且非常普遍。
这种多药联合治疗可能增加药物相互作用的机会,部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不良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adverse drug interactions,ADI)是因为药物合用导致药物疗效和/或不良反应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药物代谢的抑制(使药物相对过量,导致不良反应或疗效显著增加)或药物代谢的诱导(使剂量相对不足,导致疗效显著降低)造成的。
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以及体脂变化显著改变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增加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造成严重临床后果甚至残疾和死亡。
ADI通常是可以避免或者控制的忽视明确的ADI导致的药源性损害是一种医疗差错。
既往因ADI已经发生过若干惨痛事件,教训深刻。
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医学和药学专家呼吁广大医务人员关注老年人多重用药的风险,并提出管理措施,以求避免或减少多药联合治疗时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损害。
1老年人多重用药的现状1.1老年人多病共存,联合用药比例高据文献报道,美国老年人平均用药10种,65岁以上女性患者中有28%的人群用药超过5种,12%超过10种;欧洲半数80岁老年人用药超过6种;韩国服用6种及以上药物的老年人占86.4%;香港65%的老年人服用5种以上药物,10.8%服用10种以上药物;我国老年人也存在多病共存,平均患有6种疾病,治疗中常多药合用,包括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风险未知的中成药,平均9.1种,多者达36种;50%的老年人同时服用3种药物,25%服用4~6种药物。
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
后数 小 时是心 脑 血 管 事件 高 发 时 间 段 。心 肌 梗 死 和心 脏猝 死分 别 占 4 和 2 , 卒 中发 生 率 约 O 5 脑 为其 他 时间段 的 3 ~4倍 。 老年 晨峰 高血 压 的 处理 : 1 选 择 长 效 的降 压 () 药物 ( C B AC IAR , 效 地 控 制晨 峰高 血 如 C 、 E 、 B) 有
输 出量增 加 , 心率 加 快 , 压 上 升 。 同时 老 年 血 管 血
损 伤 和 病 变 , 其 是 动 脉 僵 硬 度 增 加 导 致 大 动 脉 扩 尤
张能 力减 退和缓 冲能力显 著 降低 , 加 了左 心室 和 增
19 7 mmHg 谨 慎 试 用 小 剂 量 利 尿 剂 、C B 或 , C
处 理没 有确定 的 意见 。仅提 供参 考意 见如 下 :
( ) 张 压 < 7 mmHg 收 缩 压 < 1 0 , 切 1舒 0 , 5 mg 密 观 察血 压变化 , 般不需 药 物治疗 。 一
( 2)舒 张 压 < 7 mmHg,收 缩 压 0 1 0 ~ 5
介质 浓度 开始增 高 , 心 脏每搏输 出量 和每分 钟 心 使
理方 式 。
4 3 4老 年晨 峰高 血压 .. 老年晨 峰 高血 压 的 发生 与醒 后 起 床 和 活 动使 交感 神经 系统 兴 奋 性 迅速 增 强 有 关 。 已证 实 夜 间 血浆 去 甲肾上腺 素 和肾上 腺素水 平较 低 , 醒后 2种
目前对 老年 收缩 期 高 血 压 患 者 舒 张 压 过低 的
危险。
长期 卧床 的患 者在 站立 时动作 应缓慢 , 立 前先 做 站
轻 微 的 四 肢 活 动 后 再 站 立 ; 眠 者 醒 后 几 分 钟 再 坐 睡
心血管病指南要点及解读
2016年心血管病指南要点及解读中国指南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3.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欧洲指南1.欧洲血脂异常管理指南2.欧洲房颤管理指南3.欧洲肿瘤治疗与心血管毒性立场声明4.欧洲心血管病预防指南5.欧洲心衰管理指南6.欧洲新型口服抗凝药指导更新7.冠心病和/或房颤患者出血后抗栓治疗ESC专家共识8.ESH高血压伴心率增快患者管理声明美国指南1.ACS血运重建适用标准2.STS房颤外科消融临床指南3.ACC/AHA预防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绩效与质量指标文件4.ACC/AHA成人房颤/房扑患者临床绩效与质量指标文件5.AHA/ACC/AGC老年人心血管病管理知识缺口科学声明6.ACC/AHA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程指南更新新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血脂与脂蛋白血脂是指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TG。
在人体内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形式存在;TG是甘油分子中3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形成。
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载脂蛋白(Apo)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
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
此外还有脂蛋白(a)[Lp(a)]。
各类脂蛋白物理特性、主要成分、来源和功能如表1。
表1.脂蛋白的特性和功能2.血脂检测项目临床上血脂检测基本项目为TC、TG、LDL-C和HDL-C。
其他血脂项目如ApoA1、ApoB和Lp(a)的临床应用价值也日益受到关注。
3.血脂适合水平和异常切点血脂异常的主要危害是增加ASCVD发病危险。
本指南对我国人群血脂成分合适水平及异常切点的建议(表2)基于多项对不同血脂水平中国人群ASCVD发病危险的长期观察性研究结果,包括不同血脂水平对研究人群10年和20年ASCVD累积发病危险的独立影响;也参考了国际多部血脂相关指南对血脂成分合适水平的建议及其依据。
老年相关心血管病专家共识概述
老年相关心血管病专家共识概述中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老年人的健康与养老问题带来的社会和家庭压力及挑战越来越严峻。
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危害老年人健康最重要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近年来老年医学领域的心血管专家结合我国心血管病患者的特点,商讨并制定了多个针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指南及专家共识。
一、老年人血压管理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和病死率均显著增加。
近年来先后发表了《高龄老年人高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5)、《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老年人异常血压波动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
指出年龄≥65岁,血压持续升高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SBP)≥140 mmHg 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定义为老年高血压;其中年龄≥80 岁的患者可诊断为高龄高血压。
我国老年高血压具有以下特点:1. 收缩压升高为主;2. 脉压增大;3. 昼夜节律异常;4. 血压波动大;5. 白大衣高血压多见;6.存在不少假性高血压;7. 继发性高血压不少见;8. 并存多种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靶器官损害严重。
对于老年高血压、尤其是高龄高血压患者,这类患者治疗较中、青年高血压更复杂,合并症多,治疗也更加困难。
老年高血压的主要治疗目标是保护靶器官,最大限度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
≥65岁老年人推荐血压控制目标<150/90 mmHg,若能够耐受可降低至140/90 mmHg以下。
对于SBP在140~149 mmHg的老年患者,可考虑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对于超过80岁的高龄患者,建议起始药物治疗血压水平为≥160/90 mmHg。
在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血压变化以及有无心、脑、肾灌注不足的临床表现。
降压治疗目标值方面,不合并临床并存疾病的高龄患者,血压目标值<145~150/90 mmHg;合并心、脑、肾并存疾病的患者,首先将血压降低至<150/90 mmHg,若耐受性良好,则进一步降到<140/90 mmHg;高龄患者血压不宜低于130/60 mmHg;避免过快降低血压,3 个月血压达标。
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 运动和康复可使高龄患者获益。心脏康复 组5年病死率较非心脏康复组减少21%~34 %,且不论康复次数多少均可获益。
高龄患者ACS的诊治特点
高龄患者ACS的诊断特点
• 病变常呈现多支、多部位弥漫病变,表现 为NSEMI的比例较高。建议所有可疑心绞 痛症状反复发作、持续不缓解,伴或不伴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高龄患者住院观察动 态心电图和心肌标记物的变化,并结合其 他检查手段及时确诊。
• 高龄患者出现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比例低于 其他年龄患者。多数高龄患者不能明确是 否发生心绞痛,甚至呈现无症状的ACS。
心电图
• 心电图ST—T段改变是确定ACS诊断及分类、预 后判断的主要依据;
• 高龄患者多数在发病时心电图变化与其他年龄组 表现类似,但部分患者合并有器质性或非器质性 的室内传导阻滞而掩盖了ST—T段的变化;
PCI治疗注意事项
• (1)高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应充分平衡风险,90岁以上患 者原则上不建议行介入诊断和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除 非发生ACS;
• (2)高龄冠心病患者常多支血管病变共存.有条件可采用 FFR、IVUS等腔内影像检查,以解决罪犯血管为原则;
• (3)注意围术期的血糖、血压等管理,常规采用桡动脉入路, 同时注意预防对比剂肾病;
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 中国专家共识
Zxk 2016
高龄AMI病死率
•
AMI病死率
•
75岁~
80岁~
85岁以上:
• 城市男性分别是84.68/10万、207.26/10万和685.94/10万;
• 城市女性分别是66.36/10万、215.10/10万和616.25/10万;
• 农村男性分别是225.92/10万、347.04/10万和801.04/10万;
高龄高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6
④避免过快降低血压,3个月内血压达标。 各国指南均把高龄高血压降压目标值设在<150/90 mmHg。 HYVET入选身体相对健康的高龄患者,其中40%来自中国,收缩压降至144 mmHg能够显著降低死 亡率。 SPRINT研究也证实,对于平均年龄79.8岁的高血压患者(无糖尿病和卒中史),比当前指南更为 严格的血压控制能够带来生存率方面的显著获益。 本共识推荐<145~150/90 mmHg作为高龄患者降压目标值。
总体心血管风险 增加,评估更加重要!
1. 高龄患者治疗前的评估
高龄患者治疗前由接诊医师综合考虑其健康状况、并存疾病、多重用药风险以及依从性, 继而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 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压,并关注降压治疗对患者的影响和耐受性,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对于暂不适合药物治疗的患者,可选择生活方式干预,并监测血压,定期随访,再次评估。 。
高血钾, 双侧肾动脉 狭窄
绝对禁忌证*
高龄老年人应用注意事项
ACEI
干咳,高血钾症,
皮疹,血管神经性 高血钾,
水肿,低血压,头 双 侧 肾 动 脉
晕,疲劳,急性肾 狭窄
功能不全
有助于治疗心力衰竭、冠心病、左心室肥厚、肾病/ 蛋白尿、代谢综合征 疗效在HYVET中被验证 可疑脱水的患者禁用
ARB
高血钾症,皮疹,
血管神经性水肿, 低血压,头晕,疲 劳,急性肾功能不
药物种类 主要不良反应 利尿剂
绝对禁忌证*
高龄老年人应用注意事项
低血钠症,低血钾 噻嗪类 症,血糖升高,高 /噻嗪样 尿酸血症和痛风,
低血压,脱水
痛风
有助于治疗心力衰竭 吲达帕胺的疗效被HYVET所证实 小剂量利尿剂(氢氯噻嗪不超过25 mg)安全
最新: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最新: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并发症中以心血管并发症最为常见,在老年患者中尤为突出。
老年患者在非心脏手术前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至关重要。
国外指南提供了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及管理的推荐意见,但缺乏针对老年人群的具体意见。
本共识针对老年人群,在围手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管理方面提出了具体问题,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证据,给出循证推荐意见,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表1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推荐意见汇总序推荐意见共识率风险评估推荐在老年患者进行非心脏手术前,可采用改良心脏危险指数(R C R I)、美国外科医师学院国家外科质鼓改进计划(ACS-NSQIP)计94.3%算器、老年敏感心脏风险指数(GSC R I)或贝香特美国大学术前心血管风险指数(AU B-HAS2)等工具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
由千ACS-N SQIP和AUB-HAS2均考虑了年龄因素对风险值的预测,故其在老年人中的预测能力优千RCRI,GSCRI在老年人中的预测能力也优千RCRI。
AUB-HAS2工具识别围手术期心血管风险低危患者的能力强,被评为心血管风险低危的患者不需要术前进行特殊的心血管检查推荐术前监测肌钙蛋白、B型脑钠肤(BN P)和N末端B型脑钠肤原(NT-proBN P,有2 助千预测术后30d死亡风险。
术后BN P97.1%指导的液体管理方案,可能有助千降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推荐老年患者在非心脏手术前进行衰弱评估,有助千预测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及调3 97.1%整手术方案。
推荐使用Fried衰弱表型量表、修正衰弱指数和简易体能状况量表老年患者进行非心脏手术前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预测围手术期并发症的4 风险,有助千及时调整手术方案。
杜克活动91.4%状况指数的功能评价或爬两层楼梯的能力有助千识别高风险患者。
怀疑冠心病或存在心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既往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无症状患者,拟行择期的高危手术前,可选择负荷心肌核素显像检查;不适合进行无创功能检测的患者可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女性、白细胞计数>lOX10叮L、血红蛋白含量<120g/L和RCRI评分;;;a,,1分的患者5 更容易在围手术期出现应激性心肌病,应注100%意与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鉴别;老年人应激性心肌病的处理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风险管理对千有中危或高危血栓风险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推荐术前继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作者:李小鹰来源:《健康管理》2017年第03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影响高龄(≥80 岁)人群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我国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日趋增多。
据《2015 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我国人群2002-2014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死率自40 岁开始上升,递增趋势近似于指数关系,80 岁及以上人群AMI 病死率增加更显著。
高龄人群冠心病的防治任务日趋严峻。
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普通心电图是首选诊断项目,但由于高龄患者可能合并其他问题造成心电图对缺血反应不敏感,对阴性结果判读应慎重,建议对疑诊冠心病的高龄患者常规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
对≥80岁患者原则上不建议做运动负荷试验,如有必要建议行药物负荷试验。
冠脉CT也可用作诊断。
冠脉造影仍是诊断“金标准”,但在≥80岁患者中适应证应更严格。
对于ACS,高龄患者出现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比例低于其他年龄患者。
心电图ST-T段改变是确定诊断及分类、判断预后的主要依据,但部分高龄患者由于合并室内传导阻滞会掩盖ST-T段变化,一些医源性治疗或合并慢性代谢性疾病等也会导致ST-T 段异常,须注意鉴别。
肌钙蛋白I或肌钙蛋白T在诊断中有决定性作用。
有条件的医疗单位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也利于明确诊断。
术前心血管评估非心脏手术的前提共识指出下列高龄患者非心脏手术前必须做心血管评估: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冠脉血运重建史、确诊的无症状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等危症的患者。
共识建议用改良心脏危险指数(Revised Cardiac Risk Index,RCRI)方法評估患者心脏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RCRI≥3 分,建议暂停或推迟手术。
非药物治疗PCI仍可作为重要手段高龄患者常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冠脉病变复杂、易发生心肌梗死、AMI血运重建治疗成功率低、出血和感染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不良。
因此在选择非药物治疗手段时也要考虑其年龄特点。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精选ppt
20
临床推荐: (1)术前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联合1种P2Y12受体拮抗剂至少5 d。
(2)术前未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者。负荷剂量阿司匹林150-300 mg。
(3)术前未规律服用氯吡格雷者,至少术前2 h负荷600mg或术前替格瑞洛 180 mg(明确需行PCI),如支架内血栓高危(如左主干支架、氯吡格雷 治疗期间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多支架)可选择替格瑞洛180mg。出血 高危或高龄患者个体化处理。
精选ppt
4
一、SCAD的定义和风险评估
SCAD涵盖了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以 外的冠心病病程中的各个阶段。
• 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龄、吸烟、 总胆固醇升高等。
• 客观检查提示预后不良:心脏彩超(LVEF)<50%。多节段 室壁运动异常)、冠脉造影术(三支病变,左主干病变)
精选ppt
14
三、 SCAD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证据及临床推荐
精选ppt
15
一、非血运重建患者
1.阿司匹林:
抗栓试验协作组(A1Tr)荟萃分析显示,在高危血管病患者中,阿司匹林治疗 可使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降低34%,非致命性卒中降低25%及死亡事件发生率降 低18%。小剂量阿司匹林(75~325 mg/d)降低21%的心血管事件,包括非致命 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卒中和心血管死亡。不同剂量的亚组分析提示75~150 mg/d的疗效和安全件更佳,低于75 mg/d疗效较差。因此,建议SCAD患者 长期阿司匹林治疗的剂量为75~100mg/d。
精选ppt
7
精选ppt
8
一、阿司匹林
1.阿司匹林不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一1,从而阻止血 栓烷A2的形成,达到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的作用。
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共病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注意肌肉等长收缩引起的血压升高反应及憋气用力时心血 管的负荷增加,轻度高血压、冠心病或其他心血管系统疾 病的患者应慎做抗阻运动训练。
注意事项
暂停运动训练 感冒、发热、腹泻、乏力时暂停运动训练,糖尿病患者禁止空腹运动训练 。 运动终止情况 运动中出现症状、血压反应异常、心电图异常、呼吸功能受限时需立即停 止运动,必要时进一步处理。 转诊标准 共病患者在基层医院进行运动康复时,出现阵发性胸痛、胸闷、新发生心 律失常或原有心律失常明显加重、低血压或者血压波动较大、PCI术后需 要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时应及时转诊至二级及以上医院治疗。
03
DAPT方案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 疗是抗血小板治疗的标准方案,但需 注意出血风险。
卒中预防风险
65岁以上老年患者采用DAPT可降低 卒中复发率,但会增加主要出血风险
。
05
04
老年患者策略
对于共病老年患者中的稳定性冠心病 患者,目前的推荐策略是联合应用阿 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康复治疗管理
抗血小板治疗是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 的重要环节,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
物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老年患者抗血小板治疗
老年患者抗血小板治疗需进行综合评 估,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种类和剂
量,以降低出血风险。
上消化道出血预防
上消化道出血是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的 常见并发症,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进
行预防。
氯吡格雷使用建议
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 共病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雪柳PPT模板
目录
01 血脂管理 02 血糖管理 03 血压管理 04 抗血小板治疗 05 康复治疗管理
血脂管理
血脂管理
血脂管理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识的组成
• 前言-共识编写背景
高龄老年AMI死亡率高
• 高龄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 • 高龄是缺血、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 高龄老年冠心病漏诊率高
高龄老年冠心病特点
• 多支、弥漫、钙化、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 • 发病率高、致死率高 • 临床表现复杂 • 漏诊误诊率高
• 易于发生心肌梗死,AMI血运重建治疗成功 率低,出血和感染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 不良
• 一、高龄老年稳定性冠心病诊治特点
稳定性冠心病定义
• 稳定性冠心病的特点是发生可逆性的心肌 需氧和(或)供氧不匹配,与缺血或低氧有 关,通常由运动、情绪或其他负荷状态诱 发,可反复出现,但也可呈自发性发作。
稳定性冠心病临床分型
• 劳力性心绞痛 • 血管痉挛所致静息性心绞痛 •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缺血性心肌病
无创诊断措施选择
心电图
-是稳定性冠心病的首选项目,动态改变有助于诊断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有助于提高心肌缺血的检出率
负荷试验
-平板运动心电图
-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 -药物负荷心肌核素
80岁以上原则上不建议做运动 负荷试验
无症状性冠心病-检查和治疗
特殊临床情况:微血管性心绞痛
•定义: -劳力诱发心绞痛 -客观缺血证据或负荷试验阳性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且可除外心外膜冠 状动脉痉挛
微血管功能障碍的机制
心肌微循环障碍导致的微血管病变广泛存在
推荐多种药物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
尼可地 尔/曲美
他嗪
丹参多 酚酸盐
硝酸 酯类
推荐微血管 性心绞痛治 疗用药
ACEI
CCB/β 受体阻
滞剂
他汀 类
• 二、高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治特点
急性冠脉综合症
高龄患者ACS的诊断特点
• 临床症状:典型心绞痛症状少 • 心电图:ST-T改变干扰因素多 • 心肌心动图检查
NSTEMI患者应积极进行血运重建治疗
高龄ACS患者的药物治疗
• 他汀类药物
• 《2014ACS患者强化他汀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内 容未根据患者年龄加以区分
• 高龄患者需要格外注意肝肾功能、低体重和甲状 腺功能异常等易于产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 目前不建议起始大剂量强化他汀治疗,而应从常规 或较低剂量起始并缓慢至适宜的靶目标剂量
治疗措施
•PCI
-在充分药物治疗基础上,如无缺血发作证据不建议积极行PCI
治疗 -如果仍有反复心绞痛发作,在个体化评估的前提下,推荐 PCI治疗
•CBA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高龄稳定冠心病患者,如身体条件许可,仍可在必要时考
虑CBG
-与介入治疗相比,CBG优势为无需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减少出血并发症发生
•恶性室性心律常见于ACS急性期 首先电复律 药物治疗 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同时积极纠正电解
质紊乱,排除临床易于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的医源性因素 •ACS发生4周后仍有恶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猝死高风险 的患者
高龄ACS患者并发症防治-心衰和心源性休克
• 可出现在各种类型ACS的急性期 • 通常提示缺血范围大,冠脉病变严重 • 急诊再灌注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 • 对于严重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的患者 • 药物治疗为基础 • 及时机械通气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 左室辅助装置或体外膜肺氧术等
高龄ACS患者并发症防治-心衰和心源性休克
诊断措施选择
•冠脉造影是稳定性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高龄增加冠脉造影风险 •仍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但即使年龄>75岁,有生命危险的风险仍然<0.2%,其他严重恶性事件
的风险<0.5%
•因肾功能减退,合并用药等问题,围手术的需 要更周全的处理
治疗措施
• 主要原则 • -缓解缺血症状 • -改善远期预后
• PCI围手术期可酌情选用抗血小板糖蛋白(GP)IIb/IIIa受 体拮抗剂如替罗非班
• 高龄ACS患者是否应当维持1年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尚存 在争议,应根据临床出血风险酌情考虑,并规划个体化的 随访和给药方案。
高龄ACS患者的药物治疗
• 抗凝治疗 • 低分子肝素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可以应
用于任何类型的ACS患者中,包括≥80岁的 高龄患者
再灌注治疗-溶栓治疗
• ≥80岁的患者不建议溶栓治疗 • 高龄患者隐匿性出血风险较多 • 尤其是致命性出血性风险高于其他年龄组
再灌注治疗-血运重建
• PCI • 如果没有禁忌症,高龄STEMI患者直接PCI是目前最有效的
治疗手段 • 在不具早期PCI条件或PCI明显延迟的情况下,建议及时
转运至可以行早期PCI的医疗机构 • 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即使发病超过12小时)建议
• 合并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应反复 评估临床状态,在症状缓解期应用。建议以心率 55次/分为靶目标指导治疗
• 非老年患者为55-60次/分为靶目标
高龄ACS患者并发症防治-造影剂肾病
• 在心功能允许下水化治疗,水化速度须个体 化
• 对高危患者或慢性肾脏病(CKD)3期以上 的高龄患者视病情可考虑在PCI术后24小时 内行血液滤过
高龄ACS患者的药物治疗
• 抗血小板药物
• 高龄ACS患者,急诊PCI术前至少顿服氯吡格雷300mg和阿 司匹林100-300mg,在这样的治疗下出现胃肠道或泌尿系 统出血远多于其他年龄组患者。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 拉唑对于胃肠道大出血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替格瑞洛尚未充分验证于高龄患者,不推荐作为常规抗血 小板药物应用
直接PCI治疗 • 未接受早期再灌注治疗(发病超过24小时),病变适宜
PCI且有心源性休克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建议行 PCI治疗
再灌注治疗-血运重建
• CABG • 病变不适宜PCI,建议有条件的医疗单位考虑急诊CABG治
疗 • 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下早期完成PCI或CABG治疗可以改
善预后 • 年龄≥75岁的患者再血管化死亡率低于常规药物治疗,
• 应充分评估年龄、体重、肾功能及病变特 点等因素,推荐降低至常规剂量的1/2,使用 时间3-5日
高龄ACS患者的药物治疗
• β-受体阻滞剂
•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ACS患者,要特别关注如下特点: • 从极小剂量、短效药物起始应用
• 密切关注低血压、低心排状态及心源性休克等不 良反应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