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翻译小说的对比

合集下载

_白鲸_的两个译本比较_兼谈译者的翻译思想对译文的影响

_白鲸_的两个译本比较_兼谈译者的翻译思想对译文的影响

《白鲸》的两个译本比较———兼谈译者的翻译思想对译文的影响文 军1,曲 艺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系,北京100083)摘 要:翻译究竟应该等值还是再创造这一问题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而译者对此问题的不同认识又往往不可避免地对他们的翻译过程和翻译作品有所影响。

本文从不同层面对《白鲸》的两个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适度原则,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从而将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等值;再创造;译者思想;译文比较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22X (2003)0620063205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T ranslation V ersions of Moby Dick—With a B rief Comment on T ranslator πs Thoughts on T ranslated T extsWEN J un 1,QU Y i 2(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It has long been a controversial issue in the translation circles that whether translation should be e quivalence or recre 2ation.Translators ’percep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is issue will inevitably have some influence on their translating processes and their translated texts.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wo translated texts of Moby Dick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nd proposes that the key to the question is to stick to the principle of appropriateness ,to keep the balance between equivalence and recreation ,and to combine them in a better way.K ey w ords :equivalence ;recreation ;translators ’thoughts ;comparison of translated texts 翻译究竟是等值还是再创造在文学翻译理论中一直是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三国演义两种译本的赏析

三国演义两种译本的赏析

《三国演义》选段两种译本的对比赏析一引言原文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为其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开篇。

《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两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该选段“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

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

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为作者交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短短不足七十个字就将历史上政权更迭、各方势力纵横捭阖、你争我夺争霸天下的历史演变和兴衰展现的淋漓尽致。

原文虽为文言文,但用语较为平实,因此在语义的理解上不会对当代读者产生较大困难,也必然不会给译者带来困惑。

然而,区区几十个字却承载了较为丰富的历史史实,且放眼天下兴衰、大气恢弘。

因此,要想将原文的翻译做到神形兼备、既忠实于原意又体现出其精髓实属不易。

接下来,我将从选词用句和语言风格两方面着手,对比译者张琴(以下简称Z)和译者Moss Roberts(以下简称M)对该选段的翻译,力求呈现较为客观的翻译对比赏析。

二对比赏析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二位译者对原文的翻译。

原文:“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

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

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Z版: As a natural rule, an overall structure, like a country or an organization, after a long period of division, tends to unite at last; while after a long time union, it tends to divide. It is the same with dynasties in antiquity. At the end of Zhou dynasty, seven dynasties which contended with each other finally were conquered by Qin dynasty and became part of it. After the rule of Qin dynasty, two dynasties, Chu and Han, emerged and they fighted against each other with Han being the victor in the end. It began when Liu Bang, the Han emperor, cut off a white serpent to indicate the uprising. 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uprising, the whole empire became the domain of Han. And it lasted for two hundred years. At the end of West Han, Wang Mang who wanted to usurp Han established the New dynasty. But he was overthrowed by Liu Xiu who was persist in restoring West Han, therefore, the legacy of Han remained. Then Han lasted for another two hundred years until the rule of emperor Xian who was the last emperor of Han dynasty. After that, the empire wa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which were respectively possessed by three kingdoms known as Wei、Shu、Wu.M版:Here begins our tale. The empire, long divided, must unite; lone united, must divide. Thus it has been. In the closing years of the Zhou dynasty, seven kingdoms warred among themselves until the kingdom of Qin prevailed and absorbedthe othe six.But Qin soon fell, and on its ruins two opposing kingdoms, Chu and Han, fought for mastery until the kingdom of Han prevailed and absorbed its rival, as Qin had done before.The Han court's rise to power began when the Supreme Ancestor slew a white serpent, inspiring an uprising that ended with Han's ruling a unified empire.Two hundred years later, after Wang Mang's usurpation, Emperor Guang Wu restored the dynasty, and Han emperors ruled for another two hundred years down to the reign of Xian, after whom the realm split into three kingdoms.通过对两篇译文的对比,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二位译者都很好地遵循了作者的原意,且照顾读者的感受、用语平实易懂,可谓既存了真又喻了俗。

双性同体视角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两译本对比研究

双性同体视角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两译本对比研究

双性同体视角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两译本对比研究第一篇范文双性同体视角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两译本对比研究明代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讲述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冲突。

这部作品不仅深受中国读者喜爱,也引起了国际学者的关注。

在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不同的译者以各自的文化背景和理解,对原著进行了再创造。

本文将从双性同体的视角,对比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两个英译本,探讨译者如何处理文化差异,以及其译文如何影响目标语言读者的接受与理解。

双性同体的概念双性同体(Androgyny)是一个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的概念,指的是一个人同时拥有男性与女性的特质。

在文学批评领域,双性同体的视角常被用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性别角色。

译本选择本文选取了两个《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一是由西方学者詹姆斯·莱特(James L.Watson)所译,另一个是由华人学者赵振江教授的译本。

两者在译文文化定位、语言风格及表现手法上各有特色,反映了译者不同的翻译理念和策略。

文化元素的转化在处理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元素时,两个译本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例如,原著中对杜十娘性别身份的描述充满了复杂性,莱特译本更倾向于将其性别认同处理为双性同体的形象,而赵振江译本则更强调其女性身份。

这种差异反映了译者对于原文文化内涵的理解与取舍。

语言风格与表现手法在语言风格上,莱特译本采用了较多的欧化句式,体现了西方文学的传统,而赵振江的译本则更贴近中文原文的语言特色,使用了更多的直译和意译,力图在英文中重现中文的韵味。

人物性格的描绘在人物性格的描绘上,两个译本对杜十娘性格的强硬与柔韧的处理也有所不同。

莱特译本强调了她坚强、独立的一面,而赵振江译本则更强调她的感情与牺牲精神。

这种性格描绘的差异,折射出译者个人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的影响。

结论在研究文学译本时,采用双性同体视角能够揭示译者如何跨越文化界限,以及如何在译文中寻找和创造平衡,这一点在上述分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战争与和平 刘辽逸 草婴 高植译文对比

战争与和平 刘辽逸 草婴 高植译文对比

战争与和平:刘辽逸与草婴译文对比一、引言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关注的话题。

作为文学作品的经典之一,《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译者对《战争与和平》进行了多次译文,其中刘辽逸、草婴和高植等译者的版本备受关注。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刘辽逸和草婴的译文进行对比,探索他们在翻译《战争与和平》时的差异和亮点。

二、深度评估与比较1. 语言风格刘辽逸译本中的语言风格较为严谨、正式,使用的辞藻较为古板。

他将“官员”翻译为“朝廷中人”,“兄弟”翻译为“骨肉之亲”,这样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俄文原作的古典风格。

而草婴的译本则更注重对原著情感的贴切表达,语言更为通俗易懂,使用的辞藻也更加现代化,更符合当今读者的口味。

2. 翻译技巧在翻译《战争与和平》这样的经典之作时,翻译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和深厚的语言功底。

刘辽逸在翻译中尊重原著的文字,更加忠实于俄语原文,尽可能保留了俄国社交规范和传统礼仪。

而草婴在译文中则更注重对中文读者的情感共鸣,采用更加语言通顺的表达方式,让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3. 体裁特点《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宏大的历史小说,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人文背景和多样的人物形象。

刘辽逸和草婴在翻译中对于这些历史人文的呈现有不同的侧重点。

刘辽逸更加注重对历史细节的忠实还原,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的描述更为准确。

而草婴则更加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对于人物情感和情节发展更加细腻和深入。

三、总结回顾在对比刘辽逸和草婴的译文时,我们可以看到两位译者在对待《战争与和平》这一经典文学作品时有各自的特点和侧重点。

刘辽逸译文更忠实于俄语原文,更注重历史细节和正统文学风格的表现;而草婴译文则更贴近现代读者的口味,更注重情感共鸣和文学表达的通俗性。

无论是何种翻译风格,都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使得《战争与和平》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得以在中文世界中广泛传播。

《简爱》第一章两篇译文对比评析

《简爱》第一章两篇译文对比评析

《简爱》第一章两篇译文对比评析作者:宋澄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5年第11期《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小说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历经磨难仍不断追求自由和尊严,终于获得幸福的故事。

小说第一章作者用主人公,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和舅母一家的关系,为后文作铺垫。

现试从词汇,语义,和风格方面将祝庆英的译文和学生习作加以对比评析。

一、词汇1.penetrating rain 祝庆英:透骨的雨;学生:冻雨。

Penetrating英语解释为:spreading deeply or widely,汉语解释为:弥漫的,渗透的。

祝庆英翻译的十分到位,“透骨的雨”把天气的寒冷描述的入木三分。

该学生理解应该是对的,她想把雨的寒气逼人表现出来,又简洁有力,展开一番头脑风暴后给出“冻雨”一词,却又犯了用词上的错误。

根据字典上释义,冻雨是由冰水混合物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多见与我国南方。

这毫无疑问会给读者造成困惑。

启示:译者在翻译每一个词时都要用心理解,细心选择出合适的词,切忌用容易引起误解的词,造成词不达意。

2.questioners 祝庆英:寻根究底的人;学生:好事的人。

Questioner在字典上的解释为“提出问题的人,提问者”,这里小简爱对舅母的话有些不服,略带质疑的问她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事要受到那样的冷遇,被舅母无情的驳回。

祝庆英翻译成“寻根究底的人”,表达出舅母对她提问的厌烦和不以为然,让读者联想到她嫌恶的打发外甥女的形象。

而学生译为“好事者”,虽然考虑到简爱和舅母的关系,用了贬义词,但意思准确性大打折扣,“好事者”出自古文《黔之驴》,一般指多管闲事的人,与原文意思大相径庭。

启示:做好翻译离不开文学素养和一定知识的积累,但做翻译时一定要控制好“引用”的欲望,一切以原文为主,首先做到忠实原文,不能望文生义。

《苔丝》两种译本比较

《苔丝》两种译本比较

第20卷第3期Vol.20No.3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QINZHOU TEACHERS COLLEGE2005年9月Sept 2005[收稿日期]20050420《苔丝》两种译本比较班光语(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广西钦州535000)[摘 要] 通过对张谷若和孙法理两个《苔丝》译本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两译对原作都有很好的理解,而张译更具汉语文采,重现了原作的情节;孙译则长于异域文体,再现原作之味。

[关键词] 翻译批评;苔丝;译本;比较[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629(2005)03004204 近些年来,在我国的文学翻译中,外国文学名著的重译现象非常普遍,被炒得沸沸扬扬,仅《红与黑》就有译本十五六种之多,其中不乏有“滥译”、“抢译”之嫌的作品。

现仅选取南京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百部”系列的《苔丝》(孙法理译,1991年版,简称“孙译”)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译,简称“张译”),就译本在理解、措词和文体方面进行比较,考察其中的得失,提出一管之见,以求教于译者与方家。

《苔丝》是哈代(Thomas Hardy )最优秀的一部长篇小说,充分地体现了他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小说用诗一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纯洁美丽的农村姑娘苔丝在无助的命运的摆布下逐步走向毁灭的悲剧故事,描述了美丽的形象与周围阴暗现实的冲突,表现了“文明社会里爱的毁灭”。

苔丝·德伯菲尔德,一个纯洁无瑕的农村姑娘,为了生计投靠一个远房亲戚。

然而这个亲戚亚雷克诱奸了她。

苔丝怀孕回家,孩子一出生便夭折。

后来,她再次离开家乡到一个遥远的农场去当挤奶工,在那里她与牧师的儿子克莱尔共坠爱河并结了婚。

新婚之夜,苔丝将自己的不幸经历告诉了克莱尔,但没有得到丈夫宽恕。

苔丝再次陷入了无助之中。

命运却又再次让她与亚雷克同居。

不久,克莱尔向苔丝追悔过错。

《《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对比分析》

《《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对比分析》

《《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对比分析》篇一《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译者风格对比分析一、引言《骆驼祥子》是现代中国文学中的一颗明珠,其描绘了20世纪初期北京普通百姓的生活图景和社会的冷漠。

对这本经典小说的英译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将对其中两个知名英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对比分析。

二、背景介绍《骆驼祥子》的英译本中,较为著名的有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译本(以下简称“杨译本”)以及葛浩文的译本(以下简称“葛译本”)。

这两位译者分别以不同的翻译风格和策略,将这部中国经典小说呈现给西方读者。

三、译者风格对比1. 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译本(杨译本)杨译本的译者采用了较为传统的翻译方法,力求保持原文的韵味和风格。

他们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往往采取音译或加注的方式,以便读者理解。

在句式上,他们尽量保持原文的句式结构,使得译文更具有中文原作的韵味。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某些地方过于冗长或复杂,对于英语读者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阅读难度。

2. 葛浩文的译本(葛译本)葛浩文则采用了更为自由的翻译策略。

他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更为灵活,常以解释性的方式让读者理解。

在句式上,他打破了原文的句式结构,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因此,葛译本的译文更为流畅,易于理解。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一些原文的韵味和风格在翻译过程中丢失。

四、分析评价两种译本各有优劣。

杨译本在保持原文韵味和风格上做得较好,但可能对英语读者构成一定的阅读难度;而葛译本则更为注重译文的可读性,使得译文更为流畅易懂。

这反映了两位译者不同的翻译理念和风格。

五、结论《骆驼祥子》的两个英译本展示了不同的译者风格。

杨译本以保持原文韵味和风格为主,而葛译本则更注重译文的可读性。

这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各有利弊,也反映了翻译中的难度和挑战。

在进行翻译时,译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最佳效果。

同时,对原著的理解和尊重也是每个译者应当秉持的原则。

六、未来展望随着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对于《骆驼祥子》等经典作品的英译研究将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读书心得——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老人与海》两个中译本的对比分析

读书心得——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老人与海》两个中译本的对比分析

读书心得——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老人与海》两个中译本的对比分析1 引言《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

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

尽管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是悲剧性的,但他身上却有着尼采般“超人”的品质,泰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勇敢地面对死亡,这些“硬汉子”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即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自1955年我国开始翻译这部小说,至今已有几十种译本。

1937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英文系和历史系的海观是中国大陆第一位翻译《老人与海》的译者。

一般认为,海观的首译独具特点,译者更多地注入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增加了许多语气助词进行情感的熏染和环境气氛的烘托。

另一位译者是195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的吴劳,他翻译的《老人与海》是国内唯一受版权保护的译本,销量最大,也最具权威性。

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有许多指导性的理论,其中尤金·A·奈达的功能翻译理论当属经典之一,是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打破了语言学的束缚,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翻译研究。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可以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消除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展现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精神。

2 文献综述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

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

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

(Nida,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124).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转引自郭建中,67)。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

海底两万里译本对比

海底两万里译本对比

海底两万里译本对比
《海底两万里》的原作是法国作家儒尔·凡尔纳的著名科幻小说,它以海底探险家的冒险故事为背景,讲述了他们在海底遇到的种种奇幻景象和困难。

而这部小说的中文译本也有不同版本,各自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在《海底两万里》的中文译本中,有两部较为知名的版本,分别是严勤一与毛宗岗的译本。

这两个版本在译文的语言风格和译者的理解角度上有着一定的差异。

在严勤一的译本中,对原作的译文较为忠实,力求保持原著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体现了儒尔·凡尔纳小说的叙事魅力和想象力。

而毛宗岗的译本则更加注重对原著的理解和解释,引入了更多恰当的文言文语句与成语,加深了读者对原著的理解和感悟。

两个版本的译本在对原著的理解和表达上各有侧重,各有其独特之处。

读者在选择阅读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进行选择。

这也说明了翻译是一门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不同的译者在译文中会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理解,使得同一部作品在不同译本中呈现出不同的魅力。

总之,《海底两万里》的中文译本无论是严勤一还是毛宗岗的译本,都各有其独到之处。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感受不同译者的独特魅力。

鲁迅短篇小说《社戏》两个英文译本比较

鲁迅短篇小说《社戏》两个英文译本比较

鲁迅短篇小说《社戏》两个英文译本比较侯松山,张兰琴【摘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杰出代表。

杨宪益和戴乃迭合译的四卷本《鲁迅选集》是鲁迅著作英文译本中篇幅最大、体裁最全面的。

英国学者朱莉娅·罗威尔翻译的《鲁迅小说全集》是外国学者中翻译鲁迅小说最全最新的一部。

从鲁迅短篇小说《社戏》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的英译本(简称杨译)以及朱莉娅·罗威尔的英译本(简称蓝译)中选取了十个典型译例,对比分析杨译和蓝译两个文本,探讨了各自的得失优劣。

【期刊名称】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05)001【总页数】6【关键词】《社戏》;杨译;蓝译;得失优劣一、引言在鲁迅作品的英译本中,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的译本(简称杨译)已经“成为鲁迅小说英译的权威版本,在国内外流传广泛,为鲁迅小说在世界的传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英国学者朱莉娅·罗威尔(Julia Lovell)(中文名:蓝诗玲)以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为底本,完成了《鲁迅小说全集》(The Real Story of Ah-Q and Other Tales of China: The Complete Fiction of Lu Xun)的英译工作。

2009年11月,该书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收录了鲁迅三部小说集的所有小说(简称蓝译)。

蓝氏也因此成为“外国学者中翻译鲁迅小说最全的一位学者。

”[1]当然,蓝氏译本也是鲁迅作品英译本中最新的一部。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关于鲁迅作品英译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以小说《社戏》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的则更少。

孟伟根从杨译的鲁迅《风波》、《阿Q正传》、《社戏》、《药》、《狂人日记》、《肥皂》和《离婚》等七篇短篇小说中选取了十七个典型译例,重点探讨了鲁迅小说中方言词语的英译问题,其中选自《社戏》的译例,分析了杨译用英语“push”和“squeeze”,处理绍兴方言“挨”和“挤”的妙处。

译者惯习视域下《边城》两英译本对比研究

译者惯习视域下《边城》两英译本对比研究

译者惯习视域下《边城》两英译本对比研究译者惯习视域下《边城》两英译本对比研究介绍:小说《边城》是中国现代作家沈从文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

该小说以描绘了乡村秦氏家族的命运为主线,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冲突与衰落。

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被翻译成多种外语,其中英译本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两个不同版本的英文翻译,探讨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和惯用语法,以及对原文意义的理解和再现。

对比译本一:奚立峰英译本奚立峰是中国翻译界著名的翻译家之一,他的英译本《The Border Town》由于其准确而流畅的翻译风格备受推崇。

他注重细节和语境的呈现,努力保留原作中的文化元素和情感内涵。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奚立峰可能过度依赖字面翻译,导致原著中的一些特殊表达和意义被忽略或丢失。

同时,他在选择合适的词汇和句式时,可能受到中国思维模式的影响,导致英译本的表达方式不够自然,不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对比译本二:顾颉刚英译本顾颉刚是另一位享有盛誉的中国翻译家,他的英译本《Border Town》力求保持原作的意境和节奏,并注重英语读者的阅读感受。

他在翻译中更加注重动态的表达,采用了更加流畅的句式和翻译手法,使英译本读起来更贴近原作的艺术风格。

然而,顾颉刚可能出于让译文更适应英语句法的目的,而加入了一些与原著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议。

对比分析:通过对比两个英译本,我们可以发现译者的翻译风格和惯用语法对最终译文造成了重要影响。

奚立峰的版本更加忠实于原作的细节和情感,但在表达方式上可能不够自然。

顾颉刚的版本更加注重英语读者的阅读体验,但在追求流畅度的过程中可能改变了些许原著的意境。

解读原因:两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和惯用语法可能受到了不同的影响因素。

奚立峰作为翻译家,更加注重文学表达的准确性和忠实度,可能因此过度依赖字面的翻译和中国语法结构。

顾颉刚则更加注重译文的流畅度和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可能在表达意境和情感的同时做出一些调整。

《一件小事》两种英译文的对比分析.doc

《一件小事》两种英译文的对比分析.doc

《一件小事》两种英译文的对比分析短篇小说《一件小事》文章充分体现了鲁迅深刻的写作功底,将其翻译成英语对外介绍非常有意义,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埃德加?斯诺与杨宪益、戴乃迭的两个英译本在文化特色词与环境描写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两个英译本中的优缺点,供以后对于文章进行再次翻译时的借鉴,同时提高的翻译批评与赏析水平。

为了达到该目的,本文主要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文化特色词以及环境描写的翻译。

关键词:一件小事;文化特色词;环境描写;对比分析一、引言《一件小事》是1919年鲁迅先生所著的短篇小说。

鲁迅,(1881年9月25日一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他以笔名鲁迅而闻名于世。

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革命家。

他的作品丰富,包括杂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等,并在这些方面尤其独特的特色与思想。

其中他的短篇小说《一件小事》全文仅一千字左右,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篇幅最小的一篇,也是现代小说中传颂最广的名篇之一,历来在现代文学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目前《一件小事》的英译本主要有几个译本,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李明的译本,美国学者威廉?q 莱尔(William A. Lyell)的译本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的译本。

在译本的选择上,目前进行研宄的主要是李明的译本,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和威廉?q莱尔的译本,而对于埃德加?斯诺与其他译本的对比分析还比较少。

因此本文选择对埃德加?斯诺的译本与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二、背景介绍《一件小事》是鲁迅小说中风格独特的名篇,是现代小说和记叙文写作的典范作品。

主要讲述的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我”雇了一辆人力车拉我去S门,刚近S 门时跌倒出一个女人。

“我”对老女人漠不关心,而车夫却放下车子,扶起那老女人,走向巡警分驻所。

这件事情让“我”感受到了车夫的善良、质朴与诚实,而我的私心与推诿责任更是显得车夫的形象愈加高大起来的事情,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对比分析》范文

《《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对比分析》范文

《《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对比分析》篇一《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译者风格对比分析一、引言《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由老舍所著。

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内涵,赢得了国内外读者的广泛赞誉。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以揭示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

二、译者背景及译本选择本文选取了《骆驼祥子》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第一个译本由英国汉学家David Hawkes翻译,第二个译本由美国翻译家Sally Richardson翻译。

这两位译者均具有丰富的中文文学翻译经验,且其译本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三、译者风格对比分析1. 翻译策略与技巧David Hawkes的译本更注重传达原文的意境和韵味,采用意译为主、直译为辅的策略。

他的译文流畅自然,对原文的词汇、句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再创作,使译文更具可读性。

同时,他在翻译过程中善于运用隐喻、修辞等手法,将原文的深层含义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比之下,Sally Richardson的译本更注重忠实传达原文的语义信息,采用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策略。

她的译文较为严谨,尽量保持原文的词汇、句式结构,力求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在处理文化负载词时,她通常采用加注或解释的方式,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

2. 文化背景与语言特点两位译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对其翻译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David Hawkes的译文更具有诗意和艺术性,这与其英国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学修养密切相关。

他的翻译更注重传达原文的情感色彩和审美价值。

而Sally Richardson的译文则更注重实用性和准确性,这与其美国文化背景和对英语语言的精通程度有关。

她的翻译更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标准。

四、结论通过对《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位译者在翻译策略、技巧、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都柏林人》两个译本的比较分析

《都柏林人》两个译本的比较分析

《都柏林人》两个译本的比较分析作者:潘欢欢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23期摘要:通过对《都柏林人》中的一篇——《阿拉比》的两个不同中文译本的比较与分析,探讨翻译与写作中的直译、意译、省略、重构句式等手法在不同译本中,尤其是在细节处理上面的不同运用。

关键词:《都柏林人》英译汉《都柏林人》(Dubiners)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著名的短篇小说集。

书里有十五篇短篇小说,讲的都是生活在都柏林的中下层市民们的故事。

我想以书中第三篇《阿拉比》(Araby)为蓝本,从小说英译汉的细节处理的角度出发,对它的两个不同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一个是上海译本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译本,译者为王逢振(以下称译本1),另一个是译林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译本,译者为徐晓雯(以下称译本2)。

原文语段一NORTH RICHMOND STREET being blind was a quiet street except at the hour when the Christian Brothers’ School set the boys free.译本1北里奇蒙街的一头是死的,除了基督教兄弟会学校放学的时候,这条街一向非常寂静。

译本2里士满北街是条死胡同,很寂静,只有基督教兄弟学校的男生们放学的时候除外。

原文语段一的“blind”是关键词,在这个语境里面应该理解成街道的一头是走不通的。

两个译本对此作了不同的处理,译本1为“死的”,译本2为“死胡同”。

显然,在这个细节的处理上,译本2比译本1读起来更加通顺,也更符合中文的习惯表达。

英文中用的是一个形容词,翻译成中文时,译本1也用了一个直译过来的形容词。

但译本2在保留这个形容词的意思的基础上,意译了一个名词。

这句话是全文的开头第一句话,译本1说“街的一头是死的”相比较而言不太容易让读者理解清楚,而译本2在这里的用词更加灵活易懂。

另外原文中表述放学用了“set the boys free”,而译本1中只翻为“放学”,省去了“the boys”。

《呼啸山庄》两中文译本两段译文对比评析

《呼啸山庄》两中文译本两段译文对比评析
怕”、“不配”这些词地运用,更能体现出希思克利夫对林顿不加掩饰地轻蔑和挑衅,而且比较口语化.对“ ”这句,高继海和薛风琴译为:“你经不起我一拳就打倒了!”这种翻译不合乎中文语法,不妨改为:“你还经不起我一拳呢!”对于“”地翻译,高继海和薛风琴译为“头盖骨”,宋兆霖译为“脑袋”,比较起来,宋兆霖地翻译更加口语化,因为没有人平时生气地时候会说“我要把你地头盖骨打碎”.最后就是“”这个名字地翻译问题.高继海和薛风琴译为“蒂(ì)”,宋兆霖译为“茜(à)”,两者地翻译都不是很准确,但是宋兆霖地翻译按音译标准来说,差得比较远.关于这个问题,思果先生在他地《翻译研究》中就提到过:“,地-千万不可译成‘茜’,这个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结论
从以上三个段落地对比评析看,宋兆霖地翻译特点可以概括为:
.对英文原文理解比较正确,但是有时候选词不是很准确.
.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人物地感情,能恰当地加入一些小词使人物形象比较逼真.
.善于处理英文中比较长地句子,翻译出来地句子不仅简练,而且符合中文表
达方法.
总之,两个译本虽然都不是很完美,但是各有千秋.可见,想要翻译出来好地作品,中英文修养都需要很好,能游刃有余地在中英文思维中转换.但是,一个人地能力毕竟是有限地,有地时候虽“一名之立,旬月踟躇”也不见得能找到恰当地字句,但别人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精妙地翻译,所以对学翻译地人来说,对照起来,多看几本翻译出来地书,可以让人认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从这段来看,就句子地处理手法上看,二者亦几乎一致沿用了原文地句子结构,没作什么大地变化.从整体词汇地选择以及感情地传达上看,宋兆霖地翻译整体上质量是超过高继海和薛风琴地,不仅句子处理得恰当,而且译者加入地几个小词,让整个人物更加逼真.比如说“一根根”地加入,更显得希思克利夫怒气冲冲,难以自抑,说出地话也是让人觉得胆寒.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小妇人》两个汉译本比较研究

《小妇人》两个汉译本比较研究

《小妇人》两个汉译本比较研究本文就《小妇人》的两个汉译本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小说具体选段译语的评估与分析,重新认识了奥尔科特的代表作。

本文拟从读者群、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以及直译与意译等三个方面分析两个汉译本的各自特点。

标签:《小妇人》功能对等形式对等直译意译1868年,美国出版了一部震动文坛的小说,先后被译成十几种文字,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心,尤为青少年所喜爱。

这部小说便是露易莎·梅·奥尔科特(1832~1888)写的《小妇人》。

《小妇人》是大众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全书贯穿了善良仁爱、追求道德完美的精神,歌颂了家庭的伦理观念和邻里间的助人为乐,因此能历久不衰,连续畅销,还先后被改编成戏剧、拍成电影,在世界各地上映。

小说在银幕上的巨大影响,也证实了其独特的魅力。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这部文学巨著,本文从众多的汉译本中选取了两个译本与原著作了对比性研究。

刘春英和陈玉立译本,1996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刘译),宋丽军和宋颖军译本,1997年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以下简称宋译)。

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这些译作。

一、关注不同的读者群由于不同读者群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认知能力,因此在英译汉过程中,译者需细细分析译文的读者群以期取得预期的理想效果。

刘译《小妇人》阅读对象是具有一定英语水平同时对英语国家具有一定认知的读者群,因此他的译文很少加注,而宋译《小妇人》的读者群是儿童及青少年,因此他的译文加注颇多。

以下举例说明:(1)“Christmas won’t be Christmas without any presents,”grumbled Jo,lying on the rug.劉译:“没有礼物圣诞节怎么过?”乔躺在小地毯上咕哝。

宋译:马奇一家住在美国东部一个名叫康科德的小城。

家中有父亲、母亲和梅格、乔、贝思和艾米四姐妹。

梅格是马奇先生的长女。

圣诞节到了,让我们听听这四姐妹的谈话吧!“没有礼物的圣诞节还算什么圣诞节!”乔斜躺在地毯上嘟囔着。

《傲慢与偏见》翻译译文对比赏析

《傲慢与偏见》翻译译文对比赏析

《傲慢与偏见》翻译译文对比赏析这次期末论文我选择了简·奥斯汀的著名代表作《傲慢与偏见》的翻译译文对比赏析。

《傲慢与偏见》这本书是作者简·奥斯汀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声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

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了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作者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

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深受读者欢迎。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

而奥斯汀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

她的作品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

奥斯汀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

虽然其作品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她的作品如“两寸牙雕”,从一个小窗口中窥视到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傲慢与偏见以伊丽莎白与达西的感情纠葛为红线,主要描绘了一副绝妙的世俗画。

夏洛特和柯林斯讲究实惠、急于寻找归宿的婚姻没有感情基础,不存在真正的幸福。

家境并不富裕的夏洛特之所以选择虚伪、愚蠢的柯林斯完全是出于经济和面子的考虑,代表了当代主流的婚姻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妇女的可悲命运。

轻狂无知的莉迪亚和表里不一的威科姆私奔是受美貌和情欲的驱使,丝毫不顾及家人和社会道德准则,二者的结合也是达西为保全体面出钱促成的婚后不久就情淡爱驰了,生活上还要靠亲戚的接济度日。

《小妇人》两个汉译本的比较分析

《小妇人》两个汉译本的比较分析

《小妇人》两个汉译本的比较分析作者:段丽娜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12期摘 ; ;要:本文从读者群、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及直译与意译等三个方面分析《小妇人》两个汉译本的各自特点。

在此基础上对影响翻译的其他因素做简要的介绍,以期能够对其他翻译者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希望不同的读者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在充分理解这两个汉译本的不同之处的前提下做出理性选择。

关键词:《小妇人》 ; ;汉译本 ; ;比较分析一、关于《小妇人》概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著名女作家露易莎·梅·奥尔科特出版了一部震惊文坛的著作《小妇人》,这部作品不仅赢得了美国人民的欢迎,而且为广大的外国阅读者所喜爱。

这部经典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小妇人》是大众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这部带有自传体性质的小说,作者用娟秀、细腻的文笔以一个家庭中的留守家园的女性为故事主轴,生动地刻画了马奇家的父亲因战事未歇而持续驻外,全家在母亲带领下乐观坚毅生活的故事。

四个女儿虽然性格各异,但是在母亲坚毅性格的影响下她们自尊、自强、自立、自爱,靠着善良和勤劳,不卑不亢勇于追求,最终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在小说受到广大欢迎的同时,剧本还被拍成了戏剧和电影,在世界各地广泛上映,足见这部小说魅力之大。

小说传到国内之后,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翻译,其中比较畅销的有两个译本:1999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刘春英和陈玉立的译本(以下简称刘译本);1977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宋丽军和宋颖军的译本(以下简称宋译本)。

现结合原著选段对这两个汉译本进行比较,通过对小说具体选段的翻译文本的分析与评估,能使中国的读者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深刻地理解奥尔科特的这部代表作品。

下面将从读者群、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及直译与意译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两个汉译本的各自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汉译本的不同是这三者及一些其他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并没有主要与次要之分。

二、关注不同的读者群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也就是说每一个读者对相同的作品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解读。

傲慢与偏见译本对比

傲慢与偏见译本对比

傲慢与偏见译本对比《傲慢与偏见》原著由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于1813年出版,书中描述了英国上流社会当时主流的原教旨主义思潮。

该作品先后被译成了三种不同版本,即中文版、俄文版与英文版,其中,中文版以张友梅的译文为主。

Ⅰ、主要内容:1.中文版:张友梅翻译的中文版以讽刺浓厚的语气和对比鲜明的叙写,再现了《傲慢与偏见》丰富的情节,给读者以凝重的思想及活力四射的文字形象,深受读者的欢迎。

2.俄文版:俄文版由俄国著名译者马尔科夫理解并翻译而成,该版本表现出浓郁的豪放气息,偏向原始浓烈的文学格调,其中潜藏着丰富的赞美之意。

3.英文版:英文原版则更贴近简·奥斯汀的文学风格和语言表达,细腻优美的语言在简约而不乏深情及哲思上完美展现。

Ⅱ、文字风格:1.中文版:张友梅翻译的中文版将英文原版特有的哲理性与倒钩表达得当地涵盖其中,在简练的中文文字中流淌着哲思,把英文原版的内涵写得恰到好处。

2.俄文版:马尔科夫翻译的俄文版则更偏重于感性,犹如比喻、排比及押韵,将深情挂于语言之上,古典感十足,非常耐读。

3.英文版:英文版的简·奥斯汀的文字,更加清新、细腻、甚至可爱,把读者带入一个自由文学的花园中,使读者受益良多。

Ⅲ、思想体悟:1.中文版:中文版的思想体悟比较脚踏实地,通过场景的实际描述,反映出18世纪英国上流社会的原教旨主义思潮。

2.俄文版:俄文版更是带着浓浓的豪放气息,将情节片段中暗藏着的阳刚、英勇和追求美好的精神流露无疑,令人神往不已。

3.英文版:英文版则更加直接,像是冰凉清澈的泉水,恰恰说明人性本质中内在的美好,同时也加深了读者对文学真谛的认知。

Ⅳ、读者反响:1.中文版:张友梅的中文译文深受读者的喜爱,不同的体悟能够搅动读者的情绪,令人津津乐道不已。

2.俄文版:俄文版也受到众多读者的推崇,在翻译后,书中激情澎湃的抒写更能够触及人心,令人潸然泪下。

3.英文版:最后,简·奥斯汀原著不乏细腻优美与深刻哲理的语句,书中的文字更像是清澈的晨曦一样,将故事中的热情挂于语言之上,为读者带来欢乐思想。

《小妇人》两个汉译本的比较分析

《小妇人》两个汉译本的比较分析

《小妇人》两个汉译本的比较分析作者:段丽娜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12期摘 ; ;要:本文从读者群、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及直译与意译等三个方面分析《小妇人》两个汉译本的各自特点。

在此基础上对影响翻译的其他因素做简要的介绍,以期能够对其他翻译者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希望不同的读者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在充分理解这两个汉译本的不同之处的前提下做出理性选择。

关键词:《小妇人》 ; ;汉译本 ; ;比较分析一、关于《小妇人》概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著名女作家露易莎·梅·奥尔科特出版了一部震惊文坛的著作《小妇人》,这部作品不仅赢得了美国人民的欢迎,而且为广大的外国阅读者所喜爱。

这部经典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小妇人》是大众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这部带有自传体性质的小说,作者用娟秀、细腻的文笔以一个家庭中的留守家园的女性为故事主轴,生动地刻画了马奇家的父亲因战事未歇而持续驻外,全家在母亲带领下乐观坚毅生活的故事。

四个女儿虽然性格各异,但是在母亲坚毅性格的影响下她们自尊、自强、自立、自爱,靠着善良和勤劳,不卑不亢勇于追求,最终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在小说受到广大欢迎的同时,剧本还被拍成了戏剧和电影,在世界各地广泛上映,足见这部小说魅力之大。

小说传到国内之后,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翻译,其中比较畅销的有两个译本:1999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刘春英和陈玉立的译本(以下简称刘译本);1977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宋丽军和宋颖军的译本(以下简称宋译本)。

现结合原著选段对这两个汉译本进行比较,通过对小说具体选段的翻译文本的分析与评估,能使中国的读者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深刻地理解奥尔科特的这部代表作品。

下面将从读者群、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及直译与意译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两个汉译本的各自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汉译本的不同是这三者及一些其他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并没有主要与次要之分。

二、关注不同的读者群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也就是说每一个读者对相同的作品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本翻译小说的对比赵小云1(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摘要:这篇文章先介绍了两部原著的内容,社会背景以及在各自国家的文学史上的地位。

接着,对比分析了两部原著的翻译特点,读者对两部原著的译本的反应,并分析了造成迥然不同的读者反应的原因。

最后,提到了国外书籍的中译本在中国市场上的现状和已被翻译成其他语言的中文原著在国外市场上的现状。

Abstract: In this essay, the author will first look at the two source texts and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ir contents, social contexts and positions in literary history in each country. Then I will show how they have been translated, readers‟ reaction to the translated versions and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different readers‟ reactions. Finally, I will go further to tou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ranslated foreign books in the Chinese market and translated Chinese books in other markets.关键词:两部翻译的小说;对比Key words: Two translated novels; Comparison介绍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翻译文本出现在国际书市上。

通过翻译文本,人们不仅能够交流科学技术,还可以理解不同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自从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许多翻译文本出现在中国书市上。

同时,一些著名的中文书籍也被翻译成其他文字。

在这篇文章中,我选择了两本小说和他们的翻译文本进行对比。

一本是中国名著红楼梦 (Hong Lou Men), 其英译本为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另一本是英国名著Jane Eyre, 其中译本为简• 爱 (Jian Ai).原著内容介绍红楼梦 (Hong Lou Men)在18 世纪由曹雪芹所著。

它围绕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反映了中国封建的官宦家庭兴衰。

贾宝玉出生在富裕的官宦家庭,被他的祖母所宠爱;而他的表妹林黛玉自幼父母双亡,虽生活在同一大家庭,但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他们秘密相爱了,但这为封建礼教所不容。

因而,宝玉的祖母为他另择佳偶薛宝钗。

因担心他不肯成亲,就欺骗他说将黛玉许配给他。

当宝玉掀开新娘的红盖头,才发现真相。

而黛玉在此同时伤心而亡。

宝玉愤而出家。

此后,这一封建大家庭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灾难后,日益走向衰落。

1847年夏洛特·布朗台所著的Jane Eyre问世。

女主人公简• 爱自幼也是个孤儿。

和林黛玉不同,她勇于抗争,崇尚独立,知道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

当她发现她将嫁的人罗切斯特先生仍然有患精神病的妻子,她毅然离开了他。

但当她知道一场大火烧死了他的妻子,毁掉了他所有的财富,并致使他残疾,简• 爱却执意要嫁给罗切斯特。

社会背景红楼梦(Hong Lou Men)描写了18 世纪中国封建社会。

当时仍处在清朝的统治时期,虽然表面上依旧繁荣,但阻挡不了封建社会将走向灭亡的命运。

贾家的灭亡,暗示着封建社会必将灭亡。

在封建社会,包办婚姻盛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拆散了很多苦命的鸳鸯,引发了无数人间悲剧,宝黛之恋则是悲剧的典型代表。

而Jane Eyre的问世虽然稍晚些,但故事的背景为资本主义社会,英国正处在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时期。

封建贵族虽高高在上,但其实权已日益被新兴的资本家所取代。

资本主义提倡自由平等。

简• 爱这一独立而反叛的形象,正是这一时代精神的体现。

翻译文本红楼梦(Hong Lou Men)有不少英译本,但很多都是简译本,失去了原著的风格。

Minford 1982年的英译本没有缩减,共分为五分册。

根据中文书名的含义,翻译为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相形之下,早在 1935年和1936年, Jane Eyre就被分别翻译成孤女飘零记和简• 爱(音译,并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

简• 爱这一译名沿用至今(Zhang, 1999)。

中国改革开放后,又出现多种译本,黄源深的译本(1994)较真实地反映了原著的风格。

我选择了他的中译本和英译本进行对比。

对两部译著的评论红楼梦 (Hong Lou Men)红楼梦 (Hong Lou Men)是用古汉语写的。

即使是中国人,如果古汉语不好,也难以理解该著作。

小说中的人物有500多个,很难翻译。

同时,西方人也难以理解中国复杂的亲戚关系和中国古代的社会和文化。

Minford保留了原著的所有内容,并尽量使译文能被西方人所理解。

他采用了本土化策略。

首先,看一看他如何翻译中文人名。

一方面,它采用汉语拼音的音译法,并且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将姓放在人名的前面(英文中,姓放在人名的后面)。

另一方面,他将很多仆人的名字意译。

例如贾母的女仆鸳鸯(中文表示一种鸟,当一只死后,另一只长会陪伴死去),在贾母死后,也自杀身亡。

因此,作者根据人物对贾母忠贞的特征,将其名字翻译为 Faithful(忠贞的), 使其名字既易记,又有助于理解。

其次,可以了解一下他如何翻译人物的称谓。

在封建社会,人物关系及其复杂。

袁文中提到大老爷(Da laoye), 老爷(Laoye),二爷(Erye) 和姨太太 (Yitaitai), 在英文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称谓。

译者将称谓直接用人名来代替,虽然无法体现其复杂关系,但有助于英文读者一目了然,知道所指的对象。

再次,译者如何翻译原著中的风俗习惯呢?原著中提到了很多中国古代的风俗习惯,对西方人来说难以理解。

但是,其中有些风俗是故事发展不可或缺的线索。

因而,译者力图用英文解释这些风俗。

例如,他这样翻译一个关键的风俗。

在原著的826页上,贾母认为宝玉要“娶了金命的人帮扶他, 必要冲冲喜才好”,就翻译为. “Marry a lad y with a destiny of gold, to help him and support him. He must be given a marriage as soon as possible to turn his luck.”。

他将“冲喜 (congxi) ”按其含义翻译成“turn his luck”(改变他的运气),易于为英文读者所理解其含义,但只是部分理解这一风俗。

如果译者用注释等方式详细讲解这一风俗,就会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悲剧的原因。

宝玉在丢了玉(此玉出生时含在他口里)之后,被认为是坏事;他和宝钗的联姻被认作喜事。

据说喜事可以改变坏运气。

因而,贾母急于安排他和宝钗的联姻。

遗憾的是,译者未能详细解释这一风俗。

第四,译者在翻译原著中的诗歌时,未采用庞德所提倡的古语体策略(Venuti 1995: 197)。

其译文丧失了原著的美感和诗意,但是英文读者较容易理解其含义。

第五,为了让读者理解小说的内容,译者在必要时增加了一些解释。

一方面,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禁忌,在原著中有些词被省略了。

例如,原著824 页上,贾政提到他女儿的死用“贵妃的事”来代替。

在译文327页上,翻译成“Her Grace‟s death” 。

由于她是皇妃,即使是她的父母,也不能直接提“死”字。

但译者并未考虑这一因素,直接提“死”字。

这固然有助于英文读者理解其含义,但无法体现原著中的禁忌。

另一方面,由于小说是用古汉语写的,句式很简洁,较难以理解。

因而,需要适当加以解释。

例如,原著924页上,“这几天怎么办呢”并未被按照字面意思直接译成“What can we do in a few days” ,而是增加了原因“There is not enough time.” (Minford 1982: 327) ,这有助于理解其含义。

第六,译者增加了一些在英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例如,他增加“Mm, ma” (Minford 1982: 331), “come on” (Minford 1982: 323)和“poor darling” (Minford 1982: 325)。

这符合英文读者的交流习惯,使其读起来更通顺。

另外,译者有时采用了“使外国化”策略去(Venuti 1995: 41) 翻译中国在特定时期特定地点存在的词语。

他采用音译的方式。

例如,他将炕和衙门直接翻译成“kang” (Minford 1982:329) 和“yamen” (Minford 1982: 322)。

但是,译者没有进一步解释这些词汇,对于没有背景知识的英文读者来说,仍然较难以理解。

概括而言,译者采用了本土化策略,使译文较容易被英文读者所理解。

但是,正如Toury所指出的,“no translation is ever entirely acceptable to the target culture because of its estranging s tructural and verbal elements由于原著的独特结构和语言成分,没有一种译文能够被翻译国的文化完全接受”. (Gentzler 1993; 131) 。

对于《红楼梦》的翻译来说尤为如此。

中西文化存在很多文化差异,中文和英文的体系相差很大。

此外,由于《红楼梦》描述了中国封建社会,并用古汉语写成,时代的差距进一步加大了原著和译文的文化和语言的差异。

自然,译文中仍然存在英文读者无法理解的部分。

简• 爱19世纪的英文和今天的英文相差不大,因而Jane Eyre容易被现代读者所理解。

有许多不同的中译本,黄源深的译本是其中较好的之一,他遵循严复(Hung & Pollard 1998: 371)倡导的“信、达、雅”原则,这一原则在中国翻译界享有美誉。

下面,可以了解一下他是如何在译文中使用这一原则的。

首先,黄源深忠实原文,向中文读者生动地展现了19世纪的英国。

在原著中,布朗台引用了不少起源于圣经的文学引文,莎士比亚的作品和其他古典文学,对很多中文读者来说,比较陌生。

黄源深采用了音译的方式翻译人名。

由于中文的读者难以理解引文的含义,他就采用脚注的方式来进一步解释。

另外,在原文中,布朗台有不少对话是用法语表达的,译者在译文中保留了法语,以便读者欣赏原著的风采。

同时,他采用脚注解释法语对话。

其次,原著的语言流畅而优美,黄源深没有逐字翻译。

根据实际需要,他改变了词序或其他句法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