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合集下载

历史学与史学理论

历史学与史学理论

历史事件与人物评价的理论依据
历史事件的分析与
解释
运用史学理论对历史事件进行深 入的分析和解释,揭示事件发生 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历史人物的评价与
定位
根据史学理论对历史人物进行全 面、客观的评价和定位,探讨其 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时期的划分与
特征
依据史学理论对历史时期进行科 学的划分,并概括各个时期的特 征和趋势。
提倡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审视历史问题,以获得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
结构主义史学理论
结构分析方法
关注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结构和关系,通过分析和揭 示这些结构来理解历史发展。
系统性思维
将历史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强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 联系和作用。
共时性与历时性
既关注历史现象的共时性结构,也重视其历时性演变 。
要点一
史学理论与社会科学的交叉
要点二
史学理论与人文科学的交叉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存在相似之处,二 者的交叉融合有助于推动历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历史学与人文科学在思想和方法上存在相互借鉴的可能, 二者的交叉融合有助于拓展历史学研究的视野和深度。
史学理论面临的挑战与争议
历史学的客观性问题
史学理论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史学理论是研究历史学方法、历史学 性质和历史认识能力的一门学科,它 主要探讨如何理解和解释过去的事件 、人物和文化现象。
功能
史学理论不仅为历史学家提供了分析 和解释历史现象的工具和方法,还帮 助历史学家在历史研究中建立科学、 客观和系统的研究框架。
史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与流派
05 史学理论的前沿问题与争议
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新史学理论的涌现

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史观教学为例

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史观教学为例

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史观教学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并以史观教学为例进行深入研究。

我们将首先简要介绍史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阐述其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我们将重点分析史观教学的内涵、特点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够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广大历史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高中历史教学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学科基础。

二、史学理论概述史学理论,作为研究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学科,旨在探讨历史的本质、目的、方法和价值。

它不仅是历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指导历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工具。

史学理论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从定性到定量,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学理论的运用至关重要。

史学理论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方法论指导。

通过运用不同的史学理论,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挖掘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内在逻辑,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史学理论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形成更加客观、公正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史观教学作为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之一,强调以史观为指导,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宏观分析和比较,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历史认识框架。

史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意识,使学生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历史事件,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史观教学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和探究历史事件,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历史见解。

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史观教学等具体实践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总结

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总结

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总结史学理论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和指导,是史学研究范式、方法论和观念体系的总和。

史学研究方法是史学理论在实践中的体现,是史学研究者根据研究对象和目标采用的具体操作手段。

下面将对主要的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进行总结。

一、史学理论1.内容文化史学理论:该理论强调历史是有内容的,历史的发展是物质和精神领域相互作用的结果。

通过研究历史中的文化内容,揭示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变化,深入分析历史作品、思想、观念的形成与传播,进而加深对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2.结构功能史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历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系统,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历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通过研究社会、国家、文化等各种组织结构的形成、演变和功能的实现,认识历史的基本方向和形态,并探寻发展规律。

3.人类学史学理论:该理论强调历史是人类行为、信仰和文化的产物,历史研究的目标是把握人类活动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通过对人类种族、社会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研究,了解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和普遍性,达到对历史的全面理解。

4.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通过对社会经济组织、阶级矛盾、生产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揭示社会变革的内在规律,探寻历史的发展规律。

二、史学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和分析历史文献,获取历史资料,探寻历史事实和现象的真相。

包括综合文献、批判性使用文献、校勘文献等方法。

2.实证研究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的实证数据,运用统计学、数理逻辑等方法,确定历史规律和趋势。

主要包括案例研究法、统计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

3.社会调查研究法:通过实地考察和个案调查,了解历史实践中的社会关系、行为规律和动态变化。

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

4.实用主义研究法:通过应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和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主要包括历史政策研究、历史评估研究、历史教育研究等。

史学研究方法和史学理论专题

史学研究方法和史学理论专题

史学研究方法和史学理论专题史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历史,而且历史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史学的研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史学研究中,方法和理论是两个重要的方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史学研究方法
史学研究方法是指史学研究中所采用的研究手段和技术,具体包括历史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等等。

历史研究方法是史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它包括史料研究方法、事件研究方法等,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分析,来探究历史的本质和规律。

文献研究方法则主要是通过对古人的书信、日记、文献等内容的诠释和解释,来揭示古代的社会、文化和思想。

田野调查方法主要是针对某一个特定时期、特定地区或特定人群进行深入的调查,通过实地观察和深入交流,来获取独特的历史资料和数据。

统计分析方法则是将大量的历史数据、资料和文献进行定量分析和统计,以了解历史的变迁和发展。

史学理论专题
史学理论是指史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体系,它是史学研
究的理论基础,对史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史学理论
专题中,我们可以分为史观理论、历史方法论、史学范式等方面
进行讨论。

史观理论是指史学研究中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其核心是对历史
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历史方法论则是指史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其核心是对历史的研究手段和技术的思考。

史学范式则是指史学
研究中的基本模式和思想范式,其核心是对历史的研究方式和模
式的理解和探索。

总之,史学研究方法和史学理论是史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两个
方面,只有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才能对历史的本质和规律
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坚持用唯物史观指导中国史学研究(专题讨论):以唯物史观推进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繁荣发展

坚持用唯物史观指导中国史学研究(专题讨论):以唯物史观推进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繁荣发展

然是一个有着悠久史学传统和深厚史学理论积淀的国
家, 但直 到唯物 史观在 2 0世 纪二 三十 年代传 人 , 并 为
郭沫若 、 范文澜、 吕 振羽、 翦伯赞、 侯外庐等一批马克思
主义史学家所 掌握和运用之后 , 史学研究才得到 了“ 唯

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 自信、 理论 自 信、 制度 自 信, 真正做到 ‘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 南北风。 ” ’ 在这篇讲话中, 习近平总书记还从六个时间 段 分析 了社会 主义思想从 提 出到现在 的历史过 程 , 并 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 具体分析了中国改革开 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的关系 。他说 : “ 这是 两个相互 联
以唯物史观推进 中国史 学理论研 究繁 荣发展
朱佳木
( 中国社会科学院 当代中国研究所, 北京 1 0 0 0 0 9 )
2 0 0 4年 , 中共 中央为巩 固和增强 马克思 主义在 中 国意识 形态领域 的指导地 位 , 提 出并实施 了马克思 主 义理论研究 和建设工程。这一 工程的 内容包含 加强对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理论创新成 果和重大现实 问题 的研
理论在史学 界 的影 响 , 促进 马克思 主义史学理 论 队伍
的成长。以“ 唯物史观与新中国史学发展” 为主题的学 术研讨会 , 便是论坛成立以来举办的首次面向全国的
学术会议 。
究,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 建设具 有时代特征 的马克思主义基础 理论和哲学社会科 学学 科体系, 编写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 的哲学与社 会科 学重点 学科 的教材 , 建设老 、 中、 青 三
工程的推动下 , 中国社会科学院也启动并实施了马克 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作, 并于 2 0 1 2年设

古代中国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古代中国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古代中国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古代中国的历史悠久而辉煌,为了更好地研究这段历史,人们创立了一整套的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这些理论和方法,不仅为研究古代中国历史提供了基础和指引,也是当今中国史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从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来探讨古代中国史学的研究现状。

一. 史学理论史学理论是研究历史的基础,它是对历史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途径、更好地表达历史规律和历史真相等方面的认识和反思。

在古代中国,史学理论主要有两个支派,一是儒家史学派,一是法家史学派。

儒家史学派主张“仁政为本”,认为人的本质是善良的,因此历史的主要任务是体现出道德和文化的进步。

这种理论强调人文主义和匡正儒风的作用,力求揭示社会的基本意义和人类历史的本质。

此外,儒家史学派还强调使用史料必须“考证”、“批判”,以准确、清晰、具体的史料还原历史事实。

法家史学派则认为历史最终目的是为君主、政府工作提供统治和管理的依据,对历史材料的处理更加强调经验数据和实证分析,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实证研究。

法家史学派也强调历史的思辨和分析,以及倡导史学和国家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史学中不可或缺的特色之一。

这些史学理论理论体系相互作用和交融,为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规范、和有价值的视角,推进了古代中国史学的发展。

二.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史学理论应用的具体操作程序,古代中国史学的发展倚仗的就是一系列的研究方法。

实践证明,古代中国以认真细致和求实效、严谨、科学而远近著称。

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史料要是研究历史的基础,古代中国人非常注重史料的搜集和整理。

史学家常常驻守在省级以上的图书馆和档案,系统收集、整理和分类史料,以期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征。

2. 考证和批判:史学家认为史料需要进行考证和批判,以保证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这种考证和批判通常包括源前研究、源后研究、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鉴定等方面。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的重要创见―――层累造史理论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的重要创见―――层累造史理论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的重要创见―――层累造史理论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提要]顾颉刚是国际学术界最尊重的中国史学家之一,他“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理论受到各国中国史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他编著的《古史辨》在《不列颠百科全书》里有专门辞条。

但是,长期以来,顾颉刚和他的理论在中国却默默无闻。

本文认为层累造史理论不但对古代史,而且对近现代史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试图对这一理论作进一步发展。

文章对新文化运动也提出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顾颉刚史学理论北京大学新文化运动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指出,当时中国学术界发生了两场具有重要意义的大辩论,一是丁文江发起的科学与人生观的辩论,二是顾颉刚发起的关于古代历史的辩论。

[1]在后一场辩论中,顾颉刚的中心思想是“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理论。

这个理论是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中最重要的创见之一,不但对古代史研究,而且对近代和现代史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后来居上在北京大学毕业后,顾颉刚留校担任助教。

后来因为祖母病重,他请假南归,并为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写历史教科书,以维持生计。

1923年5月,顾颉刚发表了给钱玄同的一封信和按语,明确提出了“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理论,在全国造成了巨大的反响。

这个理论的基本内容,是认为先秦的历史记载是一层一层累积起来的,后人不断添加新的材料,使它越来越丰富。

顾颉刚说,这包括三个含义,第一是随着时间不断向后发展,历史记载不断向前延伸:“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2]原来,人们按照文献记载,普遍认为中国远古的帝王从先到后有炎帝、黄帝、尧、舜和禹等。

顾颉刚仔细研究了各种史料,发现在周穆王以前的所有文献都没有提到禹。

禹最早出现于西周后期的作品中。

而尧和舜出现得更晚,到春秋末年孔子才提到他们。

在战国时期,秦国的方士编造出一个黄帝,放到尧、舜之前。

后来农家学派又虚构了一个神农,摆到黄帝前面。

有人说这个神农是炎帝。

在春秋以前,每个民族各有自己的始祖,与其他民族根本没有血缘关系。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核心讲义(历史教学素养与能力)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核心讲义(历史教学素养与能力)

第3章历史教学素养与能力3.1 考纲解读1.能够恰当地确定并准确、具体地表述教学目标。

2.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3.能够准确地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

3.2 核心讲义一、史学流派与思想概述(一)概念辨析1.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1)史学理论史学理论是指对历史学自身体系的理论反思,其中又包涵历史理论的内容,此外还有认识论和方法论、历史学家自身的修养、跨学科等内容,但更侧重对历史认识的形成、历史认识的方法学的反思。

(2)历史理论历史理论是指人们对客观历史过程、现象及人物的反思,也就是指对历史学的认识对象的理论反思。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史学界放眼国外史学研究,系统引进并借鉴别人的研究方法,使得中国的史学研究出现了新的面貌。

2.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1)史学本体论史学本体论即历史本体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过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论,其核心就是社会历史观,但其外延所包括的问题又要比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历史观更为宽广。

所包括的问题大者有社会历史现象与自然现象在本质上有何异同、人类社会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是什么,小者有历史人物的评价、典章制度、历史地名的考证等。

(2)史学认识论史学认识论是关于人们历史认识本身的性质与特点的理论。

其中就包括人们的历史认识是怎样形成的、历史认识的结果能否检验以及检验的标准等。

(3)史学方法论史学方法论是关于历史研究的方式、方法的性质与特点的理论。

它包括历史研究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方法为宜、自然科学的方法是否适合历史研究等。

(4)三者关系①本体论在史学理论体系中居于前提、核心和主导的地位;②认识论和方法论总是以一定的史学本体论为前提而推演出来的,但又反过来对史学本体论的发展产生推动或阻碍的作用。

3.思辨的历史哲学、分析与批判的历史哲学这是两种不同的历史哲学流派。

其背景反映两种不同的哲学流派,即思辨的哲学和分析的哲学。

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的方法论

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的方法论

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的方法论作为一门深入探索人类历史的学科,历史研究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记录和解读,更是一种基于特定方法论的科学探究。

史学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基石和指引。

本文将探讨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并分析其中的关系和互相影响。

史学理论是指对历史研究进行理论探讨和总结的一系列学科体系。

它以历史学的发展和演变为基础,通过分析历史学的核心概念、范畴和方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

史学理论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学的本质和价值,也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指导和规范。

史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历史学的对象和目标。

历史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历史的各个方面和阶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

历史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深入研究,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本质。

史学理论强调历史研究应该以客观、真实和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历史,避免个人主义和主观偏见的影响,并建立起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的方法论是史学理论的具体应用。

它包括了史料收集、史料分析、史实还原、历史比较、历史综合等一系列步骤和手段,它们共同构成了历史研究的方法体系。

史学理论强调历史研究应该以史料为基础,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史料,还原出真实的历史事实和过程。

同时,历史研究也应该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历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除了史学理论和历史研究的方法论,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对历史研究产生影响。

首先,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对历史研究的偏好和取向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对历史的关注点和研究重点有所不同,这也会反过来影响史学理论和历史研究的方法论。

其次,个人观点和学术思想对历史研究的选择和态度产生影响。

历史研究者的个人观点和学术思想会影响他们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解读和分析,从而影响到整个历史研究的方向和成果。

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的方法论是相互依存的。

史学理论提供了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指导和规范。

历史学中的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历史学中的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历史学中的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学科,它涉及到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各个领域,是研究人类社会文明历史的重要手段。

在历史学的研究中,史学理论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历史学中的史学理论和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史学理论史学理论是指对历史学理论的理解和阐述,研究历史学的本质、原则和规律。

史学理论形成的主要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史学形成阶段、史学理论酝酿阶段和史学理论革新阶段。

1. 史学形成阶段史学形成阶段是从古到近代的一个漫长过程,包含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的漫长过程。

这一阶段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传说、神话、之中,人们把神话、传说等看作是历史的真相。

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对历史的研究和认识是非常肤浅的。

2. 史学理论酝酿阶段史学理论酝酿阶段主要是指近代史学思想的初步萌芽。

这一阶段,人们逐渐放弃了对神话、传说的信仰,开始寻找真实历史的可能性。

这一阶段史学家主要是借助哲学、文学、宗教等方面的理论来反思历史的真实性。

著名的史学家有威廉·霍尔顿、弗朗西丝·李维。

这个阶段的史学家们在方法上开始借鉴其他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方法。

3. 史学理论革新阶段史学理论革新阶段是现代史学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史学家开始利用现代科技和方法来研究历史。

这一阶段的史学家主要是以钩于社会科学、哲学和语言学等领域的思想来尝试进行历史研究和分析。

著名的史学家有阿诺·托因比、费尔南多·布劳内斯和凯文·洛尔等。

这一时期的史学界形成了一些成熟的方法论,比如原始资料批判法、文化历史方法和比较历史学方法等等。

二、史学方法除了史学理论,史学方法也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历史学家们在研究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加深对历史某一领域的理解和阐述。

1. 纪实方法纪实方法是历史学中最古老的方法之一,它主要是指史学家通过收集和整理历史上的各种资料,来还原过去的历史情况。

史学概论复习要点

史学概论复习要点

史学概论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历史:广义的指已经过去的自然史和人类史;狭义的指独立于人们一是之外的已经过去的人类社会的客观运动过程。

史学历史理论人们对客观历史运动的认识,包括天人关系,古今关系,民族问题,人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发展变化的动因等等。

史学理论:人们对历史学的认识,是关于史学本身的性质及其与社会关系,史家修养与批评的理论。

良史:“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

”(曾巩《南齐书目录序》)书法不隐:史才三长:是刘知幾所著《史通》中提出的关于史家修养的要求:史学、史才、史识。

直书曲笔信史史法:指历史记载和历史编纂方法,其内容包括史书的外在形式和内部结构,主要表现为史书的体裁与体例。

撰述记注史意:指历史撰述中寓含的思想和宗旨,其内容包括史家对历史的理解和对史学的认识,主要表现为史家的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史德:是清人章学诚明确提出的,讨论的是史学家的修养问题。

新史学:最初是专指对具有“四弊二病”之旧史学而言的“新史学".后来含义逐渐扩大,一指鲁宾逊的《新史学》,二指以唯物史观为中心的史学。

80年代以来专指有别于“旧史学"和国外各种历史史观与历史学派。

或包括唯物主义史观或不包括唯物主义史观史学。

正统论二重证据法:由王国维提出,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的方法,即“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历史演进法中国文化二周说《史学要论》五朵金花:是指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

史学革命:1958年,随着经济“大跃进”的发展,史学界也提出了“大跃进”的要求。

“史学革命”应运而生.1958年的“史学革命”就是打破王朝体系,建立人民史体系的“革命"。

“写农民的历史,为农民写历史”,是这次史学革命的指导思想。

历史学中的史学理论

历史学中的史学理论

历史学中的史学理论历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的过去,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本质。

而史学理论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框架,是历史学家进行研究和解释的理论指导。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介绍历史学中的史学理论。

历史学的宏观史学理论是指一系列理论框架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历史的大趋势和宏观模式。

其中最重要的宏观史学理论是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动力来自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史学家的任务就是通过研究历史,揭示这种矛盾的演化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则更强调对矛盾的辨证思考,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矛盾的不断斗争和统一的结果。

宏观史学理论还包括结构功能主义和社会进化论。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组织和结构的功能,认为社会的变革是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和要求。

社会进化论则关注社会的演化过程,认为社会在历史发展中会从简单到复杂,进步的方向是不可逆转的。

除了宏观史学理论,微观史学理论则更关注历史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首先是证据和史料的运用。

历史学家需要准确收集和评估各种来源的史料,如文献、考古发现和口述历史等,确保其可靠性和客观性。

其次是历史学的解释方法。

历史学家可以采取不同的解释方法,如哲学解释、社会学解释和文化解释等,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

再次是历史学的比较研究。

通过比较不同地区和时期的历史,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的共性和差异,为历史理论的建立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在史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也涌现出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学派和思潮。

其中最重要的有安娜尔学派、杜邦托学派和理性主义学派。

安娜尔学派强调历史是个体人物和主观选择的结果,主张历史研究应该关注人类行动的动机和意义。

杜邦托学派则关注经济和社会结构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强调历史研究应该采用科学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理性主义学派则主张历史研究应该通过逻辑和推理来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对历史学的解释力度更强调。

总体而言,历史学中的史学理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方法,为历史学家提供了指导和支持,使其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理解和解释历史。

浅析史学理论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浅析史学理论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浅析史学理论对历史研究的意义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记录和反映,也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见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历史,历史学家们发展出了各种理论,其中史学理论对历史研究的意义尤为重要。

一、史学理论的定义和意义史学理论是以史学为研究对象,以史学研究方法和手段为基础,对史学研究的基本原理、规律、范畴、结构和发展趋势等做出系统总结和深入探讨的一门学科。

史学理论的主要作用在于指导和规范历史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研究方法指导意义和研究领域开拓意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史学理论的基本研究内容1.史学的本质和特征史学是探究历史事实和真相的学科;它有客观基础和主观要素;具有时代性、曲折性、多义性等特征。

2.史学的研究方法史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考古学、视觉资料法、口述史、人类学、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

3.史学的研究范畴史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历史学史、史学方法论、史学思想史和具体历史研究等。

4.史学研究的特点史学研究的特点主要有“文献化”、“现象性”、“细节化”、“历史性”、“跨学科性”等。

三、史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史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历史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史学理论为历史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使得历史研究更加科学化和精准化。

而且,史学理论对于指导历史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也非常关键。

2.规范历史研究的方法和策略史学理论为历史研究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和策略,使得历史研究规范化和科学化程度更高。

3.超越当下视角深入历史背景史学理论能够帮助历史研究人员从更广阔、更深入的历史视角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度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历史演变过程。

4.提供研究思路和探索之路史学理论能够为历史研究提供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探索之路,对于发现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现象背后的本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史学理论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非常重大。

在历史学研究中,会经常道出历史“有其特定性”、“历史的复杂性”、“历史的客观性”等等,这些道理都是史学理论提出的,史学理论的存在和发展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支撑和关键性的理论基础。

略论史学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略论史学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略论史学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意义作者:陈凤冰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3年第06期摘要:在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运用应该是无可厚非的。

随着中学历史教材的修订,中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史学理论在指导教师教学活动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从史学理论与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思想、史学理论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史学理论的学习运用三个方面谈论史学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关键词:史学理论;历史教学;历史知识;教学活动;学习方法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历史学也不例外。

史学研究成果的优劣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所用理论方法的独到和创新,二是史料的丰富与新颖。

历史理论是对客观历史过程的理论性认识,史学研究是历史教学的基础。

法国年鉴学派学者强调“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学”。

他们认为,历史学家不仅要把史料搜集起来,而且要揭示出史料后面的丰富的意蕴,这就需要建构理论模式。

历史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利用和推广历史学研究成果的过程。

史学研究的基础必须有史学理论来做支撑,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史学理论不断被引进并运用于我国历史的研究中,产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与此同时,历史教材的编写也改变了以往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史观为主线,阶级斗争贯穿于历史知识中的情况。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开始被引入中学的历史教材中。

对于这些史观的认识与学习必然要涉及史学理论的知识,如果对这些教材编写的指导性史观没有很好的把握,很难保证在教学中能向学生讲清楚教材所包含的历史知识,教学目标的完成也会大打折扣。

一、史学理论与中学教材的关系中学历史教材的编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家推行的是以编年通史为主线,纪事为支线的人教旧版教材。

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从而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在当下课改中,上述历史教材的体例被首次打破,改成了以专题为主线,时间与国别为支线的编纂方式。

读《史学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读《史学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读书笔记《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是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庆海教授的作品,这本书是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的开山之作。

作为一名历史专业的师范生,我一直觉得史学理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历史这门学科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是构成历史的要素,但这些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

学习历史,不是要死记硬背的去记住这些内容,而应该是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让人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去评价一些人与事,学习历史是要从过往的历史中汲取智慧,而不是仅仅记住过去发生了什么。

基于此,史学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就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离开了史学理论,历史就不是历史了,而只是过去事实的堆砌罢了。

《历史是什么?》的作者,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认为:“历史是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

”①我认为很有道理。

历史不仅仅是事实与档案的堆砌,而是历史学家运用史学理论,根据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在对事实进行筛选加工利用的过程中的产物。

离开了历史学家,离开的一定的史学理论,历史的价值也就难以存在了。

综上所述,史学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意义重大,而这本书作为这一领域的开山之作,其价值,不言自明。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这本书,全书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关于历史事物的评价问题。

在这一章中,作者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历史评价的第一标准是人,充分而无条件的尊重生命权是一切历史评价的前提。

第二,在对一个历史事物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包括客观性与价值性评价两个层面。

第二章:历史学是什么。

作者在这一章中阐述了自己对历史学的看法。

历史学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争论了很久的问题。

作者认为,历史学不是一门科学,如果把历史学当作一门科学,这无论对历史学还是对于社会,都有很大的危害。

那历史学究竟是什么呢?作者认为,史学是关于人的学科,是关于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学科。

略论中国史学的经世致用

略论中国史学的经世致用

略论中国史学的经世致用【摘要】中国史学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融合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史学的经世致用理念贯穿古今,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

中国史学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历史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过去,更能为当代社会问题提供启示和借鉴。

史学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史学发展的关键,传承经验和文化传统,同时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和理论。

中国史学的经世致用意义在于引领社会发展,促进文化繁荣,塑造国家形象。

未来中国史学需要更加关注当代问题,拓展研究领域,提升国际影响力。

中国史学在世界史学中具有独特地位,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和视角。

【关键词】中国史学、经世致用、起源、发展历程、理念、应用领域、社会发展、历史研究、当代问题、启示、传承、创新、意义、发展方向、地位、世界史学。

1. 引言1.1 中国史学的起源中国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历史观念和史学理论。

在古代,中国的史学主要以编纂史书、编纂史籍为主要形式,这些史书如《史记》、《汉书》等被认为是中国史学的开端。

中国史学的起源还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历史思想,比如孔子和墨子等先秦思想家对历史的思考和论述。

中国史学的起源在历代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史学体系和史学方法。

古代中国的史学注重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编撰,这种方法在现代的历史研究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史学的起源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密切相关,中国史学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史学理论和方法论,这种史学理论和方法论在中国历史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应用。

1.2 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史官制度,最早的史书可以追溯到《史记》等古籍。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史学逐渐走向繁荣。

尤其在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史学达到了辉煌的时代。

宋代创设了“官修正史”的体制,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和编纂作出了重要贡献。

元代以后开始出现私家编修的史书,更多地呈现出个人学术研究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

中国古代的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

中国古代的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是广袤而辉煌的,历史学家们通过对历史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史学理论和方法论,为今天的历史研究提供了精神支撑和方法借鉴。

本文将从史学理论、史料处理以及史籍编纂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的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

史学理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官方正史,二是私家笔记、方志、家谱等非正式史料。

正史体系在汉代末期形成,并在唐代达到巅峰。

正史指的是由朝廷钦定的官方编纂的历史书籍,其中最有名的是《史记》和《资治通鉴》。

正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非常规范和规定,通常都是按照年代和事件来进行编排,主要叙述朝代的兴衰和历史人物的生平。

它们的编写具有鲜明的政治目的,旨在为官方提供统治的合法性和历史的依据。

正史对中国的历史书写和历史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来历史学的鼻祖。

私家笔记、方志、家谱等非正式史料,是指一些非官方的历史记录,如一些富有文化素养的地方官吏、学者、商人、医生等人士的笔记和日志,以及一些记述地区和家族历史的书籍。

这些史料一般来自社会底层,叙述也相对较为真实客观,有一定的史料学价值。

不同于西方史学强调史实的客观性,中国古代史学强调德治与统治。

因此《尚书》中的“史”,是指优秀的治国者的功绩记载。

《左传》中的“史”,其年代、时间和事件的记录常常比事实相差甚远,但强调君臣之义,著重于刻画伦理人物形像。

而《史记》注重刻画历史人物,强调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表现。

在明清两代,史学退入到史官阶层的腐朽和闭塞中,史书只在厚重而空洞的文字表面上表现出来,扼杀了史学发展的空间。

史料处理大量的史料汇聚到历史学家面前,如何处理这些史料成为了历史学家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对史料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朴素实证法、推演法和分析比较法等。

朴素实证法是指直接引用史料的文字内容作为史实的依据。

这种方法主张重视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将史书、史传等正史的文字内容视为史实的基本资料,从而去除了历史学上的名家学说和扯科学说的杂物。

[史学,地位,作用]浅析史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史学,地位,作用]浅析史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析史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及引起的古史分期讨论此种理论认为我国的历史发展分别经历了五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每一社会形态彼此是相连续的,后一社会形态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是高于前一社会形态的。

五种社会形态的连续不断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

此一理论曾长期被史学工作者视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应用到中国历史的研究。

此一理论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引发了持续半个世纪之久的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虽然五种社会形态学说以及由此引发的古史分期的讨论加深了中国古代史尤其是先秦史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五种社会形态学说本身存在的自身不可避免的不足与缺陷。

一方面,按照经典理论的解释,无论是雅典模式,罗马模式都是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兴起的。

其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以个人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古代社会制度已经被破坏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新的,以地区划分和财产差别为基础的真正的国家制度。

这是进入国家时代的主要特征。

而中国历史的实际却是夏商时代既是一个确凿无疑存在着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作为体现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的国家所具有的权力机构和宗族意识已经出现的时代。

由血缘与地缘相结合的方国组成天下万邦的时代。

这一现实的矛盾的存在使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受到了质疑,我国的中古封建时期与西欧中古时期的领主封建制并不具有完全相同的特征。

二、早期国家与成熟国家理论的提出早期国家这一概念是与成熟国家相对而言的。

在早期国家阶段里,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地域组织还没有建立或仅仅处于初始阶段,人们仍然生活在血缘组织之中,其生活与生产劳动的基本单位是家长制大家庭。

家长制大家庭之上是宗族。

这种宗族或比宗族更大的血缘组织. 这样的血缘组织是直接从氏族部落发展而来的,所以每一个邦又称某某氏。

现代的研究者则称其为邦国或方国。

由于这种以血缘组织为基础的邦国在管理,公共权力,财产分配及占有乃至意识形态等方面均已具有鲜明的国家性质,但在以血缘组织而非地缘组织为基础来划分居民这一点上又明显仍然遗存着氏族社会的特征,所以称之为早期国家。

《史学概论》大纲

《史学概论》大纲

《史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20214212课程名称:史学概论(The Outline of Historical Science)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总学时:36总学分:2二、课程描述《史学概论》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该课程向学生普及史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主要涉及历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通过向学生普及史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可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加深其研究历史问题的深度。

三、课程目标1. 知识性目标:让学生使学生牢固掌握历史学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历史学的基本理论,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既是科学的历史观,是学史治史的指导思想,也是史学理论最重要的内容;掌握历史学科的一般治史方法,了解历史学科的发展前沿。

2.技能性目标: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能熟练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考察历史人物和事件,透过现象看本质,加深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认识;同时,紧跟时代潮流,尝试运用最新的历史学理论与方法来开拓视野,对历史事件有新的认识。

3.情感性目标: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历史学本身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深刻体会到历史学研究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它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陶冶情操,同时还可以对现实社会提供借鉴。

学生们在合理地学习借鉴外国史学研究成果的同时,也要发扬民族史学优良传统,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四、课程内容第一章历史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理论教学内容(6学时)1. 历史与史学2.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3.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目的要求】了解人类历史的特点和历史科学在认识上的特点;加深对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理解历史、历史学、历史科学的概念。

【重点与难点】历史研究和史学研究、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的内涵及外延,以及它们相互间的联系和区别。

【作业与思考】1.你如何理解“历史”的含义?2.分析历史研究和史学研究、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史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形态的界定对先秦史研究的重要意义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先秦史中的五种社会形态学说,早期国家和酋邦理论以及无奴派的理论三种不同的理论模式来阐述社会形态学说对先秦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通过不同学说对社会形态的相关分析与研究,进而证明在不同时期理论转化对先秦史研究的重要理论意义。

同时,不同学说的相互讨论与争辩的过程,客观上也推动了先秦史研究的深入与发展。

本文试图对以上的问题做简明的介绍,以期对读者有一些学理上的启发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先秦史五种社会形态早期国家酋邦无奴派引言社会形态的研究程度的深浅,对历史上任何时期的历史研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长期接受苏联斯大林提出的五种社会形态模式来研究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

并由此展开了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极大地丰富和加深了先秦史的研究。

之后又引入了早期国家与成熟国家的理论来界定先秦时期的社会形态,并将酋邦理论用于先秦史的研究。

针对五种社会形态学说,无奴派提出自己的主张来指导先秦史的研究,使先秦史研究与之前相比有了极大的深入。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形态的理论模式的介绍,加深对先秦时期社会,国家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使读者加深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国家组织所具有的家国同构,血缘纽带始终强劲的突出特点的理解。

为先秦史以后的研究提供一点有意义的借鉴。

一.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及引起的古史分期讨论从上个时期三十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便接受了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学说来指导研究我国的历史发展。

此种理论认为我国的历史发展分别经历了五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每一社会形态彼此是相连续的,后一社会形态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是高于前一社会形态的。

五种社会形态的连续不断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

此一理论曾长期被史学工作者视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应用到中国历史的研究。

而如果追根溯源的话,我们则可以看出此一理论最早是从苏联所传入。

五种社会形态的理论最早是由斯大林首先提出的。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斯大林在编著《联共布党史》的时候借鉴了马克思的理论,并结合苏联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阶级斗争学说,并进而提出了五种社会形态学说。

即认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历史都必须经历由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五种不同的彼此相连的社会形态。

五种社会形态不仅适用于苏联,并且具有普遍的意义。

不久之后这一理论传入中国,遂被我国史学界所接受,视为至宝。

此一理论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引发了持续半个世纪之久的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即不同学者通过对五种社会形态学说的不同理解,产生了我国何时进入奴隶社会的问题。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以范文澜,翦伯赞为代表的西周封建说和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战国封建说及其他如秦代封建说以及魏晋封建说等。

此一问题争论了半个世纪也未取得一个另所有人满意的结果。

虽然五种社会形态学说以及由此引发的古史分期的讨论加深了中国古代史尤其是先秦史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五种社会形态学说本身存在的自身不可避免的不足与缺陷。

利用五种社会形态学说来套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出彼此之间的不协调与不一致。

一方面,按照经典理论的解释,无论是雅典模式,罗马模式都是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兴起的”。

①其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以个人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古代社会制度已经被破坏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新的,以地区划分和财产差别为基础的真正的国家制度”。

②这是进入国家时代的主要特征。

而中国历史的实际却是夏商时代既是一个确凿无疑存在着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作为体现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的国家所具有的权力机构和宗族意识已经出现的时代。

又是一个其人民划分仍然存在着鲜明的血缘特征。

由血缘与地缘相结合的方国组成天下万邦的时代。

这一现实的矛盾的存在使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受到了质疑,我国的中古封建时期与西欧中古时期的领主封建制并不具有完全相同的特征。

因此,马克思完全按照西欧社会形态的研究得出的五种社会形态学说。

经过斯大林传入我国指导中国史的研究的这一做法,受到了根本的制约。

正是由于历史实际存在与史学指导理论之间存在着现实差距,至使新的学说早期国家理论被更多的史学工作者所接受。

二.早期国家与成熟国家理论的提出由于五种社会形态说并不能如实的解释中国历史的发展,因此早期国家的概念被引进先秦史研究的范畴。

与此同时,随着近几十年来民族学以及人类学和考古学的发展,人类早期政治组织形式的研究不断深入,也为这一概念的提出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早期国家这一概念是与成熟国家相对而言的,而成熟国家我们则较容易理解。

成熟国家就是过去我们所说的那种打破了“以个人血缘关系为基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②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础的古代社会制度”①而变为“以地区和财产差别为基础”②的国家。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早期国家的概念则不容易做出明确的定义。

如果非要作出定义的话,则可理解为早期国家是虽已具有国家的若干形式,但尚未发展到纯以地域组织为基础,亦即恩格斯所说的“不依亲属集团而依共同居住地区,为了共同目的来划分人民”③那样的发展阶段的。

具有早期国家形态特征的初始国家,在这种早期阶段里,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地域组织还没有建立或仅仅处于初始阶段,人们仍然生活在血缘组织之中,其生活与生产劳动的基本单位是家长制大家庭。

家长制大家庭之上是宗族。

这种宗族或比宗族更大的血缘组织,在我国古代的文献中被称为邦或方。

这样的血缘组织是直接从氏族部落发展而来的,所以每一个邦又称某某氏。

现代的研究者则称其为邦国或方国。

由于这种以血缘组织为基础的邦国在管理,公共权力,财产分配及占有乃至意识形态等方面均已具有鲜明的国家性质,但在以血缘组织而非地缘组织为基础来划分居民这一点上又明显仍然遗存着氏族社会的特征,所以称之为早期国家。

将早期国家的理论引入我国的先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早期国家具有广泛与规范得多的概括意义。

可以泛指一切已进入国家阶段又尚不具备成熟国家特征的人类早期政治组织形态。

正如李学勤先生所说,由于“国家的兴起是一个相当长久的过程,国家的萌芽状态以及其早期面貌,必然和后事人们习惯理解的国家有很大的甚至是带有根本性的差异。

所以,为了凸显这种差异,对萌芽状态的国家,早期阶段的国家,赋予特殊的名称,借以区别,显然是必要的”。

④早期国家这一理论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先秦史的研究,之前的五种社会形态学说的具体内容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差距较大,不能很好地解释先秦时期社会形态的发展与变化。

而早期国家这一理论模式的引入,填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使先秦史的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提供了可能。

使中国先秦史研究的理论探索得以冲破旧的框架,进入新的广阔天地。

按照中国史学界目前较为一致的认识,所谓的中国早期国家时代,一般指夏商周三代,而东周即春秋战国则是由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的过渡时代。

在介绍了早期国家理论的同时,笔者觉得有必要将酋邦这一理论向读者做一简单的介绍。

以加深对社会性质不断探索的认识。

酋邦理论最早是由美籍华人学者张光直先生介绍到我国的。

酋邦理论最初是文化人类学术语。

所谓酋邦,是指一种处于原始社会后期的,非部落联盟形式的部落联合体。

按照酋邦理论来分析中国历史,可以认为在所谓的三代禅让制时期,不管是黄帝部落还是炎帝部落,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②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③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④参见李学勤为谢维扬著《中国早期国家》所做序言。

都是来自不同血缘关系的部落组织而成的部落联合体。

在这些部落联合体中,联盟首领的个人权利不断增强,逐渐凌驾于一般人之上,而这种转变,实质上是后世帝或王身份出现的萌芽。

将酋邦这一文化人类学术语引用到中国前国家时期的研究,对于此一时期社会形态的界定,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

这一理论的提出,本身极大的丰富和开拓了理论探索的道路,同时又和其他的如早期国家理论相比较,体现了此一理论的运用更加适合和贴近此一历史时期的实际,为今后理论的探索和创新起到了鼓励和促进的作用。

三.无奴派理论的提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史学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传统的占据史学主导地位的五种社会形态学说提出了质疑,更多的学者通过研究与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不同于以往的观点与主张,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先秦史的研究,上节所举早期国家的理论即为最好的说明。

与此同时,有些学者经过自己多年深入的研究也提出了不同的学说,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即为不承认中国历史上存在过奴隶社会,即所谓的无奴派的主张。

无奴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已故历史学家,南开大学教授雷海宗,河北师范大学教授沈长云,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晁福林以及青海师范大学教授张广智。

他们认为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同西欧一样的以大规模奴隶为主要生产对象的生产方式。

首先,这些学者对商代的社会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通过对殷墟卜辞的研究,大部分学者基本上得到了三点共识。

第一,商代的人祭和人殉是有区别的。

用于人殉的奴隶数量要远远少于人祭数量。

第二,大量被用作人祭的人,其身份并不是奴隶,而是战争中的俘虏,即战俘。

如羌人等。

第三,甲骨卜辞中没有显示出战俘被用作农业劳动的例子,也没有众人用于人祭或人殉现象的出现。

与此同时,在学者研究商代社会性质的过程中,甲骨卜辞显示商代的主要劳动生产者为众或众人。

换句话说,只要弄清楚了众或众人的身份问题,也就了解了商代的社会性质。

传统的持五种社会形态的学者认为众或众人的身份是奴隶,因此判定商代为奴隶制社会。

但现实却是卜辞中根本没有反映众或众人是奴隶的记载。

相反,众或众人在甲骨卜辞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商王往往在对外战争,农业生产以及其他国家大事上要征求他们的意见。

卜辞还显示商王经常关心众或众人的生活及生产状况等问题,可见商王对众或众人的关心与重视程度之深。

试想,众或众人的身份如果像传统说法所说为奴隶身份的话,甲骨卜辞是不会出现那样多的如上面所说的记录的。

因此,众或众人的身份可以断定是与商王室有血缘关系的宗族成员,只不过血缘关系比较疏远而已。

而周代的主要生产者是民或庶民,而通过对民或庶民的考察,他们的身份也并不像希腊罗马时代的奴隶一样,没有半点的人身自由。

相反,民或庶民是有相对自由的,并可以拥有自己的家庭。

他们耕种封建领主的土地。

定期缴纳一定的物品,定期向封建领主服一定的徭役。

同时还要无偿向封建领主耕种所谓的藉田。

民或庶民的身份在先秦古籍如《诗经》或《礼记》中有大量的记载,他们承受着封建领主的残酷的剥削与压榨,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后世的自耕农。

基于以上的分析,无奴派学者打破了五种社会形态的思想束缚,提出中国没有经历过奴隶社会,传统的五种社会形态学说,是采用斯大林的模式来套用中国历史发展的历程,之后的古史分期的讨论是在承认中国五种社会形态学说的前提下进行的,虽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五种社会形态学说本身与中国历史实际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