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自然特征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主备教师:蒙克巴依审核组长:审核领导:课题: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1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区内的地形、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教学重点: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特点。
教学课时:第1课时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课前三分钟1齐读课文加强国语表达能力及对课文的理解2观看微视频了解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二、展示目标、以标导航1.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区内的地形、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2. 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三、知识回顾、预习检测(检测单/课件PPT)四、自主学习,合作释疑五、阳光展示、以展增效【课堂引入】教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南方地区,现在,请大家欣赏某个地区景观图。
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教师: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象吗?和我们之前学过的几个分区一样吗?为什么有这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西北地区。
【新知讲解】一、草原和荒漠1.位置和范围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地形”图。
教师:(1)西北地区位于我国的哪个位置?大致的范围和重要地理界线有哪些?(2)西北地区包括哪些省区和相邻的国家学生读图回答问题:(1)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
西北地区大致范围和中国要地理界限: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
(2)包括新疆和内蒙大部、宁夏与甘肃的北部。
与蒙古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相邻。
2.地形地势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的地形”图。
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区,并说明西北地区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学生: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等。
教师:新疆的地形有何特征?学生:三山夹两盆。
教师:新疆的地形就像“疆”的右半部分——“畺”,从北向南三条横线依次代表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脉,两个“田”分别代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西北地区”教学反思
“西北地区”教学反思西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点。
西北地区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需要认真反思西北地区的教学工作,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西北地区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教学资源不足。
西北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教材教具、校园设施等方面都存在短缺。
这就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学生们的学习条件有限,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二、教学内容滞后。
由于地理位置和信息传递的限制,西北地区的教学内容往往滞后于其他地区,教育教学不能及时跟上国家的发展步伐,这就导致了学生们在毕业后可能面临着就业不畅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西北地区的一些学校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
这就导致学生们缺乏实践能力和创造性,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以改进:一、加大对西北地区教育的投入。
国家应该增加对西北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加强师资培训,改善学校设施,提高教学资源的配置水平。
二、更新教学内容。
教育部门应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紧跟国家发展的步伐,将最新的知识和理念引入西北地区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提升。
三、改革教学方法。
学校应该大力推广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们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初中地理_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河(注入北冰洋)和黄河。
(7)植被:植被的分布规律及变化原因植被稀疏,和广布,自东向西依次为。
变化原因:。
练一练:教材P73—P74页活动【合作探究】:结合地理位置和地形分析西北地区气候和河流、植被的关系。
(二)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自主学习二】(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1、牧业阅读P74—P75页图文资料 (4分钟)(1)西北地区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基地。
(2)贺兰山以西和以东的草场有何区别?贺兰山以东有我国哪两大草原?(3)西北地区有和两大牧区,分别有哪些代表性的优良畜种?2. 种植业(自学P75 )(1)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因此发展种植业需要,因此该地区农业类型是。
该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
(2)西北地区有哪些灌溉农业区?灌溉水源是什么?(图8.7—8.11)长绒棉本区棉花生长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为何这里的瓜果特别甜?中考链接:【合作探究】: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西北地区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学生在以前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基础上完成的。
根据他们已初步掌握的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去学习另外两个区域。
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情内容。
根据本课的特色,最好让学生实际操作,以分组自学,组内讨论合作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一节课来,让学生联系课前收集一些两地的资料,从自学讨论中了解我国西北“干旱”的区域地理特征,使其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西北地区效果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总体来说非常清晰,分为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农业特点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突出该地区的特殊地形特征、东西差异大的植被特点、干旱的气候及其对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第二部分农业特点是利用前一部分所学习的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西北地区畜牧业的东西差异和西北地区东西部灌溉农业的不同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反思(2)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我在进行教学时,都特别注意交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比如说每一章的第一节都是自然特征与农业,如果教会学生学习每一个新区域的方法,那推广到其他区域也就基本上是水到渠成了。
同样在进行本节内容的教学中,我仍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西北地区自然特征的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是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农牧业发展的特点,我从西北地区的位置入手,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分析归纳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农牧业生产特点。
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分别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读图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探讨、合作完成知识的网络构建,进而提高各种能力,达到学习的目标。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我一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进行问题的探讨,积极举手发言,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学会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性增强了,学会了小组合作学习,同时发挥了师友合作中师傅的作用,让师傅引导师友自主学习,课堂效果不错。
不足之处在于课堂时间把握不足,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对学生学情把握不足,课堂内容设置有些多,有些可以简单处理的问题都面面俱到,没有突出重难点。
同时对学生回答问题有鼓励,但是鼓励的有点频繁,体现不出鼓励的对学生的积极性,应该点到为止即可。
1。
初中地理_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课标分析【课程内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关于中国“地域差异”的内容有3条,其中,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可以承载以下2条内容。
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2.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关于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共15条,其中位置与分布5条,联系与差异6条,环境与发展4条。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可以承载以下6条内容。
位置与分布4条: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联系与差异2条:1.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材分析一、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及其成因(重点、难点)分析:西北地区突出的特点就是干旱。
干旱的气候对当地的河流、地表景观、农业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等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学习本区,注重掌握其学习方法,抓住区域突出特征分析地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全面深入地认识本区域。
故分析本区突出特征及其成因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突破方案:第一步:赏图。
展示西北地区景观图,由图中景观可知,西北地区与南、北方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
西北地区以红色和黄色为基调,反映出当地气候比较干旱。
这也是西北地区最突出的特点。
第二步:读图分析。
通过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计算新疆乌鲁木齐到太平洋、印度洋的距离。
可以看出:本区地理位置深居内陆,地形处在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海洋上吹来的夏季风很难到达,使得本区降水稀少,多在400毫米以下,而且越往西越少。
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干旱”是本区突出的自然特征。
八年级下册地理西北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反思(1)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本节教学设计总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地理课程标准新理念,把义务阶段的学生培养成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我首先在教学思路上贯彻了正确的教学观,以“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为基准(新课程教学观的基础),创设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情境,自己动手,组内讨论,通过感知现象、读图分析、理解现象、学习探讨的自学步骤,使学生抓住“干旱”、这个区域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应用到其它区域的学习中去。
西北地区对学生而言本来就是个神秘而多彩的地方,塞外风情、多民族的文化无补吸引者同学们。
本节教学中课堂导入部分利用图片所反映的地理环境导入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展示让学生对西北地区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进而展示西北地区的区域图使学生对于西北地区的范围有了较深的认识。
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了解了西北地区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这样而来的认知容易被学生记住。
通过视频何资料的展示让学生讨论西北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师归纳,进一步深化了同学们的认识。
教学中的难点在于对西北地区环境特征形成的原因的分析。
绝大部分同学有所掌握,但还是有部分同学难以理解,需要在课后辅导中补充。
常言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
任何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为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教学目标服务的。
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它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来完成学习内容,学生可自我检测学习的成效和能力,也使教师更容易发现学生的差距,从而使个别辅导更具针对性。
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减少了记忆知识点的数量。
但是,探究学习是否适用于区域地理的学习?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另外,本节课运用分组自学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内容;运用指导读图法引导学生看、读地图,观察地理事物,使学生初步学会读图、识图,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运用分析比较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更加清晰,便于记忆;归纳法,使学生有一个更明确的答案,有利于知识点的落实,等等。
“西北地区”教学反思
“西北地区”教学反思西北地区是我国的一个地理概念,它包括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和新疆等地区。
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多样化的民族风情。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深入了解西北地区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对这一地区的了解和认识。
在教学中,我常常对西北地区进行教学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授这一地区的知识,引导学生关注西北地区的发展和变化。
我要关注学生的认知。
在进行西北地区的教学时,我会先了解学生对于西北地区的印象,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形式,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误区。
通过这些调查可以发现,部分学生对西北地区存在着片面的认识,认为西北地区只有荒漠沙漠,民族生活艰苦,缺少现代化的城市发展等。
我需要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多元化,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辽阔的发展前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认知和态度。
我要关注学生的情感。
西北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人文景观丰富。
在教学中,我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产生对西北地区的浓厚兴趣和积极的情感。
通过课堂教学、实地考察、多媒体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西北地区的壮美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激发学生对西北地区的热爱和向往。
我也要关注学生对西北地区困难的认识,引导学生关注并关心西北地区的发展问题,让学生在了解西北地区的也能够认识到西北地区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我要关注学生的实践。
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巩固和提升。
在教学中,我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关于西北地区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作品展,举办西北地区的研究论坛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和提升对西北地区的认知和情感。
我也鼓励学生到西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了解西北地区的发展现状和变化。
我要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西北地区,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我不仅仅是传授西北地区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进行自主学习,了解西北地区的变化和发展,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和头脑去观察和思考。
“西北地区”教学反思
“西北地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我认为在教学“西北地区”这一课题时,我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而西北地区是中国地理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资源分布等基本信息,培养学生对西北地区的地理意识,让学生对西北地区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更多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由于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比较突出,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西北地区的地理风光,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我可以通过播放西北地区的风景图片、地理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对西北地区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我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西北地区的发展现状,让学生对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也认为在教学“西北地区”这一课题时,我应该更多地开展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西北地区的专题研究,让学生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西北地区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信息。
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到西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我认为在教学“西北地区”这一课题时,我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地理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学会把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我可以通过设置一些与西北地区相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动手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所学地理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西北地区”教学反思
“西北地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对教学过程的回顾、总结和反思,通过对教学实施情况的审视,找出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下面是对在西北地区进行的一次教学活动进行的反思。
一、教学目标设定不够明确:在教学前期的准备中,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够明确。
原本计划是通过讲解、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特色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对于实地考察活动的参与度也不高。
反思后,我认识到自己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更加明确地表达预期的学习成果,以便学生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
二、教学资源准备不充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教学资源的准备不充分。
我原本计划使用幻灯片来展示西北地区的地理特点和人文风情,但由于我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幻灯片没有准备好,并且在班级计算机设备故障的情况下,无法及时解决。
这一问题导致教学过程中无法有力地支持我对于一些概念的解释和讲述。
鉴于此,我认识到自己必须更加仔细地准备教学资源,并提前测试设备的使用情况,以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学生参与度不高: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虽然我在教学准备、教学方法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有所努力,但由于学生对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他们在讨论和实地考察环节中的参与度明显偏低。
可能的原因是,学生对于西北地区的了解较浅,在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存在困难。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认为我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加入一些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元素,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四、评价方式单一: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我发现自己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我主要采用书面作业和听说读写测试,对于学生的成绩和表现进行评价。
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口头表达和实践能力方面较为薄弱,因此这种评价方式可能无法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西北地区”教学反思
“西北地区”教学反思引言本文是对我在西北地区进行教学的反思和总结。
西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我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对西北地区的了解和探索。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进行教学之前,我首先明确了教学目标。
我希望学生能够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并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我希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我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针对西北地区的特点,我选择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课外拓展活动和实地考察等。
在课堂讲授中,我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和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使学生能够形象地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历史和文化。
我还设计了一些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课外拓展活动中,我组织学生参观了西北地区的一些历史景点和名胜古迹,使他们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西北地区的独特魅力。
我还组织了一些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地区的开发和保护工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环境意识。
三、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我发现学生在这次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他们对西北地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地区的自然风貌、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有了更具体的认知。
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显著提高。
在课堂讲授中,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和提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在课外拓展活动和实地考察中,学生能够准确观察和描述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现象。
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在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中,学生能够有效地协作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在实地考察中,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出一些创新的想法和建议。
四、教学反思尽管本次教学效果较好,但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我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西北地区”教学反思
“西北地区”教学反思西北地区是我国地理位置较为靠西的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五个省区。
这片广袤的土地孕育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北地区的教育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对西北地区的教学进行反思,积极探讨解决办法,为这片土地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西北地区的教学条件相对较差。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很多偏远地区的学校设施简陋,教学设备匮乏,师资力量不足。
这给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限制了他们的教育水平和发展潜力。
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支持,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西北地区的教学模式相对滞后。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里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师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学生缺乏参与的机会,缺乏实践的机会。
这种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被动的学习态度,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我们需要倡导现代化教学理念,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加主动、积极。
西北地区的教育质量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虽然政府一直在加大对西北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地区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教育在这里的发展依然滞后。
学校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较大,这给孩子们的教育公平带来了挑战。
我们需要不断加大对西北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也需要引起重视。
西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面临着与汉族学生不同的困难和问题,如语言、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和习惯,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水平和素质。
西北地区的教学反思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加强对西北地区教育问题的关注,积极参与改善西北地区教育的工作,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助力西北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五篇)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五篇)第一篇:西北地区教学设计及反思八年级下册地理《西北地区》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区内的地形、山脉、河流等地理事物。
②掌握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③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由展示西北地区的景观图片导入新课,采用读图法,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突出本节重点,突破难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和分工合作的意识,以及感于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点:1、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山脉、河流等。
2、干旱的自然特征。
教学难点:造成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屏幕播放西北地区的景观师:同学们,这些景色美不美啊?生:美。
师:美在什么地方?生:有悠扬的马头琴声,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浩瀚的沙漠…… 师:想不想知道这些美景出自哪里呀?生:想师:好!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去了解这一极富神秘色彩的西北地区。
二、讲授新课大屏幕展示“西北地区的地形图”。
师:这幅地形图中描绘出了很多地理事物,我们先看一看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生七嘴八舌说出有:山脉、地形、河流、省区等。
师:好,我们分组来完成:第一组找出本区的山脉;第二组找出本区包括的地形,并想一想有什么特点?第三组找出本区包括的省区及主要的城市;第四组找出本区的主要河流,并想一想有什么特点,完成后派一代表发言。
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师:下面请第一组的学生代表汇报你们探究的结果。
一组代表上讲台,在图上指出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大兴安岭。
师:你们真了不起,找得又多又全,能不能利用这些山脉,说一说本区的位置?一组代表指图说:西北地区位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大兴安岭以北。
师:很好。
并补充:从祁连山到大兴安岭之间的这段分界线是古长城。
“西北地区”教学反思
“西北地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每个教师在教学工作后应该进行的必要工作,通过反思教学,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同时也可以总结出成功的经验以供今后教学使用。
本次教学我主要反思的是在西北地区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西北地区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由于西北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学生的学习条件有限,他们所接触到的知识相对较少,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所不足。
这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为在讲解新知识的时候,我很难假设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只能从更基础的知识开始讲解,这导致了教学进度的放缓。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由于西北地区地理条件特殊,农牧业是主要的经济来源,因此在教学时我应该更加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我在教学中还是使用了一些不够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和案例,导致了学生的兴趣不高,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够深入。
今后在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西北地区的学生大多数为农牧民家庭的子女,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可能与城市孩子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我进行教学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讲解和讲授的方式,缺乏互动和互动的内容。
这导致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很难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今后在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西北地区的师生关系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由于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环境中的不同,他们对待老师的态度也会有所差异。
这就需要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成长,建立起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通过这次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在西北地区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教学反思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色与农业》教课反省地理组温顺5月初我校组织睁开了一年一度的“树蕙杯教课大赛”活动,此次赛事中我的教课内容为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域第一节《自然特色与农业》,在本次活动中经过各位听课领导与教师的尽心指导,收获颇多。
同时自己在回首教课过程时也发现了一些细节和问题,值得反省。
下边我就《西北地域自然特色与农业》这节课以及评课状况说说自己的领会和想法。
本节课的教课方案思路整体来说特别清楚,分为西北地域的自然环境、农业特色两大多数。
第一部分西北地域的自然环境突出该地域的特别地形特色、东西差别大的植被特色、干旱的天气及其对其余自然因素的影响;第二部分农业特色是利用前一部分所学习的西北地域干旱的天气指引学生认识和理解西北地域畜牧业的东西差别和西北地域东西部浇灌农业的不一样特色。
所以我在本节课的教课中环绕干旱这一突出自然特色,先经过地表景观让学生认识到该地域天气干旱,再剖析西北地域干旱的原由,让学生理解西北地域在整体干旱的特色下因为西北东西跨度大干旱程度由东向西渐渐加重,由此进一步认识干旱对植被景观的影响,对当地域河流的影响,更影响了当地域的农业特色:没法像北方地域、南方地域同样发展大范围的栽种业,进而延长出西北地域的栽种业只好在有浇灌水源的局部地域发展,而在合适草类生长的地方更合适发展畜牧业,形成了我国重要的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而因为干旱程度不一样畜牧业和栽种业的生产特色也在西北地域的内部地区中出现了自东向西的过渡变化。
在依据本节的教课方案思想睁开教课时,我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读图第一明确本区的地理地点以及范围,让学生对西北地域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在进行自然特色的教课中,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在七年级放学期就已经学习过世界地区地理,掌握了地区地理的基本学习方法。
所以我试试先复习,让学生回想地区地理的学习模块,而后将自然环境的几大体素:地形地势特色、天气特色、河流特色、植被特色等依据地区地理的模块顺序渐进的指导学生来学习掌握,因为教材中供给的地图与景观图有限,我利用教课课件给学生供给了充分的视频和图片资料。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 教学反思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反思地理组温顺5月初我校组织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树蕙杯教学大赛”活动,这次赛事中我的教学内容为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在本次活动中通过各位听课领导与教师的悉心指导,收获颇多。
同时自己在回顾教学过程时也发现了一些细节与问题,值得反思。
下面我就《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这节课以及评课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想法。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总体来说非常清晰,分为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农业特点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突出该地区的特殊地形特征、东西差异大的植被特点、干旱的气候及其对其她自然要素的影响;第二部分农业特点就是利用前一部分所学习的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引导学生认识与理解西北地区畜牧业的东西差异与西北地区东西部灌溉农业的不同特点。
所以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围绕干旱这一突出自然特征,先通过地表景观让学生认识到该地区气候干旱,再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让学生理解西北地区在总体干旱的特征下由于西北东西跨度大干旱程度由东向西逐渐加重,由此进一步认识干旱对植被景观的影响,对本地区河流的影响,更影响了本地区的农业特点:无法像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一样发展大范围的种植业,从而延伸出西北地区的种植业只能在有灌溉水源的局部地区发展,而在适合草类生长的地方更适合发展畜牧业,形成了我国重要的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而由于干旱程度不同畜牧业与种植业的生产特点也在西北地区的内部区域中出现了自东向西的过渡变化。
在根据本节的教学设计思想展开教学时,我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读图首先明确本区的地理位置以及范围,让学生对西北地区有一个大体的印象。
在进行自然特征的教学中,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在七年级下学期就已经学习过世界区域地理,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基本学习方法。
因此我尝试先复习,让学生回忆区域地理的学习模块,然后将自然环境的几大要素: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特点、植被特点等按照区域地理的模块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来学习掌握,由于教材中提供的地图与景观图有限,我利用教学课件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视频与图片资料。
“西北地区”教学反思
“西北地区”教学反思本次教学的主题是“西北地区”,通过这节课我想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当地特色的风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课堂讲解、图片展示以及一些有趣的活动,我试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根据我对学生表现的观察,我发现这节课存在一些问题。
我在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尽管我事先收集了一些关于西北地区的资料,但对于这些素材的整理和利用并不够充分。
在教学中我有时候会有迷失方向、思维不连贯的情况。
我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做好引导。
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一些互动活动,例如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问题快速答题等。
这些活动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不高。
我意识到在活动设计上存在问题,我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点,不能很好地引导他们参与。
在语言表达和讲解方式上,我需要提高。
在给学生讲解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时,我没有充分运用具体的例子和实例,导致学生难以理解。
我给学生讲解了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但没有配以相关的实际案例,学生很难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
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做出以下改进:我需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准备工作。
在课前,我应该更全面地收集有关西北地区的资料,并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和归类。
这样可以在教学中更加有条理地讲解,不至于迷失方向。
我将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在课堂设计中,我会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喜好和兴趣点,将活动设计得更加有趣、有互动性。
我会引入一些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活动,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多地发挥出来。
在语言表达和讲解方式上,我将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地进行讲解。
我会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和案例,将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次的教学反思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也给了我更多的改进机会。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教学准备、学生参与度和语言表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听课反思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听课反思《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听课反思《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听课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特征。
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成因及变化规律。
3.认识本区干旱环境下的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特色。
【过程与方法】1.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初步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2.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西北地区的农业特色。
教学难点: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搜集西北景观、农产品和优良畜种图片,坎儿井、新疆细毛羊等课外资料,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基础上制作精美、适用的课件,以便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一)出示课件,情景导入(二)讲授新课:1、自然环境自主读图:根据屏幕地图(73页图8.3、气候分布图、河流分布图)指图描述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主要省区)、地形、气候、河流等特征。
时间:3分钟(1)位置: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
(2)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再仔细看一下地形区的分布:东部比较单一,就一个内蒙古高原,西部两大盆地之间还有三高山,分别是什么,这样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形成“三山夹两盆”分布特点。
(3)气候:因为距海较远,加上重重高山阻隔,来自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形成了较为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引申:西北地区干旱程度一样吗?这有三幅植被景观图片,分别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植被变化有没有规律?原因是什么?(4)河流: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2、农业(1)畜牧业:内蒙古牧场、新疆牧场。
(2)种植业:灌溉农业过渡: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三)小结五、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总体来说比较清晰,分为两大部分自然环境和农业。
八年级下册地理西北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反思(2)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漂市一中钱少锋我在进行教学时,都特别注意交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比如说每一章的第一节都是自然特征与农业,如果教会学生学习每一个新区域的方法,那推广到其他区域也就基本上是水到渠成了。
同样在进行本节内容的教学中,我仍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西北地区自然特征的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是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农牧业发展的特点,我从西北地区的位置入手,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分析归纳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农牧业生产特点。
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分别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读图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探讨、合作完成知识的网络构建,进而提高各种能力,达到学习的目标。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我一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进行问题的探讨,积极举手发言,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学会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性增强了,学会了小组合作学习,同时发挥了师友合作中师傅的作用,让师傅引导师友自主学习,课堂效果不错。
不足之处在于课堂时间把握不足,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对学生学情把握不足,课堂内容设置有些多,有些可以简单处理的问题都面面俱到,没有突出重难点。
同时对学生回答问题有鼓励,但是鼓励的有点频繁,体现不出鼓励的对学生的积极性,应该点到为止即可。
【素材积累】1、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的对话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喝茶。
上帝认为他太能说了,会打扰天堂的幽静,于是旧把他打入了地狱。
刚过了一个星期,阎王旧满头大汗找上门来说:上帝呀,赶紧把他弄走吧!上帝问:怎么回事?阎王说:地狱的小。
2、机会往往伪装成困难美国名校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教授到访北大时曾提到:芝加哥大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做困难的事。
因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旧,旧必须做那些困难的事。
只有做困难的事,才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反思
地理组温顺5月初我校组织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树蕙杯教学大赛”活动,这次赛事中我的教学内容为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在本次活动中通过各位听课领导与教师的悉心指导,收获颇多。
同时自己在回顾教学过程时也发现了一些细节和问题,值得反思。
下面我就《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这节课以及评课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想法。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总体来说非常清晰,分为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农业特点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突出该地区的特殊地形特征、东西差异大的植被特点、干旱的气候及其对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第二部分农业特点是利用前一部分所学习的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西北地区畜牧业的东西差异和西北地区东西部灌溉农业的不同特点。
所以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围绕干旱这一突出自然特征,先通过地表景观让学生认识到该地区气候干旱,再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让学生理解西北地区在总体干旱的特征下由于西北东西跨度大干旱程度由东向西逐渐加重,由此进一步认识干旱对植被景观的影响,对本地区河流的影响,更影响了本地区的农业特点:无法像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一样发展大范围的种植业,从而延伸出西北地区的种植业只能在有灌溉水源的局部地区发展,而在适合草类生长的地方更适合发展畜牧业,形成了我国重要的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而由于干旱程度不同畜牧业和种植业的生产特点也在西北地区的内部区域中出现了自东向西的过渡变化。
在根据本节的教学设计思想展开教学时,我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读图首先明确本区的地理位置以及范围,让学生对西北地区有一个大体的印象。
在进行自然特征的教学中,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在七年级下学期就已经学习过世界区域地理,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基本学习方法。
因此我尝试先复习,让学生回忆区域地理的学习模块,然后将自然环境的几大要素: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特点、植被特点等按照区域地理的模块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来学习掌握,由于教材中提供的地图与景观图有限,我利用教学课件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视频和图片资料。
考虑到班级中的电视屏幕大小有限,部分地图在课件中体现或许效果不好,我运用教师基本功中的版画技巧,在黑板上
画出尺寸更大的西北地区版图,并标注主要省级行政单位、山脉与河流。
之后利用教学语言讲解给学生,效果很好——学生很接受这种视频课件与板书板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教材中对于自然特征中的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讲解不够深入,大陆性气候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这种大陆性特点给学生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我还是利用课件给学生对比西北地区某城市和东部某沿海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年较差大,再通过本区日平均气温曲线图与相关数据让学生感受到西北地区的日较差也很大,突出了该地区气候的大陆性特点:即气温年日较差大、降水较少、日照充足。
分析降水分布规律时,在提出自东向西降水逐步递减的结论后,强调西部的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地区由于能够形成地形雨降水也较多,为之后学习该地区畜牧业的内容是,学生更易了解该区域能够形成山地草场做铺垫,同时在讲解贺兰山以西畜牧业以山地牧场为主时在详细解释原因,让学生在课堂中理解难点、夯实基础。
在农业特点的教学中关于蒙古包的内容与课堂运用较少,提出问题不足。
关于蒙古包主要设计了两个问题:一、蒙古包的优点是什么?二、蒙古包的产生与内蒙古牧区的自然条件有什么关系?学生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有些困难,这说明我在讲解的过程中更注重理论,而结合实际不足。
课后反思时我发现完全可以结合内蒙古草原牧民的实际生活给学生解释当地牧民赶着牛羊群追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从而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学会结合学科特点,理论联系实际。
灌溉农业部分内容要着重突出本区发展种植业最大的限制因素——水,让学生感受到水对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课尾点题,仍然突出干旱这一特征。
总之在本节课中我围绕干旱这一突出自然特征开展,因此整体的教学设计思想也突出了这一关系,在讲解过自然特征后把农业特点也放入这一关系体系中更能突出本节的重点。
通过“树蕙杯教学大赛”这次活动,不仅促进了我在备课时深挖教材钻研新课程标,提升了我的教学专业水平,还通过观摩与聆听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评课中总结的问题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是一次很好的教学锻炼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