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粘结剂性能对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电极中,粘结剂是用来将电极活性物质粘附在集流体上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的主要作用是粘结和保持活性

物质,增强电极活性材料与导电剂以及活性材料与集流体之间的电子接触,更好地稳定极片的结构,对于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会膨胀/收缩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来说,要求粘结剂对此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选择一种合适的锂离子电池粘结剂,要求其欧姆电阻要小,在电解液中性能稳定,不膨胀、不松散、不脱粉。一般而言,粘结剂的性能,如粘结力、柔韧性、耐碱性、亲水性等,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加人最佳量的粘结剂,可以获得较大的容量、较长的循环寿命和较低的内阻,这对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快速充放能力以及降低电池的内压等具有促进作用。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粘结剂非常重要。

• 粘度的测试对比

放电容量测试

从图上可以看出使用PVDF 粘结剂的极片,容量衰减很快,达到最大容量后,立即开始衰减,说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电极材料逐渐与集流体脱落。而采用水性粘合剂的极片,循环性能明显好于PVDF ,35次循环以后,容量还能保持稳定。

循环性能,化成厚度的测试对比

W1到W3是SBR 系电池,P1到P3是PVDF 系电池

• 90度直角板弯折至开始脱落 • PVDF • 明胶 • SBR • 次数 • 13 • 17 • 19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两种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在前50周几乎没有差别,均在97%左右;在100周时,SBR系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为94%左右,略低于PVDF系电池的95%:当循环达到300周时,SBR系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只有85%左右,而PVDF系电池的容量保持率达到91%,相差6个百分点。两种电池的循环容量保持能力都很优秀,但后者更为突出。

电压平台是指锂离子蓄电池以1 C 5A 恒流放电,从满电压(一般为4.2 V)状态放电到电压为3.6 V时的时间或容量。表一中的数据采用3.6 V平台率一即1 C 5A恒流放电至3.6 V时的时间或容量占C 5A恒流放电至3.0 V时的总时间或总容量的百分数。它反应了电池在3.6 V以上所能释放的能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池的大电流放电特性。相同容量的电池,电压平台越高,则电池的有效使用时间更长。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在第1周循环中SBR系电池的3.6 V平台率为88%,比PVDF系电池的89%低1个百分点;到第300周时,PVDF系电池的3.6 V平台率仍达到85%,而SBR系电池只有76%,相差9个百分点。

电池的膨胀是由电极活性材料的结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其大小则主要与电极活性材料的性质、粘结剂的性质以及电极制作工艺等因素有关。我们选用相同的电极活性材料和电极制作工艺,主要考察粘结剂的影响。从图1可以看出,SBR系电池的膨胀厚度较小,且分布较窄,在0.2~0.3 mm之间;而PVDF系电池的膨胀厚度较大,且分布较宽,在0.3~0.7mm之间。

内阻的测试

电池的内阻与电池的荷电状态有关。一般地,锂离子蓄电池的充电态内阻比放电态内阻小。从图2中可以看出,SBR系电池和PVDF系电池的充电态内阻相当,均分布在34~36 mΩ之间;两种电池的放电态内阻也都在37 mΩ左右。由此可知,SBR粘结剂和PVDF粘结剂对电池内阻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别。

过充电性能的测试

电池编号电池性状描述

W4 电池壳体最高温度114℃,电池鼓肚,未开裂、未起火、未爆

炸。

W5 电池壳体最高温度82℃,电池鼓肚,未开裂、未起火、未爆炸

W6 电池壳体是高温度108 ℃,电池鼓肚.未开裂、未起火、未爆

炸。

P4 电池壳温度升至100 ℃时断路,126 ℃时爆炸。

P5 电池在Il7 ℃时爆炸,最高温度为134 ℃。

P6 电池在9O ℃时爆炸,最高温度为149 ℃。

注:W4~W6为SBR系电池.P4~P6 为PVDF系电池

•从表二、图三中可以看出,相同标称容量的两种电池以3 C 5A 倍率恒流过充电时,SBR系电池发生鼓肚,但没有爆炸、起火、破裂等现象发生,电池壳体的最高温度较低,在80~120℃之间。电池充电到9.5 V后,能以该电压恒压充电,同时壳体温度从最高开始下降而PVDF系电池均发生了爆炸、冒烟、起火等现象,电池充电到9.5 v后,电压不能保持,继而发生短路,电池发生爆炸。由此可知,相同标称容量的两种电池中,SBR 系电池的安全性能比PVDF系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