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方案
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补水产养殖业发展之短板
![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补水产养殖业发展之短板](https://img.taocdn.com/s3/m/b9563ad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d.png)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21.04.011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补水产养殖业发展之短板王祖峰,于航盛,王紫阳,宋晨光,郑圆圆(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北京100125)摘要:从水产养殖模式、尾水、用药、饲料、种业等五个方面梳理水产养殖业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分析当前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形势和要求,论述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短板;“五大行动”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
据统计,2019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5079万t,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78%以上,占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60%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渔业系统把推进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心工作,不断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2019年初,经国务院批准,农业农村部等10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经国务院同意、专门针对水产养殖业的指导意见$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两大重点任务,其中一个任务便是要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并要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5$1水产养殖业面临的短板对照《意见》内容和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梳理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短板,主要有五个方面$1■1水产养殖绿色健康模式推广方面存在短板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养殖模式粗放,生态化养殖观念滞后,多数仍为“经验主义”和“人放天养”。
水产养殖业本身具有生产和生态两大属性,而在实际生产中,生态属性不仅未被挖掘,反之,部分从业者忽视生态环境承载力;过度开发利用水域滩涂资源;过度使用投入品;片面追求高产等现象比较普遍,加剧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
水产养殖模式的选择是决定其生态化、健康化的基础$虽然目前已初步总结出一些现代养殖模式,但受困于观念、资金、资源、技术等方面制约,示范应用与大范围推广仍有局限,尚未形成水产养殖绿色健康发展模式$1.2水产养殖尾水生态治理推广方面存在短板传统水产养殖大多不具备养殖尾水处理或生态化治理设施设备,养殖尾水直排或未经生态化治理是目前导致水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2020年3-15晚会曝光的青岛即墨区海参养殖清塘用药问题就是养殖尾水直排的典型案例。
水产药品减量方案
![水产药品减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3e452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5.png)
水产药品减量方案引言水产养殖行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水产药品的过量使用。
过量使用水产药品不仅会导致水体污染,还会对水产动物的健康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制定水产药品减量方案成为行业发展的紧迫任务。
本文将介绍水产药品减量的相关原因、挑战和解决方案,并提出一系列的建议供水产养殖从业者和相关政府部门参考。
原因过量使用水产药品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1.疾病预防:水产动物容易受到多种病原体的感染,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流行,养殖者倾向于过量使用药物。
2.效果可靠:水产药品能够快速、有效地治疗水产动物的疾病,让养殖者感到安心。
3.缺乏科学指导:大部分水产养殖从业者对药物的使用缺乏科学的指导和知识,往往只能依靠经验和传统做法。
挑战水产药品减量面临以下挑战:1.技术问题: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使得养殖者很难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2.心态障碍:部分养殖者对水产药品存在依赖,减量可能会带来经济上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导致他们不愿意采取减量措施。
3.法规限制:某些地区的水产养殖行业缺乏严格的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没有明确的减量标准和要求。
解决方案要解决水产药品减量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监管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水产药品使用管理制度,明确减量的要求和标准。
同时,加大对水产养殖企业的监管力度,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样检测,对违规使用药物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2. 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应该加强对水产养殖从业者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技术水平。
推广科学的养殖技术,例如合理的水质管理、饲料配方和疫苗接种,能够有效地降低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3. 加强科学研究加大对水产养殖领域的科学研究投入,提升疾病防治技术和水产药品的研发水平。
通过研究,找到更加环保、有效的药物替代品,降低对水产药品的需求。
4.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水产疾病监测和信息共享平台,集中收集、整理和发布关于疾病防控和药物使用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广东启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
![广东启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https://img.taocdn.com/s3/m/193b5b2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63.png)
广东启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文图丨《海洋与渔业》记者罗茵高晓霞% 贯彻落实2020年中央 ZU 一号文件和《关于加快 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推进广东省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发展,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关于实施2()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通知》要求,广东省 农业农村厅结合实际制定了《广东省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 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要通过开展“五 大行动”.在广东省建立一批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推广基地、水产 养殖尾水治理技术模式推广基地、水产新品种试验推广基地和水产养殖用 药减量模式推广点、配合饲料替代幼 杂鱼试验推广点.并制定相应系列标准和操作规范开展示范推广.促进水 产养殖业绿色发展调研组实地考察海茂水产示范点I16资讯海茂乐艮was 近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陈文率工作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有关负责人到湛江示范基地,就“五大行动”实施主体的实际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听取各方对《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并指导开展下一步工作。
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遂溪县乐民镇海垦蓝淼科技(湛江)有限公司、广东海茂投资有限公司基地的尾水处理示范点察看。
其中,海垦蓝淼科技(湛江)有限公司基地应用蓝淼科技最新的“超离子水处理系统”及全新的养殖工艺进行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目前养殖尾水已循环利用,装机容量每天可处理2万立方米的养殖水体,当前每天的养殖尾水循环利用量为6000立方米,除了零星的清污废水,已实现零排放。
乐民育种园区是海茂的13个基地之一,匹配完善的水处理系统以及藻类生产车间,种业用水经12级处理可达饮用水标准。
座谈会上,调研组充分肯定了湛江市开展的相关工作,并要求要充分认识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把开展好“五大行动”作为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好水产品稳产保供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五大行动”相关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农业农村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285号 (资源环境类140号)提案答复的函
![农业农村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285号 (资源环境类140号)提案答复的函](https://img.taocdn.com/s3/m/bf6ee43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8.png)
农业农村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285号(资源环境类140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1.08.30•【文号】农办案〔2021〕108号•【施行日期】2021.08.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285号(资源环境类140号)提案答复的函农办案〔2021〕108号潘碧灵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生态养殖,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的提案”收悉。
经商科技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健全法规体系,严格管控措施我国现行法律已对水产养殖污染防控进行了规定。
《水污染防治法》第十四条、第二十二条、第五十七条、第六十五条和第七十三条等对科学合理养殖、水源保护禁止养殖、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环境监管等方面都作了规定。
《长江保护法》第四十二条、第五十八条和第六十九条等对长江流域开放水域养殖、湖泊生态环境修复、养殖水域滩涂“三区”划定及规范管理等方面均已作出明确规定。
2019年,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会同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农渔发〔2019〕1号,以下称《绿色发展意见》),明确提出要依法加强养殖水域滩涂统一规划,科学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允许养殖区;要改善养殖环境,推进养殖尾水和养殖废弃物治理。
下一步,我部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务院文件要求,会同生态环境部,依法依职能加大监管力度,严格管控措施,共同保护水产养殖生态环境。
二、关于加大绿色生态水产养殖科技攻关力度为推进绿色生态水产养殖,“十三五”期间,科技部设立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围绕水产生物种质创新、健康养殖和资源养护等关键技术环节都部署了项目,为推进我国水产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
今年我部印发了《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的通知》(以下称“五大行动”),决定在“十四五”期间组织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示范推广、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水产养殖用药减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和水产种业质量提升等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
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实施方案
![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0e77f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e.png)
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要求,切实做好区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持续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转型,着力打造践行大食物观的生动样板,为全方位夯实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以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水产品稳产保供为主线,以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为重要抓手,通过推广生态健康养殖,减少水产养殖用药,利用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推动水产养殖尾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或治理达标排放,强力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建设。
202X年,力争建设1个县级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持续扩大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覆盖面和影响力,提速推进区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三、工作任务(一)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以生态化、设施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为导向,不断创新优化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技术,因地制宜大力推广陆基设施化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生态增养殖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加快推进符合本地实际的先进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创新集成和示范推广。
202X年,建设1个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示范基地,以示范基地引领带动我区水产业高质量发展。
(牵头单位:区水产技术推广站;配合单位:各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二)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通过申报广西渔业高质量发展生产类项目,争取资金扶持,指导骨干基地利用物理(自然沉淀、微滤机过滤等)、化学(臭氧杀菌消毒、化学药品处理等)、生物(放养滤食性鱼类、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微生物净化处理等)等技术手段开展养殖尾水治理。
创新集成符合本地实际的养殖尾水净化治理新模式,实现养殖尾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或达标排放。
202X年,新开工建设的现代设施渔业项目必须配套养殖尾水治理设施设备,并采用例行抽样监测的手段进行监管。
(牵头单位:区水产技术推广站;配合单位:各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S)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严格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指导养殖户依法依规使用水产养殖用投入品。
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关键点分析
![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关键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fb4c5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0.png)
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关键点分析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是指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减少使用化学药物的数量和频率,以降低养殖环境中药物残留的风险。
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有助于减少对水体生态环境的污染,降低对养殖品质与食品安全的影响。
本文将从药物选择、使用方式、养殖水体管理等方面进行关键点分析,以期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一、药物选择选择合适的药物是减量用药的关键。
应选择广谱性抗生素,即能对多种病原体起效的药物。
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提高药物的利用率。
应选择对靶病原体有较高的选择性和亲和力的药物。
这样可以降低对非靶病原体的影响,减少药物在水体中的扩散和残留。
应优先选择对病原体产生抗药性风险较低的药物,以减少对养殖环境中细菌耐药性的选择压力。
二、使用方式合理的药物使用方式也是减量用药的重要环节。
应减少药物的预防性使用。
只有在养殖场出现疾病暴发或鱼群出现明显的病状时才使用药物,避免盲目使用药物。
应控制用药剂量和使用频率。
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的药物,且不要频繁使用,以减少药物对养殖环境的累积和残留。
应合理选择药物的施用方式,如注射、喂饵、浸泡等,以确保药物能有效接触到病原体,并减少对非靶病原体的影响。
三、养殖水体管理养殖水体管理是保证水产养殖用药减量的基础和关键。
应严格控制养殖水质。
保持水体的清洁和透明度,避免过量投喂和过密养殖,以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应加强养殖水体的通风和氧气供应。
保持水体中溶解氧的充足水平,有助于鱼类免疫系统的强化和病原体的清除。
应定期清理和消毒养殖设施,以减少病原体在养殖环境中的滋生和传播。
养殖管理技术对水产养殖用药减量也起到关键作用。
应加强饲料管理。
合理搭配饲料的营养组成和比例,减少对化学药物的依赖。
应实行分池养殖和混养殖技术。
不同种类的鱼类在同一池塘中共同生长,有助于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疾病的暴发。
应加强养殖环境的监测和病害预警。
定期进行养殖水质和鱼类健康状况的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绿色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典型案例技术试验总结
![绿色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典型案例技术试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44cdbd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d.png)
○朱瑞云关沛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要求,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推进水产养殖病害绿色防控和规范用药技术普及,探索零用药、免疫预防等健康养殖技术,打造一批可复制、操作性强的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化技术模式,实现科学防控和用药减量,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
2020年我站在成武县党集渔良合作社鲟鱼养殖场开展了减量用药实验。
党集渔良专业合作社鲟鱼养殖基地为山东省渔业基层体系改革与建设省级示范基地,位于成武县东北部,东临德上高速G0321连接线中段路南,交通便利。
养殖场于2016年开始投产。
于2016年4月初从北京国家级鲟鱼原种场引进鲟鱼水花10万尾开始培育。
并于2017年3月17日成立了成武县党集镇渔良养殖专业合作社,总投资300万元,占地50亩。
法人代表范昌爽,曾在北京水科院下属单位国家级鲟鱼原种场实习一年,掌握了一整套过硬的鲟鱼繁育、孵化、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管理技术。
目前养殖场主养鲟鱼,年产量10万kg,年产值达240余万元。
产品主要销往河南郑州、安徽蚌埠、北京新发地水产批发市场等。
一、基地池塘建设利用张石店废旧窑厂地势落差,阶梯式建池,分三层。
1.地势较高的地面建造车间。
车间内建造直径3m 的圆形水泥池(约7m 2)池底坡为6%~8%,中间低,留有排水口,池内壁光滑,池底铺瓷砖,以防划伤鱼体。
(每排8个,6排,共计336m 2)。
车间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增氧泵配套,安装送气管,接到每个池底。
设置适合苗种规格的排水口拦网网目。
水体循环利用,水温可控,作为鲟鱼幼鱼孵化、驯化池。
2.中间层建长方形水泥池:宽5m,长30m,池底南北有20cm 的坡度,便于残饵及污物的排出。
每个池内配750W/2叶水车式增氧机一台,共6个,共计900m2。
车间内水体更换排出车间后,顺地势到二层沉淀池曝晒、过滤后,利用水位落差,流入长方形水池。
成都市2020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实施方案
![成都市2020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e8bbe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e.png)
成都市2020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实施方案一、起草背景和过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
四川作为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先行区域,在成都市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不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但总体来看,成都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改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立足成都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按照国家长江办和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要求,充分对接我省农业农村重要规划文件,研究起草形成了《实施方案》。
二、主要内容方案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本形势。
总结了当前成都市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简要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为总体要求。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创新驱动、依法治理,落实责任、健全机制等原则。
到x年,成都市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3%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农膜回收率达85%以上。
重点措施。
共有七个方面的重点措施:一是优化成都市农业生产力布局,严格落实我省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区”功能划定,落实国家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责任。
二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包括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开展农田氮磷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等。
三是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包括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
四是推进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包括强化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标准化生态水产养殖、推进池塘养殖尾水治理与达标排放等。
五是推进秸秆资源综合利用。
六是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
七是构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及技术支撑体系。
第四部分为保障措施。
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支持、加强主体培育、加强科技支撑、加强督导考核、加强宣传培训等六个方面对实施方案提供保障。
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关键点分析
![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关键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489d5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c.png)
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关键点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水产养殖业中,药物使用是常见的防病治病手段,然而过度使用药物不仅会导致药物残留问题,还会对水产养殖环境和水生生物造成负面影响。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水产养殖药物减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水产养殖用药减量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药物残留,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还可以减少养殖环境污染,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研究如何实现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成为了当前水产养殖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涉及到种种复杂的因素,包括药物选择、药物用量、养殖环境等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养殖水体特性、养殖物种特性以及养殖管理实践等因素。
对水产养殖用药减量的关键点进行深入分析,既有助于指导水产养殖者科学合理使用药物,又有助于减少因药物残留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水产养殖用药减量的相关问题,可以为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水产养殖用药减量的关键点,从而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水产养殖用药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制定减量策略提供依据。
总结水产养殖用药减量的意义,明确减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养殖业务合理使用药物,保护水产养殖环境,提高产品质量。
本研究旨在通过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和药物用量,改善养殖环境条件,有效减少水产养殖用药的数量和频率,降低用药对水体和水生物的影响,推动养殖业的绿色发展。
通过研究减量对养殖业的启示和未来研究展望,为推动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为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水产养殖用药现状分析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近年来,由于水质污染、疾病传播等问题,养殖户不得不频繁地使用药物来控制病害,导致了水产养殖用药量不断增加的现状。
水产养殖用药现状存在药物种类单一的问题。
目前,很多养殖户只使用一两种药物来控制各类病害,这种单一的药物使用方式容易导致病原体的抗药性增加,从而使药物的疗效降低。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e13930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4.png)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1.04.20•【文号】农办渔〔2021〕6号•【施行日期】2021.04.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的通知农办渔〔202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各计划单列市渔业主管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落实经国务院同意、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农渔发〔2019〕1号)相关要求,我部决定在“十四五”期间组织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示范推广、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水产养殖用药减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和水产种业质量提升等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以下简称“五大行动”)。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五大行动”重要意义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是支撑服务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做好水产品稳产保供、加快补齐水产养殖业发展短板的重要抓手,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水产品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渔业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加大对“五大行动”的支持力度,逐步推动水产养殖主产区“五大行动”全覆盖。
到“十四五”末,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养殖尾水基本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和达标排放,水产养殖用兽药使用量大幅下降,配合饲料替代率显著提升,水产优良品种覆盖率明显提高,助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优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基本形成,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目标基本实现。
X行动1339+2024年X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方案
![X行动1339+2024年X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89ce4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c.png)
X行动1339+2024年X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方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养殖用药问题日益突出。
过度使用药物不仅导致水产动物产生抗药性,还可能污染水质,影响人体健康。
为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决定实施X行动1339,旨在减少水产养殖用药,提高养殖效益。
二、目标设定2.提高水产养殖效益,降低养殖成本。
3.提升养殖户环保意识,培养绿色养殖观念。
三、具体措施1.加强宣传培训(1)制作宣传海报、视频,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
(2)组织养殖户参加培训,提高他们的绿色养殖知识和技术水平。
2.推广绿色养殖技术(1)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减少化学药品使用。
(2)推广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
(3)推广疫苗接种,预防疾病,减少药物使用。
3.建立监测体系(1)设立监测站点,对水产养殖用药进行实时监测。
(2)建立数据库,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4.实施优惠政策(1)对使用绿色养殖技术的养殖户给予补贴。
(2)对减少用药的养殖户给予奖励。
5.加强执法监管(1)严格查处非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水产养殖药物的行为。
(2)对违规使用药物的养殖户进行处罚。
四、实施步骤1.2024年1-3月:开展宣传培训,提高养殖户绿色养殖意识。
2.2024年4-6月:推广绿色养殖技术,实施优惠政策。
3.2024年7-9月:建立监测体系,加强执法监管。
五、预期效果2.水质得到改善,水产动物免疫力提高。
3.养殖户环保意识增强,绿色养殖观念深入人心。
4.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
此刻,我放下笔,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心中充满信心。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2024年X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实施这个方案的时候,我得注意几个关键点,避免走弯路。
宣传培训这块儿,得确保信息传递到位,别让养殖户觉得这是走形式。
解决办法就是,得有个反馈机制,比如培训结束后,让养殖户填写个问卷,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学到了东西。
2023年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方案
![2023年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236d1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a.png)
2023年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方案为持续实施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以下简称"五大行动"),加快推进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五大行动”为抓手,示范推广一批符合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发展要求的技术模式,培育壮大各类示范推广主体,加快转变水产养殖方式、持续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全力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实施工作,推进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水产品产地兽药残留抽检合率达到98% 以上;创建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16个以上,骨干基地兽药使用量同比持续降低。
三、重点任务(一)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1.集成示范推广优势养殖品种。
重点推广一批市场前景广,遗传性状稳定、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大口黑鲈、梭鲈、黄颡鱼、松浦镜鲤、福瑞鲤、杂交鲟等优良品种。
2.示范推广先进养殖模式。
重点推广设施化循环水养殖、稻渔综合种养、鱼菜共生、大水面增养殖等养殖模式,强化渔业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等试验示范推广,开展成本效益分析,总结提炼样板典型。
设施化循环水养殖。
包括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陆基循环水养殖、集装箱式养殖及其他新型设施化循环水养殖等,须构建有明显的“养水区”“养鱼区”"集污区”,配套有一定的标准化养殖、水体循环净化、鱼病综合防控、立体综合增氧、物联网智能监控、水质调控、尾水处理等养殖设施,养殖尾水未直接排放,经过处理后循环使用。
稻渔综合种养。
科学设计田间工程,加强稻田进排水沟渠建设,做到旱能灌、涝能排;配套建设防逃、囤鱼等设施,提高种养效率。
严格控制沟坑占比,沟坑面积不得超过总种养面积10%, 严禁超标准开挖耕地。
宁波市水产养殖用药减量现状及对策
![宁波市水产养殖用药减量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c53c3a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7.png)
子宫内膜有息肉的症状与检查方法子宫内膜息肉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对患者的危害也比较大,有的时候症状比较轻微,会引起出现阴道点滴出血的症状,常会引起白带异常,导致白带增多,有时候还会出现白带里面有血丝,如果经常出现一张的症状表现,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要预防对女性健康带来子宫内膜息肉的症状有以下几种:★ 1.肿物脱出若是宫颈息肉发生在未婚的年轻女性中,该类患者可能表现为阴道口有肿物脱出。
★ 2.白带异常★宫颈息肉患者出现白带增多、白带带血丝时,要考虑宫颈息肉的可能,这是因为宫颈在炎症的刺激下频繁收缩,使得女性分泌物增多。
宫颈部位的血管比较丰富,上皮层较薄,可能在炎症作用下有少量出血现象,因而有时会在白带中见到少量血丝。
★3.阴道出血宫颈息肉早期症状还表现为少量的出血,颜色有时是鲜红色。
有些患者在夫妻生活后也会出血,部分患者的出血量甚至与月经相似,部分患者还可能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
患者在劳累过度、压力过大之后,发生阴道出血的现象较多或者会加重。
子宫内膜息肉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 1.宫颈活检★病情较重者,可做宫颈活检以明确诊断。
★2.妇科检查急性炎症可见宫颈充血水肿,或糜烂,有脓性分泌物白宫颈管排出,触动宫颈时可有疼痛感。
慢性宫颈炎可见宫颈有不同程度的肥大、息肉、腺体囊肿、外翻等表现,或见宫颈口有脓性分泌物,触诊宫颈较硬。
如为宫颈疾病或息肉,可有接触性出血。
★ 3.镜检子宫内膜息肉由子宫内膜组成,表面被覆一层立方上皮或低柱状上皮。
息肉中间部分形成纤维性纵轴,其内含有血管。
由于蒂部狭窄,血液供应减少,息肉极易变性。
最易发生息肉血管内血栓形成,因淤血而变成深紫色,常在顶端开始发生坏死,最后可能腐崩而脱落。
结语;那么以上文章内容为我们具体讲解了,有关于子宫息肉,它是由子宫内膜所组成的,我们可以通过镜检来检查出,妇科检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检查手段确诊之后,才能够采取一些治疗措施去进行治疗。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渔业渔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渔业渔政工作要点》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dde85d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9.png)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渔业渔政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0.03.04•【文号】农办渔〔2020〕5号•【施行日期】2020.03.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渔业渔政工作要点》的通知农办渔〔2020〕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计划单列市渔业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和“十四五”谋划之年。
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农业农村部党组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制度、补短板、抓落实,坚持不懈稳数量、提质量、转方式、保生态,持之以恒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之以恒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我部研究制定了《2020年渔业渔政工作要点》。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2020年3月4日2020年渔业渔政工作要点2020年全国渔业渔政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目标任务,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农业农村部党组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制度、补短板、抓落实,坚持不懈稳数量、提质量、转方式、保生态,持之以恒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之以恒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水产品稳产保供工作(一)突出解决水产品压塘卖难问题。
强化“点对点”联系机制,加快推动水产品加工企业复工复产,增加压塘水产品收储。
及时调度发布水产品供销信息,加大电商、直供等水产品流通模式拓展力度,纾解水产品滞销卖难问题。
做好存塘水产品病害防治,防范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二)突出抓好春季渔业生产。
加快推进水产苗种繁育企业复工复产,指导开展水产苗种余缺调剂和供需对接,确保苗种供应。
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关键点分析
![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关键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e1514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5.png)
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关键点分析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是指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逐渐减少和减少使用药物的量,以降低对水产养殖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提高水产养殖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为了实现水产养殖用药的减量目标,以下是一些关键点的分析:1. 加强养殖管理: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合理控制水体环境,保持水质稳定,优化养殖密度,减少疾病的发生。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降低水产养殖用药的需求量。
2. 预防为主: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水产养殖生物病害的防控工作。
通过养殖环境的改善,增强养殖生物的免疫系统,提高抗病能力,减少疫病的发生。
预防病害的发生,可以减少用药的次数和剂量。
3. 选择有效药物:选择高效、低毒的药物,降低用药剂量对环境的影响。
要进行充分的实验和研究,评估药物的毒性和效果,选择对目标病原体有明显杀菌作用的药物,避免使用对非目标物种有毒性的药物。
4. 合理药物使用:在使用药物时,应按照药物的使用说明和使用建议进行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控制。
避免过量使用药物,减少用药对养殖环境的不良影响。
定期检测养殖水体中的药物残留,避免药物的累积。
5. 治疗取代预防:尽量将治疗工作减少到最低限度,通过加强预防工作,减少病害的发生。
治疗性用药会造成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增加用药剂量和次数。
6. 多种防控手段结合:养殖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防控手段的结合使用,如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等,减少单一方法的使用和依赖,减少对药物的需求,提高防治效果。
7. 定期监测评估:建立水产养殖用药减量的监测评估机制,定期监测养殖水体的水质、病害情况和药物残留等指标。
通过评估分析,及时调整养殖管理和防病措施,减少用药剂量。
8.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其对养殖管理和病害防控的认识和能力。
通过教育和宣传,让水产养殖从业人员意识到用药减量的重要性,主动采取措施减少用药,保护水产养殖环境。
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加强养殖管理、预防为主、使用有效药物、合理药物使用、治疗取代预防、多种防控手段结合、定期监测评估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达到减少药物使用,保护水产养殖环境的目的。
水产用药专项整治方案
![水产用药专项整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6c1dc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8.png)
水产用药专项整治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产养殖业成为农业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水产养殖中的疾病防治也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水产养殖中,用药是一种主要的疾病防治手段,但是不合理使用药物会导致水产品质安全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目前,水产用药中存在以下问题:(1)药物滥用。
一些水产养殖户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滥用药物以快速防治疾病,满足市场需求。
(2)不合规使用。
一些水产养殖户在使用药物时缺乏科学指导,没有按照农业部门的规定和建议进行使用,导致用药不当。
(3)药物残留。
一些药物在养殖过程中被过度使用或未经规范洗净,导致水产品中存在药物残留问题。
为了提升水产养殖业的质量和安全水平,需要加强水产用药的专项整治工作,规范用药行为,净化水产养殖环境,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整治目标1. 杜绝药物滥用,减少因药物滥用带来的质量安全隐患。
2. 促进合规用药,提高水产养殖户的科学管理水平。
3. 降低药物残留风险,保障水产品安全。
4.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用药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三、整治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组织开展水产用药知识普及活动,向养殖户传播用药的科学知识、合规用药的重要性,提高养殖户的用药意识和科学管理水平。
(2)发放宣传资料,加强水产用药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对用药规范的认识和遵守程度。
2. 建立健全的规范管理制度(1)制定水产用药管理办法,明确水产养殖中的药物使用规范,强调合规用药的重要性。
(2)建立水产用药登记备案制度,对水产用药进行备案管理,确保用药过程的合规性和可追溯性。
(3)建立养殖户用药档案,记录养殖户的用药过程和用药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审查。
3. 强化监督管理(1)加强监督检查,针对水产养殖场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样检测,监测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2)建立监督检查制度,严格监督用药行为,对违规使用药物的养殖户进行惩罚,促使其规范用药行为。
水产养殖节能措施实施方案
![水产养殖节能措施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7c452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8.png)
水产养殖节能措施实施方案
一、优化养殖水体环境。
1. 合理规划养殖水域,避免过度密集养殖;
2. 使用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等技术,净化养殖水体;
3. 采用循环水养殖技术,减少水体排放,提高水体利用率。
二、推广节能养殖设施。
1. 采用节能灯具、智能温控设备等,降低养殖用电成本;
2. 使用节能通风设备,提高养殖场通风效率;
3. 推广节能水泵、曝气设备等,降低水产养殖能耗。
三、加强养殖管理。
1. 严格控制投喂量,减少饲料浪费;
2. 定期清理养殖池塘,保持水体清洁;
3. 加强疾病防控,减少药物使用,降低养殖环境污染。
四、推动科技创新。
1. 加大对水产养殖节能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技术水平;
2. 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3. 建立水产养殖节能技术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经验。
五、加强政策支持。
1. 完善水产养殖节能补贴政策,引导养殖户采用节能技术;
2. 加大对水产养殖节能示范项目的扶持力度;
3. 加强水产养殖节能法规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规范行业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水产养殖业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养殖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能够为我国水产品供应提供更加稳定的保障,满足人民对水产品的需求。
因此,水产养殖节能措施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对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和未来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希望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和养殖户共同努力,积极推动水产养殖节能措施的实施,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0年山东省渔业渔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0年山东省渔业渔政工作要点》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0b89d14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7.png)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0年山东省渔业渔政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0.03.24•【字号】鲁农渔字〔2020〕12号•【施行日期】2020.03.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0年山东省渔业渔政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市渔业主管局: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也是“ 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省委确定的重点工作攻坚年。
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和我省工作实际,省厅制定了《2020年山东省渔业渔政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2020年3月24日2020年山东省渔业渔政工作要点2020年全省渔业渔政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渔业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安排部署,对标对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海洋强省建设和“十三五”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稳数量、提质量、转方式、保生态,持续推进全省渔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持续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一)推进规划编制发XXX养殖证核发。
深入贯彻实施农业农村部等10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我省实施方案的落实,各市年底前要研究出台本地贯彻落实工作具体实施方案。
全面完成省、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发布工作,实现2020年底规划全覆盖。
依法加强水域滩涂养殖发证工作,依照《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办法》规定,做到规范核发、应发尽发。
(二)大力推行水产健康养殖。
大力推广循环水养殖、多营养层级立体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积极培育健康养殖示范县,新创建30个省级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加大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和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装备示范推广,推进养殖尾水生态工程化处理系统示范应用。
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关键点分析
![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关键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fef95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d.png)
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关键点分析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是指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适量减少使用化学合成药物或抗生素的数量,以减少药物残留和对环境的污染,从而更好地保护水产养殖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用药减量的关键点主要包括科学管理、疫病预防和控制、生态系统平衡和替代药物使用等方面。
一、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减少水产养殖用药的关键点之一。
养殖场应该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合理布局和设计养殖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和放养量,避免因过度密集而增加病害传播风险;建立完善的记录和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养殖环境和生物指标的变化,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措施。
二、疫病预防和控制疫病预防和控制是减少水产养殖用药的另一个关键点。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或优良母殖种,提高自然抵抗力,降低疾病感染的风险;也要注意避免使用基因改造品种,以避免可能的环境风险。
2. 加强饲料管理,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确保养殖动物各种营养需要的充分供应,保持其身体健康,提高抵抗力。
3. 适时进行病害检测和预防,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可减少病害发生的数量和范围。
可以采用传统的免疫防治方法,如疫苗接种,或者发展新的生物控制手段,如益生菌等,来替代化学合成药物的应用。
4. 进行养殖环境的修复和改善,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定期清理养殖池塘或网箱,保持其水质清洁,避免病原菌滋生;加强养殖池塘或网箱的通风和水流动量,使其保持新鲜和富氧,有利于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健康。
三、生态系统平衡生态系统平衡是减少水产养殖用药的另一个关键点。
养殖场应该注重养殖系统的生态平衡,保持水体环境的自然循环和生物多样性。
养殖场可以进行多种养殖方式的结合,如蓝藻养殖、浮游生物养殖等,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也应该避免过度投喂,避免养殖动物排泄物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2020年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建立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模式推广点300个以上。
其中,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10省,每省建立15个以上;天津、河北、吉林、黑龙江、河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9省(区、市),每省(区、市)建立10个以上;除西藏外其余省(区、市)以及大连、青岛、宁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建立5个以上。
2020年通过各地实施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推广点兽药使用量同比平均减少5%以上,抗生素类兽药使用量同比平均减少10%以上,形成一批标准化技术成果和用药减量化技术模式,养殖者规范用药水平明显提高,水产养殖动物兽药残留问题得到初步缓解,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稳步提升。
二、重点任务
根据水产养殖病害发生危害的特点和预防控制的实际,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
原则,重点做好五方面技术措施减少用药。
(一)发展生态养殖减少用药。
以生态环保、产品安全、节能减排等为导向,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一批符合生态健康养殖要求,操作简便、适宜推广的生态养殖模式。
大力推广养殖尾水生态治理、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幼杂鱼等生态养殖相关技术。
示范推广池塘尾水处理、工厂化循环用水等先进设施装备。
因地制宜示范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多营养层次养殖、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全面提高
生态防病的综合水平。
(二)使用优质苗种减少用药。
指导使用合法生产的优质水产苗种,苗种生产单位要依法规范进行苗种生产,确保苗种质量和不携带疫病,鼓励创建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
对于采购外来苗种,养殖者要选择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苗种生产单位的正规苗种,杜绝使用不明来源苗种。
鼓励优先选用国家审定水产新品种,并经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合格的水产良种。
对于自繁自育的苗种,养殖者做好亲本选育和病害防控等
技术措施,保障苗种质量和不染疫病,提高水产养殖动物成活率。
(三)加强疫病防控减少用药。
强化重大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加强对一、二类重大水生动物疫病的应急处置,依法采取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等强制性措施,防止疫病扩散和盲目用药。
加强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测报,掌握疾病分布和流行趋势,科学研判防控形势,及时发布预警,不断提高基层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实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制度,推广应用疫苗防病,从源头降低病害发生,减少用药风险。
淡水鱼类重点防控草鱼出血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鲤浮肿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水霉病等;大黄鱼、鲆鲽类等海水鱼类重点防控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刺激隐核虫病、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等;虹鳟等冷水鱼重点防控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等;
虾类重点防控白斑综合征、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肝肠胞虫病等。
(四)指导规范用药减少用药。
继续开展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加大《兽药管理条例》《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等相关法规和知识的宣传培训,不断提高从业者规范用药意识。
教育养殖者不使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等禁用药品及化合物和氧氟沙星、环
丙沙星等停用药品,不使用假劣兽药和原料药、人用药,以及所谓“非药品”“动保产品”等国家未批准药品。
指导养殖者按照兽药说明书注明的用法、用量、休药期等使用兽药,避免滥用药、减少用药量。
开展水产养殖动物病原菌耐药性监测,编制适合当地的水产养殖用药抗菌谱,指导科学用药。
(五)加强生产管理减少用药。
指导养殖者加强养殖生产管理,落实《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完善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制度,执行国家有关养殖技术规范操作要求,建立从养殖用水、生产管理、苗种质量、生产记录、饲料兽药、药残监测等全过程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
地方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和水产品质检机构,要配合做好各级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控相关工作,为查处违法用药行为提供有力技术
支撑。
三、工作措施
(一)择优确定推广主体。
依托“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推广基地”和国家级
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以及符合条件的水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聚焦重点养殖品种和不同养殖模式,遴选确定生产管理规范、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养殖单位作为推广点。
指导推广点严格按标准规范生产,健全完善水产养殖生产以及水产用兽药、饲
料等投入品记录制度。
(二)完善工作机制。
强化技术推广部门履行关键农业技术试验示范等公益性职责
的能力,加强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协同协作,构建“推广机构+科研院所+推广点+
养殖户”的减量用药技术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
组建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专家组,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把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落实落地。
(三)加强宣传培训。
各地要将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作为重点工作,积极动员各级技术推广机构、水产学会及各分支机构、渔药生产企业的相关专家与科技人
员,加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和规范用药知识的科普宣传力度,探索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宣传培训模式,通过发放资料、推送微信和播放视频等现代化手段,将规范用药知识和实用技术送到池边塘头、进村入户,提高养殖者规范用药意识。
四、进度安排
(一)部署准备阶段(3-4月)。
各地制定本辖区工作实施方案,选择确定推广
点,启动宣传动员和工作部署。
(二)实施阶段(4-10月)。
各有关省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组织对推广点管理人
员和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推广点建立水产养殖减量用药技术模式;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养殖生产和投入品使用记录;对主要养殖品种的易发疾病开展病
原监测和耐药性监测,指导规范用药、精准用药。
(三)总结阶段(11-12月)。
各地进行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总体情况、取得成效、典型案例、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