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物流信息技术的课程设计

物流信息技术的课程设计

物流信息技术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物流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如物流线路优化、库存管理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认识到物流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业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课程目标明确,便于学生和教师了解课程预期成果。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选择和了以下教学内容:1.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条码技术、RFID技术、GPS技术、GIS技术等。

2.物流信息技术的原理与应用:讲解各种技术的原理,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应用。

3.物流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介绍物流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如物流线路优化、库存管理等。

4.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探讨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未来挑战。

教学大纲详细制定了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

3.讨论法: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多样化,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资源我们选择了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为学生提供权威、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拓展视野。

3.多媒体资料: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生动展示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增强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丰富多样,有助于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设计了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与目标在当今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商业环境中,物流行业的高效运作对于企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物流信息技术作为提升物流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关键手段,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而深入的物流信息技术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相关技术解决实际物流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

2、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管理方法。

3、熟练运用物流信息技术工具,如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4、具备分析和解决物流信息管理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一)物流信息技术概述1、物流信息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2、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3、物流信息技术的分类和体系结构。

(二)条码技术1、条码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条码的编码规则和打印技术。

3、条码在物流中的应用,如商品标识、库存管理等。

(三)射频识别技术(RFID)1、 RFID 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

2、 RFID 标签的类型和特点。

3、 RFID 在物流中的应用,如货物跟踪、仓库管理等。

(四)全球定位系统(GPS)1、 GPS 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

2、 GPS 在物流运输中的应用,如车辆导航、实时监控等。

3、地理信息系统(GIS)与 GPS 的集成应用。

(五)物流信息系统1、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和架构。

2、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流程和方法。

3、典型物流信息系统的案例分析,如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等。

(六)物流数据采集与处理1、物流数据的采集方法和设备。

2、物流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术。

3、数据挖掘在物流中的应用。

(七)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分析1、不同行业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成功案例。

2、案例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

(八)课程实践1、条码生成与扫描实验。

2、 RFID 系统操作实验。

3、物流信息系统的模拟开发。

课程安排为每周 3 学时,共 18 周。

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大纲

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大纲

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大纲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大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物流行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物流信息技术作为物流行业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为物流管理和运作提供了更高效和精确的解决方案。

为了培养具备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制定一份全面且有深度的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程目标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大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能力。

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应能深入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应用案例,并能够熟练运用物流信息系统进行物流过程的规划、控制和优化。

二、课程内容1. 物流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同时,还将介绍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功能和运行原理,以及与物流信息技术相关的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工程等基础知识。

2. 物流信息系统建模与设计这一部分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进行物流信息系统建模与设计的能力。

学生将学习物流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方法和技术,以便能够根据实际物流需求,设计出高效可靠的物流信息系统。

3.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对一些典型的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案例的分析,学生将能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实际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案例分析将涉及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配送管理等各个环节,以帮助学生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特点和效果。

4. 物流信息技术安全与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的安全与管理是物流信息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物流信息技术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以及物流信息系统的运维和管理方法。

同时,还将介绍物流信息技术与法律法规的关系,以帮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遵守相关规定。

三、教学方法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除了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外,学生还应参与实际案例分析、系统建模和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物流信息技术-理论课课程标准

物流信息技术-理论课课程标准

理论课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理论课程,是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在对物流信息数据采集、应用等做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主要讲解了物流信息技术采集与物流信息系统的维护的运作实务的一门课程。

该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承担了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

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已经学习《现代物流概论》课程,具备物流基本知识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开设的《供应链管理》课程学习提供学习基础,为培养学生的供应链分析、运作和管理以及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能力做好准备。

三、课程目标课程总目标描述在修完规定的课程之后,使学生对现代物流有一完整的认识,能够掌握一定的在现代物流领域使用的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为学生从事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相关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1.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转折点;2.理解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3.了解物流软件分类和主要软件;4.掌握几种重要的信息技术;5.理解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地位;(二)能力目标1.具备利用有关物流信息技术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具体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2.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3.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理解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了解物流软件分类和主要软件;掌握几种重要的信息技术;理解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地位。

(三)素质目标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五、实施条件(一)师资条件具有系统的现代物流管理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具备物流各环节的操作能力,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具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二)教学场地和设施要求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课程的教学,建议配备多媒体教室。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42109使用专业:物流管理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修课方式:必修课数学时数:64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同时也是理论性与操作性均比较强的一门课程。

通过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但要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方法,而且要能熟练地运用于企业实践,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前导课程为物流学概论、管理学、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等。

后续或并行课程为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所以讲授教学、专题讨论为教学手段。

64课时中,52个课时讲授,10个课时专题讨论,最后2个课时为考核。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除了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外,全课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核心组织教学。

具体目标包括:了解物流信息技术概论、初步掌握数据库管理与网络技术、条码技术、射频技术、EDI技术、物理电子商务、GIS技术、GPS技术、典型的物流信息系统等。

重点学习物流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通过专题讨论,具备一定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实际操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1章 物流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与物流信息1.2 物流技术与信息系统1.3 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学习目标:1、熟悉掌握数据、信息、物流信息、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之间的关系,掌握物流信息的特点和作用。

3、了解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的概念及其内容。

第2章 条码技术2.1 条码技术和条码2.2 物流条码的标准体系2.3 条码的识读2.4 条码在物流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熟悉掌握条码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熟练掌握条码的定义、结构、编码规则和应用。

3、掌握条码扫描设备的使用。

4、了解条码应用标准及条码技术在物流上的具体应用。

第3章 射频技术3.1 射频技术概述3.1.6 RFID在物流中的应用3.2 EPC技术学习目标:1、掌握射频技术和电子代码技术的概念、系统构成、基本原理、分类和特点等知识。

课程标准 物流信息技术

课程标准 物流信息技术

课程标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1.课程简介1.1 课程概述1.2 学习目标1.3 学习内容1.3.1 物流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发展历程1.3.2 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和作用1.3.3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案例分析1.4 授课方式1.5 评估方式2.物流信息技术基础知识2.1 数据通信原理2.1.1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2.1.2 信道的基本特性2.1.3 数据的编码与解码2.2 计算机网络基础2.2.1 网络拓扑结构2.2.2 OSI七层模型2.2.3 TCP/IP协议族2.3 数据库管理系统2.3.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2.3.2 数据库的设计与优化2.3.3 数据库的操作与维护3.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3.1 信息系统需求分析3.1.1 信息系统的功能与性能要求3.1.2 需求分析的方法和工具3.2 信息系统设计3.2.1 概念模型设计3.2.2 逻辑模型设计3.2.3 物理模型设计3.3 信息系统开发与实施3.3.1 软件开发过程3.3.2 数据库应用开发3.3.3 系统测试与上线4.物流信息技术应用4.1 供应链管理系统4.1.1 供应链的概念与特点4.1.2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架构与功能4.1.3 供应链协同与优化4.2 运输管理系统4.2.1 运输计划的制定与调度4.2.2 运输过程的数据采集与监控4.2.3 运输成本的优化与控制4.3 仓储管理系统4.3.1 仓储设备的智能化与自动化4.3.2 仓储作业的优化与协同4.3.3 库存管理与追溯5.法律与法规5.1 物流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与适用范围5.2 货物运输合同法5.3 仓储物流法5.4 电子商务法5.5 数据保护与隐私法5.6 国际贸易法与海关法5.7 知识产权法附件:1.物流信息系统案例分析2.物流信息技术工具与软件介绍3.相关文献和参考资料法律名词及注释:1.货物运输合同法:指规范货物运输合同订立、履行和终止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课程标准 物流信息技术

课程标准 物流信息技术

课程标准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物流信息技术1:前言本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需要,并具备在物流信息技术领域进行创新与研究的能力。

2:课程目标2.1 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2 熟悉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2.3 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技术;2.4 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2.5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内容3.1 物流信息技术基础3.1.1 物流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3.1.2 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体系结构3.1.3 货物跟踪与定位技术3.1.4 无线通信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3.2 物流信息系统3.2.1 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2.2 物流信息系统的运行原理3.2.3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3.2.4 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3.3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3.3.1 物流信息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 3.3.2 物流信息技术在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3.3.3 物流信息技术在订单管理中的应用 3.3.4 物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4:教学方法4.1 理论课程讲授4.2 实验操作与模拟实训4.3 课程设计与项目实践4.4 学生小组讨论与报告5:评价标准5.1 平时成绩5.2 课程作业5.3 实验成绩5.4 学期项目与报告5.5 期末考试【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1:教材及参考书目清单2:实验操作与模拟实训教材3:课程设计与项目实践指导书【法律名词及注释】1:物流:指货物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流动和存储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和技术手段。

2:信息技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的总称。

3:供应链管理:指在产品的生产和交付过程中,通过整合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各个参与方的活动,以最小化成本和最大化效益的方式,实现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协调与优化。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限定选修课学时数:32学分:2适用专业:公路运输与管理一、课程性质《物流信息技术》是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一门限定选修课程。

它是根据现代物流的动作模式、技术与方法、流程设计,针对物流员、货代员、助理物流师所从事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管理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其所需的综合能力要求而设置的,由于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的基础和灵魂,学好这门课对学生就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设计思路1、本课程的授课以培养应用型高职高专人才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以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思想、方法、概念,了解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开发的基本方法,具有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初步认识,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要求在保证讲授、讨论、作业、考试考核和教材等诸要素并重的前提下,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展示课程的前沿性和时代性,重视课程的实践性,紧密加强实践操作、课堂教学大纲结合的原则,使学生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还可以尝试和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三、课程总体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物流信息技术概述、数据库技、条码技、物流edi技术、GPS/GIS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物流企业网络建设。

(二)能力目标⑴能运用EDI、GPS GIS等物流信息应用及手段;⑵ 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跟踪、处理、以及管理物流信息;(3)能熟练使用网络资源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4)熟悉仓储、运输、货代、客服等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基本构架以及开展业务活动的信息流程;(5)达到国家职业资格《物流师》、《国际货运代理》等标准中有关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内容,为职业资格考试提供支持;(6)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学会制订策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基本能力。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作用《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能力。

本课程培养学生物流环节中的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储存与处理、信息的输出分析能力,使其具备分析物流信息在职能部门流向的能力和物流、信息流的协调能力,要求学生能正确进行条码扫描、订单录入、数据库处理和维护、信息的分析及报表输出等业务处理。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结合物流系统管理思想,初步了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全球网络信息共享为依托,围绕企业原材料供应、生产物流作业、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及第三方物流服务进行协作沟通。

通过实践操作和初步熟悉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从而达到对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效管理与控制。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1、课程理念《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为物流行业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团结协作、适应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做到:①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需要去搜寻、获取物流信息。

②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需要操作处理物流信息技术。

③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需要展示组合物流信息。

④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需要维护更新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本课程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的具体做法是:着眼于学生就业岗位,立足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建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做到教学做一体化,理论与实训有机融合。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总体目标《物流信息技术》旨在为物流企业中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及商贸流通企业中的物流管理部门培养一线信息操作人员;培养学生进行订单处理、物流信息系统操作和综合系统管理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物流环节中的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储存与处理、信息的输出分析,具备分析物流信息在职能部门流向的能力和物流、信息流的协调能力;能正确进行条码扫描、订单录入、数据库处理和维护、信息的分析及报表输出等业务处理。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课程(项目)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时也是理论性与操作性均比较强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但要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方法,而且要能够熟练地运用于企业实践,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相关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前导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物流大讲堂、采购与供应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等,后续课程有企业经营与供应链管理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2)理解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3)了解物流软件分类和主要软件;(4)掌握几种重要的信息技术;(5)理解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地位。

2.能力目标(1)具备利用有关物流信息技术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具体问题的基本能力;(2)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3)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理解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了解物流软件分类和主要软件;掌握几种重要的信息技术;理解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地位。

(4)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跟踪、处理、以及管理物流信息;(5)能熟练使用网络资源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6)熟悉仓储、运输、货代、客服等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基本构架以及开展业务活动的信息流程;(7)达到国家职业资格《物流师》、《国际货运代理》等标准中有关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内容,为职业资格考试提供支持;(8)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学会制订策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基本能力。

3.素质目标(1)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2)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4)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5)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6)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

三、参考学时64学时四、课程学分4个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1)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分为4-6人;(2)模拟物流管理系统软件中的角色,以角色扮演的方法独立或小组完成学习任务;(3)采用以学生独立学习为主、教师指导和小组学习为辅的教学方式;(4)行动导向教学法始终贯穿教学全过程。

《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

《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

《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作者:————————————————————————————————日期:《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适用对象:物流管理专业三年全日制高职学生制定时间:课程代码:所属系部:经济系学分:3学时:54制定人:批准人:二、课程的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1)了解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2)会协助项目组实施物流企业信息化;(3)会在各类企业中使用条码;(4)会使用RFID手持终端进行入库、盘点、出库管理;(5)在物流软件系统中完成日常业务操作;(6)会调试和管理运输部门的GPS监控软件;(7)会在电子商务网站上完成网络交易;2、方法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解决问题,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基本原理与方法,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

(2)具有采集使用信息、分析归纳、总结交流经验、技能、技巧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4)具有将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运用的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具有沟通与交流能力。

(4)具有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适应环境开拓创新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1流1、课程定位《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

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其前续课程有《物流管理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 电子商务实务》等,后续课程有《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市场营销原理与实操》等课程。

2、课程开发思路本课程按照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何满足客户需求为主线,详细介绍了各种改善物流业务操作的信息技术。

其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技术特点和解决的问题:1) 条码解决数据重复输入问题;2) 数据库解决存储问题;3) 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系统解决数据的加工和传输; 4) EDI 解决单证和数据传输; 5)GPS/GIS 解决定位、信息查询;6) RFID 解决小范围内追踪以及不接触扫描; 7) 电子商务解决交易问题。

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大纲

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大纲

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学分:X学分课程总学时:X学时授课对象:具体专业和年级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流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物流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

了解物流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熟悉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物流信息技术采集、处理和分析物流信息。

能够熟练操作常见的物流信息系统。

具备初步的物流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一)物流信息技术概述1、物流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物流信息技术的分类和体系结构3、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二)物流信息采集技术1、条码技术条码的概念和分类条码的编码规则和识读原理条码在物流中的应用2、射频识别技术(RFID)RFID 的概念和工作原理RFID 系统的组成和分类RFID 在物流中的应用3、传感器技术传感器的概念和分类常见传感器在物流中的应用(三)物流信息传输技术1、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协议物流企业中的网络应用2、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的概念和分类蓝牙、WiFi、GPRS 等在物流中的应用(四)物流信息存储技术1、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的概念和模型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物流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2、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数据仓库的概念和体系结构数据挖掘的概念和方法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在物流中的应用(五)物流信息处理技术1、物流信息编码与分类技术物流信息编码的原则和方法物流信息分类的标准和方法2、物流信息加密与解密技术信息加密与解密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加密算法和应用3、物流信息处理软件Excel 在物流信息处理中的应用物流专业软件的使用(六)物流信息系统1、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功能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义和组成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2、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结构化开发方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原型法3、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在物流中的应用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在物流中的应用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在物流中的应用(七)物流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1、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的概念和模式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2、智能物流智能物流的概念和特点智能物流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四、课程实施(一)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讲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

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大纲

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大纲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的目标和任务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名词、术语,掌握常见的相关信息技术。

同时,紧密结合现代物流业的特点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更加直观地感受物流业中的信息技术。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1、物流信息技术概述信息的概念熟悉物流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技术的概念熟悉物流信息技术的内容重点掌握物流信息化的现状了解2、物流条码技术条码的概念掌握条码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了解条码的分类和结构重点掌握条码的编码方法了解条码识别技术工作原理掌握二维条码技术掌握条码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熟悉3、RFID基本理论RFID的概念熟悉RFID技术发展了解RFID技术特点掌握RFID系统的构成重点掌握RFID系统的分类掌握RFID基本原理重点掌握RFID工作流程重点掌握RFID主要技术标准了解RFID应用了解4、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概念了解GPS发展历程了解GPS分类掌握GPS的特点熟悉GPS的构成重点掌握GPS常用术语了解GPS基本工作原理重点掌握GPS定位方式掌握GPS应用熟悉5、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的概念掌握GIS的概念熟悉GIS的特点了解GIS系统的组成掌握GIS系统的分类了解GIS的基本功能掌握GIS的工作流程重点掌握GIS空间数据组织结构重点掌握GIS空间数据管理掌握GIS应用了解6、物流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熟悉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掌握计算机网络组建模式了解物流信息网络基本概念掌握物流信息网络的体系结构掌握物流企业内部网的组建重点掌握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重点掌握口岸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熟悉7、物流EDI技术EDI的定义掌握EDI的分类熟悉EDI的特点和优势掌握EDI的应用现状了解EDI的应用领域了解EDI系统概述熟悉EDI的数据标准掌握EDI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物流EDI系统重点掌握8、物流自动化技术自动化仓库的概念了解自动化仓库的分类熟悉自动化仓库的系统构成重点掌握自动识别技术的概念掌握自动识别技术的分类了解自动识别技术的优点和应用熟悉自动分拣系统的作业过程掌握自动分拣系统的组成重点掌握自动分拣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应用了解9、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熟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了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了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掌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熟悉仓储管理信息系统重点掌握运输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重点掌握配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重点掌握四、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总学时:64讲授学时:62实验学时:教学实习学时:五、成绩考核方法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教材: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王道平王熙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参考书籍: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高等教育出版社李素彩物流信息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物流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对物流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应用。

本文将对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探讨。

一、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目标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

具体来说,课程设计应达到以下目标:1、增强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各种物流信息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物流信息技术工具和系统。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等。

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应涵盖以下方面:1、物流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如计算机科学、网络通信、数据管理等。

2、物流信息系统:介绍各种物流信息系统的原理、特点和功能,如运输信息系统、仓储信息系统、配送信息系统等。

3、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介绍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领域,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4、物流信息安全:介绍物流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如加密技术、访问控制、防火墙等。

5、实验和案例分析: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

三、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实施方式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实施方式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室实验和模拟等方式,使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

3、项目实践: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和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4、综合评价:通过考试、作品评价和平时表现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四、总结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行业的重要支撑和发展动力,掌握和应用物流信息技术对于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大纲

《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大纲

《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之一,计划安排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重点讲授现代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含义、产生与发展,物流各功能要素(运输、采购与库存控制、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等)的技术与管理,及企业物流、城市物流、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成本管理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学习和实训,使学生对现代物流有一完整的认识,初步掌握现代物流技术与管理的方法,为学生从事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相关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先修课要求前修课程:《机械基础》、《国际贸易》等。

后续课程:《供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和《物流运输管理》物流管理专业的其它专业课程。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物流信息技术》(李家齐主编)。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1、PPT课件:本课程采取PPT课件作为本课程的第二教学媒体,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为教材为基础,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编排。

讲解中围绕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介绍,结合例题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学员加强理解,掌握教材的主要内容。

2、面授辅导:面授辅导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教师的答疑,习题讲解,师生的双向交流讨论,提高学习效果,消化音像课程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学:学生自学是远程开放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学生系统获取学科知识的重要方式。

4、考核: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考核分为日常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

形成性考核占20%,期末考试占80%。

第二部分学时分配建议(共72学时)课时分配(见下表)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现代物流管理概述第一节现代物流的概念、功能和分类㈠现代物流的概念及其内涵㈡现代物流的功能㈢现代物流的分类第二节现代物流管理的形成及其发展㈠现代物流的发展过程㈡影响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因素第三节我国的物流管理第四节发展我国现代物流管理的意义㈠在各领域促进我国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㈡发展我国现代物流管理的意义第二章物流系统第一节系统和物流系统㈠系统概述㈡物流系统第二节物流系统分析㈠物流系统分析的含义与作用㈡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素与原则㈢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㈣物流系统分析的内容㈤物流系统的综合分析第三节物流系统的评价㈠物流系统评价的目的㈡物流系统评价的原则㈢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㈣物流系统评价的步骤第三章商品包装第一节包装材料和容器㈠包装概念㈡包装在物流中的地位与功能㈢商品包装的效用㈣包装材料和容器㈤包装标志第二节包装技术㈠针对产品不同形态采用的包装技术㈡针对产品的不同物性而采用的包装保护技术㈢智能型包装技术第三节包装现代化㈠实现物流包装现代化的主要问题㈡4R原则㈢物流包装现代化的发展趋势㈣集合包装㈤商品运输包装的发展趋势㈥自动识别技术㈦扫描技术第四节第四章装卸搬运第一节装卸搬运的特点和作用㈠装卸搬运的概念㈡装卸搬运的分类㈢装卸作业特点㈣装卸搬运在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装卸搬运的原则和方法㈠装卸搬运的基本原则㈡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原则㈢决定装卸搬运方法的条件㈣装卸搬运作业的基本方法㈤装卸搬运的新发展㈥搬运的改善第三节装卸搬运的设施和设备㈠装卸搬运设施和设备㈡搬运车辆㈢起重机械㈣输送机系统㈤物料搬运系统第五章运输管理第一节运输的功能㈠运输的产生和作用第二节运输技术与管理㈠公路运输技术㈡铁路运输技术㈢水路运输技术㈣航空运输技术㈤管道运输技术第三节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决策㈠物流运输的合理化㈡我国物流运输的现状㈢新型运输决策第六章储存保管第一节储存保管的作用㈠储存的概念㈡储存的作用㈢储存的逆作用第二节仓库的种类和管理㈠仓库的概念㈡仓库的功能㈢仓库的分类第三节商品保管养护㈠商品养护的概念㈡商品养护的重要性㈢商品的质量变化及其因素㈣商品储存期间的养护第四节流通加工㈠流通加工的概念㈡流通加工的目的㈢流通加工的类型㈣流通加工的合理化第五节库存管理控制方法㈠库存及库存合理化㈡库存管理控制方法第七章物流配送中心管理第一节配送概述㈠配送定义㈡配送类型㈢配送的现代化趋势第二节配送中心㈠配送中心概论㈡配送中心的定义和种类㈢配送的作用㈣配送模式㈤配送中心的功能第三节配送中心作业管理㈠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第八章企业物流第一节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物流㈠企业物流的含义、地位和作用㈡企业物流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㈢推进物流合理化的紧迫性第二节厂址选择与工厂布置㈠厂址选择㈡工厂布置第三节企业物流活动分析㈠供应物流㈡生产物流㈢销售物流第四节企业物流合理化㈠企业物流合理化的方略㈡企业物流一体化目标第九章供应链管理第一节供应链概述㈠供应链的概念㈡供应链的结构模型㈢供应链的特征㈣供应链的类型第二节供应链管理及其发展㈠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发展过程㈡供应链管理的内容㈢供应链管理的特点㈣供应链成长理论与供应链管理的运营机制㈤供应链管理的行动步骤㈥供应链管理的性能评价及效益第三节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方法㈠快速反应㈡有效客户反应㈢电子订货系统㈣企业资源计划第十章城市物流第一节城市物流概述㈠城市经济与城市物流㈡城市物流的特点㈢促进我国城市物流发展的基本原则第二节城市物流中心㈠商流中心与物流中心㈡物流中心网络及其类型第三节城市物流合理化㈠城市物流合理化的研究内容㈡城市物流合理化的基本要求㈢我国城市物流合理化的对策第十一章国际物流第一节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㈠国际贸易㈡国际物流㈢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第二节国际物流的运输方式㈠国际货物运输㈡国际海上运输㈢国际航空运输㈣国际陆上运输㈤国际多式联运第三节国际物流合理化㈠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与模式㈡国际物流系统网络化㈢国际物流标准化㈣国际物流信息化㈤国际物流合理化建议第四节国际物流管理㈠影响国际物流发展和管理的因素㈡我国的对外贸易法与进出口行政法规第十二章物流管理组织第一节物流管理组织概述㈠物流管理组织结构概述㈡传统企业组织中物流部门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二节物流管理组织的结构形式㈠几种典型的物流组织结构㈡第三方物流组织巨额构㈢企业物流总部或物流分公司的设立㈣物流组织结构的发展方向第三节设置物流组织结构需考虑的因素㈠集权与分权㈡纵向协调与横向协调㈢管理幅度第十一章物流成本管理第一节物流成本㈠物流成本的界定㈡物流成本的特征㈢物流成本的分类㈣考虑物流成本的意义第二节物流成本计算㈠物流成本计算对象㈡作业成本方法第三节物流成本管理㈠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㈡物流成本管理要点㈢物流成本管理的原则与方法㈣物流成本管理的作用㈤物流成本管理新模式第四节物流费用构成及管理原则㈠物流费用的构成㈡物流费用的分类㈢降低物流费用的意义㈣物流费用管理的原则。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学 学 适用专业 :1 课程性质及类型 课程性质:核心课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是物流专业的基础课程, 是一门吸收和运用物流管理科学、 信息技术科学有关成果, 研究物流管理活动中信息技 术应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具有内容丰富、 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 与 时俱进的特点。

是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必修课程。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 技术处理物流业务员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使学生理解物流信息化的实际内 涵,以及信息化、 电子化在现代物流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并让学生理解物流信 息技术在整个物流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思想, 结合物流管理与信息技术, 跟踪国际上最新研 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以综合物流信息系统为主线, 以培养物流企业管理人才为目 标,从“信息视觉”分析系统,从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系 统性介绍。

在内容上既强调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性、 系统性以及技术的先进性, 又 注重其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课程类型为:(理论+实践)课( B 类)2 课程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指导思想,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掌握物流信息技术运用知识的同时, 能够更多的掌握物流管理知识, 使学生不仅可以面向操作岗位, 也可以面向管理岗位。

课程结构以现代物流活动 中应用信息技术为课程主线索, 采用并列的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 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及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物流职业资格认证的 要求,并结合物流各岗位对学生职业素养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项目都以案例引导来组织教学活动, 使教学要求贴近现代物流岗位工作 实际,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 并将就业上岗后可能遇到兵需要解决的物流信 息技术问题设计为项目活动, 通过情景、 仿真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在技能 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限定选修课
学时数:32学分:2
适用专业:公路运输与管理
一、课程性质
《物流信息技术》是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一门限定选修课程。

它是根据现代物流
的动作模式、技术与方法、流程设计,针对物流员、货代员、助理物流师所从事运
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管理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归纳总
结出其所需的综合能力要求而设置的,由于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的基础和灵魂,
学好这门课对学生就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本课程的授课以培养应用型高职高专人才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要注
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以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基
本思想、方法、概念,了解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开发的基本方法,具有对管理信息系统
开发的初步认识,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要求在保证讲授、讨论、作业、考试考核和教材等
诸要素并重的前提下,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展示课程的前沿性和时代性,重视课程的
实践性,紧密加强实践操作、课堂教学大纲结合的原则,使学生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
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还可以尝试和职业资格考试相
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三、课程总体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物流信息技术概述、数据库技、条码技、物流edi技术、GPS/GIS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物流企业网络建设。

(二)能力目标
(1)能运用EDI、GPS、GIS等物流信息应用及手段;(2)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跟踪、处理、以及管理物流信息;(3)能熟练使用网络资源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4)熟悉仓储、运输、货代、客服等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基本构架以及开展业务活动的信息流程;(5)达到国家职业资格《物流师》、《国际货运代理》等标准中有关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内容,为职业资格考试提供支持;
(6)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学会制订策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基本能力。

(三)素质目标
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

四、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
说明:机动学时数为实施教学过程中遇到节假日以及复习学时数。

五、课程教学设计: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所需学时数。

六、教学实施建议与要求
(一)教学实训条件要求
本门课程的实训条件要求有相应的计算机设备,并提供条码识别设备,满足学生技能培养。

通过实训设备操作提高认识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主题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法:主要应用在物流企业运营中,实际的运营场景,教师创造适合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场景下的操作过程。

有条件可以利用实训室来完成实际操作。

案例分析法:此方法贯穿了整个教学的全过程,每一部分的知识都有相关案例与之配套,有的是通过案例分析引入所学知识,有的是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有相对应的案例引入,通过案例能够让学生更深的理解所学知识。

主题讨论法:不定期的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学会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在小组内讨论,并总结讨论结果在课堂上大胆发言。

此过程中一定注意教师的身份,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引导者。

通过主题讨论法,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够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增强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2.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以多媒体电子课件(PPT电子教案)为主,配合使用黑板板书。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用电子课件制作大量内容丰富的教案,在配以案例、习题等内容,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
1、成绩由理论成绩、平时成绩和实习成绩组成,期末考试采取开卷考试形式。

2、注重平时成绩、考试和实践相结合。

3、参考比例:平时(40%)+考试(60%)
(四)教材及参考书选用
如果编写教材,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教材的编写要充分体现项目课程设计思想,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项目选取要科学、符合该门课程的工作逻辑、能形成系列,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

教材内容要反映新形势下的企业经营管理内容,要与企业合作开发,让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参与进来,同时还要结合高职高专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教学的基本情况,以理论知识够用位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果是选用教材,选用的教材一定要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的要求,且为项目型教材,能够科学、合理的安排教材内容,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

教学参考资料:
[1]《物流信息技术》,田晓、马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物流信息管理》,李於洪,人民交通出版社。

[3]《物流信息技术》,李佑珍,人民交通出版社。

(五)课程资源建设要求
教案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编写教学实施方案,教案的编写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利于教学的组织和围绕学生知识的学习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开展教学。

七、其它说明
执笔人:
审核人:
系分管教学负责人:
制(修)订日期: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