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课件.ppt3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7课《都江堰》课件3(41张)
第四单元 文明的 踪迹
人类千百年的文明史留下了太多值得追寻的遗迹:都江堰的雄姿、兰亭的胜景、 古希腊的石雕……在我们眼中,这些历史长河的陈迹是否具有了某种神奇的生命? 我们的心是否也随着后世文人的描述而一起跃动?让我们用心灵阅读遗迹,去感受 沧桑的历史,汲取丰厚的精神力量,体悟古迹崇高的美学价值,从而激发爱国激情, 体悟文化内涵,提升精神境界。
本单元围绕“文明的踪迹”这一话题,选取了《都江堰》《兰亭集序》《古希腊
的石头》三个文本,向我们展示了中外广阔丰厚的历史文明。《都江堰》是一篇 文化游记,它以平实的语言,深邃的意蕴,让大家了解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 水利工程之一——都江堰,感受一代水利官员的为民情怀,以及在历史烟云中建立 的令后人缅怀的丰功伟绩。《兰亭集序》是作者即席为一部游宴诗集写的序言。 其中包含着作者的生死观,是对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的批判。 《兰亭集序》作为书法经典之作,至今无人企及;作为散文精品,描写淋漓尽致,句 句顺乎自然,发自真情,读来令人回味。在《古希腊的石头》一文中,冯骥才将这些 石头看成是“文化的使者”,它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历史深处走来,与现代人交谈,使现代人得以通过 它们触摸到真实的历史。
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从文章中得到启迪之外,更要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因此,在本
单元的阅读学习中,要培养自己独立的“评判意识”,多从评判的高度去审视作品的 内容。
历史情怀不独让人享受学问,而且享受辽阔的空间与邈远的时间,即享受中华
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悠久的历史,浩瀚的文化,一经作家巨笔的浸润,便产生一种 超常的力度和亘古未有的高贵。如果说历史是一部人类的教科书,那余秋雨的
课标定位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 了解作家及作品特色,积累重要字词,把握作品的思想内 容。 通过品读文本,反复咀嚼文中精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提 高对语言的分析和感受能力。 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实地考察,培养热爱家 乡的思想感情。
人类千百年的文明史留下了太多值得追寻的遗迹:都江堰的雄姿、兰亭的胜景、 古希腊的石雕……在我们眼中,这些历史长河的陈迹是否具有了某种神奇的生命? 我们的心是否也随着后世文人的描述而一起跃动?让我们用心灵阅读遗迹,去感受 沧桑的历史,汲取丰厚的精神力量,体悟古迹崇高的美学价值,从而激发爱国激情, 体悟文化内涵,提升精神境界。
本单元围绕“文明的踪迹”这一话题,选取了《都江堰》《兰亭集序》《古希腊
的石头》三个文本,向我们展示了中外广阔丰厚的历史文明。《都江堰》是一篇 文化游记,它以平实的语言,深邃的意蕴,让大家了解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 水利工程之一——都江堰,感受一代水利官员的为民情怀,以及在历史烟云中建立 的令后人缅怀的丰功伟绩。《兰亭集序》是作者即席为一部游宴诗集写的序言。 其中包含着作者的生死观,是对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的批判。 《兰亭集序》作为书法经典之作,至今无人企及;作为散文精品,描写淋漓尽致,句 句顺乎自然,发自真情,读来令人回味。在《古希腊的石头》一文中,冯骥才将这些 石头看成是“文化的使者”,它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历史深处走来,与现代人交谈,使现代人得以通过 它们触摸到真实的历史。
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从文章中得到启迪之外,更要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因此,在本
单元的阅读学习中,要培养自己独立的“评判意识”,多从评判的高度去审视作品的 内容。
历史情怀不独让人享受学问,而且享受辽阔的空间与邈远的时间,即享受中华
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悠久的历史,浩瀚的文化,一经作家巨笔的浸润,便产生一种 超常的力度和亘古未有的高贵。如果说历史是一部人类的教科书,那余秋雨的
课标定位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 了解作家及作品特色,积累重要字词,把握作品的思想内 容。 通过品读文本,反复咀嚼文中精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提 高对语言的分析和感受能力。 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实地考察,培养热爱家 乡的思想感情。
都江堰科学的原理课件
7.李冰的政治观如何?
政治含义: 浚理,消灾,滋润,濡养
做实事:
出发点:
具体,质朴
百姓生活的现实需要
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为民造福 李冰式精魂
务实求真 淡泊名利
贴近苍生
8.如何理解:“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 了。
他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不被统治者 所认同。 精魂长存,百姓的膜拜和崇敬
思考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11.咆哮:(如猛兽、海浪、人等)发出洪亮有力的 回荡的声音;高声大叫。 12.众目睽睽:众人的眼睛都注视着。 13.浚理:疏通治理。 14.长锸:挖土的工具,铁锹。 15.圭臬:指圭表,比喻准则或法度。臬,古代测 日影的标杆。 16.韬略:由古兵书《六韬》、《三略》引申而来, 指计策、谋略。 17.祭祀:置备供品对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 并祈求保佑。 18.怦然:形容心跳的声音。
1.颓壁残垣:残垣断壁。倒塌、残缺的墙壁。 2.惊悸:因惊恐而心跳得厉害。 3.邈远:遥远。 4.废弛:原指法令、政令等松弛而变得无约束 力,这里指失去原有的作用。 5.华章:华丽的诗文。 6.修缮:修理。 7.炫耀:夸耀。 8.濡养:将食物弄湿来喂养。 9.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10 驯顺:性情柔和能服从。
17 用李冰朴实的治水经同看上去浩繁实际可能无用的“典籍” 比较
18 用李冰对建设事业的投入同一些人热衷于征服、破坏比较;
21 用李冰的智慧、仁慈,同秦始皇的蛮吓、残忍比较;
22 用都江堰的现实作用同长城的虚名比较; 23 用李冰父子献身精神同某些饱食终日的现代官僚比较,高 度赞扬了李冰父子的历史贡献。
都江堰
余秋雨
都江堰是秦国蜀郡守李冰为治理岷江水患率 众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迄今已有2250多年的历 史,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生态工程,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都江堰市城西,建 筑在山川与平原的咽喉要冲,其工程采用“无坝 引水”的形式,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 (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构 成,三大工程巧妙地利用了天然地势和弯道水流 规律,协调运行,有效地解决了引水灌溉,泄洪 排沙的问题,孕育了沃野千里,号为陆海的“天 府之国”成都平原。
《都江堰简介》PPT课件
都江堰风景区主要有 伏龙观、二王庙、安 澜索桥、玉垒关、离 堆公园、玉垒山公园、 玉女峰、灵岩寺、普 照寺、翠月湖、都江 堰水利工程等
2021/3/26
2
1 地理环境
2021/3/26
位置境域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 都市都江堰市(原灌 县)城西,坐落在成 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 距成都约56公里,距 离青城山风景区20公 里。 气候特点 都江堰市属中亚热带 季风湿润气候区,年 均气温15.2℃, 年均降水量近1200毫 米,年均无霜期280 天。这里四季分明,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2021/3/26
宝瓶口
鱼嘴
7
3 主要景点
二王庙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 望帝祠,齐建武(公元494~498年)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 “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 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庙内主殿分别供 奉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并珍藏有治水名言、诗人碑刻等。建筑 群分布在都江堰渠首东岸,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地极清幽。 是庙宇和园林相结合的著名景区。占地约5万余平方米,主建筑 约1万平方米。二王庙分东、西两菀,东菀为园林区,西菀为殿 宇区。全庙为木穿逗结构建筑,庙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环境, 依山取势,在建筑风格上不强调中轴对称。
2021/3/26
1
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 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 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 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2021/3/26
2021/3/26
2
1 地理环境
2021/3/26
位置境域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 都市都江堰市(原灌 县)城西,坐落在成 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 距成都约56公里,距 离青城山风景区20公 里。 气候特点 都江堰市属中亚热带 季风湿润气候区,年 均气温15.2℃, 年均降水量近1200毫 米,年均无霜期280 天。这里四季分明,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2021/3/26
宝瓶口
鱼嘴
7
3 主要景点
二王庙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 望帝祠,齐建武(公元494~498年)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 “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 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庙内主殿分别供 奉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并珍藏有治水名言、诗人碑刻等。建筑 群分布在都江堰渠首东岸,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地极清幽。 是庙宇和园林相结合的著名景区。占地约5万余平方米,主建筑 约1万平方米。二王庙分东、西两菀,东菀为园林区,西菀为殿 宇区。全庙为木穿逗结构建筑,庙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环境, 依山取势,在建筑风格上不强调中轴对称。
2021/3/26
1
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 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 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 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2021/3/26
《都江堰》课件
文章的总体脉络应当是:
堰的功用
(利民富民)
堰的形象
(化害为利)
创建者的精神
(民本思想)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赞美都江堰,是为了赞美都江堰的设计 者和兴建它的主持者李冰;赞美李冰也是为 了弘扬他的为官之道。文章围绕一个中心, 采用连锁式联想的方式,深刻地表达了对历 史经验和文化传统的严肃思考。
课堂小结
挡水堤坝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 原西部的岷江上,建于公元 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 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 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 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 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 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 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 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 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 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 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6、第二部分是如何描写都江堰的壮观景象的? 先写都江堰所处环境,再写都江堰的水声,然后 写水形水态。
10—24自然段中,找出直接高度评价李冰父子贡献的段落, 大声读出来。
10
14
19
20
24
其余的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11自然段是用李冰的毫不惹人注目与其他显赫官僚比较.
12 用李冰以实践科学为民“消灾、儒养”的政治理念,同不学无术的官 僚理念比较.
11.咆pá o哮xià o:(如猛兽、海浪、人等)发出洪 亮有力的回荡的声音;高声大叫。 12.众目睽睽kuí :众人的眼睛都注视着。 13.浚jù n理:疏通治理。 14.长锸chā:挖土的工具,铁锹。 15.圭guī臬niè :指圭表,比喻准则或法度。臬, 古代测日影的标杆。 16.韬tāo略:由古兵书《六韬》、《三略》引申 而来,指计策、谋略。 17.祭祀sì :置备供品对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 敬并祈求保佑。 18.怦pēng然:形容心跳的声音。
都江堰 余秋雨PPT课件
第4页/共27页
《千年一叹》这是一 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 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 “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 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一行人是去寻 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 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 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 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 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 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 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 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 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 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 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 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 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 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 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 疼 痛 , 都 会 快 速 地 传 递 到第5页/共27页
第3页/共27页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 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 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 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 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 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 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 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 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 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记得 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 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 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 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 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 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 知”。
“在这里”,作者为什么会“突然产生了对中国 历史的某种乐观”?
李冰的遗言:政治家应当完全抛弃一己私利,尽心尽 力地去为百姓谋福利。中国历史上有这样杰出的人物, 当然值得骄傲,当然应当产生“某种乐观”。 另一方面,作者相信这个遗言会长留人间,李冰的精 魂不会消散,继承其精魂者会代代繁衍,这当然是更 加值得乐观的。
返回目录
第20页/共27页
总结归纳
李冰的政治观
政治含义: 浚理,消灾,滋润,濡养 做实事,质朴
出发点: 百姓生活的现实需要
《千年一叹》这是一 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 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 “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 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一行人是去寻 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 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 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 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 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 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 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 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 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 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 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 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 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 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 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 疼 痛 , 都 会 快 速 地 传 递 到第5页/共27页
第3页/共27页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 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 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 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 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 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 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 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 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 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记得 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 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 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 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 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 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 知”。
“在这里”,作者为什么会“突然产生了对中国 历史的某种乐观”?
李冰的遗言:政治家应当完全抛弃一己私利,尽心尽 力地去为百姓谋福利。中国历史上有这样杰出的人物, 当然值得骄傲,当然应当产生“某种乐观”。 另一方面,作者相信这个遗言会长留人间,李冰的精 魂不会消散,继承其精魂者会代代繁衍,这当然是更 加值得乐观的。
返回目录
第20页/共27页
总结归纳
李冰的政治观
政治含义: 浚理,消灾,滋润,濡养 做实事,质朴
出发点: 百姓生活的现实需要
都江堰(讲课用)详解ppt课件
•
第二部分绘神绘色地表现都江堰的壮丽图景;
•
第三部分由堰及人,展现李冰父子的精神风采。
•
三个部分层层推进,脉络清楚。第一、三部分写
“虚”,以作者独特的主体感悟为中心;第二部分写
“实”,以对客观景物的生动描绘为重点,“虚”与
“实”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第一部分以“它,就是都
江堰”收尾,自然过渡到第二段对都江堰自然风貌的描
25
小结
文章第一部分作者的总观点是什么?作者 从哪些角度对都江堰和长城进行了比较?
【明确】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就亮出作者对 这中国历史上两个恢弘建筑的态度。文章从如下角 度把都江堰与长城进行了对比。
(1)都江堰的修建时间早于长城; (2)都江堰的功用绵延至今,而长城的社会 功用已经废弃; (3)都江堰毫不炫耀只求奉献,而长城却摆 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修缮。
选择长城,不仅因为它的修建时间与 都江堰相近,而且更因为长城的知名度高 于都江堰。
21
在一般人看来,长城无论如何要比都江 堰有价值得多,而作者的看法恰恰相反, 作者选择长城来与都江堰相比,绝不是矮 化长城,拔高都江堰,而是为了凸显本文 的主题。文章的新意由此而生,深度由此 而来,文章总体构思的基点由此立稳并得 以渐次生发。正是在长城文明的映衬下, 都江堰文明的特质更为鲜明地显现了。
• 敬鬼神而远之:敬之而不亲近之意。指对某些人 所持的一种态度,即不愿理睬他,又怕得罪他, 对他客客气气,绝不接近。
17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用长城作对比,评说都江堰是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 程”。
第二部分:写偶然发现都江堰的美,并
为它折服。
第三部分:
由物及人,由歌颂都江堰 进而歌颂其创造者李冰。
语文:4.8《都江堰》课件(3)(鲁人版必修3)
思考: 思考:
都江堰为什么是“ 都江堰为什么是“最激动 人心的工程” 人心的工程”?
修建的时间早 它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它占据了邈远的时间,至今仍在 发挥社会功用 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都江堰的本质特征(文化内涵) 都江堰的本质特征(文化内涵):
它像一位乡间母亲一样滋润和 濡养着中华民族;绝不炫耀, 濡养着中华民族;绝不炫耀,毫无 所求,默默奉献。 心,不只是 这就是爱国爱民者的心, 这就是爱国爱民者的心 为自己,更多的是为大家。 为自己,更多的是为大家。
讨论:
李冰的精魂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李冰的精魂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实实在在为民做事,贴近大地,贴近 实实在在为民做事,贴近大地, 苍生。 苍生。
都江堰的伟大
(和长城的比较) 和长城的比较)
都 江
余 秋 雨
堰
都江堰介绍
《史记》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 史记》 都江堰建成,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 天府’ 之‘天府’也”。 2000多年来,在成都平原上都江堰一直发 多年来, 多年来 挥着巨大的作用,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挥着巨大的作用,直到今天依然如此,而这 是极其少数的文明遗迹所能做到的。 是极其少数的文明遗迹所能做到的。李冰治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一种造福千年 的灵动的生命。 的灵动的生命。 2000年11月青城山 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 年 月青城山 月青城山—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思考: 思考:
作者在第三部分中指 出“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 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你 认为这应该是一个怎样的精 神世界呢? 神世界呢?
《都江堰简介》课件
保护了生态环境
都江堰水利工程与周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不仅发挥了工程的功能作用,还美化了自然景观,提高了环境质量。
美化了自然景观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注重生态服务价值的提升,通过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措施,提高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提高了生态服务价值
都江堰的文化和旅游价值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都江堰的旅游价值还体现在其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总结词
都江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详细描述
总结词:都江堰景区内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VS
除了以上景点外,都江堰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松茂古道、青城山等。
农业灌溉
都江堰为周边地区的工业提供了稳定的水源,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工业供水
都江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旅游业发展
03
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都江堰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让中国人民更加自豪和自信,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03
02
01
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秦昭王时期
都江堰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李冰父子
都江堰在历史上经过多次修缮和改造,以适应自然环境和人类需求的变化。
历代修缮
都江堰的主要目的是灌溉成都平原的农田,为当地农民提供稳定的水源。
灌溉
都江堰的建设还为岷江流域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都江堰水利工程与周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不仅发挥了工程的功能作用,还美化了自然景观,提高了环境质量。
美化了自然景观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注重生态服务价值的提升,通过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措施,提高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提高了生态服务价值
都江堰的文化和旅游价值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都江堰的旅游价值还体现在其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总结词
都江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详细描述
总结词:都江堰景区内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VS
除了以上景点外,都江堰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松茂古道、青城山等。
农业灌溉
都江堰为周边地区的工业提供了稳定的水源,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工业供水
都江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旅游业发展
03
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都江堰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让中国人民更加自豪和自信,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03
02
01
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秦昭王时期
都江堰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李冰父子
都江堰在历史上经过多次修缮和改造,以适应自然环境和人类需求的变化。
历代修缮
都江堰的主要目的是灌溉成都平原的农田,为当地农民提供稳定的水源。
灌溉
都江堰的建设还为岷江流域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都江堰简介》PPT课件
宝瓶口
鱼嘴
3 主要景点
二王庙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 望帝祠,齐建武(公元494~498年)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 “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 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庙内主殿分别供 奉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并珍藏有治水名言、诗人碑刻等。建筑 群分布在都江堰渠首东岸,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地极清幽。 是庙宇和园林相结合的著名景区。占地约5万余平方米,主建筑 约1万平方米。二王庙分东、西两菀,东菀为园林区,西菀为殿 宇区。全庙为木穿逗结构建筑,庙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环境, 依山取势,在建筑风格上不强调中轴对称。
3 主要景点
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 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 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 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 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2 建设沿革
名称由来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 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 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 ”,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关于都江这一名称的来源,《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 ,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 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 至今。
都江堰ppt课件
水利工程技术
都江堰水利工程所采用的工程技术,如溢流坝、引水渠道等,对世界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 产生了影响。
水利管理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管理经验对世界水利工程管理产生了影响,如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等 。
05
都江堰的现状与保护
现状评估
水利工程状况
01
都江堰的水利工程设施经过多年的运行,部分设施存在老化、
破损等现象,需要定期检查和维修。
外江与内江的划分
在鱼嘴分水堤的帮助下,岷江 被分为外江和内江两部分。
外江主要用于排洪,而内江则 用于灌溉。这种划分方式既保 证了洪水的及时排出,又满足
了农业灌溉的需求。
在雨季时,外江的水位会明显 高于内江,此时鱼嘴分水堤就 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确保洪水 能够顺利地排向外江。
都江堰的这种划分方式充分体 现了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和实 用性。
03
都江堰的原理与功能
防洪原理
洪水调节
都江堰通过分水鱼嘴、宝瓶口和 飞沙堰等结构,将洪水按照需求 分配到内江和外江,有效调节洪
水流量,降低洪峰。
排沙排石
利用飞沙堰的阻水作用,使上游冲 刷下来的泥沙和石块在堰前沉积, 避免淤塞河道。
自动调整功能
都江堰的设计使得其在面对不同季 节和洪水情况时,能够自动调整分 水比例,确保防洪效果。
水力机械
除了发电,都江堰的水能还可用于驱动水轮泵、水磨等水力机械, 满足农业、工业生产的动力需求。
生态旅游
都江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依托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水利工程景观, 发展了生态旅游产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04
都江堰的影响与意义
对成都平原农业的影响
1 2
灌溉
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得成都平原地区获得了稳定的 水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水源,促进了农 业的发展。
都江堰水利工程所采用的工程技术,如溢流坝、引水渠道等,对世界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 产生了影响。
水利管理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管理经验对世界水利工程管理产生了影响,如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等 。
05
都江堰的现状与保护
现状评估
水利工程状况
01
都江堰的水利工程设施经过多年的运行,部分设施存在老化、
破损等现象,需要定期检查和维修。
外江与内江的划分
在鱼嘴分水堤的帮助下,岷江 被分为外江和内江两部分。
外江主要用于排洪,而内江则 用于灌溉。这种划分方式既保 证了洪水的及时排出,又满足
了农业灌溉的需求。
在雨季时,外江的水位会明显 高于内江,此时鱼嘴分水堤就 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确保洪水 能够顺利地排向外江。
都江堰的这种划分方式充分体 现了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和实 用性。
03
都江堰的原理与功能
防洪原理
洪水调节
都江堰通过分水鱼嘴、宝瓶口和 飞沙堰等结构,将洪水按照需求 分配到内江和外江,有效调节洪
水流量,降低洪峰。
排沙排石
利用飞沙堰的阻水作用,使上游冲 刷下来的泥沙和石块在堰前沉积, 避免淤塞河道。
自动调整功能
都江堰的设计使得其在面对不同季 节和洪水情况时,能够自动调整分 水比例,确保防洪效果。
水力机械
除了发电,都江堰的水能还可用于驱动水轮泵、水磨等水力机械, 满足农业、工业生产的动力需求。
生态旅游
都江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依托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水利工程景观, 发展了生态旅游产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04
都江堰的影响与意义
对成都平原农业的影响
1 2
灌溉
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得成都平原地区获得了稳定的 水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水源,促进了农 业的发展。
都江堰课件ppt(讲课用)
都江堰的工程规模
主体工程构成
都江堰主要由鱼嘴、飞沙 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 构成。
灌溉面积
都江堰灌溉面积超过1000 万亩,覆盖了成都平原的 大部分地区。
防洪与发电功能
都江堰不仅具有灌溉功能, 还具有防洪和发电功能, 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 要支撑。
02 都江堰的建造过程
建造前的准备
环境考察
在建造都江堰之前,先对当地的 气候、地形、水文等条件进行深 入考察,了解当地的水资源分布 和利用情况,评估建造的可行性
的问题。
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策略
01
02
03
04
环境保护优先
将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的首 要任务,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提高环境质量。
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鼓励 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
智慧城市建设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智慧 城市,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
平。
发展绿色经济
鼓励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经 济转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
04 都江堰的未来发展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环境问题
随着都江堰旅游业的发展,环 境承受压力增大,包括水质下
降、生态破坏等。
城市更新与保护
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实 现城市更新,是一个重大挑战 。
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
如何在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性之 间找到平衡,是都江堰面临的 重要问题。
人口老龄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 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提供相应 的社会服务,是一个需要解决
应急处理
针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制定应 急预案和处理措施,及时组织抢修 和维护,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技术更新与改造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程运行的 需要,对都江堰进行技术更新和改 造,提高工程的运行效率和效益。
《都江堰水利工程》课件
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推动农业文明发展
01
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之一,为农业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02
都江堰所在的成都平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
里产生了著名的蜀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彰显人类智慧与创造
03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它体现了人与自
建设中的困难和挑战
01
自然环境
岷江水流湍急,山势陡峭,建 设难度很大。
02
技术难题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需要解 决如何稳定分水堤、如何控制 内江水量、如何防止泥沙淤积
等问题。
03
人力物力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组 织难度很大。
建设成果和影响
01
建设成果
02
影响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成功,实现了对成都平原的水源控制,满足了 灌溉和防洪需求,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都江堰的水力发电功能不仅满足 了周边地区的电力需求,还促进 了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环境保护。
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质改善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使 得岷江水质得到改善,减少了水 体污染,提高了周边地区的水环
境质量。
生态保护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注重生态 保护,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 等措施,保护了周边地区的生态
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THANKS
法规制定
制定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 为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自然灾害
都江堰水利工程面临地震 、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对工程的安全运行构成 潜在威胁。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8课《都江堰》ppt课件(3)
屈原是两千多年前中国的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 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他生于楚国贵族家庭,知识 渊博有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但由 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 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求 自存。但是当权者靳尚和怀王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 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 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 在秦国。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 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毁下,屈 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 前途已经绝望,于公元前 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跳 进湖南省汨罗江自杀了。
载了我国从远古直到汉武帝时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 记传体通史。两千年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史”, 大多数沿用《史记》开创的这种体例。
《史记》不但是一部史学名著,而且是一部文学 名著。它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语言简洁生动;同时富 于抒情性。它在叙述史实时,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 感情,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 唱,无韵之《离骚》”。
(1)都江堰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留存的最古老的生态水利工程,都 江
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北岷江中游。
堰
(2)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父子访察水脉,因地制宜,因势 简
利导,基本上完成了都江堰的排灌水利工程,Fra bibliotek是成都平原 介
“沃野千里,号为陆海”,遂有“天府之国”美誉。
(3)建国后 ,经整治扩建,现灌溉面积已扩大到八百多万 亩。
都 江 堰
余 秋 雨
教学目标
一、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整 体把握文本结构。 二、理解文本通过写都江堰来写李冰、写 文化精义的启示和反思。 三、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应用。 四、品味作品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载了我国从远古直到汉武帝时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 记传体通史。两千年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史”, 大多数沿用《史记》开创的这种体例。
《史记》不但是一部史学名著,而且是一部文学 名著。它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语言简洁生动;同时富 于抒情性。它在叙述史实时,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 感情,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 唱,无韵之《离骚》”。
(1)都江堰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留存的最古老的生态水利工程,都 江
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北岷江中游。
堰
(2)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父子访察水脉,因地制宜,因势 简
利导,基本上完成了都江堰的排灌水利工程,Fra bibliotek是成都平原 介
“沃野千里,号为陆海”,遂有“天府之国”美誉。
(3)建国后 ,经整治扩建,现灌溉面积已扩大到八百多万 亩。
都 江 堰
余 秋 雨
教学目标
一、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整 体把握文本结构。 二、理解文本通过写都江堰来写李冰、写 文化精义的启示和反思。 三、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应用。 四、品味作品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都江堰》 PPT课件
22 用都江堰的现实作用同长城的虚名比较;
23 用李冰父子献身精神同某些饱食终日的现代官僚比较,高 度赞扬了李冰父子的历史贡献。
李冰的政治观
政治含义: 浚理,消灾,滋润,濡养 做实事: 具体,质朴 出发点: 百姓生活的现实需要
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永
久
பைடு நூலகம்造福百姓
性 地
李冰为什么能名垂千古? 务实求真
灌 溉
宝瓶口 ——引水工程
分水鱼嘴
内江:灌溉 外江:分洪
飞沙堰 ——溢流排沙工程
分水鱼嘴
宝瓶口
外江
内江
飞沙堰
宝瓶口示意图 返回
分水鱼嘴示意图 返回
飞沙堰
返回
李 冰
李冰父子雕像
人们为了纪念李冰父子而修建的二王庙
李冰简介: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约公元前256——前251 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 多项水利工程,以都江堰最著名,二千二百多年来在 川西平原效益卓著。他还主持了凿平青衣江的溷崖 (今四川夹江县境);治导什邡等县的洛水和邛崃等 县的汶井江;又穿广都(今双流县境)盐井诸陂池等 工程。见(《华阳志·蜀志》)——《辞海》
3、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都江 堰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 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4、长城较都江堰历史短。
5、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
都江堰的本质特征:
它像一位母亲一样滋润 和濡养着中华民族;不炫 耀,无所求,默默奉献。
• 这部分通过对比,表现了 作者对都江堰的赞美和热 爱之情。
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从《文明的碎片》
到《霜冷长河》,他以深沉的理念,把人生底蕴、
人生意义及自然之美统合在一起,形成余秋雨所特
23 用李冰父子献身精神同某些饱食终日的现代官僚比较,高 度赞扬了李冰父子的历史贡献。
李冰的政治观
政治含义: 浚理,消灾,滋润,濡养 做实事: 具体,质朴 出发点: 百姓生活的现实需要
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永
久
பைடு நூலகம்造福百姓
性 地
李冰为什么能名垂千古? 务实求真
灌 溉
宝瓶口 ——引水工程
分水鱼嘴
内江:灌溉 外江:分洪
飞沙堰 ——溢流排沙工程
分水鱼嘴
宝瓶口
外江
内江
飞沙堰
宝瓶口示意图 返回
分水鱼嘴示意图 返回
飞沙堰
返回
李 冰
李冰父子雕像
人们为了纪念李冰父子而修建的二王庙
李冰简介: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约公元前256——前251 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 多项水利工程,以都江堰最著名,二千二百多年来在 川西平原效益卓著。他还主持了凿平青衣江的溷崖 (今四川夹江县境);治导什邡等县的洛水和邛崃等 县的汶井江;又穿广都(今双流县境)盐井诸陂池等 工程。见(《华阳志·蜀志》)——《辞海》
3、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都江 堰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 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4、长城较都江堰历史短。
5、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
都江堰的本质特征:
它像一位母亲一样滋润 和濡养着中华民族;不炫 耀,无所求,默默奉献。
• 这部分通过对比,表现了 作者对都江堰的赞美和热 爱之情。
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从《文明的碎片》
到《霜冷长河》,他以深沉的理念,把人生底蕴、
人生意义及自然之美统合在一起,形成余秋雨所特
《都江堰》课件 (共38张PPT)
志 远
学 高
身 正
行 笃
代表作品: 散文集《文化苦旅》
写作风格:以游记的方式进行文化思考,
将“人、历史、自然” 交融在一起。其散文 被称为“文化散文” 或“学者散文”。
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各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工程的伟大与不朽。 第二部分:水流的强悍与驯顺。 第三部分:李冰的智慧与精魂。 第四部分:影响的巨大与深远。
为什么说长城伟大?
1、规模宏大,占据了辽阔的空 间,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 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2、能够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
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深 厚。
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中国历史上最激 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1、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 ,而都江堰 ,至今还在为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永久地
第一部分:
1 第一部分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第一段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 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2 第一部分运用了什么样写作手法?
对比 都江堰与长城
作者从哪几方面对都江堰与长城进行了比较?
都江堰 与
长城 之比较
修建年代
规模大小 社会功用 文明特点 形象
都江堰的本质特征:
它像一位母亲一样滋润和濡养着中华民族; 不炫耀,无所求,默默奉献。
三、 为什么说李冰“失败了,终究又胜 利了”?
失 1、他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败: 不被统治者所认同。
2、他的百姓安居乐业之梦被 后代所破坏。
他终究又胜利了
四、怎样理解“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 登月线路遥相呼应”?
一方面是说,图谱社会意义的重大, 可与当代政治、经济的重大事件媲美;
另一方面是说,图谱与裁军数据、登 月路线中蕴含的造福于民的思路是相通 的。
学 高
身 正
行 笃
代表作品: 散文集《文化苦旅》
写作风格:以游记的方式进行文化思考,
将“人、历史、自然” 交融在一起。其散文 被称为“文化散文” 或“学者散文”。
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各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工程的伟大与不朽。 第二部分:水流的强悍与驯顺。 第三部分:李冰的智慧与精魂。 第四部分:影响的巨大与深远。
为什么说长城伟大?
1、规模宏大,占据了辽阔的空 间,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 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2、能够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
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深 厚。
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中国历史上最激 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1、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 ,而都江堰 ,至今还在为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永久地
第一部分:
1 第一部分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第一段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 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2 第一部分运用了什么样写作手法?
对比 都江堰与长城
作者从哪几方面对都江堰与长城进行了比较?
都江堰 与
长城 之比较
修建年代
规模大小 社会功用 文明特点 形象
都江堰的本质特征:
它像一位母亲一样滋润和濡养着中华民族; 不炫耀,无所求,默默奉献。
三、 为什么说李冰“失败了,终究又胜 利了”?
失 1、他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败: 不被统治者所认同。
2、他的百姓安居乐业之梦被 后代所破坏。
他终究又胜利了
四、怎样理解“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 登月线路遥相呼应”?
一方面是说,图谱社会意义的重大, 可与当代政治、经济的重大事件媲美;
另一方面是说,图谱与裁军数据、登 月路线中蕴含的造福于民的思路是相通 的。
《都江堰》精品课件-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3
3.浏览课文,分析作者是如何写李冰的。
① ② ③ ④
李冰其人: 秦国、蜀郡守。 行为: 修建都江堰。 目的: 浚理、消灾、滋润、濡养。 品格: 质朴、冰清玉洁、为民造福、求真务实、淡泊名利、 贴近苍生。
⑤ 实践内容: 水利治理,生命实践。 ⑥ 实践结果: 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文本解析 请在第三部分中,找出直接高度评价李冰父子贡献的段落。
前三句拿海水和都江堰的水流作对比,突出都江堰的水流灵 动活泼、精神焕发的特点;中间四句正面具体描写(拟人)都江 堰的水流;最后一句再一次强调了都江堰水流的魅力。
请给第二部分拟一个标题 都江堰水的强悍与驯顺(强撼的生命力)
感知与领悟(三) 1.阅读第三部分,概括主要写了什么?
李冰
2.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专家。 约公元前 256 到公元前 251 年被秦 昭王任为蜀郡郡守。他征发民工 在岷江流域兴办多项水利工程, 以都江堰最著名,二千二百多年 来在川西平原效益卓著。
细细浸润,节节延伸
灵动的生活
心
态
摆出老资格,等待人 们修缮
卑处一隅,绝不炫耀, 毫无所求,只知贡献
感知与领悟
(一)
1.标题:都江堰工程的伟大与不朽 2. 段落解析 (1)运用写法: (2)写作角度: (3)写作目的: 对比 ①修建时间②工程规模 ③社会功用④文明特征
(4)中心句: 从各种角度反映都江堰和长城的区 别,认识到都江堰的伟大。
李冰的智慧 1.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 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 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 提示:政治走向在这里是指与政治理想相关联的实施政治 的方案,一种是一些官场丑类的政治走向,他们或无所事事, 无所专政,根本无视百姓疾苦,或互相倾轧,玩弄权谋,不惜 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另一种是李冰的政治走向,既拥有利 民富民的胸怀与责任感,认定在旱涝成为百姓最大祸患时,治 水就是最大的政治,政治家就应该成为水利家。显然持第一种 政治走向,随之而来的是死气浊味乃至腥风血雨;而正是基于 第二种政治走向,都江堰才得以矗立在四川大地上。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3 第8课 都江堰 课件(35张)
[ 知文体] 文化散文 文化散文是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盛行的一种散文形式,它抛弃了传统散文的 玲珑隽爽、轻盈洒脱,而赋之以深沉的历史之思与文化之感。作者多通过对历史 遗迹或文物的游览观赏,追溯还原历史本相,产生出对传统文化现象的反思与感 触,以散文的形式表现出来,被称为“文化散文”。其代表作品为余秋雨的《文 化苦旅》和《山居笔记》 。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身为一个穆斯林, 祈求 (祈求/乞求)真主是我们每天的必修功课,而感赞 真主安拉的句子成了我们的生活语言。 (2)我确实是有难处才向你 乞求 (祈求/乞求)的,谁好意思开口向一个陌生人要 钱,我实在是没有办法。
2.圣地· 胜地 两词都为名词,指地方。 “圣地”一指宗教徒称与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二指具有重大历 史意义和作用的地方。如“圣地拉萨”。 “胜地”指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如“旅游胜地”。
[ 知识· 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傩 戏( nuó ) .
n 颓壁残垣 ( yuá ) .
濡 养( rú ) . 履 历( lǚ) .
pēnɡ 怦 然心动 ( ) . 圭臬 ( niè ) .
邈 远( miǎo ) . n) 修缮 ( shà . 众目睽 睽( kuí) . 礁 石( jiāo) . 遴 选( lí ) n .
[ 质疑· 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咆哮:(如猛兽、海浪、人等)发出洪亮有力的 回荡的声音;高声大叫。 12.众目睽睽(kuí )众人的眼睛都注视着。 13.浚理:疏通治理。 14.长锸:挖土的工具,铁锹。 15.圭臬(ɡuī):指圭表,比喻准则或法度。臬, 古代测日影的标杆。 16.韬(tāo )略:由古兵书《六韬》、《三略》引 申而来,指计策、谋略。 17.祭祀:置备供品对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 并祈求保佑。 18.怦然(pēng ):形容心跳的声音。
推荐阅读
• 《文化苦旅》 • 《山居笔记》 • 《霜冷长河》 • 《千年一叹》 • 《行者无疆》 ……
余秋雨作品
宝瓶口是玉垒山伸向岷江
的长脊上人工凿开的一个控 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形似 瓶口且功能奇而名。其右边 的山丘为离堆。瓶口宽度和 底高都有极严格的控制,古 人在岩壁上刻了几十条分划, 取名“水则”(我国最早的 水位标)。内江水流进宝瓶 口后,通过干渠经仰天窝节 制闸,把江水一分为二。再 经蒲柏、走江闸二分为四, 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 倾斜,一分再分,形成自流 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的 近一千余万亩农田。
都
江
堰
余秋雨
课前
国际灌排水委员会主席阿卜杜拉 曾说:“都江堰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 了,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水和谐 发展的精髓,这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 今天尤为可贵。” 司马迁《史记》说:“都江堰建 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谨, 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都江堰是秦国蜀郡守李冰为治理岷江水患 率众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迄今已有2250多 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 生态工程,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都 江堰市城西,建筑在山川与平原的咽喉要冲, 其工程采用“无坝引水”的形式,主要由鱼 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 (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大工程巧 妙地利用了天然地势和弯道水流规律,协调 运行,有效地解决了引水灌溉,泄洪排沙的 问题,孕育了沃野千里,号为陆海的“天府 之国”成都平原。
选择长城,不仅因为它的修建时间与都江堰相近, 而且更因为长城的知名度高于都江堰。在一般人看来, 长城无论如何要比都江堰有价值得多,而作者的看法 恰恰相反,作者选择长城来与都江堰相比,绝不是矮 化长城,拔高都江堰,而是为了凸显本文的主题。文 章的新意由此而生,深度由此而来,文章总体构思的 基点由此立稳并得以渐次生发。正是在长城文明的映 衬下,都江堰文明的特质更为鲜明地显现了。
10—24自然段中,找出直接高 度评价李冰父子贡献的段落
10 14 19 20 24
剩下的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比方说第11自然段是用李冰的毫 不惹人注目与其他显赫官僚比较.
12 用李冰以实践科学为民“消灾、儒养”的政治理念,同不 学无术的官僚理念比较. 13 用现代一个有作为来类比几千年前的李冰; 15 用李冰修建水利工程的实干形象,同追求虚名、富贵、权势 的当权者比较; 16 用李冰绘制水系图谱,同现代的伟大发明比较;
都江堰
——余秋雨
长城
工 程
意志力的骄傲 功用废弛 僵硬雕塑 等待修缮 壮胆排场 蛮 吓 残 忍
都江堰
造福千秋 灌溉中华 灵动生活 奉 献 声威 地震 气势 飞奔 流态 乖乖 走向 纲领 指令 个性 民 众 圣 洁 仁 慈 愚智拙巧
造 福 民 众 巨 大 魄 力 生 死 为 民
创 建 者
李冰的政治观
降龙治水神李冰
•铸 精 魂 •冰 清 玉 洁 书 写 典 范
左上:鱼嘴堰 右上:飞沙堰 左下:宝瓶口
鱼嘴堰设在岷江出山
后的一段弯道上,把 江流划然中分为内外 两支。外江(处于河 床弯道凸岸)为岷江 自然走水河道 ,内江 (处凹岸 )水进入成 都平原。鱼嘴的设置 极为巧妙,它利用地 形、地势,巧妙地完 成分流引水的任务, 而且在洪、枯水季节 不同水位条件下,起 着自动调节水量的作 用。
5、第二部分开头写作者“乘便看一眼”都江堰之前 “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欲扬先抑,为后来的“发现”做铺垫,而且与 第一部分结尾盛赞都江堰形成反差,使文章产生起 伏悬念,引人入胜。
6、第二部分是如何描写都江堰的壮观景象的?
先写都江堰所处环境,再写都江堰的水声, 然后写水形水态。
都江堰和长城对比
(1)都江堰的修建时间早于长城; (2)都江堰的功用绵延至今,而长城 的社会功用已经废弃; (3)都江堰毫不炫耀只求奉献,而长 城却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修缮。
1、文章第1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在全文中 起什么作用? 是全文的纲。“最激动人心”是全文的文 眼。
2、第2自然段,写长城伟大,会不会减低前面对 都江堰的评价? 不会。
飞沙堰处金刚堤下段有一
低平的地段,是内江的泄洪 道。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 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 从飞沙堰自行溢出,让大量 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 用是“飞沙”,岷江挟着大 量泥沙,石块从山中疾驰而 来,如顺内江而下,就会淤 塞宝瓶口和灌区。飞沙堰则 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 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 里 抛入外江(主要是巧妙 地利用离心力作用),确保 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功之 妙。
李冰父子像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专家。 约公元前256到公元前251年被 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他征发民 工在岷江流域兴办多项水利工 程,以都江堰最著名,二千二 百多年来在川西平原效益卓著。 他还主持了凿平青衣江的溷崖 (今四川夹江县境);治导什 邡等县的洛水和邛崃等县的汶 井江;又穿广都(今双流县境) 盐井诸陂池等工程。见(《华 阳国志· 蜀志》)
第一部分运用对比,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 对比?
历史更悠久 为民造福更直接 发挥作用的时间更长
都江堰与长 城之比较
今天仍然像最初那样有价值 都江堰的本质特征:
它像一位母亲一样滋润和濡养着中华民族; 不炫耀,无所求,默默奉献。
二、作者从若干方面来比较长城和都江堰,哪 个方面的比较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为什么?
其中社会功用方面的比较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
这不仅因为延伸距离、文明特征等方面是依附于社 会功用的,而且因为对社会功用的评价是文章的核 心内容,这里是在为第三部分浓墨重彩地展开文化 反思张本的。因此,作者在这一部分用较多笔墨在 社会功用方面比照两大工程,令人信服地表达了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 江堰”的文化感受。
政治含义: 浚理,消灾,滋润,濡养 做实事: 出发点: 具体,质朴 百姓生活的现实需要
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为民造福
李冰式精魂
务实求真
淡泊名利 贴近苍生
如何理解:“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他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不被统治者 所认同。
精魂长存,百姓的膜拜和崇敬
都江堰的伟大(和长城的比较) 都江堰的景观 李冰父子为民造福之精神
17 用李冰朴实的治水经同看上去浩繁实际可能无用的“典籍” 比较
18 用李冰对建设事业的投入同一些人热衷于征服、破坏比较;
21 用李冰的智慧、仁慈,同秦始皇的蛮吓、残忍比较;
22 用都江堰的现实作用同长城的虚名比较; 23 用李冰父子献身精神同某些饱食终日的现代官僚比较,高 度赞扬了李冰父子的历史贡献。
尤其是近40年来的大力扩建军与渠系改 造,使其灌溉面积由不到300万亩发展到 1003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灌区。形成 了集灌溉、防洪、城市供水、综合利用 为一体的灌区格局。都江堰科学的原理, 精密的设计、巧妙的技术、宏伟的营构, 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人与 自然和谐共荣的思想精髓。
展 才 华 兢 兢 业 业 造 福 万 民
余秋雨简介
余秋雨:中国文化史学者,艺术理论家,上海 戏剧学院教授,并曾任校长。获过“国家级突出 贡献专家”称号,代表作:《文化苦旅》、《文 明的碎片》、《霜冷长河》。 写作风格:以游记的方式 进行文化思考,将“人、历史、 自然” 交融在一起。其散文 被称为“文化散文”
李冰简介
李 冰 石 像 东 汉
--
李冰简介 冰 石 像 东 汉
李
都江堰水利工程因其历 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 合理、运行科学,与环境 和谐结合;因其独特的历 史、文化和科学内涵, 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 员会第24届大会上都找出重点词语
1.颓壁残垣(yuá ):残垣断壁。倒塌、残缺 n 的墙壁。 2.惊悸(jì :因惊恐而心跳得厉害。 ) 3.邈(miǎo)远:遥远。 4.废弛:原指法令、政令等松弛而变得无约束 力,这里指失去原有的作用。 5.华章:华丽的诗文。 6.修缮(shà :修理。 n) 7.炫耀:夸耀。 8.濡养:将食物弄湿来喂养。 9.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10 驯顺:性情柔和能服从。
思考领会: 李冰的“精魂”体现在哪里? 都江堰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思考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赞美都江堰,是为了赞美都江堰的设计 者和兴建它的主持者李冰;赞美李冰也是为 了弘扬他的为官之道。三个部分,环环相扣, 逐层推进。文章围绕一个中心,采用连锁式 联想的方式,深刻地表达了对历史经验和文 化传统的严肃思考。
邈远的时间 至今在输送清流 细细浸润,节节延伸 灵动的生活
卑处一隅,绝不炫耀, 毫无所求,只知贡献
修建时间 规 模 占据的是 社会功用 水流外观 文明状况
辽阔空间
已废弛
突兀在外 僵硬的雕塑 摆出老资格等 待人们修缮
思 考
作者为什么用长城来与都江堰作对比?怎 样理解作者的观点 ?
作者认为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为了 更生动清晰地说明这一点,采用对比手法是必要的, 这就需要选择同样称得上伟大的工程来作参照物。
整体感知
用长城作对比,评说都江堰是 第一部分: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 程”。 第二部分:写偶然发现都江堰的美,并 为它折服。 由物及人,由歌颂都江堰 第三部分: 进而歌颂其创造者李冰。
作者是怎样表现都江 堰比长城伟大的?
比较对象 比较项目
长
宏大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