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生活化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德育生活化的模式探索

摘要:传统的学校德育由于与生活相脱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道德的领悟问题,也没有真正形成道德行为上的自觉,难以让青少年融入其中,并与之契合形成高尚的人格,这与学校德育的出发点相违背。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对传统德育工作存在的弊端进行深刻反思,并积极建构学校德育新模式。如果将德育生活化,则将大大增强德育的亲和力,增强德育的实践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体验中建构伦理精神,培养完美人格,这是相对于传统德育的进步。

关键词:学校;生活化德育;探索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德育有一个很大的失误就是道德教育与生活相脱离,使发展人的德性的道德教育成为纯粹道德知识的教育,不顾道德和道德教育都必须为生活服务这一事实,把德育从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中抽离出来,由教育者通过各种教育教学形式一味地向受教育者强制灌输,再加上唯智主义的影响,使道德教育完全忽略了道德个体的内在需要、生活目的和主体道德体验等,遮蔽了学校道德教育的生命活力和育人魅力。当代德育只有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世界,才能重新散发其育人魅力并激发人的生命活力。

一、学校德育教育的弊端

传统的学校德育存在诸多弊端。传统的学校德育与生活相脱离,使发展人的德性的道德教育简单化为道德知识、道德理性的教育,

而忽视了德育对个体生活的意义,单纯从规范出发去要求学生,脱离生活、脱离实际,其实效性一直难以提高。德育教育主要有以下几大弊端:

1.德育价值理念上的社会本位观

传统的学校德育片面强调其价值上的社会本位观,把学校德育等同于集体主义教育,过分强调社会取向,把“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作为核心的德育目标,忽视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即德育对个体的发展所产生的实际影响,主要包括个体的生存功能、发展功能及享用功能。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也超越和脱离了现实的历史条件,这种在理想化、圣人化的德育理念指导下的德育工作不但得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面目可憎。

2.学校德育目标的理想化

教育的有效性有赖于外界教育要求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吻合

程度,不考虑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水平和心理变化的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国民实际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现实情况,以过度理想的人格标准作为德育的目标,把理想与现实割裂开来,这样使得我们为德育而进行的种种努力都无法企及,拔高了的德育目标,强烈的理性目的并没能带来理想的结果。

3.学校德育内容上的政治化和知识化

传统学校德育与生活相脱离最明显的是体现在德育内容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过分注重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尤其是政治功能,

把学校德育当成是在学校进行简单的政治宣传,政治功利主义色彩浓厚,大大窄化了德育的功能;同时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只重视道德知识内容准则与规范的教育,致使学校德育不仅无法关注、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更无法引导他们领会和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与崇高。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对人们生活的垄断地位降低了,生活性问题取代政治性问题成为人们面对和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学校德育内容上的泛政治化教育就完全落伍了。4.教育方法上以空洞说教为主

传统的学校德育往往把学生当成是消极接受道德说教的“布袋”,是没有自主意识和独立思想的教育对象。德育方式是过度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而不是学生自己的生活感悟和体验,不关注内向用力,无视学生是道德行为的最终实践主体这一事实,不尊重“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基本规律,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要求,这样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生活化德育的基本特征

生活化德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人的德性的发展与智力的发展有着本质的不同:人们可以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集中学习知识经验,却不能与社会生活相隔离去学习道德。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真正的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中进行。”[1]学校德育与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生活的隔离阻断了学生德性发展的源泉和渠道,理论说教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要想突破传统学校德育的困境,我

们必须对生活化德育进行探索,针对传统学校德育的弊端,我们的生活化德育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尊重生活的整体性

杜威曾言:“教育上合乎需要的一切目的和价值,它们自身就是合乎道德的。之所以还有人不懂这个道理,这是由于狭隘的和说教式的道德观。纪律、自然发展、文化修养、社会效率,这些都是道德的特性,都是教育工作所要促进的一个社会优秀成员的标志。”[2]由于人的德性是一个整体,所以生活化德育也应关注整体性的人的生活,而不能是被交错分隔成各种碎片的生活,其整体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这种德育与整体性的生活血脉相连,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而又最终为生活更好地服务,回到生活之中。其次,这种德育所培养的德性不是离开生活的单纯的理性化、知识化的德性,而是由德性确认并体现在德行之中的生活中的具体可感的德性。再次,这种德育的整体性还体现在它始终贯穿于我们全部的生活当中,不是像传统德育那样在专门的课程与时间里教授给学生道德知识,而在另外的课程与时间里对道德问题漠不关心,甚至是自觉不自觉地做着有违道德的事。生活没有真空,学校生活亦然,全部的生活都与道德相关,都有德育意义。正如陶行知所言:“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健康的生活便受健康的教育……我们可以说,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有目的的生活是有目的的教育;无目的的生活是无目的的教育。”[3]最后,这种德育的整

体性还体现在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接受的德育,双方在生活交往中共同接受教育,都受到这一整套道德原则的约束。

2.认知人的社会性

人的德性的发展不是在个体独自的抽象道德知识学习或理性的

道德思维探求下进行的,而是在社会人际关系背景下通过交往、互动进行的。学校就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人际交往与互动既是人德性发展的条件、背景,又是人德性发展的内在动因。生活化学校德育就是主张在人际关系背景里,通过人际交往与互动实现德育。学生的道德发展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在师生、同学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家长、教师的期待、同学的看法以及他们之间的默契、认同本身就包含道德的成分。总之,学生德性的形成不可能是一个脱离社会关系的纯粹个体认知的过程,而必然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3.发挥生活的实践性

生活化德育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道德的生活而进行德育,是实践性德育,是真实的可观、可感、可触的具体生活。其实践性来自于生活的实践性,生活不能只是“思”,生活还是需要具体“过”的。真实而自然的生活及以此为基础的活动,都是实践性的。道德不是可以旁观的事件,德性的习得不能在事不关己的讨论或冷眼旁观中进行。我们必须在“过”道德生活的过程中,认识社会与道德、个人与道德,通过体验道德生活,发展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悟能力,进而将自己的认识、情感、体验、感悟融入生活当中。生活化德育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