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从语言学角度看对外汉语教学
从语言学角度看对外汉语教学第一章:引言随着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这种趋势促进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言学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对外汉语教学的几个方面,旨在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启示。
第二章:语言教学法语言教学法是语言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采用合适的语言教学法对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首先,要采用“输出假设”教学法。
这种方法认为只有让学生亲自尝试使用语言,才能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
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课堂上的语言输出非常重要,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说话练习、角色扮演等。
其次,要注重语言的应用环境。
汉语学习者必须学会在实际环境下应用汉语才能获得成功。
教师可以开展多种活动,如实地考察、访谈和观察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
第三章: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现象的学科,帮助我们了解同一种语言不同地区之间的语音差异,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掌握汉语语音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汉语的声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许多汉语学习者都会因为声调不准确而导致交流困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汉语的声调,在练习中注重流畅和准确,例如可以让学生跟读练习和口语对话。
第四章:词汇学词汇学是研究词汇的学科,对外汉语教学者需要注重帮助学生大量积累汉语词汇。
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词汇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汉语有着独特的词汇结构,一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也有很大差异。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采用词汇分组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记忆汉语词汇。
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互动式教育软件和游戏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汉语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第五章:语法学语法学研究语言中句子和词的结构,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语法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汉语语法结构复杂,较为抽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案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汉语语法结构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范畴观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几点启示
如 前所述, 范畴分为基本层次范畴、 非基本层次范畴或上位范 畴 、下位范畴。基本层次范畴词构成了人类心理认知的最基本等 级, 在此等级上 , 大脑的经验范畴也最接近 自然界的客观范畴 , 人
竹 容易感知和记 。因此 : 碾 () 1教材编定方面 : 以基本层次范畴词的教学 为主 , 应范畴理论 . 2
在经验世界里, 事物被j 为不同的范畴。 吩 范畴『 本系表现 出某
种梯级层次 陛。 范畴可以向上扩展为上位范畴 , 也可以向下扩展为 下位范畴 , 上位范畴包含下位范畴, 同时又是另一个更高范畴的子 范畴。 在范畴体系中, 有些范畴处于基础地位, 构成基本层次范畴。 基本层次范畴由于最具有典型陛, 所以 , 往往在认知心理上有突显
文章编号 :6 32 1(0 20 - 07- 17 - 1 12 1 )50 8 -2 - 0 认知语言学认为 ,人的语言能力是建立在 自身对客观世界的 经验感知和慨 也 的基础之上。而语言, 正反映了这种经验世界的 范畴化慨念结构 。人类正是用概 念范畴来界定 各种相似但 又不同 的事物和现象 ,并进而建立了以概念范畴来描述客观世界和进行 思维的语言工具 。 范踌和范畴吖 野戗 吾言的发展和习得 , 对语言
词汇 。
工一 概念范畴一 语言符号” 一 一 。人们最终用语言符号系统将混杂的 世界万物转化为 清晰的信 息 秩序。范畴化能力是人类头脑中最重 要的认知能力之一,它建立了认知对象在思维领域中的归属和定 位。范畴观正是基于这一过程建立起来的。 认知语言学范畴观包 含原型范畴理论和基本层次范畴理论。
关键词 : 认知语言学; : 范畴 基本层次范畴词汇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H0 A
性, 即它们最容易为人们感知和应用。同时 , 由于它们是 日 常生活 中所熟见的, 具有具象} 容易掌握。如汉语中“ 、 之类的基本 生, 猫 狗”
外语环境和二语环境对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
外语环境和二语环境对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关于外语环境和二语环境对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一、环境差异对学习者语言发展的影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做过一个关于狗的条件反射的心理实验,该实验证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可以使有机体习得新的技能、知识。
这些心理学的结论后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语言学,特别是外语教学方面,用以谈论外界环境对于有机体(学习者)的影响。
虽然在日后的发展中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习得机制似乎说明语言是二语学习者们内部自身的机制,但是本文认为仍然不能忽视环境对于二语学习者的影响。
上述问题中的环境应该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语言环境,二是课堂语言环境。
因为我们在平时生活交际时所处的环境与课堂学习的环境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交际对象、交际内容等的差异。
所以我们在分析外语环境和二语环境对学习者的影响时首先应该明确我们所说的环境到底是指什么,本文认为在此谈论的外语环境和二语环境均包括社会和课堂的环境。
第一,二语环境相对于外语环境而言,能够给语言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
这些学习者在二语环境中,無论在课堂上还是社会生活里接触的语言大多都是目的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目的语的输入是非常多的。
这种长时间全方面的接触目的语显然对于掌握目标语言有一定的益处。
现在,很多学校也提倡在非目的语环境中的沉浸式学习。
沉浸式外语培训模式的理论根据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要求学生衣食住行全方位、全时间段只能使用目标语言,从而阻断母语的干扰,在短时间内形成目标语言的思维习惯,达到灵活运用该语言的目的①。
这种做法其实就是默认了二语环境在时间上给予学习者的可能性。
第二,二语环境相对于外语环境而言,能够给二语习得者给予更多的实践、交流的机会。
语言最大的功能就是用来交际,如果我们学习一种语言,而不会用这种语言沟通交流,那么可以说这种学习是失败的。
语言环境可以有很多分类,其中一种就是交际性环境和非交际性环境的分类。
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E POR O T N 探索争鸣 X L E C N E DI
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全 美睿
( 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学院 0 级对 外汉语言专业 辽宁 城市 7 15 0 ) 2 15 中图分类号 : 6 2 文献标识码 : G4 A 摘要 : 本文对对外汉语教学进行了探 讨, 提出见解。 关键词: 对外汉语 教学 词汇
汉语学习者在学 习词汇过程中 .经常使用一些合乎汉语语法却 不地道 的词语 组合 , 比如 , 多汉语学习者会说出“ 很 挨表扬” 这样 的短 语运用语 义韵律理论 , 我们 不难 发现 “ 一般与“ 、打” 批评 ” 挨” 骂” “ “ 消 极词语搭 配。 如果教师在讲 “ ” 挨 这个词 的用法的时候 , 运用语 义韵律 理论就 比较容易让学 习者理解。 传统的词义辨析 . 同义词 的词 目 是对 意义逐条分析 。 词典 中遇到对词语的解释 , 在 一般用同义词互训解释 是很常见 的现 象, 这种解释 对于母语使用者来说能够“ 使用” 但是对 , 于汉语学 习者来说则会产生很 大的麻 烦。 比如“ 和 “ ” 挑” 选 这两个词 , 在 《 代汉语词典 》 商务印书 馆) 现 ( 里的解 释 : 挑 ” “ 的解 释是 “ 选” 挑 , “ 的解释 也是 “ 选” 挑选 ”所 以这个解释会让汉语学习者很迷惑 , , 他们 可能认 为这两个 词语 的意义一样 。这两个词也可以用在 同样 的语言 环境里 ,但是 一般来说 ,挑 ”除了和一些表示中性意义的词语搭配 “ 外, 比如“ 挑苹果” 挑衣服 ”在 国内 , 义韵律 是一个新兴的课题 , “ , 语 语 义知识的获得需要语 言学习者从大量真实的语言材料中进行归纳 。 汉语学 习者在学 习中获得 的词汇 知识往 往仅 限于词 汇意义的了 解, 而且由于记忆力的限制 , 汉语学 习者不可 能把学 习过 的词汇材 料 全部牢记在大脑里并进行归纳 , 进而去掌握词汇的语义韵律 。 另一方 面 , 义韵律 的研究尚未成 熟 , 语 语义韵律 的描述 不能靠 语言的直觉 . 必须借 助语料库才能使实现 , 这需要对语料数据库进行观察和 分析 。 在词汇 教学的时候 , 教师可以把从语料库检索到 的语料 呈现给学 生 , 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这些语料 , 从而归纳 出词汇 的意 义、 用法和 语
现代语言学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
现代语言学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语言学理论是外语教学法的主要理论支柱,一切外语教学法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都跟语言有关。
无论是母语还是目的语,都受语言学的一般原理支配,都能归纳出语言的基本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语言学的理论同外语教学法的关系密不可分,因而学习并掌握一些语言学的理论,对于把握和运用外语教学法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同样,作为外语教学的一种的对外汉语教学,这一意义同样存在并起作用。
语言学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
语言学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这就要求我们不能过分强调习得而忽略了理论的输入。
因为对外汉语教学无论是本质上,还是形式上,都是语言教学,而其他的都是辅佐和手段,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地学会汉语这门语言而存在的。
所以,学习一些语言学的理论,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
而且我们都知道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对对外汉语教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就表现在,随着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使得对外汉语教学的理念和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这些变化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50年代到70年代后期,主要受美国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以结构主义为中心;第二阶段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后期,随着功能语言学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学开始介入人际和功能因素,转变为结构为主,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形式;第三阶段则是9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由于受功能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影响,在继续加强交际能力语言功能的教学外,文化因素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这些变化使我们看到,语言学理论对对外教学在理论上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具体事物上则是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法流派。
每个教学法流派都有各自的语言学理论基础,例如,听说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认知法则是转换生成语法,而交际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社会语言学。
以听说法和结构主义的关系为例,来进行具体阐述。
结构主义的语言观在听说法中的体现主要有三点:第一,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认为人们的交际活动,主要依赖口语进行,因为言语有着书面语所没有的语调、节奏、重音等便于对方理解的语音手段。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特点在众多的功能主义流派中,以韩礼德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影响最大。
在所有语言学派中,它的影响仅次于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派。
系统功能语言学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这个流派有相当完整的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
系统功能语言学根植于伦敦学派,但它决不是对任何一种现成理论的简单重复或该意模仿。
它有自己的鲜明的语言符号观,独特的研究方法,明确的研究重点,既定的奋斗目标,而且注意吸收其他学派的精华,最终形成了自成一体的语言学体系。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有如下的特点:第一、系统语学家十分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及如何实现这些社会功能,所以系统语言学家集中力量去发现和描写由于社会情境和说话人的情况不同而产生的各种语言变体,以及这些变体与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
第二、系统语言学家将语言看作是与意义相关联的可供人们选择的若干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systemnetwork),又称意义潜势,而语言使用者使用语言表达意义被看作是从该系统网络中进行各种有意义的选择的过程。
系统语法要研究的是语言这个符号系统的构成及内部的各个子系统以及这些子系统动作的方式。
简言之,系统语法着重说明语言作为系统的内部底层关系。
语言不是人的一种知识功能力,而是"文化和社会所允许的选择范围",也就是"在语言行为上所能够做的事情的范围"。
这一点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区别于转换生成语言学乃至其他许多语言学派别的重要标志。
第三、系统语言学比较重视对个别语言以及个别变体的描写,并且认为这种描写本身就是语言学的目的之一,而不是为了发现语言的普遍现象。
人类语言共同遵守的规则是最容易为人们所掌握或学习的,因此研究这些规则对于促进人类交际没有多大帮助。
相反,只有语言间的差异尤其是这些差异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才是真正重要的,认识和掌握这些差异会有助于克服其造成的交际障碍。
克拉申五个假说对对外汉语教学启示
克拉申五个假说对对外汉语教学启示克拉申(Krashen)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他提出了一系列对外汉语教学的假说,这些假说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教学效果具有很大启示。
本文将介绍并分析克拉申的五个假说,以探讨它们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第一假说是“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
克拉申认为,学习者通过接触大量的语言输入,特别是针对他们当前语言水平的输入,可以逐渐习得新语言的规则和结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意味着教师应当提供充足而有意义的汉语输入,例如通过听力材料、阅读材料和教师的口语讲解。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教学法来提供多种形式的输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假说是“测试效应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克拉申认为,学习者的情感状态会影响他们对输入信息的接受和处理。
当学习者处于放松、感兴趣和自信的状态时,他们更容易理解和吸收新的语言知识。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并在评估和测试方面采取合适的方法,避免给学生过大的压力和焦虑感。
第三假说是“监控假说(Monitor Hypothesis)”。
克拉申认为,语言学习者通过对已掌握知识的监控和修正,可以在表达中达到更高的准确性。
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意味着,学习者需要有意识地运用已掌握的语言规则和知识来检查和纠正自己的口语和书写。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系统化的语法指导、语法练习和对错误的反馈来帮助学习者发展他们的语言监控能力。
第四假说是“自然顺序假说(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克拉申认为,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是有一定顺序的,不同语言结构的习得时间和顺序是相对固定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对这种自然顺序有所了解,适当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帮助学习者按照他们的认知发展和学习能力逐步掌握汉语的不同语法现象和语言功能。
第五假说是“习得和学习假说(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Hypothesis)”。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一)理论语言学和具体语言学都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
理论语言学从语言本质的认识,即语言观的角度,给语言教学的宏观指导,影响到对语言教学的性质、目标、原则和方法的认识,从而成为不同教学法流派的基础。
具体语言学对语言事实的描写和语言规律的揭示,从微观上给语言教学以启示,不仅影响到语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影响到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等各个教学活动环节。
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如对比语言学、话语语言学、语用学对对外汉语教学都有重大影响。
一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P67)➢语言是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符号是用来代替客观事物的,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语言的物质形式是声音,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集合体。
➢符号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语言中的音和义的关系也是约定俗成的,由社会习惯所定。
语言符号一经社会“约定”,就有强制性,社会成员必须遵守,任何人都不能随便变更。
语言系统又是分层次的结构,由作为备用单位,用来构成符号形式的音位和作为使用单位的音译结合的符号——语素及符号序列——词、句子等层次构成,这就形成了语言大系统下面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分支系统。
以语义系统为核心,各分支系统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赖,紧密联系。
语言系统依照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关系来组织和运作。
➢启示:A学习一种语言要重视意义。
掌握音义联系,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
B学习一种语言要掌握语言系统和分支系统。
如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
C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本质上是口头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语言学习和教学应从听、说开始,首先着眼于口头语言。
2、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P67)根据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对语言的言语的区分,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和概括,常常指作为社会惯例的语音、词汇、语法的规则系统;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说是个人对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运用,即运用语言的词汇和语法手段组成具体的话语。
对外汉语教学活动感想
对外汉语教学活动感想首先,对外汉语教学活动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母语。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研究和学习汉语语法和词汇,这不仅帮助我更好地教授学生,还加深了我对母语的理解。
同时,我也尝试着从学生的角度看待汉语,理解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和痛点,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语。
其次,对外汉语教学活动让我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教学资源,帮助他们更快地提高汉语水平。
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汉语学习中。
另外,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汉语文化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结合汉语课堂和中国文化课程,让学生不仅学会汉语,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社会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在教学活动中,我也会邀请中国的客座教师和学者,为学生讲解中国文化,举办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以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最后,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也让我更加懂得如何进行跨文化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结合学生的国情和文化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
在教学活动中,我也会引导学生参与汉语演讲比赛、文化交流活动等,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才华和交流经验的机会。
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学的快乐和成就感。
在帮助学生提高汉语水平和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我也不断成长和进步。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更多学生提供更好的汉语教学服务,让更多人爱上学习汉语,爱上中国文化。
认知语言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合 起 来 , 决 了许 多 我 们 无 法 解 决 的 问 题 , 也 使 得 许 多 学 者 将 解 这
目光 投 向 了认 知 语 言 学 , 望 通 过 这 一 视 角 的 研 究 , 够 更 加 有 希 能
利于对外汉语教学 。
l 引 言
关 于“ 图式 ” 的思 想 , 在 康 德 时 代 就 已经 提 出来 了 。 如 康 德 早
把 “ ” 个 概 念 描 述 为 一 个 心 理 模 式 , 可 以 以 一 般 的 方 式 来 狗 这 他
语 序 是 一 种 重 要 的语 法 形 式 或 语 法 手 段 , 仅 是 表 示 语 法 结 不
构 的 语 法 意 义 的 形 式 , 是 语 言 表 达 或 修 辞 的 手 段 , 些 语 言 也 有
( 印 欧语 言 ) 于 有 丰 富 的形 态 变 化 , 多 语 法 意 义 不 是 通 过 如 由 很
描 绘 一 个 四足 动 物 的 图 画 , 不 用 局 限 于 一 个 塔 顶 的 单 一 的 图 而
画 经 验 之 上 。如 “ 架 ” “ 景 ” “ 案 ” “ 本 ” 框 、情 、方 、脚 以及 “ 式 ” 模 这 样一些词语就体 现了图示思想 。
它 体 现 了认 知 行 为 和 语 言 使 用 的 经 济 原 则 。 有 了 原 型 这 样 一 种 理 论 , 们 在 记 忆 大 量 的 事 物 的 时 候 , 以 用 较 少 的认 知 成 本 来 我 可
获 取 最 大 的认 知 效 益 。根 据 原 型 理论 的 方 法 , 言 学 的范 畴 主 要 语 不 是 由语 言 的特 异 性 聚 顶 的 , 是 由人 类 的认 知 决 定 的 。 而 2 认 知 语 言 学 中 的 圈 式 理 论
浅析汉英语言的语用差异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
浅析汉英语言的语用差异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摘要:跨文化交际中的诸多障碍是因语用失误造成。
本文列举了中英两种语言常见的语用差异及这种差异造成的语用失误,分析了这些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应采用的正确的语用教学态度和方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用差异对外汉语教学一、语用的概念“语用”顾名思义,就是语言的使用,语用学即关于语言使用的学问。
语用学是语言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学科。
1938年,美国哲学家查尔斯・莫里斯在他的著作《符号理论基础》中首次使用这一术语。
他认为语用学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
二、语用失误1983年托马斯首次提出语用失误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因文化差异,而不能准确地根据语境理解、使用学习语的隐含意义。
语用失误是因语用差异而导致的误解、不合乃至冲突,或偏离交际目的的语言行为。
三、汉英语言中常见的语用差异及容易产生的语用失误1.称谓用语中国人重视家庭、亲情,认为血浓于水。
为了表示礼貌,对陌生人也以亲属关系称呼。
如:“李阿姨,张叔叔,王奶奶”。
英国人之间,如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Mr.”,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
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和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显得男女平等。
如称谓“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中文要用“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词语以示区别。
父母同辈的称谓:英文统一用“uncle”和“aunt”,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姑妈、姨妈”等区别细致。
英文中表示下辈的“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和性别。
而中文中严格区分“侄儿、侄女、外甥、外甥女、堂弟、堂妹、表弟、表妹”等。
外国人在学习中文的称谓用语时常常被这些复杂的关系搞得晕头转向,这也是他们常出现语用失误的地方。
论文——社会语言学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社会语言学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引言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社会语言学首先在美国兴起,这一学科主要将语言学和社会学有效结合起来,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来诠释和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及差异。
社会语言学主要注重语言的社会性,其较为注重跨学科的实际运用,在语言与社会之间研究语言的运用现状与运用规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研究新的应用领域,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1 社会语言学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众所周知,传统的语言学领域里,主要是以结构主义为代表,其主要特征是比较注重语言的内部特征,社会语言学则较注重从外部特点去研究语言的本质,并利用语言本质去扩宽研究视角,社会语言学的诞生将传统语言学的研究结构朝着语言交际能力的方向转换,对外汉语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研究社会语言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对于提高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 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方向是社会现象与语言学的关系。
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不同表现方式和语言与社会之间的不同关系,其注重的不是语言的核心结构体系,而是语言的社会内涵。
在社会语言学里,考察社会语境中语言的使用现象,从社会学角度上来描述和解释语言使用的不同变化情况,其可以分为宏观社会语言学和微观社会语言学。
其中,宏观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的是诸如语言规划、政策的制定,语言的文字改革等相关问题的整体性研究,围观语言学则偏向于语言在社会环境变化中的变化情况,诸如:民族或种族、阶级、性别和年龄等等社会因素对语言使用所产生的影响、人们对各种变体的态度及评价和各种语言变体的构造特点和社会功能等等。
1.2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概况上世纪六十年代,社会语言学在美国兴起。
这一学科主要将语言学和社会学有效结合起来,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来诠释和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及差异。
社会语言学主要注重语言的社会性,其较为注重跨学科的实际运用,社会语言学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的基础上,多方面研究的交叉型学科,其主要通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一)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一)从语言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本世纪以来,中国大部分的语言学理论都是从西方借鉴而来的,而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形成根据的却是完全不同于汉藏语系的印欧语系,况且近年来国外语言学研究从传统语言学到结构主义语言学,再到转换生成语言学,已逐步走上形式主义的窄路。
因此,盲目地模仿西方语言学建立起来的汉语语言学理论与汉语本身的矛盾日益激化,指导汉语研究与教学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从而使得汉语语言学在社科领域倍受冷落,大学的汉语课也少有人热衷,汉语语言学的发展落入低谷。
发现汉语与西方语言的关键区别在于,西方语言有明显的形态特征变化,而汉语最根本的特点是具有浓郁的人文性,并不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符号系统。
它的多种结构系统:词义结构、音韵系统、文字符号、语法构造、修辞方式等中都浸润着浓郁的汉文化精神。
因此,中国文化语言学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了。
近年来,在一大批专家学者不懈的努力下,中国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已成为中国语言学里的一个热门学科,并逐渐形成四大学派:以游汝杰为代表的文化参照派,在语言观上持一种多元看法,认为语言既是自然现象,又是社会现象,具有开创意义;以陈建昆为代表的社会语言学派,具有新的思路;以申小龙为代表的全面认同派,在民族文化心理层次上把握民族语言特点的分析方法,无疑比文化语言分析方法有更强的解释力和冲击力;以刘焕辉为代表的交际学派,注重研究语言在交际中的运动状态、结构规律、交际功能,研究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基本规律,另辟蹊径,颇引人注意。
爱德华·萨丕尔指出:“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民族语言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基本形式,文化对于语言的制约性是显而易见的。
文化之间的差异,文化的发展的轨迹不可避免地会在语言中留下痕迹,文化对于语言的制约,也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表达方式,二是表达范围。
而语言也时时刻刻忠实地折射着文化的内涵。
文化固然对语言有着相当强的制约性,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语言也无时不刻地在影响着使用这种语言的文化。
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
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在当今社会,语言学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汉语语言学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战经验,而语文教学则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环境中。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领域的交融点,希望为读者揭示汉语语言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汉语语言学的基础知识。
汉语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具有独特的语音、字形和词汇系统。
语音方面,汉语通过声调、声母、韵母等元素来区分意义。
字形方面,汉字的书写规则和笔画顺序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
词汇方面,汉语词汇涵盖了丰富的语义和用法。
这些特点为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接下来,我们进入语文教育的实践领域。
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育的方法和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教学模式方面,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到现代的翻转课堂,语文教育模式在不断创新。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们不断尝试情景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多样化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语文教学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如多媒体课件、在线课程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
当我们回顾以上内容时,可以发现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汉语语言学为语文教学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使得语文教学更加科学化和高效化。
而语文教学则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这些理论,使其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总之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之间的与互动。
汉语语言学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而语文教学则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些理论。
未来,随着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入发展,相信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将更加紧密,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充分认识到汉语语言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创新,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也期待汉语语言学和语文教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推进学科交叉研究,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社会语言学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
109神州教育社会语言学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陆碧静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现在的社会中,人们对于语言交流科研说是越来越重视。
因此,在现在的大学课程教学中,便出现了与语言相关的学科,称为语言学。
对于语言学本身来说,它包括的内容有许多,基本上与语言相关的内容,都囊括在其内涵中,其中社会语言学也是其中之一。
因此,本文将立足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社会语言学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展开探讨。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大学英语在大学学校专业设置中,社会语言学也是常设的专业学之一,在社会语言学中,其中可以包括的具体内容有很多。
但是在我国统称为两类,一类是英语课程教学,另一类则是属于对外汉语教学。
在这些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在现在的国际环境中,想要了解和使用中文的群体可以说是越来越多,因此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汉语的受众群体也在逐渐扩大,所以如何教授外国友人感受汉语知识,这便成为了中国语言学的首要问题。
而对于对外汉语而言,它最核心的内容,并不止于此,更多是要让学生掌握能够进行中外文化交流的实践工作的相关内容。
本文将结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相关教学内容,对社会语言学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展开探讨。
一、社会语言学定义所谓的社会语言学,它实际上指通过引用语言学和社会学这两者学科之间的理论基础和学习方法,从而根据不同的角度,对语言的社会性质展开研究。
对于社会语言学这一门学科的具体定义而言,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学生认为这一门学科更多地应该是集中在对语言运用上研究,并在联系社会的某些因素的基础上,去感受不同事物的语言运用上的差异。
但是,从总体上的学科分类来看,大部分国家还是讲社会语言学放在了语言学的范畴中,认为它主要是针对语言的社会研究。
因此,在本篇文章中,也将其规划在语言学类别下展开研究,简要对社会语言学理论进行分析与探究。
二、社会语言学的发展社会语言学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一开始它是一门比较边缘性的科学,刚刚出现的时候,并没有太多人注意到这门学科,并愿意投入到这门科学的研究中。
浅谈认知语言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民 族 高 等 教 育 研 究
Re s e a r c h o n Hi  ̄ h e r Ed u c a t i o n o f Na t i o n a y . 2 0 1 3
VO 1 . 1 No . 4
习得正好 可 以根据认 知语 言学 的观点 和认 知语 言学 的研 究成 果 , 反过 来利 用 认 知 语 言 学 对语 法 做 出 的
陆 俭名 先 生 十 多年 前 就 说过 , 对 外 汉 语教 学 中
不宜大讲语法 , 更不能大讲 语法理论 , 但是 , 这不等 于说 从事 对外 汉 语 教学 的老 师 可 以不关 心 语 法 , 可
以不 学 习语法 理 论 。事实 告 诉 我 们 , 对 外 汉语 教 学 的老师 懂得语 法 , 学 习掌握 一定 的语 法理论 , 将 大大
提高 对外 汉语 教 学 的质 量 。 十多 年 后 的今 天 , 对 外 汉语 教 学发 生 了 翻天 覆 地 的 变化 , 各 种 语 法 理论 层
解释, 去指导 对外 汉语 教 学 和汉 语 作 为 第 二语 言 的
出不 穷 , 新 的语 法 理 论 给 语 法 研 究 、 对 汉 语 语 法 研
究, 注 入 了新 的活 力 。所 以对 外 汉语 教 师 应 当关 注
当代语 法研 究 的新 动 向 , 充 分 吸收 汉语 语 法 研 究 的
一
、
寻求语 言事 实背 后 的认 知方 式 , 并 通 过 认 知 方式 和 知识 结构对 语 言做 出的统 一 的、 新兴 的、 跨领域 的学 科 。主要 包 括 感 知体 验 、 范畴化、 认知模型、 识 解 等 方面 。它根 据认 知 方 式 和 体验 去 解 释 语 法 , 作 为 对 外汉 语教 学 的语言 教学 和作 为汉语 学 习的第 二语 言
汉语“很+N”结构的认知语言学解释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汉语“很+N”结构的认知语言学解释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
启示
匡姣艳;江蓉蓉;吴胜伟
【期刊名称】《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2
【摘要】“很+N”结构从传统汉语语法上来看,是极其不规范的。
但此表达在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却极为常见。
学界从构式语法、原型范畴、模糊性、句法结构等多角度对此结构展开研究。
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可知,“很+N”结构的成立和广泛应用反映了概念隐喻的映射过程,包含选择源域和目标域、考虑概念域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映射等。
此映射过程不仅证明了“很+N”结构成立的合理性,而且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极具参考价值。
【总页数】6页(P107-112)
【作者】匡姣艳;江蓉蓉;吴胜伟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95
【相关文献】
1.认知语言学与词汇教学——以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词汇教学为例
2.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PPT的使用——以《博雅汉语》中级第六课为例
3.认知语言学研究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4.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语方
位词"前""后"的对外汉语教学5.应用语言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摘要: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没有汉语的基本语言理论知识,仅仅能说地道的汉语是不够的。
学生犯的错误各种各样的,仅仅指出错误加以纠正而不能说明原因,统统将之归为“语言习惯”,不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师的宗旨。
本文从语言教学出发,说明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重视语言学理论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中介语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这一开拓性的行列。
对外汉语教学非常注重对教学法的研究和改进,语言学一直在其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学生开展的汉语教学,由于所教语言的不同,对外汉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对外汉语教学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受到语言学理论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国外外语教学方法的影响,从中也不难辨析出语言学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张亚军(1990) 认为,语言学理论基础和教育学理论基础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也就是说,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以现代语言学理论和传统语法为语言学理论基础,以中国传统的教育学理论中的合理因素作为教育学的基础,同时也借鉴了其他外语教学法理论的研究成果。
”(李泉,2007)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教学法不是孤立的。
一、语言和语言学及语言教学要讨论对外汉语教学就应当先讨论“语言”和“语言学”、“语言学”和“语言学教学”的关系。
如果我们没有思考过或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 就可能导致在实际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的盲目性。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尽快掌握这一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
而且是以交际能力为重要目标的, 培养的是“语言通”。
语言学教学, 是以培养语言学家为目的的, 目标是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学知识和研究语言的能力。
语言教学是一种实践活动, 而语言教学学是一门学问。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掌握语言, 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语言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语言学家。
“语言教学学” (语言教学+ 学) 是以语言教学活动为其研究对象的学问, 目的是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
(王希杰,钟玖英,2004)二语言学理论对教学法的影响理论指导实践。
一般而言,每一种教学法理论,都有一定的语言学理论作基础。
例如,结极主义语言学注重对语言的成分和次序的分析,(王兴中,2005)因此可以清楚地看出,重视句型教学的听说法,是以结极主义语言学为基础的。
对外汉语教学需要语言学理论作基础。
语言学理论直接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一个成熟的理论可以改变一个时代的教学方法。
19 世纪末,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日渐频繁,语言交际特别是口语交际成为各国交往中最为迫切的语言交际形式。
传统的语言翻译法已经无法培养社会急需的外语人才,因此,第二语言教学法模式的改变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发展,也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来源,由此产生了直接法。
而战后50 年代到60 年代初结极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造就了听说法。
听说法在第二语言教学界颇有影响,十分盛行。
它强调听说领先,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第二语言教学应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
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认为学习第二语言就是养成一套新习惯,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模仿。
(胡清国,2007)20 世纪60 年代, 60 年代中期,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兴起,彻底动摇了听说法赖以生存的结极主义语言学基础,加之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又对行为主义心理学这个听说法的心理学基础造成了强大的冲击。
听说法开始走下坡路, 英国的应用语言学家提出了交际法也就是功能法。
认为学习语言就是用语言进行成功的交际。
(胡清国,2007)三、几种主要语言学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1、认知语言学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认知在阅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阅读是人类的一种独特的认知活动过程, 是一个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即外语学习者除了个人的阅读目的外, 还要利用其背景知识、语篇图式、词汇及语法的知识、与母语相关的知识及现实生活知识达到理解书面语的过程。
阅读课程教学离不开学生的认知能力, 同时它为认知理论提供了广阔的施展平台, 那么教师应在教学中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认知技能, 以下就联系对外汉语课程性质与目标谈谈认知理论是如何体现在教学中的, 同时教师应怎样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认知技能, 帮助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及认知策略。
传统的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 即暗喻或隐语) , 是语言装饰的手段, 但是从认知角度讲, 隐喻和语言密不可分, 是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隐喻由认知而起,又是认知的结果,同时又推动了认知的发展,这就揭示出隐喻在人类认知和推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王寅,2007)如,(2)“time is money”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发展的产物,是认识事物的需要, 是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基于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 即相似的本质。
和意义相关的修辞手法。
(杜新芳,2007)也就是说,time是基于理解money之上的。
所以,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会到隐喻的普遍性, 花费一定的时间整理分析这样的例句, 以培养学生的隐喻认识, 就会给学生的阅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仔细一些就会发现几乎每一句话中都会含有隐喻, 即使是在日常用语中, 如,(3)face of a mountain, arm of a tree, etc. (杜新芳,2007)了解语言的隐喻性本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比喻性的语言及其习语, 帮助学生提他们的文学作品阅读和欣赏能力, 也能深刻地理解语言的修辞。
2、对比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对比研究有助于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胡国清,2007)比较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只有通过比较,被研究对象的共性和个性才能被揭示出来。
对比分析作为一种语言分析方法已经有相当久远的历史了,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
把对比分析运用到第二语言教学始于美国语言学家弗思(Fries)。
对比分析是把目的语进行共时层面上的系统比较,找出两种语言的异同点特别是差异所在,借此预测学习中的难点,并在教学中采取积枀的预防措施,建立起有效的教学方法。
(李泉,2005)对比分析还可以帮助外语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所在,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是由于外语项目本身的困难造成的,还是由于沐浴的干扰而造成的。
(许余龙,2005)比如,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时常会犯下面的错误:他们习惯于在形容词前添加系动词“是”变成(4)“她是很漂亮/ 天气是热”,这样的句子不能说错,因为此处的“是”表示“确实”,但在初级汉语阶段,却只能说不对,因为语法内容是分层级的,什么样的级别讲授什么样的语法内容。
至于为什么不对,老师无需多说,只要在黑板上将汉语句子和英语的翻译句并列“She is beautif ul/ It is very hot”。
通过两个例句汉英语言对比,说英语的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两种语言在此的不同,从而掌握了汉语形容词谓语句的规律,即汉语的形容词可以单独作谓语,而英语的形容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必须在形容词前面添加系动词be 。
(胡国清,2007)这类建立在对比分析基础上的解释,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外语的词汇和语法,克服母语的干扰,有很大的帮助。
3、中介语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对“ 中介语理论” 和“ 偏误分析” 的全面了解, 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对比分析与对比语言学的认识。
中介语理论不是对比语言学的对立物, 而是在相当程度上丰富了对比语言学的研究。
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对认识语言的习得中介现象以及偏误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中介语理论以及偏误分析方法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介语从语言交际角度可分为“ 语际性中介语” 、“ 语内胜中介语” 和“ 语境性中介语” 三类。
从偏误形成角度可分为“ 类推性中介语” 、“ 记忆性中介语” 和“ 诱导性中介语” 三类。
(凌德祥,2003)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偏误或中介语情况开展对外汉语言教学。
比如说,典型的语境性中介语一般表现为话语片段本身是正确的, 但不合特定的语境。
这一般是针对具有中高汉语水平的学习者, 必须要结合语境开展教学, 紧密结合语境可以在语言表达中大大降低语境性中介语或偏误现象。
而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是典型的语际性中介语。
“ 类推性中介语” 指因用已习得的语言文化知识包括母语和目的语文化知识的泛化类推。
(凌德祥,2003)类推对语言习得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枀意义, 因此在纠正学生的类推性中介语或偏误时, 注意尽量不要损伤学生类推创造的积枀性, 否则在教学中会因小失大。
通过从不同角度考察中介语及偏误,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在教学中面对学习者的偏误,并不是一定要每个错误都死死抓住不放。
而是应该根据语言习得的中介语理论,针对不同类型的中介语或偏误现象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否则只会降低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的进步。
四、结语语言学是一门科学,它以语言理论为指导,体统的介绍语言的基础知识、学习、研究语言本质、结极、起源和发展的变化等问题。
(王兴中,2005)教语言的人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语言,不能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语言现象,也就不能搞好教学工作。
相反,掌握了语言学知识,能使我们高屋建瓴,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科学地描述语言现象,洞察教学中的问题,采取恰当的措施。
对外汉语教师和语言学的密切关系就要求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师提高自身的语言学素养。
要想教好一种第二语言需要两方面的知识,一方面是教学法的知识,另一方面是语言本身的实践和理论知识。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要想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做好,没语言学的理论素养是不可想象的。
从比较语言结极的角度进行分析,汉语和印欧语相比,从词形变化、音节数目、表达手段、汉语词的理据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得出科学的结论: 汉语并不难学。
(伍铁平,2004)这表明,对语言的现实进行解释,必须站在理论高度,掌握先进的语言学理论,否则就会被各种怪论纠缠不清,那么教学就会违背科学性。
对外汉语教师对所教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论知识,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的不同阶段,教师都应对教学内容了如指掌,并能对汉语的特点和规律言之成理。
参考文献李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思考,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胡清国,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学功用,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杜新芳: 认知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教学与管理》2007 ,10。
王希杰,钟玖英:语言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对话,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7。
王兴中,2005,语言学概论,云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