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动学概述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动力学概述

药物动力学概述

V =
x c
V是药物的特征常数对于一具体药物来说 是个确定的值。 V是个确定的值。 不具备直接的生理意义, V不具备直接的生理意义,但反映药物的 分布情况。 值越大, 分布情况。V值越大,说明药物亲脂性高 在组织中的分布广; 值越小, 在组织中的分布广;V值越小,说明药物 极性大水溶性高透膜能力差组织分布少, 极性大水溶性高透膜能力差组织分布少, 而在血液中的分布广, 而在血液中的分布广,或血浆蛋白结合 率高。 率高。 根据C 根据C求X。
药物治疗指数( 药物治疗指数(TI):指药物中毒或致 死剂量与有效剂量之比值, 死剂量与有效剂量之比值,对临床实 用药物来说是指最大耐受浓度与最 小血药浓渡的比值。 小血药浓渡的比值。
TI= MTC/ MEC
临床上常将治疗范围内的血药 浓度值作为个体化给药的目标值。 浓度值作为个体化给药的目标值 。 就多数人来说, 就多数人来说 , 血药浓度在治 疗范围之内, 药物显效而无毒。 疗范围之内 , 药物显效而无毒 。 低于其下限, 疗效不佳; 低于其下限 , 疗效不佳 ; 高于其 上限,常致毒性反应。 上限,常致毒性反应。
t
半衰期t1/2求算
当t=t1/2时,C=C0/2
K lgC = lgC0 − t 2.303
T1 /2 = 0.693/K
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消除速度常数成反比
静脉注射给药-血药浓度法 静脉注射给药 血药浓度法
体内药物消除某一百分数所需的时间: 体内药物消除某一百分数所需的时间:
K lg C = lg C0 − t 2.303
药物动力学概述
主要内容
一、血药浓度与药效的关系 二、药物动力学基本概念与参数 三、临床基本给药方式血药浓度变化规律 四、临床给药方案设计与治疗药物监测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第七章 药物动力学概述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第七章 药物动力学概述
第七章 药物动力学概述
本章主要内容
• 药物动力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况 • 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
关系 • 药物动力学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 熟悉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概念以及药物在体内的
速率过程; • 掌握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求算及其意义,以及药
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
• 内容
–以器官、组织中药物量变化为研究对象
• 特点
–描述体内分布规律 –组织器官药物浓度变化规律
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
• 内容
–时间、浓度、药效结合
• 意义
–阐明三者之间关系
药物转运的速度过程
• 一级速度过程(first order processes) • 指药物在体内某部位的转运速率与该部位的药物 量或血药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 这种线性速度可以较好地反映通常剂量下药物体 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速度规律。
• 1972年,在美国马里兰州波兹大学国立卫生科 学研究所召开的药理学与药物动力学国际会议 上,正式确认药物动力学为独立学科 。
• 70年代以来,药物动力学的发展极为迅速
–计算机技术 –微量分析技术
研究现状及趋势
• 数学处理方法
–统计矩 –神经网络技术
• 研究对象
–生理药物动力学 –群体药物动力学 –时辰药物动力学 –药动-药效动力学结合
• 在理论上,药物动力学可处理多室系统,但从实用角度 看,体内主要隔室一般不多于三个。
单室模型
• 药物进入体内以后,能够迅速、均匀分布 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然后通过 排泄或结构转化消除。此时,可以把整个 机体看成药物转运动态平衡的“均一单元” 即一个“隔室”,这种模型称为单室模型。
双室模型
• 药物进入体内后,能很快进入机体的某些部位, 但对另一些部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分布。 从速度论的观点将机体划分为药物分布均匀程度 不同的两个独立系统,即“双室模型”。

药物代谢动力学PPT课件

药物代谢动力学PPT课件
Administration
immediately distributed evenly around the compartment …..
Stirrer
Excretion
Metabolism
and subjected to loss by metabolic deactivation and excretion.
dC/dt = -Kel
积分得: C = Co - Kel ·t,AUC为直线 方程。
C = 1/2Co时t1,/2 t= = t1/2: 0.5·Co/Kel
**零级消除的t1/2与剂量成正比,是剂量依 赖型半衰期。
*****
零级动力学过程:恒量消除 血药浓度~时间关系(AUC, C~t) :直线 对数血药浓度~时间关系(logC~t): 曲线 半衰期(t1/2 = 0.5·Co/Kel):不恒定,剂量
dC/dt =
dC/dt =
Vm·C
简化为:Vm·C Km + C
= Vm C
这时药物消除速率与药浓无关,为零级动力 学过程, 按最大速率消除。
不管初始剂量如何,体内血药浓度充 分降低后,消除总是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
大多数药物以一级动力学消 除
一级动力学消除特点: 零级动力学消除特点:
1.恒比消除。
依赖 Alcohol,heparin,phenytoin,aspirin:
高浓度时遵循零级动力学消除。

消除 5单位/h 2.5单位/h
1.25单位/h
消除2.5单位/h 2.5单位/h 2.5单位/h
一级动力学: 恒比消除
back 图
零级动力学: 恒量消除
3、米氏动力学过程:

药用动物学PPT课件

药用动物学PPT课件

包括四川盆地以东的长江流域。本区特有 种类不多,而南北类型相混杂和过度现象 成为本区的特色,与华南地区共有的种类 尤多,如猕猴、穿山甲、赤腹松鼠、竹鼠、 豪猪、灵猫和华南虎等。长江中下游有我 国特产的淡水鲸类白鳍豚。本区特产鸟类 有金鸡、竹鸡、长尾雉、黄腹角雉等。爬 行动物中的扬子鳄为我国特产,分布于长 江下游。
药用动物在中国应用的历史发展概况
药用动物的应用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 三千年前,开始对蜜蜂的利用。 两千年前,开始对珍珠、牡蛎的养殖。 《诗经》(西周-春秋)一书中有鸟、兽、鱼、虫
的记载,其中共收载了动物160种,包括动物药, 《山海经》(先秦)收载动物药67种。 《神农本草经》收载动物药65种(鹿茸、麝香、 牛黄 …)。 《唐本草》收载128种 《本草纲目》收载461种。 《中药大辞典》收载740种 最新统计动物药900余种。
亚热带成分;黄海、渤海药用动物种类,
多属北太平洋温水和冷水成分。中国海洋
药用动物的分布规律,基本受海洋的理化
性质所制约,包括水温、海水含盐度、海
水深度等,海洋的这些基本特性,决定了 海洋药用动物分布的基本轮廓。
中国内陆水域药用动物60种,占药用动物 总种数6.1%。从分布类型上可分为广布 种与狭布种两类。广布种分布于全国各地 内陆水域,狭布种仅见于某条江河或某些 省区的水域中。
物种的概念和动物分类的等级
种是分类学上的基本概念。从历史的角度看大致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林奈的看法:林奈以一切物种均由特创而成,各 有其特征,固定不变,而以模式标本的形态特征 作为物种的准绳。
达尔文的看法:达尔文认为一切物种均由同宗同 祖繁衍下来,而且都还在进化中,一个物种通过 一系列过渡类型而转变成另一个物种,因此物种

药动学

药动学


代谢
代 谢
硝酸甘油, 90%失活
药物的首关消除示意图
口服给药的影响因素
•吸收环境---如个体差异、空腹、肠道
功能(蠕动快,吸收时间短,药物吸
收量少)、饮食影响、微生物环境等。
驱虫药应避免与油性食物同 服,为的是减少吸收,发挥 局部驱虫作用。
吸收环境的PH对吸收也有很大影响
PH--通过改变解离与 非解离分子的比值而影 响吸收。
PH对药物转运的影响
例1:某病人因故服用戊巴比妥钠(酸性药 物,Pka=7.4),马医生用维生素C抢救, 尿液酸化为5.4,另一位朱医生用苏打水使 尿液碱化为9.4,哪位医生处置正确? 例2:吗啡(弱碱性)中毒洗胃,促进毒物 的排除,为什么? 血液PH=7.4,胃:酸性,肠道:碱性 • 胃 (酸性)
原因?
诊断结果:脑血栓并发脑溢血
原因:
结合型
双香豆素 凝) 99%
游离型
1%(抗
+ 保泰松
凝过度)
98%
2%(抗
结合型
A药 B药 99% 98% 50% 49%
游离型
1% 2% 50% 51%
A、B同用,哪个药物作用明显? A、B同用时,对血浆蛋白结合率 高的药物作用要明显。
• 药物还可与体内物质竞争血浆蛋白结 合。 如:磺胺药可竞争胆红素与血浆
内侧并形成开口通道,将微粒排出胞外。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 吸收、分布、转化、排泄 • 吸收、分布、排泄----转 运
• 转化、排泄----消 除
• 转 化----代 谢
一、吸收(Absorption) ---药物由给 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吸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药物代谢动力学学PPT课件

药物代谢动力学学PPT课件

药物代谢的酶系统
药物代谢的类型与产物
氧化反应
通过加氧的方式将药物转化为极性更强的代谢物,易于排泄。例如,苯妥英钠在肝内氧化为苯妥英。
还原反应
通过加氢的方式将药物还原为更易排泄的形式。例如,硝苯地平在肝内还原为硝苯啶。
水解反应
通过加水的方式将药物分解为更易排泄的形式。例如,阿司匹林在肝内水解为水杨酸。
中药代谢动力学研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半衰期计算公式
半衰期可以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对于制定给药方案和调整用药剂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半衰期也是判断药物是否易于蓄积中毒的重要依据。
半衰期的意义
半衰期计算
07
CHAPTER
药物代谢动力学在临床上的应用
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状况和药物代谢特征,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确保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代谢动力学学ppt课件
目录
药物代谢动力学概述 药物吸收 药物分布 药物代谢 药物排泄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计算 药物代谢动力学在临床上的应用
01
CHAPTER
药物代谢动力学概述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学科,主要关注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
药物代谢动力学对于新药研发、临床合理用药、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的重要基础。
清除率的意义
03
清除率可以反映机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是制定给药方案的重要依据。
清除率计算
1
2
3
表观分布容积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浆药物浓度的比值,是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广度的指标。
表观分布容积定义
表观分布容积(Vd)= (总药量)/(血浆药物浓度),其中总药量和血浆药物浓度可通过实验测定。

药理学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PPT课件

药理学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PPT课件

量效关系和构效关系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量效关系和构效 关系是重要的药理学研究内容。
通过构效关系的研究,可以预测新化 合物的药理作用,优化现有药物的结 构,提高的研究,可以确定药物 的剂量范围和最佳剂量,为临床用药 提供依据。
量效关系和构效关系的研究有助于加 速新药的研发进程,提高药物的疗效 和安全性。
选择性作用
指药物只对某些组织器官发生明显作 用,而对其他组织器官则无明显影响 或作用很小。
药物效应的影响因素
药物的理化性质
药物的剂量
药物的理化性质如脂溶性、解离度、分子 量等,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 排泄,从而影响药物效应。
药物的剂量是影响药物效应的重要因素,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药 物的效应也会相应增强。
通过药物诱导或基因工程手段建立动物疾病模型,模拟人类疾病 状态。
药物处理与观察指标
给予动物不同剂量的药物,观察其生理、生化、行为等指标的变 化。
离体实验方法
1 2
器官灌流
将器官从动物体内取出后置于灌流系统中,保持 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通过离体实验研究药物对器官功能的影响及其作 用机制。
感谢观看
某些药物在用药后短时间内即可 产生药理效应,如麻醉药、镇痛
药等。
短时程效应
一些药物在用药后数分钟至数小 时内产生药理效应,如抗组胺药、
平喘药等。
长时程效应
一些药物在用药后数小时至数天 甚至更长时间内产生药理效应,
如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
药物的残留作用和撤药反应
药物的残留作用
指药物在体内消除后,其效应仍然存在一段时间的现象。残留作用可能导致药物 过量的症状或戒断症状。

《药物动力学》课件

《药物动力学》课件
药物动力学PPT课件大 纲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01
药物动力学模型
04
药物动力学概述
02
药物代谢过程
03
药物动力学参数
05
药物动力学在临床上 的应用
06
添加章节标题
药物动力学概述
药物动力学的定义
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 的行为和作用机制
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 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 科学
药物动力学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初:药物动力学概念提出 19世纪末:药物动力学理论初步形成 20世纪初:药物动力学实验方法建立 20世纪中叶:药物动力学模型建立 20世纪末:药物动力学计算机模拟技术发展 21世纪初:药物动力学与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交叉学科融合
药物代谢过程
药物的吸收
吸收途径:口服、 注射、吸入等
药物动力学参数
表观分布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概念:表观分布容积是指药物在体内分布的体积,通常用Vd表示
计算方法:Vd=Dose/Cmax,其中Dose为给药剂量,Cmax为最大血药浓度
影响因素:药物的脂溶性、血浆蛋白结合率、组织亲和力等
临床意义:表观分布容积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参数,对于药物剂量设计和给药方案制定具有重 要意义。
给药方案的制定和优化
药物动力学在临床上的应用:根据 药物动力学原理制定给药方案
给药方案的优化:根据患者的个体 差异和病情变化进行优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给药方案的制定:考虑药物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药物动力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实例: 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
药物疗效的评估和预测
药物动力学模型:描述药 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过程

药动学概论

药动学概论

具体研究内容: 具体研究内容:
1、提出模型与求出模型的解(指各室中的药物 、提出模型与求出模型的解( 量或药物浓度)的时间函数关系式。 量或药物浓度)的时间函数关系式。 线性多室乳突模型通解问题; 线性多室乳突模型通解问题; 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数学的多科解法; 数学的多科解法; 用代数或超越函数表示的解析解; 用代数或超越函数表示的解析解; 寻求数值积分等替代方法给出近似的数值解。 寻求数值积分等替代方法给出近似的数值解。 2、探求模型解的多种简便实用方法。 、探求模型解的多种简便实用方法。 Laplace 变换法; 变换法; 输入函数与配置函数法以及流线图解法等。 输入函数与配置函数法以及流线图解法等。
K21 分布
外周室 C2V2
二、房室模型的动力学特征
将机体描述为由房室组成的系统。 将机体描述为由房室组成的系统。 化学反应动力学: 化学反应动力学:反应速度分类 一级反应: 一级反应:dx/dt = - kx1 零级反应: 零级反应: dx/dt = - kx0 = - k 二级反应: 二级反应:dx/dt = - kx2 N级速率过程:N级动力学。 级速率过程: 级动力学 级动力学。 级速率过程 k: N级速率常数。 级速率常数。 : 级物药剂学的关系:
药动学+药剂学 药动学 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 药剂学 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ADME过程,阐 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 过程, 过程 明药物剂型因素, 明药物剂型因素,用药对象生物因素与药效 关系的一门科学。 关系的一门科学。 目的:评价药物制剂质量,合理制药、 目的:评价药物制剂质量,合理制药、合理 用药。 用药。
4、与药物化学的关系 、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既决定机体的生理状态,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既决定机体的生理状态, 也决定药物的理化性质。 也决定药物的理化性质。 根据药物理化性质与体内过程的当量关系,设 根据药物理化性质与体内过程的当量关系, 计改善体内过程的新药。 计改善体内过程的新药。 以有效药物为出发点,使研究周期缩短。 以有效药物为出发点,使研究周期缩短。

第2章 药动学

第2章 药动学

血液中 组织中 游离型
结合型
消除
37
(2)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的意义:
A、体内血浆蛋白降低的病理状态
药物剂量下调
B、当两种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都高
剂量下调
C、当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达到饱和时
不能随便超剂量用药
38
如:甲糖灵+保泰松(96%)
保泰松——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甲糖灵浓度↑——血糖↓↓——低血
---是指细胞膜上的载体与药物结 合,并载运它到膜另一侧的过程。
《本草纲目
16
1、 易化扩散
• 通过细胞膜上的某些特异性蛋白质-通透酶帮 助而扩散,不需供应ATP。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维生素B12经胃肠道吸收,甲氨蝶呤进入白细 胞。 • ●膜上存在多种离子通道蛋白,如Na+、K+、 Ca2+ • 电压依赖性通道(VDC)主要受膜两侧电位差 的影响 • 化学依赖性通道(CDC)主要受化学物质决定
• 脂溶性高易通过胎盘屏障,如全麻药、 巴比妥类、吗啡
48
三、药物的代谢(生物转化)
• (一)定义:药物在体内发生的一系列结构变化, 也称作转化
• (二)主要场所:肝脏
• (三)结果:使药物的活性发生改变
• 灭活:活性→无活性;
• 活化:无活性→有活性:环磷酰胺→醛磷酰胺 • 活性低→活性高:非那西丁→对乙酰氨基酚; • 无毒或毒性低→毒性大:异烟肼→乙酰异烟肼
在碱性环境中不易解离,容易通过生物膜 在酸性环境中易解离,不易通过生物膜
13
pKa是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在50%解
离时溶液的pH值。 每个药物都有固定 的pKa值。
pH值高,酸性药物解离多,碱性药物解 离少。反之…。 例如:弱酸性药物中毒(巴比妥类), 可碱化尿液来排泻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大剂量造成,药物代谢酶或转运载体 饱和造成。
ppt课件
17
药物动力学参数
速率常数 k(一级:min-1或h-1;零级:浓度/时
间)
dX = kX n dt
速率常数越大,过程进行得越快
ka、 k、 ke、 ku等速率常数有加和性
ppt课件18源自生物半衰期 t1/2 (min, h)
生物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的药物量或血药浓度 通过各种途径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ppt课件
10
隔室模型(compartment model)
只要体内某些部位接受药物及消除药物的速率常数相 似,而不管这些部位的解剖位置与生理功能如何,都 可归纳为一个房室。
所指的隔室不是解剖学上分隔体液的隔室,而是按药 物分布速度以数学方法划分的药动学概念。
一室模型和二室模型在数学处理上较为简单,应用广 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第七章 药动学概述
本品为由毛花洋地黄提纯制得的强心
甙,其特点是排泄较快而蓄积性较
小。口服主要经小肠上部吸收,吸收
不完全,也不规则,口服吸收率约 75%,生物利用度:片剂为60%– 80%,口服起效时间0.5–2小时,血浆 浓度达峰时间2–3小时,获最大效应时 间为4–6小时。地高辛消除半衰期平均 为36小时。分布:吸收后广泛分布到 各组织,部分经胆道吸收入血,形成 肝–肠循环。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为 20%–25%,表观分布容积为6– 10L/kg。 代谢与排泄:地高辛在体内 转化代谢很少,主要以原形由肾排 除,尿中排出量为用量的 50%–70%。
Drug Concentration
at Site of Action
Pharmacologic Effect
Pharmac Pharmac
Clinical Response
Toxicity
Efficacy
ppt课件
6
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概念
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 定量描述通过各种途径给药(如静脉注射、
ppt课件
5
Absorption
Drug Administration
Drug in
Drug Concentration
Drug
Tissues of
in Systemic
Metabolism or
Distribution
Circulation
Excreted
Distribution
Elimination
ppt课件
11
单室模型
药物进入体内后迅速向各个器官分布,以致药物很快在血 液与各组织脏器间达到动态平衡。各组织药物随血浆药物 浓度的变化平行地发生变化。
X0
k
X
PS: 不要求各组织药物浓度一样,但要求药物水平随血药浓度 变化平行变化
ppt课件
12
双室模型
药物进入体内后迅速进入机体某些部位,但很难
是衡量一种药物从体内消除快慢的指标
ppt课件
19
表观分布容积 V(L或L/kg)
X VC
体内药物按血浆浓度分布时,所需体液的理论容积。 对于某一具体药物来说,V通常是定值,V的大小能 够表示该药物的分布特性。
V<体液容量,药物分布在血液中 V=体液总量,药物在体液分布均匀 V>体液总量,药物多被机体的器官、组织所摄取
较快进入另一些部位,要完成向这些部位的分布
需要一段时间。血流丰富、药物分布瞬时达到与
血液平衡的部分为中央室;血供较少的为周边
室。
X0
k12
Xc
Xp
k21
k10
Center Peripheral
ppt课件
13
药物转运的速度过程
1、一级速度过程(first order processes)
药物在体内某部位的转运速率与该部位的药物
隔室模型
统计矩方法
生理药动学模型
药动学与药效学结合模型
群体药动学
时辰药物动力学
神经网络
ppt课件
9
手性药物动力学
药物动力学研究内容
创建理论模型 隔室模型 生理学模型 PK-PD模型
通过模型求解药动学参数 探讨药动-药效关系 探讨药物结构与药物动力学关系,寻找新药 药物质量评价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药物动力学
ppt课件
1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40% 到课10%, BB 15%,课堂测试15%
期末考试:60% 半开卷 (BB公式整理<30个) 名解、判断、填空、问答、计算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静脉滴注、口服给药等)的药物在体内的变 化过程; 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
ppt课件
7
ADME概念
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 的过程。
分布(Distribution):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
液后,由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各脏器、组织、体液、 细胞的转运过程。
代谢(Metabolism):药物被机体吸收后,在体内
各种酶以及体液环境作用下导致药物化学结构的改 变。
排泄(Excretion):体内药物或其代谢物排出体外 的过程。
代谢和排泄统称消除(Elimination)
ppt课件
8
药物动力学历史与发展概况
1913年,问题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技术发展 1972年,学科独立
静脉滴注的零级给药、控释制剂中药物的零级 释放
ppt课件
15
一级过程
v
零级过程
v
C
C
C
C
T
定比转运 半衰期与剂量无关
T
定量转运 半衰期随剂量增大而延长
ppt课件
16
3、非线性速度过程(nonlinear processes)
药物在体内动态变化过程不具有上述特征, 速度过程被称为非线性速度过程。体内动 态 变 化 过 程 可 以 用 Michaelis-Menten 方 程 描述。
量或血药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又称线性转运过

dX kX
dt
反映通常剂量下药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 排泄过程的速度规律
ppt课件
14
2、零级速度过程(zero order processes)
药物的转运速度在任何时间都是恒定的,与 药物量或浓度无关
dX k dt
适用于大剂量给药、药物在体内的饱和代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