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 名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科学》名词解释

视路(visual pathway):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路径。

视力(visual acuity):主要反映黄斑的视力功能,可分为远、近视力,又称为“中央视力”。

视野(visual field):眼向前固视时所看见的空间范围,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而言,它反映了周边视力。

双眼单视(binocular single vision):外界物体在双眼视网膜相应部位所成的像,经过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的融合,综合成一个完整的、

立体的、单一物像,这种功能称为双眼单视。

融合(fusion):两眼同时看到的物象在视觉中枢整合为一个物象。

调节(accommodation):为看清近距离目标,需增加晶状体的曲率,从而增加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为看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眼的调节。

集合(convergence):产生调节的同时双眼内转的现象。

视近反射(near reflex):视近物时瞳孔缩小,并同时发生调节和集合作用的现象,系大脑皮质的协调作用。

眼的三联动现象:调节、集合和瞳孔缩小。

瞳孔光反射(light reflex):光线照射一侧眼时,引起两侧瞳孔缩小的反射。

瞳孔直接对光反射(direct light reflex pupillary):在暗室内用手电筒照射受检眼,其瞳孔迅速缩小的反应。

瞳孔间接对光反射(indirect light reflex pupillary):在暗室内用手电筒照射另侧眼,受检眼瞳孔迅速缩小的反应。

屈光间质(dioptric/refracting media):指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正视眼(emmetropic eye):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是 5 米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

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 ametropia):眼球的屈光力与眼球轴长不相适应,以致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准确聚焦于视网膜上。屈光参差(anisometropia):双眼的屈光度数不相等。

近视(myopia):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

远视(hyperopia):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散光(astigmatism):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后不能形成焦点,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散光。

老视(presbyopia):随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硬化,睫状肌功能减退,眼调节功能减弱,近视力下降的现象。

斜视(strabismus):如果中枢管制失调,眼外肌的力量不平衡,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视轴呈分离状态,其中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离目标。共同性斜视(concomitant strabismus):指眼球运动无障碍,各注视方向斜视度无明显差异的眼位偏斜,其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

麻痹性斜视(paralytic strabismus):由于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质性的病变而引起的单条或多条眼外肌完全性或部分性麻痹所致的眼位

偏斜,其偏斜角度在不同注视方向和距离有所不同,伴有不同程度的眼球运动障碍。

第一斜视角(primary deviation):麻痹性斜视以正常眼注视时,麻痹肌所在眼的偏斜度。

第二斜视角(secondary deviation):麻痹性斜视以麻痹眼注视目标,健眼偏斜的角度。

异常视网膜对应(anomalous retinal correspondence,ARC):是一种感受器的适应。斜视者在双眼视的情况下,通过一眼的中心凹与另一眼的

中心凹以外的点建立点点对应关系,以消除复视现象。该种点点对应关系称为异常视网膜对应。

复视(diplopia):斜视后,外界同一物体投射在两眼视网膜非对应点上,因此一个物象被感知为两个物象。

混淆视(confusion):斜视后,外界不同物体分别投射在两眼黄斑中心凹,两个不同的物象无法融合。

弱视(amblyopia):在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低视力(low vision):最佳矫正视力低于 0.3 而高于或等于 0. 05,或视野<15°、≥10°者,称为低视力。

盲(blindness):视力残疾中程度较重的一类。广义的盲指较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5或视野半径<10°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以荧光素钠为造影剂,主要反映视网膜血管的眼底血管造影方法。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以吲哚青绿为造影剂,反映脉络膜血管的眼底血管造影方法。

KP(keratic precipitates):即角膜后沉着物,其形成需要角膜内皮损伤和炎症细胞或色素的同时存在,按形状可分为尘状、中等大小和羊脂状。角膜色素环(KF环):是肝豆状核变性的特征性眼部表现,由于铜代谢障碍所致。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缘处有1-3mm宽的色素颗粒组成的环,呈棕黄色或略带绿色,位于角膜后弹力层及附近组织内,色素环与角膜缘间有一透明带。

角膜缘(limbus):角膜和巩膜的移行区,透明的角膜嵌入不透明的巩膜内,并逐渐过渡到巩膜,在组织学上无明确的分界线。

结膜充血(conjunctival congestion):睑动脉弓穿过睑板分布于睑结膜、穹隆部结膜和距角膜缘4mm以外的球结膜,充血时称结膜充血。

表现为表层血管充血,穹隆部较明显,角膜缘方向充血减轻。

睫状充血(ciliary congestion):睫状前动脉在角膜缘3-5mm处分出细小的巩膜上支组成角膜缘周围血管网并分布于球结膜,充血时称

睫状充血。表现为角膜缘周围的表层巩膜血管充血。

干眼(dry eye):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多种疾病总称。泪溢(epiphora):因排出受阻,泪液不能流入鼻腔而溢出眼睑之外。

流泪(lacrimation):因泪液分泌过多,排除系统来不及排走而流出眼睑之外。

慢性泪囊炎(chronic dacryocystitis):由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长期滞留泪囊内的泪液和内容物,刺激上皮细胞分泌粘液,使泪囊壁增厚而

扩张,加之细菌感染而化脓,形成慢性泪囊炎。

睑腺炎(hordeolum):化脓性细菌侵入眼睑腺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分为内睑腺炎和外睑腺炎。

内睑腺炎指睑板腺感染,外睑腺炎指睫毛毛囊或其附属的皮脂腺或变态汗腺感染。

霰粒肿(chalazion):是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也叫睑板腺囊肿。由睑板腺出口阻塞,腺体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

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引起。

睑内翻(entropion):是指眼睑特别是睑缘朝眼球方向卷曲的一种位置异常。睑内翻达一定程度,则出现倒睫,刺激角膜。

上睑下垂(ptosis):上睑的提上睑肌和 Muller平滑肌的功能不全或丧失,导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向前注视时,上睑缘遮盖上部角膜大于 2mm。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hyperacute bacterial conjunctivitis):由奈瑟菌属细菌(淋球菌或脑膜炎球菌)引起。其特征为潜伏期短,急性进展性

病程,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

沙眼(trachoma):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可致盲。

翼状胬肉(pterygia):是一种向角膜表面生长的与结膜相连的纤维血管样组织,常发生于鼻侧的睑裂区。

角膜云翳(corneal nebula):角膜浅层的瘢痕性混浊薄如云雾状,透过混浊仍能看清后面虹膜纹理。

角膜斑翳(corneal macula):角膜浅层的疤痕性混浊较厚略呈白色,但仍可透见虹膜。

角膜白斑(corneal leucoma):深而厚呈瓷白色的角膜浑浊,不能透见虹膜。特点是边界清,显而易见,影响视力严重。

粘连性角膜白斑(adherent leucoma):角膜穿孔后,虹膜脱出,愈合过程中,角膜瘢痕组织中嵌有虹膜组织。

角膜血管翳(pannus corneae):角膜上方 1/3,可向中央瞳孔区发展成垂帘状,影响视力。

角膜炎(keratitis):角膜防御能力减弱时,外界或内源性致病因素均可能引起角膜组织的炎症发生,称为角膜炎。

蚕蚀性角膜溃疡(Mooren's ulcer):一种自发性、慢性、边缘性、进行性、疼痛性角膜溃疡。

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是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的压力,正常人的眼压值为 10~21mmHg。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升高是主要危险因素。

正常眼压青光眼(normal tension glaucoma, NTG):眼压在正常范围,却发生了青光眼典型的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

闭角青光眼(closed-angle glaucoma):由于周边虹膜堵塞小梁网,或与小梁网产生永久性粘连,房水外流受阻,引起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open angle glaucoma):房水外流受阻于小梁网-Schlemm系而引起眼压升高,但眼角始终是开放的。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phacolysis glaucoma):老年皮质性白内障的过熟期,液化的皮质漏出,在房水中沉积于前房角,也可被巨噬细胞吞噬,

堵塞前房角,引出继发性青光眼。

青光眼斑(glaucomatous fleck):指瞳孔区晶状体前囊下见到灰白色斑点、条状斑点或地图状混浊。主要见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三联征:角膜后色素沉着、虹膜节段(扇形)性萎缩及瞳孔变形、青光眼斑总称青光眼三联征。

白内障(cataract):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congenital cataract):婴儿出生时或于幼儿发育中,晶状体变为混浊,称为先天性白内障。本病有家族史及遗传因素,

有的为胚胎时感染所致。

后发障(after-cataract):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或外伤性白内障部分皮质吸收后所形成的晶状体后囊膜混浊。

血-房水屏障(blood-aqueous barrier):指血液与房水之间由虹膜及睫状体毛细血管内皮、基质组织和睫状体上皮共同构成的屏障。

它对维持组织的正常新陈代谢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Tyndall现象(Tyndall phenomenon):血-房水屏障被破坏,房水中蛋白质增加,裂隙灯显微观察可见角膜与晶体之间有一乳白色光带。

这种现象称 Tyndall现象,又称房水闪辉。

前房闪辉(anterior chamber flare):由血-房水屏障被破坏,房水中蛋白质增加,裂隙灯检查时表现为前房内白色的光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