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方法研究 -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关键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关键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意义及背景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安全。
现如今,随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桥梁在跨越河流、湖泊等地形时具有优越的经济性和适应性。
而施工控制是桥梁建设的核心环节,特别是对于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这类类型的桥梁,其施工控制的技术难度较大,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关键问题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关键问题,探究其应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为深化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提供基础和支撑,从而提高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的质量和效率。
三、选题的研究内容(1)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控制关键问题探讨。
(2)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3)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应用的方法和手段研究。
四、选题的研究方法和步骤(1)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和掌握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深入了解其施工控制关键问题。
(2)实地调研法: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控制的实际情况,开展问题解决方案的探讨。
(3)数值模拟法:通过建立数值模型,模拟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中出现的控制问题,分析和研究其控制方法和技术手段。
五、选题的预期成果通过对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关键问题的探讨和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全面掌握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关键问题的相关知识。
(2)提出可行的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方案。
(3)确定适用的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方法和手段。
(4)提高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的质量和效率。
六、选题的可行性分析(1)数据来源:文献中已有大量相关研究,对施工控制关键问题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实地调研能够为研究提供具体参考和数据支撑。
混凝土斜拉桥设计-开题报告
(3)《桥梁工程》(下册)顾安邦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4)《八一大桥建设与管理》帅长斌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5)《高等桥梁结构理论》项海帆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6)《大跨桥梁结构计算理论》李传习,夏桂云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7)《结构设计原理》张树仁等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8)《桥梁结构非线性》华孝良,徐光辉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6.15 ~ 6.22设计图纸绘制
6.23 ~ 7.1编写毕业设计论文
7.2提交毕业设计论文
7.3 ~ 7.4毕业答辩准备;评阅教师评阅论文
7.14毕业答辩
同组设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及分工:
指导教师签字:
2007年1月7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07年1月7日
长沙铁道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本设计的目的意义
通过对斜拉桥主桥的设计,可使自己初步了解有关斜拉桥的基本知识和结构设计计算的基本理论,并具备相当程度的大跨度桥梁的设计计算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使自己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程序或软件进行桥梁结构设计计算,并熟悉计算机绘图。
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XXX混凝土斜拉桥
专业交通土建工程
班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2007-7
长沙铁道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名:郑军院(系):交通土建院
专业:交通土建班号:
任务起止日期:2007年1月7日至2007年7月24日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XXX混凝土斜拉桥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初步了解有关斜拉桥的基本知识和结构设计计算的基本理论,掌握混凝土斜拉桥的构造设计、结构设计及其结构静力计算方法,使学生具备相当程度的大跨度桥梁的设计计算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计算机程序或软件进行桥梁设计计算,熟悉计算机绘图。
基于空间分析的混凝土斜拉桥关键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空间分析的混凝土斜拉桥关键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混凝土斜拉桥作为一种高效、美观的桥梁形式,在当今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混凝土斜拉桥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一些关键问题,例如桥梁结构的稳定性、疲劳寿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等方面。
因此,在深入研究混凝土斜拉桥关键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斜拉桥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具有现实意义。
二、课题内容本课题主要从空间分析的角度出发,对混凝土斜拉桥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斜拉索的优化设计斜拉索是混凝土斜拉桥的关键构件之一,其设计对桥梁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本课题将结合桥梁的实际使用情况,分析不同条件下的斜拉索的优化设计方案。
2.桥墩的稳定性分析桥墩是混凝土斜拉桥的另一个重要构件,其稳定性对桥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课题将运用空间分析的方法,对桥墩的稳定性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3.桥梁的疲劳分析混凝土斜拉桥长期受到自然环境和运行载荷的作用,易发生疲劳破坏,因此进行疲劳分析和评估对桥梁的寿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将运用空间分析的方法,对桥梁的疲劳寿命进行评估和分析。
三、研究意义深入研究混凝土斜拉桥关键问题,有助于提高混凝土斜拉桥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同时也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另外,本课题将结合空间分析的方法对桥梁进行分析,弥补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使得研究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四、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收集和分析:收集和分析混凝土斜拉桥相关文献和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空间分析方法:采用空间分析的方法对混凝土斜拉桥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3.计算机模拟:通过计算机模拟,对混凝土斜拉桥的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五、预期成果1.混凝土斜拉桥设计方案的优化2.混凝土斜拉桥桥墩的稳定性分析结果3.混凝土斜拉桥疲劳寿命评估报告4.相关研究结果的发表和报告。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开题报告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现代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各种大型基础设施和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体积大、水化热高、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容易在施工过程中产生温度裂缝等质量问题,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一套有效的施工方案,以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
三、研究意义(一)理论意义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混凝土施工理论,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实际意义1、提高工程质量:有效的施工方案可以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2、缩短工期:合理的施工工艺和组织安排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程的建设周期。
3、降低成本:减少裂缝的修补和返工,降低工程的建设成本。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在温度控制方面,采用了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计算方法,能够准确预测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在配合比设计方面,注重使用高性能外加剂和掺和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在施工工艺方面,广泛应用了泵送混凝土、分层浇筑等技术。
(二)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许多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场、应力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温度控制和裂缝防治的措施;同时,在施工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施工工艺,提高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水平。
五、研究内容(一)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和特点1、明确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界限和判断标准。
2、分析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性能、施工要求等方面的差异。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1、研究混凝土水化热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
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索力和施工阶段索力控制的开题报告
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索力和施工阶段索力控制的开题报告
1.研究背景:
斜拉桥是一种常见的大跨度桥梁形式,其主要结构特点是在桥墩和桥面之间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斜拉索,用来承受桥面荷载。
在斜拉桥的建设过程中,合理的成桥索力
和施工阶段索力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2.研究内容:
2.1 成桥索力的确定
斜拉桥在设计阶段需要确定合理的成桥索力,以确保桥面的正常使用。
一般来说,成桥索力的确定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斜拉索的数量、直径和材质、桥跨长度、预紧力
的大小等。
研究可以采用数学模型或试验方法进行。
2.2 施工阶段索力控制
在斜拉桥施工中,施工阶段索力对桥体的安全和使用寿命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施工中需要合理控制索力。
控制方法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斜拉索的长度调节;
二是预应力水平的调节;三是通过桥墩和支架等设施实现索力的均衡分配。
3.研究意义:
该研究可以为斜拉桥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保障斜拉桥的安全、有效使用和使用寿命的提高。
4.研究方法:
研究可以采用理论研究、数学模型或试验方法等,通过对斜拉桥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和测试,确定合理的成桥索力和施工阶段索力控制方法。
5.预期成果:
通过对斜拉桥的成桥索力和施工阶段索力进行研究和控制,可以提高斜拉桥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对于发掘和保护我国斜拉桥的文化遗产也将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钢-混凝土箱型结合梁斜拉桥设计的开题报告
钢-混凝土箱型结合梁斜拉桥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钢-混凝土箱型结合梁斜拉桥是一种结构新颖、造型美观的大跨度桥梁,逐渐成为现代化城市中的一道风景线。
其特点是钢筋混凝土箱形梁与钢梁相连形成桥面,通过斜拉索将桥面与桥墩连接,以达到支撑桥梁荷载的目的。
目前,国内外许多重要桥梁都采用了这种结构,例如中国的杭州湾大桥和长江二桥、美国的金门大桥和跨尼亚加拉河大桥。
本文将对钢-混凝土箱型结合梁斜拉桥的设计进行研究,并针对其结构特点和材料组合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1、钢-混凝土箱型结合梁与传统桥梁的比较分析。
2、钢-混凝土箱型结合梁斜拉桥斜拉系统的设计。
3、箱形梁和钢梁的设计与材料选用。
4、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施工。
三、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来了解钢-混凝土箱型结合梁斜拉桥的发展及其优缺点。
2、数值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结构的受力及变形特性进行计算,为实验数据提供支持。
3、现场实验:在建设过程中对桥梁结构的性能进行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四、预期成果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会:1、深入理解钢-混凝土箱型结合梁斜拉桥的设计原理和结构特点。
2、了解该结构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的情况,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估。
3、对钢-混凝土箱型结合梁斜拉桥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并为相关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五、研究实施计划1、第一年:对钢-混凝土箱型结合梁斜拉桥的设计和结构特点进行调研和分析,初步建立有限元分析的计算模型,撰写研究报告。
2、第二年:研究箱形梁和钢梁的设计和材料选用;设计斜拉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并完成施工计划。
3、第三年:完成钢-混凝土箱型结合梁斜拉桥的建设,并进行现场实验测试,优化设计方案。
4、第四年:整理研究成果,撰写毕业论文,完成口头答辩。
六、研究难点1、钢-混凝土箱型结合梁斜拉桥的结构复杂,需要充分理解桥梁受力特点,综合考虑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动力分析的开题报告
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动力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已成为现代道路及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桥梁的动力特性是必须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是由于桥梁的动力问题,使得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的可靠性、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
因此,对于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的动力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先进的数值方法,对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进行动力分析。
通过建立桥梁的有限元模型和数值计算模型,分析桥梁在不同自然频率下的动力响应特性。
进一步研究影响桥梁动力响应的因素,探索提高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抗震性能和保证桥梁安全稳定运行的方法。
三、研究内容1.建立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的有限元模型;2.进行模态分析,确定桥梁的自然频率和振型;3.进行动力分析,计算桥梁在不同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特性;4.研究影响桥梁动力响应的因素,探究提高桥梁抗震性能的方法。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有限元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进行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的动力分析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绘制桥梁的三维模型,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2.进行模态分析,求解桥梁的自然频率和振型;3.采用地震动力学理论,建立桥梁的动力计算模型,计算桥梁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特性;4.通过对桥梁的响应特性进行分析,探究提高桥梁抗震性能的方法。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动力分析方面的新成果,其中包括桥梁的自然频率和振型、桥梁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规律以及影响桥梁动力响应的因素等。
同时,本研究也将为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建设和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摘要:在桥梁建设中,承台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载桥面载荷和分散荷载的作用。
承台一般使用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式具有结构稳定性好、耐久性高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工程师和设计师的青睐。
本文主要研究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供更多有益参考。
关键词: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前言桥梁承台作为桥梁的支撑结构之一,承载着桥梁的重量和交通载荷。
承台的施工对于桥梁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目前承台施工的主要方法之一,其能够保证承台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混凝土温度控制、混凝土质量监测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来解决。
一、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一)混凝土质量要求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强度等级不低于PO42.5。
砂应经筛分,粗细骨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石料也应符合设计要求,均匀性好,不得有夹杂、软骨等毛病。
水应洁净、不含油、酸、碱物质,且符合国家标准。
最后,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确保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二)施工工艺流程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预埋件的放置、底板的清理等准备工作。
接着,制作好完整的混凝土模板,进行检查,以确保满足施工质量要求。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加工、拼接和移位,保证同心度和符合图纸要求。
此外,均匀地倒入混凝土,利用振动棒进行振压,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
最后,对浇筑好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和稳定性。
(三)常见施工问题及解决方法在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会发生钢筋密集度不够的问题,所以应加强钢筋的加工和拼接工作,严格控制钢筋的间距,保证承台的抗震能力。
混凝土密实度也可能不够,也应注意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振捣时间要适当,振捣力度要均匀,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略论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开题报告
略论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是近年来建筑施工领域的一个重要技术,其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水利工程等大型建设项目中。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现代化建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提高建筑质量和工程效率的重要手段。
本文拟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和优化方案,旨在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稳定性和施工效果。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1.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了解其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特点;2.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探讨优化方案;3.借鉴国内外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成功案例,提出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优化建议和实施方案;4.通过实践应用,验证提出的优化建议和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推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优化和普及,提高建筑施工水平。
三、研究内容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理论和实践基础(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施工流程和步骤。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1)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相关问题;(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高层建筑、桥梁和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3.优化方案的探讨(1)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施工难点和不足;(2)提出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和具体实施措施。
4.方案实施和效果验证(1)制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实施计划;(2)通过实践应用,验证提出的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3)根据实施结果,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方案并推广。
四、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特点;2.实地调查法: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和观察,了解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施工流程、步骤和难点;3.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建筑施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需求;4.试验研究法:选取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程进行试验研究,验证提出的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斜拉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
斜拉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
摘要】:整体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养护期间,将主要产生两种变形,即因降温而产生的温度收缩变形及因水泥水化作用而产生的水化收缩变形,这些变形在受到约束的条件下,将在结构内部及其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造成结构开裂。
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避免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或把裂缝控制在某个界限内,必须进行温度控制。
本文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温度控制为目标,进行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出了温控措施及调整方案。
关键词】: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温控措施及调整
1.引言
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重,混凝土用量大,在混凝土水化硬化初期,水泥水化释放大量热量,由于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内部温度可高达60~80℃,混凝土内外之间形成较大温差,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造成结构开裂。
如大型建筑的基础、桥梁、大坝等均存在不同的温度裂缝。
为避免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或把裂缝控制在某个界限内,必须进行温度控制。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开裂原因
引起并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因素十分复杂,探究温度应力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技术研究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技术研究在桥梁建设中,承台作为重要的基础结构,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一个关键环节。
由于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若不加以有效的温度控制,容易产生温度裂缝,从而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深入研究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其体积较大,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与外界环境接触,散热较快,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这种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一旦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此外,混凝土在降温阶段,由于收缩受到约束也会产生裂缝。
而且,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的质量、施工工艺等因素也会对温度裂缝的产生产生影响。
二、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的重要性桥梁承台作为承受上部结构荷载的重要构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产生的温度裂缝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削弱承台的承载能力,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
同时,温度裂缝还可能导致钢筋锈蚀,进一步破坏混凝土结构,增加桥梁的维护成本。
因此,采取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预防和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对于保证桥梁承台的质量至关重要。
三、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技术(一)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通过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减少水泥用量,掺加适量的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和料,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同时,合理控制水胶比,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也有助于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裂缝的产生。
(二)原材料的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搅拌前,对原材料进行温度控制是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的有效措施。
例如,对水泥进行储存降温,对骨料进行遮阳、洒水降温,对拌合用水采用加冰或地下水等低温水,都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初始温度。
(三)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1、分层浇筑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可以减小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增加散热面积,有利于混凝土内部热量的散发。
斜拉桥主梁混凝土徐变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的开题报告
斜拉桥主梁混凝土徐变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斜拉桥作为大跨度桥梁结构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建设中。
然而,由于斜拉桥的主梁通常采用混凝土结构,因此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徐变效应将不可避免地出现。
徐变效应导致的混凝土损伤将显著影响斜拉桥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本项目旨在通过对斜拉桥主梁混凝土徐变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探究徐变效应对斜拉桥主梁的影响规律,提供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保障斜拉桥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徐变试验研究:选取实际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材料,通过加热处理和恒定载荷加载,测量不同时间段内混凝土的应变及载荷变化情况,以得出混凝土的徐变性能变化规律。
2. 有限元分析:建立斜拉桥主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混凝土的徐变本构模型,通过计算仿真得出在徐变效应下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而得出斜拉桥主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三、论文结构1. 绪论: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总述研究内容和方法,阐述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2. 徐变试验研究: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徐变试验,测量应变和载荷变化情况,得出混凝土的徐变性能变化规律。
3. 有限元分析:建立斜拉桥主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混凝土的徐变本构模型,并进行计算仿真,得出斜拉桥主梁的应力分布情况,分析在徐变效应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4. 结论与展望:总结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回顾研究成果和创新点,提出提高斜拉桥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的建议。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将通过混凝土徐变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得出斜拉桥主梁的徐变影响规律和稳定性能,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为斜拉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提高斜拉桥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斜独塔斜拉桥施工控制分析的开题报告
斜独塔斜拉桥施工控制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斜拉桥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桥梁形式,因其独特的形态和较高的建筑美学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而斜独塔斜拉桥是一种结合斜拉桥和独塔桥的设计,更是成为了城市交通建设中的代表性工程。
在斜独塔斜拉桥的设计中,斜独塔作为桥梁的支撑点,斜拉索用来支撑桥面梁和分担桥面荷载,因此斜独塔和斜拉索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斜独塔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方法,并在实践中提出适合实际工程的方法。
二、研究内容1.斜独塔的施工控制分析(1)斜独塔的建设流程介绍(2)斜独塔的施工控制难点分析2.斜拉索的施工控制分析(1)斜拉索的建设流程介绍(2)斜拉索的施工控制难点分析3.实践案例分析基于已有的斜独塔斜拉桥工程,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斜独塔和斜拉索的施工问题,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方法1.文献方法:对斜独塔斜拉桥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整合,以建立相关知识体系。
2.模型方法:在斜独塔斜拉桥施工控制中,采用模型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寻找分析斜独塔和斜拉索的施工问题的可行方案。
3.实践方法:通过对实际工程案例的认真分析,探讨斜独塔和斜拉索的施工问题性质,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旨在解决斜独塔斜拉桥在施工中的难点问题,优化施工过程,提高工程质量,从而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本研究可以为相关建设单位提供可行的施工控制方案和实践案例,对城市交通建设有整体性、系统性的贡献。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探讨斜独塔和斜拉索在施工中的难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2.研究斜独塔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方法。
3.提供斜独塔斜拉桥施工控制的可行方案。
4.推动斜独塔斜拉桥的优化和发展。
六、研究计划时间节点| 计划内容---|---2021.11-12 | 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文献综述,建立斜独塔斜拉桥的相关知识体系2022.1-2 | 设计斜独塔和斜拉索的施工方案,并分析其施工难点2022.3-6 | 通过实际工程案例,探讨问题性质并提出解决方案2022.7-8 | 总结分析研究结果,撰写毕业论文2022.9-10 | 论文修改与答辩准备七、参考文献1. 李威. 斜独塔斜拉桥施工控制方法的研究[D].山东大学, 2019.2. 王田,吴志华. 斜独塔斜拉桥施工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交通文摘,2020,42(1): 88-90.3. 张二华. 斜独塔斜拉桥施工控制的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7.4. 孙雪冬. 斜拉桥施工控制传统与创新思维[J].桥梁建设,2021,51(1): 1-3.。
斜拉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 副本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 三宝桥斜拉桥初步设计院系名称: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道桥10-1班学生姓名:导师姓名:开题时间: 2014年3月14日指导委员会审查意见:签字:年月日1、毕业设计目的及意义1.1内容三宝桥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绥芬河市,地处北纬44o18’~44o32’,东经130o57’~131o13’。
该桥是新华街的西延伸线,东起花园路,向西跨过黄河路落至华南山坡上自然地面。
综合考虑当地条件拟采用双塔三跨斜拉桥设计方案。
本设计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和ansys进行全结构仿真分析,并初步进行探索采用BIM设计理念。
1.2背景世界上第一座现代斜拉桥1955年在德国工程师狄辛格的帮助下建成,同年,莱昂哈特设计了杜塞尔多夫跨越莱茵河的北桥和赛道胡思桥。
我国自1977年建成重庆云阳桥以来,已经建成各种斜拉桥200余座,是世界上斜拉桥最多的国家。
世界前50座跨径最大的斜拉桥中,中国占半数以上。
进入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21世纪以来,斜拉桥结构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其跨径已经进入了以前悬索桥适用的特大跨径范围,结构分析的进步对于大跨径斜拉桥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斜拉桥以其结构受力性能好、跨越能力强、结构造型多姿多彩、抗震能力强及施工方法成熟等特点,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1.3解决的问题本题目所涉及的桥梁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绥芬河市,地处北纬44o18’~44o32’,东经130o57’~131o13’。
该桥是新华街的西延伸线,东起花园路,向西跨过黄河路落至华南山坡上自然地面。
本工程是绥芬河市一项重要市政建设工程,鉴于绥芬河市—国门独特的地理位置,该桥的建成,将成为绥芬河市的标志性建筑,向世人展示绥芬河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建设成就,为绥芬河市连接新老城区,提高过境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将促进中俄及东亚贸易和旅游的发展,为打造北方深圳开创新局面。
1.4对学术的推进毕业设计能使我掌握桥梁设计的整个过程,同时对施工过程和关键工艺进行思考和设计,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并在应用中将其融会贯通。
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过程仿真分析的开题报告
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过程仿真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混凝土斜拉桥是一种高速公路、铁路、城市快速路、民间通道等建造过程中大量使用的特种工程,其施工工艺比较复杂。
在传统的施工中,由于施工条件受限,施工现场通常都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因此需要采用模拟仿真技术来优化施工工艺,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利用模拟仿真技术对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
使用现代化的仿真软件,可以对混凝土斜拉桥的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优化,包括桥梁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方案等方面。
通过模拟分析数据,设计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调节,确保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主要研究内容1.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过程的流程分析和规划分析。
2.使用ANSYS Workbench等仿真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建模与分析。
3.深入研究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地基处理等方面,为施工提供依据。
4.根据模拟结果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
5. 分析施工风险和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四、研究方法1.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的施工过程、施工规范等方面。
2.使用ANSYS等专业仿真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建模和分析。
3.进行现场实地考察,获取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4.通过分析仿真数据,进行方案优化和调整。
5.分析施工风险和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五、预期成果1.对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过程进行了全面的仿真分析,找出了施工中的瓶颈和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2.建立了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过程的仿真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提升了施工效率。
3.提高了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效降低了施工风险。
4.提出了优化施工方案的建议和措施,为顺利完成相关工程提供了参考。
斜拉桥施工控制仿真分析的开题报告
斜拉桥施工控制仿真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斜拉桥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流行和广泛运用的一种桥梁结构,其桥面结构采用悬索吊装于主塔之间,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具有跨度大、造型美观、抗风性能强等优点。
在斜拉桥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和工序的控制对其后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斜拉桥施工控制的仿真分析研究,对于保证斜拉桥交付使用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斜拉桥施工控制仿真分析,其中包括施工工艺和工序的仿真优化、结构分析与计算及安全评估等内容。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施工工艺和工序的仿真优化
利用3D建模技术,对斜拉桥的施工过程进行建模,并进行仿真优化,以提高施工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主要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和动力学仿真方法。
2.结构分析与计算
对斜拉桥的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和计算,以控制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形和应力等问题,并针对性的进行优化设计。
3.安全评估
对斜拉桥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安全评估,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四、预期研究成果和应用前景
预期通过本研究可以实现斜拉桥施工过程的全面优化,提高施工过程的效率和质量,保证斜拉桥交付使用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开题报告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开题报告本文旨在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重点分析施工中的难点及技术解决方案,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首先,我们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单次浇筑量超过500立方米的混凝土,其施工与传统混凝土浇筑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注时间更长、施工周期更长,对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的要求更高;其次,大体积混凝土的混凝土浆具有较高的黏度和流动性,需要专业技术的操作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再次,大体积混凝土所需的原材料量庞大,要求供应链的协调能力更强。
接下来我们将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难点及技术解决方案。
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难点:首先,混凝土浆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难以控制,可能会导致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不平整、裂缝等质量问题;其次,混凝土浆黏度大、流动性差,需要采取特殊的振捣和排气技术,以确保浇注质量;再次,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可能会受到气温、湿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在施工现场及时进行监测和调整。
为了解决这些难点,我们需要采用一系列成熟的技术方案。
首先,在混凝土浆的控制上,可以采用预先测量混凝土物料比例、控制混合时间和混合强度等措施来提高混凝土均匀性和稳定性;其次,在振捣和排气方面,可以采用高频率振动器和气泵等专业设备来进行操作,以使混凝土浆流动性更好;再次,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关键参数,及时调整施工参数,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施工效率。
最后,我们将总结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缺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有浇注快、强度高、抗压性好等优点,但在施工成本、现场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未来的发展方向应着眼于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完善技术路线和管理规范,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斜塔斜拉桥施工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斜塔斜拉桥施工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斜塔斜拉桥作为现代桥梁工程的一种新型桥梁形式,具有结构简洁、美观大方等特点。
然而,在该类桥梁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斜塔和斜拉索的复杂结构和施工难度,对施工控制的要求较高,因此对斜塔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而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还比较不足,因此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实用性强、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施工难度的斜塔斜拉桥施工控制方法,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应用并进行验证。
三、研究内容1. 文献综述:对斜塔斜拉桥的相关构造和施工方法进行阐述,分析目前斜塔斜拉桥的施工控制现状及问题,探讨如何进行施工控制的优化。
2. 施工控制方法研究:根据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提出新型的斜塔斜拉桥施工控制方法,并进行方案优化和验证。
3. 工程实践应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用所提出的施工控制方法,并对比传统施工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四、研究意义1. 进一步探究斜塔斜拉桥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施工难点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2. 提出一种新型的斜塔斜拉桥施工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施工难度和施工时间,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3. 在实际工程中运用新的施工控制方法进行工程实践证明,能够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实用性和实践性的重要参考。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1. 文献研究:对斜塔斜拉桥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搜索、整理、综合分析。
2. 理论分析:基于文献综述,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和相关软件,建立斜塔斜拉桥的施工模型,进行理论研究和优化方案设计。
3. 实验研究:在实际施工中进行实验研究,对比传统施工方法和新的施工控制方法,评价其优化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六、预期结果本研究将提出一种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施工难度的斜塔斜拉桥施工控制方法,并进行实际工程应用,验证其可行性和实用性。
最终预期取得优良的研究成果,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开题
一、文献综述国内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问题主要提出以下观点,谢莉等提出大体积混泥裂缝的产生的原因为大体积混凝土截面太大,水泥反应产生的水化热在内部聚集无法散发到外面,使得水泥内部应力增大,最终导致裂缝的产生。
结构产生形变变化,但是受到内外部约束条件的影响,无法自由变形,最终产生压应力而导致裂缝。
外部气温变化,导致了混凝土温度变化不定,温差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最终导致了裂缝。
随着混凝土的干燥水分不断逸出,混凝土出现干燥收缩,而以此同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水,水分的蒸发导致收缩,最终混凝土发生塑性收缩变形和体积变形而产生裂缝。
孙佳惠等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一文中提到混凝土浇筑结束后,有时混凝土会沿着钢筋的方向出现比较小的裂缝,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钢筋施工技术不合适。
钢筋保护层比较小,混凝土容易被碳化,导致钢筋被锈蚀,钢筋生锈,其体积会变大,使得钢筋方向的裂缝产生成为可能,混凝土的抗拉能力减小,出现裂纹。
裂缝也会受到钢筋间距的影响,如果间距比较大,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度不足,不能将拉力扩散到混凝土中,混凝土的体积得不到有效地限制。
蒋吉敏在《综述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中提出在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控制即底板混凝土浇筑,每作业面分前、中、后三排振捣,三出料口、坡角、坡中各配备 2 根振捣棒振捣,边浇筑边成型边抹平底板表面,标高、厚度采用水准仪定点测平,严格控制板面标高和表面平整;混凝土浇筑使用φ50 振捣棒,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振捣延续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气泡不再上浮为准,避免时间过短和过长。
φ50 振捣棒有效半径 R 按30 厘米考虑,则振捣棒插点的移动距离不能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1.5 倍,即 45 厘米;插点方式先用行列式或边格式,振捣时注意振捣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得大于 1.5R ,即 15 厘米,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管;为使分层浇筑的上下层混凝土结合为整体,振捣时振捣棒要求插入下一层混凝土不少于 5厘米,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表面的泌水及时排入电梯井坑或集水坑内,用潜水泵抽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工经常检查钢筋位置,如有移位,必须立即调整到位。
超大跨径斜拉桥的结构体系的开题报告
超大跨径斜拉桥的结构体系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大跨度的斜拉桥逐渐成为城市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而超大跨径斜拉桥因其在跨度、承载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更是广受工程师们的青睐。
超大跨径斜拉桥的结构体系设计与普通斜拉桥不同,其跨度更大、工程难度更大,因此其结构体系设计需要更为严密的计算及精细的施工。
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大跨径斜拉桥的结构体系设计问题,以期为今后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超大跨径斜拉桥的结构体系设计问题,深入研究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及工程难点,为今后超大跨径斜拉桥的工程实践提供可行的方案。
三、研究内容1. 超大跨径斜拉桥的结构体系特点对比普通斜拉桥的结构体系设计,分析超大跨径斜拉桥的独特特点,包括但不限于斜拉索与主梁的连接方式、主梁材料的选取、桥塔结构等。
2. 结构体系设计的计算分析通过计算分析超大跨径斜拉桥的最大承载力、挠度、自然频率等指标,探究其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
结合有关国内外先进的设计方法及实际案例,寻求更为精细的设计方案。
3. 施工技术及工程实践在分析设计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施工过程,分析超大跨径斜拉桥施工的工程难点及解决方法。
同时,对超大跨径斜拉桥的施工工艺及材料的选取提出建议。
四、研究方法1. 理论分析法通过对超大跨径斜拉桥的结构特点与设计原理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设计方法及工程难点。
2. 数值模拟法通过数值仿真分析,计算斜拉桥的静力及动力响应,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3. 经验总结法以国内外相关案例及实践经验为基础,总结超大跨径斜拉桥的结构体系设计及施工技术。
五、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将通过对超大跨径斜拉桥结构体系的深入研究,提出更为精细的设计方案,解决工程实践中的难点问题。
预期成果如下:1. 探究超大跨径斜拉桥独特的结构体系设计问题及理论研究。
2. 提出一套可行的设计方法及有效的施工技术。
3. 验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及有效性,为超大跨径斜拉桥的工程实践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内容:
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有很多,如水泥热化、外界气温变化、约束条件、混凝土收缩变形等均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直接原因,也是直接或间接造成温度裂缝的根源所在.一般来说,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混凝土内部的微观裂缝拓展为宏观裂缝时,如果裂缝缝隙较浅,且没有发展到混凝土块加筋部分,则这些裂缝对工程并无太大影响.开展有关裂缝成因的分析主要是针对有害裂缝。
在温度场、温度应力仿真分析方面。国内外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场的
研究是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胡佛大坝的修建开始的。最早把“有限元时间过程分析法”引入温度场分析的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威尔逊教授。他在1968年为美国陆军工程师团研制出可模拟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分期施工温度场的二维有限元程序,并用于德沃歇克坝温度场的计算。威尔逊还和他人合作研制了有关混凝土徐变的应力分析程序。
4)加快混凝土运输和人仓速度,减少混凝土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回升。
5)选择低温时段浇筑,混凝土浇筑尽量安排在夜间或阴天施工。
(3)承台混凝土分层浇筑,加快混凝土的内部散热
竖向分2层,每层厚度为2. 5 m。混凝土浇筑时,水平分层浇筑,每层铺筑厚度不超过30 Cm。
(4)混凝土内埋设冷却水管通水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3)约束条件与温度裂缝.约束条件与温度差异也是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变形、裂缝的重要因素,温差造成的收缩变形在混凝土块体的外部约束作用下极易产生裂缝.
(4)混凝土收缩变形.大多数无机材料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均会产生收缩变形,如由于水分蒸发、外部吸热以及膨胀等造成的收缩变形.
2.承台温度控制措施
为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产生,必须从控制混凝土水化升温、内表温差、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改善约束条件,以及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配筋等方面考虑,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降低混凝土水化升温的措施如下:
(4)混凝土表面蓄水 保温养护,控制混凝土内表温差
为使混凝土表面缓慢降温,避免温度骤降,确保混凝土内表温差控制在设计范围内,采取以下措施:
1)混凝土终凝后顶面开始蓄水养生,水深不小于10 cm ,下层蓄水养护时间2一3 d ,上层蓄水养护时间4一s d承台顶面蓄水养护完毕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并加盖双层土工布或双层草袋保温养护 养护时间不少于20 d。
第×-16周:完成并修改毕业设计(或论文)。
第×周:准备设计(或论文)答辩。
4.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2 )承台周边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贴塑料薄膜然后回填土进行保湿和保温养护。
二、技术方案:
3.进度安排
第3-×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
×××××××××××。确定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第×-×周:×××××××××××××××××××××××××××××。
第×-×周:×××××××××××××××××××××××××××××。
(1)水泥水化热因素.无论升温还是温降,混凝土中心温度总是高于混凝土表面温度.分析发现,混凝土体主要受到内部压应力以及外部拉应力作用.这些应力主要是由混凝土体内部温度差异以及地基、外部约束等因素造成的.当温度差异大到一定程度时,表面拉应力会远远高于极限抗拉强度,产生裂缝.
(2)外界气温变化.外界气温变化对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有直接影响.较大的温度差异会导致混凝土内、外部温度梯度差异明显,产生裂缝的概率大大增加.
(5)承台分两次浇筑,浇筑间歇时间不应超过7 d。
3. 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1)混凝土配比
采用级配良好的粗骨料,严格按规范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2)配置控裂钢筋
配置防裂钢筋的目的是减少混凝土收缩裂缝的宽度,使裂缝宽度小于设计规定的限值,一般为0 .2 m m。
(3)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大跨度桥梁的建设,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采用日益增多,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应力和由此引起的温度裂缝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控制不当,结构往往会出现裂缝,而这些裂缝的产生,就会破坏结构的整体性,从而降低强度,恶化受力性能,还会增加混凝土的透水性,减少使用寿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加以控制,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运用裂缝控制理论,研究裂缝原因,较好地做到了裂缝防止及控制。如何综合利用各类水化热温度控制措施,是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为减小温度裂缝的发生,除了在水泥中掺加适量的粉煤灰、减水剂、缓凝剂,并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外,尚在承台及主墩实体段内设置冷却水管,进水管口、出水管口温差控制在15℃~20℃。为了及时了解水化热温控措施的综合利用效果,确保施工质量,有必要选择关键截面进行温度测试,为寒冷季节北方地区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提供数据及积徐变应力场有限元计算
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如朱伯芳院士提出的运用有限单元法来计算二维和三维温度场的“并层算法”或浮动网格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区异步长算法。在考虑冷却水管冷却效果上推导了其等效热传导方程,并提出水管冷却仿真计算的复合算法,还提出一种从平面扩充到空间的近似解法,奠定了冷却水管问题精确求解的基础。王建江和陆述远提出了适合编程的“非均质单元法”,对降低单元数和计算时间起到了一定作用。西安理工大学结合三峡大坝坝体快速施工,对大仓面薄层浇筑的混凝土全过程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粘弹性有限元模拟,采用了一种将两层或多层单元并于一层单元的“互层单元”。在“互层单元”概念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三维有限元浮动网格法”。姜忠提出了计算混凝土浇筑块内外温差的计算方法.刘宁、刘光廷利用在渗流场分析中用到的“排水子结构”法,进行了水管冷却效应的有限元子结构模拟。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海大学的朱岳明针对混凝土水管冷却的温度场问题,在有限单元法迭代法近似求解的基础上,根据混凝土与水管之间热交换的平衡原理,提出了新的有限元计算方法。梅普良、曾德顺在子结构模拟的基础上,对一期水管冷却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将混凝土结构瞬态温度场的有限元控制方程表示为状态方程。视冷却水管所在单元为子结构,其它单元为常规单元,然后用状态方程的精细积分法求解。结果表明可以降低对计算机贮存量的要求和提高冷却水管附近温度梯度的精度。杨秋玲,马可栓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大体积混凝上三维温度场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其温度场的分布规律。麦家煊提出了将水管冷却理论解与有限元相结合的计算方法。刘勇军提出了水管冷却计算的部分自适应精度法等等。以上方法都是在“等效算法”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杨磊在其论文中提出用藕合温度场仿真分析模拟混凝土坝施工期冷却水管降温温度场。经过初步的研究,该软件在前后处理、计算功能、速度、精度上,均较适合进行温度仿真分析。但在用有限元计算软件来进行混凝土坝温度场仿真计算时,以及混凝土浇筑结合面的初始温度的取值等几个重要问题上尚待进行更好的解决。
(1)混凝土配比
1)选用低水化热水泥。
2)采用双掺技术:掺人优质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掺人高性能缓凝减水剂,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2)降低混凝土的拌和 浇筑温度
l)水泥提前6 d人罐,延长水泥的存放时间,降低水泥的拌和温度。
2)预冷集料,堆高骨料,堆放时间为s d以上。避免骨料在日照下温度回升。
3)采用地下水拌和混凝土。
1)加强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振动棒振捣密实。振捣时,应特别加强底板和模板周边的振捣。
2)第二次混凝土顶面的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前,按测量标高用木刮尺进行刮平 混凝土初凝后,用木泥板打磨压实,最后用铁抹收光压实。在施工过程中,,为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纹的出现,采用平板振捣器进行二次振捣、增加混凝土收面、压光遍数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