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附教学反思1.1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概述
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
2.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
5.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6.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重点内容解析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重在科学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地球的大小——重在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3.通过地球仪的制作认识地球仪——重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通过活动及小字部分认识经纬网及其作用——重在利用经纬网定位。
本节教学建议
1.建议2~3课时。
2.主用探讨式引导教学。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难点在于对不同地区时间差异的理解上,学生受活动范围的限制,理解这个问题比较困难,只要求掌握结论。
2.地球公转形成的四季和五带的划分,对于这两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学生
理解的难点,教材也没有深入分析,就主用教材上图文结合的方式简易地介绍即可,不宜深挖。
本节教学建议
1.建议2课时。
2.教学尽可能浅化,重现象、清原理,结合生活实际,忌作学术推理。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1.地图要素的处理及教学——重读图、用图。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是本节的难点。
3.地图的种类和作用,尤其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4.教材中的活动设计了与观察生活中密切联系的真实情景,让学生完成活动的同时,掌握了学习地图的技能。
本节教学建议
1.建议1~2课时。
2.重在培养看懂地图、使用地图的能力,能用学到的知识制作简易的地图。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计算海拔与相对高度——重在培养阅读与使用地图的能力。
2.在不同地形图上识别主要地形——重在从平面地图过渡到形成空间感官的地形图,达到较高能力要求。
本节教学建议
1.建议1~2课时。
2.在教学中加强引导,让学生亲自参与并动手制作等高线模型和地形剖面图,达到对所学知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2课时)
第一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
2.举例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3.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4.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来认识。
5.借助地球仪,使用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列表比较法等了解经纬线,并比较和归纳它们的特点。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
教学难点
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六分钟读懂宇宙138亿年历史》,了解地球的今世前身。说明人类对地球从未停止过。
探究:引出先人对地球形状的认知。
[板书]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教师演示] 动画演示“天圆地方—麦哲伦航海认识地球的形状—精确测量的地球形状”,提示学生思考: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能否用示意图表示出来?(学生思考)
[提问] 地球真正的形状应如何描述?(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合作探究
[板书]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师板图]我画出我想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看看如何。你们可以照自己的观察、想象画图。(学生在笔记本上画图,鼓励不同的答案,如果有优秀作品教师要展示并予以鼓励)
先通过动画,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有个了解,然后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画图,表示出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同时表明教师的观点:“我画出我想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看看如何”,通过一点一滴使学生在对地理产生兴趣的同时,不再只是崇拜教师的权威,培养创新的意识。
[讲解] 地球的形状是不规则的球体,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取地球的平均半径,即6371千米。
[应用强化]你能否举出几个例子说明地球是球形的?(学生讨论回答)
[承转]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要了解它的面貌,但是,地球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太大了,怎么办?这就需要建立地球的模型,即地球仪。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的转动情况、形状、球面上有些什么。(学生观察、回答)
[板书] 二、地球仪
[演示动画] 篮球不绕轴转动,就会在地上乱滚,而地球仪是绕地轴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