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年服饰变化看中国历史变迁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百年服饰变化看中国历史变迁

从百年服饰变化看中国历史变迁 [摘要] 生活中,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在不同时代的人的衣着服饰存在较大差异。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们认为不同时期服装的出现,与各自出现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为了论证这一观点,我们开始了本次调查。我们的调查范围是从清代的长袍马褂和满清旗袍;到民国的中山装、新式旗袍和长袍马褂;再到新中国50年代的苏式服装,60年代的中山装,70年代的“绿色的海洋”,以及改革开放到21世纪的服饰。通过实地访问,实物调查,书籍查阅和网上搜索等多种途径,我们对服饰的演变有了一定了解,我们可以证实我们的观点:不同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服饰。生活中,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你会发现爷爷奶奶所穿的衣服和我们穿的衣服有很大不同。他们穿的衣服叫马褂,这些衣服分为长襟和短襟,无领和矮领两种,布料的颜色都为素色,一般没有什么花纹。而我们的衣服花花绿绿,并且样式多样。我们父母的服装则介于这两者之间。为什么会这样呢?于是,我们开始对这些服饰的研究。通过实地访问,实物调查,书籍查阅和网上搜索等多种途径,我们对爷爷奶奶到我们间服饰的演变有了初步了解:不同时期服装的出现,与各自出现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一、清代服饰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关,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雉发易服浪潮,律令之严性命攸关,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至此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制度,由于满族八旗兵的进关而遭到破坏。⑴长袍马褂中国清代官服。马褂加于长袍的外面,因起源于骑马短衣而得名,特点是前后开衩、当胸钉石青补子一方(亲王、郡王用圆补)。马褂清初仅是八旗士兵穿,后来八旗子弟为表示勇武也多身着马褂。雍正以后,社会普遍流行,渐有礼服的性

质。辛亥革命后及民国时期,马褂仍为男子的传统服式。另外,清代皇帝对特别恩宠之人有时赏穿黄马褂。黄马褂为清代马褂的一种,因其衣色为明黄色,故名。黄马褂主要是皇帝穿用,也是重要的赏赐物品,被赏者有极大荣耀。受其影响,其他颜色的马褂在官员士绅中逐渐流行,成为一般的礼服。⑵满清旗袍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中原地区。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潇洒富丽、纤细柔弱,与衣身修长、衣袖短窄的满装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旗装以它用料节省,制作简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的繁复。二、民国服饰 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的博物馆,同时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梏。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

⑴中山装中山装由于孙中山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开始流行。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依据“礼,义,廉,耻”定前身四个口袋,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依据五权分立原则,前身改为五粒钮扣,依据三民主义原则,将袖口定为三粒扣;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⑵新式旗袍由于满族统治政权的消亡,旗袍此时穿着者甚少。西式中式装扮熙熙攘攘纷繁并处。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服装装饰一扫清朝矫饰之风,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三、新中国服饰㈠50

年代?苏式服装⑴50年代?列宁装列宁装的主要特点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法。列宁装在年轻的新中国流行,除了表明当时中国女性在精神上的革命追求之外,还因为它或多或少带有一些装饰性元素??双排纽扣和大翻领;此外,它附加的腰带的紧束功能有助于女性身体线条的凸现。建国初期,女性服装很单调。受前苏联的影响,列宁装(由于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常穿此款式的服装,故得名)在女性中曾一度盛行。女干部着列宁装的甚多。女青年中最时髦的打扮是蓝色或灰色的背带工装裤与白衬衫。这期间,旗袍也有过灿烂的一瞬,一些文艺工作者、外交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夫人出国时,盛行穿旗袍。旗袍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交礼服。⑵50年代?花色布拉吉 50年代末,前苏联某领导人到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的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一时间,穿花色布拉吉成为时尚。布拉吉是俄语连衣裙的音译,款式极其简单:宽松的短袖,泡泡的褶皱裙,简单的圆领,腰际系?条布带。这种款式健康活泼,不做作,流行了很久,以至于现在许多中年妇女夏季的裙装还是这种稍加变化的布拉吉。但布拉吉宽松肥大,布料颜色花样比较单调(主要是碎花、格子和条纹),质料粗糙,对女性风采的体现有限。㈡60年代?中山装、制服热⑴灰色干部服干部服热是受军队服装的影响。进驻各个城市的干部都穿灰色的中山装。这样的装束实际就是老解放区干部的打扮:洗得发白的灰色四兜棉布中山装。首先效仿的是青年学生,革命的热情激励他们穿起了象征革命的服装,紧接着各行各业的人们争相效仿,有的人穿着西服,外面仍罩着一件干部服。⑵中山装系列建国后穿中山装的人越来越多,50年代后更是形成穿中山装的热潮。这时的中山装有了发展,其款式

特点:尖角翻领,单排5颗扣,胸前是戴盖的暗兜,可插笔用,下摆处有两个胖裥袋。这种款式受列宁装的影响。此后,又出现了其他的款式,比如青年装、学生装、军便装等,与中山装相比,仅领、兜有点变化,形成中山装系列。⑶毛式服装改进了的中山装深得毛泽东的喜爱。曾专为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众多国家元首制作服装的北京红都时装公司技师田阿桐先生在给毛主席做中山装时,为了衬托毛主席高大的体型和非凡的气质,就将小领改为阔而长的新型尖领,并将衣服的前阔、后背做得略宽一些,中腰稍微收敛,后片比前片长一点,袖笼稍提。这样的版型使毛主席的身躯更加伟岸。国外媒体把这种改进的中山装称为毛式服装。㈢70年代?“绿色海洋”十年“文革”时期,开始了“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军便服时代。文革时期,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胸前佩戴毛泽东像章,胸前斜挎草绿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着红卫兵袖章,脚蹬一双草绿色解放鞋。除红卫兵外,工人、农民、教师、干部、知识分子中相当一部分人也穿起了军便服。这一时期,服装的等级意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阶级意识。在原有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思想风尚中,又增添了浓烈的革命化、军事化色彩。㈣从改革开放到21世纪从改革开放到21世纪,我国的各项事业迈入正轨,发展速度加快。我国服装业逐渐迎合时代潮流,各种新潮服装开始在中国流行的同时,中国的传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开始在世界流行开来。中国女性对于服装诉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追求个性、标新立异是现代女性服装需求中最重要的元素。另一方面,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中国服装在全世界受到注目和尊重通过研究,我们了解到,一种服饰的产生必定伴随一种特定的社会背景,并且同时会体现出自己的文化。我们认为未来的服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