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课件【精】30页PPT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蜜蜂》PPT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蜜蜂》PPT](https://img.taocdn.com/s3/m/57fe40cee2bd960590c677f0.png)
“本能”是生来就有的本领
下雨前蚂蚁会搬家,这是蚂蚁的本能。 人生下来就会哭,这是人的本能。
新知讲解
学习第七自然段
对于法布尔的这个结论,你还有什么疑惑吗?你觉得应 该怎样做才能解开这些疑问?
认真思考,善于观察,实事求是。
作者是一个 善于观察、勇于实践、实事求是、严肃对待科学
的人。
拓展阅读
蜜蜂的赞美
生字书写
方法一:找一找
左右结构: 蜂 阻 跨 括 检 确 误 陌 左中右结构: 辨 上下结构: 蜜 查 半包围结构: 途
生字书写
方法二:换一换
“蜂”换掉“虫”加上“山”,是“峰”。 “阻”换掉“阝”加上“禾”,是“租”。 “检”换掉“木”加上“扌”,是“捡”。
生字书写
mì
蜜
组词:蜜蜂 花蜜
造句:蜜蜂以辛勤的劳动,终于酿 成了香甜的蜂蜜。
我会读识字解词mfngbinzkuku蜜蜂辨阻跨括jinchquwtm检查确误途陌2开火车认读生字1根据拼音读一读识字解词花蜜蜜蜂蜂蜜蜜蜂阻跨括蜜蜂辨阻止阻挡辨别跨进跨越辨认包括括号我来组词识字解词检验检查查看检查误途陌检查确错误误会正确沿途半途确认陌生陌路我来组词古文识字识字解词蜜表示在蜂巢里分泌糖浆的蜂虫辨法官中立听取原告与被告的陈述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非判断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蜜蜂》精美课件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蜜蜂》精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64ac210242a8956aece427.png)
理解词语
【大概】 【阻力】 【激动】 【超常】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超过寻常;超出一般。 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 妨碍物体运动的作用力。 (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
【检查】 【逆风】 【沿途】 【迷失】
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 弄不清(方向);走错(道路)。 沿路。 迎面对着风;风向跟行进方向相反的风。
读了上面的资料,相信你对课文里的知识 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作者笔下的蜜蜂是 怎样的?现在,让我们开启今天的预习之旅!
第一步:读课文
朗读视频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 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 的不准确。
第五步:提问题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 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
初读感知
法国有个昆虫学家叫法布尔,他对蜜蜂进行了大 量的研究,下面就让我们去看看他笔下的蜜蜂吧!
法布尔(1823~1915):他是法国著名的昆 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 “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 童年时代就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后 来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 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品读释疑
通过上节课的预习,请你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讲了作者做了 一个证实蜜蜂是否有辨认方 向的能力的实验的事情。
首先,通过课后资料袋或查阅法布尔的资料,了解法布尔的 基本情况。然后,默读课文,弄清法布尔做这项实验的原因及整 个实验的过程。研读法布尔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况及内心的 想法,感受其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精神。最后,借助课 后的图表,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重点学习把实验的过 程写清楚的写作方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课件(共36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课件(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c07803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f.png)
知识锦囊
昆虫记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 征、习性等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 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还记载着法布尔 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 识背景等等内容。它不仅是一部研究 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赞美 生命的宏伟诗篇。
整体感知
1. 轻声朗读课文,把要求认读的字词圈画出 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思考: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字认读
gài ( 大概 ) zǔ ( 禁止 ) cè ( 测试 )
概 阻 测 ( 概括 )
( 阻碍 )
( 猜测 )
kuò ( 包括 ) wù ( 错误 ) nì ( 叛逆 )
括 误 逆 ( 概括 )
( 失误 )
( 逆风 )
生字认读
tú ( 路途 ) mò ( 陌生 ) chāo ( 超过 )
严谨的科学态度,求实的科学作风。
合作探究
自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想一想:这项 实验是分哪几步完成的?试着有条理地把实 验过程讲给同桌听。
课文解读
①捉蜜蜂——做记号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 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 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 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书写指点:整体左窄右宽。 右部“舌”上横宜长,起笔在 横中线上。
书写指点
检
11画 左右结构 检查 检阅
书写指点:整体左窄右宽, 右上部撇、捺伸展盖下,底 横拉长托上。
查
9画 上下结构 调查 查漏补缺
书写指点:上下大小接近。 “木”的撇、捺舒展,“日” 略扁。
书写指点
确
12画 左右结构 确实 准确无误
书写指点
辨
14《蜜蜂》ppt课件完整版
![14《蜜蜂》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82b65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b.png)
14《蜜蜂》ppt课件完整版•蜜蜂概述•蜜蜂的采集与酿蜜•蜜蜂授粉与农业应用•蜜蜂养殖与蜂产品加工目录•蜜蜂与人类的关系•蜜蜂面临的威胁与挑战蜜蜂概述蜜蜂的种类与分布种类全球约有2万种蜜蜂,中国境内约有1000多种。
分布蜜蜂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从热带雨林到寒带地区均有分布。
中国分布中国是蜜蜂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分布,尤以华南、西南和华东地区种类最多。
蜜蜂的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形态特征蜜蜂是社会性昆虫,过着群体生活。
它们善于飞翔,以花为食,包括花蜜和花粉。
生殖方式蜜蜂的社会结构蜂王工蜂雄蜂蜂巢蜜蜂的采集与酿蜜采集工具采集时间采集地点030201采集花蜜与花粉酿蜜过程与蜂蜜的生成酿蜜原料酿蜜过程蜂蜜储存蜜蜂的采集效率与影响因素采集效率蜜蜂的采集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天气、季节、植物种类、蜂群状况等。
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只蜜蜂每天可采集数百朵花的花蜜和花粉。
影响因素天气是影响蜜蜂采集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阴雨、大风或极端温度都会降低蜜蜂的出勤率和采集量。
此外,植物种类和分布也会影响采集效率,因为不同植物的花蜜和花粉产量和质量存在差异。
蜂群的健康状况和规模也会对采集效率产生影响,强壮的蜂群能够派出更多的工蜂进行采集工作。
蜜蜂授粉与农业应用蜜蜂授粉的重要性维持生态平衡01提高农作物产量02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03蜜蜂授粉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增加结实率改善果实品质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农作物类型和生长环境,选用适合的蜜蜂品种进行授粉。
选用合适蜂种合理设置蜂箱加强蜜蜂饲养管理推动蜜蜂授粉专业化服务在农田中合理布局蜂箱,便于蜜蜂采集花蜜和进行授粉。
确保蜜蜂有充足的食物来源和良好的生存环境,加强病虫害防治,提高蜜蜂的授粉效率。
鼓励发展专业的蜜蜂授粉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优质的授粉服务和技术支持。
农业中蜜蜂的利用与管理蜜蜂养殖与蜂产品加工蜜蜂养殖技术与管理01020304蜜蜂品种选择蜂场选址与建设饲养管理繁殖与育种蜂胶蜜蜂从植物芽孢或树干上采集的树脂,混入其上腭腺、蜡腺的分泌物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胶状固体物。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蜜蜂》优秀PPT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蜜蜂》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fa9ad26294dd88d0d26b67.png)
二、请仿照例句写一句段话。
例: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 法解释的本能。
小明不是忘带作业了,而是根本没有写。
三、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蜜蜂的知识呢?课下 搜集资料,选择感兴趣的写下来。
蜜蜂小知识:
14 蜜 蜂
第 一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学习字词
当堂检测
法国有个昆虫学家叫法布尔,他对蜜蜂进行了大 量的研究,下面就让我们去看看她笔下的蜜蜂吧!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 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 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赞赏 可以看出“我”对这些蜜蜂的态度怎么样?
试验的结果是什么?
十五只没有 迷失方向,准确无 误的回到了家。
实验报告 验证内容 : 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验证过程: ①选二十左右只蜜蜂,放进纸袋 ②做上记号, 带到四公里外放飞
我会写
kuò
包括 括
结构:左右 音序:K 部首:扌
组词:概括 括约肌
造句:包括我在内,参赛的同学 都得奖了。
书写指导:扌旁要细长, 舌字要宽、首撇短平、下 横要长、下边口字扁窄。
我会写
jiǎn
检查 检
结构:左右
音序:X 部首:木 组词:检测 检讨
造句:每当做完作业我都认真检 查一遍。
书写指导:中间短竖不能丢, 右上边是夂、稍扁、横撇是 一笔,下边三撇依次渐长。
说一说:你从试验过程感受到什么?
从试验的过程,我们感受到科学家求 真务实的研究态度、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认 真观察,用心思考的研究品质。
那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
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
最新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完美版)PPT课件精品文档
![最新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完美版)PPT课件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c78662e240c844768eaee1e.png)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实验结果
尽
jǐn 尽管 jìn 尽力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
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
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
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表现出作者
对蜜蜂认路本领的赞叹之情。
3.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在文中找一找。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 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 无法解释的本能。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1.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 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状元成想才路 做个实状元成才路验。
状元成才路
表明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了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我”做试验的原因,也体现了“状元成我才路 ”求
实的科学态度。
检
查
确
状元成才路
误途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陌状元成才路
右 结 构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半包围结构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将上面的生字按结构分类。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辨 biàn
结构:左中右 部首: 辛
书写指导:左部的“辛”竖改为撇;右部的 “辛”竖为悬针竖。
填一填
1. 正确,没有差错。
你知道蜜蜂靠的是什么本能吗?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蜜蜂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
生物学家弗里希用一系列实验证明,蜜蜂 通常是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状导元成才路 航的。状他元成才路 指出 蜜蜂以太阳作为参照点状,元成才路 通过“舞蹈”告诉其 他蜜蜂如何到达状元它成才路 发现的花源地。状元成才路
14.《蜜蜂》课件(共27张PPT)
![14.《蜜蜂》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258368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9.png)
工 作
严
得出结论: 靠得本能
谨
如果请你来当动物学家,你想研究什么?
蝴蝶
毛毛虫与蝴蝶的关系
观察与思考
毛毛虫如何变成蝴蝶
还可以研究哪些?蝌蚪与青蛙、金蝉脱壳……
拓展延伸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咏蜂》
花发蜂递绕,果垂猿对攀。 ——王安石《北山暮旧示道人》
1.查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2.观察一种小动物,试着写一写。
记号, 带到四公里外放飞。 验证结果 : 20只左右中有17只飞回来。
在设个结论是中,可以肯定 的是 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 超常的记忆力 无法解释的是 能辨认方 向的本能
(本能:与生俱来的能力。)
结构梳理
验证内容 : 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
认
真
蜜 验证过程: 选蜜蜂放纸袋,做记号放飞
观 察
蜂
验证结果 : 大部分蜜蜂飞回
两只蜜蜂飞回来能不能断定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 能力,为什么?
不能断定。
不能据此就得出结论,毕竟只有两只飞回来了。
实验结果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 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 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辨认方向的能力 验证过程: ①选20左右只蜜蜂,放进纸袋②做上
横折 横 竖 横 点
fēng
蜂
部首:虫 笔画:13 释义1.昆虫。种类很多。有的成群 生活,有毒刺,如蜜蜂、胡蜂;有 的单独或成对生活,捕食小虫,如 蜾蠃(luǒ);有的营寄生生活, 如寄生蜂;有的危害植物,如叶蜂。 2.比喻成群地:~聚。
笔顺: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撇 横撇 捺 横 横
横竖
易写错
biàn 不要少写成“讠”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4课《蜜蜂》课件PPT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4课《蜜蜂》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c898ef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5.png)
实验记录方法:现象+想法
对比下面两组句子,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 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二十只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在寻找回 家的方向。
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
减少阻力。
用词准确
蜜蜂飞得很低,要触到地面,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说明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很强。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 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上中下结构,结构紧凑。三 部分等宽,“必”的卧钩写 在横中线上,撇略长伸。
左窄右宽,“且” 里面只有两横。
左右结构,注意左右穿插。 右上的折文要写得舒展,右 下三横间距均匀,长短不等。
14 蜜 蜂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对于蜜蜂,你有哪些了解?
蜜蜂是一种会飞行的群居昆虫, 蜜蜂群体中有蜂王(也称“蜂后”)、 工蜂和雄蜂三种类型。
蜜蜂的生长发育需要 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 (成蜂)4个发育阶段。
蜜蜂是变温动物, 它的体温会随着周围环 境的温度而改变。
自读“资料袋”,你了解到了什么?
左中右结构,三部分都要 窄,“辛”的最后一笔竖 变竖撇,“辛”最后的竖 为悬针竖。
的“口”略小,最 后一笔是提;“夸” 起笔较高,撇和捺 略舒展。
左窄右宽,右边“舌” 的第一笔是撇。
形近字
蜜—密
辨—辩
“辨”指分析,“辩”指说明
“虫和旁,都蜜“所是蜂蜂以虫””“字是的蜜旁昆偏”;“ 形 树 上 下容 , 面密 木树 所 是” 多木 以 “常 长茂 “ 山用 在密 密 ”来 山, ” 。分 眼 “ 一 像别睛辨点一,去”一只需看中撇竖要,间特着用而的别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课件(共24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23a613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b.png)
联系上下文,说说让女儿在蜂 窝旁等是为了什么?
联系上下文,说说走了四公里路是为 了什么?
离家足够远更能说明问题。
联系上下文,说说从这一步步的实验 过程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科学家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 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认真视察,用心思 考的研究品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想一想:反问表达的是什么语气?
1823年诞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 昂的一户农家。此后的几年间,法布尔是 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度过 的,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 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
法布尔要做什么实验? 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实验。
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法布尔听说了这件事,他想弄清楚。
三下 蜜蜂 重点
情景导入:
谁能介绍 一下有关 蜜蜂的小 知识?
情景导入:
本文是怎样介绍蜜蜂 的辨别方向的能力的?
作者是怎 样验证蜜 蜂具有辨 别方向的 能力的?
课前我会读
蜜蜂 辨认
阻力
跨进 包括
检查
沿途 大概
逆风
陌生 超常 准确无误
读准字音:平舌音“阻”,翘舌音“查、超”,
前鼻音“辨、检 ”,后鼻音“蜂 ”。
蜜蜂被装在纸袋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 的景物。所以我觉得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记忆力。在放 飞时刮起了大风,蜜蜂逆风飞行,又飞得很低,它们不 可能是在高空中“眺望”到遥远的家园。所以我认为蜜 蜂认路靠得不是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
本能:指人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实验报告 验证内容: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过程 ①选二十左右只蜜蜂,放进纸袋2做上记号,带到四公里 外放飞 验证结果 :二十只左右中有十五只飞回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课件(共31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449b74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6.png)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 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 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 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放飞蜜蜂后,法布尔视察到了什么?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
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
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
作者和小女儿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里能看出来?
激动、兴奋
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 我要视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 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 没有任何怀疑为止。
——法布尔
时间长、有耐心、讲实证
实验结果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 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 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 实实飞回来了。
②
实验过程
③
④
⑤
⑥
实验过程
⑦
⑧
实验结论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 写实验步骤的句子。
捉蜜蜂,放纸袋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 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 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 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 放了出来。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 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 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 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 放了出来。
捉蜜蜂,放进纸袋
实
叫女儿等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
验
这么做?省去其中的一些做
步
走四公里路 法可以吗?为什么?
骤
做标记,放蜜蜂
数飞回的蜜蜂
作者为什么要捉自家草料棚的蜜蜂?还在 它们身上做记号呢?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课件)(共31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d4bad5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9.png)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怎样的?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
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 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 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实验结论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 无法解释的本能。
相关知识
蜜蜂有三种,一种在树上;一种被人们用器具收养的,是家 蜂,小而微黄,蜜部味浓甘美;一种在山岩高峻处作房的,叫石 蜜,这种蜂黑色如牛虻,它的蜜味酸色红。
实验过程 第一步:捉蜜蜂放进纸袋里 第二步:到四公里外做记号放蜜蜂 第三步:记录飞回的蜜蜂数和时间
实验过程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实验过程, 用上“先……然后……最后……”的 句式。
实验过程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 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为什么要将蜜蜂放在纸袋里?
实验过程
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 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 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相关知识
蜜蜂完全以花为生,包括花粉及花蜜,有 时酿造储存成蜂蜜。毫无疑问的是,蜜蜂在 采花粉时亦同时对它授粉,当蜜蜂在花间采 花粉时,会掉落一些花粉到花上。这些掉落 的花粉关系重大,因它常造成植物的异花传 粉。蜜蜂身为传粉者的实际价值比其制造蜂 蜜和蜂蜡的价值更大。
拓展延伸
赞美蜜蜂的诗句。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
蜜蜂
语文三年级下册
mì
蜜
fēng
蜂
自读课后“资料袋”,说一说:你从中了解到了哪 些信息?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讲了一 件什么事?
ɡài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4课《蜜蜂》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4课《蜜蜂》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1ca3a871fe910ef12df89b.png)
检查确误途陌
难写字
通关检测2——挑战形近字
蜜( 蜂蜜) 蜂( 蜜蜂 ) 辨( 分辨 )
、
密( 秘密) 峰( 山峰 ) 辩( 辩论 )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听说(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于是做 了一个( 实验 ),结果证明( 的确如此 且它们靠的不是( 超常的记忆力 )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
远的家呢?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 的家。 反问的语气,起强调作用。
在回家的路上“我”有什么推测?结果怎样? 推测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 家了。 过渡句——承上启下
不仅十分准确地写出了作者的心理, 还体现了作者善于思考的品质。
可以初步断定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 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 两点四十分 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 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说明作者对实验过程 记录详细精准,体现了作 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验 )
纸袋 )
无论 )
围绕着实验,把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试着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1):写作者想要做实验的原因。 第二部分(2—6):写实验的经过和结果。
第三部分(7):写实验得出的结论。
1.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听说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 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表明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了 “我”做试验的原因,也体现了“我”求 实的科学态度。
2.实验是如何进行的?结果怎样? 实验过程
捉蜜蜂——做记 ① 号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 ② 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 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 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 放了出来。 放蜜蜂——测能 力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4蜜蜂(共1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4蜜蜂(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a7cb8934431b90d6c85c7ed.png)
这样,二十只左右,至少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 确无误的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 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回来了。
时间
只数 发现者
两点四十分 两只
傍晚
三只
第二天 十只
女儿 法布尔 法布尔
14
蜜
蜂
认一认,读一读
无论
纸袋
大概
阻力
证实 遥远
几乎 推测
包括
迷失
沿途 超长
本能
准确无误 确确实实
我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能力),于是 做了一个( 试验 ),结果证实( 的确如此), 且它们靠的不是( 超长的记忆力),而是一 种( 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
试 试验目的 验 试验步骤 过 程 试验结论
捉蜜蜂
放纸袋
女儿等
放飞蜜蜂
做记号
走四公里路
那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 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 候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 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 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 呢?
试验步骤: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捉了一些蜜蜂,
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 在蜂窝旁等着,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把命运寄托在自己身上,这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心思。为此努力,拼搏,不舍 满了魔鬼,学会控制他。如果你还认为自己还年轻,还可以蹉跎岁月的话,你终将一事无成,老来叹息。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中,必须排除一切干扰,特别是要看清那 气,免百日之忧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当你感到无助的时候,还有一种坚实的力量可以依靠,那就 想未来是妄想,最好把握当下时刻。幸福不在得到多,而在计较少。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 要看他有谁相伴。同样的一瓶饮料,便利店里2块钱,五星饭店里60块,很多的时候,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所在的位置。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 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10、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一定会成功!成功者往往有个计划,而失败者往往有个托辞。成功者会说:“我 说:那不是我的事。成功三个条件:机会;自己渴望改变并非常努力;贵人相助亿万财富买不到一个好的观念;好的观念却能让你赚到亿万财富。一个讯息从地球这 秒,而一个观念从脑外传到脑里却需要一年,三年甚至十年。要改变命运,先改变观念。人生的成败往往就在于一念之差。鸟无翅膀不能飞,人无志气不成功。成功 个人不成功是因为两个字——恐惧。一个会向别人学习的人就是一个要成功的人。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情,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 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对时间的慷慨,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 约,而败于奢靡。企业家收获着梦想,又在播种着希望;原来一切辉煌只代表过去,未来永远空白。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 为何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蝼蚁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世上那有什么成功,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代名词罢了。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什么 人。微笑不用本钱,但能创造财富。赞美不用花钱,但能产生气力。分享不用过度,但能倍增快乐。微笑向阳,无畏悲伤。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并不等于没发生,我们 存在。我们渴望成功,首先要志在成功。我要让未来的自己为现在的自己感动。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要因为世界虚伪,你也变得虚伪了。小鸟眷恋春天,因为它 笑对人生,能穿透迷雾;笑对人生,能坚持到底;笑对人生,能化解危机;笑对人生,能照亮黑暗。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一个细节 都缘于一个梦想和毫无根据的自信。永远不要嘲笑你的教师无知或者单调,因为有一天当你发现你用瞌睡来嘲弄教师实际上很愚蠢时,你在社会上已经碰了很多钉子 胜过多言;坦率胜过伪装,自然胜过狡辩;心静何来多梦,苦索不如随缘。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最可怕的不是有人比你优秀 你更努力。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昨天如影——记住你昨天的挫折和失败的教训;今天如画快乐和幸 绘;明天如梦——珍惜今天,选择好自己的目标,努力地为自己的明天去寻求和拼搏。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轻 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不要盘算太多,要顺其自然。该是你的终会得到。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能 者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每天精力充沛的努力工作,不虚掷光阴。从未跌倒算不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战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脆弱的心灵创伤太多,追求才是愈合 经历的太少,所以总是把一些琐碎的小事看得很重。当你知道你不在是你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你!漫无目的的生活就像出海航行而没有指南针。人生多一份感恩, 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成功六机握机当你握着两手沙子时,一定就拿不到地上那颗珍珠了。快乐在满足中求,烦恼多从欲中来。人若有志,万事可为。 就是要集中你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热诚,把今天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在茫茫沙漠,唯有前进时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们已将它消 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这个世界上任何奇迹的产生都是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而得的,首先承认自己的平凡,然后用千百倍的努 者,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c8edfb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d.png)
亨利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
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 深刻地描画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例如:蜘蛛、蜜 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
我会认
括 (kuò) 误 (wù)
证 (zhèng) 阻(zǔ) 超(chāo) 途(tú) 测 (cè) 验(yàn)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 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 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 沾着花粉呢。”
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两只蜜蜂飞回来能不能断定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为什么?
从小女儿的动作、神态及语言的描写中,只能初 步断定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不能据此就得出结 论,毕竟二十只蜜蜂中只有两只飞回来了。
我会读 实验 阻力 估计 包括 沿途 陌生 大概 减少 纸袋 无论 证实 解释超常 逆风而飞 准确无误
按结构归类 讠字旁: 论、试、证、误
左中右结构: 测、概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
验、阻、括、减、确 袋 途、超
按结构归类
mēn (闷热)
闷
mèn (解闷)
jǐ (几人)
几
jī (几乎)
“听说”是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了“我”做实验的原因,也 体现了“我”不轻信盲从的求实的科学态度。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 了一些蜜 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 我在他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 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
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
课后问答 作者怎么证明飞回的蜜蜂是被放飞 的那群?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课件(共26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1f38c6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c.png)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同学们,我们经常能看到蜜蜂采蜜,蜜蜂在离蜂窝很远的花朵上 采完蜜后,还能“跋山涉水”地回到家,为什么它们从不迷路呢?现 在就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看吧!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给每个自然段 写上序号。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捉蜜蜂 女儿等 走四公里路 做记号 放飞蜜蜂
作者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 时间。“我”走出四公里路,是因为路稍远一点儿, 更能说明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作者做事严谨的品质。 这是实验的第二步:做记号放飞蜜蜂。
“我”为什么捉自家花园 里的蜜蜂?还要做上记号?
捉自家花园里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视察;给 蜜蜂做上记号,是为了便于与其他蜜蜂区分, 证明是作者放飞的。说明他不仅视察得认 真,而且用心思考。
法布尔是如何得到实验结论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实验过程。 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法布尔做了什么?
捉蜜蜂,放进纸袋,走四公里路, 打开纸袋,做记号,放飞蜜蜂。
朗读课文,说说实验的结果是怎样的?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 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本文记录了作者为证实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而进 行了一次实验的过程。告知了我们“实践出真知”这一 真理。体现了作者法布尔的视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 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组词练习:
验(实验) 蜜(蜜蜂) 蜂(蜂巢 ) 检(检查) 密(密码) 峰(山峰 ) 组(组长) 问(问题) 阻(阻碍)
选词填空:
虽
1、( 尽管)天气很冷,爷爷( 仍然)一早就起床跑步。 2、( 无论)被抛弃到哪里,它们( 仍然)可以自己回到原处。
3、 ( 虽然 )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 但是) 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课 件【精】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