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定义以及鉴别诊断
外科学PPT课件 周围神经损伤
SURGERY
Company name
外科学
SURGERY
Company name
外科学
SURGERY
外科学
SURGERY
第四节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概述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周围神经在走行的 过程中,可能经过某些骨纤维隧道,跨越肌 腱膜、或穿过筋膜,在这些部位他的活动空 间受到明显的限制,当这些隧道、腱膜、筋 膜等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狭窄、增生、肥厚、 粘连时,就会使经过该处的神经受到挤压, 造成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永久 性神经功能障碍。
四 旋后肌综合征
定义 又称骨间背侧神经综合症、
挠管综合症,是指骨间背侧神经 在旋后肌腱弓(Froshe弓)附近 受压而引起的该神经麻痹导致的 综合征。
解剖 挠管:外侧面肱挠肌,下端
前外侧是挠侧腕长伸肌和腕短伸 肌,内侧由肱二头肌肱肌组成。 挠神经在此管内分为骨间背侧神 经和挠浅神经。
病因病理
1 创伤。 2 炎症。 3 肿块。 4 劳损。 5 局部解剖特点。 上述情况造成压迫而致本病。
临床表现 1 前臂近端掌侧疼痛,抗前臂旋前和屈腕使疼痛加重。 2 挠侧三个半手指麻木。 3拇、食指屈力减弱,鱼际肌有轻度萎缩。 。
诊断 1 临床表现。 2 Tinel征在前臂掌侧近1/3处(+)。 3 Phalen试验阴性。 4 X-ray一般无明显异常。 5 肌电图检查
治疗 手术治疗探查松解。
六 梨状肌综合征
五 旋前圆肌综合征
正中神经通过旋前圆肌或 指浅屈肌时神经受到卡压所 致。当时其描述的旋前圆肌 综合征并非都为旋前圆肌卡 压,因此,临床命名并不确 切。然而,由于临床长期将 此类病变称为旋前圆肌综合 征,所以,这一命名沿用至 今。
周围神经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吉兰-巴雷综合征与周期性麻痹鉴别
症状
吉兰-巴雷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而 周期性麻痹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不累及自主神经和感觉系统。
病因
吉兰-巴雷综合征通常由免疫反应引起,而周期性麻痹可能与遗传、代谢异常等有关。
诊断方法
吉兰-巴雷综合征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和相关免疫学检查以确诊,而周期性麻痹通常根据 症状和体征即可诊断。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观察皮肤温度、湿度、颜色变 化等,评估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
神经电生理检查
01
02
03
肌电图
检测肌肉的电活动,了解 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功能 状态。
神经传导速度
测量神经传导速度,判断 神经传导功能是否正常。
诱发电位
通过刺激神经并记录电位 变化,评估神经功能状态。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观察骨骼结构,排除骨骼病变对神经 的压迫。
多发性神经病需要进行全面的神经系 统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确定病 因和病变范围,而单神经病通常根据 症状和体征即可诊断。
病因
多发性神经病通常由多种原因引起, 如中毒、营养缺乏、代谢性疾病等, 而单神经病可能与创伤、压迫、炎症 等有关。
急性与慢性多发性神经病鉴别
01
病程
急性多发性神经病起病急骤,进展迅速,数日或数周内达到高峰,而慢
肌肉无力治疗
针对肌肉无力的治疗包括使用营养肌肉的药物、进行康复训练和物 理疗法。
病因治疗
针对病因的特异性治疗
01
根据周围神经病的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控制
血糖、降低血压、停用相关药物等。
免疫疗法
02
一文读懂!周围神经损伤的全套康复知识点,收好慢慢看!
一文读懂!周围神经损伤的全套康复知识点,收好慢慢看!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是指周围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力量作用而发生的损伤。
损伤原因及发生率常见周围神经损伤原因有压砸伤、挤挫伤、牵拉伤、枪弹伤、切割伤、手术误伤、注射伤等。
周围神经损伤在平时战时均多见,与颅脑和脊髓损伤相比更为常见,例如12%的肱骨干骨折可伴有桡神经损伤,18%的膝关节脱位可致胫神经或腓总神经损伤。
据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伤的一些统计,四肢神经伤约占外伤总数的10%,火器伤骨折中约有60%合并神经伤,上肢神经伤较下肢多,约占60~70%。
四肢神经伤最多见的为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坐骨神经和腓总神经。
病理变化周围神经损伤虽不会危及生命,但可引起严重的功能丧失,其最主要的病理变化是神经纤维受损造成断裂,远端轴索和髓鞘自近及远产生变性、碎裂,其后为雪旺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2-3周内变性过程完成,神经的兴奋与传导功能丧失。
如果神经膜未遭破坏,则逐渐形成空管。
其后从近端轴索形成轴芽,逐渐向远端延生,神经再生速度为1-2mm/d。
神经再生成完成后其功能将逐渐恢复,如果再生受阻,在半年后神经膜管会因周围组织的压迫而萎缩,再生无望。
分类根据外伤后神经组织遭破坏的程度不同,临床上常分为三类:神经失用症、轴索断裂、神经断裂。
•神经失用症神经无明显结构损伤,但有传导功能障碍,多为挤压或药物损害引起,一般在2~3周内自行恢复。
•轴索断裂指神经外膜仍连续,内膜可完整或损伤,但神经轴突部分或大部分断裂,常为挫伤或拉伤所致。
轴突可再生而自行恢复,但费时较久,恢复可能不完全。
•神经断裂神经部分或完全断裂,多为切割、开放性损伤或严重拉伤所致。
临床表现周围神经损伤后该神经支配的组织(皮肤、肌肉和骨关节)出现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和体征,具体表现为:①感觉障碍局部麻木、灼痛、刺痛、感觉过敏、实体感缺失等;②运动障碍软瘫、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③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局部皮肤光润、发红或发绀、无汗、少汗或多汗,指(趾)甲粗糙脆裂等;④反射障碍深、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周围神经疾病【113页】
• 神经传导速度(NCV)
周围神经活检:一般用于定性困难者,可 判断周围神经损伤部位,如轴索、神 经膜细胞、间质等。
分子生物学活检
辅助检查
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EMG)
• 可早期诊断亚临床神经病 • NCV有助于病变定位 • 鉴别神经源性与肌源性肌萎缩 • 鉴别轴突变性与脱髓鞘
周围神经疾病 Diseases of the Peripheral Nerves
本章重点
1.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治疗 2. 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治疗 3. Guillain-Barré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本章难点
1.三叉神经痛的鉴别诊断 2.GBS的鉴别诊断
扳机点
临床表现
2. 严重病例伴面肌痛性抽搐(tic douloureux) ➢ 可伴面红\皮温高\结膜充血&流泪 ➢ 可昼夜发作, 夜不成眠
临床表现
3. 病程呈周期性 ➢ 发作期--数日、数周或数月 ➢ 缓解期--数日~数年
➢ 病程愈长, 发作愈重, 愈频繁 ➢ 神经系统检查无体征
辅助检查
无特殊辅助检查
(1)神经阻滞(药物无效,而不宜手术): 传统的治疗方法用无水酒精、甘油等注射于神经干或半 月节神经纤维使节细胞凝固及蛋白质变性,以阻断神经 传导通路而止痛。
(2)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 CT导向射频电极针经皮插入半月神经节 通电加热至65oC~75oC (1min) 破坏节后无髓鞘痛温觉Ad & C细纤维 保留有髓鞘触觉Aa & b粗纤维 疗效90%以上
并发症: 面部感觉异常\角膜炎\咀嚼无力\复视\带状疱疹
周围神经损伤 学习笔记
周围神经损伤概论应⽤解剖神经损伤的分类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暂时的感觉、运动丧失,神经纤维结构⽆改变神经轴索中断神经内膜管完整,轴索可沿施万鞘管⻓⼊末梢神经断裂神经失⽤症病理和再⽣神经断裂后,⾸先是神经纤维远端发⽣华勒( Waller)变性神经胞体的改变称为轴索反应,即胞体肿⼤,胞浆尼⽒体溶解或消失。
损伤部位距胞体愈近反应愈明显,甚⾄可致细胞死亡神经再⽣如神经两端不连接,近端再⽣的神经纤维组织迂曲呈球形膨⼤,称为假性神经瘤。
远端施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形成神经胶质瘤神经⽣⻓的速度平均每天以1~2mm计算临床表现与诊断运动功能障碍迟缓性瘫痪桡神经肘上损伤的垂腕畸形;尺神经腕上损伤的⽖形⼿感觉功能障碍神经断裂修复后替代视觉辨别物体质地和形状的实体感觉难以恢复感觉功能检查有助于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判断,特别是两点辨别觉⾃主神经功能障碍以交感神经功能障碍为主,早期因⾎管扩张、汗腺分泌停⽌,表现为⽪肤潮红、⽪温增⾼、⼲燥⽆汗等晚期因⾎管收缩⽽表现为苍⽩、⽪温降低、⾃觉寒冷,⽪纹变光滑,指甲增厚、纵嵴、弯曲,⽣⻓缓慢等⽆汗表示神经损伤,从⽆汗到有汗则表示神经功能恢复,⽽且恢复早期为多汗叩击试验(Tinel征)局部按压或叩击神经⼲,局部出现针刺性疼痛,并有麻痛感向该神经⽀配区放射为阳性,表示为神经损伤部位从神经修复处向远端沿神经⼲叩击, Tinel 征阳性则是神经恢复的表现神经电⽣理检查治疗治疗原则闭合性损伤⼀般能⾃⾏恢复,因此应观察3个⽉,如⽆神经功能恢复表现或主要功能⽆恢复者,则应⼿术探查,观察期间进⾏必要的药物和物理治疗及功能锻炼开放性损伤⼀期修复,即伤后 6 ~ 8 ⼩时内即⾏⼿术,适宜污染轻的切割伤延期修复,伤后 2 ~4 周,适宜未⾏⼀期修复神经,且伤⼝⽆感染者⼆期修复为伤后 2 ~4 个⽉,适宜于伤⼝曾感染或⽕器伤、⾼速震荡伤,其损伤的程度和范围不易确定⼿术⽅法神经松解术神经缝合术神经移植术常⽤⾃体腓肠神经神经移位术神经植⼊术上肢神经损伤应⽤解剖臂丛神经损伤多由牵拉所致,常⻅汽⻋或摩托⻋事故,⾼处坠落伤,重物压伤肩颈部,机器绞榨伤以及胎⼉难产上臂丛的颈 5、颈 6 神经根或上⼲损伤,因冈上肌、冈下肌、三⻆肌、⼩圆肌、股⼆头肌麻痹表现为肩外展和屈肘功能障碍下臂丛的颈 8、胸 1 神经根或下⼲损伤,表现为尺神经⽀配肌⾁麻痹及部分正中神经和桡神经功能障碍单独颈 7 神经根或中⼲损伤少⻅,常合并上⼲或下⼲损伤,表现为桡神经功能障碍臂丛神经为根性撕脱伤,可出现 Horner 征,即病侧眼险下垂、眼裂变窄、瞳孔缩⼩、额⾯部⽆汗等臂丛神经根的感觉⽀配为:颈 5⼀⼀上臂外侧,颈 6⼀⼀前臂外侧及拇、示指,颈 7⼀⼀中指,颈 8⼀⼀环、⼩指及前臂内侧,胸 1⼀⼀上臂内侧中、下部正中神经损伤腕部损伤时拇指対掌功能障碍——⻥际肌和蚓状肌麻痹肘上损伤则所⽀配的前臂肌亦麻痹,拇指和示、中指屈曲功能障碍⼿的桡侧半感觉障碍,特别是示、中指远节感觉消失猿⼿(腕部)【⻥际肌萎缩】;传教⼠⼿(⾼位)尺神经损伤腕部损伤环、⼩指⽖形⼿畸形⼿并指分指功能障碍(夹纸试验阳性)Froment征腕部损伤主要表现为⻣间肌、3、4 蚓状肌、拇收肌麻痹⼿部尺侧半和尺侧⼀个半⼿指感觉障碍⼿背尺侧感觉由尺神经背⽀⽀配,由腕关节上发出,因⽽腕部掌侧尺神经损伤,不会出现⼿背感觉障碍肘上损伤除以上表现外另有环、⼩指末节屈曲功能障碍,⼀般只表现为屈曲⽆⼒桡神经损伤桡神经于肘上发出分⽀⽀配伸腕肌,于前臂(肘下)发出肌⽀⽀配伸指肌及旋后肌肱⻣中、下 1/3 交界处⻣折时容易引起桡神经损伤,表现为伸腕、伸拇、伸指、前臂旋后障碍及⼿背桡侧(⻁⼝区)感觉异常若为桡⻣头脱位所致的挠神经深⽀损伤,因桡侧腕⻓伸肌(⽀配其的神经从肘上就⼰发出)功能完好,伸腕功能基本正常(挠偏),⽽仅有伸拇、伸指障碍(伸掌指关节),⽆⼿部感觉障碍肱⻣⻣折所致桡神经损伤多为挤压、挫伤,应⾸先复位⻣折、固定,观察2~3个⽉,若肱桡肌功能恢复,则可继续观察下肢神经损伤股神经损伤伸膝功能障碍,⾜底内侧感觉障碍坐⻣神经损伤股后部肌⾁及⼩腿和⾜部所有肌⾁全部瘫痪,导致膝关节不能屈,踝关节与⾜趾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呈⾜下垂(跨越步态)若损伤位于股后中、下部,则腘绳肌正常,膝关节屈曲功能保留仅表现踝、⾜趾功能障碍胫神经损伤股⻣髁上⻣折及膝关节脱位易损伤胫神经踝跖屈、内收、内翻障碍,⾜趾跖屈、外展和内收障碍⼩腿后侧、⾜背外侧、跟外侧和⾜底感觉功能障碍腓总神经损伤⼩腿前外侧伸肌麻痹,出现踝背伸、外翻功能障碍,呈⾜内翻下垂畸形,呈跨越步态。
上肢周围神经损伤
康复治疗
• (四)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 –局部麻木感、灼痛:非手术疗法和手术治疗 –感觉过敏:采用脱敏疗法 : –材质刺激法,坚果摩擦法,温度刺激法 –感觉丧失:在促进神经再生的治疗基础上,采用感觉重 建方法治疗。 分辨物体重量(重或轻) –分辨物体质地(粗糙或平滑) –分辨物体硬度(硬或软) 分辨物体材料(木或金属)
LOGO
上肢周围神经损伤 康复
Contents
1 2 3 4
手的解剖结构 损伤原因与特点 神经损伤的表现与评定 康复治疗
手的解剖
• 上肢神经:臂丛神经、 • 肌皮神经、桡神经、 • 尺神经、正中神经。
• 臂丛神经 上肢运动和感觉功能几乎全由臂丛神经支配 臂丛:C5~8及T1组成 神经根在前斜角肌外侧缘处组成神经干: 上干:C5~6 中干:C7 下干:C8~T1 (1) 臂丛神经根形成干以前有四个分支: ①斜角肌肌支和颈长肌肌支:②膈神经:③胸长神经:④肩 胛背神经: (2)臂丛上干在前斜角肌外缘未分成前、后股之前有两条分支: ①锁骨下肌支:②肩胛上神经:
垂腕
爪型手
猿手
枪型手
损伤原因与特点
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 一、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Seddon神经损伤类型(1943) (1) 神经失用 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为暂时性生理性阻断,神经传导功 能一般于数日至数周内自行恢复。 (2) 轴突断裂 轴突在鞘内发生断裂,神经鞘膜完整,远段神经纤维 发生退行性变,神经功能可自行恢复。 (3) 神经断裂 • 神经束或神经干完全断裂,或断裂间隙有瘢痕组织 充填,手术缝接后神经可完全或部分恢复功能。
• 尺神经:尺神经手背支、尺神经掌支。 尺神经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深支支 配小鱼际肌,拇收肌、全部骨间肌及第三、四蚓状肌。浅 支在手掌分布于小鱼际的皮肤和尺侧一个半指皮肤。 尺神经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及尺侧二个半指皮肤(第 3、4指相邻侧只分布于近节背面的皮肤。 尺神经损伤后可致:①运动障碍:屈腕力减弱,拇指不能 内收,其它各指不能内收与外展,环指与小指末节不能屈 曲。②感觉障碍:尺神经分布区感觉迟钝,而小鱼际及小 指感觉丧失。③肌肉萎缩:小鱼际平坦,由于骨间肌及蚓 状肌萎缩,掌骨间隙出现深沟,各掌指关节过度后伸,第 4、5指的指间关节屈曲,表现为“爪形手”。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以及鉴别诊断
臂丛神经损伤
病因:牵拉伤,使头部与肩部向相反方 向分离
上臂丛:C 5,6,7 三角肌肉和肱二头肌肉麻 痹
下臂丛:C8T1,尺神经和部分正中神经和 桡神经麻痹
全臂丛:迟缓性瘫,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臂丛根性撕脱伤
C5-7:肩胛提肌,菱形肌及前锯 肌麻痹
C8T1:Horner征: 感觉支配丧失
二、诊断 Diagnosis
1、外伤史:部位、性质、时间。 2、临床表现: ①运动:主动运动、肌力。 ②感觉:深、浅感觉 ③植物N功能:皮肤营养状态
淀粉碘试验 茚三酮试验 ④Tinel征(N干叩击试验) ⑤ 神经电生理检查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水平的改变(近年的研究观察) ③神经(干、束)暂时性失去传导功能。
A肌肉运动障碍,但无肌肉萎缩 B感觉迟钝,但无消失。 C有生物电反应。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④临床伤情:手术牵拉,挫伤、止血带压迫。 ⑤可自行恢复,无需手术。 一般几周后恢复,最迟不超过6个月。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 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什么是周围神经 What is peripheral nerve
在中枢神经以外的,连接神经细胞与终末器 官的神经纤维集束和神经结缔组织组合的束干结 构。
作用:传导神经细胞和末梢感受器的生物电冲动 (刺激)
特点:1、传导性 2、混合性 3、再生性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坐骨神经损伤
➢ 组成: ➢ 分支: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 高位损伤:股后肌肉、小腿及足部肌肉全
(整理)第二十二章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第二十二章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之一,可导致严重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本章阐述了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分类、预后、常见康复问题、康复分期和适应证、康复治疗原理、特殊评定方法及康复治疗方案。
一.概述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PNI)是指周围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力量作用而发生的损伤。
周围神经多为混合神经,包括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
损伤后的典型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一)损伤原因1.挤压伤其损伤程度与挤压力的大小、速度和神经受压范围等因素有关。
轻者可导致神经失用;重者可压断神经。
根据挤压因素不同,分为外源性与内源性两种。
前者是体外挤压因素致伤,如腋杖过高,压伤腋神经;头枕在手臂上睡觉,压伤桡神经和尺神经;下肢石膏固定过紧,压伤腓总神经等。
后者是被体内组织压伤,如肱骨骨折的骨痂压迫临近的桡神经等。
2.牵拉伤轻者可拉断神经干内的神经束和血管,使神经干内出血,最后瘢痕化。
重者可完全撕断神经干或从神经根部撕脱,治疗比较困难。
多见于臂丛神经,常由交通和工伤事故引起。
肩关节脱位、锁骨骨折,以及分娩,均可伤及臂丛神经。
另外肱骨外上髁骨折引起的肘外翻,可使尺神经常年受反复牵拉,引起迟发性尺神经麻痹。
3.切割伤神经可单独或与周围组织如肌腱、血管等同时被切断。
常见于腕部和骨折部位,损伤范围比较局限,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4.注射伤如臀部注射,伤及坐骨神经,腓总神经;上肢注射,伤及桡神经等。
5.手术误伤多见于神经鞘瘤剥离术及骨折内固定术等。
(二)损伤分类1.神经失用(neurapraxia)由于挫伤或压迫使神经的传导功能暂时丧失称为神经失用。
此时神经纤维无明显的解剖和形态改变,连续性保持完整,远端神经纤维无华勒变性(Wallerian degeneration)。
表现为肌肉瘫痪,但无萎缩;痛觉迟钝,但不消失;通常无自主神经功能丧失。
第二十二章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第二十二章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之一,可导致严重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本章阐述了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分类、预后、常见康复问题、康复分期和适应证、康复治疗原理、特殊评定方法及康复治疗方案。
一.概述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PNI)是指周围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力量作用而发生的损伤。
周围神经多为混合神经,包括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
损伤后的典型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一)损伤原因1.挤压伤其损伤程度与挤压力的大小、速度和神经受压范围等因素有关。
轻者可导致神经失用;重者可压断神经。
根据挤压因素不同,分为外源性与内源性两种。
前者是体外挤压因素致伤,如腋杖过高,压伤腋神经;头枕在手臂上睡觉,压伤桡神经和尺神经;下肢石膏固定过紧,压伤腓总神经等。
后者是被体内组织压伤,如肱骨骨折的骨痂压迫临近的桡神经等。
2.牵拉伤轻者可拉断神经干内的神经束和血管,使神经干内出血,最后瘢痕化。
重者可完全撕断神经干或从神经根部撕脱,治疗比较困难。
多见于臂丛神经,常由交通和工伤事故引起。
肩关节脱位、锁骨骨折,以及分娩,均可伤及臂丛神经。
另外肱骨外上髁骨折引起的肘外翻,可使尺神经常年受反复牵拉,引起迟发性尺神经麻痹。
3.切割伤神经可单独或与周围组织如肌腱、血管等同时被切断。
常见于腕部和骨折部位,损伤范围比较局限,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4.注射伤如臀部注射,伤及坐骨神经,腓总神经;上肢注射,伤及桡神经等。
5.手术误伤多见于神经鞘瘤剥离术及骨折内固定术等。
(二)损伤分类1.神经失用(neurapraxia)由于挫伤或压迫使神经的传导功能暂时丧失称为神经失用。
此时神经纤维无明显的解剖和形态改变,连续性保持完整,远端神经纤维无华勒变性(Wallerian degeneration)。
表现为肌肉瘫痪,但无萎缩;痛觉迟钝,但不消失;通常无自主神经功能丧失。
外科学: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第一节概述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很多,常见有切割伤、挤压伤、牵拉伤、电灼伤和缺血性损伤等,常与机体其他损伤同时存在。
因此,在处理各类损伤时,应仔细检查神经功能,以防漏诊。
【神经损伤的分类】1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是神经损伤最轻的一种。
神经暂时失去传导功能,组织结构无明显改变。
临床上,有运动障碍而无肌萎缩,痛觉迟钝而不消失,电生理反应仍存在。
多在数日至数周内恢复,无后遗症。
2神经轴突断裂神经损伤后,神经轴突断裂,而神经内膜管保持完整。
伤后神经远端发生瓦勒(Waller)变性。
临床上该神经支配的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肌电反应消失。
但多能自行恢复。
3神经断裂神经完全断裂,或虽然连续性存在,但有严重的束膜、内膜断裂。
临床上神经支配区感觉、运动功能丧失,肌电反应消失,需要手术修复。
【临床表现与诊断】1运动功能障碍受损神经支配的肌肉呈弛缓性瘫痪,主动运动、肌张力和反射均消失。
2感觉障碍受损神经支配的皮肤感觉消失或减弱。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支配区皮肤早期潮红、皮温增高;后期因血管收缩而出现温度降低、苍白、萎缩发亮、变薄、无汗等现象。
4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当再生的神经轴突尚未形成髓鞘时,外界叩击可产生疼痛或放射痛,Tinel征既可帮助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又可用于检查神经修复后再生神经纤维的生长情况。
5神经电生理检查利用电刺激观察受损神经所支配肌肉的电反应情况。
肌电图无动作电位引出,表现为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消失。
【治疗】1非手术疗法主要适用于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及神经轴突断裂者。
多数闭合性神经损伤属此两种类型,因此原则上可非手术治疗观察3个月。
3个月后仍无神经再生表现,或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停留在某一水平功能不再改善,且主要功能无恢复,应采取手术治疗。
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针灸、理疗、体疗、电刺激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等。
2手术治疗(1) 神经缝合术:适用于神经断裂伤。
切除两断端挫伤段或瘢痕后,精确对合断端,在没有张力的情况下进行缝合。
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后康复医疗的目 的和作用
1.早期 鼓励患者正视疾患,振作精神,配 合医护人员争取早日康复。预防受伤肢体 的失用性改变,包括肌萎缩和关节挛缩畸 形等,保持肌肉适当运动,防止并发症发 生。
2恢复期 通过各种训练和治疗促进受损神 经的再生,促进恢复和改善运动及感觉功 能,改善心理状态。
3.后遗症期 促进神经肌肉的功能代偿,或 通过使用支具及特殊工具,最大限度地恢
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与评定
(二)临床表现 周围神经干包含运动神经纤维、感觉神经
纤维和自主神经纤维,故神经干损伤后就 不相应出现主动运动障碍、感觉功能障碍 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常见周围神经损伤
1.臂丛神经损伤 (1)臂丛上部损伤 C5、C6神经损伤:
肩不能上举、外展,肘能伸不能屈,屈腕 无力,上肢外侧感觉缺失
Sunderland分度
I°:受损局部出现暂时性传导阻滞,纤维 完整性无损,无变形,可完全恢复。
II°:轴突中断,但轴突周围结构完好,故 轴突可以以每日1~2mm的速度再生。
III°:轴突中断,神经内膜管损伤,但神经 束膜改变较少,故神经束的连续性尚完整, 伴有一些轴突缺失。由于神经内膜有不同 程度的纤维化,影响再生和恢复,故可自 行恢复,但恢复不完全。
2.沃勒变性 神经瘤多在一个月后形成 3.轴突变性 是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异
烟肼是常见的引发以轴突变性为特征的周 围神经损害药物,此型恢复慢而不完全 4.节段性脱髓鞘 可见于炎症(吉兰-巴雷综 合征)、中毒、遗传或代谢性疾病
周围神经的再生
周围神经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个很大不同 是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再生部分是指周围 神经纤维,而脑与脊髓内的神经细胞坏死 后是不能再生的,由神经胶质细胞及其纤 维填补,形成胶质瘢痕
周围神经损伤(痿病)中医诊疗方案
周围神经损伤(痿病)中医诊疗方案周围神经损伤(痿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周围神经干及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力量而发生的损伤,损伤后的典型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上表现为损伤导致肌肉瘫痪、皮肤萎缩、感觉减退或消失。
1943年Seddon提出将神经损伤分为三种类型:神经断裂、神经轴突断裂、神经失用。
具体临床表现1.指神经损伤:(1)多为切割伤;(2)手指一侧或双侧感觉缺失。
2.桡神经损伤:(1)腕下垂,腕关节不能背伸;(2)拇指不能外展,拇指间关节不能伸直或过伸;(3)掌指关节不能伸直;(4)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5)高位损伤时肘关节不能伸直;(6)前臂外侧及上臂后侧的伸肌群及肱桡肌萎缩。
3.正中神经损伤:(1)手握力减弱,拇指不能对指对掌;(2)拇、食指处于伸直位,不能屈曲,中指屈曲受限;(3)大鱼际肌及前臂屈肌萎缩,呈猿手畸形;(4)手掌桡侧半皮肤感觉缺失。
4.尺神经损伤:(1)拇指处于外展位,不能内收;(2)呈爪状畸形,环、小指最明显;(3)手尺侧半皮肤感觉缺失;(4)骨间肌,小鱼际肌萎缩;(5)手指内收、外展受限,夹纸试验阳性;(6)Forment试验阳性,拇内收肌麻痹。
5.腋神经损伤:(1)肩关节不能外展;(2)肩三角肌麻痹和萎缩;(3)肩外侧感觉缺失。
6.肌皮神经损伤:(1)不能用二头肌屈肘,前臂不能旋后;(2)二头肌腱反射丧失,屈肌萎缩;(3)前臂桡侧感觉缺失。
7.臂丛神经损伤:(1)多为上肢牵拉伤;(2)上干损伤为肩胛上神经、肌皮神经及腋神经支配之肌肉麻木;(3)中干损伤,除上述肌肉麻木外,尚有桡神经支配之肌肉麻木;(4)下干损伤前臂屈肌(除旋前圆肌及桡侧腕屈肌)及手内在肌麻木萎缩;累及颈交感神经可出现Hornor综合征;(5)全臂丛损伤,肩胛带以下肌肉全部麻木,上肢觉得全部丧失,上肢各类反射丧失呈弛张性下垂。
8.腓总神经损伤:(1)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2)踝关节不克不及背伸及外翻,足趾不克不及背伸;(3)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觉得减退或缺失;(4)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
周围神经损伤疾病研究报告
周围神经损伤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周围神经损伤所属部位:全身就诊科室:脑外科病症体征:肌肉萎缩,感觉障碍,霍纳综合征疾病介绍:周围神经损伤是什么?周围神经损伤的主要由于外伤,产伤,骨发育异常,铅和酒精中毒等引起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出现感竟障碍,运动障碍和营养障碍,周围神经是指中枢神经(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它包括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症状体征:周围神经损伤有哪些症状?1、臂丛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型分布的运动、感觉障碍。
臂丛上部损伤表现为整个上肢下垂,上臂内收,不能外展外旋,前臂内收伸直,不能旋前旋后或弯曲,肩胛、上臂和前臂外侧有一狭长的感觉障碍区。
臂丛下部损伤表现为手部小肌肉全部萎缩而呈爪形,手部尺侧及前臂内侧有感觉缺失,有时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2、腋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肩关节外展幅度减小。
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
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形隆起的外观,肩峰突出,形成方形肩。
3、肌皮神经损伤:肌皮神经自外侧束发出后,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下行,并发出分支支配上述三肌。
终支在肘关节稍上方的外侧,穿出臂部深筋膜,改名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
肌皮神经受伤后肱二头肌、肱肌及前臂外侧的皮肤感觉障碍。
4、正中神经损伤:第一、二、三指屈曲机能丧失;拇对掌运动丧失;大鱼际肌萎缩,出现猿掌畸形;食指、中指末节感觉消失。
5、桡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为全身诸神经中最易受损伤者,常并发于肱骨中段骨折。
主要表现为伸腕力消失,而垂腕为一典型病症;拇外展及指伸展力消失;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感觉完全消失。
6、尺神经损伤:第四和第五指的末节不能屈曲;骨间肌瘫痪,手指内收外展功能丧失;小鱼际萎缩变平;小指感觉完全消失。
7、股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股前肌群瘫痪,行走时抬腿困难,不能伸小腿。
感觉障碍,股前面及小腿内侧面皮肤感觉障碍。
股四头肌萎缩,髌骨突出。
膝反射消失。
8、坐骨神经损伤:坐骨神经完全断伤时,临床表现与胫腓神经联合损伤时类同。
周围神经损伤的药物治疗
并发症的治疗
周围神经损伤的并发症包括疼痛、肌肉萎缩、关节僵 硬等。对于这些并发症,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 症状,促进康复。
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 抑郁药等。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具 有消炎、止痛作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 泼尼松等,可以减轻神经受损部位的炎症和水肿;抗 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多塞平等,可以缓解疼痛和麻木 等症状。此外,还可以采用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 法来促进康复。
临床应用
目前已有多种细胞治疗策略在临床 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如利用 干细胞移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04
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
急性周围神经损伤
急性周围神经损伤是指损伤发生时间较短,通常在数小时至数天内的神经损伤。对于急性损伤,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 炎症和水肿,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
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神经营养药物等。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具有消炎、止痛 作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可以减轻神经受损部位的炎症和水肿;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B6、 B12等,有助于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目前已有多种基因治疗策略在临床试 验中取得初步成效,如利用腺相关病 毒作为载体将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导入 受损神经细胞。
通过转录和表达具有促进神经再生和 修复功能的基因,促进受损神经的再 生和修复。
细胞治疗
细胞治疗
通过移植具有再生和修复功能的 细胞,实现受损神经的修复。
作用机制
移植的细胞可以替代受损的神经细 胞,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 再生和修复。
05
药物治疗的未来展望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新药研发
周围神经损伤的名词解释
周围神经损伤的名词解释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y,PNI)指的是人体周围神经受到外界因素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周围神经是连接中枢神经系统和身体各组织器官的重要通道,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和控制肌肉活动,因此其损伤会造成相应部位的肌力、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的受损。
周围神经损伤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周围神经,常见的病因包括外伤、手术、牵拉和压迫等。
根据损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轻微、中度和重度损伤。
轻微损伤一般为神经过度牵拉或稍有损伤,通常能在数周至数月内自愈。
中度损伤则常见于神经撕裂或牵拉损伤,需要相应的治疗措施和康复。
重度损伤则表现为神经完全断裂或组织损伤,通常需要手术修复,康复时间较长且恢复效果不尽如人意。
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与损伤的部位、程度以及个体差异有关。
常见症状包括肌力减退或完全丧失、感觉异常(如疼痛、麻木或触觉减退)、肌肉萎缩和关节功能受限等。
严重的损伤还可能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皮肤湿冷、血管收缩和皮肤色素改变等症状。
确诊周围神经损伤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临床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受损肢体的运动功能、肌力测试、感觉测试以及神经电生理检测(如神经传导速度测试和肌电图)来评估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和位置。
此外,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和细针电极肌电图)也可以提供进一步的诊断依据。
针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主要包括保护受损神经、修复神经和康复训练。
保护受损神经是指通过减少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再生和维持周围组织供血等措施,防止进一步损伤的发生。
神经修复则是通过手术(如神经缝合、神经移植和神经重建等)或其他方法,恢复神经完整性和功能。
康复训练包括肌力锻炼、感觉恢复训练、功能训练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旨在加强肌肉力量和恢复日常生活功能。
尽管周围神经损伤对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产生了重大影响,但随着临床技术和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转归之一
修复及时 对接良好
2~3w
再生的轴突枝芽形成
4w
长入Schwann’s c膜管
NGF
C膜管壁(时间长)
诱导作用 + - 瘢痕卡压、阻隔
N营养物 → ← 神经有压力
2、神经轴突断裂 axonotmesis
①病因:挫伤、牵拉伤 ②大体病理所见:神经干(束)连续性存在,但
呈结节状,串珠状改变或空虚段现象。 ③组织学改变:神经纤维断裂(轴突和髓鞘),
但神经内膜管存在,断裂的神经束内出血, 血肿肌化、瘢痕化,多个小的神经瘤等。 ④临床表现: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完全丧 失,电反应消失。 ⑤可手术或不手术治疗。
3、电生理检查
electrophysiologic study;EPS
①电位:
正常
运动单位电位
电位
异常 纤颤电位、正相
(2~4w) ②传导速度:40~70m/sec
om/sec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三、治疗 Treatments
原则:正确诊断,近早修复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一)闭合性N损伤或因其它伤病手术挫伤,拉伤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病理转归与临床治疗的关系:
断裂后1-4周: Wallerians’ Degeneration (progress)
轴突、髓鞘收缩、碎裂,被巨核细胞清除 (过程)。 Schwann’s effect(progress)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 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什么是周围神经 What is peripheral nerve
在中枢神经以外的,连接神经细胞与终末器 官的神经纤维集束和神经结缔组织组合的束干结 构。
作用:传导神经细胞和末梢感受器的生物电冲动 (刺激)
特点:1、传导性 2、混合性 3、再生性
(二)开放性神经损伤(完全断裂)
Opening Neroirgure
Gompletly
1、一期修复:即时
2、延期修复:1~3周内
3、二期修复:1~2个月
4、晚期修复:单纯修复神经的疗效问题
形)
肌肉、肌腱移植,关节手术(矫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三)神经修复手术方式 Opnrational construction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3、神经断裂 neurotmesis
①病因:切割伤、 挫伤,严重撕脱伤等。 ②神经连续性完全中断(缺如)。 远、近两端神经无任何组织连续。 ③临床表现: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功能丧失,肌
萎缩,无电反应。 ④必需进行手术修复。
1、神经缝合术 neurorrhaphy
①对接:外膜(鞘膜)法,束膜法 ②端--侧缝合
2、神经松解 Nerve Brisement 3、神经移植 nerve grafting
4、神经植入 5、神经移植入(替代)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四)解决神经缺损的方法 Neurolesion
1、远、近端游离(<5cm) 2、屈曲关节 flax the joint 3、神经改道 4、骨骼短缩 5、神经转位 6、神经移植 trans plantation of nerve 7、“ 套管桥接” 8、神经替代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二、诊断 Diagnosis
1、外伤史:部位、性质、时间。 2、临床表现: ①运动:主动运动、肌力。 ②感觉:深、浅感觉 ③植物N功能:皮肤营养状态
淀粉碘试验 茚三酮试验 ④Tinel征(N干叩击试验) ⑤ 神经电生理检查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神经传导障碍或轴突断裂)
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3m) ①理疗physiotherapy,局部按摩。 ②电针刺激。 ③自我“ 意念性”训练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④神经营养及生长因素应用 >3m的仍无恢复或恢复不佳 外松解
内松解
手术探查
神经松解 改善神经周围
条件(环境)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电刺激
营养N物质 (血循)
达到效应器官(1mm/日)
(距离20~25cm)
功能恢复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转归之二
神经修复过晚 对接不良(错对现象) 未修复、瘢痕阻隔
Schwann’s
近端创伤性N纤维瘤形成 (假性N瘤)
>6w c膜管溃疡、效应
运动终板变性、消失 肌肉不可逆性萎缩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பைடு நூலகம்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一、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及病理变化
1、神经神经传导功能障碍neuropraxia ①最轻的神经损伤,如轻度牵拉伤,挫伤等 ②外观及组织结构无变化--可能有细胞或分子
水平的改变(近年的研究观察) ③神经(干、束)暂时性失去传导功能。
A肌肉运动障碍,但无肌肉萎缩 B感觉迟钝,但无消失。 C有生物电反应。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
④临床伤情:手术牵拉,挫伤、止血带压迫。 ⑤可自行恢复,无需手术。 一般几周后恢复,最迟不超过6个月。
周围神经损伤定义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