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案-散文诗两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案-散文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散文诗两首《秋天的怀念》和《草原》。
(2)分析并欣赏两首散文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理解并把握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散文诗的内容和形式。
(2)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散文诗,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散文诗的兴趣和热爱,感受散文诗的魅力。
(2)通过学习散文诗,培养自己的情感共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散文诗两首《秋天的怀念》和《草原》。
(2)分析并欣赏两首散文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散文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散文诗的特点和魅力。
(2)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要学习的两首散文诗《秋天的怀念》和《草原》。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首散文诗,感受其语言美。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生字词和语句的理解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两首散文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复述并背诵两首散文诗。
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散文诗的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调整。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两首散文诗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 运用比较法,比较两首散文诗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质量。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散文诗二首》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
本课包括《荷叶母亲》和《春水》两篇散文诗。
这两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通过学习这两篇课文,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对自然的热爱,提高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
但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特点,如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散文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提高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散文诗的特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突破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散文诗的语言美,深入理解课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世界。
2.对比教学法: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作者介绍、相关图片等。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对大自然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篇散文诗的作者和课文大意。
2.呈现(15分钟)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优秀教案设计
《散文诗两首》是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的一篇散文诗,它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哲理。
研究《散文诗两首》的优秀教案设计对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这篇散文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案设计一: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感受自然之美1. 情感热身- 通过观看有关大自然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自然的情感共鸣。
鼓励学生共享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如“大自然的美丽”、“大自然的力量”等。
2. 阅读散文诗- 让学生阅读《散文诗两首》,注重学生对文字的情感理解和共鸣。
- 要求学生找出诗中描写自然之美的句子或段落,并进行朗读和共享。
3. 诗歌欣赏- 分析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生命哲理,引导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4. 诗歌创作- 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自由创作一首散文诗,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感和感悟。
教案设计二:拓展学生思维,思考生命的意义1. 培养生命感悟-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中生命的伟大和意义,通过讨论、共享和体验,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感悟。
2. 生命之美- 通过阅读讨论《散文诗两首》,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中生命的美丽和奇迹,让学生感受到生命力的伟大。
3. 生命的意义- 分析诗中表达的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4. 表达与共享-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可以通过朗诵、演讲、绘画等方式进行表达与共享。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优秀教案设计”应当从学生情感共鸣和生命感悟两个方面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诗歌和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从而达到感悟人生、提升情感修养的目的。
个人观点:《散文诗两首》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和深刻的感情表达,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重点应该放在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情感和思想上都能得到启发和提升。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还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情感情绪和生命感悟。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2篇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2篇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下面是整理的《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2篇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人教版,欢迎参阅。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
2.学习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
3.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美好的母子深情。
【教学重难点】: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对母亲的依赖非常大,尤其女生中体现得更加强烈。
通过学习这两首散文诗让学生们充分朗读,体验亲情,激发他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设计】:金色花一、新课导入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二、自由朗读,期待永恒美1.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受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2.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
朗读课文时,我们要读准字音。
3.说说这首诗的大致内容,请同学回答一个小问题:A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如果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那是一朵怎样的花。
(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B “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三、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1.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了你怎样的感受,看看我们会不会“心有灵犀”。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1《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散文诗两首》是人教版七年级必修的课文之一,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主要讲述的是散文和诗歌的区别、特点和优美的语言风格。
本文主要介绍《散文诗两首》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这篇文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理解诗歌和散文的区别。
(2)学生能够掌握判断诗歌和散文的特点。
(3)学生能够理解散文诗的特点。
(4)学生能够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的文学语言并感受文学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通过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创新思维,在交流和探究中积极学习。
(3)通过精讲和演练散文诗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使学生能够真正领悟文学的美感。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利用问题导入,让学生感受散文和诗歌两者的差别。
问:诗歌和散文有什么不同?它们的特点有哪些?请举例。
第二步:讲授知识通过课堂讲解,由老师详细阐述散文和诗歌的概念,特点和区别,让学生对散文和诗歌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讲解内容涉及:什么是散文/什么是诗歌/散文和诗歌的区别和特点/散文诗的概念和特点。
在讲解的过程中,新增加相关词汇和语言表达,让学生加深印象和理解。
第三步:展现学生欣赏能力在讲解之后,老师可以放一段散文或诗歌让学生欣赏,并要求学生在欣赏过后提出意见。
让学生感受文学的美感,增强学生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第四步:组织小组讨论在学生分组散文阅读之后,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展开,引导学生探究散文的特点,交流阅读心得,丰富学生思维。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热情。
第五步:精讲散文诗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翻译课文,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和篇章结构。
通过精讲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让学生真正领悟文学的美感。
七年级语文教案《散文诗》
七年级语文教案《散文诗》七班级语文教案《散文诗二首》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常常看到散文吧?狭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你知道写散文的精髓是什么吗?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七班级语文教案《散文诗二首》,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班级语文教案《散文诗二首》1一、教材《散文诗二首》是七班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四篇课文的主题都是亲情,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
学习这个单元,我们要进一步体会不同时代、不同背景情况下不同家庭表现出来的至纯亲情,也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品味把握或直白或含蓄的人间真情。
《散文诗二首》这个篇目实际上包含两篇散文诗,散文诗虽然是刚上初中的孩子没有接触过的体裁,但这两篇文章从内容上来看,还是比较简单的。
泰戈尔的《金色花》通过一个美丽的假设——孩子变成金色花,生动巧妙地表达了孩子对妈妈亲密与关爱的情感;冰心的《荷叶母亲》则是由雨中荷叶护莲的情景联想到母亲对孩子的呵护关爱,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与依恋之情。
二、目标本课两篇短文都属于散文诗,而散文诗的本质还是诗,诗歌有强烈的抒情性。
所以,要想走进这两首散文诗,让学生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必须首先引导学生读好诗歌,进入情景。
我据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一: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而要深化体会中外诗人各自文章里表现出的具体情感,我们必须透过具体的语言去品味,找到不同文章在语言表达、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各自特色。
我据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二:品味词句,体会人间至爱亲情。
两首散文诗在写法上都运用了借物抒情这种独特手法,而初中学生有必要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建立对这种手法的认识。
我因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三:体会借物抒情手法在表达情感上的独特效果。
三、教法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说过:“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中同样引起感情作用的。
散文诗两首七年级上册教案5篇
散文诗两首七年级上册教案5篇散文诗两首七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唐代大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千古传诵,歌颂母爱的诗歌——《游子呤》,下面让我们集体背诵这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今天,就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歌颂母爱的散文诗——《金色花》《荷叶母亲》(板书课题)二、交流资料1、大屏幕展示泰戈尔、冰心画像及其概况。
2、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其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沉船》、《小沙子》等,泰戈尔用孟加拉文写作,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3、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主要著作有小说《斯人独憔悴》、《超人》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教师播放《鲁冰花》背景音乐,并范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
多媒体显示:衍(yǎn)匿笑(nì)沐浴(mù)祷告(dǎo)并蒂(dì)菡萏(hàn)(dàn)欹斜(qī)徘徊(pái)(huái)4、教师指点,学生朗读。
5、组织朗读竞赛。
把全班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组织一场男、女生朗读竞赛。
可分为集体朗读竞赛和个人朗读竞赛。
四、再读课文,研讨内容〈一〉大屏幕显示研讨问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散文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理解并积累诗中的生字、生词。
(3)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品味作者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珍爱亲情,培养自己健康高尚的审美乐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品味作者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前准备】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游子吟》全体同学诵读。
这是一个平凡母亲的平常故事,但平凡的细节中却折射出母爱的光芒,因而成了千古绝唱。
母爱如玫瑰,馨香儿女的一生一世,它是世上至真至纯的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色花》和《荷叶母亲》这两首小诗走进母爱的温馨世界,来感受亲情的美好与圣洁。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二、检查预习,为下列生字新词注音释义匿笑( nì ) :匿笑,偷笑。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沐浴( mù yù ):洗澡。
比喻承受润泽、培养。
祷告( dǎo ):向神祈求保佑。
嗅( xiù ) :闻(气味)。
并蒂(bìng dì ):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花瑞(huā ruì ):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
菡萏(hàn dàn):荷花;攲(qī)斜:倾斜、歪斜。
慈怜(cí lián) :爱怜荫蔽(yīn bì):遮蔽、隐蔽;荫庇。
三、学习《金色花》(一)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人教版七年级上《散文诗两首》优质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上《散文诗两首》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先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把握诗文感情。
2、合作探求,品味诗歌言语。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遭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难点:1、反复朗读,品味诗歌言语,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2、把握诗文感情基调,经过朗读逐渐进步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先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预备:课前发放助学材料,先生结合材料预习。
教学工夫: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前播放《妈妈的吻》,创设教学情境。
我们课前听的这首歌是流行于我少年时期的一首歌曲,20多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仍然很动人。
你能听出歌中蕴涵的感情吗?(先生回答)歌曲既唱出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这类逼真的母子深情不会由于时空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永久的主题。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散文诗两首》,接受一次更美的亲情洗礼吧!二、明确学习内容:师生同学《金色花》,先生自主学习《荷叶母亲》。
三、学习《金色花》(一)全体感知彩屏显示读一读1、请用本人喜欢的方式朗读散文诗,并考虑感情基调。
2、勾画字词,查助学材料解决。
彩屏显示说一说说说透过精美的言语文字所看到的画面。
教师引导先生概括明确文章描绘的五幅画面。
(二)精读课文1、朗读活动一:读出人物抽象。
彩屏显示议一议:自在朗读课文,从文中人物的言行中感受人物抽象,然后说说读出一个怎样的妈妈和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朗读以后探求人物抽象,以“我读出了一个的妈妈(孩子),你看(听) ”的方式说话。
(结合文章的具体情景和相关语句进行阐明)2、朗读活动二:读出诗歌情感。
彩屏显示想一想:朗读这首散文诗你感遭到怎样的感情?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3、朗读活动三:读出诗歌意境。
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全体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美好意境。
(三)创意表达彩屏显示写一写: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宁愿化作一朵圣洁的金色花,悄悄地爱着母亲,带给母亲一份芳香、一片影子、一个惊喜。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案-散文诗两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案-散文诗两首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两首散文诗,学生能够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分析散文诗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散文诗,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热爱和思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 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分析散文诗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散文诗的审美价值和创作技巧。
2. 学生创作散文诗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
2. 参考资料:关于散文诗的相关论文和作品。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对散文诗产生兴趣。
2. 学生朗读教材中的两首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韵律和意境。
二、新课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首散文诗《xxxxx》,解读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中的理解和个人感悟。
三、创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创作主题,要求学生以散文诗的形式进行创作。
2. 学生现场创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和鼓励。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2. 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从内容、形式和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学生课后阅读更多的散文诗作品,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两首散文诗,学生能够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教师也应不断拓展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六、深入探讨散文诗的艺术特色(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首散文诗《xxxxx》,解读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第1篇: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散文诗两首这是初一(上)第一单元中的两首散文诗,以亲情为主题,歌颂人间浓浓的亲情。
它们是爱的美文。
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跟进行沟通、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妙的亲情,(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妙的感情,抒写亲情的文字往往也最能动人心弦,容易引起共鸣,它们不仅能唤醒学习者的切身体验,还能以情感为依托)使学习者更加深化地了解的心境,从而促进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语言能力的培育。
散文诗是具有散文形式又有诗歌韵味的文体,在教学中完全采纳诗歌的意象分析、诵读等方式可能不很合适;从内容上看,本文依然是写母爱、亲情的,学生比较熟悉,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来感悟,收获会大些。
1、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培育鉴赏诗歌的能力,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制造力。
两课时1.创设情境2.引导点拨法3.对话教学法。
4.自主探究第一课时《金色花》一、导入:播放《鲁冰花》音乐。
同学们你们在歌中听出了什么感情?(学生回答),不错是对妈妈的依恋之情,是对母爱的赞美,是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
母爱,人类永恒的主题,今天一起走进《金色花》体会大诗人泰戈尔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1、走近:(学生班内沟通,老师出示课件补充)泰戈尔(1861-1941)印度着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着,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教学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教学详案一、教学目标1.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 理解诗歌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诗人对母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 学习诗歌中象征、借物抒情等表现手法,提升写作能力。
4. 引导学生感悟亲情的温暖,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朗读诗歌,体会诗人情感。
2.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感悟母爱的伟大。
3. 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二)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象征意义和深层情感内涵。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赏析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母亲与孩子的温馨视频或展示一些亲子图片,引导学生谈谈对母爱的感受。
(2)教师导入:母爱是世间最无私、最温暖的情感。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散文诗两首》,感受诗人笔下那深沉而动人的母爱。
2. 作者简介(1)泰戈尔: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等。
他的诗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充满对自然、生命和爱的赞美。
(2)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她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清新的语言著称,多表达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歌颂。
3. 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两首散文诗,学生听读,注意节奏和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3)指名学生朗读诗歌,其他学生点评。
(4)整体感知:①《金色花》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金色花》写一个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玩耍,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爱和依恋。
②《荷叶・母亲》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荷叶・母亲》通过描写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景,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4. 研读诗歌,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金色花》中孩子的形象。
①孩子变成金色花后做了哪些事情?反映了孩子怎样的心理?明确:孩子变成金色花后,在母亲做祷告时散发香气,在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出现又变回孩子。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学目标:1.理解散文诗的概念,能够简要介绍散文诗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理解《散文诗两首》的内涵,能够正确理解文中的词语和意象。
3.能够运用散文诗的写作方法,练习写出几句简单的散文诗。
教学重难点:1.理解散文诗的概念,明确散文诗和散文、诗歌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散文诗两首》的内涵和意义,学会运用文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观看图片,向学生引入“诗”的概念,提出“散文诗”的问题。
2.以“水”为话题,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水的感悟,引入《散文诗两首》的阅读。
二、阅读散文诗(35分钟)1.学生先自己默读散文诗,理解全文的意义和文中的情感体验。
2.分组讨论散文诗的内涵和表达技巧,学生归纳总结出散文诗的特点和写作要点。
3.教师逐句解读散文诗,讲解其中的难点和精妙之处。
4.学生朗读散文诗,感受语言的美和情感的渗透。
三、表达练习(25分钟)1.让学生在散文诗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悟或体验。
2.在班内交流中学生可以相互补充和提出对方的语言表达中的问题,并对教师提出的意见进行改正。
四、总结归纳(5分钟)1.学生总结出自己的感悟和经验,并在黑板上呈现。
2.教师就教学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醒学生在写作中注意语言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
教学方式:1.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讲解和引导为辅。
2.互动式教学,以讨论、思考和实际操作为主要形式。
教学手段:1.教师讲解和讲解课件。
2.倾听音频资料,观看视频资料。
3.分组讨论。
4.学生写作,交流。
教学评价:1.学生的写作作品,反映学生对散文诗的理解和表达水平。
2.班内交流表现,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和思考水平。
3.教师评价学生在写作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传达能力,鼓励优秀学生,提醒还需加强的学生。
教学举措:1.在学生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引入散文诗的概念,强化学生对不同文学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2.在课堂上强化学生的交流和思考能力,让学生互相学习和提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散文诗二首》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两首散文诗《再别康桥》和《我爱这土地》。
这两首诗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语言表达。
通过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学生可以领略到诗歌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和欣赏散文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散文诗的美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散文诗;能够理解诗中的生词和难点;能够分析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祖国、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散文诗;理解诗中的生词和难点;分析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难点:深入理解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欣赏散文诗的美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生词、难点解析等内容。
2.音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音乐、朗读等音频资料。
3.图片: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的学习氛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散文诗二首》。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呈现《再别康桥》和《我爱这土地》两首散文诗,学生跟读并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散文诗的美感。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散文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学会用美丽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察。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包含两篇散文诗:《春》和《济南的冬天》。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理解两篇散文诗的主题、结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感受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感受散文诗的意境和掌握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文本分析和实际写作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散文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运用比喻描绘春天的景象?”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散文诗。
5.教学内容的拓展。本次教学主要围绕两篇散文诗展开,但在课后,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其他散文诗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课外散文诗作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2.诗歌欣赏:分析两篇散文诗的意象、情感和审美价值,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具体内容包括:
-《春》:分析朱自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散文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金色花》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引入新课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泰戈尔是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二十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有《沉船》《戈拉》《小沙子》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印度伟大作家泰戈尔的散文诗,可以说影响了中国一代文学先驱他的散文诗如“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般地打动并启发着中国新一代的女诗人,女散文家——冰心她写的颇有影响的《寄小读者》,便是最好的例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金色花》二、激情诵读,注意生字和词意,感悟亲情朗读课文。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匿( nì)笑祷告( dǎo )花瓣( bàn )衍( yǎn )2、解释下列词语。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推荐5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推荐5篇)第一篇: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母亲是个为孩子无私奉献的角色,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金色花、纸船)的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①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
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
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金色花》《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
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导入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
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
(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散文诗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
3、培养学生通过咀嚼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挚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美好的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课首三分钟说话训练一、导入二、研读《金色花》1、介绍作者、金色花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著名的诗人、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一生创作了五十多部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个剧本,一千五百多幅画,以及大量的歌曲和文学、哲学、政治方面的论著。
一九一三年十一月,泰戈尔的《吉檀迦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金色花: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金黄色花。
2、初读感知1)、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2)、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____的孩子。
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_______的妈妈。
3、品读诗歌仔细品读课文再结合语句与小组同学谈一谈。
文中的母子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4、写法研讨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
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三、共同学习《荷叶母亲》1、导入2、作者介绍、文体冰心(1900—2019)原名谢婉莹,福建人,我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她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表现力。
3、检测字词4、整体感知听读课文后的直接感受是什么?5、合作研讨文中写了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心情、红莲的样子?6、品读文章找出诗中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语段,分析体会其中的情感!7、拓展练习发挥你的想象,仿照文中的语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
例如:母亲啊!您是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业借助一种形象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父母的爱。
板书设计: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三次嬉戏——————————母子情荷叶母亲冰心《散文诗两首》教案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金色花》)一、预习课文:1、学生课前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为生字新词注音释义。
匿(nì)笑:偷偷地笑。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祷(dǎo):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并蒂(bìngdì):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花瑞(huāruì):瑞雪;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
菡萏(hàndàn):荷花。
攲斜(qīxié):倾斜、歪斜。
慈怜(cílián):爱怜。
荫蔽(yīnbì):(荫今读yīn)遮蔽、隐蔽;庇荫。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课文:1、导语设计: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
母爱是一个人类吟咏不绝的主题。
同学们,你们和母亲朝夕相处,是否感受到母亲那细微的点点滴滴的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散文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金色花》就是一首歌咏母子之情的散文。
2、作家简介: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家庭,属于婆罗门种姓。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沉船》、《戈拉》、《家庭与世界》、《两姐妹》等。
1913年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他与黎巴嫩诗人纪哈纪伯伦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
(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如果学生读不好,可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我不告诉你,妈妈。
”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
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3、思考:(1)这首诗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象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
)(2)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我”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想到变成一朵金色花。
)四、赏读课文,品味探究: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2、三次嬉戏具体指什么?(三个场景:妈妈祷告时,孩子变成的花散发香气;读书,投影书页;拿灯去牛棚,恢复原形。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4、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交流。
五、体验反思:1、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它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
学习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2、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我们要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
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还要注意体会联想和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进行朗诵比赛。
2、抄写课文词语。
3、选作基础训练作业。
第二课时(《荷叶母亲》)一、复习检查:背诵课文。
二、导入新课、简介作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诗,道尽了天下儿女回报母恩的真切心声,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
从古至今,歌咏母爱的作品实在太多,因为我们都生活在母亲用“爱”作支架撑起的翅膀下。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荷叶母亲》,是又一曲儿女发自肺腑的心声。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作家冰心对母亲的深情倾诉吧……冰心(1900年10月5日─201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
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她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她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作“最神圣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
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代表作有《繁星》、《春水》(诗集),《超人》(小说、散文集),《寄小读者》(散文集)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配乐范读,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由朗读或仿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要读得深情、低沉。
教师引导学生划分节奏、重音等。
)3、思考: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这幅图画中包含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图画——荷叶护莲图;图画中包含了莲花、荷叶;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联想到了母爱。
因此,要读出感情,语速要稍慢,读出温馨和深情。
)四、赏读课文,品味探究:1、课文围绕“红莲”作者描写了哪几个情景?体会一下弥漫在这首诗中的情绪的变化。
(三看红莲: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雨打红莲——荷叶覆盖的红莲;三种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用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对母爱的赞美之情:荷叶因有保护红莲这一伟大的举动,形象更美更高大了,像荷叶一样的母亲。
这样文章由景生出对母亲的赞美之情——由景及情,情景交融。
)2、红莲是作者描写的重点,作者又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在一起赏莲的情景呢?请说说自己读后的理解。
(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指什么?体会这句思想感情。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
)五、体验反思:在大自然的风雨中,那一朵白莲早早凋谢了,而这一朵红莲因有了荷叶的荫蔽必将开得愈加灿烂。
同学们,联系你们的生活实践,说说这场暴风雨让你们联想到了什么?(人生的风雨——挫折、困难;红莲——因为有母亲的时刻关怀和安慰。
)六、课堂小结:这篇文章所描给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
的确,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童;母爱是无私的,她将永远保护着你,伴你一生。
作者通过对荷花的细腻观察,得出人生感悟,这正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最好蓝本。
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
2、请以具体的形象作喻,来完成下列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