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步释经法
释经学读书报告
![释经学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9801d39ec3d5bbfd0a74b6.png)
教牧班姓名:李春龙班级:赖若瀚著,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共456页。
作者简介:本书由五大部分组成的,导论、观察、解释、应用、总结。
导论:导论中有四部分: 第一,《圣经》的独特性。
《圣经》它前后经过约1600多年形成、是一本最古老的书、它是一本最畅销的书、它是世界上老少咸宜,各个阶层的人都能诵读的一本书、它是由四十多位作者写成,小到囚犯大到君王、它曾多次要被人将它销毁,却存留至今。
第二,研读圣经的态度。
问:读经对我有什么益处嘛?读经能使人有得救的智慧(提后3:15);能使人的灵命得以成长(提后3:16—17);使人的灵性得着复兴(尼8:1--18);使人能分辨好歹(来5:11--14)。
当用什么态度去读经呢?如读遗嘱一样字句不漏;如读情书一样,细心的认真推敲每一个词句;如圣旨一样,放下自己的意思,完全顺服意旨,不得违背。
第三,解经者应有的装备。
读经者必须是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不靠自己的意思,依靠圣灵的带领,完全顺服神的旨意,还有一点就是必须受过适当的教育,要识字懂得怎么阅读。
工具书方面的装备,若想更深的明白神的话语,要有一些辅助的书具,如注释书,圣经百科全书,经文汇编等等。
第四,“十步释经法”简介。
作者写到有关释经的一些方法,归纳式查经法,释经学,归纳法,演绎法等等,它们间做了些比较,取其中的精意,补其中的不足,从中而结合的一种“十步释经法”。
观察:“观察”是细察、考察事物的现象、动向。
观察是有目的的查找,而不是没有目的的观看、观赏。
观察圣经中不同的文体,确定文体找出想要的,细察每一个步骤,观察经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结果等等,不同的文体要找出相关的资料,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句子,如命令的、应许的、警告、例证的、神学性的等等。
不但要找出相关的资料,还要理清它们的相互关系,上文下理找出经文的中心思想,高潮点。
也要注意结构,先后顺序,主次分别。
解释:解释圣经是非常重要的,解释是要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
少林派达摩易筋经十二式(清晰完整版)
![少林派达摩易筋经十二式(清晰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019f1b14791711cc791725.png)
少林派达摩易筋经十二式朱修林1994.12二十年前拳友倪霆奎借给我一本木刻版本《易筋经八段锦合刻》一书,是苏州振行新书社藏版。
此书图文并茂、阐述清楚,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真是爱不释手,于是将全书描录下,然后归还。
近几年来,又见好友周晓东拳师授传《达摩易筋经》第六势,即“出爪亮翅式”,锻炼者都说效果很好,所以深受人们欢迎。
我受他的启发以后,发现我们峨嵋气功大师周潜川在《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一书中也有载有“少林达摩易筋经十二式”的阐述。
今将周大师的有关内容与咸丰八年木刻版古本《易筋经十二图》加以合编补充,可以丰富《达摩易筋经》也有益于练此功的爱好者。
但是以上两书,都有各自的门派特点。
要编成观点一致的内容,似有困难,因此,我决定用以下方法,进行叙述,以供探讨。
(一)保持原貌,在文句上一字不改,如遇疑难之处,用本人的按语,谈我的见解。
(二)名日:《少林派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实是少林峨嵋两派秘诀大成:同时亦弥补《峨嵋十二庄》的不足之处,最可贵的是周先生能将古文易筋经的拳经释密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精义不变,完全符合古代养生家的哲理,又符合中医学说。
(三)其中韦驮献杵第一势等所站的脚型,与少林派立式有所不同,前者采用的是“外八字型”,后者是“方型”,站立的脚型不同,而内经气脉的走向,也就不同了。
“外八字型”走的是三阴气脉。
“方型”走的是三阳经,这是佛、道两家练功的根本区别,须得爱好者细细琢磨和探讨。
《易筋经》原分上下两卷,为佛祖达摩创造。
据传,达摩自印度东来,住锡少林寺,传授佛门的禅修“大乘法”,为”禅宗”东来我国的第一代祖师(照印度推算他是二十八祖)。
他看到从学的僧侣身体很坏,因此,他创造这一套练功的功法。
他的内容包括“静功”与“动功”。
关于静功的练法,历代传授,逐渐失真,后来的禅宗多偏于大乘教理的阐发,对于练静功只注重“参话头”一种方法了。
我曾普遍地叩问过很有名的几位宗门大德,都不出这个范围,而且他们都不会动功,会动功的人又不精坐法,因此动功则与静功分道扬镳,竞至不能配合运用了。
达摩易筋经
![达摩易筋经](https://img.taocdn.com/s3/m/1c08c27ca26925c52cc5bfbd.png)
达摩易筋经嵩山少林寺少林功夫工作室释延统(俗名:郝建统)释延光(俗名:王占敏)整理动作演示:释延统(俗名:郝建统)摄影:瑜璠前言易筋经,是代代在嵩山少林寺僧人中传承的一种武功修炼方法。
从易筋经三字来理解,就知道它是一种通过锻炼,来变易筋骨,使之强健的方法。
筋:指联络在关节之间的一种坚韧的组织,即肌腱。
《灵枢》经脉篇说:“筋为刚”。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请筋者皆属于节”。
所以,筋性坚韧刚劲,对骨节肌肉等运动器官有约束和保护的功能。
古人指出:筋乃人身之经络,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处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
如人肩之能负,手之能摄,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泼灵动者,皆筋之?然者也。
由此而见,筋在人身运动功能中之重要性。
由于筋附着于骨,所以人们常常筋骨并称。
因此,易筋经的主要作用,即在于强筋壮骨,攻变练习者的基本身体素质。
这套练功法,相传是达摩祖师所传,唐初李靖在《易筋经序》中说及此事,后来《易筋经》流入民间,出现了不同的几套。
在练《易筋经》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如换穿宽松的衣着,不穿皮鞋,换布鞋等。
在练功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呼吸要调匀;练功完毕或中间休息时,不可当风,并应作适当的活动,但不应作激烈活动。
开始时,宜每式做持续10次呼吸,以后逐渐增加,达40次呼吸为止。
每天至少锻炼一次。
体质特别虚弱者,不宜练习易筋经。
在这次整理过程中,尊方丈释永信大和尚法旨,为了少林寺传统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以原汁原味奉献社会为原则,由于受历史的局限,其中精华部分“口诀”有些地方现代人不容易理解,原来版本如此,请恕笔者无再造之力,希望读者从悟中修炼为上上之策,并敬请武林同道指正。
我们更希望以此为平台,成为与广大少林爱好者交流的桥梁,为少林文化更好的造福于社会添砖加瓦。
一.韦陀献杵第一式练习歌诀: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
气定神皆敛,心诚貌亦恭。
练习方法:1、两足开立,成八字形,两足之间相距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身体挺直,二目平视,定心凝神;(图1-1)2、然后两手同时缓缓上抬,在胸前双手环拱,手指相接,掌心朝里。
《易筋经》全文及讲解
![《易筋经》全文及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1712a1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0.png)
《易筋经》全文及讲解“易筋经相传天竺和尚达摩为传真经,只身东来,一路扬经颂法,后落迹于少林寺。
达摩内功深厚,在少林寺面壁禅坐九年,以致石壁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达摩会意后,留下两卷秘经,一为《洗髓经》,二是《易筋经》。
《洗髓经》为内修之典,归慧可,未传于世。
《易筋经》为外修之书,留于少林,‘流传至今。
然而现代考古资料证明,《易筋经》,实为明末天台紫凝道人所创,原系道家导引之术,与佛教实无干系。
易筋经功法简介“易”是变通、改换、脱换之意、“筋”指筋骨、筋膜,“经”则带有指南、法典之意。
《易筋经》就是改变筋骨的方法。
按原来的功法要求,须先练一年左右内功:达到内壮后,方可练《易筋经》,进而再练《洗髓经》。
在此期间,还要内服外涂佐功药,约三年左右才能大功告成。
由于整个练功过程长,按原法修炼者不多,近代流传的《易筋经》多只取导引内容,且与原有功法有所不同,派生出多种样式。
而流传较广的是经清代潘蔚整理编辑的《易筋经十二势》。
明天启四年《易筋经》的伪李靖序中曾对“易筋”书名的命名和取意有所交待。
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道原所撰的讲述佛教禅宗传法谱系的《景德传灯录》中的达摩传有一段达摩与诸弟子的对答,达摩对诸弟子的答语,评价为“得吾皮”、“得吾肉”或“得吾骨”,只有对慧可的评价最高,说是“得吾髓”。
所谓得皮、得肉、得骨、得髓都是一种“譬喻”,并非实指,不过是比喻对其禅法的领悟程度。
这篇伪李靖序从达摩说二祖慧可“得吾髓”这句话衍生出达摩把《洗髓经》传给慧可之论,并且强调说并非“漫语”。
至于“易筋”,此序强调“筋”对“连络周身,通行血气”的重要性。
在《易筋经》正文《总论》中,交待“易”是“变化”的意思,“筋”指人身的经络;认为人之身有内有外,“洗髓”能“清其内”,“易筋”是“坚其外”,“洗髓”、“易筋”之后,就可以体证佛道,得享高寿了。
实际上,“易筋”之名出自道家文献,并非佛家所创的语汇。
如有学者指出,在宋代张君房所撰的道教类书《云笈七签.延陵君修真大略》中已有“易髓”、“易筋”的说法,更早的还可以在魏晋时期出现的道家求仙小说《汉武帝内传》中找到渊源。
实用释经法
![实用释经法](https://img.taocdn.com/s3/m/9cfcf7a1f8c75fbfc67db235.png)
的进步皆因她们一有观念上的新突破就会写出来供人评估与批阅借此启发思想增进
交流的机会。这种心态就是本书写作的推动力。
本书就是由笔者在美国德州达拉斯神学院教牧学博士论文“A Sunday Shool Teachers’
Training Manual on Biblical Interpretation”1991改写而成。其中所采用的材料包括了多年
经《合与本》为主而且加插了不少适合国情的材料尽量使它本色化适合国人参阅与使
用。至于书中在重要名词之后加上英文原名都属附助性质可供读者作进深的查考与研究。
先知阿摩司说“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与华的话。”摩八11
愿将此书献呈在神手中在这个神话语稀少的时代提高人对研读圣经的兴趣。并借此抛砖引
经的范畴。及至来美进修更多有机会在之方面学习。
在笔者约二十年牧会的事奉中深切发现读经生活就是信徒灵命成长非常重要的一环。
虽然在中文出版界中有关研经法的书籍并缺乏但仍以译作居多国人的著述甚少。心中常
有一个意念“读经既然如此重要助人读经的书籍若多一点又能提供一把开启神话语宝
藏的钥匙岂不就是一件美事。”
一直以来都认为写作必须胸膛有“墨水”头上长有“白发”自知相去甚远所以迟迟
国平信徒领袖有极大贡献切望上恩典大大使用。
马序
中国教会历来较喜听道多于查经察究主因之一乃就是信徒查经时缺乏良好的工具或课
本作指导与启迪裨能循规实行以致不少信徒一打开圣经便如“老鼠拉龟不知从何下手”
之慨终于一曝十寒或完全放弃之。今挚友赖若瀚牧师书就《实用释经法》这巨著正针
对此缺使今后信徒在研读神的话语时有正确的法门可以跟随。
实用释经法
![实用释经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5c1665960590c69fc3764f.png)
目录Catalog
麦序
马序
自序
如何使用本书
英文工具书简称
第一部总论
第一章书中之书——圣经的独特性
第二章夙夜匪懈——研读圣经的态度
第三章有备无患——解经应有的装备
第四章入门之法——“实用释经法”简介
第二部明察秋毫——观察
第五章独具慧眼——“观察”的重要步骤
第六章从实招来——观察经文的事实
当作的准备。
3、他们的性格经常流露在书中的字里行间。例如
a.哥林多后书中充满了保罗坚强与进取的语调他为了辩证自己使徒的身份公开向挑战的
人提出证据较明确的例子请参林后十一23十二11。
b.约翰书信中将使徒约翰温柔与为父的心肠表露无遗参约翰书信中经常出现的短语《小子
们哪》。
4、他们写作的风格与词汇的运用明显地有差异。例如
实用释经法
麦序
扫读赖若瀚牧师大著《实用释经法》先睹为快一口气浏览完毕心中充满感赞。
赖牧师毕业于香港海外神学院“海外”毕业生多能承袭老院长曾霖芳牧师“中国式”的
讲道风范多姿多彩、淋漓尽致。赖牧师也是如此。
赖牧师进修于达拉斯神学院达拉斯神学院解经具有“西方式”的严谨极其忠于神的
话语毕业生都深受影响。赖牧师更是得其神髓并且按照中国文化升华为神奇确是青
查《实用释经法》此书的资料丰富浩瀚从理论至实践从实践到应用举凡与查经
步骤或释经准则有关的皆包罗万有应有尽有。包括圣经之神奇、读经的态度、解经者的
装备、各类译本的比较、以及释经时常用词汇之定义等不用枚举。连一些实际的诗经的心得
正符合书的宗旨。此外每章皆有丰富的举例、课题、测验、习作使读者对该课有更深刻的
阿非罗路—13。
十步释经法第三课
![十步释经法第三课](https://img.taocdn.com/s3/m/cf3fb35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5.png)
十步释经法第三课十步释经法是一种研读经典文献的方法,它通过逐步深入地解读和理解经典文献,帮助人们更好地领悟其中的智慧和哲理。
在第三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十步释经法来解读经典文献中的关键内容。
本文将以人类视角,仿佛真人在叙述的方式,详细介绍第三课的内容。
第三课主要围绕着“关于人性和道德的思考”展开。
在这一课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人类的本性和道德的内涵。
我们将从经典文献中找出与人性相关的关键词汇或概念。
通过分析这些词汇或概念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逐步揭示出经典文献对于人性的理解。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关键词汇或概念进行分类整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内涵。
通过将相似的概念归类在一起,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捕捉到经典文献对于人性的整体思考。
然后,我们将进一步分析经典文献中的道德观念。
通过寻找与道德相关的关键词汇或概念,我们可以深入研究经典文献对于道德的理解和要求。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道德观念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差异,以便更准确地理解经典文献中的道德思想。
接着,我们将对人性和道德的关系进行思考和探讨。
通过分析经典文献中对于人性和道德关系的论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对于道德的影响和制约。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道德的普遍性和个体差异之间的平衡,以及人性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和发挥。
然后,我们将对经典文献中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具体地理解人性和道德的关系,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案例中的伦理和道德困境,以及人性在解决这些困境中的作用和局限。
接下来,我们将对经典文献中的道德准则进行梳理和总结。
通过提炼出经典文献中的道德准则,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道德行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决策和选择。
然后,我们将对人性和道德的争议和讨论进行梳理和总结。
通过对不同观点和观点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和道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道德观念的差异,以及人性和道德的相互关系。
简易十步释经法
![简易十步释经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283fe09e3143323968936a.png)
目录自序。
ii 第一部【十步释经法】方法介绍。
1 一.观察部分。
3 第一步骤:细查事实。
5第二步骤:认清关系。
8第三步骤:注意结构。
12二.解释部分。
14 第四步骤:勤发问题。
17第五步骤:逐题解答。
19第六步骤:归纳总意。
30第七步骤:找出主题。
31三.应用部分。
33 第八步骤:写下原则。
33第九步骤:列出细节。
36第十步骤:身体力行。
38 四.结语。
39 第二部分十步释经法:师徒行转一章8节。
42 后记。
58 附录:研经基本参考书目。
59自序《实用释经法》一书早在一九九四年出版。
在这十多年来,笔者有机会到不同的地方带领[实用释经法]讲座,在各地华人神学院中讲授【释经学】科目,又开办【十步释经法】读经营等。
透过不同教学的机会,笔者深切体会【十步释经法】确实可以为华人教会提供一套有路可循的研经法。
故此,在二零零八年一至六月将《实用释经法》的内容增订与补充,使整个方法更加充实完整,并改名为【十步释经法】,于同年七月出版。
在不同地方开办讲座时,有不少热爱研经与查经的同道认同原作的资料丰富,详尽。
但若能将十步释经的步骤简单列出,让人一目了然,一下子就可以窥其堂奥,那就更好了。
《简易十步释经法》是应这需要而写,将《十步释经法》的基本操作步骤,提纲挈领的说明,让第一次接触这方法的人很快可以入门;又让读过《十步释经法》一书的人,可有一个重点式温习的机会。
在书末之处用师徒行转一章八节作为范例,帮助读者可以举一反三的应用。
在此要强调,简易版只是入门而已。
若有不明了之处,仍需回去参考原作《十步释经法》,因为它是理论的基础。
本书的出版,仍借重《十步释经法》一书的出版团队。
姚志华弟兄担任编辑于校对,杨雅花姊妹设计与排版,海洋印务公司曾守雄弟兄配合赶印等,在此一一致谢。
赖若瀚二零零八年十月十八日第一部【十步释经法】方法介绍[方法]是一项工具,可提高工作的效率。
它亦是一项指针,文人提供方法与路径,作为[仆人],他发挥最大的功能,但若被高举成了[主人],就会带来祸患与混乱。
实用释经法(十步释经法).资料
![实用释经法(十步释经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a2a57500c22590102029dbb.png)
B.重写经文
1.根据经文的解释,将经文的意义用自己的话得新再写一遍。
2.重写经文并非重瓣繙译, 因为解经者虽然右以照字译字,逢句译句,但未必能领会经文 整体的意义。
七、找出主题
A.经文的总意将会直接引 出经文神学的要点(主 题)。
这要点可以用来描述有关神的旨意或行动;或有关人对神旨 意的关系与应等,主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必须总括整 段经文的意义,而且肯定是一项神学性的命题,并非历史性 的描述。
10.对照注释:遇有争论性或难解的经文,可以先提出自己初步的结论,然后参照注释书,再选取一项最合理的解释
11.注意体栽:注意每段经文特有的体裁——如叙事文体、说明文体、希伯来诗歌、智慧文学、比喻、预言、预表、或启示文学等。不同体栽具有不同的风格与特色, 可帮助解释经文的意义
六、归纳总意 此步骤包括两方面
6.认清经文的“意义”与“含 义”的分别,并且了解那些是作者所体认的含义,那些是作者未能体认的含义。
1.实义解释:实义解经法是按照语言正规的用途,文法上基本的法则、及历史事实的要求,去追寻圣经作者所要表达的真义。
2.上文下理:注意经文上下思想的一贯性,看前后的经文中何帮助了解该段经文的意义
B.采用 下列各 项解释 的原是 去回答 所发的 问题:
五、逐题解答
1.除非经文有明显的指示,否则在正常的情况下,每段经文或每项用语只有一种解释。“解释”虽然只有一种,“应用”却可多方。
2.直接而简单的解释往往比曲折而复杂的解释较为可取。
A.解释 的原 则
3.研经者必须将圣经的信息与意义读出来,而并非存着偏见硬要将某些神学思读进去。 4.艰涩难解的经文必须参照 明显易懂的经文。换句话说,某些已公认为具有争论性的经文,不能用作信仰与行为的唯一根据。 5.分辩找述式经文与命题式经文之间的不同。
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套路第一章
![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套路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8da3633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c.png)
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套路第一章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套路的第一章,武术气功少林易筋经总共有十二式套路,小编计划把易筋经十二式套路划分成三章进行具体讲解,此次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套路的第一章,内容为少林易筋经的第一式之第四式的套路。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的是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套路第一章,欢迎阅读。
《易筋经》是由唐豪著作《少林武当考》中结论为清道光三年市,隐斋版的易筋经是紫凝道人作品。
其作品有两序一跋。
一序托古于唐李靖而另序托古于南宋牛皋。
唐李靖序中说达摩自梁适魏,面壁于少林寺。
在嵩山少林寺留下的两本经书之一,另一本为《洗髓经》。
中国武术气功:少林易筋经少林易筋经是一种十分经典的中国武术气功的功法。
同时也是一种健身目的十分明确的武术套路。
少林易筋经的“易”的含义即变易、活动、改变,引伸为增强之义;少林易筋经的“筋”指筋脉、肌肉、筋骨;少林易筋经的“经”为方法。
因此,“易筋经”从字面上理解即活动筋骨,以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方法。
少林易筋经十二式预备套路易筋经共计十二势其预备套路为:两腿开立,头端平,目前视,口微闭,调呼吸。
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身自然放松。
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套路:第一式同为韦驮献杵第一势。
两臂曲肘,徐徐平举至胸前成抱球势,屈腕立掌,指头向上,掌心相对(10厘米左右距离)。
此动作要求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合呼吸酌情做8-20 次。
诀曰: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剑,心澄貌亦恭。
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套路:第二式同为韦驮献杵第二势。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两手自胸前徐徐外展,至两侧平举;立掌,掌心向外;两目前视;吸气时胸部扩张,臂向后挺;呼气时,指尖内翘,掌向外撑。
反复进行8-20 次。
诀曰:足指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套路:第三式同为韦驮献杵第三势。
两脚开立,足尖着地,足跟提起;双手上举高过头顶,掌心向上,两中指相距3厘米;沉肩曲肘,仰头,目观掌背。
舌舐上腭,鼻息调匀。
《十步释经法》读书报告
![《十步释经法》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4fac58804d2b160b4ec06a.png)
班级:教牧班******赖若瀚著,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共456页。
作者简介:赖若瀚,香港海外神学院毕业(1973),菲律宾亚洲神学院道学硕士(1981),美国德州达拉斯神学院神学硕士(1986)、教牧学博士(1991)。
曾任达拉斯基督徒中国教会主任牧师(1987-1997),加州圣荷西海外神学院教务主任兼实用神学教授(1998-2003)。
现任美国圣言资源中心会长(2004至今),并兼任美国加州基督工人神学院客座教授、香港建道神学院教牧学博士班客座教授。
代表作除《十步释经法》(原名《实用释经法》)外,还有《顽石点头——彼得生平研究》与《永活的信仰——雅各书诠释》等。
本书由五大部分组成的,导论、观察、解释、应用、总结。
导论:导论中有四部分:第一,《圣经》的独特性。
《圣经》它前后经过约1600多年形成、是一本最古老的书、它是一本最畅销的书、它是世界上老少咸宜,各个阶层的人都能诵读的一本书、它是由四十多位作者写成,小到囚犯大到君王、它曾多次要被人将它销毁,却存留至今。
第二,研读圣经的态度。
问:读经对我有什么益处嘛?读经能使人有得救的智慧(提后3:15);能使人的灵命得以成长(提后3:16—17);使人的灵性得着复兴(尼8:1--18);使人能分辨好歹(来5:11--14)。
当用什么态度去读经呢?如读遗嘱一样字句不漏;如读情书一样,细心的认真推敲每一个词句;如圣旨一样,放下自己的意思,完全顺服意旨,不得违背。
第三,解经者应有的装备。
读经者必须是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不靠自己的意思,依靠圣灵的带领,完全顺服神的旨意,还有一点就是必须受过适当的教育,要识字懂得怎么阅读。
工具书方面的装备,若想更深的明白神的话语,要有一些辅助的书具,如注释书,圣经百科全书,经文汇编等等。
第四,“十步释经法”简介。
作者写到有关释经的一些方法,归纳式查经法,释经学,归纳法,演绎法等等,它们间做了些比较,取其中的精意,补其中的不足,从中而结合的一种“十步释经法”。
少林易筋经的内经心法达摩内经九转呼吸法
![少林易筋经的内经心法达摩内经九转呼吸法](https://img.taocdn.com/s3/m/f047ab5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6.png)
少林易筋经的内经心法|达摩内经|九转呼吸法少林易筋经内功心法以内功为本,外功为用内为兼修体用和一是上乘武功的基本特征之一。
下面小编将少林绝学《易筋经》的内功修炼法做一较为详细的整理和介绍。
为读者朋友们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工夫。
希望大家喜欢!少林易筋经内功心法一、易筋经《易筋经》是《达摩秘功》的基础功法之一,其特点是刚柔相济、动睁相兼、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内静外动、养气为本,以气催力,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功成而力增。
1、预备势面向南方,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靠于两大腿外侧,沉肩坠肘,全身放松,两眼平视,自然呼吸。
2、养气桩由预备势开始,双掌掌心向上缓缓前伸上托,与膻中穴,(两乳连线之中点)平齐时翻掌,向下按至身体两侧,双掌心向下,微用力下撑,做吐纳呼吸一次,继而双掌向外上划圆,上举超过头顶,掌心相对:然后掌心向下,指尖相对,沿任脉路线缓缓下按至腹·前,做吐纳呼吸一次。
闭目,微收会阴,意守丹田十分钟后,双掌缓缓分开垂于体侧。
3、浑元桩在养气桩的基础上,双掌沿弧形上提至腹前,左掌心托住右掌背,再缓缓上提胸前腹中穴,然后双拿外翻分别向左右两侧移动,平伸成一字状,掌心向上,然后,大臂带动小臂向胸前台拢成环抱状,双时微屈,双掌虎口成圆形,掌心向里,两掌之间约距30厘米,掌胸之间约距20厘米,手指微微张开.做吐纳呼吸一次。
悬顶闭目,舌抵上胯,胸微内含,小腹放松,微收会阴,意守丹田约十分钟,自然呼吸。
意念:头顶蓝夭,脚踏大地,背靠高山,怀抱巨树,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
4、练气桩接浑元桩、右脚向右侧移半步,上身姿势不变,双目睁开,平视前方。
两掌外翻缓缓下按至腹前,两掌心向下,双腿亦随之屈膝下蹲成马步。
同时做吐纳呼吸一次。
两拿翻转缓缓上提至胸前,与膻中穴齐,掌心向上,指尖相对,然后再翻掌下按至腹前,做吐纳呼吸一次,反复做九次。
5、返夭桩接练气桩,双掌内翻沿弧形缓缓上提至胸前膻中穴,掌心向里,指尖相对,成环抱状。
少林派达摩易筋经十二式(清晰完整版)
![少林派达摩易筋经十二式(清晰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019f1b14791711cc791725.png)
少林派达摩易筋经十二式朱修林1994.12二十年前拳友倪霆奎借给我一本木刻版本《易筋经八段锦合刻》一书,是苏州振行新书社藏版。
此书图文并茂、阐述清楚,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真是爱不释手,于是将全书描录下,然后归还。
近几年来,又见好友周晓东拳师授传《达摩易筋经》第六势,即“出爪亮翅式”,锻炼者都说效果很好,所以深受人们欢迎。
我受他的启发以后,发现我们峨嵋气功大师周潜川在《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一书中也有载有“少林达摩易筋经十二式”的阐述。
今将周大师的有关内容与咸丰八年木刻版古本《易筋经十二图》加以合编补充,可以丰富《达摩易筋经》也有益于练此功的爱好者。
但是以上两书,都有各自的门派特点。
要编成观点一致的内容,似有困难,因此,我决定用以下方法,进行叙述,以供探讨。
(一)保持原貌,在文句上一字不改,如遇疑难之处,用本人的按语,谈我的见解。
(二)名日:《少林派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实是少林峨嵋两派秘诀大成:同时亦弥补《峨嵋十二庄》的不足之处,最可贵的是周先生能将古文易筋经的拳经释密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精义不变,完全符合古代养生家的哲理,又符合中医学说。
(三)其中韦驮献杵第一势等所站的脚型,与少林派立式有所不同,前者采用的是“外八字型”,后者是“方型”,站立的脚型不同,而内经气脉的走向,也就不同了。
“外八字型”走的是三阴气脉。
“方型”走的是三阳经,这是佛、道两家练功的根本区别,须得爱好者细细琢磨和探讨。
《易筋经》原分上下两卷,为佛祖达摩创造。
据传,达摩自印度东来,住锡少林寺,传授佛门的禅修“大乘法”,为”禅宗”东来我国的第一代祖师(照印度推算他是二十八祖)。
他看到从学的僧侣身体很坏,因此,他创造这一套练功的功法。
他的内容包括“静功”与“动功”。
关于静功的练法,历代传授,逐渐失真,后来的禅宗多偏于大乘教理的阐发,对于练静功只注重“参话头”一种方法了。
我曾普遍地叩问过很有名的几位宗门大德,都不出这个范围,而且他们都不会动功,会动功的人又不精坐法,因此动功则与静功分道扬镳,竞至不能配合运用了。
胡孚琛丹道法诀十二讲
![胡孚琛丹道法诀十二讲](https://img.taocdn.com/s3/m/1374bf14ed630b1c59eeb5dc.png)
胡孚琛丹道法诀十二讲胡孚琛:丹道法诀十二讲胡孚琛:丹道法诀十二讲(揭秘丹学和密宗修持法诀)序【上卷】引言 (1)三家四派第一讲 (1)理事兼备第二讲 (17)第一节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18)第二节形、气、神三层次功法要点 (27)净化身心第三讲 (37)附录:丹道之防危虑险 (54)补亏正法第四讲 (73)辟谷胎息第五讲 (85)第一节辟谷简论 (87)第二节胎息概说 (91)行功语要第六讲 (97)第一节丹道行功的姿势 (98)第二节建筑心灵堤防 (103)第三节虚寂恒诚及“忘”字诀 (106)第四节丹道之火候 (109)第五节修阴神功法 (112)两重天地第七讲 (117)第一节大同世界的道德社会 (120)第二节什么是道 (126)第三节道的宇宙论 (127)第四节两重天地的发现 (128)第五节21世纪科学革命的思考 (134)第六节两重天地理论在丹道学中的应用 (150)双修漫谈第八讲 (155)第一节双修功法的秘密 (156)第二节闭固之法 (158)第三节男女相恋之真谛 (161)第四节肉体返还之功 (171)开悟禅定第九讲 (179)第一节禅法略论 (182)第二节何谓开悟 (187)第三节何谓禅定 (196)第四节入定的证量 (205)第五节开发灵性思维 (212)第六节自己作得了主 (221)究竟境界第十讲 (229)第一节丹道的究竟义 (240)第二节内丹学的根本修持法诀 (243)第三节丹道秘传的方便法门 (252)第四节真人的境界 (259)第五节有关丹道生活化的法诀 (263)第六节新道学文化是当今世界唯一可行的文化战略 (268)【中卷】辨难答疑第十一讲 (275)第一章丹道之调研 (280)第二章丹道之修真辨难和答疑 (296)第一节三家四派丹法之区别和联系 (296)第二节丹道对灵界的设定 (303)第三节积德通灵,集义生气,唯道集虚 (315)第四节丹道形、气、神之修炼要义 (329)第五节丹道铸剑功略说 (336)第六节为学与为道 (350)第三章丹道筑基功 (384)第一节无食、无念、无息 (386)第二节填髓法和抗寒功 (392)第三节藉众术而共成长生 (398)第四节自发声与自发功 (402)第五节站桩功再探 (406)第六节丹道入手功 (409)出生入死第十二讲 (415)第一章人是什么 (418)第一节人的宇宙原理 (418)第二节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422)第三节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27)第四节人是多种生命的共生体 (434)第五节人和自然环境共存 (438)第六节人与社会历史同步 (442)第七节人是文化的载体 (451)第八节人是形、气、神的三重结构体 (463)第二章人的基本生命活动 (471)第一节生与死 (472)第二节病与老 (517)第三节过激行为 (564)第四节性活动 (57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阅读作业,正文前的“本书使用说明”。
正文第一部分P1-43
思考:(1)解经当有怎样一个中肯的态度?(1章)
(2)圣经如遗嘱、情书、圣旨,如何在知、情、意方面影响你?(2章)(3)请大致定义归纳法与演绎法。
(4章)
2.阅读作业,正文第二部分P46-92
思考:(1)回顾事实标签与关系标签,至少默写出10项事实标签、10项关系标签(多多宜善),并简单地给每一个你所默写的标签一个解释。
(2)按照经文顺序找出马太福音17:1-8,至少40项事实与关系的观察,以及经文的分段结构,参照P85的格式。
(3)按照经文顺序找出罗马书12:1-2,至少40项事实与关系的观察,以及经文的分段结构,参照P91的格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