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其措施

合集下载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治理策略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治理策略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治理策略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水是生命之源,它滋养着万物,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然而,水体富营养化却成为了威胁水资源质量和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问题。

那么,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呢?简单来说,就是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导致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物质随着雨水冲刷和地表径流进入水体,为藻类等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

比如,氮肥中的氮元素和磷肥中的磷元素,很容易溶解在水中并被带入河流、湖泊。

其次,工业废水的排放也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一大原因。

一些工业企业,特别是化工、造纸、印染等行业,其废水中常常含有高浓度的氮、磷等污染物。

如果这些废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必然会加剧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再者,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也是不容忽视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大。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和磷,如果处理不当,也会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

此外,水产养殖过程中投放的饲料和鱼类的排泄物也会增加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

一些不合理的养殖方式,如过度投放饲料,会导致大量未被利用的营养物质积累在水体中。

水体富营养化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首先,它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大量藻类的繁殖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得其他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这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破坏。

其次,影响水质和水资源的利用。

富营养化的水体往往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水质变差,无法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求。

再者,还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一些藻类会产生毒素,通过食物链的传递,最终可能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面对水体富营养化的严峻形势,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治理策略。

在源头控制方面,要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其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其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其措施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某些特征性藻类(主要是蓝藻、绿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水体生产能力提高,使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造成藻类、浮游生物、植物、水生物和鱼类衰亡甚至绝迹的水质恶化污染现象。

富营养化具有缓慢、难以逆转的特点,因此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主要水污染问题之一。

1.1自然因素数千年前或者更远年代,自然界的许多湖泊处于贫营养状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湖泊一方面从天然降水中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一方面因地表土壤的侵蚀和淋溶,使大量的营养元素进入湖内,湖泊水体的肥力增加,大量的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生长繁殖,为草食性的甲壳纲动物、昆虫和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食料。

当这些动植物死亡后,它们的机体沉积在湖底,积累形成底泥沉积物。

残存的动植物残体不断分解,由此释放出的营养物质又被新的生物体所吸收。

因此,富营养化是天然水体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是在没有人为因素影响的水体中,富营养化的进程是非常缓慢的,即使生态系统不够完善,仍需至少几百年才能出现。

一旦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要恢复往往是极其困难的。

1.2人为因素1.2.1工业废水工业废水主要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中钢铁、化工、制药造纸、印染等行业的废水中氮和磷的含量都相当高。

近年来,工业排放的废水逐年递增。

据报道,2003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达212.4亿吨。

但由于技术与资金的原因,大部分工业废水只经简单处理甚至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等水体中,许多废水中所含的氮、磷等物质也就不断地在水体中累积了下来。

1.2.2生活污水排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产生了大量的生活污水,2001年全国生活污水排放达247.6亿吨,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富含氮、磷的有机物。

其中的磷主要来自洗涤剂。

据《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统计,2003年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60.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12.4亿吨,比上年增加2.5%;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47.6亿吨,比上年增加6.6%。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多,导致生物生长过度的现象。

富营养化不仅对水质造成污染,还会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从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成因1.1 农业活动排放的农业废水中的化肥、农药残留物质,以及养殖业排放的饲料残渣和排泄物,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1.2 工业废水中的有机废物、重金属离子等也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1.3 都市生活中排放的生活污水中的有机废物、磷和氮等也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1.4 大气降水中的大气沉降物质,如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

二、危害2.1 富营养化使水中的藻类和细菌繁殖迅速,导致水体异常浑浊,影响水质,使得水中的透明度下降。

2.2 过多的藻类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导致水体中缺氧,对水生生物造成威胁。

2.3 富营养化还会导致蓝藻等有毒藻类的产生,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2.4 富营养化还可能引发水华,大量藻类的逝去会导致水体富集有机质,使水体变得更浑浊,极大地影响水的净化和利用。

三、防治措施3.1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农田和水体的生态修复。

3.2 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中的有机废物和重金属排放。

3.3 加强都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推广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水污水资源利用率。

3.4 优化城市规划,减少城市雨水径流对水体的冲刷,增加湿地等生态设施,净化城市水体。

3.5 加强大气污染的控制,减少大气沉降对水体的影响,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6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普及环保知识,提高人们对水体保护的重视程度。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严重威胁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的健康。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严重威胁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除了上文提到的防治措施外,还有一些其他有效的手段可以进一步减轻和解决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危害、治理方法或技术1、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和原因天然水体中由于过量营养物质(主要是指氮、磷等)的排入,引起各种水生生物、植物异常繁殖和生长,这种现象称作水体富营养化。

这些过量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农田施肥、农业废弃物、城市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

污水中的氮分为有机氮和无机氮两类,前者是含氮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和尿素等,后者则指氨氮、亚硝酸态氮,它们中大部分直接来自污水,但也有一部分是有机氮经微生物分解转化作用而形成的。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发生在湖泊、河口、海湾等流动缓慢且水体更新时间较长的水域。

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丰富的氮、磷,如人体排泄含有一定数量的氮,使用含磷洗涤剂,含有大量的磷等。

另外如磷灰石、硝石、鸟粪层的开采、化肥的大量使用,也是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的来源。

富营养化的防治是水污染处理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问题。

这是因为:①污染源的复杂性,导致水质富营养化的氮、磷营养物质,既有天然源,又有人为源;既有外源性,又有内源性。

这就给控制污染源带来了困难;②营养物质去除的高难度,至今还没有任何单一的生物学、化学和物理措施能够彻底去除废水的氮、磷营养物质。

通常的二级生化处理方法只能去除30-50%的氮、磷。

2、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我国的这种水体现象比较严重。

淡水水域中,50%以上的湖泊、30%以上的大型水库都出现过水体营养化(也称作“水华”),其中以太湖、巢湖和滇池尤为严重.而海域的水体富营养化(也称为“赤潮”)也不容乐观,20世纪80年代前,只有渤海发生过较多的赤潮;进入90年代后,东海成为赤潮发生最为频繁的海域;到了21世纪,除南海外,其他海域都频频爆发大面积的赤潮.这种现象正朝着频率提高、面积增大、损失加大的趋势发展。

表1是近几年发生赤潮情况的统计数据。

一般来说,总磷和无机氮分别为20毫克/立方米和300毫克/立方米,就可以认为水体已处于富营养化的状态。

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不是水中营养物的浓度,而是连续不断地流入水体中的营养盐的负荷量,因此不能完全根据水中营养盐浓度来判定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水体富营养化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体富营养化也越来越严重。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大量的营养物质输入水体,导致水体中生物生长增加、氧气消耗增加、水体透明度下降、水质变差,甚至引起一个水生态系统的崩溃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许多措施。

1.控制农业污染农业污染是水体中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

农业活动中的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营养物质,容易随着雨水汇入水体。

为了控制农业污染,需要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良种养殖业,通过科学施肥、合理的种植和养殖,减少对水体污染的贡献。

此外,要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污染物的监管和控制。

2.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水体中,也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

因此,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减少城市污水对水体的污染也是必要的。

城市应当建立足够的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全面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水直接或间接地回收利用,减轻污水对水体污染的负担。

3.加强河道治理河道的污染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加强河道治理措施,减少河道污染也是必要的。

针对江河沿岸的城市及乡镇要强化河道环境的治理,清理河道内的淤泥和垃圾,消除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问题,并在沿岸的园区、景区、居民区等地增加截污设施,将污水进行处理后排入河道,同时加强对河道的监测,及时发现污染源、消除隐患。

4.发展湿地湿地是具有特殊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吸收和降解水体中的营养物,成为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方式。

通过发展和保护湿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此外,湿地还拥有原生植物和各种动物群落,保护湿地还能保护珍稀濒危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

5.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塑料制品是一种不可降解的材料,长期存在于水体中,塑料制品还能吸附有机污染物,从而又成为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

因此,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使用可降解的替代品也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思考、从多个角度出发,在政策层面制定更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完善治理体系,同时在个人层面培养环保意识、减少浪费,每个人都可以为减少水体富营养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解答:原因:1)化肥流失;人类使用的合成氮肥是进入沿海水域的营养物质的最要紧来源。

根据全球的统计数据,在施用于土地的氮肥中,平均12%的合成氮肥直接流入了沿海水域。

而在某些高流失量地区,比如在降水量较多的农耕地区,这个统计数字可能高达30% 。

2)生活污水输出过量营养物质;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增加了污水的排放,由此也增加了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营养物质。

3)畜禽养殖输出过量营养物质;畜禽养殖也会输出过量的营养物质。

中国90%的养殖场根本没有垃圾与污水处理设施,使得大量营养物质输入水体。

4)含磷物质的排放;在当今的工业产磷量里,80%-85%者用于制造化肥,另一个用磷相对少得多的工业行业是洗涤剂行业。

从某一地区来看尽管工业的磷排放所占比重较大,但总体上看,流入水体的磷要紧还是来自于城市污水与农业。

农业磷排放中,又要紧来自养殖业与使用化肥。

5)工业污染排放;很多工业制造与加工工厂使用氮与磷化合物作为基础产品,如:化肥厂、农药厂、食品加工厂、含磷清洁剂、使用尿素作为基础产品的行业。

6)6矿物燃料的燃烧;矿物燃料燃烧过程(既包含交通工具燃烧汽油,也包含电厂的发电过程)产生的氮化合物(NOx)能够直接沉积进入水体,或者者先存在土壤中,间接地被冲刷入水体里。

防治计策(1)操纵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2)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输入到湖泊等水体的营养物质在时空分布上是非常复杂的。

氮、磷元素在水体中可能被水生生物汲取利用,或者者以溶解性盐类形式溶于水中,或者者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与生物作用而沉降,并在底泥中不断积存,或者者从底泥中释放进入水中。

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负荷,有效地操纵湖泊内部磷富集,应视不一致情况,使用不一致的方法。

要紧治理方法:1)物理方法:包含挖掘底泥沉积物、进行水体深层曝气、注水冲稀与在底泥表面敷设塑料等。

挖掘底泥,可减少以至消除潜在性内部污染源;深层曝气,可定期或者不定期采取人为湖底深层曝气而补充氧,使水与底泥界面之间不出现厌氧层,经常保持有氧状态,有利于抑制底泥磷释放2)化学方法:包含凝聚沉降与用化学药剂杀藻的方法。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

B、排除内源、最大限度的减少内源对富营养化的“贡献”
(3点)。
1、生物-生态性措施:通过放样控制藻型生物、构建人工湿地、回复 高等水陆生植物等重建水生生态环境,使水体恢复其功能。 2、物理工程性措施:底泥疏浚、深层曝气 3、化学方法:1)凝聚沉降:投加化学试剂使营养物质生成沉淀而沉 降;2)化学药剂杀藻:效果较好,但会受时效、大水域、水体流动 的局限,而且死藻分解后仍会释放磷。
A、控制外源,减少水体中的外来营养物质(8点)。
1、废水排放前必须达标,控制氮、磷含量不超标 2、尽量增加无机肥的有效使用效率,提高有机肥的使用量 3、制定营养物质排放标准和水质标准 4、根据水体的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 5、合成洗涤剂禁磷和限磷 6、实施截污工程或引排污染源。 7、在农业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8、保护绿化带、集中收集饲养场的家禽粪便
我国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不容忽视。
8
3
2010
26
4
2015
61
10

劣Ⅴ
轻度富营养
中度富营 养
重度富营 养
5
12
6
10
11
2
1
4
4
12
2
0
数据引自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3. 水体富营养化产生原因
湖盆演化历史
自然湖泊有从贫营养、中营养、 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重度富营 养、沼泽发展的过程。
自然条件下湖泊的形成、发育、 衰老和消亡的自然演化过程是非常缓 慢的,但是人类活动加速了湖泊富营
养化的进程。
3. 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机制
氮、磷的过量排放是造成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 水体中过量的氮磷引起藻类的疯长。而浮游藻类的生命周期通常 很短,会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又很快大量死亡,增加天然水体有机 物浓度。造成: (1)促使好氧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有机物消耗大量水中的溶解氧, 形成厌氧环境,导致厌氧细菌大量繁殖,产生硫化氢等恶臭气体。 (2)水华还形成很多有害物质使局部水域污染,破坏生态和水资 源

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因素及其管理对策

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因素及其管理对策

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因素及其管理对策在自然环境中,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它可以被理解为水体中营养物质积累的过程。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体生产力,但水体富营养化同时也会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如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爆发,水体内无氧化合物增加,从而导致水体中的动植物死亡等等。

因此,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有效地管理。

一、影响因素1. 污染物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一大原因就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近年来,工业、农业、城市等人类活动对水环境进行了大量的污染,令水体中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逐渐升高。

2. 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方式也对水体富营养化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大量林地失去了覆盖物,水土流失加剧,令水体中含磷量增加。

种植水稻的情况下,因为稻田不断追肥,令水中的氮含量日益增高。

3. 气候突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人工排放温室气体等行为的增加,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已经影响到了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气温升高,会造成水体中磷释放、藻类生长周期加快等现象,从而加速了水体富营养化的进程。

二、管理对策1.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水体中营养物质的积累,是管理对策的关键。

为此,需要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监管和限制。

同时可以推行一些清洁生产的措施,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总量,以及实施相关的环保政策。

2.植被恢复恢复植被可以促进土地还原成原始生态,维持其自然平衡的状态。

如果是人工种植,也可以采用无污染、无农药、专业的种植标准和技术。

3. 增加监管和管理加强监管和技术管理是管理对策中的重要一环。

可以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对化肥、农药、化学物质等废弃物进行严格的处理和管理,保证水环境干净和健康。

同时,加强生态研究和数据共享,可以更好地对水体富营养化进行预判和防范。

结语水体富营养化虽然是全球性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等方法来控制和减轻其影响。

倘若每个人都能够提高环保意识,并为水环境的改善做出自己的贡献,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必定会被有效解决。

水体富营养化及生物防治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及生物防治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及生物防治措施
目录
01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生 物防治措施
02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 定义及04 三、生物防治措施
05 四、实例分析
06 五、总结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生物防治措施
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严重环境问 题。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导致水生植物和藻类 过度繁殖,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物防治措施逐渐受 到广泛。本次演示将介绍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原因和危害,阐述生物防治措施 的几种方式,并分析具体应用实例。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及原因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导致水生植物和藻类 大量繁殖,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的现象。这些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农业 化肥、生活污水等。当这些废水、污水排入水体时,其中的营养物质被水生植物 和藻类吸收利用,促进其生长繁殖。当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多时,就会导致水生 植物和藻类过度繁殖,使水体变得混浊,水中生物生存受到威胁。
四、实例分析
针对不同类型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生物防治措施。例如, 对于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在湖泊边缘种植能够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植物,如美人蕉、鸢尾等, 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入。
2、移植当地或他地的优良品种的水生植物和鱼类等,重建水生生物群落, 使水体生态平衡得到恢复。
对于池塘的富营养化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 减少底部营养物质的释放。
2、移植能够有效吸收营养物质 的水生植物和鱼类等。
3、控制饲料投放量及次数,减少水中残饵和粪便的积累,避免二次污染。
五、总结
生物防治措施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可行性。通过采 取源头控制、生物工程技术、生态治理技术等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水 体的富营养化状况。针对不同类型的水体,应根据其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在未来的环境保护工作中,生物防治措施将发挥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为人类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与防治对策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营养盐的过度积累,导致水质恶化的一种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全球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水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本文将从富营养化的原因和防治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1.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中广泛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会通过雨水或灌溉水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升高,从而引发富营养化。

2.工业废水工业废水中富含化学物质和有机物,一旦排放到水体中,会引发富营养化现象。

特别是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如造纸、化工等行业,其排放的有机物具有较高的生物降解性,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3.生活污水家庭生活中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废物和营养盐,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尤其是大城市人口的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相对较大。

4.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土壤被侵蚀,其中的营养物质会一同流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这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种植和土地开垦等活动所导致的。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1.加强农业管理农业活动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加强农业管理,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合理施肥。

此外,选择周转农作物和间作农作物,避免连作,并采用生物农药等生态友好的农业技术,有助于减少化学物质对水体的污染。

2.加强工业污水处理对于工业排放的废水,应采取严格的处理措施,确保达到相关的排放标准。

可借助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如生物膜法、活性炭吸附法等,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化学物质,减少其对水体的污染。

3.推行生活污水处理对于家庭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应进行有效的处理,避免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可采用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等技术,使污水得到有效的净化处理,减少富营养物质的排放。

4.加强土壤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加强土壤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侵蚀带来的水体富营养化风险。

包括合理利用斜坡,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实施耕地保护和植被修复等措施,维护土地的健康和生态平衡。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和影响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和影响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和影响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中的氮、磷等养分含量过高,使水中的营养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从而导致水生态系统的失衡。

这种现象不仅对水生物造成巨大威胁,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详细分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和影响,并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原因:1. 农业活动:农业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中含有丰富的氮、磷等养分,这些养分会通过降水和灌溉水进入水体,引起富营养化。

2. 工业活动: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污染物,这些物质也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3. 生活污水:城市生活污水中富含的有机物和养分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之一。

4. 河流入海:河流将含有养分的土壤和废水输送到海洋中,进一步加剧了海洋水体的富营养化。

二、影响:1. 水生态系统失衡:水体富营养化会引发藻类和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形成大量藻华和水生植物覆盖层,阻碍水中氧气的交换。

这会导致水生生物死亡,破坏水生态平衡。

2. 水质下降:过多的藻类繁殖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

同时,藻华和水生植物的分解也会释放大量有机物,使水体富含有机污染物,水质下降。

3. 渔业生产受损:富营养化会引发水中藻类繁殖,造成浮游生物的死亡,从而影响鱼类的食物链,严重影响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水资源供应困难: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源水质下降,给饮用水和农业灌溉水的获取带来困难,给水资源管理造成巨大压力。

三、应对措施:1. 加强管理:加强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管理,减少养分进入水体。

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对违规排放行为进行严厉惩罚。

2. 推广绿色农业: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制作有机肥料,减少养分的排放。

3. 加强污水处理: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投入,使得污水的有机物和养分得到有效去除。

4. 生态修复与保护:加大湖泊、河流和海洋等水体的生态修复力度,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和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维护水体生态平衡。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成因及防治分析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成因及防治分析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成因及防治分析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某些营养物质过量积聚,导致水体生物过度生长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这种现象已成为全球水环境问题的主要之一,给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就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活动: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尤其是氮、磷等营养元素经过灌溉水流入水体,成为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田径流和农业污水的排放使富营养物质直接进入水体,刺激藻类等富营养植物的过度繁殖。

2. 工业排放: 工业污水中的有机废水和含磷废水,通过排水系统进入水体,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别是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富含营养物质,如磷、氮和有机物,进入水体后,使水中的富营养植物过度生长,破坏了水生态平衡。

3. 城市排污: 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直接或通过排水系统进入水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排污有明显增加,给水体带来了严重威胁。

4. 水体基础环境变化: 水体污染、水体枯水期和枯水期过度开采等因素会导致水体环境的恶化,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

这种环境变化会加强富营养化现象,使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积聚。

针对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我们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恢复和维持水体的健康状况。

1. 农业管理: 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建立农田防渗漏系统,阻止农田径流进入水体。

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农作物和养殖业的有机循环。

2. 工业控制: 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建立和完善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使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使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物质得到有效去除。

对于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要进行合适的处理和处置,以防止其进入水体。

3. 城市污水处理: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湖库富营养化形成原因和处理策略

湖库富营养化形成原因和处理策略

湖库富营养化形成原因和处理策略
湖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导致水生生物过度生长,进而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过程。

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排放进水体中,导致营养物质浓度升高。

2. 水体自身营养物质循环不平衡,如缺乏氮、磷等元素会使一些微生物、植物无法正常生长,而营养物质丰富时,这些物质会大量繁殖。

3. 土地开垦和人类活动导致的水土流失,也会给水域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

4. 气候变化也会导致富营养化加剧,例如气温升高使水体中藻类等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面对湖库富营养化问题,人类可以采取以下的处理策略:
1. 落实排污许可制度,严格控制城镇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输入,确保减排落实到位。

2. 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包括湿地修复和栖息地恢复等生态工程的建设,增加自然过滤效果,减少异物对水体的污染。

3. 控制农业化肥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等农业排放物的排放,鼓励有机农业和绿色畜牧两者产业的发展。

4. 建立水面废物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将一部分的污泥、残渣、废弃物和污水等资源化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 积极推行水域监测与预测系统,可以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方式,提高决策的效果,让处理污染的工作更加科学和及时。

综上所述,湖库富营养化的治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立足生态文明的角度,从源头上管控污染源头,结合适合土地的生态修复战略,加大科学技术研究力度,制定科学可行的管理方案,推动湖库富营养化问题的根治。

这也是实现水环境整体质量的提高,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导语: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聚集在水体中的过程,导致水体生物多样性丧失、藻类爆发性增长、水质恶化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针对这一问题的防治措施。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1. 农业活动:农业用肥过量、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等现象,导致农用化肥、农药等富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加速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

2. 工业活动:某些工业生产活动排放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富营养物质,如工矿污水、废弃物的处理不当等都会促进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3. 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污水排放、建筑施工、道路建设等都会增加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加速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1. 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中氧气含量减少,使得水质恶化,无法供给生物所需的氧气,一些水生动植物难以存活。

2. 水生生物多样性丧失:水体中富营养化会导致浮游植物藻类大量繁殖,形成藻华,藻类繁殖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其他水生生物死亡,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3. 饮用水安全问题: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水中富含大量的藻毒素和细菌,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饮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水可能引发各种疾病。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措施1.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行科学施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制定种植绿色农产品的标准,采取科学的灌溉方式减少水肥固氮。

2.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建立完善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科学处理污水,减少污水对水体的污染。

3. 加强工业废水治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4. 推广湿地保护和修复:湿地是自然的净水工厂,湿地能够净化富营养化水体,因此应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

5. 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通过开展水体富营养化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水体保护和治理工作。

6. 加强监管和执法: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水体污染的监管和追责,加大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环境执法的执行力度。

简述水体富营养化及其解决方法

简述水体富营养化及其解决方法

简述水体富营养化及其解决方法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超过水体生态调节的能力,从而造成水体的变态,出现面色黯淡、恶臭、悬浮物多、氧化过程异常等,进而影响水体的生物多样性,乃至破坏水生态系统,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及人类健康。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行业污染源、农田污染源、活动性污染源和非活动性污染源。

行业污染源就是工业排放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

农田污染源主要指来自田间施用化肥、农药的过量成分及灌溉水,它们也能够使水体中氮、磷等养分含量增加。

活动性污染源就是源自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物质,如污水排放、雨水排放等。

而非活动性污染源就是指来自地下活动的水,如淋洗污染物、地表非法排放污染物等。

要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首先,应从污染源上加以控制。

对于工业污染源,应加强对排放污染物的监测与控制,确保排放水质量符合国家规定。

对于农田污染源,应加强施肥和灌溉管理,减少营养物质的过量施用和流出。

此外,还应加强对活动性和非活动性污染源的治理,减少氮、磷等营养物质排放进入水体,以保护水体质量。

其次,还应采取水体生态修复措施,开展水环境改良工程,促进水体的健康状态恢复。

水体生态修复措施主要有景观修复、湖泊挖槽淤积补给、沉积物抽吸清理、水质改良、水母等生态修复技术。

景观修复以减少支持湖泊的污染源为主,把水体改造成适合生物生长的环境;湖泊挖槽淤积补给则是利用挖槽、挖坑、深挖等方式,使水体运动更加湍急,除去沉积物,减低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沉积物抽吸清理则可以清洗沉积物,改善水质;水质改良则可以有效地将细菌、悬浮物等杂质去除;水母等生态修复技术可以帮助水体重塑生态系统,增加水体的生物多样性。

最后,还要加强科技支持,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机理进行全面研究,加强生物水文监测技术,提高水体污染预警与控制能力,最终使水体水质恢复到正常状态。

总而言之,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需要多方面的措施,从污染源治理,到水体生态修复,都必须要进行。

水体富营养化原因和治理策略

水体富营养化原因和治理策略

水体富营养化原因和治理策略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和治理策略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多,导致水体生产力增加,水体的养分流失和浮游植物暴增,引发水体异常现象,严重影响水体水质和生态环境。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1.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养殖污染是重要的污染源。

当废水、化肥和农药进入水体时,其中的营养物质就会刺激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生长,从而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在养殖业中,过度喂食饲料和饲养密度过大也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2. 自然因素气候变化也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随着温度的升高、降雨的增加和径流的增加,营养物质的流量就会增加。

此外,自然界中许多生物生命周期的变化也会加剧水体富营养化。

例如,鱼类死亡后死亡的腐败生物体中释放的营养物就会被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吸收,导致浮游植物暴发。

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有很多种。

下面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化学治理方法化学方法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方面表现出色,特别是在鱼塘和污水处理中使用得非常广泛。

常见的化学物质有氧化铝、氯化铜和氯化铁等。

大部分化学物质都能和营养物发生化学反应,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2.物理治理方法物理治理方法通常用于小面积的富营养化水域。

这些方法包括潜水摄像头、放置障碍、机械捕捞和水深降低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减缓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长速度,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3.生物治理方法生物治理方法通常使用夜光藻、红颗粒菌等。

生物治理通常包括两种方式:一个是使用微生物来降解营养物质,另一个是使用生物对浮游植物进行控制。

在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下,更适合采取第二种方法。

总之,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体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2024年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范文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与农业的迅猛发展,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导致水生生物异常繁殖,水质恶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就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防治措施及其研究进展进行详细探讨。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1.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中,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对水体富营养化有一定影响。

例如,某些地区的地质条件可能导致地下水富含营养物质,而气候条件如降雨量、水温等也会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生物繁殖速度。

2. 人为因素(1)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中施用的化肥、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等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通过雨水冲刷、农田排水等方式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2)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如化工、造纸、制药等行业的废水,常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3)生活污水: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洗涤剂中的磷、家庭污水中的有机物等,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措施研究进展1. 控制外源污染(1)源头控制:通过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推广有机农业,降低农业活动对水体的污染。

同时,加强工业废水处理,确保达标排放,减少工业污染。

(2)截污治污:建立污水处理厂,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减少污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同时,加强河道、湖泊等水域的清淤工作,减少内源污染。

2. 生物修复技术(1)水生植物修复: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同时,水生植物还能提供生态栖息地,促进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2)微生物修复: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水中的营养物质,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常用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包括生物膜技术、生物反应器等。

3. 生态修复技术(1)湿地修复:通过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湿地的自净能力,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_危害及防治措施_刘革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_危害及防治措施_刘革

实用技术—综合技术责任编辑 李振龙68 《中国水产》2009年第10期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水和绿色水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就我国目前水资源的现状来看,淡水紧缺,水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十分严重,直接危害水产品的质量及人类的健康。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由于人类的活动,使得水体中营养物质富集,引起藻类以及其它水生生物过量繁殖,水呈绿色或混浊呈褐色,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造成水质恶化,严重时发生“水华”,使整个水体生态平衡发生改变而造成危害的一种污染现象。

池塘、水库、湖泊等多发。

一般认为水体全氮量大于0.2mg/L、全磷量大于 0.02mg/L时属于富营养化水体。

美国环境保护局(EPA)提出:水体总磷大于20 mg/L~25mg/L,叶绿素a大于10mg/L,透明度小于2.0m,深水的饱合溶解氧量小于10%的湖泊可判断为富营养化水体。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因 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成因是营养物质的增加,使得藻类和有机物增加所致。

营养物质主要是磷,其次是氮,还有碳、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等。

藻类生长遵循李比希最小定律,即其生产量或生物量取决于外界供给它的所需养分中数量最少的那一种。

由于磷在水体中不完全循环,使得世界上很多地区的水域都严重缺磷,以致磷成为其初级生产力的重要限制因素,一旦大量磷进人水体往往引起浮游植物的迅猛生长,而使水体呈现富营养化。

用藻类生长潜力方法来判断湖泊中藻类繁殖限制物质时,发现在氮磷比低于10∶1时,或在某一季节,氮也可能成为限制因子。

营养物的主要来源:土壤大量施肥,农田流失的氮、磷进人水体;人和家畜排泄产生的氮、磷;渔业规模集约化养殖带来的大量营养物质。

如池塘精养,投喂高蛋白饵料及鱼虾排泄物和施肥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池塘水质恶化,影响鱼虾生长,爆发鱼病,给养殖生产造成损失。

近几年,淡水养殖业已由池塘转向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并应用池塘精养高产技术与大水面优越的生态条件相结合发展“三网”养殖,虽然提高了水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但加速了我国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进程。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过量的氮、磷等养分进入水体,导致水中植物生长速度过快的情况。

这种现象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一、形成原因1.点源污染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城市和工矿企业的废水、畜禽养殖污水以及农田灌溉用水中的农药、化肥等都含有大量的氮、磷等养分,这些污染物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2.非点源污染也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田的化肥过量使用和不合理施肥、农田和禽畜养殖场的农田面度过小、农作物残渣不及时清理等都会导致养分的流失,最终进入水体。

3.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化肥、农药、污水和垃圾进入水体,加剧了水体中有机物和养分的浓度,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加剧。

二、危害1.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体中浮游植物过度繁殖,形成水华。

水华会导致水体中溶解氧的减少,造成水生动物大规模死亡,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2.由于水体中养分过多,水体中的藻类、浮游植物等植物生长旺盛,消耗了水中的光照和氧气,使水体中的水生植物和动物丧失了生存条件。

3.富营养化使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百慕大藻类呈盛发,高耗氧和有毒藻类爆发,导致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面积死亡。

这不仅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4.水体富营养化还会导致水质恶化,使水变得浑浊,影响水的利用和净化,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三、防治措施1.加强对农业生产和行业排放的监管,减少点源和非点源污染物的排放。

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体系,加大对畜禽养殖场、农田等污染源的治理力度。

2.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和绿色农业技术。

采用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作物利用养分的效率,减少养分流失。

3.加强水体的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

通过植被恢复、河道整治、湿地建设等方式,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水生物多样性,恢复水体的生态平衡。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与防治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与防治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与防治随着科技与工业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污染也日益严重。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便是其中之一。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中富含大量的营养物质,比如氮、磷等。

在高浓度的情况下,会导致水体中的海藻和细菌繁殖加速,细菌死亡反而会使得水体富含有机物,进一步加重水体里透明度的下降,光合作用不足导致水生物的消失。

本文将从成因、影响以及防治策略等几个方面,对水体富营养化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成因1.农业破坏农业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肥料,这些肥料含有一定的氮、磷等元素。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会将剩下的肥料翻盖到田地,这些肥料会随着雨水进入浅层水源,一次又一次的沉淀进入深层水源,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

2.城市化造成的污染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排放进水源中的工业废物和居民生活污水也越来越多。

水中的污染物质极大地加重了水体的生态压力,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3.气候的变化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减少了冬季的降水量,导致了土地的流失,很多矿物质和有机物质随着土壤流动进入水体中,从而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二、影响1.生态变化水体富营养化极大的影响了水体中的生态环境。

因为有机物的大量增长,导致氧气稀缺,一方面降低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细菌数量,另一方面让毒素积聚,致使水生生物缺乏足够的氧气而死亡,从而导致水环境的变化和生态平衡的失调。

2.影响健康水体富营养化也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一旦人们使用了富含有机物的水,它们将会导致人们的中毒,特别是食用富含有机物的海鲜和瓜果。

这些食品都成了污染者的传播渠道,进而对食品安全产生影响。

三、防治1.政策调整首先,政策方面应该加大力度,加强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和监管。

在进行农业生产时,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农业废物处理和排放政策,同时引入新的农业生产技术。

在城市化进程中,细分水厂并分别进行水质监测,对于水源的运输也进行严格管控。

2.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因为氧合作用是形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控制污染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焚烧枯叶等导致的空气污染,尽可能的避免人类活动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这些措施对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也有重要的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体富营养化
摘要: 富营养化是水体衰老的一种现象,它通常是指湖泊、水库等封闭水体以及某些河流水体内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本文将从水体富营养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各元素对水体的影响,并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富营养化来源危害治理措施
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某些特征性藻类(主要是蓝藻、绿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水体生产能力提高,使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造成藻类、浮游生物、植物、水生物和鱼类衰亡甚至绝迹的水质恶化污染现象。

富营养化具有缓慢、难以逆转的特点 ,因此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主要水污染问题之一。

我国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所带来的最大负效应就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大江、大河及湖库水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据2003年我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我国七大水系407个重点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占38. 1%, Ⅳ、Ⅴ类水质占32. 2%,劣Ⅴ类水质占29. 7%。

2001年对我国130余个湖泊调查资料显示,高营养化湖泊占调查总数的43. 5%,中营养化湖泊占调查总数的45%。

以藻型富营养化为主的湖泊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超营养化湖泊主要分布在城市和城郊附近。

1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
1.1 自然因素
数千年前或者更远年代,自然界的许多湖泊处于贫营养状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湖泊一方面从天然降水中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一方面因地表土壤的侵蚀和淋溶,使大量的营养元素
进入湖内,湖泊水体的肥力增加,大量的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生长繁殖,为草食性的甲壳纲动物、昆虫和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食料。

当这些动植物死亡后,它们的机体沉积在湖底,积累形成底泥沉积物。

残存的动植物残体不断分解,由此释放出的营养物质又被新的生物体所吸收。

因此,富营养化是天然水体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是在没有人为因素影响的水体中,富营养化的进程是非常缓慢的,即使生态系统不够完善,仍需至少几百年才能出现。

一旦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要恢复往往是极其困难的。

1.2 人为因素
1.2.1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主要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中钢铁、化工、制药造纸、印染等行业的废水中氮和磷的含量都相当高。

近年来,工业排放的废水逐年递增。

据报道, 2003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达212. 4亿吨。

但由于技术与资金的原因,大部分工业废水只经简单处理甚至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等水体中,许多废水中所含的氮、磷等物质也就不断地在水体中累积了下来。

1.2.2生活污水
排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产生了大量的生活污水, 2001年全国生活污水排放达247. 6亿吨,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富含氮、磷的有机物。

其中的磷主要来自洗涤剂。

据《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统计, 2003年全国工业和城镇
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60. 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12. 4亿吨,比上年增加2. 5%;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47. 6亿吨,比上年增加6. 6%。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1333. 6万吨,比上年减少2. 4%。

其中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511. 9万吨,比上年减少12. 3%;城镇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821. 7万吨,比上年增加5. 0%。

可见,生活污水已逐渐取代工业废水而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最大污染源。

1.2.3化肥、农药的使用
现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人类在享受它们带来农业丰收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污染了环境。

农药、化肥在土壤中残留,同时不断地被淋溶到周围环境,特别是水体中,其中所含的氮、磷就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

此外,屠宰场和畜牧场也会有含有较多氮磷的废水进入水体等。

2.水体营养化的危害
2.1 影响湖泊水体的生态环境
藻类的过度繁殖,死亡后藻类有机体被异养微生物分解,消耗了水中的大量溶解氧,使水中溶解的氧含量急剧下降。

同时,由于水面被藻类覆盖,影响大气的复氧作用,使水中缺氧,甚至造成厌氧状态。

此外,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也会阻塞鱼鳃和贝类的进出水孔,使之不能进行呼吸而死亡。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主要表现为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因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的不同而水面往往呈现出蓝色、红色、棕色和乳白色等。

在江河、湖泊和水库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中称为“赤潮”。

这些因素将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20世纪以后,赤潮发生的次数逐年增加,我国渤海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发生严重赤潮,面积达6500km2 ,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严重影响海产养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000年我国海域共记录到赤潮28起,比1999年增加了13起,累计面积超过10000 km2 。

2.2 影响水体的利用
总体上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生态系统的平衡。

若水体中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的速度与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速度基本相等时,藻类在水体中有机物的生长远大于其消耗,使有机物积蓄起来。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一旦出现,水就不能被人畜直接利用。

大量生物和有机物残体沉积于水的底层,在缺氧情况下,被一些微生物分解,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富营养化的水体中还存在能使人畜中毒受害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物质。

2.3 加速水体沼泽化、陆地化进程
由于富营养化的水体含有大量营养物质,使得藻类和水生生物大量生长和繁殖,加速了水体沼泽化和陆地化进程,破坏了特定地区的生态平衡。

3.治理措施
3.1 削减外源
来自各种污染源的营养负荷的增加会使水中的营养物质浓度急剧增高,导致藻类爆发、溶氧耗尽等富营养化症状,因此,外源的削减与控制是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先决条件。

削减营养负荷的技术有以下几种:废水分流以减少营养物质的入湖量;生产无磷洗涤剂以降低磷
的入湖负荷;使用化学方法或生物技术进行废水脱磷;利用稳定塘、人工或自然湿地等进行非点源营养物质的截流;湖水稀释;应用生态技术改变常规农业种植方法。

3.2 消除内源
一些水体,只削减外源就可使水体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但在富营养化程度严重的情况下,由于整个湖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只控制外源还不能从根本上治理富营养化,内源足以延缓甚至阻止湖泊停止外源输人后的恢复进程,因此还需采用湖内恢复技术消除内源。

国外在消除内源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向湖中投加铝盐加速磷惰性化,从而减少内源磷的释放率;底泥疏浚;底泥氧化;均温层曝气;选择性地去除均温层的水以降低均温层的体积,减少水体的营养物质浓度;降低水位使一些或者全部的底部沉淀物暴露于大气中。

3.3 生态恢复
控制外源和内源的技术会使营养物浓度长期的减少,但对于恢复水体的生态功能往往还不够。

各国经过长期的和大规模的研究,发明了许多技术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恢复:石岩等人研究了草食性浮游动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效果;有学者研究水网藻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水体中的氨氮、硝氮及无机磷等藻类营养素,从而限制藻类的生长,通过生物操纵法改变水体生物群落结构,减少水体内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的量从而抑制藻类的生长,通过人工循环使湖水达到和维持等温状态;通过毒性效应来控制藻类。

3.4 综合防治
富营养化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污染源复杂,营养物质去除难度大,防治上只用一种方法很难奏效。

实践中通常是多种方法同时使用,既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又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水体一旦富营养化,及时去除污水中的营养物质。

如池塘常见的由蓝藻形成的“铜绿水”,只用0. 7 g/mL浓度的CuSO4, Fe SO4合剂( (5: 2)效果并不理想,但结合生态学管理可降低药量又可提高疗效,然后注入其它池水引进新藻类种,防止蓝藻成为池水优势种,然后施无机肥进行肥水,效果较好。

4.展望
防止富营养化趋势发展,必须以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因地制宜,要加强管理,特别使要加强水系环境监测力量,加大执法力度,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同时,完善有关富营养化的法规体系,以保证各项管理工作能够做到有法可依。

在执行法规的过程中,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