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 论
本书是根据笔者的博士学位论文修编而成的,全书将通过对现代城市规划基础理论问题的考察而建构起城市规划内在的基本框架。作为这项研究的最初动机和贯穿于始终的一个准则,正是德国哲学家康德(I.Kant)的一段名言:“……与其说是阐述一门科学本身,不如说是指出人们需要做什么事情来尽可能地实现这门科学”,因此,本论文的任务也就“不是一上来就提供现成的结论,而是启发人们去思考,不是阐述一门业已形成的学科,而是去发掘和创造这门科学”。
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学科和一项社会实践,在本世纪中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这一发展可以说是实质性的。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具体学科,在本世纪初才得以确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充实和完善,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城市规划作为一项社会实践,也只有在本世纪中叶之后才得以全面确立,此后才称得上城市中的任何建设和发展都是规划的结果。城市规划既有深远的历史渊源,但在这样的意义上,它仍还是年轻的和不成熟的。而正由于它的年轻和不成熟,才充分展示了它内部的复杂性和生命力以及外部关系的错综多变。
就整体而言,现代城市规划所表现出来的技术、方法和具体的实践活动,构成了其内容的重要部分,但由于缺少了对城市规划内涵和深层结构全面细致的研究,现代城市规划始终无法形成完整、客观的体系结构,无法形成对城市规划内涵和外延的整体把握。即使在一些城市规划藉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问题上,也是众说纷纭。另一方面,城市规划的许多内容、方法来自于其它相关的学科和领域,它们互相交织,构成一个相当复杂而又相当零乱的集合体。在规划师的头脑中,城市规划的许多内容也就只能建立在是理所当然的和无需证明的规则(rule of thumb)这样的基础上,而这些规则却无论怎样也无法向更为广泛的社会领域证示其客观的必然性。这种状况所形成的局面,破坏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同样也使城市规划难以担当起社会所赋予的职责。因此可以这样说,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仍处在确定其研究对象、方法论及其运用价值的过程之中。近十年来,国际城市规划界再次形成的对城市规划基本问题的热烈讨论,便是试图对城市规划发展的再定向。我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基本上是在向国外尤其是西方现代城市规划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我国传统城市规划的思想、方法和制度基本上已被弃置,只有一些具体的手法还在城市规划的操作过程中得到运用。而在向国外城市规划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文化传播途径、方式等的局限以及与社会形态、意识的匹配程度等的制约,带有某些先天不足。比如,最为显著而且最为深刻的是,在西方国家,城市规划不仅被视为一项专门技术,同时也被认为是一项政府行为和社会运动,这三者基本上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和运行的(《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但在我国,则基本上将其视为一门土木工程类的学科,近些年才有限度地看作是政府行为。所谓有限度是指仅将城市规划看作是政府实务部门中的技术操作。这里所存在的差别,导致了我国对城市规划社会意义的忽视,对其构成中更为重要的思想性内容及其在与技术、方法和形式的相互关系中所处的统领地位采取拒斥的态度。因此,在我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形式和方法的引入、接受和演替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主要内容,对城市规划发展史也就理解为是断续的、跳跃式的事件史。这些不仅阻碍了城市规划作用的发挥和其本身的发展,而且由于历史条件的惯性,影响了城市规划领域的整体性拓展。在城市规划领域受我国传统的对理论研究轻视和忽视态度的影响尤为突出,致使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排斥在世界城市规划的对话范围之外,我国的城市规划始终处在向国外学习的亦步亦趋的状态之中,无法建立起符合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需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体系。现在,我国的社会经济正在进行全面改革,城市的迅猛发展已经超越了过去城市规划所涉及的范围和深度,城市规划也正面临着全面改革的迫切需要,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通过同步的改革,城市规划才有可能真正纳入到社会的运行过程之中。就目前而言,强化对城市规划的整体反思和理论探讨,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必要条件。
本书试图从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出发,综观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透视其内、外部错综复杂的组成和作用关系,全面观照现代城市规划的整体。通过这样的研究,期望能
为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和规划体系的重构,提供一个有用的参照系,并以此作为我国城市规划发展方向研究的一项基础性探索。
一、释题
本论文以“城市规划哲学”为题,强调的是这样两方面,而这两方而又都是从“哲学”这个词的基本含义中获得的。首先,哲学是指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的思想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强调的是对城市规划内外部关系的整体观照,以此建立城市规划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其次,哲学还可以指针对于特定领域和思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则,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强调的是对城市规划最基本问题的理论探讨,由此而完善城市规划的体系结构。
从整个科学体系来说,作为世界观的哲学是位于最高层次的,哲学是科学认识和全
部精神文化的结晶,因此,哲学对所有的科学和学科都具有指导的作用和意义。科学是关于客观世界中特定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关系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哲学认识和方法在某一方面的深化和具体化。科学认识和方法强调其对客观性的追求,但是这种追求总会遇到某种局限,这种局限既来自于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也来自于其思维结构,同样在对其更为深层更为基本的本质意义的探索中,会提出一系列在其本身领域内无法解答的问题,这就需要上升到哲学层次进行研究。从另一个角度讲,只有从哲学层次对这些问题予以了解答,才能更为有效地推进科学研究发展的飞跃。在这样的意义上,B.Rusell在《Wisdom of the West》一书中总结道:“科学的每个领域都开始于哲学的探索。一旦某门科学有了坚实的基础,除边缘问题和方法外,就能够或多或少地独立发展”。为了对科学领域中的哲学问题,尤其是有关科学整体构成、理论结构和科学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本世纪中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现代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它以科学知识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科学的本质和结构、科学理论的结构和科学的方法论。它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日本被称为“科学基础论”,充分揭示了其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联系到我国城市规划的实际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尽管我们已经引入了许多新的方法和手段,也引进了不少在其它国家和地区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实际工作和具体实践中,仍然难以摆脱业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甚至在有些方面,尤其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更是激化了这些困难和问题。因此只有从对城市规划的基本问题入手进行研究,才有可能真正改革我国已经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城市规划体系,使我国的城市规划适应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使自身得到全面的改进,在科学性、合理性、完整性和实践方面得到不断完善。在这样的想法基础上,本书选择了“城市规划哲学”作为论题,借助于科学哲学的思想工具,对城市规划本身的基本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现代城市规划在科学领域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它不仅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直接相关,而且与社会实践密切相连,因此导致了城市规划研究的特殊性。城市规划哲学研究就是要首先揭示城市规划的这种特殊性以及以上这些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要研究城市规划内部的结构性问题和发展运行问题。从这样的意义出发,我们一方面可以将城市规划哲学视作是科学哲学中有关城市规划这门独立学科的分支之一,另一方面又可将其视作城市规划的基础研究,是城市规划的基础论。城市规划哲学所研究的并不是最一般的问题,这是由哲学和科学哲学所承担的;也不是研究最具体的问题,这是由城市规划本身的研究所担当的;而是研究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学科和一项社会实践的普遍的、具有共性的内容,或者说,是从思辩性研究出发,探讨城市规划的总体内容、结构和运行规律的问题。因此,城市规划哲学实际上是科学哲学关于科学认识论和方法与具体科学——城市规划的具体研究、操作和社会实践的中间环节。参照科学哲学研究的内容,城市规划哲学主要研究:(1)城市规划的领域范围,城市规划存在和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城市规划发挥作用的途径;(2)城市规划的体系结构,以及其内外部的互相关联性;(3)城市规划的方法论,对城市规划科学性、合理性、客观性和可检测性的研究;(4)城市规划整体发展的过程、机制和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