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最后一排优秀读后感心得感悟
坐在最后一排读后感
坐在最后一排读后感
文章一开始就描述了作者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情景,他感到自由而又孤独。
这
正是我在课堂上的感受,坐在最后一排,我可以更加自由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看书、写作业或者偷偷地玩手机。
但同时,我也会感到孤独和与整个课堂脱节,因为我离老师和同学们都比较远,有时候会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和互动。
接着,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最后一排的一些体会和感悟。
他说到,坐在最后一排,他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整个课堂的情景,可以观察到每个人的表情和动作,感受到课堂的氛围和节奏。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在最后一排的一些观察和感受,我也常常会留意整个课堂的情景,观察每个人的表情和动作,感受到课堂的氛围和节奏。
这让我对课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也让我更加容易融入整个课堂。
最后,文章还提到了作者在最后一排的一些成长和收获。
他说到,坐在最后一排,他学会了更加独立和自主地学习,也学会了更加深入地思考和观察,这些都是他在课堂上得到的宝贵的成长和收获。
这让我深有感触,因为我也在最后一排学会了更加独立和自主地学习,也在观察和思考中得到了很多宝贵的收获。
这些都是我在最后一排的成长和进步,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个位置带给我的一切。
总的来说,这篇《坐在最后一排读后感》让我深有共鸣,因为它正是描述了我
在教室最后一排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我也学会了更加独立和自主地学习,也在观察和思考中得到了很多宝贵的收获。
这些都是我在最后一排的成长和进步,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个位置带给我的一切。
希望以后我能在这个位置上更加努力和成长,也能更加珍惜和感恩这个位置。
坐在最后一排读后感
坐在最后一排读后感坐在最后一排读后感(一)暑假中的一天,我闲着没事,翻起那四年级的书籍,复习着脑海里的记载。
翻到一篇文章时我停了下来,《坐在最后一排》这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仔细地重阅了这篇文章,给我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象。
本文作者是乔叶,文章主要写同学乔小叶在白明老师的鼓励和关怀下,经过努力学习,从一个半个学期滥竽充数的学生成为一个成绩班里数一数二的过程。
我从文中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经过努力,开启它,挖掘潜能,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自己做好的一面。
同时我们也看到白明老师的关怀和鼓励,就像是各个学生挖掘闪光点的催化剂,不断的鼓励他们。
假如我们的老师也能做到这一点,而不是去骂、惩罚他们的话,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向终点线迈出最漂亮的一步,而不是做一个在起跑线上初出茅庐的参赛者。
“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我也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只不过要不断地去努力,去挖掘而已。
坐在最后一排读后感(二)作家乔叶的散文《坐在最后一排》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清代诗人郑燮的一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过,作家“咬定”的是“最后一排”。
由此进入童年的叙事,并紧扣“最后一排”塑造人物形象,抒写心理波澜,寄寓对老师和学生如何做人的双重省思。
整篇文章显得紧凑而舒展,精致而大气。
此文运用变换词素的方法,让文章出彩。
作者多处用" 座位" 这个词,或用有" 座位" 之意的其他说法(如" 坐在最后一排"),但是,只有一处用" 位置"-- 白明老师对乔小叶说" 这是你的位置" 。
这一个词素之变,不仅显示每个学生在教师心中都有位置,而且凸显每个学生在教师心中都处在" 向前" 的位置。
这件事已经过去许多年了,这许多年里我淡忘了很多人和事,但那最后一排的位置和白老师的笑容至今仍历历在目刻骨铭心。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真实感受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真实感受
吾心终日砰砰不已。
葬身于教室最倚尾端,那次次对视被忽视,总使唯一的聆听者疏远起来,那般冷落即令我穿透丹心,褪去最温和的伶牙俐齿一般,无不从那渗入我心灵深处,永远留存在记忆中。
坐着这里,头大如斗,看来仿若身负上重,使感官浑身失重。
下意识的尝试想要挪动身躯,却也像缠绕其中的蛛丝马迹。
不得已,收歛腿和手,留尊重老师,聆听他街谈巷议。
再把头转向窗外,只见木窗,落地窗上的门窗楣,天色已定黄昏,人马於四面八方极力回到家中尾随老鼠,香飘千里。
这屋檐上的枯叶抑或红叶混杂其中,诉衷几丝艳羡沉忆,尤其是叼着水意的秋蝉,谁不爱最美的寂寥,最令人痴迷的温柔安静?
转身,环顾四周,只觉得表情缄默,反反复复展示了毕业前夕细活之忧。
有谁知道,我深爱著这些日日夜夜,这里令我有安全感却又令我非常失落的日子,那仿佛诉说着看回久违的遥远的友谊,领会到这片沉寂的美景早已蕴藏在这门里。
即便处境孤寂,我仍然会安居于这里天香地玉,尽情缅怀往日片断,学习者们努力,追求卓越,同样也因拥有趣味及勇气,而获得把握命运的发挥。
在这里,我感受到温暖的融合,必将持久的留存在我的心头。
《坐在最后一排》读后感
《坐在最后一排》读后感程煦文看完这篇文章,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感动,为这个坐在最后一排的女孩儿感动,同时也为这个叫作“白明”的美丽女老师感动,一个女孩因为一个老师而变得自信,而这个老师也将会因为这个女孩的改变而体会到工作的价值。
同时,我联想到了我自己。
作为一个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师范生,我是不是这样一位好老师呢?有很多朋友都问我:“当老师一个多月了,有什么感受吗?”我说:“很忙,很累,同时也蛮开心的。
”“很忙,很累”是因为每天工作都排得满满的,而且在教课方面我还是有许多地方要不断学习,提高。
“蛮开心”是因为孩子都很可爱,跟他们在一起很开心。
但除此之外呢?我之所以选择做老师是因为培育孩子就像是在培育一个希望,但它的重点是孩子是主体,而不是我个人。
我一味地钻研技术,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在教学过程中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就像领导们在听完我的课后给我提出的意见一样“课堂气氛较沉闷,未能很好地带动起学生的情绪。
”的确,我后来在反思中也写到“在课堂上我讲得太多,学生讲得太少。
在教授的过程中,每当发生一些阻碍时,我一味责怪学生的能力不强,却忘了我可能在教授过程中也存在着问题,或者我可以换另一种教授方法。
”就像《坐在最后一排》中的作者,在其他老师看来她是一个自卑,孤僻,没什么希望的孩子,但在白老师的关心和激励下,她变得自信开朗了许多,同时成绩也有了飞速的进步。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呀!同时我也在问自己,我是否在所教的班级中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知道得明明白白?我会碰到许多聪明可爱的孩子,我打心眼里喜欢他们,对他们的关注和机会也多一些,感觉和他们在一起“蛮开心”的,但我往往忽略了像《坐在最后一排》中的作者一样的孩子。
相貌平平,也不聪明,脾气倔强,性格孤僻。
我往往忽视他们的存在。
其实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有些可能是学生本人也未曾察觉到的。
这就需要老师慧眼识英雄,就像是有一颗钻石埋在一堆沙子里面,路过的行人没有人会察觉到钻石的存在,而钻石也会变得暗淡无光,而如果你试着把沙子抹开,你可能就会发现钻石,而且它会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愈加光芒四射,富有生命力!所以,我对自己说:“以后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在音乐这门学科上,本就是他们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过程。
《坐在最后一排》读后感
《坐在最后一排》读后感《坐在最后一排》读后感8篇【篇一:读《坐在最后一排》有感】今天,我在《语文新天地》这本书上读到了一篇好文章,题目是《坐在最后一排》。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晓叶是一个很自卑的女孩,她一直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
有一位新老师叫做白明,发现她近视,像一位母亲一样呵护着她,没有批评她,反而看好她,赞扬她。
正是因为这样,晓叶渐渐成为了一个充满自信的好学生,这位白明老师也成为了晓叶最最心爱的人。
人的一生吗,有两个父亲和三个母亲。
一个父亲是我们的亲身父亲,而另一个是教我们知识的男老师;我们有三位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一位是亲身母亲,还有一位是教我们知识的女老师们。
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对:“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这句话印证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深情厚谊。
在我的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一位老师,对我关怀备至。
这位老师的名字叫殷志宏。
在我五年级的时候,他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是他仍然回来执教。
他已经六十多岁了,却仍不辞辛苦地给我们讲课。
在我五年级的时候,我的数学一直不太好,基本每次都考六十分以下。
可自从他来了以后,他给了我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现在我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基本每次都能保持在七十分以上。
在寒假里,殷老师给我和另一位同学补课。
虽然我们有些时候学得并不怎么好,但他总是很耐心地教我们;当我们进步时,他的脸上总会露出一丝丝欣慰而快乐的笑容。
有着这样的一位好老师,我体会到了无比的幸福和快乐。
【篇二:《坐在最后一排》读后感】暑假中的一天,我闲着没事,翻起那四年级的书籍,复习着脑海里的记载。
翻到一篇文章时我停了下来,《坐在最后一排》这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仔细地重阅了这篇文章,给我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象。
本文作者是乔叶,文章主要写同学乔小叶在白明老师的鼓励和关怀下,经过努力学习,从一个半个学期滥竽充数的学生成为一个成绩班里数一数二的过程。
我从文中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经过努力,开启它,挖掘潜能,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自己做好的一面。
(六1柳晗)读后感
教育方法也很重要
——读《坐在最后一排》有感
六(1)班柳晗
今天,我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三中读到一篇名叫《坐在最后一排》的文章,读完后,我想起一句话:“高明的教育方法是最重要的。
”
为什么我会想起这样的一句话呢? 因为文章里白明老师教学生的方法实在是牛,大家都能看到的:首先,在乔叶做练习册时,白老师突然抽走练习册翻阅,之后夸她有想象力,造的句子有灵性,并拿上讲台造句,这必然能给学生些许的学习动力;之后白老师又时刻关心着乔叶,这就能给学生一种“要用好成绩来报答老师”的想法,自然学得更勤奋;最后白老师用奖励的方法激起所有学生的斗志。
这些方法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可行的。
说到教育方法,我会不禁想起我们的班主任唐老师,他的教育方法也很高明:首先,在刚开始教我们的时候,由于师生双方互不熟悉,唐老师就自我介绍说他叫唐火荣,意思是糖遇到火就融化了,这样我们很容易地记住了他的名字;选班干部时,用投票的方法来选,这样就不会有人不服气了;后来期中过了,课程变紧张了,为缓解紧张的气氛,唐老师在下课时会大展歌喉,还在元旦前组织我们举行了一次唱歌比赛;之后,唐老师还把平时的课堂笔记整理了一次,给同学们每人做了一份复习资料,这样复习时就不用在书上翻来翻去,最后,为了期末考,唐老师更是煞费苦心地制作了九份试卷给我们做。
我们都很感谢唐老师想那么多妙招来教我们。
小学更应该注重教育,而教育方法尤其重要。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真实感受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真实感受从小到大,我就没有认真学习过。
到了高中,我突然发现这样是很不行的,于是,决定要认真学习。
可惜啊!没办法。
不过,还好我碰上了我们班一位特别好的班主任——黄老师。
她总是给我许多帮助和鼓励,使我克服种种困难,渐渐进步。
因为成绩不好,所以座位靠近黑板,这个位置很危险,会打扰前面同学听课,被老师骂,又会挨别人踢。
我常常苦恼于此,但还是接受了。
于是,我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默默地祈祷,请菩萨保佑自己不要被“活祖宗”老师发现。
这样,我觉得轻松多了,再也不用整天紧张兮兮的了。
“那你们都是死猪吗?”“把粉笔头往后甩干嘛?”这些对话时常在我耳边响起。
这不能怪我,只怪黄老师太负责,什么都要管,经常批评后几排的同学。
当时我想:管他呢!每天要挨批评谁也受不了。
于是我理直气壮地说:“没关系,管他呢!反正我都坐在这儿了,就算被抓住了,大不了被骂一顿。
”老师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是……”没等老师说完,我就说:“我知道了,您放心,我不会打扰别人的。
”这句话我说了很多遍。
终于,在上课的前十分钟,黄老师出去了,于是,我把头转向讲台,假装听课。
一次,后面的女生问我:“喂,你上厕所去吗?”我心里怦怦直跳,答道:“嗯,我上厕所去。
”刚说完,就听见黄老师在那里骂道:“小尹,你上厕所怎么这么久?”我吓得身体一抖,赶紧跑出去,不敢出声。
幸亏老师看见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第二天,我回到了座位上,好像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但是,我一坐下来就头晕目眩,仿佛快要昏倒。
难道我得了什么绝症?怎么浑身无力啊!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真实感受,想必不是每个人都明白的吧?也许每个人都会告诉你,只要你自己愿意,你就能有所作为;也许每个人都会指着你的鼻子说:“像你这样还不如回家算了。
”是啊,我明白自己的事情,只要我想做,我一定能行。
自己做错了事情,就应该勇敢地承担责任,而不是逃避。
尽管如此,可是我还是做不到,我害怕那个会让我丢脸的“差”字,也害怕那个让人羡慕的“好”字,甚至害怕那个会让我自豪的“优”字。
坐在后排座的人(感悟)
坐在后排座的人作者:远古坐在远山方舟后排的人,这里不是单指某个人或者某些人,而且我们远山所有的新老会员们,也是你们的行为在影响着我,从加入远山以后,在很多的场合,多次的提到这个在远山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习惯,每次出队的时候,老会员,不乏一些年纪大的老会员,都会选择坐在出队车辆的最后一排,把前面相对比较舒适的座位让给那些新会员、年长者、女士、孩子、长时间以来,这种习惯潜移默化的成为了远山的一种文化,正如我们远山的口号一样:不走寻常路,更爱陌生人!如果说这是一种谦让,那么这样的行为在无形中就展示了我们远山人的一种胸怀,一种美德,一种风度,更是一种修养。
我想这些还不够确切,之所以把最好位置让给大家,是在我们所有远山人的心中,都想远山能有更多喜欢亲近自然,崇尚健康,愿意享受户外生活的人加入我们,到了远山我们就是一群志趣相同,有着共同爱好的人,有着背起行囊,沐浴在天地清风之间,去领略不一样风景的向往。
人海茫茫拥有这份相遇并不容,有缘我们相聚在远山,远山就是我们营地,就是我们的家园,远山的大门是永远敞开着的,欢迎所有享受户外的人加入,所以远山的会员们把方舟最好的位置留给你们,如同家里来了尊敬的客人,把最高的位置让给您,如同在外多年的游子归家一样,我们把最好的呵护送给你!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你我有着一样的志向、梦想、爱好的人,当然你就是我们最好的兄弟、姐妹、朋友,换成你,你不会把最好的位置留给我么?远山,是我们喜欢山水一族的家园,山,性格稳重,志存高远,有其高、深、博、大之质。
他执著挺拔,内含正直,风格简洁。
拔地而起,直视苍穹,书写青松磐石风格。
经年累月,历经苍桑,成就无言谦卑气质,打磨你的刚毅和傲骨。
他临谤不戚,受誉不喜,遭辱不怒,从不昂首天外,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目空一切。
他天天看云卷云舒,年年赏花开花落,身高不言高,体厚不称厚,每临大事有静气,任凭风吹浪打而不惧,巍然不动。
水,水是最柔弱、最平静的东西,却又是最厉害、最可怕的……。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感受作文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感受作文嘿,你知道吗?我曾经有过一段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经历,那可真是一段独特而难忘的时光。
刚被安排到最后一排的时候,我的心里那叫一个失落。
“为啥是我呀?”我忍不住在心里嘀咕着。
看着前面同学们的背影,感觉自己像是被遗忘在了角落。
一开始,我觉得这简直是世界末日。
上课时,老师的声音好像隔着一层雾,传到我这儿都变得模糊不清了。
“难道我就要这样被忽略了?”我愤愤不平地想着。
可是,慢慢地,我发现了一些别人不曾注意到的小美好。
坐在最后一排,我能看到整个教室的全貌。
就好像我是一个旁观者,看着这场学习的“大戏”在上演。
前面的同学有的认真听讲,有的偷偷做小动作,这一切都尽收眼底。
有一次,我前面的小李和小王趁着老师转身写板书,偷偷传起了纸条。
我在后面看得一清二楚,心里暗笑:“哼,以为老师发现不了,可逃不过我的眼睛!”还有啊,坐在最后一排,我拥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
我可以伸个大大的懒腰,不用担心碰到前面的同学。
我甚至可以偷偷地在桌子底下摆弄一下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
“这难道不是一种特别的享受吗?”我问自己。
而且,因为在最后一排,我和旁边的“战友”们迅速打成了一片。
我们一起在课间分享零食,一起讨论难题。
“这可比一个人闷头学习有意思多啦!”我兴奋地和他们说着。
有一次数学考试,我被一道难题难住了,急得抓耳挠腮。
旁边的小赵看到了,悄悄给我指了指他的答案。
“哎呀,你可真是救了我一命!”我感激地说道。
就这样,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暖和快乐。
虽然有时候还是会羡慕前排同学能更清楚地看到黑板,能更频繁地被老师提问,但我也明白了,位置并不能决定一切。
“难道在最后一排就不能发光发热了吗?”当然不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让我学会了独立思考,让我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也让我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所以啊,无论身处何处,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都能发现属于自己的美好。
这就是我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真切感受!。
坐在最后一排读后感
坐在最后一排读后感
我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闭上眼睛,回想着刚刚读完的那本书。
这本书让我感慨良多,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我想,或许这就是读书的魅力吧,它能够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和启发。
这本书的主题是关于成长和自我发现的,它讲述了一个普通人
的成长故事,通过他的经历,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
的不足和缺陷。
但同时,也看到了希望和勇气。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但只要我们愿意去面对,去努力克服,我们就能够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我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焦虑不安,而且总是拖延着做事,不愿意
去面对问题。
但是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我明白了,逃避并不能解决
问题,只有勇敢地去面对,才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
另外,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
在主人公面
临挑战的时候,他总是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不轻言放弃。
而我呢,
经常会因为一点小挫折就觉得生活很无趣,很沮丧。
但是通过这本
书,我明白了,人生就是充满挑战和困难的,我们需要学会坚强和乐观,才能够战胜困难,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总的来说,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深远。
它让我明白了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面对自己的弱点,努力去克服它们;同时也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我相信,只要我能够坚持这样的信念,我就能够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迎接更加美好的人生。
感谢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感受作文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感受作文在学生时代,座位似乎有着一种神秘的魔力,能影响我们的心情和学习状态。
而我,就有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
说起这最后一排的座位,那可真是别有一番天地。
刚被安排到这里的时候,心里那叫一个郁闷。
感觉自己像是被老师遗忘的小可怜,仿佛置身于班级的“西伯利亚”。
但时间一长,我却发现了这里独有的“魅力”。
坐在最后一排,最大的好处就是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前面的同学像一堵堵“人墙”,把我和老师的视线隔开了一部分,这让我有了一种莫名的“安全感”。
我可以偷偷地在课本下面藏一本漫画书,趁着老师不注意的时候瞄上两眼,那刺激的感觉就像在进行一场“地下工作”。
当然,我也不是经常这么干,只是偶尔给自己找点小乐子。
还有啊,最后一排离教室的后门近,这简直是“自由出入”的黄金通道。
有时候上课上得尿急,我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冲出去,解决完问题再悄悄溜回来,神不知鬼不觉。
不过有一次,我跑得太急,不小心撞到了门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全班同学都转过头来看着我,那场面,别提有多尴尬了。
老师也是又好气又好笑,瞪了我一眼说:“你这是要把门拆了呀!”我们教室最后一排的窗户,正对着学校的小花园。
春天的时候,能看到花园里的花开得五颜六色,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微风吹过,还能闻到阵阵花香。
有时候我上课走神,眼睛就会不自觉地望向窗外,想象着自己在花园里自由自在地奔跑玩耍。
有一次,我正看着窗外发呆,数学老师突然叫我回答问题,我站起来一脸懵,啥也不知道。
同桌在旁边小声提醒我,可我还是答错了。
老师无奈地摇摇头说:“你呀,心思都飞到花园里去了吧!”坐在最后一排,还有一个特别的“福利”,就是能清楚地看到全班同学的一举一动。
前面哪个同学偷偷吃零食,哪个同学在传小纸条,都逃不过我的眼睛。
有一次,我发现前面的小李和小王在偷偷地玩猜拳游戏,正玩得不亦乐乎。
我心里那个乐呀,心想:“你们俩就等着被老师发现吧!”结果没想到,老师突然转过身来,他俩被抓了个正着,被罚站了一节课。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读后感,四百字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读后感,四百字英文版Reflections on "The Boy Sitting in the Last Row of the Classroom"After reading "The Boy Sitting in the Last Row of the Classroom," I was deeply moved by the story of the unnamed protagonist and his struggle to find his place in the world. The tale, set in a typical school setting, highlight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many students who feel lost and unnoticed.The boy's loneliness and frustration are vividly portrayed through the author's careful use of descriptive language. His feelings of invisibility and inadequacy are echoed in the way he is treated by his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Despite his best efforts, he feels unable to escape the shadows cast by his peers and the expectations of society.However, what makes this story particularly poignant is the boy's eventual realization that he has the power to change hisown destiny. Through a series of emotional and intellectual awakenings, he comes to understand that he is not defined by his past failures or the opinions of others. Instead, he begins to embrace his unique talents and abilities, finding his voice and a sense of purpose.This realization is a powerful reminder that every individual has the potential to mak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world, regardless of their past or present circumstances. It encourages us to believe in ourselves, to embrace our differences, and to strive for success despite the challenges we may face.In conclusion, "The Boy Sitting in the Last Row of the Classroom" is a thought-provoking tale that resonates with readers of all ages. It serves as a reminder that we should never underestimate the power of one individual to bring about positive change, even in the face of seemingly insurmountable obstacles.中文版《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读后感读完《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后,我被这位无名主人公的故事深深打动,他努力寻找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读后感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读后感
教室里的后排坐着这个男孩,因为故事的主角选择了那里作为他观察世界的窗口。
在这个角落,他能够不受干扰地思考,观察和感受。
这个男孩看到了许多关于教室内外的事情。
他看到了前排同学的专注与努力,
而他也在潜心学习。
他看到了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教导,也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教育的重要性。
他看到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也体验到了团队的力量。
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他感受到了一个微妙而重要的平衡。
然而,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也给了他独特的视角。
这个男孩能够看到窗外的景色,他能够看到远处的美景和广阔的天空,这让他的思维得到了解放。
他能够在阅读的时候欣赏窗外的景色,这样的体验使他更加感激自然和生活的美好。
他也可以观察到教室内的细节。
他看到了嘈杂的同学们,他们的疑问、笑声和
课堂交流。
他看到了其他同学的不耐烦和厌烦,而他也在挑战着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这些观察让他更加了解教室的现实,也让他更加珍惜每一天的学习和机会。
这个男孩从教室最后一排走过许多日子,他带着好奇和探索的心态。
他认识到,成长不仅限于课本知识,还包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热情。
他从这个角落看到了很多不同的世界,也让自己成为那个世界的一部分。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的读后感是多元而丰富的。
他从这个角度,观察到了
教室的方方面面,丰富了自己的见识和经验。
正是因为这个独特的位置,他得以体验到跳脱出常规思维的自由和灵感。
对于这个男孩来说,教室的最后一排成为了他成长的见证和启迪。
坐在教室第一排的男孩读后感
坐在教室第一排的男孩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完了《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这本书,读完后使我感触很深。
它是英国社会活动家昂加利·Q.劳夫的小说,书中以一个9岁孩子的口吻讲述了小主人公和他的朋友们帮助一个难民孩
子寻找失散的父母的动人故事。
小主人公有几个很有意思的朋友,瘦瘦的却能吃很多东西的汤姆、又高又瘦、跑得最快的乔西、眼镜总是破的、还经常被鞋带绊倒的麦克,他们形影不离,做什么都在一起。
一天,教室里最后一排那把空着的椅子迎来了它的新主人——一个叫做艾哈迈德小男孩,新同学总是一个人完成课堂任务,课间或午饭时也不见踪影,但他还是引起了小主人公和他朋友们的注意,他们送给他水果和糖果,坚持着想和他的成为好朋友。
9岁的艾哈迈德是一个来自叙利亚难民,一家人因为战争背井离乡,却在逃难途中走散,这样真实又似乎遥远的故事让孩子们震撼又同情。
当小伙伴们得知国家将要限制边境输入的消息时,他们焦急万分,努力思考着好办法。
最后,小主人公想到了一个“全世界最棒的主意”,那就是写信给女王,最后艾哈迈德的爸爸妈妈被找到,很快就会来英国与他团聚,而且小主人公和她的朋友们收到了女王的回信!多么的惊险和刺激啊!
妈妈说叙利亚的孩子因战乱被迫离开家园,和父母分离,而我们生在中国,成长在中国是多么幸运和幸福的一件事。
只因为,我们的祖国够强大,有着自己的发言权和实力。
在祖国的庇佑下,我们才可
以安静的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丰富知识,增长才干,长大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才能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
坐在最后一排读后感
坐在最后一排读后感立正在最初一排读后感(一)寒假外的一地,尔忙着出事,翻起这四年级的册本,温习着脑海面的记录。
翻到一篇文章时尔停了高去,《立正在最初一排》那篇附件文章深深天呼引了尔,尔认真天重阅了那篇文章,给尔口面留高深深的印象。
原文做者是乔叶,文章次要写异教乔小叶正在皂亮教师的激励战关心高,颠末勤奋教习,从一个半个教期冒名顶替的教熟成为一个成就班面数一数两的历程。
尔从文外领会到:每一个人皆有本人共同的闪光点,颠末勤奋,谢封它,填掘潜能,每一个人皆能够作到本人作孬的一壁。
异时咱们也看到皂亮教师的关心战激励,便像是各个教熟填掘闪光点的催化剂,一直的激励他们。
假设咱们的教师也能作到那一点,而没有是来骂、处罚他们的话,尔置信,每一一名教熟皆能背起点线迈没最标致的一步,而没有是作一个正在起跑线上始没茅庐的参赛者。
“那世界上有最初一排的坐位,但没有会有永近立正在最初一排的人。
”尔也置信,每个人皆有本人的闪光点。
只不外要一直天来勤奋,来填掘罢了。
立正在最初一排读后感(两)做野乔叶的集文《立正在最初一排》让情面没有自禁天念起了浑代诗人郑燮的一尾诗:“咬定青山没有搁紧,坐根本正在破岩外。
千锤百炼借脆劲,任我工具北寒风。
”不外,做野“咬定”的是“最初一排”。
由此入进童年的道事,并松扣“最初一排”塑制人物形象,抒写心思波涛,寄寓对教师战教熟若何作人的单重省思。
零篇文章隐失松凑而紧锁,粗致而年夜气。
此文使用变换词艳的方式,附件让文章没彩。
做者多处用" 附件坐位" 附件那个词,附件或用有" 附件坐位" 附件之意的其附件他说法(附件如" 附件立正在最初一排"),附件然而,附件只要一处用" 附件位置"-- 附件皂亮教师对乔小叶说" 附件那是您的位置" 附件。
那一个附件词艳之变,附件不只显现每一个教熟正在老师口外皆有位置,附件并且凹隐每一个教熟正在老师口外皆处正在" 附件背前" 附件的位置。
读《坐在最后一排》有感900字
读《坐在最后一排》有感900字读《坐在最后一排》有感900字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不喜欢坐在最后一排,因为视力再好的人,也看不清黑板。
我基本上没有坐到前面去过,因为老师总是说我比同龄的孩子高,但也是因为小时候服了很多激素造成的。
我也跟原文的作者一样,上小学的时候一直都是一个自卑孤立的女孩子,朋友也特别少。
我很爱幻想一些奇怪的画面,喜欢超自然现象,我相信大部分的学生都觉得课本上的知识很乏味,当然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上课的时候喜欢走神,不喜欢老师的课堂,到了六年级的时候,我基本上不管老师在讲什么,而且我是坐在最后一排,完全看不清黑板上的板书,有时用眼睛呆滞的盯着黑板,无能为力。
我并不想配眼镜,因为我怕我习惯了戴眼镜之后我的度数会逐渐增加,再者,我戴眼镜并不好看。
大家说,一般戴眼镜的人都是博学多识的,但如果我戴上了眼镜完全不能与才华横溢这个成语相称,即便我没事喜欢写文章,灵感颇多。
六年级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到了下学期的时候,当然我也不是什么都不听,至少我知道我要当一个好学生,到了最后,不得不承认,我渴望听讲,最大的问题只是因为坐在最后一排看不到黑板而已,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
曾有那么几次我去找老师,希望她能把我调到前面去,但班主任说“你这么高,调到前面去恐怕会挡住别人的视线,而且有些座位是专门给差生做的,他们坐在前面不容易走神。
你也要为别人着想啊,我知道你很想调到前面去,但如果你看不到可以配眼镜,反正这学期很快就过去了,暂时坐在最后一排吧,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
”我的计划失败了,有时我的.想法不被人理解过,但老师说的也不是全部都没有道理,但我一直都有一个顾虑:如果上初中的时候我又被老师安排到最后一排该怎么办?我感到害怕。
对座位的事产生了恐惧。
不过,做今天该做的事,明天的事那是那天再说了。
是金子不管在哪里都可以发光,我一直喜欢这句话,可是我是那颗金子吗?可幸的是,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座位已经不再是按以前小学老师的笼统思想来安排了,而是每个星期都会换座位,比如说这个星期你坐在最后一排,下个星期就可以在第一排了。
单位位居后列有何感想
单位位居后列有何感想这段时间的工作当中我觉得自己进步很大,工作是自己的事情,我感觉自己能够有更多的成长,这几个月下来,我确实是感觉自己的变化很大,我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了自己很多,工作当中我确实还是有待进步的,刚刚来到xX这里不是很久,我感觉自己是非常充实的,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自己有更多的进步,在工作当中让自己做的更好,展示自己能力,保持一个好的态度,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做的更好,我也有一些心得。
在工作当中我真的感觉非常的有意义,这也是对工作应该要有的态度,作为一名新员工我能够时刻端正好自己的态度,我和周围的同学相处的很好,我非常清楚我现在出现的错误我应该要就正好,这不是学生应该有的样子,工作当中我的表现的还是有待提高的,平时我做的不够好,这也是我应该要去做好的,我对自己的工作是非常上心的,有些事情要认真得去落实好,作为一名员工这一点非常的关键,我也感觉在这一点上面我需要积累的更多,在xX这里我还是看到了自己很多的可塑性,我现在是认真的做好了自己分内的职责,我也会坚持去搞好自己分内的职责。
我接触到了很多知识,这非常重要,丰富了自己的阅历,我也会让自己有更多的进步,在这方面这也是我应该要去展示好的,我认为这是我要去端正好的态度,我也会在未来的学习当中保持一个好的态度,这一点非常的关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是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来到xx这里更加让我感觉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我会坚持去做好自己分内的职责,这也是我应该要有的态度,工作当中不断的学习,保持端正的心态,在工作当中我还是应该要保持好的态度,我也是不断的学习,我知道想要让自己更加的优秀一定要不断的学习,通过学习是能够让自己的有很大的变化的,在xx这里的工作我吸取了非常多的经验,这一点是一定的,我也很清楚作为一名学生,这是我要去认真完成好的。
在xx这里我感觉自己进步,作为一名新员工我还是非常坚定自己的态度,感觉在xX这里能够学习到很多的东西,这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工作当中我也是做的比较认真的,我知道我应该要坚持去做好,接下来继续努力,把这份工作做的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在最后一排优秀读后感心得感悟
坐在最后一排这篇文章,主要写作者小时候是非常自卑的女孩
坐在最后一排的故事。
读了坐在最后一排后,你都有什么样的感想呢?下面为大家推荐了坐在最后一排读后感,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今天,我读了一篇名叫《坐在最后一排》的文章,让我有感,
所以我就写出了这篇读后感。
这个故事大概描述了一个小女孩叫乔小叶,她很自卑,后来她
主动向老师说她要调到最后一排坐,因为坐在最后一排的人都是坏小孩,老师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别人视力差,我视力好,但她没有告
诉给老师听她是班中视力最差的同学,她和最后一排的同学无话可说,她想听课又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就这样滥竽充数了半个学期,后来她们换了一个老师,叫白明,倒着来读叫明白,也就是说她对每一个同学都明明白白。
不久后,老师注意到了乔小叶,老师在有空时经常和乔小叶说一说语文的知识,在一次测验中,老师说了前五名有奖,对考试一点也不在呼的乔小叶来说,这毫无兴趣,老师评完卷子以后说出了分数,第一名:乔小叶第二名……“天啊!我是第一名。
”乔小
叶兴奋的说。
不久,老师把乔小叶调到了第一排,还对其他同学说:“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人永远坐在第一排。
”
世界上有人总落后,但你肯学就会成功的,但如果你不肯学习
的话,你永远都是最差的人。
今年暑假,我读了《坐在最后一排》这篇文章,心里久久不能
平静,文章中的乔叶那种不屈向上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乔叶因为性格孤僻,学习成绩很差,所以一个人坐在最后一排。
她的视力模糊,个子很矮,黑板上的字她根本看不清楚。
就靠着听力,一步一步学习。
读着读着,我为自己感到惭愧。
我不近视,个子也不矮,每次都抱怨做笔记,每天都说学习好辛苦,好吃力,却从没有想到别人学习的辛苦、吃力,现在我终于知道了。
文中有一句“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
最后一排的人”。
如果仔细读这句话的含义,就知道是不屈向上的精神。
乔叶的困难很多,但她没有被吓倒,反而继续努力。
而我是个健全人,遇到困难就不敢向前走了,现在我觉得太对不起自己和父母了。
相比之下,我感到十分惭愧。
亲爱的乔叶,你知道吗?你的美好形象永远记在了我的心中。
上个月,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一本书上读到了《坐在最后
一排》这篇文章。
当时感触颇多,虽没有系统思考,但仍记下了读书笔记。
并且将这篇文章慎重地推荐给儿子阅读,希望对他有所启迪。
没想到这次月假,老师也将这篇文章作为必读篇目布置作业,真的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坐在最后一排》用白描的手法,讲述了作者从最后一排的座
位调整到第一排中间的经历,实际也就是从差生转化为第一名的过程。
该文叙事舒缓安静,描写细腻生动,用词简洁明快,故事并不曲折,辞藻并不华丽,但蕴涵的哲理却能深深打动人心。
其实,仔细想想,从这篇文章中能受到教育的不应该是孩子,
而更应该是我们这些为人父、为人母的成年人。
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
让一个自己觉得“丑、笨、脾气倔强性格孤僻、不会乖言巧语察颜观色”而自卑的孩子发生那么大的转变?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让一个“自甘堕落”、固定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通宵未眠,把没做的题全部认认真真地补上,继而各科成绩很快进步,最终获得班上的第一名?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让作者永远不能忘怀那个“把我的生命和灵魂引向另一种暖度、亮度与高度享受的人”?
赏识教育。
我认为这种力量就是赏识教育。
第一次白老师不但没追究“我”假装做练习册、练习册上大-片大-片空白的责任,反而赞赏了“我”造句所体现出的想象力和灵性,让“我”第一次感觉到上学的快乐和幸福。
然后,白老师才开始“注意查阅我的练习册和作业本,关切地询问我其他课的成绩”。
这样,才让“我”慢慢自我反省,“以往的愤愤不平和自暴自弃是多么无知而愚蠢”,自己“从来就没有累积起受人尊重和宠爱的财富与可以引以为荣的值得骄傲的资本”,这样,“我”才心悦诚服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成绩取得飞速提升。
联想到自己对儿子的教育,与白老师相比,那是远远不如。
我对儿子期望很高,要求很严,教育手段和方法却相对匮乏。
儿子通过了电子琴十级考试,我没有表扬,反而为等级考试中错弹了一两个音符而埋怨。
儿子参加了羽毛球训练,我没有鼓励,反而因害怕耽搁学业而焦躁不安。
儿子当上了幼儿园结业典礼的主持人,我没有高兴,反而指责他主持过程中的一些失误,并抹去了主持时的原始录像,留下了终生遗憾。
小学期间,儿子遇到不懂问题,遇到做不出的作业,
总喜欢问我,我总是缺乏耐心,两三遍解释还不能领会后,就嘲讽他“笨脑壳”、“不专心”,甚至恶言相向、不欢而散。
儿子上中学了,七年级上学期的期中考试排班上第25名,期末考试略有进步,排第20名,而这次月考不进反退,回落到第25名之后了。
我忍不住又生起气来,“都是一样的老师,都是一样的教学条件,你为什么就不能考班上的前几名呢”。
重温《坐在最后一排》这篇文章,我真的明白我错了,我在儿子的教育中是个失败者。
电子琴通过十级考试、参加羽毛球训练、幼儿园结业典礼主持人,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我为什么要为那一丁点瑕疵而痛苦纠结呢。
儿子主动请教学业问题,体现了虚心好学的良好品质,我为什么就不能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呢。
儿子月考没考好,但对于他的起点来说,已经是一种进步,为什么就不能鼓励加油呢。
联想到儿子进入金东方后,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说“不会放弃每一个孩子”;班主任候老师总是激励他,“有潜力”,“一定会成功”,我更是相形见拙,无地自容。
同样是教育下一代,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咋就那么大呢”?!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当象尊敬上帝一样尊重孩子”。
激励、表扬、欣赏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就一定会换来孩子优异的回报。
儿子,我亲爱的儿子,妈妈向你保证,从现在起,让我们共同携手,学会赏识,学会赞美,沟通心灵,启迪智慧,一起迎来明天的辉煌。
看过“坐在最后一排读后感”的还看了:
1.最高职责读后感
2.圣贤教育观后感
3.生之喜悦读后感
4.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5.云南印象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