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9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教师版)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鉴赏术语一表达方式

古代诗歌鉴赏术语一表达方式

古代诗歌鉴赏术语一表达方式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古代诗歌鉴赏术语一: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分为: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五种,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一、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练习1: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从表达方式上赏析这首诗。

答:诗的前四句写母爱,是叙事;后两句写子女对母亲的深情,是抒情,两部分结合得紧密完美。

二、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巧。

这种画法,不用色彩的烘染,只用黑线勾描物象。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逼肖。

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寥寥几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①描写角度——如近景与远景、俯视与仰望等;②描写顺序——如从外到内、从近到远等;③描写方法——如正面与侧面、实景与虚景(现实与想象、神话,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细描、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五觉(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结合、声色结合等。

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

直接对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环境、气氛进行描绘。

直接描写可以使读者直接感觉到人物的言谈举止、仪表风貌、个性习惯以及环境的状况、事件的气氛等。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师版)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师版)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师版)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考纲解读】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说包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构思)的使用。

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和诗歌语言相关的问题。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命题涉及最多的内容,也是整个诗歌鉴赏中的难点。

要求考生准确判断诗歌运用的艺术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知识准备】表达技巧的类型: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包括因事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咏史抒怀】表现手法:联想、想象、白描、象征、渲染、烘托、悬念、对比、衬托、托物言志/象征、借古讽今、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双关、反复、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先总后分、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浑然天成、画龙点睛等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一、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抒情方式)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廷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

“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一)直接抒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如《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中“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古与“令”字通,使)无绝衰。

山无陵(líng,山峰、山头),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 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撼人心。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的《锦瑟》)
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 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
一个典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
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起兴 常见手法例说
起兴,又叫“兴”。“先言他物以引起咏之 词”。一般用在诗章或各节的开头,是一种 “借 物言情,以此引彼”的艺术表现手法,它有创造 气氛,协调韵律等作用,还可使语言咏唱自由, 行文显得轻快、活泼。如传统山歌:“门前喜鹊 叫喳喳,唔知阿哥哪日来;妹好炖好接风酒,妹好 煎好迎春茶。”又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 窕淑女,君子好逑。”
简析以下诗句的手法特色
《陌上桑》里最后八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 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 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烘托,从观看者神态来衬托罗敷的美,比正面直接描写省 笔墨,更具艺术魅力。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表现的事物鲜 明突出。
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 1、辨析表现手法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 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 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 事物都写。
“衬托”和“对比”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 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 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
1、辨析表现手法
诗词表现手法很多,要通过训练使自己获得 正确辨析各种表现手法的能力甚至是技巧,以达 到能迅速选择答案的目的。如:比与兴、动静结 合、以动衬静(尤其注意反衬中的“以静衬动”、 “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等),注意其 区别。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①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 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②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注] ①陈抟:唐五代时曾在华山修道,相传他能一睡百日不醒。② 蛩:蟋蟀。
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闺怨”之情?试举例做 简要分析。
①直抒胸臆。“睡不着”“懊恼伤怀抱” 等内容直接抒发了女主人公的懊恼伤心 之情。 ②使用典故。运用陈抟的典故,抒发了 风雨交加中女主人公孤枕难眠的愁怨。 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风飘飘,雨潇潇, 秋蝉聒噪,寒蛩鸣叫,雨打芭蕉,通过具体 的景物描写,反映出女主人公盼人归而 人未归的伤心和愁怨。
考点技法精讲
【针对训练】
16.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托物言志:通过对性情高洁、心系苍生、 没有同伴、没有共鸣的“凤凰”这个意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充分反映了诗人
激情、快意或愁绪。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考点技法精讲
【针对训练】 1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年少行四首(其三) 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本诗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
直抒胸臆,后两句直接展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 出将士们义无反顾、公而忘私的英雄主义精神。
【针对训练】 17.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菩萨蛮 李 晔① 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 流,千山与万丘。 远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安 得有英雄,迎归大内②中?

考点32:古诗文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讲义)(原卷版)

考点32:古诗文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讲义)(原卷版)

考点32 古诗文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讲)一、必备知识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说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构思立意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命题角度和命题方式看,高考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包括判断技巧名称、分析技巧用法、比较技巧异同和评价技巧效果等。

下面将高考常考的表达技巧以图表方式列出,以便考生对此有一个系统直观的理解。

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等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象征、烘托、比兴、用典等表达方式⎩⎪⎪⎨⎪⎪⎧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描写方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点面结合构思技巧: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抑扬、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一)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格并具体解说,二是说明其表达效果。

此类试题所涉及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等。

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具体分析,而不能泛泛而谈。

1.比 喻比喻,“以彼物喻此物也”。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它的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神奇,化板滞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2.比 拟(1)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它使得形象鲜活,表意丰富,生动传神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2)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手法,它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动的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

3.夸张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作夸张。

夸张的作用是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局部代整体,或整体代部分,或特征代本体,或具体代抽象等。

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知识点总结及训练 (教师版)

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知识点总结及训练 (教师版)

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总结性资料,请妥善保存修辞手法【知识卡片】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反复对比引用双关反语顶真通感用典互文叠字呼告讳饰(婉曲)仿词飞白回文列锦判断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比喻2、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拟人3、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对比比喻4、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纱》)比喻对偶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用典6、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比喻对偶7、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夸张8、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互文9、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互文10、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比喻11、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拟人1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13、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

顶针14、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拟人比喻通感1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16、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设问1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拟人18、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比喻19、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夸张2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借代21、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反问22、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设问2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比喻对偶夸张2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借代25、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吗?反问26、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夸张借代27、举酒欲饮无管弦。

借代28、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比喻29、淡月梨花曲槛傍,清露苍苔罗袜凉。

恨他愁断肠,为他烧夜香。

——《凭栏人·春思》反语30、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方式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方式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方式
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描写感觉与情绪:古代诗歌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人物形象等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感受和情绪,借以抒发内心世界。

2. 表达思想与哲理:古代诗歌多以象征、比喻、修辞等手法,对人生、社会、政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哲理。

3. 表达社会现实与历史事实:古代诗歌常常通过描述历史事件、社会现象等方式来反映社会现实和历史事实,反映人民生活的苦难和社会的变迁。

4. 表达个人经历与人生感悟:古代诗歌也有一些是以作者
个人的经历、感悟和心灵之旅等为主题,表达作者对人生
的思考、感慨和领悟。

总之,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可以非常多样化,既有以具象、自然景色为载体的描写手法,也有以思想、哲理为主题的
讨论手法,同时也反映了历史背景、社会现实以及个人情
感和体验。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方法
21
古诗中常见的语言特色
清新自然 明白浅显 多用口语 朴实无华 平淡自然
华美绚丽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 沉郁顿挫
陶渊明:朴素自然 白居易:通俗易懂 王昌龄:雄健高昂 李商隐:朦胧隐晦 温庭筠:绮丽香艳 陆游:慷慨激昂 苏轼:旷达豪迈 杜甫:沉郁顿挫 李白:豪迈飘逸 杜牧:清健俊爽 王维:清新自然 高适:悲壮苍凉 孟浩然:闲静淡远 辛弃疾:慷慨悲壮 李清照:清新自然、哀婉22悲凉
8
思乡怀远诗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9
边塞诗
题材
情感
手法
写戍边将士的生活和边 塞奇异风光
中 国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感 表受 达诗 方词 法之

古诗按音律可分为:
古体诗 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汉魏以来盛行的一种诗歌。它最初流行于民间,汉朝 乐府机构把它们搜集起来,加以润色,成为最早的五言诗。它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 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 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从每句用字来说,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这种诗体, 句式大体整齐,也要押韵,形式上比较自由,句数、字数、对仗及平仄声调都没有严格的 限制。诗的每一句有几个字,就称为几言。按言分有四言诗、五言诗(简称“五古")、七言 诗(简称“七古")、杂言诗等。

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详细解读

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详细解读

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详细解读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例析(一)表达方式及其作用1.抒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直接(即景抒怀、直抒胸臆)、间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伤己);2.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直接(正面)、间接(侧面);3.咏物(叙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4.议论(议论往往与抒情结合一起。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二)修辞手法及作用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描绘]了……内涵[形态])、夸张(生动地突出了…特征)、比拟(生动传神地突出了…形象或抒发了作者…感情)、借代、通感;结构类(作用:和谐音韵、强调突出、充沛感情):排比、对偶、反复、顶针;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强化感情、引发思考):设问、反问。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高中语文必修下 专题09 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解析版)

高中语文必修下 专题09 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解析版)

专题09 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解析版)(2021·福建莆田市·莆田一中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忆秦娥①李之仪清溪咽。

霜风洗出山头月。

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

凌歊②望断音尘绝。

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

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①宋徽宗崇宁二年,词人因替范纯仁草遗表获罪,被贬太平州,这首词作于居太平期间。

②凌歊台,南朝宋孝武帝避暑离宫。

1.下列对两首词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忆秦娥》一词的上片写景,清溪哽咽,霜风料峭、山月皎洁,白云飘浮,只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幅清秀淡远的景色。

B.《卜算子》一词借水寄情,全词假托女子之口,以滔滔江流写绵绵情思,不敷粉,不着色,而自成高致。

C.《忆秦娥》全词不加雕琢,感情含蓄隽永,韵味悠长,谪居远地,空怀盼想之念,感情幽怨哀婉,缠绵悱恻。

D.《卜算子》一词采用民歌中常用的决绝语,将女主人公缠绵而又深挚的感情表现得透人心骨,同时也使全词呈现出一股俊逸的风韵与优美的旋律。

★2.这两首词中的划线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词句分析其效果【答案】1.C2.相同: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忆秦娥》借对清溪、霜风、山月的景物描写,表达了盼回帝京的心怀。

《卜算子》借对长江水的绵绵不绝的描述,抒发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不同:①《忆秦娥》采用了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咽”字写出了“清溪”湍流的状态;“洗”字,赋予了“霜风”以人的动作和意识,形象生动地突出了“山头月”的皎洁。

②《卜算子》:采用了比喻(比兴、直抒胸臆)手法,以江水之永无竭时,比喻离恨之永无绝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相思离别之恨的沉重与绵长。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

C.“不加雕琢”错误。

词的上片写到清溪、月、云,这些景物的描写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感,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教学课件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教学课件

烘 托
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教学课件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教学课件
4、《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用典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虚实 结合
6、《游园不值》 (叶绍翁)
诗歌借景抒情,显示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表 达了诗人与老朋友依依惜别之情。
借景抒情
①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
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②以乐景衬哀情 ,哀景衬乐情
(11)双关:语言幽默,饶有生趣,生动活泼,含蓄 曲折的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
(12)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二、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问:作者是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来赞美春天的?
答:第一句叙事,第二句写春天万物更新, 第三、四句抒情,赞美春光无处不在和作者的 热爱之情。
田家 聂夷中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 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 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 深刻主题。
描写手法之视觉变化
• 1、感官变化 :视觉、听觉、触觉 • 2、描写的层次性:远近、上下、俯仰
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总结)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总结)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总结)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总结)1.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直接抒情,尤见出豪爽与飘逸之风。

2.借物抒情:宕开一笔,似有意似无意更显多情。

3.托物言志:似在咏物,实为表志;物耶人耶,融为一体。

4.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5.以乐景写哀情:外表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两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这一哀情。

又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是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

6.动静结合:诗中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画面更和谐。

7.虚实结合:虚与实互相联系,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大大丰富了诗中的意象,开拓了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了人们的审美趣味。

有时能形成强烈的比照效果,有时能产生渲染衬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8.色彩丰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往往一体。

9.白描与工笔:白描手法,只用线条勾画,不加衬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乍一见平淡无奇,细嚼之如饮酒,回味无穷。

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绘。

10.比照:让事物、形象、情感表现更鲜明、突出。

11.渲染: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的描写、形容或衬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12.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衬托手法又分两种:一种是正衬,一种是反衬。

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有以动衬静、以美衬丑、以乐衬苦等,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等都是以动衬静。

13.抑扬:指的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为了使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常对要褒的先写其缺乏,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

语文诗词教案:欣赏古代诗词的表达方式

语文诗词教案:欣赏古代诗词的表达方式

语文诗词教案:欣赏古代诗词的表达方式一、引言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欣赏古代诗词不仅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提升情感修养,培养审美能力。

本篇教案将深入探讨欣赏古代诗词的表达方式,并提供一些教学方法和示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

二、古代诗词的表达方式1. 寓情于景在古代诗人笔下,自然风光常常被用来寄托情感。

通过描绘山水、花鸟、月亮等景物来表现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

例如杜甫《春望》中“锦城虽云乐, 不辨性与名”的写景描写中透露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 借物抒怀为了突显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古代诗人经常借助各种物象或动植物进行联想和抒发情感。

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以鹳雀楼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盛衰兴亡的思考。

3. 带有隐喻古代诗词常常采用大量的隐喻手法,通过比喻、夸张等手法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杜牧《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的描写将丰富多彩的景象与幽远凄美的情感相结合,给人以深深的联想和感悟。

4. 用字精练古代诗词追求言简意赅,以一言以蔽之来表达更广阔的内涵。

这种用字精练不仅能突出主题思想,还能增加作品的韵味和美感。

例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的描述可谓是一语中的,生动地揭示了琵琶声音之与众不同。

三、教学方法1. 比较分析法通过将古代诗作与现代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可以选取主题相近或者形式相似的现代歌曲、诗歌等作品,与古代诗作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其中的异同之处。

2. 背诵朗读法要欣赏和理解古代诗词,背诵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背诵古代名篇,熟悉其押韵规律和语言风格,能够更好地体验其中蕴含的情感。

随后进行朗读,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节奏变化等手段来突出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3. 创设情境法通过创设适当的情境或场景,引导学生进入到古代文人墨客的世界中去。

可以利用音像资料、图片、演出等多种手段来展示相关文化背景,并配合解说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9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考纲》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D【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熟练掌握表达方式题的解题方法和基本步骤。

自主研读学习单【自我诊断】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园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说明。

答:【解析】此诗清新俊爽,明快自然,在李贺诗中是风格独特之作。

诗中表达了对宪宗削藩事业的拥护和投笔从戎的愿望,也含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慨,对唐王朝重武轻文的国策不无微辞。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投笔从戎的愿望和建功卫国的理想。

是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的。

诗人发感慨:书生从来无用,应该拿起武器去收取关山。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的最后两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请简要分析。

答:【答案】议论。

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诊断结果】1.2.【学习期待】1.2.合作探究学习单【备考对策】一、知识梳理(一)表达方式:又称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分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

抒情和描写是考查的重点。

(二)古诗中的常见的表达方式例析1.记叙记叙是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如《孔雀东南飞》;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的描绘和刻画。

如: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描写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议论是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态度及评价。

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抒情是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情感。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描写方法: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和侧面描写(动静结合、渲染、烘托、白描、虚实相生)。

3.议论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常见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

借景抒情是通过景物描写来寄寓,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正常情况下景和情产生的美感是一致的,美景抒乐情,恶景抒哀情,但诗歌鉴赏中经常运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其目的是让哀情二、技法盘点表达方式题的答题步骤第一步:指出诗歌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如何运用这种表达方式。

第三步:指出这种表达方式的表达效果。

【例题演示】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诗的最后两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技法印证:(1)指出诗歌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2)结合诗句分析如何运用这种表达方式:(3)指出这种表达方式的表达效果:把上面的分析整合成答案:【解析】在高考中,对描写这一表达方式的考查主要是和鉴赏形象及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的。

诗人使用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动静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多种技巧,多角度、全方位地表现形象。

这首诗四句,每句构成一幅相对独立的画面,合起来又组成一幅更有意境的画面。

后两句一写“宿鹭”,一写“跳鱼”;一用“静”,一用“鸣”:动静结合。

【答案】诗人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第一步)白鹭蜷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第二步)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第三步)【对口小练】2.阅读下面这首敦煌曲子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敦煌曲子词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①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②现,北斗③回南面。

休即④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注]①休:罢休,双方断绝关系。

②参辰:星宿名。

参星在西方,辰星(即商星)在东方,晚间此出彼灭,不能并见,白天一同隐没。

③北斗:星座名,以位置在北、形状如斗而得名。

④即:同“则”。

试就该词的抒情特点加以鉴赏。

答:【解析】该词写爱情的盟誓,充满了磐石般的信念和火焰般的热情。

它以不可实现之事,示不可变异之心,新颖泼辣,奇特生动,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同时,该词不像一般文人那样追求含蓄蕴藉之致,其抒情方式以直率、热烈、大胆、泼辣见长,遣词造句亦不假修饰,形同白话,充分表现出民间歌词拙朴、自然的本色。

【答案】直抒胸臆。

以一连串不可实现之事为喻,表现自己对爱情的坚贞。

巩固提升学习单【课堂巩固】(8分钟完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田家聂夷中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本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却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歌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分析】本诗四句写了四个场面,全部是叙述和描写的语言,似乎不见作者的观点态度,但作者的情感态度又充满字里行间。

显示了高超的表现艺术。

白描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

回答本题只要抓住题干中“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的提示语,自然就会联想到白描的手法。

【答案】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敲棋子”虽是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将诗人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的赏析。

答:【分析】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难免焦躁不安,这是大概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经验。

然而,赵师秀这首小诗却写得深蕴含蓄,余味无穷。

诗的前两句是写景,既交代了时令,又描写了约会的环境。

第三句是点题,同时引出下文对诗人动作的描写。

第四句是意蕴丰富的句子,历来为人所称道。

【答案】末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

诗人约客下棋,可是时间已过夜半,客人还未到来,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将灯花都震落了。

这一细节貌似闲暇,实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烦闷。

【课后提升】(8分钟完成)3.[2012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望江南[宋]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答:【解析】本题要求赏析描写这种表达方式,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一些关键词并不难解题诗歌的表现手法,理解可多元化,其中衬托的表现手法相当明显。

【答案】要点:“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

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4.[2012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柳堤[明]金銮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

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

答:【解析】本题在题干要求里需要答出两层次要点:1,任选上文一首诗或自选另一首诗,归纳概括出诗中的“景”和“理”分别是什么内容;2,在此基础上分析“景”与“理”之间的逻辑联系,为什么从这部分内容可以过渡到下一层意思考生须答全两个层次,并且注意语言文字的流畅表述和层次感字数需要达到要求。

【答案】《登鹳雀楼》是一首情理交融的小诗。

诗歌前两句写所见(即景),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的群山渐渐西沉,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在远处流归大海。

画面开阔辽远,气势雄浑。

后两句写所思(即理),要进一步看清远方景物,就需要站得更高些,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景物描写为哲理抒发作铺垫,哲理抒发升华了景物描写的意境,景理交融,天衣无缝。

【自结报告】总结本专题: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什么夹生、弱缺之处,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强化、解决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