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三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31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doc

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学习目标:
1.通过氢氧化铝制备方法的实验、氧化铝性质探究的实验,认识两性氢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的概
念,掌握氢氧化铝、氧化铝分别与强酸和强碱的反应。
2.在氢氧化铝、氧化铝性质的探究过程中,学习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发现问题一一猜想假设一实
证研究一一分析、得出结论),提高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氢氧化铝治疗胃病、铝制炊具安全使用等为素材,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尝
试从化学视角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氢氧化铝、氧化铝的两性学习难点:氢氧化铝、氧化铝的两性;氢氧化铝的制备
学习过程:。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3.1从铝土矿到铝合金教案设计 (2)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壳中氧化铝元素的存在和性质,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知道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分别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掌握氢氧化铝的制备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相关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新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完成实验操作的同时,能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现象,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互相交流实验操作过程心得与实验结果,体验化学科学的乐趣。
教学难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理解教学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理解教学模式: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准备:PPT、多媒体设备实验准备:NaOH溶液、NH3·H2O溶液、Al2O3固体、HCl溶液、氯化铝溶液、偏铝化钠溶液、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蒸馏水、试管、胶头滴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图片导入〗问这美丽的宝石的成分是什么?过渡: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们知道铝之所以具有耐腐蚀的性质是因为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氧化铝,这层氧化膜是不是可以阻挡任何物质的入侵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铝的化合物--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学生在惊叹中回答:氧化铝。
学生积极思考图片导入视觉上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前提下学习新课,使学生有亲切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
带着问题学习,对新课充满好奇。
〖教师板书〗铝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一、氧化铝(Al2O3)的性质【实验探究一】氧化铝的性质[讲解]学生阅读P66页《资料卡》,并利用现在手上有Al2O3、NaOH溶思考,理解设计方案开始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氧化铝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得到直观的实验板书设计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一Al2O3的性质1、物理性质:白色粉末、难溶于水、高硬度、高熔点、高沸点2、化学性质:与酸反应:Al2O3+6HCl=2 AlCl3+3H2O与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3、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二、Al(OH)3(一)、氢氧化铝的性质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a、与酸反应:Al(OH)3+3H+= Al3++3H2Ob、与碱反应:Al(OH)3+ OH—=AlO2—+2H2O3、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H++AlO2+H2O=Al(OH)3=Al3++3OH-酸式电离碱式电离(二)、制备氢氧化铝:1、以AlCl3为原料AlCl3+3NH3·H2O=Al(OH)3+3 NH4Cl2、以NaAlO2为原料:AlO2—+ CO2 + H2O=Al(OH)3+HCO3-。
高考化学总复习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教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高三全册化学教学案

课时2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2018备考·最新考纲]1.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2.掌握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考点一 铝的性质及用途 (考点层次B→共研、理解、整合)1.铝的原子结构与物理性质 2.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②2Al +3Cl 2=====点燃2AlCl 3③④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⑤2Al +Fe 2O 3=====高温Al 2O 3+2Fe(铝热反应)提醒:①.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硫酸、浓硝酸的原因是二者能使铝发生..............................“.钝化..”.,而..不是铝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反应。
...............②.铝与稀硝酸反应时生成的气体是..............NO ..而不是...H .2.。
.③.能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
.......................... 3.铝的制备及用途 (1)制备:电解熔融Al 2O 3: 2Al 2O 3熔融=====通电冰晶石4Al +3O 2↑。
(2)用途: ①纯铝用作导线。
②铝合金制备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教材VS高考1.(SJ 必修1·P 709改编)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 .铝与盐酸反应:Al +H +===Al 3++H 2↑B.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Al(OH)3+OH-===AlO-2+2H2OC.氯化铝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Al3++3OH-===Al(OH)3↓D.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H-===AlO-2+H2↑答案 B2.(RJ必修1·P533改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在反应中铝易失去3e-,其还原性大于钠C.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起保护作用D.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答案 B3.(溯源题)(2016·上海化学,20改编)已知NaOH+Al(OH)3===NaAlO2+2H2O。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说课稿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从铝土矿到铝合金”是高中化学必修 1 专题 3 第一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以铝的提取和性质为线索,将铝土矿中氧化铝的提取、氧化铝的性质、氢氧化铝的两性以及铝合金等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首先,铝是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金属材料,通过学习铝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其次,从铝土矿提取铝的工艺流程涉及到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外,氢氧化铝的两性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理解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的性质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金属的一些基本性质,对铝也有一定的了解。
在必修 1 前面的章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理论基础。
但是,对于铝的化合物的性质以及从铝土矿提取铝的工艺流程,学生还比较陌生。
同时,高一学生的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讨论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掌握从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
(2)理解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能够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知道铝合金的性质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从铝土矿提取铝的工艺流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对铝的化合物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三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教案)3-1-2.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观察并识记氢氧化铝的“白色胶状沉淀”
学生回答
中等生板演
尝试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讨论并总结
查阅
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
写出化学方程式
查阅
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学生思考并书写
练习:
在使溶液中的AlO2-完全转化成Al(OH)3,应选择的最好试剂是:
A.H2SO4
B.HCl
C.CO2
D.NH3·H2O
学生练习:
A. Al2O3和水混合加热
B. NaAlO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硫酸
C.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到AlCl3溶液中
D.过量的氨气通入NaAlO2溶液中通入
归纳:
氢氧化铝既能溶于酸生成铝盐和水,但不能溶于碳酸
又能溶于碱生成偏铝酸盐和水,但是不能溶于氨水
介绍:
3.氢氧化铝的应用及铝对健康的影响
指导阅读p67氢氧化铝胶体的净水原理
实验2: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产生沉淀
提出问题:
上述制法的原理是什么?
板书:
一、氢氧化铝的制备
1.铝盐+碱 →氢氧化铝+另一种盐
离子方程式:
实验3: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设疑:二氧化碳和水相当于什么类物质?
讲解并板书:
2.偏铝酸盐+酸+水→氢氧化铝+另一种盐
布置讨论:
根据初中知识和最近获得的知识讨论氢氧化铝的性质
能力目标
⑴能够书写氢氧化铝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理解氢氧化铝和氧化铝的两性
情感目标
⑴从铝的化合物的应用体验化学学科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⑵从氢氧化铝的制备反应体会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思想
教 学 重 点
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专题3第1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氧化铝和氢氧化铝教案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一)【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关注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通过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探究,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了解金属氧化物分别与水、酸、碱等物质反应的情况。
了解氢氧化铝制备方法,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了解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学情分析】初中课本只简单介绍了金属铝和铝表面的氧化膜,对氧化铝只有感性认识,对进一步学习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
通过初中及前两章知识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以及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等化学基本理论,刚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了钠和钠的化合物,有一定的实验及理论学习基础,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有初步的了解。
对分类观、变化观、守恒观的学科观念有一定认识,但对类比观、化学方法观、化学学科价值观和社会观等学科观念认识还不够。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以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为代表掌握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和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1.了解研究无机物的一般方法(物质组成——分类——预测性质——实验和观察——结论和解释),学会用此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
2.学会用类比的方法来学习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
3.了解对照实验的基本思想——控制变量。
4.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
5.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指导生活生产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和求实进取的科学品质;建立正确的科学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科观念目标:帮助学生建立分类观、变化观、类比观、守恒观、化学方法观、化学学科价值观和社会观。
【学习重点难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分类观、化学方法观、类比观、化学学科价值观和社会观。
【突破策略】以研究一般无机物的方法为导向,以实验探究为手段,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展开教学。
高中化学 3.1《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三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1

第1单元课时3 铝的性质一、学习目标1.通过对铝的性质的实验探究,掌握铝与氧化物、酸、碱溶液的反应,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了解铝制品的相关使用知识,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铝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铝与强碱溶液的反应、铝的钝化。
三、设计思路: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所以本节内容的设计紧紧抓住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展开。
首先根据常见的铝制品和铝在高科技上的应用归纳出铝的物质性质,再利用铝制品和铁制品的腐蚀程度不同、铝锅能否经常用金属清洁球或煤渣擦亮、铝桶能否放酸液等生活问题创设情境,通过“设置疑问-实验探究-理性认识的过程”使学生清晰的掌握铝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设计【设置情境】(ppt2)(图1)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导热性好、易于成形、价格低廉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轻工建材等部门,是轻合金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多的合金。
(图2)这是一架播音747飞机, 铝合金是飞机的主要用材,用量占70%~80%,其中仅铝合金铆钉一项就有40~150万个,用铝约22吨,据预测,2010年全球航空航天铝材的消费量可达6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5%。
(图3)这是一款新型轿车,在广告中的卖点是“宽敞的空间”和“全铝合金引擎”。
1991-1999年铝及铝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翻了一番,预计到2005年还将再翻一番。
预计2005年美国汽车用铝及铝合金将超过130kg/辆,西欧将达到119kg/辆。
【提问】请大家思考下日常生活中铝还有什么应用?(ppt3)主要利用了铝的哪些物理性质?【板书】一、铝的物理性质及用途:(ppt4)飞机制造----铝的密度小用作导线----良好的导电性铝制炊具----良好的导热性用作包装----良好的延展性【提问】我们知道铝是地壳里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但是它在自然界中是以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存在的?说明了铝的性质如何?(ppt5)【过渡】铝的性质很活泼。
学案设计-第一单元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配苏教版)

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一、学习目标1.通过对铝的性质的实验探究,掌握铝与氧化物、酸、碱溶液的反应,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了解铝制品的相关使用知识,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铝的化学性质。
2.难点:铝与强碱溶液的反应、铝的钝化。
三、学习过程(一)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Al2O3)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氧化物:Al2O3+6H+2Al3++3H2OAl2O3+2OH-2+H2O2.氢氧化铝〔Al(OH)3〕白色胶状的难溶物质,不能使酚酞显色,它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
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Al(OH)3+3H+Al3++3H2OAl(OH)3+OH-+2H2O正是由于氢氧化铝可以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在实验室常用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来制备氢氧化铝,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
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 Al(OH)3↓+3Al(OH)3不稳定,受热分解:2Al(OH)3Al2O3+3H2O。
(二)“铝三角”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①Al3++3OH-Al(OH)3↓②Al(OH)3+3H+Al3++3H2O③Al(OH)3+OH-+2H2O④+H2O+H+Al(OH)3↓⑤+4H+Al3++2H2O⑥Al3++4OH-+2H2O(三)有关Al(OH)3的计算及其图像问题1.铝盐与强碱溶液作用生成Al(OH)3沉淀的计算反应关系如下:(1)Al3++3OH-Al(OH)3↓(生成沉淀)(2)Al(OH)3+OH-+2H2O(沉淀溶解)(3)Al3++4OH-+2H2O(生成沉淀,又恰好完全溶解)分析以上三个反应关系式,所得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与n(Al3+)、n(OH-)的关系式为:当≤3时,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为n〔Al(OH)3〕=n(OH-);当≥4时,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为n〔Al(OH)3〕=0;当3<<4时,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为n〔Al(OH)3〕=n(Al3+)-[n(OH-)-3n(Al3+)]=4n(Al3+)-n(O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课时3 铝的性质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铝的性质的实验探究,掌握铝与氧化物、酸、碱溶液的反应,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了解铝制品的相关使用知识,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铝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铝与强碱溶液的反应、铝的钝化。
三、设计思路:
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所以本节内容的设计紧紧抓住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展开。
首先根据常见的铝制品和铝在高科技上的应用归纳出铝的物质性质,再利用铝制品和铁制品的腐蚀程度不同、铝锅能否经常用金属清洁球或煤渣擦亮、铝桶能否放酸液等生活问题创设情境,通过“设置疑问-实验探究-理性认识的过程”使学生清晰的掌握铝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设计
【设置情境】(ppt2)
(图1)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导热性好、易于成形、价格低廉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轻工建材等部门,是轻合金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多的合金。
(图2)这是一架播音747飞机, 铝合金是飞机的主要用材,用量占70%~80%,其中仅铝合金铆钉一项就有40~150万个,用铝约22吨,据预测,2010年全球航空航天铝材的消费量可达6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5%。
(图3)这是一款新型轿车,在广告中的卖点是“宽敞的空间”和“全铝合金引擎”。
1991-1999年铝及铝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翻了一番,预计到2005年还将再翻一番。
预计2005年美国汽车用铝及铝合金将超过130kg/辆,西欧将达到119kg/辆。
【提问】请大家思考下日常生活中铝还有什么应用?(ppt3)主要利用了铝的哪些物理性质?【板书】一、铝的物理性质及用途:(ppt4)
飞机制造----铝的密度小
用作导线----良好的导电性
铝制炊具----良好的导热性
用作包装----良好的延展性
【提问】我们知道铝是地壳里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但是它在自然界中是以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存在的?说明了铝的性质如何?(ppt5)
【过渡】铝的性质很活泼。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铝比铁活泼,我们来看看现实中铝和铁制品的使用情况。
请同学分别来展示你们的调查记录:
【学生活动】先将活动地点、活动时间、活动情况作简要表述,然后将记录内容投影出来。
(投影内容)(ppt6)
观察对象现象初步结论
锈迹斑斑,锈蚀严重,表皮脱落,裸露出来的
铁在空气中生锈腐蚀
铁门铁窗
内层铁也被腐蚀了
铝制门窗表面平整光滑,无生锈腐蚀现象铝制品没有发生生锈腐蚀
【设疑一】这个与金属活动顺序不符。
铝怎么不像铁那样容易被空气腐蚀?铝难道不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你们能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确认铝有没有被氧气氧化吗?(ppt7)
【学生活动】互相讨论,设计方案。
教师评价,确定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用砂纸打磨铝条表面,观察表面颜色变化,然后将铝条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
【设问】1.为何铝条在打磨前后颜色会有变化?在打磨后铝表面是什么物质呢?
2.放置后铝片表面颜色变化说明铝的活泼性如何?
【追问】铁在空气中被氧化表面生成Fe2O3而生锈腐蚀,且生锈后内部的铁被腐蚀的程度和速度都会越来越严重,那么,Al在空气中同样也被氧化表面生成了Al2O3,Al为何没有继续被氧化而一直腐蚀下去,越来越严重呢?两者好像有点矛盾啊。
【强调】因为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了Al2O3,Al2O3是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牢固覆盖在金属铝的表面上,使内部的铝与氧气隔绝,起到了一个保护作用,从而防止了铝进一步被氧化。
【板书】二.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4Al+3O2====2Al2O3
【追问】
(1)以上两种金属铁和铝在空气中的不同腐蚀情况,是否说明Al的金属活动性比不上铁呢?(2)家中的铝锅能否经常用金属清洁球或煤渣擦亮呢?
【设疑二】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都有两性,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那么铝的性质是否与它们相似呢?请大家设计实验来探究下。
(ppt8)
【学生实验】完成下列实验,并将实验现象与结论填入表中。
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分别与6mol/L的盐酸、6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与铝反应的物质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师生归纳】上述实验说明了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板书】
2.与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3.与碱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 3H2↑
【追问】铝桶能否盛放稀盐酸、稀硫酸?
【设疑三】铝桶能否盛放浓硝酸、浓硫酸?(ppt9)
【学生实验】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分别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
【提问】实验现象与铝与盐酸反应一样吗?
与铝反应的物质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浓硫酸无气泡产生钝化
浓硝酸无气泡产生钝化
【强调】没气泡不代表没反应,它们也发生了反应。
只不过在常温下,铝遇浓硝酸、浓硫酸时,会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
但加热时,铝与浓硝酸和浓硫酸都进一步发生反应。
【板书】 Al+H2SO4 (钝化)
【提问】浓硝酸、浓硫酸可用什么材料的容器储存运输?
【设疑四】煮好的菜能否放铝锅中过夜?
【强调】不能。
铝制品表面虽然有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但若遇长时间遇酸、碱及氯化钠溶液都会发生反应而被腐蚀。
因为氯化铝、铝都能与酸或碱溶液反应,所以,铝制品不宜用于盛放酸、碱溶液,不宜长时间盛放咸菜等腌制食品,也不能用具有强酸性或强碱性的洗涤剂来洗涤。
【过渡】铝还能和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例如焊接钢轨时,人们常将铝粉与氧化铁的混合物点燃,由于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置换出的铁以熔融态形式流出,让熔融的铁流入铁轨的裂逢,冷却后就将铁轨牢牢地焊接在一起了。
【播放】铝热反应视频。
(ppt10)
【提问】1.什么叫铝热反应?(ppt11)
2.什么是铝热剂?
3.写出工业上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铁轨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