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
化学计算中常用的一些技巧及高考计算题型突破
在每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中,计算题的分值大约要占到15%左右,从每年的高考试卷抽样分析报告中经常会说计算题的得分率不是太高,大家在心理上对计算题不太重视,使得每次考试都会有不少考生在计算方面失分太多。
高一化学中计算类型比较多,其中有些计算经常考查,如能用好方法,掌握技巧,一定能达到节约时间,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下面就谈一谈解答计算的一些巧解和方法。
差量法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找出所谓“理论差量”,这个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态物质的体积差或物质的量之差等。
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且反应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应体系。
例1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1.0g,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固体质量为12.5g。
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解析混合物质量减轻是由于碳酸氢钠分解所致,固体质量差21.0g-14.8g=6.2g,也就是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混合物中m(NaHCO3)=168×6.2g÷62=16.8g,m(Na2CO3)=21.0g-16.8g=4.2g,所以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0%。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重新组合,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存在一系列守恒现象,如:质量守恒、原子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利用这些守恒关系解题的方法叫做守恒法。
质量守恒就是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在配制或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原子守恒即反应前后主要元素的原子的个数不变,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元素守恒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原子个数不变,其物质的量、质量也不变。
电荷守恒即对任一电中性的体系,如化合物、混和物、溶液、胶体等,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即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相等。
电子得失守恒是指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无论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还是以后将要学习的原电池或电解池均如此。
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考点点拨] 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化学计算应占试卷总分的15%左右,与有机化学、元素化合物具有同等的比例。
化学计算涉及的面很广,知识点也很多,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计算是从量的方面来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加深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并获得化学计算的技能、技巧,同时借助于化学计算的形式培养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化学计算的高考要求:1、掌握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化学式的计算;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3、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4、掌握有关物质溶解度的计算;5、掌握有关溶液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6、掌握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7、掌握有关燃烧热的计算;8、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9、以上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等知识内容中,具有计算因素的各类问题的综合应用。
(二)化学计算在高考试题中的两大类题型:1、选择型计算题;2、综合型计算题.因为选择型计算题的命题意图是以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为主,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灵活运用,通过合理的巧妙的方法,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过程。
选择型计算题常见的解题方法有概念解析法、原理解析法、巧解法(如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守恒法、极值法、估算法等)。
主要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发散性。
命题趋势,继续保持技巧性强、智能要求高的题型。
[智能整合]解题特点:“不要过程,只要结果,解题入口宽,方法多。
”解题时应运用题干给的条件,备选答案给出的提示,采用灵活的方法进行巧解妙算,实施速解策略,则可事半功倍。
解题方法:要注意从题干上抓信息,从备选答案中找启示,从定量关系上作判断,从限制条件中寻答案,从例题分析中学方法,要能自觉运用估算、极限法、守恒法、差值法、平均值法、十字交叉法等去巧解速算。
化学计算中的常用方法
化学计算中的常用方法
1.守恒法
守恒法是中学化学计算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与技巧,也是高考试题中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
守恒法中有三把“金钥匙”——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它们都是抓住有关变化的始态和终态,淡化中间过程,利用某种不变量(某原子、离子或原子团不变,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建立关系式,从而达到简化过程、快速解题的目的
2.极值法
对混合体系或反应物可能发生几种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的计算,我们可假设混合体系中全部是一种物质,或只发生一种反应,求出最大值、最小值,然后进行解答。
3.差量法
化学反应中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变化(或不相同)而产生物质的量差量、质量差量、气体体积差量、气体压强差量等,差量法就是利用这些差量来列出比例式,从而简化计算步骤,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其中最常用的是质量差法和体积差法。
4.关系式法
关系式是将多个连续反应转化为一步计算。
建立关系式的依据有两种,一是依据连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建立,二是依据化学反应
中原子数目守恒建立,如用氨气制取硝酸,关系式为NH
3~HNO
3。
5.估算法
化学题尤其是选择题中所涉及的计算,所要考查的是化学知识,而不是运算技能,所以其中的计算量应该是较小的,有时不需要计算出确切值,通过逻辑推理,确定出结果的大致范围,结合题给信息,直接得出答案,做到“不战而胜”。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总结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总结一、选择题高考化学选择题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所以掌握好解题技巧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的总结:1. 读懂题目: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以及所给的信息。
特别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如"最"、"最多"等。
2. 分析选项:在解题之前,先看看选项给出的条件是否与题干中的条件一致,有没有明显的区别。
有时候正确答案就是通过对比选项得出的。
3. 排除错误选项:一旦确定一个选项是错误的,就可以将其排除,减少剩余选项的数量,提高准确率。
4. 利用估算方法:如果实在不会解答,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选择。
将选项中的各个数值与已知数据进行比较,选择最接近的答案。
5. 理解化学现象:选择题往往涉及到化学现象,因此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以及实验现象是非常关键的。
二、计算题1. 检查计算单位:计算题往往需要进行单位转换,所以在解题之前先检查一下各个数据的单位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话,需要进行单位换算后再进行计算。
2. 注意零位处理:在计算题中,往往需要四舍五入或者进位。
特别要注意保留到小数点后几位,以及是否需要使用科学计数法。
3. 使用公式和方程式:高考化学计算题常涉及到一些公式和方程式,掌握好这些公式和方程式的使用是解题的关键。
所以平时需要多进行实践和练习。
4. 注意实验设备:在一些计算题中,需要用到一些实验设备的数据。
应该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设备数据进行计算。
三、解答题1. 打开思路:解答题的最重要的是理解题目的要点和解题思路。
阅读题目,理解其中的信息和要求。
如果是数学推导,需要结合公式进行推导。
如果是化学实验,要明确实验的步骤和要点。
2. 注重步骤:解答题的过程也非常关键,需要一步一步地进行。
中间结果和关键计算要写出来,这样不仅便于回顾和检查,也会有作答分。
3. 提供论据:在解答题中,尽量提供说明、论证和论据,增加逻辑性和分析性。
4. 注意检查:解答题在完成后,一定要仔细检查一遍,避免漏掉或者错误。
高考常用的8种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高考常用的8种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在高考化学中,常见的8种计算题解题方法包括:摩尔计算、浓度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配合物计算、燃烧分析计算、酸碱滴定计算、晶体计算和电化学计算。
1.摩尔计算:根据给定物质的摩尔质量以及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计算其他相关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计算公式为n=m/M,其中n表示摩尔数,m表示质量,M表示摩尔质量。
2.浓度计算:根据溶质溶液中的质量或摩尔数和溶液的体积,计算溶液的浓度。
计算公式为C=n/V或C=m/V,其中C表示浓度,n表示溶质的摩尔数,V表示溶液的体积,m表示溶质的质量。
3.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根据反应物的摩尔比例和物质的电价,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摩尔数、质量或体积。
根据氧化还原半反应的电子数差异推导出反应物的摩尔比例。
4.配合物计算:根据配位化合物的配合比例和物质的摩尔或质量来计算其他相关物质的摩尔数或质量。
根据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解析出其中金属离子和配体的摩尔比例关系。
5.燃烧分析计算:根据化合物的燃烧产物的摩尔或质量,计算化合物中元素的摩尔或质量的含量。
根据燃烧产物的摩尔比例或质量比例,得出化合物中元素的比例关系。
6.酸碱滴定计算:根据滴定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和滴定剂的摩尔浓度,计算待测物质的摩尔浓度或质量。
根据滴定反应的摩尔比例或质量比例,推导出待测物质的摩尔数或质量。
7.晶体计算:根据晶体结构和晶体的摩尔质量,计算晶体中各元素的摩尔数或质量。
根据晶体结构的化学式,分析出晶体中各元素的比例关系。
8.电化学计算:根据电化学反应的电荷数、电位差和摩尔浓度等参数,计算反应物质的摩尔数、电量或浓度。
根据电化学反应的电量比例或摩尔比例,推导出反应物质的摩尔数或浓度。
以上是高考化学中常见的8种计算题解题方法。
这些方法基于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和物质的计量关系,通过推导和计算来解决具体的题目。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到不同的题目中。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复习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复习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化学计算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化学实验和计算题的问题。
了解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对于学习化学和备考考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进行复习。
一、摩尔计算摩尔是用来表示物质的数量的单位,化学计算中常用摩尔来进行计算。
在化学方程式中,摩尔的概念非常重要,它指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关系。
例如,在化学反应中,如果已知反应物的摩尔数,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物的摩尔数,进而计算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
摩尔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基础,大家要熟练掌握。
二、质量计算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质量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摩尔计算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可以轻松地进行质量计算,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在质量计算中,还需要注意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三、体积计算在一些化学实验中,我们需要根据反应物的体积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
体积计算也是化学计算的常见方法之一。
在体积计算中,我们需要根据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摩尔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计算。
同时,体积计算还需要考虑到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压力和温度,这对于体积计算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溶液浓度计算溶液浓度是溶质溶于溶剂中的比例。
在化学计算中,我们需要根据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或摩尔数来计算溶液的浓度。
溶液浓度计算常用的单位有摩尔/升、质量百分比、体积百分比等。
在溶液浓度计算中,还需要注意到浓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条件下浓度的变化。
五、热量计算在一些化学反应中,会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的现象。
热量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热量计算中,我们需要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热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反应的热量变化。
热量计算也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需要注意到放热和吸热的情况,以及热量与其他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以上就是高中化学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的复习内容。
高考中化学平衡计算的十大技巧
高考中化学平衡计算的十大技巧 1、平衡“三段式”法 根据可逆反应方程式,列出反应物、产物各物质的初始量、变化量、平衡量,然后依据已知条件建立方程式而求解的一种方法。
此方法是解决化学平衡计算问题的基本方法。
例1 在一定温度下,将100mol N2、H2的混合气体充入密闭的恒压容器中反应,达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前密度的1.25倍,平均式量为15.5,则平衡时,N2转化的百分率为( ) A.20% B.25% C.30% D.40% [解析]设反应掉N2物质的量为x,起始N2物质的量为a,H2物质的量为b依题意: N2 + 3H2 2 NH3 起始: a b 0 转化: x 3x 2x 平衡: a-x b-3x 2x a+b=100a+b=1.25a+b-2x28a+2b=15.5a+b-2x 解之得:x=10mola=40molb=60mol 2、差量法 依据可逆反应中各物质的初态终态体积、物质的量或压强的变化进行计算。
差量法在解此类题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例2(2005年广州试题)某温度下,在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A(g)2B(g)+ C(g),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A气体,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则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为() A.60% B.50% C.70% D.40% [解析]在定容的情况下,气体的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因此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多了2mol>20%=0.4 mol。
2A(g)2B(g)+C(g)>n 0.8mol0.8mol 0.4mol0.4mol 3 、极限法 也称极值法、极端假设法,就是通过找出两个极端特征点(一是假设某反应物完全反应时,二是假设某反应物完全不反应时),来进行有关的计算和判断。
例3(2005年绍兴试题)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g)+2Y(g)2Z(g),若要使平衡时反应物总的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相等,则X、Y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应满足( ) 4、守恒法 利用平衡体系的总质量不变、某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总的物质的量不变等物质守恒思想进行有关的计算。
高考化学计算题4种常用方法总结
高考化学计算题4种常用方法总结一、假设法所谓假设法,就是假设具有某一条件,推得一个结论,将这个结论与实际情况相对比,进行合理判断,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1、极端假设法主要应用:(1)判断混合物的组成。
把混合物看成由某组分构成的纯净物进行计算,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再进行讨论。
(2)判断可逆反应中某个量的关系。
把可逆反应看作向左或向右进行到底的情况。
(3)判断可逆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的变化。
把可逆反应看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单一反应。
(4)判断生成物的组成。
把多个平行反应看作单一反应。
2、状态假设法状态假设法是指在分析或解决问题时,根据需要,虚拟出能方便解题的中间状态,并以此为中介,实现由条件向结论转化的思维方法。
该方法常在化学平衡的计算中使用。
3、过程假设法过程假设法是指将复杂的变化过程假设为(或等效为)若干个简单的、便于分析和比较的过程,考虑等效状态的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求解的方法。
该方法在等效平衡的计算中使用概率非常高。
4、变向假设法变向假设法指在解题时根据需要改变研究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进而迁移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二、关系式法在多步反应中,关系式法可以把始态的反应物与终态的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表示出来,把多步计算简化成一步计算。
正确书写关系式是用关系式法解化学计算题的前提。
1、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关系式特点:在多步反应中,上一步反应的产物即是下一步反应的反应物。
2、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叠加找关系适用于多步连续反应或循环反应。
方法:将其中几个有关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适当变形(改变化学计量数),然后相加,消去中间产物,即得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差量法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其解题步骤如下:(1)分析题意:分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弄清引起差值的原因。
(2)确定是否能用差量法:分析差值与始态量或终态量之间是否存在比例关系,以确定是否能用差量法。
高考化学:常用的8种计算题解题方法!
高考化学:常用的8种计算题解题方法!一、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例题: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A. 3.2gB. 4.4gC. 5.6gD. 6.4g【解析】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
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
所以,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
二、方程或方程组法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 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g无水晶体。
该碱金属M可能是()(锂、钠、钾、铷的原子量分别为:6.94、23、39、85.47)A. 锂B. 钠C. 钾D. 铷【解析】设M的原子量为x,解得 42.5>x>14.5,分析所给锂、钠、钾、铷的原子量,推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B、C。
三、守恒法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那么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
巧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将5.21 g纯铁粉溶于适量稀H2SO4中,加热条件下,用2.53 g KNO3氧化Fe2+,充分反应后还需0.009 mol Cl2才能完全氧化Fe2+,则KNO3的还原产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解析】0.093=0.025x+0.018,x=3,5-3=2。
应填:+2。
(得失电子守恒)四、差量法找出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为差量法。
其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等。
差量法的实质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
高考化学计算常用的几种方法
高考化学计算常用的几种方法高考化学计算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那么大家是否有记忆全呢?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化学计算常用的几种方法,希望能关怀到大家!一.差量法(1)不考虑转变过程,利用最终态(生成物)与最初态(反应物)的量的转变来求解的方法叫差量法。
无须考虑转变的过程。
只有当差值与始态量或终态量存在比例关系时,且化学计算的差值必需是同一物理量,才能用差量法。
其关键是分析出引起差量的缘由。
(2)差量法是把化学转变过程中引起的一些物理量的增量或减量放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作为已知量或未知量,利用各对应量成正比求解。
(3)找出“理论差量”。
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质的体积和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等。
用差量法解题是先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跟实际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求解。
如:-12C(s)+O2(g)===2CO(g) H=-221 kJmol m(固),n(气),V(气)2 mol 1 mol 2 mol 221 kJ 24 g 1 mol 22.4 L(标况)1.固体差量例1.将质量为100克的铁棒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烘干,称量,棒的质量变为100.8克。
求有多少克铁参加了反应。
(答:有5.6克铁参加了反应。
) 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Fe+CuSO4===FeSO4+Cu 棒的质量增加(差量)56 6464-56=8x 100.8克-100克=0.8克56:8=x:0.8克答:有5.6克铁参加了反应。
2.体积差法例2.将a L NH3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b 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b L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是(C )2a-bb-a2a-bb-aA. C. abba设参加反应的氨气为x ,则2NH3N2+3H2 V2 2x b-ax=(b-a) L所以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3.液体差量例3.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含例题解析)
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含例题解析)1、守恒法多数计算题是以化学反应为依据,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微观粒子、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等变化关系,又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的电荷数、电子得失数、微粒个数都是守恒的。
在有关的多步反应、并行反应、混合物的综合计算等问题中,如能巧用这些守恒规律,可使难度较大和计算过程繁杂的题目达到解题思路简明、方法简单、步骤简化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质量守恒法例1把过量的铁粉加入到FeCl3和CuCl2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搅拌,反应后过滤、干燥、称得不溶物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相等。
求混合物中FeCl3和CuCl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解析:设混合物中CuCl2的物质的量为x,FeCl3物质的量为yFe+CuCl2=Cu+FeCl2Fe+2FeCl3=3FeCl2xmol xmol xmol y/2mol ymol反应后所得不溶物为铜粉和过量的铁粉。
按题意,反应中与FeCl3和CuCl2反应而消耗的铁粉的质量与置换出铜粉的质量相等。
按此等量关系用代数法求解。
56(x+y/2)=64x∴x:y=2:7(2)摩尔守恒法这是利用某种原子(或原子团)反应前物质的量等于转化为各种产物中所含该原子(或原子团)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
例2(1994年高考24题)38.4mg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1.0×10—3molB、1.6×10—3molC、2.2×10—3molD、2.4×10—3mol解析:此题的隐含条件是“随着铜与硝酸反应,硝酸越来越稀,因而产生的气体有NO2和NO”。
根据N原子守恒(不考虑NO2聚合成N2O4)有:nHNO3=nCu(NO3)2+nNO2+nNO=nCu×2+n总气体=[(38.4×10—3)/64]×2+(22.4×10—3)/22.4=2.2×10—3(mol)应选C。
高考化学中的常见计算题解析
高考化学中的常见计算题解析在高考化学考试中,计算题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这些题目通常涉及到化学方程式、摩尔计算、溶液浓度等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中的常见计算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主要涉及到化学反应的平衡和计量关系。
在解题时,首先需要确定所给条件和目标,并找出所需的关系式。
以酸碱中和反应为例,假设题目给出了氢氧化钠(NaOH)和盐酸(HCl)的浓度和体积,要求计算反应后溶液的pH值。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解题:1. 写出反应方程式:NaOH + HCl → NaCl + H2O2. 确定反应物的物质量或物质的量:根据给定的浓度和体积,可以计算出NaOH和HCl的物质的量。
3. 确定产物的物质量或物质的量:根据平衡反应方程式中的系数比较,可以得出产物的物质的量。
4. 计算所需的关系式:根据产物的物质的量,可以计算出溶液的质量浓度或体积。
5. 计算所要求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的质量浓度或体积,可以计算出pH值。
二、摩尔计算摩尔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常见题型之一,涉及到物质的量、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在解答摩尔计算题时,需要明确所给条件和目标,并确定所需的关系式。
例如,题目给出了有2mol NaOH溶液和2mol HCl溶液,要求计算混合后溶液的浓度。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解题:1. 写出反应方程式:NaOH + HCl → NaCl + H2O2. 确定反应物的物质量或物质的量:根据给定的物质的量,可以得到NaOH和HCl的物质的量。
3. 确定产物的物质量或物质的量:根据平衡反应方程式中的系数比较,可以得到产物的物质的量。
4. 计算所需的关系式:根据产物的物质的量和其它给定条件,可以计算出溶液的质量浓度。
5. 计算所要求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的质量浓度,可以计算出混合后溶液的浓度。
三、溶液浓度计算溶液浓度计算是高考化学中的常见题型之一,要求计算溶液的质量浓度、体积浓度或溶质的量。
高中化学计算中的基本解题方法
(实际差量)
由此可知共消耗15 mL气体;还剩余1 mL气体, 假设剩余的气体全部是NO,则VNO∶V(NH3) =(9 mL+1 mL)∶6 mL=5∶3,假设剩余的 气体全部是NH3,则V(NO)∶V(NH3)=9 mL∶(6 mL+1 mL)=9∶7,但因该反应是可 逆反应,剩余气体实际上是NO NH3的混合气 体,故V(NO)∶V(NH3)介于5∶3与9∶7之间, 对照所给的数据知3∶2与4∶3在此区间内
mol×12 g·mol-1=4.2 g。
▪ 答案 B
2.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 的纯度;现将w1 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 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
A.84w321-w513w1 C.73w321-w412w1
B.84w311w-1w2 D.115w321-w81 4w1
练习
1.在含有 a g HNO3 的稀硝酸中,加入 b g 铁粉充分反应,铁
全部溶解并生成 NO,有a4 g HNO3 被还原,则 a∶b 不可能
为
( )。
A.2∶1
B.3∶1
C.4∶1
D.9∶2
解析 Fe 与 HNO3 反应时,根据铁的用量不同,反应可分 为两种极端情况。 (1)若 Fe 过量,发生反应:3Fe+8HNO3(稀)=== 3Fe(NO3)2+2NO↑+4H2O 则有5b6∶6a3=3∶8,解得:ab=31 此为 a∶b 的最小值。
2准确称取所制备的0 250 0 g CuCl样品置于 一定量的0.5 mol·L-1FeCl3溶液中;待样品完 全溶解后,加水20 mL,用0.100 0 mol·L-1的 Ce(SO4)2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24.60 mL Ce(SO4)2溶液 有关化学反应为 Fe3++CuCl===Fe2++Cu2++Cl-
如何突破高考化学中的计算题?——教案(有哪些应试技巧
如何突破高考化学中的计算题?——教案(有哪些应试技巧。
一、重视基本计算能力高考化学中的计算题,一般都是基于化学反应式的,涉及到质量、摩尔、体积、浓度等各种物理和化学量的计算。
因此,要想解决这些计算题,首先要有一定的基础计算能力,熟练掌握四则运算和分数运算。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计算出题目中所涉及的各种物理量和化学量。
二、掌握化学反应式高考化学中的计算题,大多都依赖于化学反应式。
因此,要想熟练地解决这些题目,就必须掌握化学反应式的基本知识。
掌握反应式可以让学生快速地分析题目中的物质之间的关系,合理选择计算方法和公式,从而减少解题时间和解题难度。
三、熟练掌握计算方法高考化学中的计算题目涉及的计算方法相对较多,例如物质摩尔计算、物质质量计算、浓度计算等等。
在平时学习中,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方法和公式,掌握公式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熟练使用,迅速地解决各种计算题目。
四、注意计算结果单位在高考化学中的计算题目中,计算结果往往需要转换成特定的单位,例如摩尔、分子、Mass等等。
同学在作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单位的转换和计算结果的保留位数。
只有掌握好单位的转换和计算结果的精度要求,才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
五、平时勤做练习题要想在高考化学中的计算题目中取得好的成绩,必须有充分的练习。
平时多做练习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和解题速度,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方法和公式。
同时,在做题时,也可以发现和掌握各种解题技巧,快速解决各种计算题目。
要想突破高考化学中的计算题,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计算能力,掌握好化学反应式,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方法和公式,注意计算结果的单位和精度要求,以及平时勤做练习题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化学中的计算题目中取得好的成绩。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通用版):化学计算技能和方法
微专题·大素养❸化学计算技能和方法【知识基础】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方法[例1]某同学购买了一瓶“84”消毒液,包装说明如下:主要成分:25%NaClO、1 000 mL、密度1.19 g·cm-3使用方法:稀释100倍(体积比)后使用注意事项:密封保存,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变质请根据以上信息和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4.0 mol·L-1B.一瓶该“84”消毒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浓度会变小C.取100 mL该“84”消毒液稀释100倍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约为0.04 mol·L-1D.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含25% NaClO的消毒液480 mL,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质量为143 g[跟踪训练1]某液体化合物X2Y4常用作火箭燃料。
16 g X2Y4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Y4(l)+O2(g)===X2(g)+2Y2O(l)。
冷却后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为11.2 L,其密度为1.25 g·L-1,则:(1)反应前O2的体积V(O2)为________。
(2)X2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Y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
(3)若反应生成0.1 mol X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二、关系式法1.应用原理关系式是表示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物质的量”关系的一种简化式子。
在多步反应中,它可以把始态的反应物与终态的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表示出来,把多步计算简化成一步计算。
2.解题流程[例2]Ba2+是一种重金属离子,有一环境监测小组欲利用Na2S2O3、K2Cr2O7等试剂测定某工厂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
(1)现需配制250 mL 0.100 0 mol·L-1的标准Na2S2O3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计算题”方法技巧
高考化学——“计算题”方法技巧[命题趋向]1.高考化学试题中的计算题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小计算题,主要跟基本概念的理解水平,可以推理估算、范围测算等;第二类是以大题出现的综合计算题,一般都是跟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相联系起来的综合问题。
2.从《考试大纲》分析,化学计算主要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有关物质的量、物质溶解度、溶液浓度、pH、燃烧热等基本概念的计算;另一类是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等知识内容中,具有计算因素的各类问题的综合应用。
3.理科综合能力中对用数学知识处理化学计算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往年高考试题也已经出现过这类试题,后阶段复习中要加以重视。
[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1.各种基本概念计算之间的联系2.化学计算常用方法守恒法利用反应体系中变化前后,某些物理量在始、终态时不发生变化的规律列式计算。
主要有:(1)质量守恒;(2)原子个数守恒;(3)电荷守恒;(4)电子守恒;(5)浓度守恒(如饱和溶液中);(6)体积守恒;(7)溶质守恒;(8)能量守恒。
差量法根据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找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中某化学量从始态到终态的差量(标准差)和实际发生化学反应差值(实际差)进行计算。
主要有:(1)质量差;(2)气体体积差;(3)物质的量差;(4)溶解度差……实际计算中灵活选用不同的差量来建立计算式,会使计算过程简约化。
平均值法这是处理混合物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时,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总存在某些方面的一个平均值,其平均值必定介于相关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只要抓住这个特征,就可使计算过程简洁化。
主要有:(1)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法;(2)平均体积法;(3)平均质量分数法;(4)平均分子组成法;(5)平均摩尔电子质量法;(6)平均密度法;(7)平均浓度法……关系式法对于多步反应体系,可找出起始物质和最终求解物质之间的定量关系,直接列出比例式进行计算,可避开繁琐的中间计算过程。
高考化学热点: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热点思维】【热点释疑】1、常用公式:(1)熟练掌握下列恒等式:n=m M =V(g)V m =N N A=Q ΔH =c×V(aq)=xS M(100+s)。
(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c=1000(mL/L)×ρ(g/cm 3)×ωM(g/mol)ω=c(mol/L)×1L×M(g/mol) 1000(mL/L)×ρ(g/cm 3)×100% (3)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的换算公式:c=1000(mL/L)×ρ(g/cm 3)×S(g)(100+S)(g)M(g/mol)(4)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解于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c=1000(mL/L)×ρ(g/cm 3)×V(L) M(g/mol)×V(L)+22.4(L/mol)×V(H 2O)×1(g/ml)2、化学计算中的常用方法:(1)守恒法守恒法是中学化学计算中一种常用方法,守恒法中的三把“金钥匙”——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都是抓住有关变化的始态和终态,淡化中间过程,利用某种不变量(①某原子、离子或原子团不变,②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相等,③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建立关系式,从而达到简化过程、快速解题的目的。
(2)极值法对混合体系或反应物可能发生几种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的计算,我们可假设混合体系中全部是一种物质,或只发生一种反应,求出最大值、最小值,然后进行解答,此类题一般为选择题。
(3)设未知数法对混合体系的计算,我们一般设两个未知数,然后依据题意列两个方程,进行求解。
【热点考题】【典例】1.52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 mL密度为1.40 g·mL-1、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 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1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化学计算主要包括以下类型:①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③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④有关溶液浓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⑤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⑥有关物质溶解度的计算;⑦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⑧有关燃烧热的简单计算;⑨以上各种化学计算的综合应用。
常见题型为计算选择题,计算填空题、实验计算题、计算推断题和综合计算题,而计算推断题和综合计算题,力求拉开学生的层次。
一、化学计算的基本类型与解题策略1.有关化学量与化学式的计算有关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微粒数间的换算推断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分数考查热点分子式(化学式)、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确定相对原子质量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式有机物的通式掌握基本概念,找出各化学量之间的关系解题策略加强与原子结构、元素化合物性质、有机物结构性质等相关知识的横向联系找出解题的突破口,在常规解法和计算技巧中灵活选用2.有关溶液的计算有关溶质溶解度的计算有关溶液浓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考查热点有关溶液pH的计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有关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计算,关键要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理清相互关系一般可采用守恒法进行计算有关溶液pH及离子浓度大小的计算,应在正确理解水的离子积、解题策略 pH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
解题时,首先明确溶液的酸(碱)性,明确c(H+)或c(OH-)3.有关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计算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进行计算考查热点各物质反应速率间的换算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加强对速率概念、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解题策略将等效平衡、等效转化法等分析推理方法与数学方法有机结合,在采用常规解法的同时,可采用极值法、估算法等解题技巧4.有关氧化还原、电化学的计算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确定及量的计算转移电子数、电荷数的计算考查热点电极析出量及溶液中的变化量的计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其他典型计算解题策略关键在于根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5.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运用计算技巧进行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考查热点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计算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充分利用化学反应前后的有解题策略关守恒关系搞清各解题技巧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读懂题目,正确选择6.有关综合计算表示形式过量计算问题的分析讨论 混合物计算和解题技巧复杂化学式的确定方法 考查热点 无数据计算的解决方法 数据缺省型的计算方法 讨论型计算的解题思路 隐含条件题的解决方法 化学图象题的解题技巧认真审题,明确是常见综合计算中的哪种类型,寻求解决的合理思路和方法 解题策略 善于抓住化学与数学知识间的交叉点,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分析,建立函数关系二、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与规律1.差量法——根据变化前后的差量列比例式计算解题的一般步骤可分为: ①准确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深入细致地分析题意,关键在于有针对性地找出产生差量的“对象”及“理论差量”。
该“理论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压强、密度、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等,且该差量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③根据反应方程式,从“实际差量”寻找比例关系,列比例式求解。
2.守恒法——利用质量、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电荷守恒计算化学式:正化合价总数=|负化合价总数|电解质溶液: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 荷总数氧化还 单一反应: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原反应 多个连续反应:找出化合价在变化前后真正变化的物 质及所反应的量 离子反应:等号两边离子所带电荷数相等电化学 阳(负)极失电子总数=阴(正)极得电子总数 串联的原电池(电解池),各极上转移电子数相等 气相反应: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反应热宏观:参加反应 m(反应物)=反应生成 m(生成物)微观: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原子个数守恒利用守恒法解题可避免书写繁琐的化学方程式和细枝末节的干扰,直接找出其中特有的守恒关系,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守恒法解题成功的关键在于从诸多变化和繁杂数据中寻找恒量对象关系。
3.关系式法——多步变化用物质的量的关系首尾列式计算关系式法适用于多步进行的连续反应,以中间产物为媒介,找出起始原料和最终产物的关系式,可将多步计算一步完成。
有时利用关系式法列出的比例式与利用原子个数守恒列出的比例式相一致,但不能一概而论,关键在于中间过程的变化。
要善于区分,正确选择解题技巧。
4.极值法——极端假设的计算方法极值法就是将复杂的问题假设为处于某一个或某两个极端状态,并站在极端的角度分析问题,求出一个极值,推出未知量的值,或求出两个极值,确定未知量的范围,从而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其主要应用于:(1)判断混合物的组成:把混合物看成某组分的纯净物进行计算,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再进行分析讨论。
(2)判断可逆反应中某个量的关系:把可逆反应看作向某个方向进行到底的状况。
(3)判断可逆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变化,把可逆反应看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单一反应。
(4)判断生成物的组成:把多个平行反应看作逐个单一反应。
5.图象法——运用图象中的函数关系分析计算一般解题思路:(1)根据题设条件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通过计算求出各转折点时反应物的用量和生成物的生成量,以确定函数的取值范围。
(2)根据取值范围,在图象上依次作起点、转折点、终点,并连接各点形成图象。
(3)利用图象的直观性,找出其中的函数关系,快速解题。
6.其他方法:化学计算的方法很多,除了上述5种方法外,还有估算法、讨论法、平均值法、十字交叉法、终态法、等效平衡法等。
此外近几年的上海高考中还多次出现了借助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的计算题,测试学生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和推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主要包括数轴的应用、函数的思想、讨论的方法、空间想象的能力以及不等式的迁移等方面的知识。
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通过分析化学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一定的数学关系(等式、函数、图像关系、不等式、数列等),用以解题。
【高考在线】例1.将一定量的锌与100ml 18.5mol/L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33.6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中c(H+)=0.1mol/L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B.气体A为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C.反应中共消耗锌97.5g D.反应中共转移电子3mol例2.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 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 g无水晶体。
该碱金属M可能是()A.锂 B.钠 C.钾 D.铷(锂.钠.钾.铷的原子量分别为:6.94.23.39.85.47)解析:设M的原子量为x解得 42.5>x>14.5例3.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平均分成4份,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和剩余金属的质量如下表(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硝酸的浓度为4mol/L B.①中溶解了5.6gFeC.②中溶解了9.6gCu D.④中V=8960解析:在①中金属剩余,则无Fe3+溶液中只有M2+,根据电子守恒(金属失去的电子= 硝酸得到的电子)确定M2+应为0.15mol硝酸的物质的量=起酸作用的硝酸+被还原的硝酸n(HNO3)=0.15mol×2+0.1mol=0.4mol例4.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一.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蓟气体0.04mol(3)第三份加足量BaCl: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A.K十一定存在,Cl一可能存在B.K+可能存在,Cl一一定存在C.100mL溶液含O.02 mol CO32一D.NH4+一定存在,Ba2+.Mg2+一定不存在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检验和推断及相关计算,中等题。
(1)说明溶液中可能存在Cl一、SO42一、CO32一等离子;据(2)知NH4+有0.04 mol。
据(3)知:①BaS04有2.33 g(即0、01 mol ),即有O.0l mol SO42一;②有BaC03为6.27 g-2.33 g=3.94 g(即O.02 mol ),即C032- 有0.02 mol;③Ba2+.Mg2+不会存在,C1-可能存在。
由于,n( NH4+)<+2 (CO32一)+ 2(SO42一),由电荷守恒可知,必有K+。
例5.加热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mg,使之完全反应,得剩余物ng,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设MgCO3的质量为xMgCO 3 MgO+CO 2↑混合物质量减少应选A 。
例6.在Al 2(SO 4)3和(NH 4)2SO 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mol 的BaCl 2,恰好使溶液中的SO 42-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molNH 3,则原溶液中的Al 3+的浓度(mol/L )为 ( ) A .2b -c 2aB .2b -c aC .2b -c 3aD .2b -c 6a解析:由于NH 3的物质的量为cmol ,由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得:(NH 4)2SO 4的物质的量为c 2mol ,反应时用去的BaCl 2的物质的量也为c 2mol ,剩余的BaCl 2为(b -c2)mol ,则Al 2(SO 4)3中的SO 42-的物质的量也为(b -c 2)mol ,由电荷守恒得:n (Al 3+)×3=(b -c 2)×2,所以c (Al 3+)=2b -c 3amol/L 。
答案:C 。
例7.常温、常压下,某气态烃与氧气的混合气体4L ,充分燃烧后通过浓H 2SO 4,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变为2L ,则气态烃可能是( ) ○1CH 4;○2C 2H 6;○3C 3H 8;○4C 2H 4;○5C 4H 10。
A .仅是○5 B .○2和○4 C .○3除外 D .○5除外解析:此题是关于烃燃烧的计算。
且显然又是差量计算,而2L 为成分不确定的条件,仔细审题因充分燃烧,故最后所得2L 气体分两种情况: ○1只为CO 2,○2CO 2和O 2。
CxHy+(x+y/4)O 2→xCO 2+y/2H 2O △V (减少) 1 x+y/4 x 1+y/4 V (CO 2) 4L -2L=2Lx ∶V (CO 2)=(1+y/4)∶2例8.现有Na 2SO 4和H 2SO 4的混合溶液100 mL ,其中Na 2SO 4的浓度为0.5 mol/L ,H 2 SO 4的浓度为1 mo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