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总结2
第5章—可靠性设计2
第三节
可靠性设计的原理
应力—强度分布的平面干涉模型
这个观点在常规设计的安全系数法中是不明确的。
因为根据安全系数进行的设计不存在失效的可能性。
因此,可靠性设计比常规设计要客观的多,因而应用也要广泛的多。
干涉区放大图
可靠度的确定方法
从平面干涉模型可以看出,要确定可靠度或失效概率必须研究一个随机变量超过另一个随机变量的概率。
假设失效控制应力为σ1(任意的),那么当强度δ大于时σ1就不会发生破坏,可靠度就是强度大于失效控制应力的概率,即
]
0)[()(11>−=>=σδσδp p R
现代设计方法毛志伟
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串联系统的可靠度计算
要有一个元件失效该系统就失效,那么这个系统就
是由齿轮、轴、键、轴承和箱体等组成,从功能关系上看,他们中任何一部分失效
并联系统逻
辑图
从而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储备系统逻辑图
在机械系统中,通常只用三中取二
个,因此有四种成功的工作情况:
2/3表决系统逻辑图根据概率乘法定理和加法定理,2/3系统的可靠度为。
第四节 系统可靠性分析2
根据故障原因分析,最后确定元素的故障类型。
元素功能、丧失功能
外部原因
把元素按组成分解
元素故障类型
内部原因
各部分故障类型
元素的一部分
确定元素故障类型程序框图
3. 故障类型的影响
故障类型的影响分析是指在系统正常运行的状态下, 详细地分析一个元素各种故障类型对系统的影响。
预先危险性分析是指在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包括 设计、施工、生产)运转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 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及可能造成的结果,进行 宏观概略分析的一种方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重点应放在系统的主要危险源 上,并提出控制这些危险源的措施。预先危险性 分析的结果,可作为对新系统综合评价的依据, 还可作为系统安全要求、操作规程和设计说明书 的主要内容,同时预先危险性分析为以后要进行 的其他危险分析打下基础。
1.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内容
(1)识别危险的设备、零部件,并分析其发生的 可能性条件;
(2)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各元件的交接面及其 相互关系与影响;
(3)分析原材料、产品、特别是有害物质的性能 及贮运;
(4)分析工艺过程及其工艺参数或状态参数; (5)人、机关系(操作、维修等); (6)环境条件; (7)用于保证安全的设备、防护装置等。
提高可靠度的途径:提高系统的可靠度;提高系统的维修 度
二、可靠度、维修度、有效度的常用度量指标
1.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
是指系统由开始工作到发生故障前连续正常工作 的平均时间……度量不可修复系统的可靠度;
2.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是指可修复系统发生了故障后经修理后仍能正常 工作,其在两次相邻故障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第2章可靠性的的定义及评价指标要点
第2章可靠性的的定义及评价指标要点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按照规定的功能要求正常运行的能力。
在现实世界中,几乎所有的系统都有一定的可靠性要求,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性的系统,如航空、核能等领域。
因此,正确评价和定义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
一、可靠性的定义可靠性的定义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常工作的概率或能力。
具体来说,可靠性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考虑,在时间维度上是指系统故障发生的概率,也就是系统无故障的能力;在空间维度上是指系统故障修复的时间,也就是系统恢复正常工作的速度。
1. 故障率(Failure Rate)故障率是评估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
通常用失效时间与故障次数的比值来表示,即故障率=故障次数/工作时间。
故障率越低,说明系统的可靠性越高。
2.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平均无故障时间是指系统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内,平均无故障发生的时间。
它是衡量系统可靠性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故障率的倒数。
MTTF 越长,说明系统可靠性越高。
3.平均修复时间(MTTR)平均修复时间是指系统在出现故障后,平均修复所需的时间。
MTTR 越短,说明系统的可靠性越高,因为故障能够及时修复,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4. 可用性(Availability)可用性是指系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正常工作的概率,也可以理解为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
可用性是衡量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包含了故障率、MTTR等因素的影响。
可用性越高,说明系统的可靠性越好。
5.故障间隔时间(MTBF)故障间隔时间是指系统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内出现故障的间隔时间。
它是衡量系统可靠性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MTTF与MTTR之和。
MTBF越长,系统的可靠性越高。
6. 故障概率(Probability of Failure)故障概率是指系统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故障的概率。
故障概率可以通过故障率与总工作时间之积来计算得到。
可靠性总结2
1.可靠性工程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高科技的需要,经济效益的需要,政治声誉的需要2.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从设计的角度,可靠性可分为基本可靠性和任务可靠性;从应用的角度,可靠性可分为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
基本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无故障的持续时间或概率。
它反映了产品对维修人力的要求。
任务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任务剖面中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它反映了产品对任务成功性的要求.3.可靠性指标(1)可靠度R(t) 0≤R(t)<1 不可靠度(2)故障密度函数f(t)(3)λ(t)也称为产品的瞬时失效率.(4)平均寿命对于不维修产品表示为:失效前平均时间MTTF对于可维修产品表示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5)有效度维修度M(t)——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修理时,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修复的概率.平均修复时间MTTR有效度A(t):表示产品在规定条件下保持规定功能的能力。
(固有有效度)(使用有效度))MTBF——反映了可靠性的含义。
MTTR——反映维修活动的一种能力。
4.常用寿命分布函数(1)指数分布主要特点:故障率表现为一个常数,便于计算。
适合对器件处于偶然失效阶段的描述重要性质:无记忆性(2)正态分布主要特点:能同时反映出构成电子元器件产品失效分布的各种微小的独立的随机失效因素的总结果,也即能反映出产品失效模式的多样性和失效机理的复杂性.(3)威布尔分布用三个参数来描述,这三个参数分别是尺度参数α,形状参数β、位置参数γ,5.失效率曲线早期失效期的特点是失效发生在产品使用的初期,失效率较高,随工作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
造成早期失效的原因大多属生产型缺陷,由产品本身存在的缺陷所致.通过可靠性设计、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可减少这一时期的失效。
偶然失效期的特点是失效率很低且很稳定,近似为常数,器件失效往往带有偶然性。
这一时期是使用的最佳阶段。
耗损失效期的特点是失效率明显上升,多由于老化、磨损、疲劳等原因并不是任何一批器件均明显地表现出以上三个失效阶段。
可 靠 性 概 述-2(精华)
可靠性概述可靠性基本知识简介1 可靠性设计主要符号表2 可靠性基本概念3 可靠性特征量(可靠性指标):可靠度可靠寿命和中位寿命累积失效概率平均寿命失效率和失效率曲线失效率..λ的概略值4 可靠性特征量间的关系5 各类产品常用的可靠性指标6 可靠性技术7 维修性特征量维修度、修复率、平均修复时间维修性和可靠性特征量对应关系系统可靠性1 不可修复系统的可靠性表决系统可靠性冷储备系统可靠性串联系统可靠性并联系统可靠性混联系统可靠性2 可靠性预计设计初期的概略预计法数学模型法上下限法3 蒙特卡洛模拟法蒙特卡洛模拟法的概念及其求解步骤蒙特卡洛模拟法应用举例4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5 可靠性分配可靠性分配的原则6 可靠性分配的方法等分配法再分配法比例分配法综合评分分配法动态规划分配法7 故障树分析概念故障树分析中常用符号故障树的建立步骤机械结构可靠性设计1 机械结构可靠性设计与传统安全系数法机械设计的关系2 机械可靠性设计方法3 机械故障模式(1)故障模式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2)零件常见的故障模式(3)典型零件的故障模式齿轮类轴类弹簧紧固件(4)故障模式实例损坏型失调型松脱型退化型堵塞与渗漏型综合型4 机械故障的预防(1)可靠性设计准则通用设计准则机械结构设计准则机构设计准则(2)可靠性设计检查表及其示例5 机械故障原因分析的通用程序现场调查分析并确定故障原因和故障机理分析结论6 机械故障原因分析方法机械故障原因分析示例金相检验实验应力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故障件断口的微观检验无损检测化学成分分析断裂力学分析故障部件的宏观检验可靠性试验和数据分析1 可靠性试验根据试验场所分类、根据试验截止情况分类、根据试验中失效后是否用新事件替换后续试验分类2 可靠性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概率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超几何分布正态分布(高斯分布)均匀分布X2分布指数分布威布尔分布Γ分布(伽马分布)瑞利分布F分布β分布对数正态分布t分布(学生分布)最大Ⅰ型极值分布(贡贝尔分布)最小Ⅰ型极值分布(贡贝尔分布)参考文献: 1 徐灏等.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 李良巧、顾唯明.机械可靠性设计与分析.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3 周广涛.计算机辅助可靠性工程.宇航出版社,1990系统可靠性1.1-表决系统可靠性表决系统可靠性:表决系统是组成系统的n个单元中,不失效的单元不少于k(k介于1和n 之间),系统就不会失效的系统,又称为k/n系统。
可靠性分析2篇
可靠性分析2篇篇一:可靠性分析的基本概念1. 可靠性概念可靠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正常工作的概率。
在工程设计和制造中,可靠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 可靠性分析方法常见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包括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可靠度工程等。
其中,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设计分析方法,用于预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模式和效应,并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或消除故障。
3. 可靠性评估指标可靠性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失效率(FR)和平均修复时间(MTTR)。
其中,MTTF表示平均无故障时间,即在一定时间内,系统没有发生任何故障的平均时间。
FR表示系统故障的概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
MTTR表示平均修复时间,即在系统出现故障时,恢复正常工作所需要的平均时间。
4. 可靠性分析流程可靠性分析流程主要包括确定分析对象、确定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分析数据和提出结论等步骤。
在进行可靠性分析时需要合理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故障模式和效应进行系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5. 可靠性设计要点可靠性设计的关键在于分析和减小故障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具体的要点包括尽量采用可靠的组件和材料、设计可靠的电路和系统结构、选择适当的工艺和装配方式、加强产品测试和调试等。
6. 可靠性分析应用领域可靠性分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站、电力系统、机械制造、化工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产品可靠性是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关键因素,因此可靠性分析也显得尤为重要。
7. 可靠性保障措施为了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还需要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故障预防、故障隔离和修复、备份和冗余、维护和保养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故障的出现和对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篇二:可靠性分析的应用与展望1. 可靠性分析在电子信息领域中的应用可靠性分析在电子信息领域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例如智能手机、电脑、路由器、通信设备等产品,均需要进行可靠性分析来保证产品性能稳定和安全。
第二章 可靠性基本概念
– 在设计产品时用数学方法来计算和预测其可靠性 – 在产品生产出来后用试验方法等来考核和评定其可靠性
故障及其分类
• 故障及其分类 产品或产品的一部分不能或将不能完成预定功
f(t)
f(t)
F(to)
R(to)
to
t
图 R(t)、F(t)与f(t)关系
• 故障率(又叫失效率)
工作到某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后 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称之为产品的失 效率。 用数学符号表示为:
(t)
在时间(t,t t)内每单位时间失效的产品数 在时刻t仍正常工作的产品数
n(t) (N n(t))t
– 为了保持产品的可靠性而采取的措施 – 实际的维修工作,包括检查、修理、调整和更
换零部件等
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关系
• 经济性
– 主要指研制产品的投资费用 – 可靠性越高,投资费用越高 – 可靠性越高,维修费用和停工损
失越少 – 考虑成本的极小值
可靠性指标
可靠性指标:衡量可靠性的定量化尺度,也是描绘产品可 靠性特性的参数
可靠性基本概念—广义可靠性
• 广义可靠性
是指产品在其额定寿命内完成规定的能力, 它包含狭义可靠性和维修性。
产品完成功能能力的大小是以概率来表示的。 产品不能完成规定功能称为失效(或故障), 产品何时出现失效与很多因素有关,因此产 品出现失效时间是一个随机现象,所以研究 可靠性就要研究随机现象及其规律。它是以 概率论、数理统计等为数学基础,以失效物 理为物理学基础。
29
26
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其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
首先,稳定性是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之一。
稳定性指的是电力系统在发生干扰或故障时,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
在电力系统中,各个组件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而这些关系的稳定性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传输网络中,输电线路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电能的传输能力和质量。
若输电线路的稳定性较差,可能导致线路过载、电压波动等问题,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可靠性是电力系统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可靠性指的是电力系统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故障或极端工况时,能够持续稳定地提供电力供应的能力。
电力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工程系统,其中包含了多个关键设备和组件,如变电站、发电机组、开关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因此,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维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设备的可靠性,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在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时,必须综合考虑系统的结构、故障和负荷等因素。
首先,系统的结构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系统的结构包括输电线路的布置、变电站的设置以及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等,而这些结构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其次,故障的发生和处理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有重要影响。
故障包括设备的失效、短路、过载等,而如何及时准确地检测和处理这些故障,以及如何防止故障的扩散和蔓延,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最后,负荷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有直接影响。
系统负荷的波动、峰谷差异等因素都可能引发系统的不稳定和供电的不可靠,因此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负荷的特点和变化。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首先,应加强对系统的监测和控制。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获得系统各项指标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
6.典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2
5
6
n中取k(表决)系统
R(1100)0.45 Rs(1100)=30.452-2 0.453=0.42
7
8
9
3.4 非工作储备系统
?
10
非工作储备系统
假设系统由完成同一功能的n个部 件和一个转换开关k组成,其工作 方式是一个部件处于工作状态, 其余部件处于储备状态。 当工作部件产生故障时,转换开 关使一个备用部件立即转入工作 状态,直致最后一个部件失效为 止,系统发生失效。
33
网络系统
3.5.5简化网络的方法 1.串、并联简化
பைடு நூலகம்34
网络系统
2.无向网络的贝叶斯方法
35
网络系统
36
37
38
网络系统
3.有向网络的分解法
若按无向网络进行分解,有
显然,s|e与G(e)不相等。
39
网络系统
有向网络中可以分解的弧: 1,与输入、输出节点相连的弧;
40
网络系统
基于不可工作的
i k
C [ F (t )] [ R(t )]
i 0 i n i
nk
n i
1
n中取k(表决)系统
若各单元服从指数分布,则系统的可靠度为:
i Rs (t ) Cn e it [1 e t ]n i i k i Cn [1 e t ]i e ( n i ) t i 0 n k n
22
网络系统
3.5.2状态枚举法 (Enumeration) 状态枚举法是将复杂系统内各单元可靠与失效两种 状态的所有组合全部排列出来。 系统的可靠度或失效概率,就是求相应组合状态逻 辑和的概率。 n条弧组成的网络系统,用“1”、“0”表示单元正常 或失效的状态,系统有2的n次方种不同的组合状态。 通过找出系统为“1”的所有状态,求出系统可靠度。
第二章-结构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若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
定限值,则认为其达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如:影响正常
使用或外观的变形;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
(3)整体性极限状态(抗连续破坏极限状态)
结构由于局部损坏而达到其余部分将发生连续破坏(或
连续20倒21/塌4/)9状态限值。
5
2.2 可靠度基本概念
第二章:结构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2 可靠度基本概念
2.2.1 极限状态
1、工程结构的功能函数
无论是房屋、桥梁、隧道等工程结构设计时,应使其在
使用期内,力求在经济合理前提下满足下列各项要求:
(1)能承受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包括荷载及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结构的安全性;
(2)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性能—结构的适用性;
N(S,S )
对R,S作标准化变
换
Sˆ
Rˆ
S S S
R R
R
显然, Sˆ , Rˆ 均服从 N (0 ,1分) 布.
Z R ˆR R (S ˆSS ) 0
c
o
s
S
用
2 R
2除上式得
S
S ˆcosSR ˆcosˆR0
c
o
s
R
S
2 R
2 S
R
2 R
2 S
2021/4/9
14
由解析几何知,在标准正态化坐标系SˆOˆ Rˆ 中,上式为极 限状态直线的标准法线式方程。 为原点 O ˆ 到极限状态 直线的法线距离 Oˆ p (见图2-4)。cosS,cosR为法线对各 坐标向量的方向余弦。 的几何意义为标准正态坐标 系中原点 O ˆ 到极限状态直线的最短距离。对结构极限 状态方程为若干相互独立、正态变量构成非线性方程 情况,同样可证明 的合理近似取值为标准正态坐标 系中原点 O ˆ 到极限状态曲面的最短距离。
2 可靠性的基本理论讲解
特征寿命:当R (t) =e-1 =0.37 时对应的 Te1 寿命称特征寿命。
F
1000
nf
1000
53
/110
48.18%
n
三、失效概率密度f(t) 1、失效概率密度 2、失效概率密度的估计值
1、失效概率密度f(t)
失效概率密度是累积失效概率对时间的变化 率,记作f(t)。它表示产品寿命落在包含t的 单位时间内的概率,即产品在单位时间内失效的 概率。其表示式为:
f (t)=dF (t)/ dt =F′(t)
六、可靠寿命、特征寿命和中位寿命
前面已经提到可靠度函数R(t)是产品工作 时间t的函数,在t= 0 时,R(0)= 1,当工作 时间增加,R(t)逐渐减小。可靠度与工作时间 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有时需要知道可靠度等于给 定值r 时,产品的寿命是多少?
可靠寿命TR,就是给定可靠度R 时对应的TR寿命。即 R (TR)= R
即
F
t
t
0
f
t
dt
Rt
t
f
t dt
2、失效概率密度的估计值
f t
F t
t
t
F t
1 t
nf
t
n
t
n
f t
n
n f t
nt
式中Δn f (t) 在(t,t+Δt) 时间间隔内失效的产品数。
当产品的失效概率密度f(t)已确定时,由前 述可知,f(t)、F(t)、R (t)之间的关 系可用下图所示。
R
ns
t
n
nf
t
1
nf
t
n
n
n
n f t 为在规定时间区间内未完成规定功能的
品质个人总结2篇
品质个人总结品质个人总结精选2篇(一)品质是一个人在道德、能力、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在我个人看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品质,对于个人总结如下:1. 诚实守信:一个人应当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撒谎、不背信,始终保持真实、可信的态度。
2. 正直正义:一个人应当有正直正义的品质,能够认清是非、善恶,在面对道德困境时始终维护正义的原则。
3. 责任感:一个人应当有责任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尽职尽责,不推卸责任,对自己的承诺和工作负责。
4. 坚韧不拔:一个人应当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面对困难和挑战不轻易放弃,能够坚持下去,不被困境击倒。
5. 积极进取:一个人应当具有积极进取的品质,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成长,勇于追求卓越,不满足于现状。
6. 适应能力:一个人应当具有适应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环境和变化,适应新的情况和任务。
7. 自律自控:一个人应当具有自律自控的品质,能够自我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始终保持良好的礼仪和纪律。
8. 合作精神:一个人应当具有合作精神,能够积极与他人合作,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共同完成工作和任务。
9. 乐观积极:一个人应当具有乐观积极的品质,看待问题和挑战时能够积极向上,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态度。
10. 礼貌谦逊:一个人应当具有礼貌谦逊的品质,对他人友善有礼,不自大和傲慢,能够平等对待他人。
这些品质对于一个个人的成功和成长都至关重要,同时也对团队合作和社会和谐起到重要作用。
品质个人总结精选2篇(二)尊敬的领导:我近期完成了一项个人成品工作,并对此进行了总结。
以下是我对该工作的品质评估:1. 准确性:在完成工作过程中,我努力确保每个细节都准确无误。
我仔细检查了所有数据和信息,并进行了多次核对,以消除任何错误或不准确之处。
2. 完整性:我确保我提供的工作是完整的,并且包含了所有必要的信息和细节。
我检查了所有相关文件和材料,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重要内容。
3. 可靠性:我遵循了组织的标准和工作流程,并与同事进行了密切合作,以确保我的工作是可靠的。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案例分析 2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案例分析 2《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案例分析2针对下列各场景,判断是否有不合格项,并指出不合格项是不符合iso9001中的哪条,简述其理由。
1、rs有限公司计划在8月下旬拒绝接受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方证书。
为此总经理同意在7月16日~18日积极开展内部审查。
审查一组走进公司筹办。
办公室王主任非常热情好客,准备工作了许多瓜果。
张副组长婉拒了王主任的真心,马上瞄准审查正题,问:“办公室的主要质量职能存有哪些?标准中哪些条款由办公室主管?”王主任掏出质量手册关上说道:“办公室的质量职能在手册中已明确规定。
办公室负责管理的标准条款主要存有4.2.2质量手册、4.2.3文件掌控、4.2.4质量记录的掌控、5.3质量方针、5.4策划、5.5.1职责和权限、5.5.3内部沟通交流、5.6管理评审、6.2人力资源、8.2.2内部审查、8.5改良等”。
张副组长问:“除了没?”王主任想要了想要确实地说道:“没”。
答:质量手册中对每个部门都有职能分工,题中并没有提及办公室的职能,所以不能作出判断。
但判断为不符合5.5.1职责和权限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2.副组长建议先看看培训,负责管理培训的杨工程师追捧出来两大砌早已准备好的培训资料。
各类人员培训规范齐全,并存有年度培训计划,该计划未构成红头文件印发,但有王主任核准盖章。
在审查主要工种培训时,小组搜到了课堂培训记录、试卷。
除此以外再并无培训记录。
张副组长问至主要、关键、特定岗位上岗情况时,杨工程师甩颁布账,该台账记录了所有颁证人员名单。
张副组长问:“哪些岗位为关键的?”杨工说道:“过去没明晰,文件上也没确认,我自个儿的定的”。
张副组长问:“行车、锅炉工、内审员、电气等人员为何没颁证记录”?杨工工程师说道:“这些人员都就是委托外部培训的,所以不并作记录”。
在搜到为用户代培时,杨工程师小感叹苦经:“你也晓得,公司没场地,这项工作搞出了两次,都就是借予他人场地展开的”。
2011-第5章 可靠性-2
3.4.1 应力-强度分布干涉理论
在可靠性设计中,由于强度c 和应力s 都是随机变量,因此,一个 零件是否安全可靠,就以强度c 大于应力s 的概率大小来判定。
这一设计准则可表示为
R(t ) P(c s) [ R]
(3-43)
式中,[R]
为设计要求的可靠度。
现设应力s 和强度c 各服从某种分布,并以 g(s)和 f(c)分别表示应 力和强度的概率密度函数。
13
工作应力的分布参数 ( s , s ) ,应按各类机械的大量载荷或应 力实测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
目前,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实测资料较少,因而难以提出确切 数据,为实用起见,故可按下列近似计算法来确定:
下午8时14分
14
对静强度计算:
s II s k s
(3-59)
式中, 1
2
为按拉伸获得的机械特性转为弯曲或扭转特性的转化系数。 对承受弯曲载荷且截面为圆形和矩形的碳钢, 1=1.2; 其它截面的碳钢和各种截面的合金钢, 1 =1.0。 对承受扭转载荷时,圆截面的碳钢和合金钢, 1 0.6 为考虑零件锻(轧)或铸的制造质量影响系数, 对锻件和轧件可取 2 =1.1;对铸件可取 2 =1.3。
R 1 P( Z 0) 1
zR
1 2
e
t2 2
dt
0
R
1 2 2
zR z
e dt e
t t2 2 2
(3-53)
例3-6 某螺栓中所受的应力s 和螺栓材料的疲劳强度c 均为正态 分布的随机变量,其 μs=350 MPa,σs=28 MPa,μc=420 MPa,σc =28 MPa。试求该零件的失效概率及强度可靠度。 解: 根据强度差概率密度函数积分法,由式(3-48)计算,得
2 可靠性基本概念及其度量
dR(t ) f (t ) (t ) R(t ) R(t )
R(t ) exp[ (t )dt ]
o
t
(t )dt ln R(t ) |
0
t
t 0
f(t)
f (t ) (t ) exp[ (t )dt}
0
f(t) R(to) F(to)
t
R(t ) exp(t ) F (t ) 1 exp(t ) f (t ) exp(t )
n(t t ) n(t ) n ˆ f (t ) N t N t
F (t ) f (t )dt
0 t
单位时间内产品寿命 在t到t+Δt的产品数占 总产品数的百分比。
2.3可靠性函数
• 4 故障率 工作到t 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 t 后的单位时 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称之为产品的故障率。 设t=0时有 N个产品正常工作,到t 时刻有 N-n(t) 个产品 正常工作,至t+△t时刻,有N-n(t+△t)个产品正常工作
2.4可靠性寿命特征
如果仅考虑首次失效前的一段工作时间,那么可将 不可修和可修产品统称为平均寿命,记作θ。若产品失 效密度函数f(t)已知,由概率论中数学期望的定义,有:
tf (t )dt
0
tf (t )dt
0
tdF (t ) tdR(t )
0 0
t
i 1
N
i
2.4可靠性寿命特征
• 平均寿命能够说明一批产品寿命的平均水平,而寿命方差 和寿命标准差则能够反映产品寿命的离散程度。产品寿命 方差的定义为:
(t- ) f (t )dt t 2 f (t )dt 2
可靠性分析 (2)
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分析是一种系统的、科学的方法,用于评估和预测产品、系统或过程的可靠性。
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数据收集:收集与产品或系统故障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故障发生的时间、原因、持续时间等。
2. 故障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对可能的故障模式进行分析,估计故障的发生概率和对系统的影响。
这有助于确定潜在的故障模式和设计风险。
3. 可靠性指标的计算:以可靠性为中心,计算系统的故障率、故障间隔时间、失效时间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用来评估系统的可靠性水平和维修要求。
4. 可靠性增长分析:通过使用可靠性增长模型,对系统在
使用过程中可靠性的增长进行分析和预测。
这有助于制定
维修和换新策略,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5. 故障树分析(FTA)和事件树分析(ETA):通过构建故障树和事件树,分析系统故障的原因和后果,识别关键的
故障路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故障风险。
以上步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
扩展。
可靠性分析的结果可以用于指导产品和系统的设计、改进和维护,以提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可靠性试验报告范文
可靠性试验报告范文一、试验目的通过可靠性试验,评估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寿命和可靠性,为产品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二、试验设计1.试验对象:XXX产品(具体说明产品类型和规格)2.试验条件:a.环境温度:25℃±5℃b.环境湿度:50%RH±10%RHc.工作电压:220V±10%d.工作频率:50Hz±1Hze.试验持续时间:XXX小时/周3.试验内容:a.开机试验:连续工作XXX小时,观察产品是否出现异常现象,如温度异常升高、噪音过大等。
b.负载试验:在额定工作负载条件下,连续工作XXX小时,观察产品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无故障停机情况。
c.通电试验:反复进行通电和断电操作,观察产品是否能够正常启动和运行。
d.运行试验:将产品放置在震动台上,以不同频率和振幅进行震动,观察产品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e.环境试验:将产品放置在高温、低温、高湿、低湿环境下,连续工作一段时间,观察产品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f.故障恢复试验:在产品出现故障后,进行故障排除和修复,然后再进行正常工作试验,观察是否能够正常恢复工作状态。
三、试验结果及分析1.开机试验结果:a.产品温度正常,未出现异常升高现象。
b.噪音在合理范围内,未出现过大噪音。
2.负载试验结果:a.产品正常工作,未发生故障停机情况。
3.通电试验结果:a.产品正常启动和运行,无异常现象。
4.运行试验结果:a.产品在不同频率和振幅的震动条件下,仍能保持正常工作。
5.环境试验结果:a.产品在高温、低温、高湿、低湿环境下工作正常,未出现异常现象。
6.故障恢复试验结果:a.产品在故障修复后,能够正常恢复工作状态。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该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2.产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也能正常工作,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3.产品在出现故障后,能够通过排除故障并修复的方式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具有一定的可维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可靠性工程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高科技的需要,经济效益的需要,政治声誉的需要2.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从设计的角度,可靠性可分为基本可靠性和任务可靠性;从应用的角度,可靠性可分为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
基本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无故障的持续时间或概率。
它反映了产品对维修人力的要求。
任务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任务剖面中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它反映了产品对任务成功性的要求。
3.可靠性指标(1)可靠度R(t) 0≤R(t)<1 不可靠度(2)故障密度函数f(t)(3)λ(t)也称为产品的瞬时失效率。
(4)平均寿命对于不维修产品表示为:失效前平均时间MTTF对于可维修产品表示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5)有效度维修度M(t)——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修理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修复的概率。
平均修复时间MTTR有效度A(t):表示产品在规定条件下保持规定功能的能力。
(固有有效度)(使用有效度))MTBF——反映了可靠性的含义。
MTTR——反映维修活动的一种能力。
4.常用寿命分布函数(1)指数分布主要特点:故障率表现为一个常数,便于计算。
适合对器件处于偶然失效阶段的描述重要性质:无记忆性(2)正态分布主要特点:能同时反映出构成电子元器件产品失效分布的各种微小的独立的随机失效因素的总结果,也即能反映出产品失效模式的多样性和失效机理的复杂性。
(3)威布尔分布用三个参数来描述,这三个参数分别是尺度参数α,形状参数β、位置参数γ,5.失效率曲线早期失效期的特点是失效发生在产品使用的初期,失效率较高,随工作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
造成早期失效的原因大多属生产型缺陷,由产品本身存在的缺陷所致。
通过可靠性设计、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可减少这一时期的失效。
偶然失效期的特点是失效率很低且很稳定,近似为常数,器件失效往往带有偶然性。
这一时期是使用的最佳阶段。
耗损失效期的特点是失效率明显上升,多由于老化、磨损、疲劳等原因并不是任何一批器件均明显地表现出以上三个失效阶段。
故障率曲线分析早期故障期可用厂内试验的办法来消除。
正常工作期:由于偶然因素,如过载、碰撞等因素可靠性研究的重点在于延长正常工作期。
损耗时期:6.系统可靠性模型可靠性模型指的是系统可靠性逻辑框图(也称可靠性方框图)及其数学模型建立各级产品可靠性模型的目的是定量分配、估算和评价产品的可靠性。
系统原理图表示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物理关系。
而系统可靠性逻辑图则表示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功能逻辑关系,可靠性逻辑框图应与产品的工作原理图相协调。
画可靠性逻辑图,首先应明确系统功能是什么,也就是要明确系统正常工作的标准是什么分类(1)串联模型:其数学模型为:若各单元的寿命分布均为指数分布,串联单元越多系统越不可靠,MTBF越小(2)并联模型:数学模型为(1)可靠性并联等于不可靠性串联,它们之间存在对偶性;(2)并联单元越多,系统可靠性越高。
(3)n中取r模型(r/n):组成系统的n个单元中,不故障的单元数不少于r(r为介于1和n之间的某个数)系统就不会故障当r=1时即为并联模型,当r=n时即为串联模型。
r/n系统的MTBF比并联系统小,比串联系统大。
(4)混联系统模型(并串联和串并联)一般而言,串并联系统的可靠度,对单元相同的情况,高于并串联系统的可靠度。
(5)旁联系统(数学模型)如果系统可靠性框图不能分解成上述的几种模型,可用:网络模型法和最小路集法适合计算机编程求解。
若使用储备模型时,在层次低的部位采用储备效果比在层次高的好。
在电源功率不足,单元发热问题较大以及故障单元无法有效隔离的情况下不能采用工作储备模型。
在故障监测及转换装置可靠性不高以及工作需要有继承性的产品不能采用非工作储备模型。
采用储备模型可以提高产品的任务可靠性,但会降低其基本可靠性,因此必须进行综合权衡。
可靠性预测和分配的目的是确定产品的可靠度。
7.可靠性预计(预估) 是一个由局部到整体、由小到大、由下而上的过程。
为了预计系统的基本可靠性指标MFHBF(平均故障间隔飞行时间)或MTBF,就需要建立基本可靠性模型;而为了预计系统的任务可靠性指标MCSP(完成任务的成功概率)或MTBCF(致命性故障间的任务时间),则需要建立任务可靠性模型。
基本可靠性模型是用串联模型预计产品及其单元对维修和保障的要求。
任务可靠性模型是用以预计产品在规定的任务剖面内的可靠性,一般是利用串-并联模型预计产品成功地完成规定的任务的能力通过预计,若基本可靠性不足,可以采用简化设计,使用高质量元器件或调整性能容差等方法来弥补。
若任务可靠性不足,则可以用余度方法来解决.(1)相似产品法(2)专家评分法常用的四种评分因素:复杂度,技术发展水平,工作时间,环境条件(3)元件计数法(4)上下限法其中为系统只含有串联单元时的可靠度。
为并联部分中有两个单元单元失效引起系统失效的概率。
为系统全部单元串联时的可靠度。
为并联部分中有1个单元失效不引起系统失效的概率。
8. 可靠性分配可靠性预测的基础上,把经过论证的系统可靠性指标,自上而下的分配到各个系统——整机——元器件(可靠性预计基础上进行)原则:技术合理,经济合算,见效快方法:比例分配法,评分分配法,重要度复杂度分配法,动态规划法(1)串联系统可靠性分配失效概率是否很小,都可运用以下条件:(2)串并联系统的可靠性分配将并联部分看做一个整体,然后转化为串联系统求各元件分配的可靠度。
最终需要对并联部分进行分配(原则上不会出很难的题)产品的可靠性高低并不取决于论证,而决定于其本身。
若想提高产品本身的固有可靠性,则应在产品设计阶段对它进行可靠性的预测和分配。
9.失效模式、后果与严重度分析产品的可靠性再高也不能杜绝该产品在使用中出现故障。
研究产品失效的方法:故障模式、后果与严重度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FTA)失效(故障):产品丧失规定的功能。
失效模式:失效或故障的形式。
失效后果:一个部件失效时对整机所产生的影响。
严重度(危害度):失效后果的严重程度(1)FMEA:是一种自上而下(由元件到系统)失效因果关系的分析程序,意在不漏掉一个后果严重的故障模式。
是一种定性分析手段。
使用统计表格来进行分析。
局限性:是单因素分析法,难以分析几种因素同时起作用才能导致的某种后果。
优点:简单易行,便于掌握和推广应用:主要应用于设计的每一个阶段,另外也可用于预防维修和工艺监督检查等方面。
失效严重度分析:缺乏失效数据的情况下用定性分析(分五级)失效模式严重度数字Cm严重度矩阵:某一失效模式模式在图中沿对角上线离开远点越远,则越严重,而越迫切要采取补救措施。
(2)故障树分析(FTA):以系统不希望发生的一个事件(顶事件)作为分析目标。
特点:一种由上而下(由系统到元件)的定量分析手段优点:多因素分析法,可以分析多种因素同时作用时才能导致的某种后果。
逻辑推理严谨,数学计算严密,既能定性判断又能定量计算缺点:过程繁琐,计算量大定性分析:求最小割集,系统失效概率高低:所含最小割集(MCS)的最小阶数越小,系统的失效概率越高;若所含最小割集的阶数相同,则该阶数的最小割集的数目越多,系统失效概率越高。
阶数越小的最小割集越重要。
底事件重要度:各底事件出现在其中的最小割集的阶数越小,在全部最小割集中出现的次数越多,该底事件重要性越大。
10.降额:使元器件在低于其额定应力的条件下使用。
对元器件降额使用是提高电子线路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并非降额越多越好,降额过多增加设备体积重量及成本)三次设计的内容: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11可靠性设计选择的安全系数不仅取决于理想的合成失效应力和失效强度,还取决于其离散程度。
12.可靠性试验:为评价或提高产品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
分类:可靠性测定试验,可靠性验证试验,老炼、筛选、环境、可靠性增长试验基本方法:寿命试验,加速寿命试验(1)筛选: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将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剔除,而将符合要求的产品保留下来的试验过程。
目的是剔除早期失效产品。
(可以提高一批产品的使用可靠性,但不能提高每个产品的固有可靠性。
不同于质量验收,质量验收是通过抽样检验判定一批产品是否合格从而决定接收或拒收,而筛选是对合格产品100%地进行试验,以剔除早期失效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最有效的方法是温度循环和随机振动。
(2)老炼:在元器件投入使用前,先把使用后可能发生的参数漂移消除掉,从而达到稳定的目的。
(老练在产品的制造厂家进行,不在使用单位进行。
)二者都可提高使用可靠性(3)寿命试验:分类:长期寿命试验,加速寿命试验(按实验进行的时间分);截尾和非截尾(按截尾方式)目的:可靠性测定、验证、鉴定(寿命试验样品必须在经过筛选试验和例行试验后的合格批产品中抽取)(4)可靠性增长试验缺陷有系统性缺陷和残余缺陷。
可靠性增长就是改正产品中的缺陷,它贯穿于产品的生命周期内。
(5)抽样方法第一类错误:生产方风险(本来应该接收的产品,由于抽样的偶然性误判做不能接受)a第二类错误:使用方风险()b13.单元产品可靠性评估的方法:点估计(矩法,极大似然法),区间估计区间估计的置信度和精确度相互矛盾。
当字样大小不变时,要求的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越宽,估计精度越低。
失效分布类型:成败型(二项分布),寿命型(指数分布),性能和结构可靠性模型(正态分布)单边估计需要求得置信下限14.截尾寿命试验分类:定时、定数、逐步切尾(按截尾方式);有替换和无替换(元件有无替换)—有替换是满的,定数的是t可靠性评定是一种定量化的可靠性分析,要在设计、试验、生产、储存直到使用的各个阶段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