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翻译及知识点总结解析

合集下载

欧阳修《醉翁亭记》翻译及其赏析实用三篇

欧阳修《醉翁亭记》翻译及其赏析实用三篇

欧阳修《醉翁亭记》翻译及其赏析实用三篇欧阳修《醉翁亭记》翻译及其赏析 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翻译及其赏析 2宋仁宗庆历五年(一零四五),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__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

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

《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

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

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醉翁亭记》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醉翁亭记》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1、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2,《醉翁亭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上任的第二年,作者在文中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美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现作者政治理想以及旷达情怀。

1、原文:环滁皆山也。

环滁:环绕着滁洲城。

环,环绕。

译文: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

2、原文: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其:代词,指滁州。

诸:各个。

林:树林。

壑:山谷。

尤:尤其,特别。

美:秀丽。

蔚然:茂盛的样子。

深秀:幽深秀丽。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译文:城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丽。

远远看去,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3、原文: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于:从译文: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

4、原文: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翼然临于泉上: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

临:靠近于:在译文:山势回环,山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5、原文: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译文:建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6、原文: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取名,命名。

译文: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7、原文: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译文:太守和客人来到这里饮酒,喝少量的酒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8、原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意:情趣。

在乎:在于。

译文: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9、原文: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优秀8篇)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优秀8篇)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优秀8篇)译文篇一1、环:环绕。

2、皆:副词,都。

3、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4、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

5、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6、壑:山谷。

7、尤:格外。

特别。

8、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9、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1o.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11、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12、潺潺:流水声。

13、而:表承接。

14、酿泉:泉水名。

15、回:回环,曲折环绕。

16、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7、然:。

.。

.。

.的样子。

18、临:靠近。

19、于:在。

20、作:建造。

21、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22、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23、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24、曰:叫做。

25、辄:就。

26、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27、得:领会。

28、寓:寄托。

29、意:这里指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30、乎:在乎。

31、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32、开:消散,散开。

33、归:聚拢,指散开的云又回聚到山来。

34、暝:昏暗。

35、晦:阴暗。

36、晦明:指天气阴晴明暗。

37、芳:香花。

38、发:开放。

39、佳木:好的树木。

40、秀:植物开花、结实。

41、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42、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

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43、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

44、负者:背东西的人。

45、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46、伛偻:腰背弯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

47、提携:小孩子。

48、临:靠近,这里是“……旁”的意思。

49、渔:捕鱼。

50、酿泉:名作状,用泉水。

51、洌:清醇。

52、山肴:野味。

53、野蔌:野菜。

蔌,菜蔬。

54、杂然: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55、陈:摆列。

56、酣:尽情地喝酒。

57、丝:琴、瑟之类的弦乐器。

58、竹:箫、笛之类的管乐器。

59、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醉翁亭记宋代: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完善辞赋精选,初中文言文,古文观止,山水,抒情译文及注释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展开阅读全文∨文言现象虚词注解“而”用法:1.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承接3.而年又最高:表递进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递进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表承接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表展开阅读全文∨成语【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

形容宴饮尽欢。

《醉翁亭记》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醉翁亭记》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醉翁亭记》翻译及知识点总结中文翻译:甲家住山阳城外,因用度不足,起思过矣。

谓乙曰:“杂沓之家,何足介意?每岁井时之间,尚有余粮。

然每一日之内,何其法也?”乙曰:“夫杂沓之家,用非其主而以为法者,未有不其害者也。

故自昔受业之谟,有厚望者,则勤其日耳。

”甲曰:“此岂在事虽人乎!”乙曰:“虽人也,亦不可忽也。

当今天下事非有我一人之利者也。

虽其微我,岂惟我一人?而吾以法自守,吾族何细,室何轻哉?”甲默然。

乙曰:“自反视己所无,以求其有者,所至者胙脯不腐也。

吾知其不然,吾何以言之?知于己者,无事足忧也。

己之有者,何患不足也?”甲因歔欷。

乙曰:“以有事虽人,以无事虽己,吾何憾于人?”甲曰:“子何谓无事虽己?”乙曰:“未习是业也。

今夫犹学业之艰难者,莫若为无事云尔。

久无临川之恋也,忘歌与酒;久无观沧海之怀也,忘舸与楫;久无陌上花之欣也,忘车与马。

久矣吾不学之矣。

”甲曰:“然则子来为我儿湘安何?”乙曰:“夫闻道,非无师也;闻道,有先后;固其昔,流传至尽也。

吾未尝不得辄自己诗人之读书矣。

再,吾以读书故也。

”甲曰:“子之家何足为尽乎?”乙曰:“吾有师焉,故无事恐虑。

胡不遗焉以为吾居?居心有时,失之其然也。

”甲曰:“既然无事,子何营营辜辜?”乙曰:“不知道也。

”甲赧而无以应。

乙曰:“夫此又何足长那论哉?”故彼皆不伤身于钟陈,尔耶不尔耶,则几人可安抚矣。

”甲曰:“道云独不行与?”乙曰:“行之。

”甲曰:“何以行之?”乙曰:“心劳天命固远矣。

”甲曰:“岂无由乎?”乙曰:“尝言不复可,方知非退也。

”甲曰:“悲夫!吾与子违乎人情矣。

”乙曰:“岂不若违时?而力言之,心亦箪瓢耳。

”甲因曰:“吾与子皆年少时,皆贫贱交得一长上,心亦相力。

”乙继之曰:“夫唱叹者莫若子云久矣。

”甲亦继之曰:“幸甚,有言不容异。

”乙曰:“夫彼一室之便轻有双门而随人之耳者,岂徒有厚地外附之。

门人,追讨其言,屏息而听;是何言哉?必世传也。

世传室人,不在犹可,匪在而忍可乎?不可忍而忍,又不死于忍而变上,又安用哉!”甲以示然。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分析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分析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分析一、原文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二、翻译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要说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最新中考《醉翁亭记》一句一译,字词翻译,全文翻译,解析详解

最新中考《醉翁亭记》一句一译,字词翻译,全文翻译,解析详解

醉翁亭记朝代:宋代作者:欧阳修原文:环滁皆山也。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环:环绕。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皆:副词,都。

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

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壑:山谷。

尤:格外,特别。

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而:表并列。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潺潺:流水声。

而:表承接。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回:回环,曲折环绕。

现在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然:......的样子。

临:靠近。

于:在。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20. 作:建造。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21.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22. 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辄:就。

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曰:叫做。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意:这里指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28. 乎:相当于“于”。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得:领会。

寓:寄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醉翁亭记》译文及原文注释整理

《醉翁亭记》译文及原文注释整理

《醉翁亭记》译文及原文注释整理《醉翁亭记》译文及原文解释《醉翁亭记》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

一眼望去树木茂密,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慢慢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筑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名(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来宾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观赏山水的美景。

观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悟在心里,寄予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集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

早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

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

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吵闹的人,是欢快的来宾们。

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来宾们跟随太守回去了。

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处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快地跳动。

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欢乐,却不知道人们的欢乐。

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欢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欢乐为欢乐啊。

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快,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关键信息:1、原文内容2、准确翻译3、详细赏析11 《醉翁亭记》原文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11 翻译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西南方的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远望去,那树木繁茂,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醉翁亭记》原文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
 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
 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
 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醉翁亭记》课文、注释及句子翻译及课文理解分析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醉翁亭记》课文、注释及句子翻译及课文理解分析
欧阳修
第一段 重点字词
环滁皆山也: 环绕 林壑尤美: 山谷 蔚然: 茂盛的样子 深秀: 幽深秀丽 峰回路转: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回: 曲折,回环。 翼然: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临于泉上者: 居高面下
名之者谁: 取名,命名 饮少辄醉: 就
自号曰醉翁: 称呼
醉翁之意: 意趣,情趣
得之心: 寓之酒:
休于树: 在树下休息
乐:
伛偻: 腰背弯曲,指老人
射 者 中 : 投壶
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指小孩 弈 者 胜 : 下棋
临溪而渔: 捕鱼 泉香而酒洌:清
觥筹交错: 觥,酒杯;筹,酒筹。
山肴: 野味
苍颜白发: 苍老的容颜
野蔌: 菜蔬
颓然: 倒下的样子
杂然而前陈者: 陈列,摆开
乎其间: 在
译文:
领会 寄托
译文: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 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 泉啊。山势回环,道路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 踞在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造亭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 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 喝一点就醉了,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 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 寄托在酒上罢了。
阅读第2段,回答: 山间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的特点
朝: 日出而林霏开 暮: 云归而岩穴暝 春: 野芳发而幽香 夏: 佳木秀而繁阴 秋: 风霜高洁 冬: 水落而石出者
你能从“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体会 出作者的深意吗?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优秀8篇)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优秀8篇)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优秀8篇)译文篇一1、环:环绕。

2、皆:副词,都。

3、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4、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

5、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6、壑:山谷。

7、尤:格外。

特别。

8、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9、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1o.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11、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12、潺潺:流水声。

13、而:表承接。

14、酿泉:泉水名。

15、回:回环,曲折环绕。

16、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7、然:。

.。

.。

.的样子。

18、临:靠近。

19、于:在。

20、作:建造。

21、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22、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23、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24、曰:叫做。

25、辄:就。

26、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27、得:领会。

28、寓:寄托。

29、意:这里指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30、乎:在乎。

31、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32、开:消散,散开。

33、归:聚拢,指散开的云又回聚到山来。

34、暝:昏暗。

35、晦:阴暗。

36、晦明:指天气阴晴明暗。

37、芳:香花。

38、发:开放。

39、佳木:好的树木。

40、秀:植物开花、结实。

41、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42、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

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43、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

44、负者:背东西的人。

45、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46、伛偻:腰背弯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

47、提携:小孩子。

48、临:靠近,这里是“……旁”的意思。

49、渔:捕鱼。

50、酿泉:名作状,用泉水。

51、洌:清醇。

52、山肴:野味。

53、野蔌:野菜。

蔌,菜蔬。

54、杂然: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55、陈:摆列。

56、酣:尽情地喝酒。

57、丝:琴、瑟之类的弦乐器。

58、竹:箫、笛之类的管乐器。

59、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醉翁亭记翻译及重点知识

醉翁亭记翻译及重点知识

醉翁亭记翻译及重点知识环滁(chú)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tuí)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朗读节奏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醉翁亭记》课文、译文、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醉翁亭记》课文、译文、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醉翁亭记》课文、译文、知识点总结一、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吉水(今属江西省)人。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代表作有《朋党论》《醉翁亭记》《秋声赋》《卖油翁》《采桑子》《踏莎行》《蝶恋花》等。

二、故事背景欧阳修因支持韩琦、范仲淹等人的革新运动,遭到保守派的反对。

革新运动失败后,欧阳修被贬到滁州。

《醉翁亭记》就是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写的。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大力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而且滁州又有令人陶醉的山水,这些都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

但是当时的北宋王朝政治昏暗,奸邪当道,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

三、课文翻译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注释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环,环绕。

诸:各个,众。

尤:格外。

蔚然:茂盛的样子。

山:名词作状语,在山上。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回,回环,曲折环绕。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临:坐落在高处。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辄:就。

号:取别号。

意:情趣。

乎:相当于“于”。

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得:领会。

寓:寄托。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城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丽,远远望去,那树木繁茂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

醉翁亭记知识点归纳 醉翁亭记知识点总结

醉翁亭记知识点归纳 醉翁亭记知识点总结

醉翁亭记知识点归纳醉翁亭记知识点总结醉翁亭记知识点归纳一:译文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

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

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

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

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稍微喝一点儿就醉了,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啊。

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

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一人)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

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表达这快乐的,是太守啊。

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醉翁亭记》翻译及文言常识

《醉翁亭记》翻译及文言常识

《醉翁亭记》翻译及文言常识(3)《醉翁亭记》翻译及文言常识特殊句式1.倒装句: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

状语后置句)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

)2.判断句:环滁皆山也。

(“也”表示判断语气。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

(“也”表示判断语气。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庐陵欧阳修也。

(“也”表示判断语气。

)3.省略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拓展阅读:《醉翁亭记》读后感大散文家欧阳修同范仲淹一样,在北宋时主张改革;也同范仲淹一样,被保守派排挤出朝廷,远赴安徽滁州为官。

但与范仲淹不同的是,欧阳修似乎远比范仲淹洒脱:既然满腔的报国热忱无人欣赏,那就自得其乐好了―毕竟人生处处是风景,在众人皆醉(实际上是佯醉)的情况下,何必与污秽一争高下呢?!所以,在滁州,欧阳修精心经营着自己的文字天地。

布局谋篇、遣词用句,无处不显示出作者的苦心。

宋朝的大理学家朱熹曾在自己的《朱子语类》中说,欧阳修的文章,多是历经多次修改而成的;而后来真的有人得到了《醉翁亭记》的原稿,发现仅文章的开头就改得一塌糊涂。

围绕“滁州四周皆山”这一内容,欧阳修开始竟用了几十句!改来改去,直到定稿的时候,才决定用“环滁皆山也”这五个字。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优秀3篇)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优秀3篇)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优秀3篇)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古诗简介翻译/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西南方的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

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上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

建造这个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

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了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赏山水之间的美景。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又如太阳出来而树林的雾气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间早晨和傍晚。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优秀8篇)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优秀8篇)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优秀8篇)译文篇一1、环:环绕。

2、皆:副词,都。

3、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4、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

5、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6、壑:山谷。

7、尤:格外。

特别。

8、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9、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1o.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11、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12、潺潺:流水声。

13、而:表承接。

14、酿泉:泉水名。

15、回:回环,曲折环绕。

16、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7、然:。

.。

.。

.的样子。

18、临:靠近。

19、于:在。

20、作:建造。

21、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22、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23、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24、曰:叫做。

25、辄:就。

26、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27、得:领会。

28、寓:寄托。

29、意:这里指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30、乎:在乎。

31、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32、开:消散,散开。

33、归:聚拢,指散开的云又回聚到山来。

34、暝:昏暗。

35、晦:阴暗。

36、晦明:指天气阴晴明暗。

37、芳:香花。

38、发:开放。

39、佳木:好的树木。

40、秀:植物开花、结实。

41、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42、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

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43、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

44、负者:背东西的人。

45、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46、伛偻:腰背弯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

47、提携:小孩子。

48、临:靠近,这里是“……旁”的意思。

49、渔:捕鱼。

50、酿泉:名作状,用泉水。

51、洌:清醇。

52、山肴:野味。

53、野蔌:野菜。

蔌,菜蔬。

54、杂然: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55、陈:摆列。

56、酣:尽情地喝酒。

57、丝:琴、瑟之类的弦乐器。

58、竹:箫、笛之类的管乐器。

59、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家和诗人。

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2,《醉翁亭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上任的第二年,作者在文中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美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现作者政治理想以及旷达情怀。

1、原文:环滁皆山也。

环滁:环绕着滁洲城。

环,环绕。

译文: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

2、原文: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其:代词,指滁州。

诸:各个。

林:树林。

壑:山谷。

尤:尤其,特别。

美:秀丽。

蔚然:茂盛的样子。

深秀:幽深秀丽。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译文:城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丽。

远远看去,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3、原文: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于:从译文: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

4、原文: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翼然临于泉上: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

临:靠近于:在译文:山势回环,山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5、原文: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译文:建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6、原文: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取名,命名。

译文: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7、原文: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译文:太守和客人来到这里饮酒,喝少量的酒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8、原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意:情趣。

在乎:在于。

译文: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9、原文: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领会寓:寄托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中。

10、原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若夫:用在一段的开头,用来表示提出另一事。

要说那......,像那......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霏,雾气开,消散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归,聚拢。

暝,昏暗。

晦明变化: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译文:要说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显得得昏暗,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幻不定之时,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11、原文: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芳:香花。

发:开放。

幽香:清幽的香味。

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秀:茂盛,繁茂。

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

天高气爽。

译文:春天野花开放,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夏天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秋天天高气爽,冬天水位低落,石头显露出来,这是山中的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

12、原文: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早晨上山,傍晚回来,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13、原文: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至于:说到那......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倒装句,即“于树休”)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

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伛偻:腰背弯曲,这里指老年人。

提携:搀扶带领,这里指小孩子。

(借代手法)译文: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旅游。

14、原文: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临:靠近。

渔:钓鱼。

酿泉:名词作状语,用酿泉的水。

洌:清澈。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山肴:拿山野里打来的鸟兽做的菜,俗称“野味”。

野蔌:野菜。

蔌,菜蔬。

杂然:错杂的样子。

前:在前面。

陈:摆开。

宴:名词作动词,兴办酒宴。

译文:来到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泉水酿酒,泉水香,酒甘醇;山中的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在面前摆着,这是太守举行酒宴。

15、原文: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会畅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酣:尽情地喝酒。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弈:下棋。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觥:酒杯。

筹:酒筹。

交错:交互错杂。

译文:宴饮酣畅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起或坐,这是宾客们尽情地欢乐。

16、原文: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苍颜:脸色苍老。

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

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译文: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喝醉了的太守。

17、原文: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已而:不久。

译文: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人影疏疏落落,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在后面。

18、原文: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翳:遮盖。

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

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译文:树林枝叶茂密成荫,鸟雀到处鸣叫,这是游人离去鸟雀就欢乐了。

19、原文: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①其乐②: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乐①:意动用法,以…为乐。

乐②:快乐。

译文: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懂得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一同游玩为快乐,却不知道太守因他们的快乐而快乐。

20、原文: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乐:快乐。

以:用译文: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

21、原文: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谓:为,是。

译文: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

常见重点问题简答1、出自本文的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通常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本意水落下去,石头就显露出来。

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大白。

峰回路转:亦作山回路转。

①谓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

②今常用来比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了新的转机。

前呼后应:本指前行的人向后行者呼喊,后行者向前应答。

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

风霜高洁:指天气高爽霜色洁白,秋高气爽。

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

形容宴饮尽欢。

往来不绝: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2、全文的主旨是:与民同乐。

“乐”字贯穿全文的线索。

3、用原文语句回答:①、写醉翁亭命名的缘由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②、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④、写山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云归而岩穴暝;⑤、写春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⑥、写夏景的句子是:佳木秀而繁阴;⑦、写秋景的句子是:风霜高洁;⑧、写冬景的句子是:水落而石出者;⑨、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共写了哪四个场面: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⑩、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⑾、表现禽鸟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⑿、照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4、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是指什么?“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

”5、对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6、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写景的作用是什么?由远而近;写醉翁亭周围环境的优美,引出醉翁亭,为下文写太守与民同乐作铺垫。

7、请抓住一个特点,对文章的第二小节进行赏析。

示例:语言简洁。

这一小节写了山间的朝暮之景和四季之景,每种都抓住最主要的特点,只写了一句话。

言简意赅,作者的情感也蕴涵在里面。

(大意正确即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滁州的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

太守为人民安居乐业而高兴。

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揭示了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

9、本文以乐为线索,由景生情,情景交融,表达了欧阳修怎样的情怀?(或文章的主题)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被贬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

10、简要阐述本文中“醉”和“乐”之间的关系。

“醉”和“乐”是统一的。

作者因乐而醉,醉又增添了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11、“太守之乐”具体有哪些?其本质是什么?(1)“山水之乐”;(2)“宴酣之乐”;(3)“乐人之乐”。

三乐归一,其本质都是“与民同乐”。

1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太守之乐其乐”的含义。

一是借欣赏山水秀丽景色,排遣心中抑郁,二是借与众人游琅琊山,寄寓与民同乐的理想。

13、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两人有都被贬的政治遭遇,但都“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都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14、本文是一篇寓情于景的山水游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15、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相同点:与民为乐。

积极意义:形成一种关注民生的意识。

16、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

17、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18、本文最后一段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用意?众人游宴之乐,揭示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

19、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