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大吸收波长:max
最大吸收峰值:max
例:丙酮 m正a己x烷= 279nm ( =15)
• 基本术语:红移、蓝移、生色基、助色基
红移(向红移动):最大吸收峰波长移向长波。 蓝移(向蓝移动):最大吸收峰波长移向短波。
生色基:产生紫外(或可见)吸收的不饱和基团, 如:C=C、C=O、NO2等。
助色基:其本身在紫外或可见光区不显吸收,但当其与生色基 相连时,能使后者吸收峰移向长波或吸收强度增加 (或同时两者兼有),如:-OH、-NH2、Cl等。
质谱:化合物电离后按照荷质比被仪器分离并记录下来而 得到的谱图。
横坐标:m/e (质荷比) ; 纵坐标:相对强度(丰度)
100
相 80 对 强 60 度 40 %
20
0 2
m/e
12 14 16 17
甲烷的质谱
最强的峰为基峰,规定其强度为100%. 峰的强度与该离子
出现的几率有关。丰度最高的阳离子是最稳定的阳离子。
产生的正离子流受到电场的加速,并在强磁场的作用下,然后按质 荷比(m/z)大小把生成的各种离子分离,检测它们 的强度,并将 离子按其质荷比大小排列成谱,这种分 析研究的方法叫作质谱法。
质荷比(m/z)是离子的质量(m)与其所带的电 荷(z)之比, m以原子量质量单位计算,z以电子电 量为单位计算。
在质谱图中,处于分子离子峰右边丰度较小的 M+1, M+2峰是有同位素引起的,称为同位素峰
有机质谱常用的电离方式:电子轰击电离(EI),化学电 离(CI),电喷雾电离(ESI)。其中电子轰击电离是最常 用的电离方式。
EI产生分子离子峰进一步碎裂成碎片峰。分子离子峰的裂 解常有一定的规律,可用于进行结构鉴定。
第六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前 言: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即测定)—— 从分子水平 认识物质的基本手段,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过 去,主要依靠化学方法进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其 缺点是:费时、费力、费钱,试剂的消耗量大。
鸦片中吗啡碱结构 的测定,从1805年 开始研究,直至 1952年才完全阐明, 历时147年.
红外光谱(IR)
(Infrared Spectroscopy, IR)
6.1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6.2 红外光谱的一般特征 6.3 红外图谱的解析
概述
红外光谱就是当红外光照射有机物时,用仪器记 录下来的吸收情况(被吸收光的波长及强度等)。
۩ 红外光谱研究的是分子运动(振动)的光谱。 ۩ 该分析具有测试方法简单、迅速、所需试样量
*
n*
*
n*
E
n
*
*
* 和 n* 跃迁,吸收波长:< 200nm (远紫外区); * 和 n* 跃迁,吸收波长: 200~400nm (近紫外区);
2. 紫外光谱图
吸收峰的位置、吸收强度
15
12
9
6 3
200 220
260 280
nm
320 340
横坐标:波长(nm)
纵坐标:A, , lg,T%
少、获得信息量大,仪器价格较低等特点。
红外光可分为三个区域:
近红外区: 中红外区: 远红外区:
波长(m) 0.75 ~ 2.5 2.5 ~ 15.4 15.4 ~ 830
波数(cm-1) 13330 ~ 4000 4000 ~ 650 650 ~ 12
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红外吸收波数范围:4000 ~ 650cm-1 红外光谱法主要讨论有机物对中红外区的吸收。
大多数阳离子带电荷+1,故其峰的m/e值为阳离子的质量; m/e值最大的是母体分子的分子量. (除非母体离子发生裂解等)。
[质谱表]
m/e
2
相对强度 1.36
甲烷的质谱表
12
13
3.65 9.71
14 18.82
15 90.35
16
17
ຫໍສະໝຸດ Baidu
100.00 1.14
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M+)即为物质的精确分子 量。
紫外光谱(UV)
1. 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1) 紫外光谱的产生(电子跃迁)
E=hv
E=
hc
分子吸收紫外光区的电磁辐射,引起电子能级的跃迁即成
键电子或非键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 200nm 远紫外区 ; 200 ~ 400nm 近紫外区
2) 电子跃迁的类型 有机分子最常见的电子跃迁: * * n* n* 跃迁所需能量大小顺序: * > n* > * > n*
OH O HO
NCH3 吗啡碱
而现在的结构测定,则采用现代仪器分析法,优点: 省时、省力、快速、准确,试剂耗量是微克级的,甚至更少。
它不仅可以研究分子的结构,而且还能探索到分子间 各种集聚态的结构构型和构象的状况,对人类所面临
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对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紫外光谱(ultraviolet spectroscopy 缩写为UV)、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 缩写为IR)、 核磁共振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缩写为NMR) 质谱(mass spectroscopy 缩写为MS).
6.1 IR的基本原理
6.1.1 分子振动与红外光谱 6.1.2 分子振动的类型 6.1.3 红外吸收峰产生的条件
6.1.1 分子振动与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分子的近似机械模型——弹簧连接小球。 分子的振动可用Hooke’s rule来描述:
1 k( 1 1 )
(1)
2 m1 m2
红外光谱中,频率常用波数—每厘米中振动的次数表示。 波数与波长互为倒数。 σ=1/λ= ν/c, c为光速.
相邻的键发生均裂为a-裂解,异裂为i-裂解
有机质谱得到的信息:
1)分子量,通过分子离子峰。
2)某些元素氯、溴、碘的存在,通过分子离子峰或碎片 峰的同位素峰。
3)官能团信息,通过特征系列峰。
4) 根据碎片离子峰 和分子离子峰与碎片离子峰的差值来 推测分子结构中可能存在的结构单元。
在分子光谱中,根据电磁波的波长(λ) 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如下图所示:
质谱(MS,Mass Spectrometry)
1基本原理
有机化合物的蒸气在高真空下(0.1~1Pa)受到能量 很高的电子束的轰击,失去一个电子变成分子离子。
AB e
A B 2e
由于电子质量很小,分子离子的质量等于化合 物的分子量。 电子束能量约70ev,在此能量下,分 子离子迅速裂解成各种带正 电荷和不带电的碎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