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

合集下载

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

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

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自我照顾、自我保护、自我控制等。

康复训练中,要培养弱智小孩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尽可能地独立生活。

要求:能逐渐做到自己穿衣、洗脸、刷牙、梳头、洗澡、上厕所、吃饭、喝水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训练要有计划,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逐步加深。

2)训练要有规律,每天训练时间要固定,不能断断续续。

3)训练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小孩慢慢适应和进步。

4)训练要有鼓励,要及时给予小孩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

5)训练要有互动,要与小孩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关注和重视。

康复训练对于智力残疾人的发展和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的训练和指导,可以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社交能力、研究能力等,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生活。

1.自理训练自理训练是指孩子们学会穿衣、进食、个人清洁、如厕等自我照顾的能力。

这与孩子的认知和体能密切相关,彼此相互影响。

因此,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发育水平选择训练的时机。

如果训练及时,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要求孩子们逐渐掌握基本的自理技巧和步骤,能够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饮食和个人卫生。

同时,还需要能够适应周围环境,应用已有的自理常识,满足生活的需要。

2.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孩子与他人(包括儿童和成人)交往的能力。

作为社会的一员,孩子必须适应所处社会的文化背景和要求。

因此,必须根据年龄教会孩子一些生活常识,以便被社会所接受。

主要内容包括礼貌用语、与人交往的称呼、交通规则、公共场所规则以及与同伴友好相处等。

要求孩子们逐渐能够与别人友善合作,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关系,掌握一般社会认可的行为,以便适应社会。

3.游戏的作用儿童需要游戏,就像成人需要工作一样。

儿童通过游戏可以研究和成长。

游戏成为儿童研究的媒介,对于儿童的身体发育、受教育机会、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启发、心理和社会化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残疾人的心理辅导与康复发展

残疾人的心理辅导与康复发展

残疾人的心理辅导与康复发展残疾人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身体上或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障碍。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心理辅导和康复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残疾人的心理辅导与康复发展,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一、残疾人心理辅导的重要性残疾人在面对身体或心理上的困难时,往往会感到沮丧、无助甚至绝望。

心理辅导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们正视自己的困境,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心理辅导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增强自信心,培养应对困难的能力。

二、残疾人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1. 倾听和理解心理辅导师应该倾听残疾人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感受和困惑。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帮助他们宣泄情绪,减轻内心的负担。

2. 心理支持残疾人常常需要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心理辅导师可以通过赞美、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提高自尊心。

3. 建立应对策略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

心理辅导师可以帮助他们制定应对策略,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社交技巧残疾人常常面临社交障碍,缺乏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

心理辅导师可以通过训练和指导,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残疾人康复发展的重要性残疾人的康复发展是指通过各种康复措施和方法,帮助他们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尽可能地融入社会。

康复发展不仅仅关注身体上的康复,还包括心理、社交和职业等方面的发展。

四、残疾人康复发展的方法和途径1. 医疗康复医疗康复是残疾人康复发展的基础。

通过医疗手段和药物治疗,帮助他们恢复身体功能,减轻病痛。

2. 职业康复职业康复是残疾人实现自立和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

通过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经济独立。

3. 心理康复心理康复是残疾人康复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4. 社交康复社交康复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智力残疾的康复训练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智力残疾的康复训练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智力残疾的康复训练智力残疾的康复训练一、什么是智力残疾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

智力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障碍而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

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滞;或者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

二、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基本要素1.康复训练的内容智力残疾的教育康复主要包括六个领域,它们是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了儿童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要按照这些方面为智力残疾儿童提供全面的康复训练,促进他们的发展与功能改善。

2.制定个别化训练计划为了使康复训练能够系统有效地进行,应该针对每个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适合该儿童的个别化训练计划。

制定这一计划的步骤是:首先根据六个领域中的训练目标,对照儿童的具体状况进行观察,了解儿童的现有水平,确定最适合该儿童需要的训练目标,列入个别化训练计划,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儿童进行康复训练。

3.实施康复训练可以在学校、机构或家庭里进行。

4.评估康复训练始终伴随着评估。

三、成年智力残疾人的康复训练(一)成年智力残疾的概念成年智力残疾一般是指成人(18周岁以后,包括18岁),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大脑出现器质性的损害,或者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障碍。

也就是说,这些成人的智力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的平均智力发展水平,同时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障碍。

(二)康复基本知识1、成年智力残疾人的康复原则(1)自立性原则(2)个别化原则(3)小步子、多重复的原则(4)功能性原则(5)充分发挥潜能的原则(6)参智力残疾的康复训练与性原则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

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

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是为了提高智力残疾人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克服智力障碍,实现自我独立和自主发展。

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认知训练、社会交往训练、生活自理训练等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相关的训练内容和技巧。

1.认知训练:认知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智力残疾人的注意力、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常用的训练方法包括:-游戏训练:通过各种游戏培养智力残疾人的注意力、反应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数字训练:通过数字游戏、计算训练等提高智力残疾人的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记忆训练:通过记忆游戏、背诵练习和记忆策略的培训,提高智力残疾人的记忆力。

-专项训练:根据智力残疾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比如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ADHD)训练、眼手协调训练等。

2.社会交往训练:社会交往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智力残疾人的社会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常用的训练方法包括:-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训练智力残疾人的社会交往能力,让他们模仿不同的社交情境,学习正确的交流方式和礼仪规范。

-社交技巧训练:通过模拟社交活动、情境研讨等方式,教授智力残疾人与他人建立友好关系、解决冲突、表达自己等方面的技巧。

-团体训练:组织智力残疾人参加各种团体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生活自理训练:生活自理训练的目的是培养智力残疾人的日常生活技能,提高其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常用的训练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包括个人卫生、饮食管理、穿衣整理、居室整理等方面的培训。

-社会适应能力训练:教授智力残疾人如何适应社会环境,包括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乘坐交通工具的方法、购物理财等方面。

-职业技能训练:根据智力残疾人的能力和兴趣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在进行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个体化训练:根据智力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注重培养其个体优势和特长。

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

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

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1.感知能力训练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

进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范围的训练。

2.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

大运动是指身体姿势或全身的动作而言,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

从儿童的发展来看,有很明显的顺序性(弱智儿童也按这个顺序发展),并在一定的月龄范围出现(弱智儿童就不一定按同龄正常儿童同样的月龄范围出现),这是因为运动的发展与生理成熟有密切关系。

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功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动作的力度和速的一名成员,小孩必须适应他所处社会的文化背景或要求,因此必须结合年龄教会小孩一些生活常识,以便被社会所接受。

主要掌握礼貌用语、与人交往的称呼、交通规则、公共场所规则、与同伴应友好相处等。

要求:能逐渐做到与别人友善合作,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关系,掌握一般社会认可的行为,以便适应社会。

7.通过游戏进行训练和学习儿童之需要游戏,犹如成人之需要工作,儿童从游戏中学习,“游戏”就成为儿童学习的媒介,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长伴侣。

游戏能增进儿童身体的发育,增加受教育的机会.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协助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化发展。

听力语言残疾康复.婴幼儿和小儿时期法生听觉障碍的儿童,由于听不到声音和语言,无法学会说话,因而发生言语障碍8.教育干预教学着重形象思维。

主要利用挂图、投影幻灯片、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直观教学,同时采取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式。

特殊训练:主要利用在校午餐、午睡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刷碗、叠被、打扫卫生。

帮厨师摘菜、洗菜、做凉菜。

4年级以上的学生设有编织、缝纫机及手工制作工艺品课等。

此外还安排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上街购物,参加运动会、体操文艺表演等活动,从中培养和加强他们生活自理、经济活动,劳动技能、社会责任等能力的发展。

智力残疾儿童的家庭康复训练

智力残疾儿童的家庭康复训练

智力残疾儿童的家庭康复训练上传: 彭琅更新时间:2012-12-28 12:27:15智力残疾儿童的家庭康复训练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智力残疾人的康复知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残疾人的康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党中央提出:到2015年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就拿我们学校的智残教育来说,也推行了“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的教育模式。

早期康复对智残孩子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智残孩子的康复场所最理想的莫过于家庭,而家长则是最适合的康复师。

今天在座的各位大多数来自社区康复协调员,你们的职责就是指导好家长如何进行家庭康复,为家长提供必要的康复知识和技能。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智力残疾儿童的家庭康复知识和技能。

一、智力残疾的概念(一)智力残疾的定义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适应行为障碍。

智力残疾是智力落后于普通人的一种症状。

说它是症状,因为它不是疾病,而是由各种病因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或神经系统的发展发生停滞,而表现出的大脑功能障碍。

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低下;(儿童)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智力损伤;(成人)老年期的智力明显衰退导致的痴呆。

(老人)(二)认识智力残疾1.智力发展的不平衡:任何一个智力残疾在他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组成智力的各个方面的残疾程度和发展速度并不完全相同,这就是个体智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了解智力残疾在不同方面,表现出的不同残疾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在不同方面的能力和需要为他们设计个别康复训练方案。

2. 智力的高低没有绝对界线:轻度智力残疾与普通人之间确实没有一条明显的界限。

有许多智力残疾人,需要人们稍稍的帮助就可以走上健全人的生活道路。

尤其在他们年幼的时候,这种帮助就更为重要。

但若残疾程度很重,则终生需要帮助。

(三)智力残疾的分级及各级特征每个智残儿童彼此之间各不相同,根据儿童的智力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们将智残儿童分成4级。

智力残疾康复

智力残疾康复

智力残疾康复培训内容一、基本概念1.智力:动物用本能来适应环境,人类则以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适应环境。

简单地说,适应环境的能力就是智力。

韦氏智力量表的设计者韦克斯勒(Wechsler)解释说:“智力是个人有目的的行动、合理的思想和有效的应付环境的总能力。

”这句话说明智力是个体行为、思想和能力的总和。

另外韦氏还坚持智力应该不单纯是智力潜能,应该包括非智力因素。

因为非智力因素如:健康、动作、气质、焦虑程度、个性等因素会影响智力的发展。

归纳起来,可以认为:(1)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即获得知识的能力。

(2)智力是适应环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

2. 智力残疾又称弱智、智力落后、智力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

目前在我国常用的定义是根据1986年国务院批准的定义:“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

包括:(1)在智力发育期(18岁以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缓;(2)智力发育成熟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智力损害或老年性的智力明显衰退。

智力残疾的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1)智力不足或智力发展明显落后。

正常人平均智商为100,并在70-130范围内呈钟形正态分布。

凡智商低于70(IQ)分者,视为智力残疾。

(2)缺乏适当的社会行为或伴有明显的社会行为障碍。

如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缺乏、交往能力的缺乏、从事活动所需的灵敏度和运动能力等明显低下等。

3.智力残疾儿童是指智力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并在社会行为的适应方面也有明显障碍的儿童。

4.成年智力残疾人一般指成年人(18岁及以后),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大脑出现器质性损害,或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持续障碍以及心理活动障碍。

5.智商:智商(IQ)是指通过某种智力量表测得的智龄和实际年龄的比,不同的智力测验,有不同的IQ值,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社会适应行为。

通常所用的是WeChsler儿童智力量表,也是判断智力水平的重要依据。

智力残疾人康复实施方案

智力残疾人康复实施方案

智力残疾人康复实施方案智力残疾人康复是为了提高智力残疾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其能够融入社会生活。

下面是一份智力残疾人康复实施方案,旨在促进智力残疾人的全面发展。

一、康复评估1. 了解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包括智力水平、身体状况、家庭背景等。

2. 进行智力评估,确定智力残疾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弱势领域。

3. 进行生活能力评估,包括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学习能力等的评估。

4. 进行家庭环境评估,了解智力残疾人在家庭中的支持和资源情况。

二、康复目标制定与计划1.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目标,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智力残疾人的康复重点。

2. 制定康复计划,包括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学习、体育运动等活动。

3. 给予家庭支持,提供有关智力残疾人康复的培训和指导。

三、身体康复1. 进行常规的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2. 进行康复体育运动,如游泳、轮椅篮球等,提高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3. 进行物理治疗,如按摩、热疗等,促进肌肉松弛和血液循环。

四、智力开发和教育1. 提供个性化的认知训练,如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等,提高智力残疾人的认知能力。

2. 提供社交技巧培训,如互动能力训练、情绪控制训练等,提高智力残疾人的社交能力。

3.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通过教育游戏、电子学习资源等,提高智力残疾人的学习能力。

五、职业培训与就业指导1. 根据智力残疾人的能力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培训。

2. 提供就业指导,为智力残疾人寻找适合的职位,并提供相关就业技能培训。

3. 提供就业支持,如进行就业跟踪服务,帮助智力残疾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六、心理支持和社会参与1. 提供情感支持,设立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智力残疾人应对情绪困扰和心理压力。

2. 组织社交和娱乐活动,如康复集体活动、社区互助活动等,提高智力残疾人的社会参与度。

3. 培养社会责任感,鼓励智力残疾人参与志愿者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尊心。

七、定期评估和调整1. 定期对智力残疾人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康复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残疾人的职业康复的内容有哪些呢

残疾人的职业康复的内容有哪些呢

残疾人的职业康复的内容有哪些呢在我们的社会中,残疾人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和支持的群体。

职业康复对于残疾人来说,是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那么,残疾人的职业康复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呢?首先,职业评估是残疾人职业康复的基础环节。

这一过程旨在全面了解残疾人的身体状况、技能水平、教育背景、职业兴趣和职业适应性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专业的评估工具和方法,比如身体功能评估、心理测试、职业技能测试等,来确定残疾人的职业潜能和可能面临的职业障碍。

对于身体残疾的人来说,评估其身体功能的受限程度以及剩余功能的利用潜力至关重要。

例如,一位肢体残疾的人,需要评估其肢体活动范围、力量、耐力等,以判断其适合从事何种体力劳动强度的工作。

对于有智力或精神障碍的残疾人,心理测试可以帮助了解他们的认知能力、情绪稳定性、注意力集中程度等,从而为选择合适的职业提供依据。

职业咨询是职业康复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完成职业评估后,专业的职业咨询师会根据评估结果,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建议。

这包括介绍不同职业的特点、要求和发展前景,帮助残疾人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就业期望。

比如,对于一位视力有障碍的残疾人,职业咨询师可能会建议其考虑从事按摩、音乐演奏、电话客服等对视力要求较低的职业,并向他们介绍这些职业的培训途径和就业机会。

职业培训是帮助残疾人获得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会根据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和职业目标来确定。

对于缺乏基本工作技能的残疾人,可以提供诸如计算机操作、办公软件使用、手工制作等基础技能培训。

对于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的残疾人,可以开展更具专业性的培训,如会计、美容美发、电子商务等。

培训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集中授课、实践操作、在线学习、师徒传授等。

同时,为了提高培训效果,还会根据残疾人的学习特点和进度,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

除了技能培训,工作适应训练也是职业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们融入社会,增强社会和谐与包容性,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03
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
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均衡发展,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
目标。
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智力残疾人士的关注 度不断提高,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得到了快速发展。越 来越多的智力残疾人士开始享受到社区康 复训练与服务带来的便利和支持。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收集服务对象和相 关方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优化服务 方案。
05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 与服务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城市的社区康复中心
康复训练
该中心为智力残疾人提供各种 康复训练,包括认知训练、生 活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 ,旨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
独立性。
社区融合
该中心还注重智力残疾人与社 区的融合,通过组织活动和交 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家庭参与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康复训练过程, 共同帮助智力残疾人士更好地融入 社会。
04
智力残疾的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的类型与内容
医疗康复服务
教育支持服务
为智力残疾人士提供医疗诊断、药物治疗和 康复训练等医疗支持,帮助他们恢复身体功 能和心理健康。
为智力残疾人士提供特殊教育、职业培训和 技能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获得知识 和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社会资本建设
该项目还注重社会资本的建设,包括社区建设和社区参与等,以帮 助智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区和社会。
06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 与服务展望
当前研究的不足与问题
1 2 3

智力残疾人康复实施方案

智力残疾人康复实施方案

智力残疾人康复实施方案
智力残疾人康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促进智力残疾人的康
复和融入社会,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智力残疾
人康复实施方案应该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医疗、教育、职业培训、社会支持等方面,以全面提升智力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
与度。

首先,医疗方面是智力残疾人康复的基础。

医疗机构应该提供全面
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心理
辅导等,以帮助智力残疾人改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其次,教育是智力残疾人康复不可或缺的部分。

教育机构应该为智
力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包括特殊教育课程、个别辅导等,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能力,为将来的社会融入做好准备。

另外,职业培训也是智力残疾人康复的重要环节。

社会应该为智力
残疾人提供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机会,包括技能培训、职业指导等,帮助他们获得一技之长,增强就业能力,实现自立生活。

此外,社会支持也是智力残疾人康复的关键。

社会应该加强对智力
残疾人的关爱和支持,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康复服务机构、制定康复
政策、推动社会融合等,为智力残疾人创造一个包容、温馨的社会
环境。

综上所述,智力残疾人康复实施方案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疗、教育、职业培训、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协同配合。

只有全社会
的共同努力,才能为智力残疾人的康复和融入社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智力残疾人康复工作中,让每一个智力残疾人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
请你注意看!
手电筒、彩色玩

/、
3
能用目光追视移动物体
2
大部分能
1
小部分能
0
不能完成
3.分辨味道
尝尝这是什么 味道?
醋、糖、黄连、 盐、辣味食品
3
能分辨酸甜苦咸4种味道
2
能分辨2-3种味道
1
能分辨1种味道
0
不能表达
4.分辨气味
闻闻这是什么 味道?
香水、墨汁
3
能闻出气味,分辨香臭
2
能分辨多数特定气味
1
2
大部分认识
1
小部分认识
0
不认识钱币,不知道用途
本领域合计分:
语言交往能力
1.知道自己 的名字
你叫什么名 字?
3
说出自己的名字
2
提示后说出自己的名字
1
对呼唤名字有反映
0
不知道自己名字
2.服从简单 指令
请坐下。请举 手。请把玩具给 老师。把眼睛闭 上
椅子、玩具
3
会听从一般语言指令
2
稍力魄示下会听从一般语言指令
2
:能分辨出6项中的3-5项
1
能分辨出6项中的1-2项
0
不能分辨
本领域合计分:

1.认识物体
老师把这些东
玩具、糖果
3
当物品更换位臵时,能全部找到
领域知能力
项目
的存在
指导语
西换个地方,你 能找到吗?
器具及情景


评分依据
评估计分
初 次
中 期


2
当物品更换位臵时,会一一寻找
1

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

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

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智力残疾是指由于脑部发育异常或发生脑损伤,导致智力水平低于正常人群的一类残疾。

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旨在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提高智力残疾人的认知、社交、生活自理等能力,使其逐步实现自我管理、社会融入和自主生活。

下面详细介绍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

1.认知训练认知训练主要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认知训练,可以提高智力残疾人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和集中力,以及记忆、思维和语言等高级认知功能。

认知训练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智力残疾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设置,例如通过触觉、视觉和听觉等感知训练,提高感知能力;通过注意力训练,增强注意力和集中力;通过记忆训练,提高记忆能力;通过思维训练,提高智力残疾人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语言训练,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

2.社交训练社交训练主要目的是提高智力残疾人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智力残疾人在社交交往中可能存在沟通障碍、行为不当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社交训练以提高其社交技能。

社交训练的内容可以包括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礼貌用语、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等。

3.生活自理训练生活自理训练是指通过训练智力残疾人进行个人卫生、饮食、穿着和日常生活技能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生活自理训练,可以提高智力残疾人的自理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动。

生活自理训练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如何洗手、刷牙、洗脸、洗澡、穿衣、饮食等方面的技能。

4.运动康复训练运动康复训练是指通过体育运动来提高智力残疾人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

运动康复训练可以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和协调训练等。

通过运动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智力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改善其体质和机能。

在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个体化训练不同的智力残疾人在认知、社交和生活自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设置。

个体化训练可以提高训练效果,使智力残疾人能够更好地适应训练内容。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一项重点工程。

为了康复训练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有效的改善残疾人功能状况,特定此方案.本方案服务对象为高密市有康复需求的9岁(含)以下智力残疾儿童,针对其运动、感知、认知、精神、言语、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康复治疗.一、服务要求(一)每名儿童在医院内训练时间至少6个月,每日至少2个小时,每周至少一次对家长进行家庭康复指导,对智力残疾儿童进行科目的讲解培训与康复的认知程度的提高,每月至少一次集中家长培训和社会融合活动,提高患儿家长对康复训练的认知。

(二)康复训练内容包括运动、感知、认知、言语、精神、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能力训练,并通过创立主题、音乐游戏、体感活动、多屏互动等活动方式组织展开训练。

(三)康复训练形式包括个别教学、小组教学、集体教学与训练和家庭社区融合活动等。

①个别教学与训练:要求康复人员与儿童1:1或1:2,进行针对性训练。

②小组教学与训练:要求一名康复人员,3—6名儿童,儿童融入小组.注:如果是外出小组课或是能力低下/小年龄段儿童则需2名康复人员,主辅分工。

③集体教学与训练:要求两名康复人员,主辅分工,6—12名儿童。

④家庭社区融合活动:根据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提供社区和家庭康复指导和跟踪随访,帮助家长完成在家庭和社区的康复目标.以上个别教学、小组教学、集体教学与训练活动和家庭社区融合活动均要求对儿童的能力分析准确,目标制定适当,康复方案规范,有互动评价表,康复教学与训练组织实施顺畅,方法手段多样,每名儿童康复训练目标实现75%以上.(四)智力残疾儿童初入院评定及制定详细康复训练计划。

(五)训练每个月时进行阶段性功能评估(包括儿童的运动、感知、认知、精神、言语、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领域),总结康复效果和现状,对比前测做出阶段性康复效果报告,提出进一步干预意见和建议,并制定下个月康复治疗计划。

残疾人康复训练活动

残疾人康复训练活动

残疾人康复训练活动
1. 身体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按摩和其他康复
技术,旨在帮助残疾人恢复或增强其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和身体
平衡能力。

2. 日常生活训练,针对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进行训练,包括如何穿衣、洗漱、进食、上下楼梯等技能训练,以提高其
独立生活能力。

3. 辅助器具使用培训,指导残疾人正确使用助行器、轮椅、假肢、义肢等辅助器具,以提高其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

4. 社交技能训练,帮助残疾人建立社交技能,包括沟通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交情绪管理能力,以提高其社会融入能力。

5. 心理健康辅导,针对残疾人可能面临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治疗,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情绪管
理能力。

总的来说,残疾人康复训练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康复计划,旨
在全面提升残疾人的身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生活。

这些训练活动需要
专业的康复医生、物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多学科专业团队共同
参与,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内容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内容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内容
针对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运动功能训练:通过各种运动活动,如游泳、跑步、球类运动等,帮助患儿改善肌肉协调、稳定性和运动控制能力,提高肌肉力量和柔韧性,促进身体的整体发展。

2. 平衡训练:通过站立平衡练习、单脚站立、坐立平衡训练等,帮助患儿提高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

3. 智力训练:通过认知游戏、问题解决、记忆训练等,培养患儿的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包括如何独立进食、穿衣、洗漱等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以提高患儿的自理能力。

5. 语言和沟通训练:通过言语表达、语音训练、交流训练等,帮助患儿改善语言和沟通能力。

6. 社交训练:通过与其他儿童进行互动、团队活动等,帮助患儿发展社交技能和建立人际关系。

7. 器械辅助训练:如康复器械、正畸器械等,通过正确使用这些辅助工具,帮助患儿进行特定肌肉的力量和运动控制训练。

8. 家庭参与训练:强调家庭的积极参与,通过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辅助和鼓励,加强儿童的康复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应根据患儿的情况和程度进行个体化设计,并由专业的康复团队进行指导和监督。

同时,康复训练应持续进行,并与其他医疗治疗措施相结合,以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治疗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治疗

二级(重度)智力残疾
发展商26-39、智商20-34 ,适应性行为差 具体表现:
(1)生活能力即使经过训练,也很难达到自 理,需要他人照料; (2)运动及语言发育差,与人交往能力也差
三级(中度)智力残疾
发展商40-54、智商35-49 ,适应性行为不完全 具体表现: (1)实用技能不完全; (2)生活能部分自理,能做简单的家务劳动, 具有初步的卫生及安全常识,但阅读及计算能 力很差,对周围环境辨别能力差; (3)能以简单的方式与人交往。
障碍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等级。
适应性行为的年龄特征:婴儿期和儿童早期 儿童期和青少年早期 青少年后期和成年期
在病因上,分为临床类和非临床类
临床类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原因,认为智力残疾
是一种存在于个体之中,且又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运 用合适的评估工具或手段加以诊断的缺陷状况。由医
学和心理学领域的学者提出。(重度、极重度可以,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治疗
一、认识智力残疾
主要内容:


智力残疾概念的演进 智力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基本对策
需探讨的几个问题



1.为什么社会文明的发展能够不断提升人类对智 力残疾的认识? 2.科技进步和社会文化价值如何影响人类对智力 残疾问题的解决? 3.如何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信息技术、 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用于智力 残疾的康复实践?
(生物医学 神经心理学)

1921年 美国智力落后协会(AAMD)和全美心理卫生委员会共同提 出,后多次修订,
1959-1983 5次修订,1992年第9次修订,2002年第10次修订 我国的智力残疾定义

1、1983年AAMD定义的基本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
1.感知能力训练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
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

进行视觉、听觉、触觉、
嗅觉和味觉等范围的训练。

2.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

大运动是指身体姿势或全身的动作
而言,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


儿童的发展来看,有很明显的顺序性(弱智儿童也按这个顺序发

),并在一定的月龄范围

现( 弱智儿童就不一定按同龄正常儿童同样的月龄范围出
现) ,这是因为运动的发展与生理成熟有密切关系。

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功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动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纵物件和运用工具。

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如大把抓、手指捏、穿珠、写字等训练,这些动作较小,也较精巧,精细动作训练是康复训练中必要的训练领域。

要求:能逐渐做到依据视觉指示做精细而准确的动作。

精细技巧训练时必须由大到小,由易到难,
逐步加深。

3.语言与交往能力训
练语言是思维的手段,是与人交往的工具,对于一个生活在社会中
的小孩来说极为重要,弱智小孩绝大多数都有言语障
碍,
因此康复训练中。

言语训练占极

重要的位置。

要求:能逐渐做到会用目视、点头、摇点、微笑、动作等表示理解他人的说话,并能用别人能理解的声音、单词、句子、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4.认知能力训练认知能力主要是指认识事物的能力,弱智小孩这方面的能力很差,主要
原因是认知能力建立在概念上。

而概念要用语言来表达,弱智小孩言语差,不能用语言表
达概念,因而认知能力就很差。

要求:能逐渐做到利用视和听认知外界事物,懂得生活常识、自然常识等,并作出正确反应 ( 语言或动作均可 )。

学习的范围有:
(1)身体主要部位名称。

(2)衣物、日常用品的名称及用途。

(3)室内物品,小家电的名称及用途。

(4)认识周围环境,包括通道、楼梯、街道、公厕(男、女标志 )、公共场所、交通标志等。

(5)自然环境的知识,包括天气、温度、动、植物名称、习性等;方位、时间、颜色、
形状、数量、是非好坏等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小孩在不依赖他人的帮助下,每日必须进行 5 的最基
本动作,主要包括穿衣、进食、个人清洁、如厕等自理能力。

自理训练和认知、体能有着极
其密切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因而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发育水平选择时
机,训练越及时,效果越明显。

要求:能逐渐做到会运用基本的生活自理技巧和步骤。

照料个人每日的起居饮食及个人卫生;并能配合环境,运用已有的自理常识,应付生活上的需
要。

6.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与他人 (包括儿童与成人 ) 交往的能力,作为社

的一名成员,小孩必须适应他所处社会的文化背景或要
求,因此必须结合年龄教会小孩一些生活常识,以便被社会所接受。

主要掌握礼貌用语、与人交往的称呼、交通规则、公共场所规则、与同伴应友好相处等。

要求:能逐渐做到与别人友善合作,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关系,掌握一般社会认可的行为,以便适应社会。

7.通过游戏进行训练和学习儿童之需要游戏,犹如成人之需要工作,儿童从游戏中学
习,
“游戏”就成为儿童学习的媒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长伴侣。

游戏能增进儿童身体的
介,
发育,增加受教育的机会.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协助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化发展。

听力语言残疾康复.婴幼儿和小儿时期法生听觉障碍的儿童,由于听不到声音和语言,无法
学会说话,因而发生言语障碍
8.教育干预教学着重形象思维。

主要利用挂图、投影幻灯片、录音、录像等方式进
行直观教学,同时采取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式。

特殊训练:主要利用在校午餐、午
睡机会在老
师的指导下刷碗、叠被、打扫卫生。

帮厨师摘菜、洗菜、做凉菜。

4 年级以上的学生设有编织、缝纫机及手工制作工艺品课等。

此外还安排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上街购物,参加运动会、体操文艺表演等活动,从中培养和加强他们生活自理、经济活动,劳动技能、社会责
任等能力的发展。

弱智儿童根据智力的高低选择进入正常教育机构随班就读,或进入特殊学校学习。

在正常小学上学:较轻的可接受正常儿童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家长还需做许多辅导工作。

随班就读: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生活,但教师根据他的缺陷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学。

在特殊学校学习:专为弱智儿童开设的特殊学校。

9.职业康复培训轻度智力低下儿童,生活完全能够自理,适应性行为能力低于一般人
的水平,只表现在读、写、算等基本的文化学习和人际交流上存在缺陷。

通过及时的
康复训练
和个人努力,能够使他们获得社会交往和职业技巧。

通过职业培训,可以部分或完全自食其力。

中度智力低下,生活可以半自理,通过训练可从事简单的手工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