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第3课《雨的四季》教学设计-2024-2025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o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蝉”“花苞”“娇媚”“棱镜”“粗犷”“睫毛”“衣裳”“铃铛”“端庄”“静谧”“屋檐”“凄冷”“化妆”“莅临”“造访”“吝啬”“淅沥”“干涩”“草垛”“绿茵茵”“咄咄逼人”“斗笠”“高邈”“冷冽”“池畦”等。
o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雨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o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o通过朗读课文,感受雨的四季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o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o通过仿写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描写自然景物,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感受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o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自然之美。
二、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感知四季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某些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如何将景物描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o展示一些与雨有关的图片或视频,如春雨滋润大地、夏雨倾盆而下、秋雨淅淅沥沥、冬雨清冷寂静等,让学生观察并感受雨在不同季节的特点。
o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四季分明的世界里,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湛秋先生的《雨的四季》,一起去感受雨在四季中的不同姿态和韵味。
2.学生发言o学生观看图片或视频后,发言分享自己对雨的感受和印象。
o生1:我觉得雨很神奇,它可以给大地带来生机和活力。
o生2:我喜欢夏天的雨,因为它很凉爽,可以驱散炎热。
(二)作者介绍1.介绍作者o师:刘湛秋,男,1935年出生于安徽芜湖,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2篇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6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2)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3)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学习开始由基础性学习转向语言、情感思维性训练,有浅层阅读转向深层次理解。
处于这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完全独立的阅读分析能力,缺乏细致阅读的能力,对生命与生活虽有一定的认识,但感悟上有限,同时散文作为一种文学性体裁,美感有余趣味性可能稍欠,学生要真正深入领悟散文的魅力还任重道远,这篇课文是自读课文,老是重在引导其学习的过程在文章的要害之处加以点拨,从而实现有教读到真正自读的转变。
3、教材分析: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都是写景抒情的诗文,本单元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在单元学习要求中提到的“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
还要注意揣摩和品位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雨的四季》是刘湛秋的精心之作,也是新时期的散文名篇,篇幅不长,内容不深,语言规范优美,四季雨的情态在文章里表现得恰到好处,具有很强的画意美和抒情美,它给人以清新、深刻的印象,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
学习目标:1.通过教师范读、分组合作阅读、学生领读等阅读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文中优美的描写景物的句子,学习景物描写的多种方法。
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两个活动,教师范读、分组合作阅读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能总结出情景交融的类型和作用,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雨是沟通天地的美丽使者。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潇洒俊逸、风情万种的雨的世界吧!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雨的四季》 教学设计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雨的四季的特点。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2)通过朗读、赏析、仿写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笔下雨的四季的特点,感受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2、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在描写雨的四季时所蕴含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描写方法进行景物描写。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赏析法引导学生赏析文中的精彩语句,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4、仿写法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雨声的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提问学生:雨在不同的季节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你喜欢哪个季节的雨?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重点讲解易错、易混的字词。
(3)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雨的四季的。
3、精读课文,品味语言(1)分组讨论:雨的四季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2)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雨的四季的精彩语句,进行赏析。
例如:“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3课《雨的四季》活动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3课《雨的四季》活动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雨的四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四季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运用修辞手法和多种感官描写景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赏析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从修辞、感官、情感等角度赏析文章,提升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雨的赞美之情,感受雨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从修辞、感官等角度品析本文精彩的语言,体会作者对雨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赏析文章,提升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活动:播放春雨、夏雨、秋雨、冬雨的视频片段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雨的特点。
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描写雨的诗句,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或图片,观察雨的特点。
回忆并分享学过的描写雨的诗句。
3.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对雨的特点有初步的认识。
通过回顾旧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感知1.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知四季雨的特点。
引导学生找出体现四季雨特点的语句,并进行分析。
2. 学生活动:朗读课文,感知四季雨的特点。
寻找体现四季雨特点的语句,并进行概括。
3.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和概括,让学生对四季雨的特点有初步的了解。
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内容的能力。
(三)精读赏析1. 春雨图赏析: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抓住春雨图中的关键词语,如“娇媚”“温柔"等,进行赏析。
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感官角度等方面分析作者如何表现春雨的特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象春雨的美景。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3篇)
第1篇一、教学设计概述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雨的四季》的写作手法,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生活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掌握散文阅读方法。
2. 难点:分析散文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资源:1. 教材《语文》初中一年级上册2. 多媒体课件3. 自然景观图片4. 学生作品展示平台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不同季节的雨景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印象中的雨景,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雨在不同季节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思考雨与季节的关系。
(二)自主阅读,初步感知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生字词,圈点批注。
2. 小组交流,分享阅读感受,教师巡视指导。
(三)精讲课文,深入理解1. 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情感。
2. 分析散文的写作手法:- 描写手法:对比、拟人、比喻等。
- 情感表达:热爱自然、赞美生活、感慨时光等。
3. 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
(四)拓展延伸,提升素养1. 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雨的图片或文字,展示自己的审美情趣。
2. 小组合作,创作一首关于雨的诗歌或散文。
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再次品味课文。
2. 提问:通过学习《雨的四季》,你有什么收获?(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1. 分组讨论:- 雨与季节的关系。
-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散文的写作手法有哪些?2.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三)展示作品,分享感悟1. 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或散文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创作。
(四)总结提升,升华主题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的写作手法和审美情趣。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热爱自然、赞美生活?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走进散文的世界,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雨的四季》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顾炎武》《雨的四季》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雨的四季》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一、前言雨是大自然的恩赐。
它不仅是万物生长的必需品,也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普遍现象。
在小学课本中,已经开始让孩子接触和认识雨,而在初中阶段,更应该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让孩子们了解更多关于雨的知识。
在教学中,如何打破学生雨的固有印象,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走进雨的全新世界,加深对雨的了解和认识呢?本文将根据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教材,设计一节优秀的《雨的四季》课程,通过综合应用思维性教材,让学生们感受四季中的雨的变化,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雨的特点,以及对人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自然观和热爱自然的意识;2、了解和认识雨的特点和影响;3、通过思维性教材,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4、通过观察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5、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了解雨的现象,发扬探究精神,积极探究科学知识。
(二)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请学生阅读《雨的四季》的标题,思考标题下所表达的意思,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呈现环节请学生观察、品尝四季中不同的雨,感受来自不同季节的雨所带来的美好和不同。
3、讲解环节1)“四季之春”:春雨的特点和影响。
2)“夏日闷热”:夏日雨的特点和影响。
3)“秋高气爽”:秋雨的特点和影响。
4)“严寒冰雪”:冬雨雪的特点和影响。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增广贤文》4、探究环节请学生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对以上四个季节的雨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点。
5、创新环节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组设计一次“拯救雨水”活动,鼓励学生们积极用行动践行环保理念。
第3课《雨的四季》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第3课《雨的四季》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 教材分析:《雨的四季》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3 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四季美景”,所选的都是描写大自然的优美诗文。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刘湛秋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四季雨的不同特点,表达了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对于散文这种文体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深入,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点拨。
同时,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感悟等方式,把握文章的语言和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二、语文核心素养1.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通过朗读、品味、感悟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通过对文章结构和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
3.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通过对文章的欣赏和品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通过对文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 品味法: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3. 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4. 多媒体辅助法: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雨声的音频,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倾听雨声,感受雨中的世界。
然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雨吗?你们感受到过不同季节的雨吗?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雨的散文,一起感受雨的四季。
《雨的四季》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雨的四季》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雨的四季》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引言:《雨的四季》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中一篇非常优秀的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对雨水的四季变化的生动描述,让学生了解了不同季节的雨水特点,同时也鼓励学生关注生命的起源与自然的美好。
为了更好地传递这篇优秀的课文,本文将设计一节关于这篇课文的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正确理解文章中不同季节的雨水特点和产生原因,掌握相关的生词和短语;(2)了解雨水的重要性,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2. 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推理和总结等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提高描述言语能力,增强批判性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向自然学习的好习惯;(2)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探究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中不同季节雨水的特点和产生原因;(2)正确运用所学词汇和短语,描述雨水的四季变化。
2. 教学难点:(1)学会运用推理和总结等阅读策略;(2)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热身: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天气对生命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图片,让学生对雨水的四季特点有初步了解。
3. 阅读(略)4. 语言输出: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短语,描述雨水的四季变化。
教师通过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在发言中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描述。
5. 科学探究: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雨水对生命的重要作用,并讨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6. 总结反思: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对这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点评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
2. 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共同探究、发现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3. 课堂讨论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引导学生的讨论,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质疑。
七年级语文上册《雨的四季》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雨的四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圈点、讨论、归纳等方式,理解课文;* 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了解作者所描述的四季之雨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善于观察和感受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之雨的特点;* 学习课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雨天情景,引出课文《雨的四季》。
2. 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初步了解雨的四季特点。
教师纠正读音,并对重点词语进行讲解。
3. 深入研读: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典型段落,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描述方法,品味其精妙之处。
结合写作背景,深入挖掘作者对雨的特殊感情。
4.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并说明理由。
教师巡视指导,确保学生活动有效。
5. 小结与作业: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关练习,要求学生课后继续阅读、背诵并整理笔记。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采用朗读、圈点、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3. 通过课堂互动、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选择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要求学生仿写或进行修辞手法辨析等;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阅读课文,收集关于雨的诗歌或散文等文学作品,并进行分享交流;3. 评价方式: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成果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雨的四季》教案六篇
《雨的四季》教案六篇《雨的四季》教案篇1【设计意图】达成目标: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珍爱生命。
【课标分析】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的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__的体裁,能够区分写实与虚构作品。
5.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6.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雨的四季》是河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它是写景抒情散文。
要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美,赏析散文的画面美及其情趣美。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而且能够提升学生鉴赏水平,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趣。
因此,赏析好__,对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会有一定帮助。
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笔下雨的四季不同的特点,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
2、运用自读、诵读等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分析细节,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鉴赏__与即兴表达的能力。
2、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对于散文这一文学体裁,也已不陌生,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
文本内容对他们不陌生,教学__容易引发他们的情感体验,为学习__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学生基本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梳理情节理清思路、感知__的内容,体验作者情感。
2.在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品味优美的语言的语言,感受__所表现美,还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中注意使用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策略。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学设计第【1】篇〗《雨的四季》教学设计第—课时◎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知各种“雨”的形象,获得美的享受。
2.进一步训练朗读,指导学生运用重音和停连,读出文章的感情基调和层次变化。
3.感受作者对于雨的热爱,对于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轻松导入,带入“雨”境导入: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刘湛秋先生的一篇美文《雨的四季》。
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细心地观察过雨,老师今天特地带来了4幅雨景图,请每个同学说说喜欢哪一幅,并且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出示关于雨的:学生选择并阐释理由之后,教师总结:原来,雨在摄影师的镜头下是如此的美丽,雨就像是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动听的旋律。
在文学家的笔下,雨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刘湛秋先生的美文《雨的四季》,去感受春、夏、秋、冬不同的雨趣。
设计意图:课堂导入,重在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中去。
为了尽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赏“雨”的情景,我们特地选择了导入。
这 4 幅内容有雨中的,也有雨后的;有全景的,也有特写的;有人物的,也有动物的,这打开了学生的思维。
在引导学生说喜欢的理由的同时,也为后面的语言赏析和写作环节作好了铺垫。
二、整体感知,初感“雨”趣1.快速默读文章,完成两个任务。
(1)找出你不认识的字词和你认为有必要积累的字词。
(2)理清文章的思路。
预设:(1)文章需要积累的字词:粗犷、浇灌、静谧、高邈、莅临、吝啬、冷冽、干涩、咄咄逼人、草垛、池畦(2)文章的思路: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表达作者对雨的喜欢之情。
第二部分(第2—5段):描写四个季节雨的不同形象和特点。
第三部分(第6—7段):表达对于四季雨的赞美和喜爱。
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文章的第二部分,感受四季雨不同的形象和特点。
关于的刘湛秋教案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关于的刘湛秋教案雨的四季教学设计让我们一起走进当代诗人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共同欣赏雨的美,感悟散文的美。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关于的刘湛秋教案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从知人论事角度出发,要简单了解刘湛秋的生平经历;然后品味抒情散文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写作者情致和意趣的方法。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分析细节,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鉴赏*与即兴表达的能力。
情感目标:由作者对四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绘,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重点1.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
2.赏析*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如何启发学生将展开联想与想象后感受到的自然界的美用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自读法:将教师点拨与学生自读相结合,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诵读法:配乐朗诵,将教师范读与学生诵读结合起来,注意朗诵的语气、节奏,用诵读加深理解。
探究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己展开联想与想象,并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思路*通过作者对雨的描绘,实在抒发作者的情趣和对人生的态度。
这种散文的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引导到学习中来,这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教学宜通过赏析语言和艺术手法入手,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题目设计不宜过难过死。
教学步骤一、课前预习自读课文,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
二、明确目标,导入新课配乐展示四季不同的雨景,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感受雨的气息,提高学生对赏析*的兴趣。
今天,我们进行一个“联想与想象”的训练。
所谓“联想与想象”是指读者选定了主要的鉴赏切入点后,随着作者的行文思路,面对*中的情与景,进行主观的体验与感受,要么由此及彼,要么由表及里,要善于通过比较,进行发散思维,从而使阅读内容经过读者自己的再创造而得到拓展与丰富。
就让我们利用这种鉴赏方法来品读刘湛秋先生《雨的四季》,来感受不同季节雨的性格吧!三、作者介绍关于的刘湛秋教案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受此散文如诗如画的立体美感,体会作者细腻的笔触,提高学生的鉴赏和抒发美的能力;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12篇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12篇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下面是整理的《雨的四季》教学设计12篇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供大家阅读。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1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2)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3)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学习开始由基础性学习转向语言、情感思维性训练,有浅层阅读转向深层次理解。
处于这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完全独立的阅读分析能力,缺乏细致阅读的能力,对生命与生活虽有一定的认识,但感悟上有限,同时散文作为一种文学性体裁,美感有余趣味性可能稍欠,学生要真正深入领悟散文的魅力还任重道远,这篇课文是自读课文,老是重在引导其学习的过程在文章的要害之处加以点拨,从而实现有教读到真正自读的转变。
3、教材分析: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都是写景抒情的诗文,本单元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在单元学习要求中提到的“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
还要注意揣摩和品位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雨的四季》是刘湛秋的精心之作,也是新时期的散文名篇,篇幅不长,内容不深,语言规范优美,四季雨的情态在文章里表现得恰到好处,具有很强的画意美和抒情美,它给人以清新、深刻的印象,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
学习目标:1.通过教师范读、分组合作阅读、学生领读等阅读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文中优美的描写景物的句子,学习景物描写的多种方法。
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两个活动,教师范读、分组合作阅读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能总结出情景交融的类型和作用,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通用5篇)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通用5篇)《雨的四季》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雨的四季》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既歌颂自然,又借物抒情的美文。
课文比较短,也比较浅显,但雨的情态在文章里表现得恰到好处,具有很强的画意美和抒情美,也具有很大的涵咏性,是比较理想的反映“神奇的自然”的文章。
它优美的语言给人清新、深刻的印象,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
教学目标:1、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2、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3、学习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将学到的景物描写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教学难点:欣赏文章的画面美,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
教学方法1、自读法:将教师点拨与学生自读相结合,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诵读法:配乐朗诵,将教师范读与学生诵读结合起来,注意朗诵的语气、节奏,用诵读加深理解。
3、探究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己展开联想与想象,并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歌词,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的旋律,它不需要那些五线谱上的音符,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心灵。
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他笔下如诗如画的文章,领略文章语言的美、意境的美。
二、基础知识:1、作者:刘湛【zhàn】秋,当代诗人。
1935年10月生。
安徽省芜湖市人。
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雨的四季》教案教学设计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读“花苞”“娇媚”“粗犷”“睫毛”“衣裳”“铃铛”“端庄”“静谧”“屋檐”“凄冷”“化妆”“莅临”“造访”“吝啬”“淅沥”“干涩”“草垛”“绿茵茵”“咄咄逼人”等字词。
(2)理解并学习文中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其表达效果。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通过圈点批注、小组讨论等方式,赏析文中精彩的语句,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3)学习本文的写景顺序,学会有条理地描写景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感受雨的四季之美,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领会作者抓住雨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细致描绘的方法,理解文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在描写雨时所蕴含的情感。
(2)理解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与雨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春雨滋润大地、夏雨倾盆而下、秋雨淅淅沥沥、冬雨寂静无声等,让学生直观感受雨的不同形态。
(2)提问学生:雨在你们心中是怎样的形象?你们喜欢哪个季节的雨?为什么?(3)引出课题《雨的四季》,介绍作者刘湛秋。
2.检查预习(1)让学生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是否准确。
(2)提问学生对“造访”“吝啬”“静谧”“莅临”“咄咄逼人”等词语的理解,检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掌握情况。
3.整体感知(1)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雨在哪些季节的特点,以及作者对雨的情感。
(2)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概括雨在四季特点的句子,如“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最新7篇)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最新7篇)雨的四季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
2.揣摩描写春雨的语言,学会抓住景物特点从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难点:揣摩描写春雨的语言,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屏显相关诗句)先请大家一起欣赏这些诗句——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这些诗句的共同点是——都是写雨的。
师:最后的雪呢?雨雪相连,雪由雨变来,雪是雨的精灵。
师:是啊,雨是古代文人墨客笔下宠儿,雨也是现代文人眼中风情。
这堂课,咱们来欣赏《雨的四季》,一起领略现代诗人刘湛秋笔下的雨的风情。
(屏显并板书课题)二、赏文赏析文中优美句子,(一)雨景特点。
文章开篇就点出我很喜欢四季的雨,因为“它是美的。
”在作者的笔下四季的雨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从文中圈画出相应的词语概括四季的雨的特点。
春雨:美丽、娇媚(像一个娇媚的少女)夏雨:热烈而又粗犷(像一个大胆泼辣的女子)秋雨:端庄而又沉思(像一个端庄的夫人)冬雨:自然、平静(像一个沉着朴实的夫人)(过渡)那么,作者对雨如此钟爱,让我们选择一幅最美的画面——春天的雨,一起来欣赏美丽的雨景,领略春雨的风采。
(二)欣赏雨景。
1、听老师范读,圈画句子,看春雨的特点是什么?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全段写“春雨”之美丽、娇媚。
大树、水珠、小草。
2、一场春雨,会给大地的景物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请看例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每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萌发的树叶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油油的波浪。
(拟人、比喻)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雨的四季》【教学目标】1. 积累生字词,掌握字的读音、词的意思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语言之美,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描写的方法3. 理解雨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对情感【教学重点】1. 熟练掌握比喻句、拟人句等修辞手法以及它们的答题方法2. 掌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多感官描写等写景方法【教学难点】1. 文章写雨,为什么没有花费大篇笔墨写雨对形态、样貌?2. 作者为什么把文题写成《雨的四季》,而不是《四季的雨》【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诗歌导入:展示和雨有关对诗句(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引出课文。
提问:为什么不是四季的雨,不是雨的四季呢?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1.读:(1)找同学朗读课文(2)读准字音 棱镜 粗犷 花苞 静谧 莅临 吝啬 咄咄逼人 池畦 高邈 淅沥 衣裳 铃铛 屋檐2. 写:写吝啬 静谧,强调吝啬的啬与蔷薇的蔷,不要搞混3. 词语解释:咄咄逼人 莅临 高邈 池畦,课下注释有三、结构分析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理清结构,补充屏幕上的表格这几个部分是什么关系呢?开头总起,结尾总结,中间写四个季节的雨,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是总-分-总关系。
四、品味语言,体悟情怀1. 课文第一段,开门见山的写出“我喜欢雨”,可见他喜欢雨的程度很深。
2. 找出春雨、夏雨、秋雨、冬雨的特点,用课文中的词回答答:春雨 美丽娇媚 夏雨 热烈粗犷 秋雨 端庄沉静 冬雨 自然平静3. 阅读第2-6自然段,找出里面的修辞手法和写景方法答:(1)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
拟人 借喻(2)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
拟人 比喻4. 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排比师:这一段话不仅有排比,还包含着一种写作手法:直抒胸臆。
讲解直抒胸臆的含义:本意就是直率的抒发自己的感情。
是一种表现手法补充:直抒胸臆不可以写成直接描写。
部编版《雨的四季》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部编版《雨的四季》教学设计+教学反思雨的四季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雨的四季》是一篇既歌颂自然,又借物抒情的散文。
四季雨的情态在课文中表现得恰到好处,具有很强的画意美和抒情美。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需要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在教师的点拨下去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与作者有关的知识,积累丰富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作者笔下四季雨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3.把握文章“总—分—总”的写作结构,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写景散文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法、朗读法,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画面美。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写景用笔之细腻,同时体会、领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作者对四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写,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并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重难点◇1.重点:赏析语言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2.难点:欣赏文章的画面美,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支乐曲,它没有那些五线谱上的音符,只有细心聆听的人,才能听懂它的歌词,这就是雨。
它似歌,如诗,像画。
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心灵。
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秋写作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他笔下如诗如画般的雨,领略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
〔多媒体展示雨丝画面,配乐〕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1.作者简介。
刘湛秋(1935—),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曾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
兼创作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及编辑诗歌。
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欢乐》。
2.检测生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雨的四季》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它是写景抒情散文。
要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美,赏析散文的画面美及其情趣美。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而且能够提升学生鉴赏水平,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趣。
因此,赏析好本文,对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会有一定帮助。
二、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笔下雨的四季不同的特点,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
2、运用自读、诵读等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分析细节,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鉴赏文章与即兴表达的能力。
2、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三、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积累字词“粗犷,痒嗦嗦、诱惑、静谧、莅临、吝啬、咄咄逼人”。
2.体会作者笔下雨的四季不同的特点,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
3.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万物的美好。
4.培养学生联想想象与自主鉴赏文章与即兴表达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说说这些诗句各写的什么季节的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僧志南《绝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鹧鸪天》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李攀龙《广阳山道中》楚水结冰薄,楚云为雨微。
——孟郊《旅行》(二)拜访作者刘湛秋,男,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
著有诗集《生命的欢乐》、《无题抒情诗》、《人·爱情·风景》,散文诗集《遥远的吉他》,论文集《抒情诗的旋律》等共22种。
(三)范读欣赏1. 圈划出本课生字词2.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3. 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四)初读感知1、读准字音2、解释词语3、写作思路总写对雨的感受(第1段)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2-6段)春天的雨夏天的雨秋天的雨冬天的雨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第7段)4、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五)合作探究1. 首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开篇点题,引起下文。
2.欣赏第2-5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1)说说每幅雨景图中最打动你的景象。
用两三个词语形容一下每幅图不同的美。
(2)文章没有直接描写春雨,而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文章的第三段“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句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方面?(4)凄冷的秋雨为什么能纯净人们的灵魂呢?(5)这种“特殊的温暖”,是一种怎样的感觉?3、说说每幅雨景图中最打动你的景象。
用两三个词语形容一下每幅图不同的美。
4、文章没有直接描写春雨,而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间接描写)间接抒发了对春雨的爱恋之情5、章的第三段“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句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方面?夏天的雨没有预告,说下就下;光头浇雨,更有滋味;一切不掩饰地敞开,花朵、树叶、杂革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吸收;雨声、蝉声、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雨的交响曲。
6、凄冷的秋雨为什么能纯净人们的灵魂呢?秋天的雨,端庄而又沉静。
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的时节,给人安静与深思,秋雨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所以说可以纯净人的灵魂。
7、这种“特殊的温暖”,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冬雨给人以清冷和柔和的,万物经过冬天的洗涤,使人感觉到湿润、明亮与温暖,让人忘记冷冽的寒风,干涩而苦的气息,忘记了严冬。
8、品读第六段,上文写雨多用“她”或“它”指称,为何这一段改称“你”作者将“雨”拟人化,使之可亲可感。
人称的变化使雨的形象亲切自然,作者的情感流露更真实,直接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9、品读第七段,这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总结全文,与开头照应,结构严谨。
点明并深化主旨,抒发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
10、思考:能否用《四季的雨》来替换原本的篇名?原先的标题妙在何处?《雨的四季》将雨人格化了,变得鲜活。
同时这也是一段历程,就像一个人经历了春秋而逐渐丰盈完满的生命历程。
而《四季的雨》强调一个雨字,显得呆板、生硬。
因此,可以说,作者爱恋四季的雨,更是爱恋四季的生命。
11、分析文章的语言特征“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运用比拟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向我们展示出雨后春景;”“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秋雨“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特点。
(六)课堂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花bāo()浇guàn()静mì()高邈()莅临()池畦()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2)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3)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4)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七)课堂作业一场雨是凄清落寞、是豪爽痛快、还是缠绵旖旎……可能攸关那段故事、那风的四季文/李玉丽谁也没有见过风,但是草儿绿时,我知道春风来了。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温柔是她的透彻心骨髓的美。
春风是百花仙子,她最先催开的是一瀑瀑金黄的迎春花,像金黄的太阳光照进了波涛起伏的河流,热烈的流淌春天的讯息。
一树树粉紫色纯白色的风铃般的玉兰,是春风最贴心的密友,嬉笑,玩耍……漫山遍野,她所到之处尽是春花烂漫,绿草茵茵。
谁也没有见过风,夏天的风更是躲在暗处的高手侠客,神龙见首不见尾。
退避,忍让,本不想酷暑炎热决一死战。
不再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暴风骤雨来临之际,狂风四起,席卷万物,风儿和着沙砾飞天走地。
夏日的狂风酝酿了一场暴风雨,痛痛快快,电闪雷鸣,毁灭了一切混沌和污秽,唤出一片崭新的天地!谁也没有见过风,但是树叶落时,我知道风儿来了。
她旋着曼妙的华尔兹舞步,唱着秋天的怀念,一起来到秋日的河畔。
一会儿,用手拽一把蔫头蔫脑的柳条,一会儿又来个水上漂,飞过河面荡起一阵阵涟漪,飞到河的对岸,去挑逗哪里的青蛙和蚯蚓,告诉他们,别急着休息,还要趁着阳光明媚,草嫩水美,多多积累过冬的能量,莫等天寒地冻,冰封万里,才怀念起这疏忽而逝的秋季。
谁也没有见过风,但看见邻家妹妹冻得红彤彤的脸蛋儿,我知道北风来了。
一阵阵,怒号声声,一行行,步履匆匆。
朔风吹过湖面,千里冰封,铁臂铜墙。
和着漫天飘洒的雪花,苍莽无涯;把一切优美与丑陋覆盖在冰雪世界之下。
谁也没有见过风,但她无时无刻不依傍在我们身旁。
她轻挑重弹,奏出四季的交响。
她曼妙腾跃,舞出生命的乐章!《动物笑谈》教学设计分析:这处心理描写交代了“我”不向他们解说一番的远原因,从这里我们看到作者以动物研究为趣,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之中。
示例二:“老天!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我怎么办?该不该喊它一声呢?”分析:表现出作者与大鹦鹉朋友式的相处时对鹦鹉的关心。
2.指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果然,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
赏析:使用拟人的修辞,赋予小鸭子以人的灵性,写出了它们可爱的情状。
(2)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
赏析: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作者把“可可”比作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写出了动作的轻盈敏捷。
☞目标导学三:学生散读,分析技巧1.这篇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有什么好处?本文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
同时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调动读者和的阅读兴趣。
2.在描绘动物时,作者使用了侧面衬托的手法,请列举一例进行分析。
示例: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袖子上的扣子做一堆,背心上的做一堆,另外,一丝不错地,裤子上的扣子也排做一堆。
分析:通过“我”的见闻,从侧面写出了“可可”的调皮、淘气。
☞目标导学三:拓展感悟1. 浏览课文,从作者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与动物相相处的方式?示例一:亲近动物,才能取得动物的信任;示例二:了解动物的习性,才能和动物和谐相处;示例三:用童趣的眼光去看待动物,你会发现动物的美。
2.为了探求真理,作者不惜放下人类“高贵的身段”与动物打成一片,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态度?作者热爱自己的事业并对此具有忘我的精神,献身精神,专注于科学研究。
‖学法指导‖赏析修辞句答题格式为:运用……的辞手法,写出了……的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
‖教学提示‖第一人称叙述的长是有真实感,亲切自然。
短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映广阔的现实生活,很难反“我”以外的人物的思想。
‖教学提示‖文中体现作者专注于科学究的语句很多,教师可引学生把这些语句找出来,后加以概括。
三、板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告别相处六年的小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这个所学校。
我所教的两个班级,从他们的小学毕业考试的情况来看。
学生的语文优秀率为0%,而且学生的口头表到和书面表达的能力都不是很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但是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明显的不够好,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习。
综合以上情况来看,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全面提要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社会主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一、教材分析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新学期了,每一位学生都将展开心的人生,所以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在阅读这些课文的时候,将会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在学习这个单元时,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提高朗读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本单元的选文,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
《在山的那一边》是一首抒情诗,《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美国作家的作品,《短文两篇》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的散文名篇,《紫藤萝瀑布》是一篇语言十分精美的散文,《童趣》是古代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