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02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职工伤亡事故管理制度范文

职工伤亡事故管理制度范文职工伤亡事故是企业经营中不可避免的风险,对于企业和职工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伤害。
为了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安全,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职工伤亡事故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一、总则1.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企业内部职工伤亡事故的管理,确保职工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2.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体职工,包括管理人员、普通员工以及临时工。
3. 本制度的内容包括职工伤亡事故的预防、应急处理、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等方面。
二、职工伤亡事故的预防1.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和安全行为规范。
2. 企业应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3. 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4. 企业应为职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进行宣传教育,确保职工正确使用。
5. 企业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标志,提醒职工注意安全。
6. 企业应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安全管理工作。
三、职工伤亡事故的应急处理1.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应急救援队伍,对职工伤亡事故进行及时处理和救护。
2. 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3. 企业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4. 企业应明确应急通信和报警的渠道和流程,确保及时联络和报警。
四、职工伤亡事故的报告1. 职工伤亡事故发生后, 直接目击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或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2. 上级主管或安全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救援,并将事故情况向企业负责人报告。
3. 企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后,要及时记录事故情况,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4. 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记录制度,所有事故情况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上报。
五、职工伤亡事故的调查1. 企业应成立专门的事故调查小组,对职工伤亡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
2. 调查小组应及时赶赴事故现场,搜集事故证据,了解事故发生过程。
事故管理制度

事故管理制度1 总则1。
1 目的为规范公司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的管理,明确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的原则、程序、职责与要求,落实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事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等相关法律和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1.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类事故(包括未遂事件)的报告、调查和处理。
1.3 事故分级按照安全生产事故的严重性、造成后果、可控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安全生产事故分为四个级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具体见附件一《安全事故分级》。
1。
4公司设立24小时事故报告和举报电话内线:********(内线****),对讲机频道:***频道,各部门应及时进行事故报告,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或拖延不报。
1.5事故调查处理坚持公开、公正、实事求是和“四不放过”的原则。
2 机构与职责2。
1安全部是公司事故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事故的接报上报、应急处置、事故调查处理的组织或跟踪,事故结果的考核、监督与统计分析等工作。
2。
3人力资源部负责将事故指标考核结果纳入公司年终考核,负责落实对事故发生部门和有关责任人的处罚,及员工的工商保险赔付工作.3 事故报告3.1 事故外部报告遵循逐级上报的原则,公司安全部应按《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及时向菏泽市政府有关部门上报。
3。
2 公司内部报告遵循逐级报告原则,事故发生部门应在第一时间以口头形式报告,事后作出书面报告,事故报告的一般程序如下:3.3 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不耽误救护时机,也可越级报告,员工可以直接向公司应急中心报告,直至公司总经理,以便采取应急措施,减少事故造成的后果。
3.4 现场最高级别见证人采用口头报告的形式立即报告(首席受理制),第一个接受报告者必须书面记录报告内容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对事故处理提供材料.3。
5 劳务承包商发生的事故应按照前款规定上报。
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为做好伤亡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保障广大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与健康,根据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伤亡事故的划分伤亡事故指企业在册职工(包括计划内合同工、临时工)在本岗位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工厂的设备和措施不安全,劳动条件、作业环境不良所发生的事故。
伤亡事故根据伤害程度不同分为以下四种:轻伤事故,指职工受伤后歇工满1个工作日(含1个工作日)低于105日失能伤害。
多人事故:指同时伤及3人(含3人)以上的事故。
重伤事故:指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死亡事故:指职工当时死亡或负伤后1个月内死亡的事故。
二、事故的登记和报告1.厂里发生死亡、重伤或多人事故,所在部门领导必须立即报告厂领导、安全部,厂领导必须在四小时内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
伤亡者姓名、性别、工种、职称、伤害程度、事故简要经过及直接原因等用电话或其他方法迅速报告市劳动部门、总工会、公安局、检察院等有关部门。
2.厂里发生轻伤事故,所在单位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厂安全部。
3.事故现场必须保护。
因抢救伤员或防止事故扩大需移动现场物件时,应指定专人(两名以上)画出草图或拍照。
如无特殊原因,轻伤事故现场需安全部同意,重伤事故,多人事故、死亡事故需经市劳动部门同意方可拆除。
4.发生死亡事故后厂主要领导必须在事故后的三天内向劳动部门、总工会作详细汇报。
三、事故调查1.事故调查要弄清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和填写调查报告书,以及拟定改进措施。
2.发生轻伤事故由厂负责人会同厂安全员、厂安全部调查事故原因,拟定改进措施。
发生死亡、重伤事故由厂领导或市局组织调查组,调查事故原因,拟定改进措施,上报劳动部门、总工会和有关单位。
3.在事故调查中,要分清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
责任事故:指因有关人员的过失而造成的事故。
非责任事故:指由于自然界的因素而造成不可避免的事故或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发生的无法预料的事故。
2023年版安全事故管理规定

安全事故管理规定1.目的为及时处理和解决公司内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有效杜绝复发事故。
完善安全事故管理办法和措施,统一划分事故种类、事故类别、事故级别,统一计算方法、事故调查、事故报告流程等,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适用范围:XXX有限公司3.职责3.1公司安委会3.1.1负责安全事故内部责任考核认定工作。
3.1.2填报事故调查报告和相关表格,将事故上报安全管理办公室。
3.1.3组织开展公司内部的事故调查。
3.2行政部3.2.1负责工伤事故的处理流程。
3.2.2负责对重大危机事故的对外申报工作。
3.3事故部门3.3.2填报事故调查报告和相关表格,将事故上报公司安全管理办公室。
4.管控说明4.1事故种类4.1.1伤亡事故: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活动所涉及的区域内,由于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的影响,使人体组织突然受到损伤或使其某器官失去正常机能,致使负伤人员立即中断工作等。
4.1.2火灾事故:是指在企业生产区域内,凡发生着火,给企业财产造成损失或人员伤亡的。
若发生着火但抢救及时,未造成财产大的损失或无人员伤亡,称为火灾未遂事故。
4.1.3爆炸事故: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化学或物理爆炸,致使企业财产遭受损失或人员伤亡以及停产等。
4.1.4生产操作事故:是指在生产操作中,因违反工艺指标、岗位操作规程或因操作不当。
指挥有误造成损失,生产被动减产或停产等。
4.1.5设备事故:按设备事故管理规定执行。
4.1.6污染事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有害物质大量流失,严重污染大气或水源,致使经济损失严重,形成公害。
1.1.1物体打击:包括落物、锤击、碎裂、砸伤等伤害。
1.1.2车辆伤害:包括挤、压、撞、倾覆等(厂内机动车辆)。
1.1.3机械伤害:包括较、辗、碰、割等。
424起重伤害:指起重设备有缺陷或操作过程中引起的伤害。
1.1.5触电:包括电击、电伤。
1.1.6灼烫:包括化学品灼烫伤。
1.1.7火灾分为A(指固体物质火灾)、B(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C(气体火灾)、D(金属火灾)、E(电气火灾)、F(厨房油脂火灾)四类。
机械工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机械工伤亡事故管理制度机械工伤亡事故是指在机械作业过程中,因为人为疏忽、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的伤亡事件。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减少机械工伤亡事故的发生,各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机械工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本文旨在探讨机械工伤亡事故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制度目的机械工伤亡事故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机械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安全,预防和减少机械工伤亡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质量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加强对机械作业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规范作业行为,增强事故预防能力,有效降低机械工伤亡事故的发生率。
二、制度内容1. 管理责任由企业领导担任机械工伤亡事故管理的责任主体,明确管理职责,并设立专门的机械安全管理部门。
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机械安全工作,确保每个岗位有专人负责,明确工作任务和权责,并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
2. 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应加强机械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考试,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并建立安全教育档案。
3. 作业规范制定机械作业操作规程,规定作业时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范。
明确机械作业的操作程序,禁止任何违章操作和违规行为,确保作业过程安全有序。
4. 设备维护保养完善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机械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设立设备维修记录,并及时排除设备故障和隐患。
5. 安全风险评估进行机械作业的风险评估,明确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防范。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6.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建立机械工伤亡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发生事故后要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并组织调查处理,找出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7. 监督检查建立机械工伤亡事故管理的监督检查制度,对机械作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加强对外部承包单位的监督,确保其安全生产。
工伤事故报告管理制度(3篇)

工伤事故报告管理制度企业如发生工伤事故,必须立即登记和报告,由负伤人或最先发现人报告企业领导。
1、凡发生工伤事故,必须填定《工人职员伤危事故登记书》以备查证。
2、发生死亡事故时,领导必须立即奖事故概况《包括作伤亡人数、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分析报告企事业主管部门与当地劳动部门逐级转到上级有关部门。
3、发生重伤事故也应尽快用《工职工伤亡事故登记书》。
4、凡发生多人死亡事故时,必须填写《因工死亡事故快报》企业领导应用电报、电话或其他快速方法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并逐级转报到中央劳动人事部门。
5、组织处理善后工作,接报三不过原则对全体员工进行教育。
工伤事故报告管理制度(2)是企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建立和完善的一套管理工伤事故报告和处理流程的规定。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工伤事故发生的定义和范围:明确了什么情况算作工伤事故,包括工作场所的范围、工作时间等。
2. 工伤事故报告的程序和要求:明确了工伤事故应如何报告、报告的时间和方式等要求,以确保事故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上报。
3. 工伤事故报告的流程和责任:规定了工伤事故报告的流程和责任分工,明确了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义务,以确保工伤事故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和妥善解决。
4. 工伤事故报告的内容和要求:明确了报告中所需包含的信息和资料,以提供给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
5. 工伤事故报告的保存和归档:规定了工伤事故报告的保存和归档要求,包括保存的期限和方式,以便后续的查询、审查和分析。
6. 工伤事故报告的统计和分析:制定了对工伤事故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的方法和指标,以及相应的报表和报告要求,用于企业对工伤事故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控制。
通过建立和完善工伤事故报告管理制度,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伤事故的发生情况,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和损失,并提高员工的劳动安全和健康保护意识。
工伤事故报告管理制度(3)一、目的和依据1.1 目的工伤事故报告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和加强对工伤事故的报告管理工作,及时准确地报告工伤事故,提供参考数据,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车间伤亡事故管理制度范本

车间伤亡事故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加强车间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适用于本车间内的所有员工和访客。
二、责任与义务1. 车间负责人要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和执行,对车间安全管理负有直接责任。
2. 所有员工都有责任遵守本制度的要求,积极参与车间安全工作,保障自身安全、他人安全。
3. 安全监督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安全问题。
三、安全教育和培训1. 新员工入职前应接受安全培训,了解车间安全规章制度。
2.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强化对高危岗位员工的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
四、安全设施和设备1. 检查和维护车间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有效使用。
2. 建立消防设施和器材的完善管理制度,保证其及时维修和更换。
3. 定期开展安全设备的检查和验收,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整改。
五、危险源识别和管控1. 车间负责人要组织危险源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2. 对于高风险的危险源,建立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
3.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并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六、安全操作规程1. 制定和完善车间内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员工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安全要求。
2.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
3. 对于新设备和新工艺,要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七、事故报告和处理1. 发生事故后,立即报告事故情况,启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救援和处理措施。
2. 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明事故原因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 修订和完善相关安全制度和规程,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八、奖惩制度1. 对于表现优秀的安全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2. 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员工,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并记录在案。
3. 对于严重违反安全规定、造成事故的员工,按照公司相关规定给予严重惩罚。
九、制度的宣传和检查1. 定期组织会议和培训,宣传和解释车间安全管理制度。
事故管理制度

事故管理制度1.目的为严格事故管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职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属各单位。
3.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3.3《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3.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3.5《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3.6《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3.7《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3.8《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4 事故分类:4.1生产(工艺)事故。
指生产过程中,由于违反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操作不当等造成原料、半成品或成品损失,或造成生产波动、减产、停产的事故。
4.2设备事故。
指各种生产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及电讯、运输等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机、减产、停产或修复费用达到规定数额的事故。
4.3质量事故。
指产品或中间产品质量(包括工程质量和机电设备检修质量)达不到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事故。
4.4交通事故。
指由于违反道路交通运输规则或由于其它原因,造成车、船损坏,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4.5火灾事故。
指在公司内,因火情失去控制造成对财物或人身损害的现象。
若火情未造成财产重大损失,也无人员伤亡,则称火警事故。
4.6爆炸事故。
指由于化学或物理爆炸,造成国家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
4.7医疗事故,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不应有的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事故。
4.8破坏事故。
凡蓄意制造的事故。
4.9伤亡事故。
指公司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现象,使负伤人员死亡或立即中断工作一个工作日及以上的事故。
4.10环境污染事故。
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产品、半成品、原料等各种有害物质泄漏,或三废(废水、废气、废渣)严重超标排放,污染大气、水源、环境的事故。
4.11未遂事故。
工伤事故管理制度范文(2篇)

工伤事故管理制度范文1目的为使公司员工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后获得及时医疗救治,并对事故及时准确的进行调查处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公司全体员工。
3职责____人力资源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把工伤事故上报劳动局工伤科及员工工伤报销、伤残等级认定、工伤劳动纠纷处理等工作。
3.2管理部负责重特大安全事故及时上报安全监察部门及协助安全监察部门调查、分析、处理等工作。
____公司的其他部门为本程序的相关部门,负责发生工伤后立即上报给相关领导、人力资源部及管理部,并协助工伤事故的处理。
4工作程序4.1发生伤亡事故后,按下列程序处理4.1.1抢救受伤人员,保护事故现场;4.1.2立即报告本部门领导和安全员。
部门领导或安全员应立即报人力资源部、管理部。
4.1.3轻伤事故部门应在____小时内完成调查、分析、处理工作,并由事故部门于____小时内填写《工伤/险肇事故报告表》报主管领导审核;人力资源部凭此与劳动部门确定是否是工伤事故。
4.1.4发生重伤事故,人力资源部及时报送劳动局工伤科,并做好工伤报销、伤残认定等工作。
管理部接到事故部门报告后要立即上报区安全监察部门、总经理室、总公司管理部。
事故部门于____小时内填报《工伤/险肇事故报告表》报人力资源部;管理部和发生事故部门协助安全监察部门完成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并于____日内上交《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人力资源部凭《工伤/险肇事故报告表》与劳动部门确定是否是工伤事故。
4.1.5发生死亡事故,管理部接到事故部门报告后要立即上报市区安全监察部门,市区工会、区检察院、区公安局、总经理室、总公司管理部。
管理部与发生事故部门应积极配合与上级单位共同完成对事故的调查、取证、分析、处理工作,并于____日内上交《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事故部门于8[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小时内填报《工伤/险肇事故报告表》报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凭此与劳动部门确定是否是工伤事故。
事故管理制度

事故管理制度1. 目的公司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特制定了本事故管理制度,以规范事故的报告、处理和防范工作,确保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部门、岗位及工作场所,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3. 员工安全意识培训公司将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事故应急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知识、事故案例分析等。
4. 事故报告程序一旦发生事故,员工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部门负责人应立即通知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合处理。
5. 事故处理流程1) 安全管理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前往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2) 对于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公司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3) 客户投诉或责任纠纷引发的事故,公司应及时展开调查,保留证据,并与相关部门协商解决。
6. 事故预防措施1) 各部门应定期检查设备设施,及时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安全可靠性。
2) 对于岗位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加强监督和培训,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3) 对于容易引发事故的岗位或工作环境,公司应制定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7. 领导责任公司各级领导应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对于事故的发生和处理负有最终责任。
领导应严格执行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于违反规定者依法进行处理。
8. 处罚措施公司对于违反本事故管理制度的员工,将按照公司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
对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公司将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9. 制度修订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本事故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制度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10. 结语安全是公司生产经营的基石,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
希望全体员工认真遵守本事故管理制度,共同维护公司的安全环境,共创美好未来。
车间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车间伤亡事故管理制度车间伤亡事故是指在工作场所发生的导致人身伤亡或身体伤害的意外事件。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车间必须建立完善的伤亡事故管理制度,以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并及时处理和整改事故隐患。
本文将就车间伤亡事故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旨在提高车间伤亡事故管理水平,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一、制度目的车间伤亡事故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车间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预防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通过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各个环节的监管和控制,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最大限度地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减少损失。
二、制度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车间的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和外包人员等。
无论岗位的大小,都必须遵守该制度的各项规定,确保安全生产。
三、责任与义务1. 车间主管负有最终的安全责任。
必须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并及时查处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
2. 部门负责人应当指派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3. 员工有安全生产的权益和义务。
员工必须遵守安全规定,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和演练,及时报告和整改安全隐患。
四、安全培训1. 新员工入职时,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包括安全技能培训和应急预案培训。
2.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配备专业的安全教育培训人员,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有效性。
五、事故报告与处理1. 任何伤亡事故都必须及时报告车间主管,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和处理。
2. 车间主管必须立即派人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撰写。
3. 车间主管必须将事故报告上报上级部门,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六、事故预防与隐患排查1. 车间必须建立健全的事故预防和隐患排查机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2. 发现安全隐患必须立即整改,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并在规定时间内报告整改情况。
3. 车间主管必须组织事故预防工作培训,提高员工的事故预防意识和能力。
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一、背景伤亡事故是指在生产、工作、学习或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造成人员受伤、死亡或财产受损的意外事件,这些事件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为了规范化处理伤亡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建立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制度目的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伤亡事故报告的程序和流程,确保伤亡事故的及时、准确、完整上报。
•统一伤亡事故处理的标准和方法,确保处理结果合理、公正和有效。
•降低和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提高管理水平和企业形象。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部门及职工。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均应按照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规定进行处理:•职工在工作岗位上发生受伤或患病。
•企业内出现安全环保事故等其他突发事件。
四、报告程序第一步:现场处置发现伤亡事件后应立即采取措施,保障受伤人员或患病职工安全,避免事故扩大,确保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
同时,应保护现场,确保事故证据完整。
第二步:报告上级伤亡事故应当实时向上级报告。
具体程序如下:1.职工或当事人向上级或当班领班报告。
2.当班领班填写《事故报告表》(详见附件),连同当事人和受伤职工一同向上级报告。
3.上级工作人员除了审核和存档外,应及时通报事业部与安全健康环保部门,按照规定处理。
重大伤亡事故应当同时通报政府相关部门。
第三步:调查核实上级部门接到伤亡事件的报告后,应立即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理。
调查组应当及时到场查看现场,全面收集和统计有关资料,并据此形成初步的调查和分析。
伤亡事件责任追究分为行政和刑事责任。
根据情况差别,应当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同时针对伤亡事件,确保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保护。
第四步:处理结果反馈调查组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就事故的原因、责任、处理结果等内容反馈给处理人及相关部门,并对事故原因和管理漏洞提出建议和措施。
同时对处理结果监督。
五、处理要求1. 报告准确事故报告应准确、详尽、完整,对事件的影响及事故后果应有充分的描述和说明,不得遗漏重要信息和证据。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纠正与预防公司在健康、安全方面实际存在和潜在的不符合,以防止不符合的重复发生或产生新的不符合,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达到持续改进,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铜板带厂ohs管理活动中对于不符合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的管理。
3.术语和定义3.1不符合。
任何能够直接或间接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或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违背作业标准、惯例、程序、规章或管理体系要求的行为或偏差。
3.2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3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符合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4“三定四不推”。
针对查出的不符合项,“三定”是指定时间、定措施、定负责人;“四不推”是指个人不推给班组、班组不推给车间、车间不推给厂、厂不推给公司。
4.职责4.1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严重不符合及各单位或部门提出的纠正与预防措施。
4.2生产安保科4.2.1组织审核组对各单位ohs管理体系的不符合项发出通知,要求责任单位采取措施消除不符合项,防止事故的发生,并组织审核员对相关责任单位制定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进行跟踪验证;4.2.2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改和监督实施。
4.3各单位或部门负责对本单位或部门发生的不符合项分析原因,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并有效实施。
5.工作程序5.1ohs管理体系不符合信息的来源a、生产安保科管理人员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b、各单位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在日常检查中或有关领导巡查时发现的不符合;c、各车间、科室组织的定期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d、自动化室组织的设备检查中查出的不符合;e、保卫部门组织的消防专项检查中查出的不符合;f、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时发现的不符合;g、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变更引起的不符合;h、相关方的合理抱怨、投诉及职工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的不符合;i、ohs 监测测量出的不符合;j、ohs内审及外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规定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规范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2范围公司及公司属各基层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于本制度。
3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1号);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
4管理规定公司安全部负责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综合管理;其他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生产安全事故相关事项的管理;各基层单位负责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的综合管理。
公司各级工会组织依法参与事故调查处理,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的原则。
事故发生单位必须全力支持、配合公司、集团和政府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
事故报告4.4.1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公司安质部及主管安全经理报告,主管安全经理应立即向总经理报告,并在事故发生30分钟内报告至集团安全安委办。
发生交通、火灾等事故,事故发生单位除按相关规定向公安部门报告外,还应按照以上规定报告公司安质部。
4.4.2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单位全称、隶属关系、行业类型、经济类型、企业规模、各类证照等);(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04工伤事故管理制度

工伤事故管理制度1 目的为了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得到有序实施,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公司范围内的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及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的控制。
3职责3.1事故发生部门负责工伤事故的上报,对工伤事故报告的原因调查、分析和事故整改预防措施的制定。
3.2管理部负责组织受伤员工的救治,工伤事故发生原因的核实和整改措施的跟踪验证。
4 事故分类4.1险肇事故指已发生威胁人身安全的危险事件,未造成人身伤害的未遂事故。
4.2轻微(伤)事故4.2.1造成人身伤害,但损失工作日10日以下(含),且尚不构成轻伤的事故;4.2.2造成财产或医疗损失在0.3万元以下的事故。
4.3轻伤事故4.3.1受伤害者进入卫生医疗单位进行诊治,对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损失工作日计算表,损失工作日超过10天但低于105日的事故;4.3.2造成财产或医疗损失在0.3—10万的事故。
4.4重伤事故4.4.1受伤害者进入卫生医疗单位进行诊治,对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损失工作日计算表,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105日的人身伤害事故;4.4.2造成财产或医疗损失在10—100万元的事故;4.4.3一次造成人员3人(含)以上轻伤的事故。
4.5一般事故:指一次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6较大事故:指一次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7重大事故:指一次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8特别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或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事故报告流程及时限5.1报告流程5.1.1险肇事故发生后,车间或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生产部、管理部。
2024年热电厂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2024年热电厂伤亡事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热电厂的安全生产,避免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根据相关法律和规定,制定本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热电厂的伤亡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的核心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第四条热电厂需设立健全伤亡事故应急管控机构,明确各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利。
第五条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热电厂的监管和检查力度,确保热电厂按照本管理制度进行安全生产。
第六条热电厂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七条热电厂应当规范化岗前培训和持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二章伤亡事故预防第八条热电厂应当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九条热电厂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利。
第十条热电厂应当加强对设备的日常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十一条热电厂应当建立健全火灾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消防设施的调试和消防演练。
第十二条热电厂应当制定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的流程和责任人。
第十三条热电厂应当定期进行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三章伤亡事故应急处理第十四条一旦发生伤亡事故,热电厂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事故得到及时处理。
第十五条热电厂应当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伤亡事故的情况和处理进展。
第十六条热电厂应当及时启动事故调查机制,查明伤亡事故的原因和责任。
第十七条热电厂应当根据伤亡事故的情况进行人员转移和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第十八条热电厂应当向受伤人员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心理疏导。
第十九条热电厂应当积极与相关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配合,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
第四章法责追究第二十条对于因违反本管理制度导致伤亡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对于因违反本管理制度导致伤亡事故的单位,将依法进行罚款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
职工伤亡事故管理制度范本

职工伤亡事故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职工伤亡事故的预防和管理工作,确保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生产经营效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职工伤亡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员工以及外来人员。
第三条本企业要建立健全职工伤亡事故管理制度,确保其全面有效执行,并不断完善改进,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第四条本企业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职工伤亡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确保职工伤亡事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条本企业要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降低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率。
第六条本企业要建立健全职工伤亡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及时准确地掌握事故信息,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防止事故扩大,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第二章职工伤亡事故预防第七条本企业要加强职工伤亡事故的预防工作,制定并执行职工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职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遵守安全操作规定。
第八条本企业要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九条本企业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第十条本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职工的安全。
第三章职工伤亡事故的报告和调查第十一条发生职工伤亡事故后,相关人员要立即报告,及时组织事故现场的救援和抢救工作。
第十二条本企业要成立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的原因、责任进行调查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十三条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小组要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核实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和情况,采集证据,形成调查报告。
第十四条本企业要对职工伤亡事故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查明事故的原因和责任,提出事故处理的建议。
第四章职工伤亡事故的处理第十五条对于职工伤亡事故的责任人,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包括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伤亡事故管理制度1 目的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了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及时了解和研究事故的原因,掌握发生事故的规律,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有效地采取消除事故隐患的措施,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本单位生产中所产生的一切安全事故。
3 职责1.总经理对安全事故的报告、应急救援、调查处理结果全面负责。
2. 技术部具体负责相关事故进行消防、紧急疏散、警戒、应急救援。
3.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工伤进行申报,并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4. 财务部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资金保障。
5. 技术部负责事故应急照明和现场抢修工作。
4 内容4.1 事故分类1.在操作中,违反劳动纪律、工艺操作规程或由于误操作等造成物料损失,为生产事故。
2.动力机械,电气及仪表,输送设备等发生故障、损坏,造成损失或减产的为设备事故。
3.由于操作规程不全而造成的损失为技术事故。
4.凡发生火灾造成人身、财产损失和停工等为火灾事故。
5.发生化学性或物理性爆炸造成人身、财产损失为爆炸事故。
6.员工在生产活动的区域内,由于因生产过程中存在危险因素的影响,突然使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使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以致作业人员中断工作,经医疗部门诊断,需休息一个工作日以上者(含一个工作日)为工伤事故。
7.违反交通规则,造成车辆损坏,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为交通事故。
8.因不负责任,违反有关规定,工作失误,而造成的国家财产损失,人身健康损害为其他事故。
4.2 事故等级1.造成直接损失在4千元以上的事故为本单位为重大事故。
2.造成直接损失800元以上的事故为一般事故。
3.造成直接损失在200元以上的事故为微小事故。
4.员工重伤和多人事故的划分,按国家(GB6441-86)和国务院《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劳动部《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执行。
4.3损失计算1.事故直接损失包括物料损失和设备损失、按市场现行价或单位成品价计算。
2.产量损失(间接损失)是从事故发生时起至恢复正常生产时止,按日计划产量计算的总损失量,设备修复后,因能力降低而减少部分可不计算在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泰南瑞非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涿州分公司
文件编号O-ATNR-ZF/C-4.5.3-02
伤亡事故管理制度编制/日期
版次/修订A/0 审核/日期
发布日期批准/日期
1. 目的
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职工伤亡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保护职工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减少伤亡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 本制度规定了本企业员工工伤亡事故分类、报告、调查处理、档案管理等。
2.2 本制度适用于安泰南瑞非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涿州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
3. 引用标准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93号令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375号令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
《企业职工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T15499—1995
河北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
河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4. 总则
4.1 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员工伤亡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依据国家有关事故调查分析等有关法规和标准,结合公司有关文件精神,特制订本制度。
4.2 本制度所指事故包括伤亡事故、燃烧爆炸事故、火灾事故、交通事故。
事故的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和“四不放过”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