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历史文化街区分布图word
市内经典游览线2
天津文化中心平面图天津文化中心利用银河公园和天津乐园,共同形成以绿化、水体为主的中心标志区开放空间。
在中心湖面南侧依次建设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天津图书馆,形成南侧文化博览区;同时结合青少年儿童培训中心、科学技术馆,在大剧院北侧建设天津阳光乐园。
文化中心区域内强调章体建筑之间、建筑与整体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协调。
南侧文化建筑端庄典雅,北侧青少年活动中心活力动感。
文化中心以“文化、人本、生态”为主题,充分展示天津大气、洋气、和谐、现代的亮丽形象。
这里将是未来天津政治活动、国际国内交往、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车行左侧,是天津市迎宾馆,也是天津的国宾馆,专门用来接待国内外元首和领导人。
宾馆环境得天独厚,庭院式园林,景致幽雅宜人,室内装修设计是完美的中国传统装饰风格。
车行右侧,是天津友谊商店。
它是天津最早为旅游团队提供多种服务的涉外商店,如今已成为天津的高档商场之一,友谊商厦自从2007年;全面改版升级后,总营业面积达到将近4万多平方米,拥有了高档的品;牌组合、幽雅的购物环境、一流的星级服务、规范的国际化管理,快速提升了友谊商店整体的经营档次,气势宏伟的友谊商厦,已经成为了友谊i路一道新的亮丽风景线。
对面是友谊路洒吧街,主打酒吧文化,集艺术、文化、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
是天津人享受夜生活的绝好去处。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口,天津被迫开辟为通商口岸,英、法、美租界相继在天津海河西岸划定。
1894年甲午战争后,日、德租界分设于英法美三国租界的左右侧。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天津,俄、意、奥三国即以海河东岸所占领地区辟为租界。
不久,比利时将俄租界以西大片土地辟为租界。
位于海河两岸的九国租界,分别按各自国家的建筑风格,建起一片一片的国中之国。
租界洋楼,既是旧中国饱受凌辱的实证,但也给我们留下大批建筑艺术的精华。
现在我们进入的是享有天津小洋楼代名词的“五大道”地区。
“五大道”位于市中心的和平区,是指坐落在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以西的一片长方形地区,共有22条道路,总长度为17公里,总面积1.28平方公里。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PPT精选文档
张作相旧居
方先之旧居
伪满洲国领事馆
香港大楼
许氏旧居
孙殿英旧居
2、 历史演变
1949年,五大道的住户大部分逃离大陆。 1950年—1966年,是当时的市领导集中居住的地方。 1966年,文化大革命,工农兵进驻(大量贫民阶层)。
1976年,唐山大地震,居住环境急剧恶化,产生大量违章建筑。
2、历史演变
以2-3层为主花园别墅和西式洋房
4、五大道的突出特点
丰富多彩的历史典故和名人旧居
方先之旧居
张作相旧居
庆王府旧址
历史上居住在五大道的人,商人企业家并不 多,最多的是倒台的皇族、下野的总统、失 势的督军和落魄的官僚,他们是很多重大事 件的幕后。
香港大楼
室内高尔夫
五大道深邃内敛的街道风格
4、五大道的突出特点
2.五大道定位
文化定位:
世界水准的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街区
特征: 1、完整性和真实性。 2、故事性和神秘感。 3、温和的自然演进。
整体定位:
安静幽雅的历史文化街区
准确定位——安静幽雅的历史文化街区
土地使用现状图
功能定位:
高档居住区
兼容服务配套和企业会所的综合功能区
土地使用规划图
安静幽雅 良好维护 经济上可行
容纳丰富多元的混合使用功能,居住配套完善(包 括学校、医院、运动场、公园、教堂等配套设施).
4、五大道的突出特点
就五大道有代表性的近430 幢文物和风貌建筑的设计风格 来看,其中 英式89所 意式41所 法式6所 德式4所 西班牙式3所 中西合壁式3所 各种风格的建筑汇聚一处,堪 称“万国建筑博览会”。
1、区位和范围
五大道是天津市总体 规划确定的十四个历 史文化街区之一。
天津古文化街
这沽上二字是天津的旧称。而艺苑二字是 文化发祥地的意思。也就是说这里是天津 文化最早的发祥之地。
民俗胡同——通庆里
这里是两堵高墙 夹着的里巷,建 于1913年,即民 国二年。 它是典型的津味 建筑,还是天津 最为大型的中西 合璧建筑元素群。
玉皇阁
距今已经有600年历史的玉皇阁。
天后宫
津门故里
整条街的尽头有一方对应的牌楼,上书两个字:晴雪。 晴雪的背面还有四个字:津门故里。 津门是天津的含义,而故里是老地方。也就是说这里 是天津最早的发祥之地。
传统文化风格
古文化街中泥人张彩 塑工作室的绝活,古 籍书店的厚重,老美 华鞋店的熨帖,加上 数不清的玉器店、石 艺店、服饰店、乐器 店、首饰店等也是其 视觉形象体现传统景 观风格特色的一个重 要组成要素。
天演广场
古文化街的第一个广场 这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 是这尊铜像了,他就是 严复,是中国的思想家、 教育家、翻译家以及著 名的启蒙家。
闻名世界的《天演论》 就是他在这里翻译而成 的,《天演论》的那句 精髓就是“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天后宫
天后宫始建于元太平三年,是到目前为止我市当 中保存最完好的元代建筑
天津古文化街
天津古文化街位于南开区 东北隅东门外,海河西岸, 系商业步行街。由宫南宫 北大街和宫前广场三部分 组成,全长580米,街宽7 米,天后宫位于全街中心。 全部建筑为砖木结构,是 目前天津市最大的一处仿 古建筑群。建筑格调为仿 清、民间、小式的风格。 天津古文化街属津门十景 之一,一直坚持“中国味, 天津味,文化味,古味” 经营特色,以经营文化用 品为主。
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技术标准
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技术标准天津市规划局2011年9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管理,落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及《天津市城乡规划条例》的相关内容,规范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内容、深度和成果要求,特制定《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技术标准》。
第二条《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以下简称《保护规划》)的编制内容包括历史保护、发展利用研究、用地规划、建筑与环境保护引导、基础设施体系五部分内容,是对历史文化街区内建设活动的全面控制和引导。
在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的所有建设活动应以《保护规划》为依据。
第三条《保护规划》应在充分调研现状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现状价值分析及评价。
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演变、街区特征、城市功能、人口、生活服务设施、绿化环境、道路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等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该街区主要历史文化特色、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的工作方向。
第四条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与利用应以保护为根本目的,遵循合理性、前瞻性原则,促进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条在历史文化街区中,应从有利于历史文化环境和历史建筑保护的角度出发,为历史建筑找到适合的新的使用方式,以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为出发点,引导区域合理更新。
第六条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14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分别为估衣街历史文化街区、老城厢历史文化街区、古文化街历史文化街区、一宫花园历史文化街区、鞍山道历史文化街区、赤峰道历史文化街区、中心花园历史文化街区、劝业场历史文化街区、承德道历史文化街区、解放北路历史文化街区、泰安道历史文化街区、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解放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及海河历史文化街区。
第二章编制技术要求第一节历史保护第七条历史文化街区内应确定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第八条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史文化要素一般归纳为四类:1、建筑:历史形成的各类建筑及对历史环境有积极意义的建筑;2、空间:主要指历史形成的道路与街巷系统及其线形、宽度、空间尺度、景观特征与各类公园、街头绿地、绿化庭院、古树名木、广场、街道交叉口等;3、肌理:主要指历史形成的街巷、街廓、建筑及其布局所形成的城市肌理特征,如原有道路和街巷格局、地块的尺度与形状、建筑的体量、建筑密度与群体空间布局等;4、其他:主要指重要的历史场所及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津历史文物保护街区
天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解释权属于天津市规划局。但是,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为了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的需要将要开发的地块上的建筑拆除。[3]此外,历史文化街区内因事故而被破坏的风貌建筑难以根据保护规划追究责任,如因地铁三号线建设而倒塌的DD饭店[4]。
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由天津市规划局编制,具体包括解放北路、解放南路、海河、五大道、估衣街、老城厢、劝业场、中心花园、承德道、鞍山道等14处天津市重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涵盖范围包括天津划依据[编辑]
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街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风貌的整体保护及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依据。其规划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年)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等四项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天津市城乡规划条例》(2010年)《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天津市中心城区主要河流、公园及历史保护区周边建筑高度控制导则》(2008年)等六项天津市地方性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天津市相关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在编制完成后,已经通过天津城市规划展览馆、天津市规划局网站和天津市主要报刊媒体等渠道向市民公示。[2]
天津老胡同大全,快来找下有没有您的回忆
天津老胡同大全,快来找下有没有您的回忆距第十三届全运会开幕12天说起胡同,大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北京。
殊不知,天津的胡同文化,也曾非常繁华。
胡同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更是一种儿时的情结。
你也许曾在胡同里涂涂画画,和小伙伴一起追逐打闹,天一蒙黑,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余声经久不消,过年时,胡同里家家都会挂上红红的灯笼,随风摇晃。
然而,那样单纯美好的时光就像这些胡同一样,大多已经烟消云散,面目全非了。
天津曾有成百上千条胡同,最有名的红桥区东南部的“大胡同”,也是天津最大的一条胡同。
很多人搞不清,这么宽阔的一大片区域怎么是个“胡同”呢?其实,历史上的大胡同完全不是现在的样子。
展开剩余86%“大胡同”在清朝道光年间成型,位于南运河北岸,最初被称为“河北大胡同”,仅210米的距离。
1918年南运河裁弯使大胡同位置改在南运河南岸,改为今名。
大胡同曾是天津商业的摇篮,囊括了人们生活当中的各个领域。
布匹行业有汇亨布店;鞋帽行业有北德新鞋帽;洋广百货有益生百货店,南货、针头玛瑙等小商品一应俱全;小吃和茶食,有祥德斋、南味等腊味的食品、有老稻香村和生村洋北号,还有一家酱园叫东茂居。
这些老字号,你听说过吗?1976年天津地震灾害过后,大胡同地区开始了提升改造。
经过了30多年的开发,现在的大胡同已成为连接河北、红桥、南开三区的枢纽,变成了一个包括估衣街在内的大型商业街区。
相信你肯定带着外地的朋友去参观过“大胡同”吧!天津其他比较有名的胡同还有很多,也许你曾经居住在这里,也许你曾经来过这里,不管怎样,这些胡同一定是你心底最柔软的记忆。
袜子胡同袜子胡同,是老天津最著名的胡同之一,长四百余米,坐落在南开区东北部、海河西岸的张自忠路与天齐庙大街之间,并通东马路,中与古文化街(宫北大街)相交,以其状如袜子而得名。
你可以不了解袜子胡同,但你一定知道天津稻香村。
这家天津最早的南味食品店最早也开设在袜子胡同。
旧时,袜子胡同不仅店铺云集、人文荟萃,更重要的它是天津“皇会”的“会道”。
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区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区交通概况:乘4、24、619、632、824、954路公交车可到。
954路:东马路站下车;发车收车时间:6:00-22:00。
619路:东马路站下车;发车收车时间:6:00-22:00。
632路:东马路站下车;发车收车时间:6:15-21:10。
景点简介:在天津,想大致领略一番津味、古味、文化味的朋友,最佳去处莫过于古文化街了。
古文化街由宫南宫北大街和宫前广场三部分组成,全长580米,街宽7米,天后宫位于全街中心。
全部建筑为砖木结构,是目前天津市最大的一处仿古建筑群。
建筑格调为仿清、民间、小式的风格。
全街80处单体建筑多为一、二层,都配有以我国古典文学、神话传说等为题材的油漆彩画、砖雕、木雕。
街的南北两口各新建仿清式牌楼一座,并镶有楼匾四块,南口牌楼的楼匾为“津门故里”和“晴雪”,北口牌楼的楼匾为“沽上艺苑”和“金鳌。
” 1986年元旦,古文化街正式开业。
街内不仅有进百家店铺,主要经营古旧书籍、古玩玉器、传统手工艺制品、民俗用品、天津民间艺术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魏记风筝、刘氏砖刻以外,还有全国各地的景泰兰、牙玉雕、双面绣、中西乐器、艺术陶瓷等上万种名优工艺品、文化用品以及文物古玩、图书字画等。
在文化街内,除了各式店铺外,还有不少小摊子,卖的是糖葫芦、烤红薯、糕饼、甜品,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一把龙嘴大茶壶冲、配出来的“茶汤”,味道和表演的技术让人看后不禁想尝尝。
漫步古文化街,耳边传来一声声的叫卖时就好象我们又置身于那个已经离现在很遥远的年代,眼前仿佛出现一幕一幕陌生而又熟悉的画面。
天津鼓楼门票·开放时间:27元/人;钟楼、鼓楼联票40元/人;敲鼓另收5元。
持2008年陕西旅游年票不限次数免费参观(不含“五一”、“十一”假期,截止2009年3月30日)。
开放时间:4月1日-10月31日为8:00-22:00;11月1日-次年3月31日8:00-17:30。
电话:029-87288397 87274580交通概况:乘坐4、7、15、32、43、45、201、205、206、215、218、221、222、251、300、604、611、612、612区间、K630、游8(610)路公交在“鼓楼”站下车即到。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讲解学习
赛马场的主看台
2、 历史演变
1949年以前,五大道曾是清廷遗老遗少、下野政客和各界名流的隐居之地。
2、 历史演变
容纳丰富多元的混合使用功能,居住配套完善(包 括学校、医院、运动场、公园、教堂等配套设施).
4、五大道的突出特点
就五大道有代表性的近430 幢文物和风貌建筑的设计风格 来看,其中 英式89所 意式41所 法式6所 德式4所 西班牙式3所 中西合壁式3所 各种风格的建筑汇聚一处,堪 称“万国建筑博览会”。
3、现状基本情况
整体空间尺度控制较好
建筑高度分析图
五大道的整体空间尺度控制较好
“
”
3、现状基本情况
用地性质以居住为主, 公建分布没有规律。
土地使用现状图
3、现状基本情况
房屋权属复杂
房屋产权分类图
公产:54.1万平米(26+28.1),建筑栋数:963栋(764+199), 核保区内占36%; 企业产、代管产:89.1万平米(41.2+47.9),建筑栋数:755栋(630+125),核保区内占30%; 私产、涉外产、港澳台产:46.6万平米(29.7+16.9),建筑栋数:590栋(548+42),核保区内占25%; 军产、宗教产:40.4万平米(12+28.4),建筑栋数:206栋(202+4),核保区内占9%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01 对五大道的深入理解
1、区位和范围
五大道坐落在天津市和 平区南京路以南,内环 线与中环线之间 ,历史 上是英租界的高级住宅 区,是天津市总体规划 确定的十四个历史文化 风貌区之一。
天津古文化街海河楼商贸区规划设计PPT课件
重要节点处理
1.玉皇阁广场
结合新建海河楼统 一处理,形成面向海河的 开敞式长方形广场,虽然 不重建玉皇阁道观,但依 托现存的清虚阁用虚拟的 手法,创造出使人浮想联 翩的现代化商业文化广场。
第30页/共63页
重要节点处理
2.水阁园
借水阁之名演绎出一个以水景池 为中心的中国传统风格的文化性商业 园区,临水而建的水阁楼成为该商业 园的主体建筑,为南部入口处的标志 性景观建筑。该园区以经营字画、石 刻、文房四宝、图书、古玩、中医药 等中国文人文化性商业为主题,成为 商贸区中较为别致的弘扬传统文化精 华的商业园。
2.玉皇阁
重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的道教建筑,现只存主体建筑清虚阁。 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本规划中对清虚阁进行内外全面维修,不再复建 其他已被拆除的建筑。整修后,进行保护性利用。总体构思是利用现代 科技手段,依阁造景,使其成为本商贸区另一具有轰动效应的旅游要素。
第24页/共63页
文物建筑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3.水阁医院
水阁的原址与建筑已无可查实, 但却因之在老城东门外有水阁大街 之名。清末洋务派李鸿章创办天津 最早的传授西医的医学馆(1881 年),先后改名北洋医学堂、海军 医学堂、北洋女医院等,现为天津 天开区妇幼医院。规划中建议将其 迁建于相邻街区。将现存的部分早 期二层房迁建,与医院北部的近代 二层建筑护士楼一并作为遗存加以 保留,并赋予其新的功能。
第25页/共63页
文物建筑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4.刘家大院
位于袜子胡同,区级 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大门、 照壁、倒座、二座北房与 厢房,以及其东北部的二 层近代殖民地式欧风建筑。 规划中利用这几座历史建 筑为基础,建成一座民俗 文化博物馆。
天津古文化街介绍简介
天津古文化街介绍简介天津古文化街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华苑街道,是一条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街道。
作为天津的重要文化景点,它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探索,感受古老与现代的交融。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天津古文化街的历史背景、街道布局和主要景点,带您一同领略该地独特的魅力。
一、历史背景天津古文化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这里原本是天津城东门外的商业繁华地带。
明代初期,由于长江流域的河道改道,天津逐渐崛起为一个重要的贸易港口,吸引了大量商人和游客。
古文化街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成为了集商业、文化和娱乐为一体的区域。
二、街道布局天津古文化街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街道呈南北走向,全长约580米。
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可以看到传统的四合院、砖木结构的商铺和精美的石雕等建筑。
街道两侧有各种各样的小店铺,出售着古玩字画、民俗工艺品、传统手工艺品、特色小吃等,给游客带来了丰富的购物和品味的机会。
三、主要景点1. 张学良故居张学良故居是天津古文化街的重要景点之一。
张学良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抗日将领,他的故居展示了他的生平事迹和家庭居住环境,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他的为国家作出的贡献。
2. 津夜扬琴大戏院津夜扬琴大戏院是天津古文化街的另一亮点。
这座戏院建于清代,是天津当地非常著名的戏曲演出场所,至今仍定期演出各种精彩的戏曲剧目。
当游客来到这里,可以欣赏到地道的天津曲艺表演,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华苑书院华苑书院是天津古文化街的文化中心,也是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明清时期的文化学府,华苑书院培养了一批才华出众的文人学士,并对当地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今,书院内保存着大量历代文物和古籍,让人们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四、古文化街的魅力古文化街作为天津的重要文化景点和商业中心,吸引了许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和建筑风格,以及众多的文化景点,使其成为了探索传统文化和品味当地美食的理想场所。
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味到正宗的天津小吃,欣赏到地道的曲艺表演,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天津十大历史街区
古文化街:妈祖文化特色传统街区
古文化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南开区,规划将古文化街、大狮子胡同、崇仁宫大街等城市道路确定为历史文化街道。整体定位为:以中式传统商业建筑群及妈祖文化为特色,体现天津传统及民俗文化的商业文化街区。
规划保护大量明清风格商业建筑和宗教建筑、鱼骨状传统商业街的路网格局,保护过街楼、天后宫广场等特色的街巷空间以及舒适的整体环境氛围。在人文特色活动方面,将发扬与延续地方文化传统,可恢复本街区历史上重要的活动场所的原有功能,再现本街区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
劝业场:天津近代商业建筑群特色
劝业场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和平区,规划将和平路、滨江道、长春道、哈尔滨道、辽宁路等城市道路确定为历史街道。整体定位为:天津近代商业建筑群为特色的城市中心商业文化街区。功能以商业为主导,以休闲、娱乐、餐饮等综合体验式服务功能为补充。
街区内将保护劝业场地区历史久远的老字号商铺,如南京理发店、中国照相馆、亨得利钟表店等,同时还要保护名人书写的牌匾及老字号店牌店招等。将延续与发扬劝业场地区华洋交融的地方文化传统,尽量恢复本街区历史上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及原始功能,再现本地区鲜明的历史文化特征。在建筑外檐色彩方面,主色调应与周边原有建筑物的色彩、特征相协调。
赤峰道:名人故居历史街道受保护
赤峰道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和平区,规划将赤峰道、承德道、山东路、新华路、营口道、哈尔滨道、河北路、河南路、山西路和陕西路等城市道路确定为历史街道。整体定位为:以历史名人故居为典型代表的天津近代生活街区。
将保护大量建筑形式各异的殖民地居住建筑和配套公共建筑,保护与天津近现代事件、名人活动相关的重要历史场所、名人故居、历史街道等历史文化资源,整体延续城市历史文化脉络。规划以保护历史形成的风格各异的花园别墅、西式洋房和里弄式居住建筑为主。建筑色彩主要包括:自然的砖色、浅淡的暖色以及其他柔和的色彩。
天津古文化街介绍-天津古文化街景点PPT(经典版)
途中景点
途中景点: 津门故里牌坊> 天后宫 > 民俗文化 馆 > 古玩城 > 商业广场 > 官银号 > 沽上艺苑 牌坊 > 玉皇阁 > 通庆里 > 文化小城 > 戏楼
交通指南
途经:S30京津高速-下双街出口-京津快速京津路-天泰路-黄纬路-五马路-海河东路-狮 子林大街-张自忠路-景区正门
民俗风情
依次点击菜单栏——视图——幻灯片母版,如上。即可在左侧母版中修改文字和图片内容。
历史文化
这条街上有一座享誉几百年的古庙,它原名“天妃宫”, 后改称“天后宫”。天津东临渤海,背倚京城,自古就 是舟车汇集的水陆交通枢纽。天后宫就是在漕运大 发展的情况下,为庇佑漕运建立起的祭祀海神天后 的庙宇演广场
天后宫 仿古彩绘
南北牌楼
整修后的古文化街,依然保持着当年的建筑风貌和基 本线型,其建筑风格为仿明清小式建筑,层高均为一、 二层;街区走向自然曲直,错落有韵;外檐建筑尺度 适中,商店铺面长短有序,呈现出鳞次栉比的古街效 果。古文化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味、文化味、中国味 和天津味。
作为津门十景之一天津古文化街一直坚持中国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经营特色以经营文化用品为主国家5a级景区历史文化古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景区概况古文化街内有近百家店堂
天津古文化街介绍
民
间
手
工
艺
品
集
中
地
姓名:
时间:
目录
CONTENTS
01 景 区 概 况 Overview of the scenic spot
02 景 区 历 史 History of scenic spots
03 主 要 景 点 Main attractions
天津河西老街道简表-河西区图书馆
吴家窑
五家窑、五窑
建国门
建国门
黑牛城
黑牛城村
纪庄子
纪庄子村
李七庄
李七庄
二、老街道 148
名 称 爱国道 半边街 蚌埠道 宝丰大街 保安街 北横西街 北横东街 北江路 北小河沿 路 宾馆路 宾馆南道 曾用名 爱国道 半边街 罗尔沙伊 特街 宝丰大街 保安街 北横西街 北横东街 北江路 北小河沿 路 宾馆路 宾馆南道 兴建年代 1952 年 1911 年 1913 年 1948 年 1931 年 1948 年 1948 年 1954 年 1966 年 1959 年 1958 年 起止地点 东起津河南道西至广东路 东起大沽南路西至蔡家巷 东起台儿庄路西至南京路 东起福建路西临应运里 北起永安道南至津河北道 东起南北小街西至魏家胡同 东起颂歌胡同西至南北小街 北起怒江道南至东江道。 东起广东路西楼桥西至马场 道佟楼桥 北起马场道南至宾友南道 东起友谊路西至紫金山路 长 宽 长 1250 米宽约 14 米 今久仰里南部 长 525.59 米宽 10 米 长 220 米宽 5 米 长 434 米均宽 8 米 长 93 米宽 4.5 米 长 108 米宽 3 米 长 280 米宽 20 米 长 1704 米 车行道宽 7 米 长 679.73 米宽 11 米 长 1029 米 宽 18~28 米
1938~1944
东起海河,南至天 津县界,西至大围 堤,北至六里台, 毗连。面积 46700 亩
1937 年 12 月天津 特别市公署划全市 为九区,今河西区 乡区 3 所改为第六 区 1938 年 3 月 31 日, 天津特别市公署将 特一区改为第十区
与特一区 (第十区) 界内的乡区 5 所与
第十区
第十区
1943~1944
历史│天津城东北角:以官银号为轴的繁华街市(图)
历史│天津城东北角:以官银号为轴的繁华街市(图)很多老天津人都有“老城”情结,很多人都在网上发布关于天津“老城”的老照片和文字,饱含了对“老城”的记忆和怀念。
对于1404年设卫筑城的天津来说,老城里是其“摇篮”,孕育了天津卫几百年的历史和记忆。
如今,天津的老城里旧貌换新颜,而那凝结了几百年的城市记忆,依然保存在人们的心中,也永远封存在一张张老照片上。
最初的天津老城,东西长,南北短,呈长方形。
环城设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也因此有了四个居住区域——东北角、东南角、西北角和西南角。
东北角和东南角多是商贾富户所在,建筑宏伟,院深宅大,西北角则次之,因此素有“北门富、东门贵、南门贱、西门贫”之说。
这里是当时天津的核心,也是聚集了几百年天津人生活习俗的地方。
如今,我们通过一系列老照片,回望老城里四个角的沧桑岁月,也守住一份城市记忆和情感。
旧时的东北角区域,是指北马路、东北路、东门里、北门里合围的地块。
按文史研究者高立成在《记忆·天津老城里》中的论述,东北角一带是天津卫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津的道署衙门、盐运署均设于此,天津文庙亦在此区域内。
这里是旧时天津卫最繁华的地方。
说到老城里的东北角,不能不说官银号。
事实上,在老天津人的心中,官银号就是东北角的代称。
如今,当初的官银号虽早已消失,但“官银号”这个地名却在天津深入人心,经久流传。
曾经,矗立在东北角的那座转角大楼被公认为是官银号大楼,但文史研究者高伟考证发现,历史上的官银号仅仅占用了那座大楼的一部分,真正的官银号行屋应该是北马路一侧的三层楼房,也就是北洋天津银号纸币上印制的那栋楼。
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市民魏翔在东北角的一条胡同里长大,至今,他仍对儿时生活过的地方有着很深的情愫。
每每说起东北角,他想到的都是院子里的那棵大树,每家每户点着炉子做菜做饭,炊烟随风飘向胡同的每个角落……那时不管他走到哪儿,当有人问起他家住哪儿的时候,他都会像家里的长辈一样,用纯正的天津话回答:“在官银号。
[转载]天津老地图(一)
[转载]天津老地图(一)原文地址:天津老地图(一)作者:地图守望者日制《最新天津地图》《最新天津地图》,昭和十五年(1940年)九月天津日光堂书店订正第六版发行,著作兼发行人铃木芳太郎,制图兼印刷人森芳雄。
约2开双面印刷,正面称做“最新天津市街图”,套色彩印,比例尺一万七千分之一,左上角插入“天津及北京附近图”,左下角插入“日资工业地带略图”各一幅;背面为“天津日本租界图”,单色蓝印,比例尺二千五百分之一。
最下方附有“著明索引”,主要就是日人开设的工厂、商行、宾馆、饭店等的地名索引。
此外,还特别注明了该图是经过日军天津宪兵队本部、多田部队本部报道部审阅及天津日本总领事馆许可才得以出版发行的,是得到了官方和军方首肯和支持的。
“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天津于7月30日沦陷,8月1日伪“天津治安维持会”成立,高凌霨充任委员长。
12月17日伪“天津特别市公署”正式成立,高凌霨任伪河北省省长兼天津市市长。
次年3月伪天津特别市政府将原有6个区,改划为9个区及3个特别区。
原英法意日租界维持不变。
图中正面“最新天津市街图”内用不同颜色标示出了四国租界、特一至特三区以及天津旧城,其他九区未标明。
特一区北为英租界,东靠海河,南临小刘庄,西邻谦德庄;特二区东临北宁铁路,南与意租界毗邻,北接五区,西达海河东岸;特三区北为第七区,南接英租界,西至五经路与意租界相邻,东与六、七区接壤。
这几个特别区原先也是租界,收回后改为四个特别区,沦陷后日伪将特四区并入了特三区。
历史上,先后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俄国、日本、奥匈帝国和比利时等九国在天津老城东南部区域相继设立了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租借地。
天津租界是中国近代以来百年屈辱史的见证,但客观上租界呈现出多元性、多样性的特点,促进了天津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发展,在近代天津迈向现代化大都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与上海租界一南一北形成了极具特色和典型性的两大租界文化。
天津最早的租界是1860年设立的英租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城厢历史文 1404年 化街区
北城街、东马路、东门内 鼓楼 大街、城厢东路、南城街、 文庙 城厢西路合围区域,原为 广东会馆 天津老城
以中国北方传统城市格局为 典型特征的商住综合街区
劝业场历史文 1926年 化街区
兴安路、哈尔滨道、辽宁 路、长春道、和平路、原 劝业场 以天津近代商业建筑群为特 浙江兴业银行界线、滨江 惠中饭店 色的城市中心商业文化街区 道合围区域,原为天津法 浙江兴业银行 租界
中心花园历史 1917年 文化街区
和平路、营口道、新华路、 李吉甫旧宅 以放射状路网格局及花园别 哈尔滨道合围区域,原为 吉鸿昌旧居 墅为典型特征的、具有法式 天津法租界 久大精盐公司 风貌特征的商业文化街区。
承德道历史文 1886年 化街区
哈尔滨道、吉林路、营口 崇德堂 道、和平路合围区域,原 法国公议局 为天津法租界 法国领事馆
五大道历史文 1903年 化街区
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 英国公学 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 “天津小洋楼”最集中的历史 颜惠庆故居 路交口以西的合围区域, 文化街区 工商学院主楼 原为天津英租界扩展界
一宫花园历史 1902年 文化街区
东至五经路,南至博爱道, 意大利兵营 西至海河东路,北至建国 以文化展示和休闲商业为主 原回力球馆 道、胜利路和兴隆街,原 导的混合型历史文化街区 马可波罗广场 为天津意租界
泰安道历史文 1929年 化街区
纳森旧居 保定道、台儿庄路、曲阜 天津诸圣堂 道、南京路、新华路合围 原开滦矿务局 区域,原为天津英租界 大楼
解放南路历史 1895年 文化街区
曲阜道、台儿庄路、琼州 东光大楼 道、福建路、绍兴道、解 德国俱乐部 放南路、解放北路合围区 吴毓麟旧宅 域,原为天津德租界
以德式风格建筑为主要特色 的多功能综合街区
海河历史文化 元代 街区
解放桥 北至永乐桥,南至刘庄桥 金汤桥 的海河两岸 大陆银行
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和大 都市魅力的文化景观走廊
以承德道为重要轴线、以法 式建筑为特色的多功能综合 街区
鞍山道历史文 1903年 化街区
新华路、四平东道、 南京 静园 路、万全道、陕西路、多 张园 伦道合围区域,原为天津 武德殿 日租界
以“窄街巷、密路网”街巷格 局及历史性居住建筑为典型 特征的商住综合街区
东至大胡同,南到北马路, 西至北门外大街,北至估 估衣街历史文 元代 化街区 衣街北侧22米、宏济里北 通道北侧12米并包括文物 保护单位谦祥益,原为天 津老城北侧的历史街区 谦祥益绸布店 天津独特的商业文化街区 瑞蚨祥绸布店
结衣街历史 文化街区 一宫花园历 史文化街区
老城历史文 化街区
鞍山路历史 文化街区
中心花园历 史文化街区 劝业街历史 文化街区
解放北路历 史文化街区
赤峰道历史 文化街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五大道历史 文化街区
解放南路历 史文化街区
名称
年代
位置范围
著名建筑
定位
旧照
近照
解放北路历史 1860年 文化街区
张自忠路、台儿庄路、保 利顺德大饭店 以西洋古典风格为特色的天 定道、大沽北路、营口道、 中法工商银行 津近代金融办公建筑集中区 吉林路合围区域 大清邮政津局
古文化街历史 元代 文化街区
东至张自忠路、南至水阁 天后宫 大街、西至东马路、北至 通庆里 通北路,原为天津老城与 玉皇阁 海河之间的历史街区
体现天津传统文化特色的历 史街区
赤峰道历史文 1886年 化街区
新华路、营口道、南京路、 渤海大楼 以历史名人故居为典型代表 哈尔滨道合围区域,原为 国民饭店 的天津近代生活街区 天津法租界 盐业银行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