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章 液体的蒸馏 几种蒸馏方法的分离原理
第三章石油蒸馏过程
![第三章石油蒸馏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53334d16a1c7aa00b42acb20.png)
油水同时开始汽化点O和汽化后油的汽化分率的计算:
①对于油水同时开始汽化点O的确定,采用猜算法:
假设同时开始汽化的温度为t0,由t0查图表得PS0和PO0,若 两者之和PS0+PO0=P,则假设之t0正确,否则再假设t0,重复进行 计算,直至PS0+PO0=P ②对于开始汽化后,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汽化分率的计算:
★ 常压实沸点蒸馏曲线换算成常压恩氏蒸馏曲线,见本 节1①
4.常压平衡汽化曲线换算为压力下平衡汽化曲线
压力
➢ 不同的压力下相同汽
12
10
8
6
0% 10% 30% 50% 70% 90% 100%
4
化百分数的各点可以 连成一条直线,而且 不同汽化百分数连成 的 各 P-T 线 都 会 聚 于 一点(焦点)
③25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41atm。
为简化计算,可以假设:
① 原油的重量汽化分率与体积汽化分率相同;
② 令油气的分子量为100;
③ 原油含水0.4%可以认为是100g原油外加0.4g水,而不
是油水共100g。
解:汽化段的温度为250℃,压力是2.0atm,而250℃时水的饱 和蒸气压PS0=41 atm,由此我们可以得到:
精馏塔内沿塔高的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的建立及接触设施 的存在是精馏过程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
由于两个梯度的存在,在塔中每一个气、液两相的接触级中,由 下而上的较高温度和较低轻组分浓度的气相与由上而下的较低温度和 较高轻组分部的液相存在相间差别,因此气、液两相在接触前处于不 平衡状态,形成相间推动力,使气、液两相在接触过程中进行相间的 传热和扩散传质,最终使气相中的轻组分和液相中的重组分分别得到 提纯。经过多次气、液相逆流接触,最后在塔顶得到较纯的轻组分, 在塔底得到较纯的重组分。
蒸馏的实验原理
![蒸馏的实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b740b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b.png)
蒸馏的实验原理
蒸馏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组成的常用方法,它基于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来实现。
蒸馏主要包括常压蒸馏和真空蒸馏两种方法。
在常压蒸馏中,混合物被加热,其中具有较低沸点的成分先蒸发出来,然后通过冷凝得到纯净的馏分。
这是因为不同物质在加热时各自的气压相等时温度的差异。
通过控制加热源的温度和调节冷凝器的冷却效果,可以分离纯净的成分。
真空蒸馏是在减压条件下进行的,通过降低系统的压力来降低物质的沸点。
这种蒸馏方法适用于沸点较高的物质,其能避免在较高温度下分解或生成副产物。
真空蒸馏通常需要配备真空泵将系统内的气体或蒸汽抽出,并在冷凝器中将气体或蒸汽冷却为液体。
在实验室中,蒸馏通常使用酒精灯作为加热源,将混合物放入烧瓶中,连接冷凝器收集纯净的馏份。
通过加热酒精灯,混合物开始蒸发,并在冷凝器中冷却回到液体状态。
根据沸点差异,纯净的馏份将被逐渐收集。
蒸馏的实验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实现物质的分离。
在具体实验中,需要根据混合物的成分和沸点特性选择适当的蒸馏方法和条件,如加热温度、冷凝器效果等。
同时,实验操作需要小心谨慎,以确保安全并获得准确的结果。
蒸馏的实验原理
![蒸馏的实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09f5a0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e.png)
蒸馏的实验原理
蒸馏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技术,它利用液体的沸点差异来将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
出来。
蒸馏的原理基于液体的沸点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加热混合物,使其中沸点较低的成分先蒸发,然后再将其冷凝成液体,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蒸馏的基本原理。
在蒸馏过程中,混合物被加热至其
中沸点较低的成分开始蒸发,形成蒸汽,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将蒸汽重新凝结成液体。
在这个过程中,沸点较低的成分会先蒸发,而沸点较高的成分则留在原容器中。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出来。
蒸馏的实验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蒸发,在蒸馏过程中,混合物被加热至其中沸点较低的成分开始蒸发。
这
一步骤是蒸馏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因为只有通过蒸发,才能将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出来。
二、冷凝,蒸发出的蒸汽通过冷凝器冷却,重新凝结成液体。
冷凝器通常是一
个长管,外面包裹冷却剂,通过冷却剂的作用,将蒸汽冷却成液体。
三、收集,冷凝后的液体被收集起来,这样就完成了蒸馏过程。
收集到的液体
就是混合物中沸点较低的成分。
通过蒸馏的实验原理,我们可以将混合物中不同沸点的成分分离出来。
这种分
离方法在实验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有机化学实验中,蒸馏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技术。
总的来说,蒸馏的实验原理是通过加热混合物,使其中沸点较低的成分先蒸发,然后再将其冷凝成液体,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这种分离方法简单有效,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技术之一。
通过对蒸馏的实验原理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分离技术的应用。
蒸馏操作原理
![蒸馏操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1cbee3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e.png)
蒸馏操作原理
蒸馏操作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离技术,它基于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来实现分离,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等领域。
蒸馏操作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加热:将需分离的混合物加热至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分的沸点。
通过加热提供能量,使混合物中相应组分的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而转变成气体态。
2. 蒸发:由于加热,混合物中沸点较低的组分开始蒸发,形成气体相。
相对低沸点的组分容易挥发,并随着蒸气上升。
3. 冷凝:将蒸发出的气体通过冷凝器冷却。
冷凝器中的冷却剂或低温环境会使气体迅速冷却,从而将其转变回液体相。
4. 收集:冷凝后的液体通过收集装置进行分离收集。
不同组分的冷凝液通过不同的出口收集,从而实现物质的分离。
蒸馏操作的关键在于利用液相和气相之间的相互转化来实现组分的分离。
由于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他们在蒸发和冷凝过程中的行为不同,使得物质可以按照其挥发性进行分离。
通过控制温度、压力以及设备的结构,可以实现更精确的分离效果。
蒸馏实验原理
![蒸馏实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1621d0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c.png)
蒸馏实验原理
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它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和冷凝来实现组分的分离。
蒸馏实验原理包括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两种,下面将对这两种蒸馏实验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常压蒸馏实验原理。
在常压下进行蒸馏,通常需要用到酒精灯或者电热器来提供热源。
液体混合物被加热至其中一个组分的沸点,使其蒸发成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成液体,最终得到纯净的组分。
这种蒸馏方式适用于沸点差异较大的组分,例如水和酒精的分离。
其次是减压蒸馏实验原理。
减压蒸馏是在降低环境压力的条件下进行蒸馏,通常需要利用真空泵来降低系统压力。
在减压条件下,液体混合物中沸点较高的组分也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蒸发,从而减少对组分的热敏性影响。
这种蒸馏方式适用于高沸点液体的分离,例如石油中的燃料和润滑油的提取。
蒸馏实验原理的关键在于控制加热温度和冷却温度,以及对蒸馏设备的合理设计和操作。
在实验中,需要根据液体混合物的成分和性质选择合适的蒸馏方式,并严格控制操作条件,以确保分离效果和产品纯度。
总之,蒸馏实验原理是通过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和冷凝来实现组分的分离。
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是两种常用的蒸馏方式,它们在实验原理和应用领域上有所不同,但都是重要的分离技术手段。
在进行蒸馏实验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蒸馏方式,并严格控制操作条件,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章主要介绍蒸馏的基本原理(共49张PPT)
![本章主要介绍蒸馏的基本原理(共4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68c964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3.png)
由其泡点或露点计算确定。对液相则由泡点计算确定其
平衡常数 、泡点 及与之平衡气相组成 ,并
有
。对气相混合物,则由露点计算来确定
其 、 及。
第七页,共四十九页。
二元混合物相平衡关系
对于理想的二元混合物的相平衡(pínghéng)关系,由平衡 常 (pínghéng) 数表示,则有:
YA=KA.xA, KA =pA/P, yB=KB.xB, KB =pB/P
(10.27)
式( 10.27 )为提馏段操作方程常用表达式,亦为线性方 程,关联提馏段任意塔截面(jiémiàn)上,上升蒸气与流下液相组 成xn,yn+1 的关系。已知流下液相组成 ,即可由式 ( 10.27 )得来自n+1板上的蒸气组成 。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九页。
若将精馏段及提馏段两操作线与平 衡曲线(y~x)同时(tóngshí)绘于同一 直角坐标中,如图10-7所示。精馏 段操作线如DC所示,提馏段操作线 如QW所示。
第三节 二元连续(liánxù)精馏的分析和计算
10-8 全塔物料(wùliào)衡算
应用全塔物料衡算可以找出经历塔顶、底 的产量与进料量及各组成之间的关系。如 图10-5所示。令:
F为料液流量;D为塔顶产品(馏出液) 流量;W为塔底产品(釜液)流量;ZF 为料液组成;xD、xW为塔顶、底产品的组成。
本章重点:
·连续精馏过程的基本原理及过程描述的基本方法 ·二元精馏过程的设计以及精馏过程的操作分析与诊断 ·精馏过程的塔设备
第三页,共四十九页。
第一节 二元物系的气液平衡(pínghéng)
a. 气液相平衡
b. 在一封闭容器中,如图6.1.1所示。在一 定条件下,液相中各组分均有部分(bùfen)分 子从界面逸出进入液面上方气相空间, 而气相也有部分(bùfen)分子返回液面进入液 相内。经长时间接触,当每个组分的分 子从液相逸出与气相返回的速度相同, 或达到动态平衡时,即该过程达到了相 平衡。平衡时气液两相的组成之间的关 系称为相平衡关系。它取决于体系的热 力学性质,是蒸馏过程的热力学基础和 基本依据。
化工原理之五 蒸馏
![化工原理之五 蒸馏](https://img.taocdn.com/s3/m/87b5bd4ccf84b9d528ea7ab1.png)
蒸馏化工生产中经常要处理由若干组分所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大部分是均相物系。
生产中为了满足贮存、运输、加工和使用的要求,时常需要将这些混合物分离成为较纯净或几乎纯态的物质或组分。
蒸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典型单元操作。
这种操作是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气化,利用其中各组分挥发度不同的特性以实现分离的目的。
它是通过液相和气相间的质量传递来实现的。
蒸馏过程可以按不同方法分类。
按照操作方式可分为间歇和连续蒸馏。
按蒸馏方法可分为简单蒸馏、平衡蒸馏(闪蒸)、精馏和特殊精馏等。
当一般较易分离的物系或对分离要求不高时,可采用简单蒸馏或闪蒸,较难分离的可采用精馏,很难分离的或用普通精馏不能分离的可采用特殊精馏。
工业中以精馏的应用最为广泛。
按操作压强可分为常压、加压和减压精馏。
按待分离混合物中组分的数目可以分为两(双)组分和多组分精馏。
因两组分精馏计算较为简单,故常以两组分溶液的精馏原理为计算基础,然后引申用于多组分精馏的计算中。
在本章中将着重讨论常压下两组分连续精馏。
蒸馏在化学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其历史也最为悠久,因此它是分离(传质)过程中最重要的单元操作之一。
在前面我们已经知道,蒸馏是气液两相间的传质过程,因此常用组分在两相中的浓度(组成)偏离平衡的程度来衡量传质推动力的大小。
传质过程是以两相达到相平衡为极限的。
由此可见,气液相平衡关系是分析蒸馏原理和进行设备计算的理论基础,故在讨论精馏过程的计算前,首先简述相平衡关系。
相平衡是《物理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本章侧重于论述其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且讨论的只限于两组分理想溶液。
本节包含四个部分的内容:拉乌尔定律相律相图相对挥发度。
拉乌尔定律根据溶液中同分子间的与异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差异,可将溶液分为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溶液两种。
实验表明,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遵循拉乌尔定律(Raoult's Law),即:式中溶液上方组分的平衡分压,Pa;同温度下纯组分的饱和蒸气压,Pa;溶液中组分的摩尔分率。
蒸馏 分馏 精馏
![蒸馏 分馏 精馏](https://img.taocdn.com/s3/m/466ed69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9.png)
蒸馏分馏精馏
在化工领域中,蒸馏、分馏和精馏是常见的物质分离技术,它们在提取纯净物
质或分离混合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种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区别。
蒸馏
蒸馏是一种利用物质的不同沸点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在蒸馏过程中,混合物
被加热至其中一种或多种成分的沸点,其蒸汽被冷凝后收集。
蒸馏可以分为简单蒸馏和精馏两种类型。
简单蒸馏
简单蒸馏通常用于分离沸点差异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在简单蒸馏中,混合物被
加热至最低沸点组分的沸点,蒸气上升到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却后凝结成液体。
这种方法可以从混合物中提取单一成分。
精馏
精馏是一种用于分离沸点接近或相近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在精馏过程中,混
合物被反复蒸馏和冷凝,以取得高纯度的组分。
精馏通常涉及多级蒸馏塔或蒸馏柱,使得在每个级别都可以得到更纯净的成分。
分馏
分馏是将混合物中的各种组分按照沸点范围分离出来的过程。
分馏通常用于液
体混合物的分离,其中混合物被加热到蒸发点,然后在鼓风冷凝器中冷凝并收集不同沸点的组分。
分馏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化工和石油工业的分离技术。
总的来说,蒸馏、分馏和精馏是三种常见的物质分离技术,它们有着各自的优
势和适用范围。
通过充分理解这三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物质分离和提纯工作。
蒸馏萃取的原理
![蒸馏萃取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b16f7b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a.png)
蒸馏萃取的原理
蒸馏萃取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它基于对不同物质挥发性的差异进行分离。
其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的混合物被加热,使其其中一个或多个组分转化为气体。
这个过程称为汽化。
2. 汽化的气体进入冷凝器,冷却后转化为液体。
这个过程称为冷凝。
3. 冷凝后的液体称为蒸馏液,其中含有汽化的组分以及未汽化的组分。
4. 蒸馏液经过一系列蒸馏塔或蒸馏柱,其中包含有填料或鞍状板,用于增加液体与气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便更好地分离组分。
5. 在蒸馏塔中,由于组分之间的挥发性差异,不同组分会在不同的高度凝结,并分别成为液体和汽体。
6. 上部的液体称为顶液,富含易挥发的组分;下部的液体称为渣液,富含不易挥发的组分。
7. 顶液流出最顶部,被收集为蒸馏产物;渣液流出最底部,作为残余物。
通过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可以逐渐提高对特定组分的纯度。
蒸馏萃取在化学、石油、食品等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第四章 蒸馏 蒸发 干燥
![第四章 蒸馏 蒸发 干燥](https://img.taocdn.com/s3/m/94e94998b0717fd5360cdc54.png)
蒸发操作的目的 获得浓缩的溶液,直接作为成品或 半成品。
脱除溶剂,此过程常伴随有结晶过 程
去除杂质。
自然蒸发:溶剂在低于沸点下气化。 仅在液体表面进行,速度慢,效率低
蒸发的方式:
沸腾蒸发:是在沸点下的蒸发,溶液任何部分 都发生气化,速度快,效率高
• 操作过程:先开启真空装置,待分离的混合液自 进料口吸入器内,继续减压至规定范围。徐徐打 开蒸气进口,使器内料液适度沸腾。混合液蒸气 经除沫器与液沫分开,进入冷凝器被冷凝而收集 于接受器中。蒸馏完毕,先关闭真空装置,开启 放气阀。
减压蒸馏注意事项: 1)为了保证一定的蒸馏空间,器内液面应与观察窗相近
(二)传热系数(K)的影响
增加K 是提高蒸发设备效率的主要途径。
k
1
1 a0
1 a1
RW
R5
a0:管间蒸汽冷凝传热膜系数 ai:管内溶液沸腾传热膜系数 Rw:管壁热阻 Rs:管内垢层热阻
蒸发浓缩不易结晶或结垢的料液时,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是ai 对于自然循环型蒸发设备,在垂直蒸发管内沿管长方向各部分的传
操作方法:将液体加入蒸馏瓶,加入沸石或几颗洗净 的碎瓷片,以防液体爆沸。蒸馏瓶塞上带有温度计和 蒸气导管的橡胶塞,并将蒸气导管与冷凝器紧密连接。 冷凝管末端用牛角管与接受器连接,然后接通冷却水。 水浴加热至沸,则蒸气进入冷凝器经冷却后馏液从牛 角管流入接受器,停止蒸馏时,先除去热源,待沸腾 停止后,再关闭冷却水,取下接受器,最后拆除蒸馏 瓶。
3特殊蒸馏原理?对于沸点非常接近的成分组成的溶液或具有恒沸点的混合液当一般蒸馏方法难将其分离时在待分离液体中加入第三种组分从而改变原液体的性质提高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或生成新的恒沸液使原来不能用一般蒸馏方法分离的混合液在第三种组分的作用下能通过蒸馏得到有效的分离
蒸馏与分馏的原理
![蒸馏与分馏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a81024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5.png)
蒸馏与分馏的原理蒸馏和分馏是一些常见的物质分离方法,它们在化学、制药、石油工业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尽管二者的名字看起来相似,但它们的原理和应用场景有所不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蒸馏和分馏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
蒸馏的原理蒸馏是一种将混合物中成分分离的方法,其原理基于不同成分的沸点不同。
在蒸馏过程中,混合物被加热至其中一个成分的沸点,该成分转化为气体并进入冷凝器,再被冷凝为液体。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液体混合物中沸点低的成分从沸点高的成分中分离出来。
蒸馏按照其实现方式可分为简单蒸馏、批量蒸馏和连续蒸馏等多种类型。
在简单蒸馏中,混合物被一次性地加热至沸点,蒸气冷凝后直接收集,适用于易分离的简单混合物。
批量蒸馏则是在一定时间内收集多个馏分的过程,而连续蒸馏是持续将混合物加热,并连续收集多个馏分的过程。
分馏的原理分馏是一种将液态混合物中不同成分按沸点逐个分离的方法,其原理也是基于成分沸点的不同性质。
在分馏过程中,混合物首先被加热至其中一个成分的沸点,该成分转化为气体后进入分馏塔,然后在分馏塔内冷却、凝结后收集,最终蒸馏出混合物中各个组分。
分馏的操作实现了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逐个分离,是制备高纯度产品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分馏方法包括减压分馏、溢流分馏和结晶分馏等。
减压分馏通过控制容器内部压力实现混合物成分的分离,适用于高沸点成分的分离;溢流分馏则通过密度差来实现分馏,适用于密度差异较大的混合物;结晶分馏则是通过控制温度来促进混合物的结晶分离。
总结蒸馏和分馏都是重要的物质分离方法,其原理基于成分沸点的不同。
蒸馏主要用于将液体混合物中不同沸点的成分分离,而分馏则适用于将液态混合物逐个按沸点分离。
通过对两者原理及应用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它们在实际生产和实验中的应用,为实现高效纯净的产品提供帮助。
以上,是关于蒸馏与分馏的原理的详细介绍。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对这两种分离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蒸馏的方法
![蒸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c4fbe3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0.png)
蒸馏的方法
蒸馏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混合物中液体成分的方法,它利用了不同液体成分的沸点差异来进行分离。
蒸馏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蒸馏方法。
首先,常压蒸馏是最基本的一种蒸馏方法。
在常压下,液体混合物被加热至其中一种成分的沸点,使其汽化,然后再冷凝成液体,从而实现分离。
这种方法适用于液体成分沸点相差较大的混合物,但对于沸点接近的混合物效果不佳。
其次,真空蒸馏是在减压条件下进行的一种蒸馏方法。
通过减小系统压力,可以降低液体成分的沸点,从而在较低温度下实现蒸馏分离。
真空蒸馏适用于那些易挥发、易分解或高沸点的物质。
在制药和化工行业中,真空蒸馏被广泛应用于提取精油、分离高沸点溶剂等工艺中。
另外,气体蒸馏是一种将气体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使混合气体中的成分分别沸点,然后再进行冷凝收集。
这种方法常用于工业气体纯化、石油化工等领域。
最后,分馏蒸馏是一种在蒸馏过程中不断收集不同温度下的馏分的方法。
当混合物中有多种成分时,可以通过分馏蒸馏来逐步分离不同成分。
这种方法常用于提取石油中的各种馏分、酒精的提纯等。
总之,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根据不同的混合物特性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蒸馏方法来实现分离。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蒸馏方法,并加以优化,以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 第五章 蒸馏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 第五章 蒸馏](https://img.taocdn.com/s3/m/f9c9ca232cc58bd63086bd82.png)
定义:两组分挥发度之比称为相对挥发度,用 A B 表
示对,于即理有想:溶液A,B由挥BA 发pp度BAxxBA的定义有: A
-
=
B
当气相服从道尔顿分压定理时有:
p
0 A
pyB0 A xB
(5-5)(定义式) (5-6) (5-7)
A B yB xA
式(5-5)、(5-6)、(5-7)为相对挥发度三种不同情况 下的表示形式。
编辑ppt
图5-1 填料塔
第一节
概述
2.板式塔:如图5-2所示,其塔 体也为圆筒体,塔内装有若干层按 一定间距放置的水平塔板。操作时 塔内液体依靠重力作用,由上层塔 板的降液管流到下层塔板上,然后 横向流过塔板,从另一侧的降液管 流至下一层塔板。汽相靠压强差推 动自下而上穿过各层塔板及板上液 层而流向塔顶。塔板是板式塔的核 心,在塔板上,汽液两相密切接触, 进行热量和质量的双重交换。在正 常操作下,液相为连续相,汽相为分 散相。该传质设备主要用于精馏操 作,本章重点介绍。
图 5-5
编辑ppt
物料衡算有:F=D+W
(5-9)
再对其中的易挥发组分衡算:FxF=DyD+WxW
(5-10)
式中F、D及W分别表示原料液、气相和液相的摩尔流量,kmol.s-1;xF、yD
及xW分别表示原料液、气相和液相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联立上式可得气
分子间及同种和异种分子间的作用力相等的溶液。
1.理想溶液相平衡规律:拉乌尔定律(Raoult,s Law)
科学实验证明,理想溶液的汽液相平衡服从拉乌尔定律, 对于A-B双组分溶液有:
pApA 0xA或 pBpB 0xBpB 0(1xA)
(5-1)
蒸馏
![蒸馏](https://img.taocdn.com/s3/m/32861b6f2e3f5727a5e962d6.png)
q 线方程或进料方程: y q x xF
q 1 q 1
,代表两操作线交点的轨迹方程,是通过点(xF,xF)
的直线,其斜率为 q 。图解理论板层数的方法称为麦克布-蒂利法,简称 M-T 法。
q 1
有时从塔顶出来的蒸气先在分凝器中部分冷凝,冷凝液作为回流,未冷凝的蒸气再用全凝器 冷凝,凝液作为塔顶产品。因为离开分凝器的气相与液相可视为互相平衡,故分凝器也相当于一 层理论板。此时精馏段的理论板层数应比相应的梯级数少一。
精馏塔内装有若干层塔板或填充一定高度的填料,还需要塔底再沸器和塔顶冷凝器。再沸器
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的上升蒸气流,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因而精馏塔能连续稳定地进行。
n 层塔板附近(上层 n-1;下层 n+1):tn+1>tn-1;xn<xn-1;yn>yn+1 。即离开第 n 板的液相中易 挥发组分的浓度较加入该板时的减低,而离开的气相中易挥发组分浓度又较进入的增高。
90
t
2
J
80 t
1
A
70
0.0
0.2
0.4
0.6
0.8
1.0
x
y
1
1
成大于液相组成。若汽、液两相组成相同,则气相露点温度总是大于液相的泡点温度。
x-y 图 对于大多数溶液,两相达到平衡时,y 总是大于 x,故平衡线位于对角线上方,平衡
线偏离对角线愈远,表示该溶液愈易分离。实际溶液中以正偏差溶液为多。
就被唯一地确定了。
所谓理想物系是指(1)液相为理想溶液,遵循拉乌尔定律;(2)气相为理想气体,遵循道尔
第四章_蒸馏分离
![第四章_蒸馏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cd69e81ac5da50e2524d7f41.png)
—— 相对挥发度; XB —— 塔釜中组分含量(摩
尔分数); XC —— 塔顶中组分含量(摩尔分数)。
(2)持液量
除塔釜外,①塔板上(填料层内)、 ②塔顶冷凝 器内及③回流系统内均存有一定量的持液,各部分的 持液对组分变化起阻滞和延缓作用。 持液作用: ①塔内持液使沿塔身建立浓度梯度的过程需要一 定时间、需要一定的开工时间。即持液量越大,开工
间歇精馏溶剂选择原则:
①增大被分离组分间相对挥发度。
②与待分离各组分不形成共沸物。
③沸点远高于各组分沸点。
④溶剂易回收、价格低、热稳定性好、毒性小、
腐蚀性小。
以乙二醇为溶剂分离乙醇—水混合物
①萃取精馏阶段 原料一次性加入,乙二醇在塔上部加入,溶剂入 口与塔顶有一定距离,其间有塔板或填料层,以阻止 溶剂进入塔顶产品。全回流开工步骤完成后,持续加
“飞轮效应”使过渡馏分段操作时间延长,过渡
馏分量增加,下一组分产品的收率降低。
3、操作参数
操作压力;回流比;上升蒸汽流率 (1)选用不同操作压力可将操作温度控制在适宜 的范围内。一般蒸汽加热最高达160 ~ 180 ℃,油锅炉
加热最高达260 ~ 280 ℃, 电加热最高达300 ~ 400 ℃。
精馏流程方案2:A组分汽化、冷凝两次,B、C组 分汽化、冷凝一次,D组分未冷凝和汽化。
A A 、 B、C
BC
B
A 、 B、C
A AB
1
2
1
2
(a)
C
C
(b)
B
三元精馏的两种流程方案
三、间歇精馏的计算 忽略了塔内持液的简化计算 产品量:D
= B0 — B1
B0 × XB0 — B1 × XB1 B0 — B1
液体蒸馏
![液体蒸馏](https://img.taocdn.com/s3/m/612da388240c844769eaeea1.png)
1.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式(笔记)
2.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一.思考题
精馏操作的两个基本假设是什么?
二.作业
教学反思
学科
化工单元操作
第四章液体蒸馏
审批签字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授
教具
多媒体
授课时间
2018.2.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
1.熟悉非理想溶液的最低恒沸点及相应的最高蒸汽压和最高恒沸点及相应的最低蒸汽压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
二元连续精馏的全塔物料衡算,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教学重点
和难点
1.重点
全塔物料衡算,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和理论板的图解
2.难点及其处理方法
理论板图解方法的理论依据
复习提问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全塔物料衡算
(一)物料衡算:连续稳定操作,进料流量=出料流量
XF——原料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对角线方程:y = x
精馏段操作线与对角线交点a(xd,xd),与纵轴交点b(0,xd/(R+1));
则,ab即为精馏段操作线。
(2)提馏段操作线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提馏段操作线与对角线交点:c(xW,xW);
提馏段操作线与精馏段操作线的交点: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Vy=Lx+DxD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V’y’= L’x’-WxW
③饱和液汽的混合物(ts<t<td)
④饱和蒸汽(t=td)
⑤过热蒸汽(t>td)
(q-1)Fy=qFz-FxF
(q线方程,利用q线作提馏段操作线)
2.以第3种情况分析,其它类推
蒸馏的实验原理
![蒸馏的实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b04b14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d.png)
蒸馏的实验原理
蒸馏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分离方法,其原理基于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沸点。
通过控
制温度和压力,可以将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物质。
蒸馏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是一种重要的物质提纯手段。
蒸馏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将混合物加热至其中某一成分的沸点,使其转化
为气体,然后再将气体冷凝成液体,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蒸馏可以分为简单蒸馏、分馏和萃取等多种方法,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种蒸馏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简单蒸馏是最基本的蒸馏方法之一,适用于分离沸点差异较大的混合物。
其原
理是将混合物加热至其中一种成分的沸点,使其蒸发成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将其冷凝成液体。
这种方法适用于提纯水、酒精等物质,但对于沸点接近的物质分离效果不佳。
分馏是一种通过多次蒸馏实现物质分离的方法,适用于沸点接近的物质。
其原
理是通过多级冷凝器和加热器,将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分别蒸发和冷凝,最终实现分离。
分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用于提炼原油中的各种燃料和化工产品。
萃取是一种利用溶剂选择性提取混合物中某一成分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混合
物和溶剂的亲和性差异,将目标成分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
萃取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用于提取药物、香料和化工产品中的目标成分。
总的来说,蒸馏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分离方法,其原理基于不同成分的沸点差异。
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可以实现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分离,得到纯净的物质。
不同的蒸馏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混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
熟练掌握蒸馏的原理和方法,对于提高实验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蒸馏实验原理
![蒸馏实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d292c6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2.png)
蒸馏实验原理蒸馏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纯化混合物的方法,它基于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来进行分离。
蒸馏实验原理是基于液体在加热的过程中转变成气体,然后再冷凝成液体的物理现象。
在蒸馏过程中,液体混合物中沸点较低的成分首先蒸发,然后在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从而实现不同成分的分离。
蒸馏实验通常包括简单蒸馏和分馏两种方法。
简单蒸馏适用于液体混合物中成分沸点差异较大的情况,而分馏则适用于成分沸点差异较小的情况。
在进行蒸馏实验时,首先需要将混合物加热至其中沸点最低的成分的沸点,然后将蒸汽冷凝成液体,并收集所需的成分。
蒸馏实验的原理可以通过物质的沸点来解释。
不同物质的沸点是不同的,因此在加热过程中,沸点较低的物质会首先蒸发。
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冷凝温度,可以实现对不同成分的选择性蒸馏和分离。
蒸馏实验的原理也与液体的汽液平衡有关。
在加热过程中,液体中的成分会逐渐转化为蒸汽,而在冷凝器中则会重新凝结成液体。
通过不断循环加热和冷凝,可以实现对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分离和纯化。
在进行蒸馏实验时,需要注意控制加热温度和冷凝温度,以确保不同成分的有效分离。
此外,还需要注意冷凝器的设计和使用,以确保蒸汽能够充分冷凝成液体。
同时,还需要考虑混合物的性质和成分,选择合适的蒸馏方法和条件。
总之,蒸馏实验原理是基于物质的沸点差异和汽液平衡的物理现象,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凝过程,实现对液体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分离和纯化。
在进行蒸馏实验时,需要注意控制条件和选择合适的方法,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蒸馏实验在化学、生物和环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研究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分离过程中得到许多中间馏分,如图2中的组 成为x2、xi及xn的液相产品。最后纯产品的收率会很低。
(2)设备庞杂,设备费用及操作费用都很大,且占 地面积也很大。
为了方便起见,各流股均以组成命名。
由图3知,第二级液相产品组成x2与xF较为接近, 因此x2可返回与xF相混合。同时,让x3与y1混合,这样 就消除了中间产品,提高了最后产品的收率。
二、连续精馏流程 进料板 →
板式塔
图中所示的是最常用的筛板塔。板式精馏塔分为三 部分:进料板、精馏段及提馏段。
生产时,原料液不断地经预热器预热到指定温度后, 从塔的中间部位进入塔内,原料液从哪块板进入,哪块 板就是进料板。进料板以上的部分称为精馏段,以下的 部分(包括进料板)称为提馏段。
原料液进入后,在进料板上与从塔上部下降的液相 汇合后,逐板溢流,与从塔底部上升的蒸汽密切接触, 不断的进行传质和传热过程,最后进入再沸器的液体几 乎全部为难挥发组分,引出一部分作为釜残液(或称馏 残液)产品,送预热器回收一部分余热后送往贮槽。
§9-3-3 连续精馏
前述的两种蒸馏方式只能使液体混合物得到 有限的分离,因为都是进行一次部分汽化,是单级 蒸馏操作,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要求。
从理论上讲,可采用多级蒸馏的方法来达到 所要求的分离纯度,这样就可以使混合物中的组分 得到几乎纯的完全分离。
一、精馏原理——多次的部分汽 化和部分冷凝
以苯-甲苯混合液的精馏为
混合液用泵加压输送,达到一定压强后进入换 热器加热升温,使液体温度T高于分离器压强下液 体的泡点温度t,然后通过减压阀使其降压后进入 分离器中,此时过热的液体混合物即被迅速地部分 气化,平衡的气液两相在分离器中得到分离。通常 分离器又称闪蒸罐(塔)。
平
衡
蒸
T
t
馏 装 置
平 衡 蒸 馏 装 置
平衡蒸馏的分离纯度 也不是很高,也是只适应 于相对挥发度较大的物系, 适应于粗分。
3、简单蒸馏设备流程简单,操作灵活方便。但需 投料、卸料,是分批操作,生产能力小,且不能得到 大量的高纯度的馏出液,只适应于小批量生产。
§9-3-2 平衡蒸馏
平衡蒸馏,又称闪蒸,也是一种单级蒸馏操作。 这种操作可以是间歇式的,也可是连续式。
生产中采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以连续操作的 方式进行平衡蒸馏。
简 单 蒸 馏 装 置
气相中的易挥发组分的组成y(下同)大于其液相 组成x,而相应的泡点温度则从tF升高到t1(蒸汽蒸出后, 釜残液因易挥发组分的含量降低,在tF不再沸腾,继续 升高温度,才能沸腾,泡点温度随液相组成而变化)。 釜中液相原来在t-x线上的点F的状态,一旦有微量气化, 就会由于浓度及泡点的微量变化而移至点1的状态。故 简单蒸馏又称微分蒸馏。状态1产生的微量蒸汽的组成 为y1。Leabharlann t2t温t1
度
2
tF
1 F’
F
0 xw x2 yw x1 xF y2 组成 x(y)
y1 yF
简 单 蒸 馏 操 作 原 理
A
二、 简单蒸馏的特点
1、简单蒸馏适应于相对挥发度比较大的体系,适 应于只需粗分且处理量不大的场合;
2、简单蒸馏过程是一个不稳定的间歇操作过程, 操作过程中,各参数(釜残液的量,组成,馏出液的 产量及组成等)均随时间而变化。操作过程的任一瞬 间气液两相总是处于平衡状态,但贮槽中馏出液的平 均组成与釜残液的组成只存在物料衡算关系,不存平 衡关系;
在再沸器中,溶液的部分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汽(又 称气相回流),如同设备上部液相回流一样,是精馏 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另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两个必备条件: (1)塔顶的液相回流 (2)塔底的气相回流(或塔底设有再沸器产 生上升蒸气)。
上述在各级分离器 内的多次气液接触,可 以在板式塔内实现。即 相当于将各级分离器重 叠起来,每一块塔板就 相当于一个单级分离器。 如图5所示:
剩余的部分在再沸器中用蒸汽加热汽化,生成的蒸 汽回到塔内逐板上升,每经一块板时,都使蒸汽中易挥 发组分增加,难挥发组分减少,经过若干块板后的蒸汽 几乎全部为易挥发组分,进入塔顶冷凝器全部冷凝,所 得冷凝液一部分回流,另一部分经冷却后作为塔顶的馏 出液产品,送往贮槽。
在连续精馏操作中,在进料板以上,由于两相间传 质的结果,使上升蒸汽中易挥发组分的浓度逐渐升高, 到塔顶的蒸汽中易挥发组分浓度已很高,所以塔的上半 部完成了上升蒸汽的精制,故称为精馏段;而在进料板 以下,由于两相间传质的结果,使下降液体中的难挥发 组分得到提浓,到塔底的液相中难挥发组分浓度已很高, 所以塔的下半部完成了下降液相的提浓,称为提馏段。
对比图
图4
从上述分析可知,将每一级中间产品返回到下一 级中,不仅可提高产品的收率,而是过程进行的必不 可少的条件。如对于第二级而言,如没有液体x3回流 到y1中,又无中间加热器和冷凝器,就不会有溶液的 部分气化和蒸汽的部分冷凝,第二级也就没分离作用。
显然每一级都需要有回流液,对于最上面一级而 言,将yn冷凝后不是全部作为产品,而把其中一部分 返回与yn-1相混合,这是最简单的回流方法。
由图3还可以看出,当y1与x3直接混合时,由于液 相温度t3低于气相温度t1,因此高温蒸汽将加热低温液体, 使液体部分气化,而蒸汽自身则被部分冷凝。
不同温度且互不平衡的气液两相接触时,必然会 同时产生传热和传质的双重作用。
所以使上一级液相回流(如液相x3)与下一级的 气相(如气相y1)直接接触,就可以将图2所示的流程 演变为图4所示的分离流程,而省去了中间加热器和 冷凝器。
第九章 液体的蒸馏
主要内容
9-1 概述 9-2 双组分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9-3 几种蒸馏方法的分离原理 9-4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9-5 板式精馏塔的设计
§9-3 几种蒸馏方法的分离原理
§9-3-1 简单蒸馏
一、 操作方法
简单蒸馏是最早应用的蒸馏方法。这是一种单级 蒸馏操作。
将要分离的液体混合物一次加入蒸馏釜中,加热 至沸腾,使之逐渐的部分气化,并不断的将生成的蒸 汽引出,进入冷凝器冷凝,作为馏出液产品。其装置 如下图所示:
同理,若将从各分离器所得的液相产品分别进 行多次的部分气化的分离,则这种级数越多,得到 液相产品的组成就越低,最后可得到几乎纯态的难 挥发组分。
xn xi
x2
yn>yn-1>….>y2>y1
x1
图2
yn>yn-1>….>y2>y1 t1 t3
图3
上述的气液相组成变化情况可以从图3中清晰的看 出。因此同时多次的进行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是使混 合液得以完全分离的必要条件。
随蒸馏过程的不断进行,釜残液中难挥发组分浓 度及泡点温度沿t-x线不断上升(沿t-x线向趋近于B 点),直到停止操作时,釜内残液中易挥发组分的组 成为最低xw、泡点温度为tw,即图中点w的状态;而馏出 液的浓度则沿着t-y线逐渐下降(沿t-y线向趋近于B), 直至与点w相对应的yw为止。
B tw W
将部分产品引回设备内称为回流。因此,回流是 保证精馏过程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必备条件之一。
上面分析的是增浓混合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情况。对 增浓难挥发组分来说,原理是完全相同的。此时将加 热器移至底部,使难挥发组分组成最高的蒸汽进入最 下一级,显然这部分蒸汽只能由最下一级下降的液体 部分气化而得到,此时气化所需的热量由加热器(称 为再沸器)供给。
图5
图6
精馏就是将混合液,在同一精馏塔中同时多次的 进行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从而塔顶得到几乎纯的易 挥发组分的馏出液,塔底得到几乎纯的难挥发组分的 釜残液。
精馏塔内,由于塔顶的液相回流和塔底的气相回流, 构成了气液两相接触传质的必要条件,而挥发度的差 异又造成了有利的相平衡条件,使得轻重组分得到比 较纯的分离。
例,分析连续精馏的原理,如
右图所示:
xF
将 组 成 为 xF 、 温 度 为 tF 的
混合液加热到t1,使其部分气
化,并将气相与液相分开,则
所得气相组成为y1,液相组成 为 x1 。 由 图 中 可 以 看 出 , y1 > xF>x1,但纯度都不会很高。
y1 y1>xF>x1
x1 图1
所以,将液体混合物进行一次部分气化(或部 分冷凝)的过程,只能起到部分分离的作用,远远 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而要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得到几乎纯的完全分离, 必须进行多次部分气化和多次部分冷凝的过程。
设想将图1中的单级分离加以组合,变成如图2 所示的多级分离。
若将第一级中溶液部分气化所得气相产品在冷 凝器中加以全部冷凝,然后再将冷凝液在第二级中 部分气化,此时所得气相产品为y2,y2必然大于y1, 若部分气化的次数(即级数)越多,所得蒸汽的组 成越高,最后几乎可得纯态的易挥发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