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香加皮
来源
为萝藦科植物杠柳的根皮。
【药性】辛、苦,温;有毒。趋向沉降。归肝、肾、心经。
【功效与临床应用】
1.利水消肿 --水肿,小便不利,如五皮饮。 2.祛风湿,强筋骨--风湿痹证,筋骨痿软
•风寒湿痹,关节拘挛疼痛 •筋骨痿软,行迟
说明:
煎服, 3~6g。浸酒或入丸、散,酌量。 本品有毒,服用不宜过量。
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 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为 利水消肿之要药
2.利水渗湿、健脾--痰饮
•湿痰,如二陈汤 •痰饮之目眩心悸,如苓桂术甘汤 •饮停于胃而呕吐者,如小半夏加茯苓汤
善能渗泄水湿,又能健脾, 对痰饮证有标本兼治之功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茯苓
【功效与临床应用】 3.健脾(渗湿)--脾虚泄泻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藤茎。 【性味】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 【功效与临床应用】
1.利尿通淋--淋证,水肿 2.清心除烦--心烦尿赤,口舌生疮 3.通经下乳--经闭乳少,湿热痹痛
说明: 3~6g。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附药:关木通
来源
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藤茎。主产于东北地区,习称关木通。
善清肺肠之热, 排脓消痈
5.解毒散结--赘疣,癌肿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薏苡仁
说明: 特点:药性平和,能补能泻。 用量:10~30g。 处方名:薏苡仁、薏仁米、苡仁米、苡仁、苡米
茯苓、薏苡仁功效比较
1. 性平和缓,为利水渗湿之要 药,利水渗湿、健脾之力胜 茯 苓 利水渗湿 健 脾 2. 安神
应用: 主要用于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茯苓
来源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产云南者称“云苓”,质较优。
【药性】甘、淡,平。趋向沉降。归心、肺、脾、肾经
【功效与临床应用】 1.利水渗湿--水肿,小便不利
•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如五苓散 •脾肾阳虚水肿,如真武汤 •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如猪苓汤
偏治热淋
善治湿盛之水泻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车前子
【功效与临床应用】
3. 〔清肝〕明目--目赤肿痛,目暗昏花 •肝热目赤肿痛 •肝肾亏虚,之目暗昏花,如驻景丸
4. 〔清肺〕祛痰--痰热咳嗽 •肺热咳嗽,痰多黄稠
说明: 9~15g。包煎。 肾虚精滑者及孕妇慎用。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附药:车前草
如参苓白术散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薏苡仁
【功效与临床应用】
3.(除湿)除痹--湿(着)痹
•湿痹而筋脉拘挛疼痛,如薏苡仁汤 •风湿热痹,如宣痹汤 •风湿日久,筋脉挛急,水肿,如薏苡仁粥 •风湿在表,身痛发热者,如麻黄杏仁薏பைடு நூலகம்甘草汤
既能渗湿,又能舒 筋脉,缓和拘挛
4.排脓--肺痈,肠痈
•肺痈胸痛,咳吐腥臭脓痰者,如苇茎汤 •肠痈腹痛,如薏苡附子败酱散
【性味】苦,寒;有毒。归心、小肠、膀胱经。 【功效与临床应用】
1.利尿通淋--热淋涩痛,水肿,脚气肿痛 2.清心除烦--口舌生疮,心烦尿赤 3.通经下乳--经闭乳少,湿热痹痛 说明: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车前子
来源
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种子。
【药性】甘,寒。趋向沉降。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效与临床应用】 1.清热利尿通淋--淋证,水肿 •偏治湿热淋证,如八正散 •水湿停滞之水肿胀满、小便不利,如济生肾气丸 2.渗湿止泻--泄泻 •小便不利之水泻 •暑湿泄泻 •脾虚湿盛泄泻
茯苓皮、赤茯苓——利水 (白)茯苓 ——健脾 茯神、茯神木 ——安神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附药:茯苓皮、茯神
茯苓皮 茯 神 甘、淡,平。归心、肺、 甘、淡,平。归心、肺、脾、 脾、肾经 肾经 为茯苓菌核中间带有松根的 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 部分 利水消肿—水肿、小便 宁心安神—心神不宁、惊 不利 悸、健忘,失眠 煎服,15~30g。 煎服10~15g。
【功效与临床应用】 3.泄热--遗精
•肾阴不足,相火亢盛之遗精盗汗、耳鸣腰酸,如六味地黄丸
既清膀胱之热,又 泄肾经之虚火
4.化浊降脂--高脂血症
《药性赋》云:“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 足”,有二种理解: ①补阴〔之〕不足——补阴; ②不足〔以〕补阴——不补 。
泽泻、薏苡仁功效比较
利水作用较强,善泄肾与膀胱经
•脾虚湿盛泄泻,如参苓白术散 •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如四君子汤
4.宁心--心悸失眠
善能宁心安神,为治心 悸失眠之良药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如归脾汤 •心气虚,惊恐而不安卧者,如安神定志丸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茯苓
说明:
特点:药性平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扶正又祛邪,能补能泻 。 来源:茯苓为真菌茯苓的菌核(菌核:某些菌类在休眠期,由许多 菌丝体形成的球状或快状物,表面坚硬,多为黑色),多寄生在松 树的松根上。 处方名:茯苓因药用部位不同,名称有别,功用不一。
利水渗湿药——概述
二、药性特点与功效
四气 五味 平或寒凉 多甘淡或苦 主归膀胱、小肠、 肾、脾经
利 水 消 肿
归经
升降浮沉
毒性
以沉降为主
仅香加皮有毒
药 性 特 点


利 尿 通 淋 利 湿 退 黄
利水渗湿药——概述
三、主治
利水消肿(渗湿)
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痰饮等
利尿通淋 利湿退黄
淋证(热淋、石淋、血淋、膏淋、 劳淋、气淋) 黄胆(阴黄、阳黄)
《中药学》 各论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江西中医药大学 赵海平 浙江中医药大学 廖广辉
利水渗湿药——概述
一、定义
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水湿内停病证 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 因服用本章药物后,能使小便通畅,尿量增加,又称“ 利尿药”。本章药物多具有淡味,淡能渗能利,又称“淡 渗利湿药”。
来源
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含含水硅酸镁【 Mg3·(Si4O10)·(OH)2】。 【药性】甘、淡,寒。趋向沉降。归膀胱、肺、胃经。
【功效与临床应用】
1.利尿通淋--热淋,石淋,尿热涩痛 •热淋、尿热涩痛,如八正散 •石淋
偏治石证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滑石
【功效与临床应用】
2.清热解暑--暑温,湿温 •暑热烦渴,小便短赤,如六一散 •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如三仁汤 3.收湿敛疮--湿疮,湿疹,痱子(外用) •湿疮,湿疹 •痱子 说明: 10~20g。宜先煎、包煎。外用适量。 脾虚、热病津伤及孕妇慎用。
来源 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全草。 【性味】甘、寒。趋向沉降。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效与临床应用】
1.清热利尿通淋--热淋涩痛,水肿尿少,暑湿泄泻 2.〔清热〕祛痰--痰热咳嗽 3.〔清热〕凉血--吐血衄血 4.〔清热〕解毒--痈肿疮毒
说明: 煎服,9~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滑石
因证选药
淋证选利尿通淋药
黄疸选利湿退黄药
本章药易耗伤津液,阴亏津少者应慎用或忌用 部分药物通利作用较强,孕妇慎用或忌用
证候禁忌
其他
香加皮有毒,临床用之宜慎
利水渗湿药——概述
六、分类
利水消肿药
利尿通淋药
利湿退黄药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概述
特点: 本类药物多味甘、淡或苦,性平或微寒,作用趋向 沉降,主归肾、膀胱经,服药后能使小便畅利,水肿 消退,有利水消肿(渗湿)之功。
水 湿 内 停 病 证
利水渗湿药——概述
四、配伍
“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
常规配伍
水肿骤起有表证者 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
行气药
配宣肺解表药 配温补脾肾药
因证配伍
兼脾虚者
配健脾化湿药
配清热燥湿药 配温里散寒药 配凉血止血药
湿热合邪者
寒湿并重
淋证热伤血络见尿血者
利水渗湿药——概述
五、使用注意
水肿、小便不利、痰饮等选利水消肿(渗湿)药
泽泻 利水渗湿 清 热 之热
薏苡仁
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解毒散结
猪苓、泽泻功效比较


力强,为利水渗湿之专药
利水(消肿)渗湿
泄热:既清膀胱之热,又泄 泽 泻 肾经之虚火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冬瓜皮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外层果皮。
【药性】甘,凉。趋向沉降。归脾、小肠经。
【功效与临床应用】
1.利尿消肿--水肿,小便不利
车前子、滑石功效比较
1.偏治热淋 2.渗湿止泻 3.〔清肝〕明目 4.〔清肺〕祛痰 利尿通淋
车前子
滑 石
1.偏治石淋 2.清热解暑 3.收湿敛疮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木通
来源
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藤茎。 【性味】 苦,寒。趋向沉降。归心、小肠、膀胱经。
【功效与临床应用】
1.利尿通淋--淋证,水肿 •膀胱湿热,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如八正散 •水肿、腹水、小便不利、脚气
薏苡仁
1.性偏寒凉,利水渗湿、健脾
之力弱
2.除痹,清热排脓,解毒散结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猪苓
来源
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菌核。
【药性】甘、淡,平。趋向沉降。归肾、膀胱经。
【功效与临床应用】 利水渗湿--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淋证
•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如五苓散 力强,为利水渗湿之专药 •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如猪苓汤 •湿盛泄泻,如四苓散 •热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如十味导赤汤
2.(清热)排脓—肺痈,肠痈 3.(清热)利湿—带下,白浊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玉米须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及柱头。
【药性】甘,平。趋向沉降。归膀胱、肝、胆经。
【功效与临床应用】
1.利尿消肿--水肿,小便不利,淋证
•水肿、小便不利 •脾虚水肿 •膀胱湿热之淋证,小便短赤涩痛
药性平和
2.利湿退黄--黄疸,阳黄或阴黄均可 说明: 煎服,30~60g。鲜者加倍。
【功效与临床应用】
1.利水渗湿--水肿,小便不利,痰饮,泄泻
•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如五苓散 •痰饮停聚,清阳不升之头目昏眩,如泽泻汤 •脾湿过盛,浮肿泄泻,如胃苓汤
2.利水渗湿、泄热--淋证,带下
•湿热淋证 •湿热下注,妇人带下,如龙胆泻肝汤
渗湿下行,善清下 焦、膀胱之湿热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泽泻
•水肿胀满,小便不利 •体虚浮肿
药性平和,善走肌肤以 行水消肿,可药食两用
2.清热解暑--暑热烦渴
•夏日暑热口渴,小便短赤 •暑湿证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附药:冬瓜子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干燥成熟种子。
【药性】甘,微寒。趋向沉降。归肺、脾、小肠经。
【功效与临床应用】
1.清热化痰—痰热咳嗽
•水肿胀满,小便不利 •体虚浮肿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葫芦、枳椇子


枳椇子
甘、酸,平。归脾经。
甘,平。归肺、肾经。
葫芦科瓢瓜干燥的果皮
鼠李科枳椇成熟的种子
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 亦可用于淋证 利湿退黄——湿热黄疸 煎服,15~30g。 解酒毒——酒醉
煎服10~15g。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概述
本类药物多甘淡或苦,性偏寒凉,主归膀胱、小肠经,善入下焦,尤 能清利下焦湿热,以利尿通淋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淋证。 利尿通淋药,通利之性较强,易伤津液,故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 者及孕妇,用之当慎。 ※ 淋证概要 ①含义:淋证,通常是指小便急迫、短数、涩痛的病证(即尿频、尿急、 尿痛)。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炎等。 ②病机:湿热蕴结于下焦,膀胱气化失司。 ③分类及其特点: 石淋—尿中有砂石,排尿突然中断 膏淋—小便混浊如米泔水 血淋—尿色紫红,或夹有血块 热淋—小便短赤,兼有热象 劳淋—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气淋—少腹胀满疼痛 ④治则:利尿通淋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薏苡仁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成熟种仁。
【药性】甘、淡,凉。趋向沉降。归脾、胃、肺经。
【功效与临床应用】
•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 •脾虚湿盛之水肿腹胀,小便不利 •脚气浮肿
药性平和,能补能泻
1.利水(消肿)渗湿--水肿,小便不利,脚气
功似茯苓而性凉,为 淡渗清补之佳品
2.健脾(渗湿)止泻--脾虚泄泻,
说明:
6~12g。 不可过服久服,“久服必损肾气”(《本草衍义》),主要表现 为腰痛。
茯苓、猪苓功效比较
1.利水力弱,能利能补 2.健脾 3.安神


利水渗湿 猪 苓
功专利水,力强,无补益之功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泽泻
来源
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
【药性】甘、淡,寒。趋向沉降。归肾、膀胱经。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木通
【功效与临床应用】
2.清心除烦--口舌生疮,心烦尿赤 •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或心火移热于小肠之心烦、尿赤, 如导赤散 3.通经下乳--经闭,乳少;湿热痹证 •血瘀经闭 •乳汁不通或乳少 •湿热痹痛 说明: 3~6g。
津亏、精滑、内无湿热及儿童、年老体弱、孕妇慎用。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附药:川木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