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发电运营商商业模式
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资建设运营模式研究
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资建设运营模式研究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将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在分布式用电端,即将发电系统布置在消费侧,实现近距离发电、自用和多用途利用的一种发电模式。
在过去几年中,分布式光伏发电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了新型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虽然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巨大的潜力,但目前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如投资建设和运营模式。
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资建设运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自行投资建设和自用模式:企业或个人自资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发电系统自己消费。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降低用电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获得国家政府给予的扶持政策。
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着投资回报周期长、资金压力大等问题。
2.售电模式:企业或个人投资光伏发电系统,但将所发电量全部卖给电网,通过与电网公司签订的合同获取收益。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回收投资、获取稳定的收益和降低能源消耗。
但是,也存在着电网公司购电价格低、发电系统稳定性差等问题。
3.融资模式:企业或个人通过融资或合作,与金融机构或光伏发电企业合作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共享发电收益。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降低投资风险、提高融资效率,并获得专业的管理和运营。
但是,也存在着融资成本高、合作风险大等问题。
4.政府补贴模式: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补贴,鼓励企业或个人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奖励。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减轻企业或个人的投资压力,提高光伏发电的普及率和利用率。
但是,也存在着政策不稳定、补贴额度有限等问题。
在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资建设运营模式的研究中,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因素。
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降低投资风险和运营成本,进一步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
总之,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资建设运营模式的研究是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关键。
只有找到适合企业或个人的投资建设运营模式,才能实现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可持续发展。
光伏盈利模式
光伏盈利模式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光伏行业逐渐成为了一个高利润的领域。
然而,对于光伏企业来说,选择正确的盈利模式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光伏盈利模式:
1. 销售光伏组件和设备:这是光伏企业最传统的盈利模式,即
通过销售光伏电池板、逆变器、支架等组件和设备来获取收益。
2. 光伏发电项目:光伏企业可以投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并将
电力出售给电力公司或其他客户,从中获得收益。
3. 光伏托管:在这种模式下,光伏企业将光伏发电项目交给专
业的运营商进行管理和维护,自身则从托管费用中获得收益。
4. 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光伏是指将光伏电站建设在居民区或商
业区域内,通过向当地电网出售电力来获取收益。
5. 光伏租赁:光伏企业可以将光伏组件和设备出租给客户,客
户支付租金,光伏企业则从中获得收益。
选择适合自己的光伏盈利模式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公司实力、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等。
光伏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佳的盈利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盈利。
- 1 -。
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资建设运营模式研究
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资建设运营模式研究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将光伏电站分散建设在居民楼、商业建筑以及工业厂房等各类建筑的屋顶、墙面或空地上,通过并网发电,对周边用电设备进行供电,同时将多余的电力上网并获得收益。
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发展性好、可融资性强、可客户化定制等特点,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本文将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首先,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投资模式是影响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常见的投资模式包括自建自用和以分布式发电为基础的市场化运作两种。
自建自用模式是指建设者自行出资建设光伏电站,并将发电用于自己的用电设备,多数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自给自足,降低电费支出,并且可根据实际用电需求进行规模化建设。
但是,这种模式的劣势在于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并且发电效益受到用电需求的限制。
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的投资模式是指建设者将光伏电站建设完毕后,将多余的电力上网出售获取收益。
这种模式适用于商业建筑和工业厂房等场所,能够实现能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但是,这种模式需要建设者与电网企业签订购电协议,并且需要满足一定的发电容量要求才能接入电网。
此外,投资者还需要考虑电价政策、接入条件等因素对发电收益的影响。
其次,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建设模式是项目顺利进行的保障。
建设模式包括自建和委托建设两种方式。
自建模式是指投资者自行负责光伏电站的设计、施工和运维等工作。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建设者能够全面掌控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并且节约了部分费用。
但是,对于没有相关经验的投资者来说,自建模式可能会面临技术难题和运维成本过高的问题。
委托建设模式是指投资者将光伏电站的建设任务委托给专业的企业来完成。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借助专业团队的经验和资源,降低了建设和运维的风险。
但是,委托建设模式需要支付一定的委托费用,并且需要与建设方签订合同明确责任和服务。
光伏发电运营模式
光伏发电运营模式光伏发电是一种以太阳能为能源的发电方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光伏发电运营模式指的是光伏发电项目的运行和管理方式,包括项目运营的各个环节和流程。
下面将从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维护等方面,对光伏发电运营模式进行介绍。
首先,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是运营模式中的第一步。
在项目建设中,一般采取投资方与建设方合作的方式,投资方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建设方负责项目的土地选址、设备采购、施工安装等工作。
投资方和建设方之间签订合同,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益,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其次,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完成后,进入正式的运营阶段。
运营模式中的核心是发电和卖电。
光伏发电通过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将电能接入电网进行出售。
在运营阶段,运营商负责监测和管理电站的发电情况,保证电站的正常运行。
运营商需要与电网公司签订协议,确保电站的发电能够顺利并且及时地并网出售。
在光伏发电运营模式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光伏电站的租赁和运营。
一些有资源条件但缺乏资金或技术的企业或个人,可以将自己的土地出租给专业的光伏发电运营商,由运营商负责建设和运营电站,并按照一定比例分享发电收益。
这种模式降低了投资风险,提高了光伏发电的普及度。
除了发电和卖电外,光伏发电项目的运营模式还包括维护和安全管理。
光伏发电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清洁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发电效果的最大化。
此外,安全管理也是光伏发电项目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和管理机制,确保电站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最后,光伏发电项目的运营模式还包括数据监测和分析。
光伏发电项目的运营商需要实时监测电站的发电情况和电网接入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数据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优化运营,提高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光伏发电运营模式包括了项目建设、发电和卖电、维护和安全管理以及数据监测和分析等多个环节。
这些环节的顺利运行和协调配合,将对光伏发电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营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及商业模式
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及商业模式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将光伏发电设备分布在城市、工业园区、商业楼宇等城市现有建筑或空地上,通过并网发电并直接供电给附近使用者,同时通过电网进行余电上网。
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和商业模式的制定是为了鼓励和推动光伏发电的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一、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1.国家政策:目前,中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国家出台了“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和“光伏扶贫政策”,鼓励各地区大力推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给予财政补贴支持,并提供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
-国家电网对分布式光伏项目给予优先并网和购电保障。
-国家加快光伏电站并网接入速度,改善电网接入条件。
2.地方政策: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以推动项目的实施。
具体政策包括:-创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政策环境,提供土地使用和建设许可的便利。
-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给予财政支持,例如提供一定比例的投资补贴。
-减免有关税费,例如减免公共事业设施等费用。
-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管理和运营水平。
-推行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示范和先行区建设,吸引更多投资者入场。
二、分布式光伏发电商业模式1.自发自用模式:将光伏发电设备安装在企事业单位自身的建筑或用地上,自己使用所产生的电力,同时将多余的电力卖给电网,实现自供自用的目标。
2.发电商模式:企业或个人作为发电商,出资建设光伏发电设备,通过与用户签订电力购买协议,将电力以较低价格销售给用户,向电网上网出售多余的电力。
3.三方协议模式:发电商、用户和电网三方签订协议,用户向发电商购买电力,发电商将多余电力上网出售,实现发电商和用户的利益最大化。
4.租赁模式:企业或个人将光伏发电设备租赁给用户使用,用户购买所产生的电力,设备所有权归属于发电设备的提供方。
5.投资收益模式:个人或机构投资光伏发电项目,一方面可以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出售电力和电网补贴等方式获取收益。
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及商业模式
目录
分布式光伏发电最新政策与措施
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项目策划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成本效益分析
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商业模式探讨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困难与前景
04
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有关注意事项
大型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
本来二者无本质的区别,是人为划分 装机规模; 接入方式; 补贴政策。
大型地面电站:大型、集中 顾名思义,一般安装在地面,装机规模 一般较大(如5MW以上); 升压后在高压侧并网; 电力按“上网标杆电价”全部销售给电网。
2013年发布主要光伏政策措施
2013年度相关光伏政策密集出台,多针对分布式光伏,尤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国务院的“光伏国八条”:
3月1日
国家电网《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
6月16日
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工作方案 》
7月15日
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4年 国家各项光伏政策继续完善中,
目前重要的措施至少有14项
法律保障及发展规划
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法律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生效)
《可再生能源法》设计的五种制度:总量目标、强制上网、费用分摊、分类电价、专项资金 ;
《可再生能源法》修订(2009年)全额保障性收购、分类电价、全网分摊;
单位:元/千瓦时(含税)
资源分区
光伏电站 标杆上网电价
各资源区所包含的地区
Ⅰ类资源区
0.90
宁夏、青海海西、甘肃嘉峪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金昌、新 疆哈密、塔城、阿勒泰、克拉玛依、内蒙古除赤峰、通辽、兴安盟、 呼伦贝尔以外地区
Ⅱ类资源区
0.95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盈利模式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盈利模式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代表,逐渐成为全球发电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分布式发电、集中式发电和第三方合作等几种形式,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分布式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直接供应给用户使用。
这种模式下,光伏发电机组与用户之间通过电网连接,可实现用户自给自足,节约用电成本。
此外,分布式发电还可以卖电给电网运营商,以此获取电力销售收入。
同时,政府还鼓励分布式发电,提供购电政策和补贴,进一步促进了分布式发电模式的发展。
盈利模式主要包括购电收入和政府补贴。
集中式发电则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机组集中建设在一个地方,通过大规模发电并接入电网进行输送。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发电规模大,成本较低,但也存在一定限制,如选址难度大、输电损耗高等。
为了提高盈利能力,集中式发电需要多方合作,与电网运营商、国际、国内公司签订长期的购电合同,保障每年的电力销售收入。
此外,集中式发电还可以通过碳排放交易获得额外的收益,为企业带来一定盈利。
第三方合作模式是指由专业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公司与各种合作伙伴合作组建光伏发电项目。
通常情况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公司负责项目的审批、投资、建设和运营,而合作伙伴负责提供场地、融资或帮助销售电力。
在这种模式下,太阳能发电公司可以通过与合作伙伴签订长期购电协议来确保收入,同时合作伙伴也可以从项目中获得分成或租金等回报。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共享项目风险,还能够减少企业资金压力,提高盈利能力。
除了上述三种模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还可以通过发展新兴市场来获得更多盈利机会。
比如,光伏扶贫可以将光伏发电项目与当地贫困地区结合起来,通过光伏发电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财务支持,同时也为发电企业带来一定利润。
此外,光伏发电装备制造商也可以通过研发创新产品,拓展新兴国际市场并提供设备销售、技术咨询等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
光伏电站投资的商业模式创新和经济效益分析
光伏电站投资的商业模式创新和经济效益分析光伏电站是一种以太阳能为发电源的电站,利用太阳光转化为电能。
光伏电站投资的商业模式和经济效益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电站的盈利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一、光伏电站的商业模式创新1.新建光伏电站新建光伏电站投资的商业模式创新一般是指以政府补贴为主导,太阳能公司为参与者的企业模式。
政府会为光伏电站提供大量的补贴,太阳能公司则主要负责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营。
这种投资方式需要较大的资金,并且有一定的政治风险。
2.租赁光伏电站租赁光伏电站投资的商业模式创新一般是指,太阳能公司为主导者,投资者可以选择承租或出租光伏电站。
这种投资方式可以减少资金压力,降低政治风险,并且在短期内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
但缺点是租赁费用相对较高,租期多数较长。
3.分散光伏电站分散光伏电站投资的商业模式创新是指,太阳能公司建立许多分散的光伏电站,然后通过电网将电量卖给供电公司。
此举可以分散风险,减少政治风险,同时保持较高的金融收益。
但缺点是投资数额大,建成光伏电站后产出的电量有一定的波动。
二、光伏电站的经济效益分析1.政策支持政府对光伏电站提供的补贴和优惠政策是保障光伏电站利润的基础。
此外,政策推动和法规监管对于项目的执行和投资也有重要的影响。
2.能效提升对于光伏电站来说,提升效益的关键是能效提升。
通过增加光伏板的数量、调整板架、云图预测控制等方式可以减少过多的影响因素,并有效的提高光伏电站的效益收益。
3.降低成本降低成本是光伏电站投资的商业模式中一个关键性质。
这包括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的降低,以及选择更加收益优良的地理位置等。
降低成本可以通过增加装机、节能措施等多种方式实现,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并提高经济效益。
4.稳定有利收益光伏电站完全通过太阳光源发电,有很强的稳定性,投资渠道比较广泛,可以带来高额的资本收益。
光伏电站还能稳定的产生收益,可以为投资者带来体现在长期和短期的双重收益。
在光伏电站投资的商业模式创新和经济效益分析上,最好是采用最符合实际的商业模式,以最低的成本最大化投资效益,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收益。
分布式光伏项目商业运营模式及经济性分析
分布式光伏项目商业运营模式及经济性分析摘要:随着常规能源供应的日益紧张和环保呼声的高涨,发展分布式新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之一。
2018年5月31日《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18〕823号)文件的出台,加快了光伏补贴退坡进程,促使我国光伏发电由最初依赖政策补贴逐渐向电力市场平价上网过渡。
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分布式光伏各种商业运营模式实际应用情况和影响投资成本效益的因素,提出分布式光伏项目经济性评价流程,建立了不同商业运营模式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经济性评估模型并通过实际案例的成本效益论证。
依据模型分析了补贴退坡情况下不同商业运营模式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投资效益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帮助投资者选择对自身盈利最大化的商业运营模式。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商业运营模式;全寿命周期费用;投资效益;敏感性Economic analysis of business operation mode of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projectCao jun,tang jinyuan(state grid jinhua power supply company,jinhua city,zhejiang province 321000)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tight supply of conventional energy and the upsurge of the voi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ednew energy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promot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the world. On May 31,2018,the "notice on matters related to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in 2018"(development and reform energy [2018] no. 823)was issued,which accelerated the downhill process of photovoltaic subsidy,and promoted China's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from the initial dependence on policy subsidies to the power market parity online transition gradual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ctual application of various business operation modes of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in China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vestment cost and benefit,proposes the economic evaluation process of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projects,establishes the economic evaluation model of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projects with different business operation modes,and demonstrates the cost and benefit through practical cases. According to the model,the investment benefi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projects with different business operation mod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ubsidy retreat are analyzed to help investors choose the business operation mode that maximizes their own profits.KEY WORDS:distributed PV system;business operation mode;life cycle cost;investment Efficiency;sensitiveness引言2013年起,我国连续3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到2015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318万千瓦,超过德国成为世界光伏装机第一大国,2017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5360万千瓦,占全世界光伏装机容量的53.5%,累计装机容量超1.3亿千瓦。
BIV运作模式
BIV运作模式BIV本质上仍是光伏电站的一个分支,分为独立型与并网型光伏系统。
独立运行的光伏系统将产生的电能通过馈线直接与用户相连而不与电网相连,但为了让系统在阴天情况下亦能稳定输电,系统需要配备储能设备如蓄电池或电容器等,该类光伏系统在偏远或离网地区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并网运行的光伏系统将产生的直流电能通过逆变器转变成能通过电网输送的交流电,该系统与电网之间存在着功率的联系。
分布式光伏发电主要分为两种模式,分别是“全额上网”以及“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全额上网即光伏电站发电全部出售于电网,以户用分布式为例,光伏系统发的直流电首先通过逆变器转换成可以接入电网的交流电,经过卖家电表后进入电站。
安装该分布式电站的家庭不能自用电力,而需从电站购电作家庭负载使用。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力主要由用户自己使用,多余的电量才售于电网。
同样以户用分布式为例,光伏系统发的直流电通过逆变器后进入控制柜,并直接用于家庭负载,用户能够以光伏发电成本价获得自用电量,剩余电量向电网出售,光伏发电量不足自用亦能从电网处购电。
对于分布式业主来说,开发电站的商业模式主要有全款安装、贷款安装以及屋顶租赁。
全款安装即业主从光伏厂商全款购买光伏系统进行安装,该模式收益率高,但前期成本压力较大;贷款安装即业主缴纳一定首付,其余资金通过贷款支付,光伏系统前几年的收入主要用于偿还贷款,贷款偿还后电站收益归电站业主所有;屋顶租赁即业主不参与投资,仅提供屋顶或者其他可发展分布式光伏的部位,能源企业或者光伏企业作为投资方帮助业主完成分布式电站的投资、设计、建设及运维,并每年给业主支付租金。
在业主确定商业模式后,无论投资方为业主或是能源企业,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设计、采购、建设一般来说都需要通过EPC招标的形式分包给工程建设企业或光伏企业,如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特变电工等。
其中,EPC项目亦分为大EPC与小EPC,大EPC通常包含光伏组件、逆变器等系统重要部件的采购,而小EPC则不包含。
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资建设运营模式的研究
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资建设运营模式的研究分布式光伏发电指的是将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在分散的地点,如屋顶、工厂等,通过并网或自供电的方式将电能送入电网或者直接供应给用户。
相较于集中式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规模灵活、地域适应性强、发电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1.建设阶段:(1)寻找适合光伏发电的场地:选择大面积、接近用电负荷的场地,如屋顶、厂房等;(3)融资合作:与金融机构合作,通过借款、股权合作或政府补贴等方式获得投资资金;(4)施工与调试:由专业团队进行光伏系统的施工与调试,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2.运营阶段:(1)电力销售与并网:通过与电网公司签订合同,将发电的电能并网,实现销售和供应;(2)电价和补贴:根据政策要求,确定销售电价和补贴标准,并进行申报和结算;(3)运维与维护:定期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巡检、清洁、维修,确保系统正常运行;(4)监测与数据分析:采集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优化系统运行效率;(5)市场营销:与用户、电网公司、政府部门等进行沟通和合作,开展市场推广。
(1)电力销售收入:将发电的电能卖给用户或供电公司;(2)政府补贴:根据政策要求,根据发电量和容量等指标获得相应的补贴;(3)碳排放权交易:根据减排量获得碳排放权收入;(4)金融支持:融资阶段,可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或股权合作支持;(5)碳中和配额:根据政府要求的碳中和目标,可用于满足自身企业的碳中和指标。
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资建设运营模式的研究既需要考虑投资回报,也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
在建设阶段,要选择适合光伏发电的场地,并与专业企业合作,确保系统建设质量。
在运营阶段,要积极与各方合作,推动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的改善,以提高投资回报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同时,充分发挥光伏发电的环保优势,减少碳排放,提高碳排放权收入。
总之,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资建设运营模式的研究需要综合考虑投资回报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与各方的合作与沟通,优化运营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分布式光伏盈利模式
分布式光伏盈利模式
分布式光伏(英文简称DPV)又称“小型光伏发电”。
与传统大
型光伏发电站相比,分布式光伏更多的体现在发电设备的低廉成本、灵活的布局、低维护等优点上。
考虑到这些特点,厂家和投资者都能从分布式光伏发电中获得利润。
厂家的盈利模式:
1、厂家销售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和组件:
厂家可以通过直接版权销售投资者需要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
和各类组件,获取销售收入。
2、厂家出租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
厂家可以出租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并收取客户每月租赁费用作为收入。
3、厂家提供运维服务:
厂家可以提供发电设备运维服务,并收取客户月度维护费用作为收入。
投资者的盈利模式:
1、投资者出资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
投资者可以通过投入资金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获取发电收入、运营收入和政府补贴收入。
2、投资者运营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
投资者可以发放租赁合同以提供运维服务,同时获取租赁费收入。
总结:
从厂家和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分布式光伏发电能够为他们带来不少的盈利机会。
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的低成本、低维护等优点,厂家和投资者都能从中获得一定收益。
全面平价时代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商业模式
全面平价时代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商业模式在双碳背景下,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快构建以光伏等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分布式光伏电站资源利用率高,能够对局部区域用电压力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经有效调度调剂,能够降低区域电网的运行压力。
地方性补贴政策陆续推出,叠加两大电网公司设立可再生能源结算公司,未来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有望逐步解决,并推动分布式光伏电站行业持续发展。
一、全面平价时代,技术迭代驱动内生发展1.1分布式光伏电站商业模式主要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能通过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直接转变为电能,通过并网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再通过升压变电站升压后输送到电网中。
分布式光伏发电行业上游主要为光伏设备制造行业,包括光伏组件和光伏配件的生产,其中,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
光伏发电行业的下游是电力需求方,主要包括电网公司、企业和居民。
电力需求方面,随着宏观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用电需求也不断攀升。
但是,由于化石能源储量有限且不可再生,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污染,世界各国均在探索替代化石能源的方法,未来会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
太阳能资源作为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具有分布广泛、可再生、无污染等特点,是国际上公认的理想替代能源。
根据国家能源局,2021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4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8%。
其中,光伏发电32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1%。
下游旺盛的电力需求是光伏发电行业蓬勃发展的保障。
1.2光伏发电销售模式。
目前,国内光伏电站运营项目的售电电价执行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统一电价,不同项目的电价因建设和投入运营的时间不同,执行国家当期的政策电价;对于部分分布式项目,则执行用电企业合同电价。
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及全额上网分布式电站的收入确认系根据购售电合同约定将电力输送至国家电网指定线路,每月月底按照电力公司提供的电费结算单中确认的抄表电量,以及经发改委等价格主管部门确定并经合同明确的电价确认收入,包含电价补贴收入。
电力行业的创新商业模式突破传统经营方式
电力行业的创新商业模式突破传统经营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行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传统的电力经营方式在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上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供应不稳定、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
因此,创新商业模式成为了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将探讨电力行业的创新商业模式,并讨论其对传统经营方式的突破。
一、分布式能源系统传统的电力系统通常由一些大型的发电厂和输电线路组成,具有供给集中、输电损耗大等问题。
而分布式能源系统则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分布式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多个小型能源装置来满足能源需求,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
这种系统不仅能够减少供给压力,还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此外,分布式能源系统还能够减少电力输送距离,降低输电损耗,提高供电可靠性,从而突破了传统电力系统的局限性。
二、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将能源生产、储存、传输和消费进行有机整合的新型能源系统。
它通过智能电网、能源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能源信息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能源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电力行业的垄断,促进了竞争,提高了能源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
同时,能源互联网还能够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管理,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电力行业向低碳、清洁能源方向发展。
三、智能化电网智能化电网是指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和智能感知装置实现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通过智能化电网,能够实现对电力需求、供给和储存等进行精确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消费者的能源成本。
智能化电网还能够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诊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智能化电网的应用,可以实现电力行业的高效运行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电力行业的创新和突破。
四、电力市场化改革传统的电力行业通常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垄断经营,缺乏竞争和市场机制。
而电力市场化改革则能够为电力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力。
分布式光伏合作方式
分布式光伏合作方式
分布式光伏合作是指多个参与方共同投资、建设、运营和共享分
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合作方式。
这种合作方式的目的是通过在不同地
点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将分散的光伏电力资源整合起来,实现
集中供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分布式光伏合作中,参与方可以是企业、农户、社区、政府机
构等。
合作的具体方式包括共同投资建设光伏电站、合作开展光伏电
力销售、共享光伏电力收益等。
首先,参与方可以通过共同投资建设光伏电站来实现合作。
各方
可以共同出资购买光伏发电设备,选址建设光伏电站,并通过分担建
设和运营成本来共同分享太阳能发电收益。
这种模式可以降低单个参
与方的投资风险,提高光伏发电装机规模。
其次,参与方可以合作开展光伏电力销售。
光伏发电可以通过电
网并网实现电力销售,参与方可以共同协商并销售自身所产生的电力,提高电力销售效率,并分享销售收益。
这种模式可以让参与方充分利
用自身的电力需求和发电能力,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
此外,参与方也可以通过共享光伏电力收益来合作。
在光伏发电
过程中,参与方可以按照各自的投资比例共同分享光伏电力的收益。
这种模式可以在不同光伏电站之间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共享,提高投
资回报率。
总的来说,分布式光伏合作通过多方合作共同投资、建设、运营
和共享光伏发电项目,实现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利
用和能源转型。
这种合作方式有助于推动光伏发电规模化和普及化,
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详解分布式光伏开发模式的利与弊
详解分布式光伏开发模式的利与弊基于市场现状,分布式光伏的商业模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区域连片式开发,这一模式主要基于国家正在执行的18个园区项目,开发商大多是具有一定资金实力且融资能力较强的大中型电力开发商;另一种主要是分散或零散开发,开发商多是中小型节能服务公司或有屋顶的业主,融资能力较弱。
下面将基于这两种模式,提出相对可行的商业模式以供探讨。
模式一:以园区为单位,集中连片开发模式基本思路:通过区域管理委员会协调管理屋顶资源;政策性银行为国有大型企业提供低息、长期贷款,而民营企业等其它投资机构可以成立“专业投资实体”,以股权基金或投资公司的形式对项目进行融资;引入完善的风险评估和保险机制,对产品质量和收益进行风险评级;自用电量之外的电量一律上网,以保障后期电力的就近调度问题,从而保障收益;由区域管理委员会、电网以及项目投资方成立光伏物业管理公司,此管理公司有以下几项功能:1、收购区域内所有分布式光伏发电量,统一协调多户发电系统和用电方,有效解决由电力供需变化而造成的收益损失;2、对电费统一结算,可避免由于用电方电费拖欠或由于发电方变动所造成的电费收取混乱的问题,减少不确定性因素3、承担园区和区域内的所有电站维护服务工作,确保电站长期稳定的运行专业投资实体作为电站的持有方,与光伏物业管理公司签订长期购电协议PPA;在风险评估和保险体系的认证下,电站可以作为金融产品进行二级市场融资,引入后续资金。
建议:采用园区内统一开发模式。
单个工厂屋顶开发费用高,建议采取“园区屋顶、集中开发”的模式,即集中连片区域由单一开发商统一开发,体现规模性、规范性、展示性;多样多元推进示范应用,建设模式以屋顶为主,兼顾路灯、户外棚体等。
管委会出面统一管理屋顶。
对已建成的厂房等建筑物,充分发挥管委会引导、协调作用,统一管理园区内有条件的建筑物屋顶,通过组织屋顶企业业主现场参观、提高企业有序用电等级、优先办理新增用电容量等举措,提前与屋顶企业签订安装光伏电站协议,统一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覆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式光伏运营商商业模式大起底上半年分布式光伏推广不利的原因在于商业模式不成熟和项目运营收益率存在不确定性。
我们认为这些风险将通过保险、政策加码和商业模式探索得到解决。
三季度是分布式预期持续改善的阶段,分布式将逐渐上量,四季度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随着分布式IRR风险的解决,融资难题将迎刃而解,银行贷款也有望逐步放开。
未来电站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强,依托较高回报率和收益明确的特点,具备证券化的基础,未来会激发各种商业模式和融资模式的创新,包括众筹、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与信托/基金合作、境外低成本资金等。
多地分布式光伏推进缓慢2014上半年分布式推广不利的核心原因在于商业模式不成熟和项目运营收益率存在不确定性,风险来自三方面:发电量波动(气候和电站质量导致);自发自用比例不确定(极端情况为业主无法长期用电或其他因素导致的自用比例大幅下滑);并网和电费收取风险。
这些因素导致银行贷款对分布式项目谨慎,多数企业持观望态度。
一季度多数省份分布式新增备案规模占配额比规划不足5%,甚至部分省市未有新增备案项目。
我们认为,三季度分布式政策加码和配套措施出台将促使分布式市场一触即发,三季度逐渐上量,四季度爆发式增长。
保险的介入将是改变银行对分布式态度的关键。
2014年6月初,安邦财产保险向保监会提交了一份光伏行业新险种的备案文件,涉及光伏电站发电量的险种,英大泰和、怡和立信也在进行尝试。
健全的保险体制能降低运营商的风险,打消银行的部分顾虑,是光伏电站实现资产证券化的重要基础。
以航禹太阳能购买的140kw分布式项目保单为例:保单期限为12个月,承包范围包括物质损失险和额外费用保险。
物质损失险即对整个光伏发电系统损失、丢失和遭到破坏的保险,额外费用险则是发电量保险。
保险的基础是,以有电力资质的设计院出具的科研报告为基础参照,该项目评估的年发电量为17万kwh。
保单中对额外费用保险的赔偿方式为:如果年发电量没有达到报告评估机构评估的年预计发电数的90%,保险人负责赔偿额外费用,按照每千瓦每天赔偿3元(4月1日到9月30日)和5元(10月1日至3月31日)计算,赔偿限额为7万3千元。
保费为物质损失部分1700元,额外费用保险555元。
该保险由鼎和保险投保。
引入保险增加的成本较低。
综合考虑自发自用和余电上网的收益,分布式每度电实现1.12元收入,按17万度电的预期发电量,合计年收入19万元电费。
555元的发电量保险仅增加0.29%的运维费用,即使考虑物质损失险,增加1.1%的运维费用,对IRR影响有限。
发电量保险兜底电站收益。
按预期的19万元年电费收入,除非遇到极端情况,90%的发电量保险和7.3万元的赔偿限额能兜底17.1万元的电费收入。
假设电站运营净利率30%,预期5.7万元净利润和13.3万元成本(包括财务费用、折旧和运维费用),加入保险后,成本提升到13.5万元,60%-90%的实际发电量能实现保底3.6万元净利润,锁定预期利润的63%。
自发自用比例对电站运营IRR影响很大。
自发自用每度电收益 1.18元(0.85*90%+0.42),余电上网收益仅0.82元(0.40+0.42),100%、80%和0%的自发自用比例对应的加杠杆IRR分别为19%、15%和5%。
相比地面电站直接按标杆电价卖电的简单模式,分布式的业主用电存在波动性,而且是否能长期经营也存在不确定性,使项目难有明晰的预期IRR。
余电上网执行标杆电价可兜底分布式的收益。
根据报道,达到一定要求(35千伏以内并网、有效利用滩涂和鱼塘的项目)的分布式项目有望享受地面电站的标杆电价,目前新政已在能源局内部达成一致意见,并在发改委、财政部会签。
如果余电上网执行1元标杆电价,自发自用比例对项目IRR的冲击会显著降低。
消除自发自用比例风险的最佳方式是就近转售电。
如果能顺利实现就近转售电,乐观情况下,自发自用比例可以接近100%。
《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允许开发区内的分布式转售电,由于该政策会影响电网的利益,具体执行效果有待观察。
另外,如果就近售电能扩大至开发区以外的项目,能显著提升分布式整体预期收益率。
分布式运营商需要考虑业主搬迁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无法长期用电的极端情况,降低风险的办法是“就近售电+择优选择屋顶业主”,最悲观情况下需要搬迁电站,大概增加0.2-0.3元/w的成本。
因此,从政策制定和执行层面上,解决分布式项目收益率风险的关键是余电上网给予标杆电价,允许所有分布式项目就近售电并把政策执行到位。
我们认为,前一个政策有望在2014年三季度推出,后一个政策意义更大,但涉及的利益博弈更多,需要在后续项目执行过程中再验证。
电费难收增加运营商的坏账和现金流风险。
目前分布式运营商租赁屋顶有两种模式:支付固定的屋顶租赁费,业主必须全部接纳电站产生的电力;按当地工商业电价的8-9折销售给业主,不额外支付租赁费。
目前关于分布式结算方式的细则还未出台,两种模式都面临企业拖欠电费的风险。
林洋电子与电网公司合作模式可供借鉴。
在电费结算政策细则出台前,通过合理的商业模式——与电网公司合作,将双方利益捆绑在一起,借助电网公司的平台解决电费收取和并网的问题,是目前最好的商业模式。
另外,爱康科技在张家港、江阴、无锡首创性、低成本的走通了电力公司代收电费模式,只增加了0.02-0.03元/w的运行费用,是另一种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运营环节分第三方租赁和PPA两种商业模式,按照国内分布式现状,购电协议(PPA)模式对运营商来说风险更低。
Solarcity采用第三方租赁模式,业主无需购买光伏系统,与第三方签订租赁合同。
业主自用光伏系统产生的电能,多余电量可出售给电网。
理想情况下,业主支付的租金低于每个月节省的电费和补贴之和。
国内运营商普遍采用购电协议(PPA)模式,业主通过购电协议购买光伏系统产生的电,而非租赁设备。
运营方给予业主一定的电价优惠(打8-9折)作为换取屋顶使用权的对价。
在第三方租赁模式中,业主出让屋顶的效益依赖于其用电收益与租金的差额,相对不明确。
同时,运营商的收益全部来自业主支付的租金,风险较高。
而在PPA模式中,电价优惠比例使业主对出让屋顶的效益更明确。
运营商需要向业主收取的仅为打折后的电费,比例较小,应收账款的风险较低。
电站融资创新是大势所趋电站金融化是大势所趋。
在产业链利润格局重构的背景下,电站是本轮光伏周期最受益的环节,兼具高增长和高盈利。
未来光伏电站的金融属性会越来越强,依托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和收益明确的特点,电站类似于高收益的固定收益产品,具备证券化的基础,未来会激发各种商业模式和融资模式的创新。
行业处于爆发前夜,金融工具是催化剂。
光伏电站项目与房地产在经营模式非常相似,投建后可以通过售电和租赁实现稳定的现金流。
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分布式处于启动初期,电站行业处于高速成长阶段,2020年左右有望实现平价上网(摆脱补贴的限制),各种融资模式创新将带来源源不断的资本支持。
目前银行仍是光伏电站的主要融资渠道,加杠杆后的电站IRR由10%提升至15%-20%,ROE由8%提升至14%。
但目前银行对分布式贷款尚未放开,还不能接受以电站收益作为抵押的贷款,必须实物抵押。
分布式的融资瓶颈在于其运营风险高于地面电站,上述核心问题如果得到有效解决,融资难题将迎刃而解。
近期银行集中在做分布式项目的风险管控调研,随着保险介入和细则政策明朗,银行贷款有望逐渐放开。
民企在债权融资方面相比国企不占优势,但体制灵活、模式创新和执行力相比国企有一定优势,依托利润释放、业绩弹性和商业模式创新,结合国内资本市场比海外具有高估值的优势,在较高价位进行股权融资,将实现融资性增长。
众筹是解决分布式融资的方式之一,但短期难成为主流。
众筹属于股权融资,2014年2月国内联合光伏试水众筹模式,是光伏企业“触网”的第一步。
联合光伏在首个项目达成后,计划下半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美国的Mosaic也推出光伏众筹平台,2011年5月成立以来已募集超过600万美元,为超过18MW项目提供融资服务。
不过,众筹模式的问题在于:电站融资规模很大,但众筹之前涉及的科技、影视和技术项目的集资规模都很小;法律上暂未做出明确的界定;缺少担保,一旦项目出现风险,投资人难以追索权益,影响大规模融资的能力。
阿里巴巴日前计划推出理财产品定期宝,光伏电站资产或列入该产品投资范围。
如果成功,光伏电站融资模式将出现颠覆式变化。
电站作为收益稳定的投资品种之一,非常适合从互联网渠道融资。
预计未来电站运营商有望携手互联网巨头,以20年电站收费权做质押推出理财产品,定价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高出一定百分比,安全性方面可通过善后基金、保险和银行授信解决。
目前运营商仍处于筹备和摸索期,但未来将成为一种趋势。
对于公众来说,互联网金融为其提供间接投资电站的便利途径,使分散的个体可享有电站运营收益,推动光伏进入全民投资和分享时代。
融资租赁公司可为电站的建设运营提供直租和售后回租的服务。
以爱康科技与福能租赁合作为例,考虑租赁费和手续费,预计资金成本在10%左右,利率较高。
这种类资产证券化手段可提高电站项目的财务杠杆比例(二次加杠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盘活电站资产,对电站运营商突破融资瓶颈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资金成本的上升影响短期利润释放,但IRR和ROE都有一定提升,适合快速扩张、抢占资源的民营企业。
四大特质成就一流运营商运营环节更受益分布式发展的大趋势。
未来5-10年,国内分布式光伏将迎来快速发展期,2020年左右平价上网的实现,将使分布式突破补贴和规划的限制,真正打开成长空间,实现每年20GW以上的新增装机。
从增速角度来看,BT/EPC厂商的业绩增速与新增装机正相关,而运营商的业绩增速与累计装机存量正相关,其增速的高点会晚于BT/EPC厂商,可以实现更加持续的高增长。
从业绩稳定性的角度来看,随着竞争加剧,BT/EPC的利润存在下降的风险,但运营商的利润将被锁定20年,更加稳定。
我们认为,平价上网启动期,BT/EPC弹性最大。
在分布式导入期和平价上网启动期,新增装机的快速上量将使BT/EPC的业绩有较大弹性。
由于很多BT/EPC企业同时做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而地面电站维持6-8GW新增装机,因此分布式导入期对BT/EPC企业的弹性被弱化,更大的弹性来自平价上网周期。
在其他阶段,BT/EPC的高增长则需要通过兼收并购、强大的企业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来实现。
从中期来看,运营商的增长可预见性更强。
目前是民营光伏运营商快速扩张的阶段,利润在密集建设期过后将逐渐释放。
随着融资方式的创新和突破,民企在融资方面相比国企的劣势将被弱化,而更加灵活的金融创新及更强的执行力将弥补背景上的缺憾。
通过对Solarcity的深入分析,我们认为成就一流分布式运营商需要四大特质:强大的融资能力,善用金融工具;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同时控制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营环节,形成电站效益的最大化;对光伏和金融结合理解深入的团队;执行力和项目资源获取能力,能及时把握行业趋势,形成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