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政治体制转轨的背景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政治体制转轨的背景因素分析

作者:杨静

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1期

[摘要]两德分裂达四十年之久,实行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在经济结构、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两德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政治制度的转轨,并最终走向统一,其背后受经济、政治、国际政治局势及历史人物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词义变化事件域认知模型转喻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D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1-0017-02

一、经济水平差距大,民德人民对生活状况不满

两德分裂后,联邦德国在政治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实行社会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民主德国在政治上实行社会主义,经济上推行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基础,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1949年以后民主德国的经济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1949年不到273.5亿马克,1971年增至1174.3亿马克,1980年上升为1871亿马克,1982年增为2011.4亿马克,1989年再加增至2735亿马克。”①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方

面:“1980年达7180美元,居世界第28位。1989年增加到15700万马克。”②这一数字在苏联东欧国家中居首位。虽然民主德国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在社会主义阵营中是最富有的,并跻身于世界十大发达工业国的行列,但是和联邦德国比起来,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例如,在前述的经济指标方面,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320亿美元上升到10年后的890亿美元,在20世纪70年代后超过了6000亿美元,1980年达到8280亿美元,而1985年则达到了12300亿美元。”③联邦德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德国自进入工业化时代的任何一个时期,并创造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新奇迹。

在日用消费品的供求矛盾上,进一步折射出两德之间经济的巨大差距,体现出东德人民对西德“天堂般”生活的向往,加速了政治体制转轨的进程。在民主德国的商场里,人们很难找到录像机、录像带、激光唱机和唱片之类的消费品。如果想购买一辆轿车要预定10至20年;想要安装一部住宅电话,也许会成为一辈子的梦想。而联邦德国的人民却拥有高级消费品,各种水果蔬菜,还有电视广告和外汇商店的供货。

二、政治倒退,民德人民要求实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民主德国虽然在政治体制上效仿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宪法中也明确载明:民主德国是由工人阶级及其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领导的国家,“一切权力为人民的福利服务,一切权力保障人民的和平生活,保卫社会主义社会,保证公民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和人的自由发展,维护人的尊严。”④但真实的情况却是:统一社会党长期把持政权,一党专政,党政不分,党长期代表人民来管

理国家。此外,监督制度和机制十分薄弱,特别是处于权力金子塔顶端的权威领导人,几乎受不到任何监督与制约。领导干部任命制、终身制,人民群众很难对各级人民代表、党政干部进行监督。在这样的制度下,民主的选举、任期、罢免和监督无从谈起。例如,在民主德国的选举制度中,无论党内选举、人民议院代表还是社会团体选举都不存在真正的自由选举。对于广大选民来说所谓的选举只不过是例行公事,广大人民根本不关心选举的内容和趋势。并且,篡改地方选票的舞弊事件频频发生,完全歪曲了社会主义民主意义上的选举,当然也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选举。此外,各级领导干部在经济上错误决策、滥用权力、贪污腐败等等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除此之外,民主德国政府在公民出国旅行等方面也作出限制,使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成了民主德国公民的禁区。在这样的情形下,广大的民主德国人民喊出了“要自由、不要社会主义”,要求党政分裂,要求建立法制国家,要求有出国旅行的自由。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对党和政府不满,对政治体制失望,开始千方百计的逃离东德。

三、两极失衡的国际政治局势推动了德国的政治体制转轨

二战以后,美苏两分天下,形成互有攻守的局面。虽然,在五十年代初,苏联和美英法等国也曾提出过一些统一的建议和方案,但由于在战略目标和社会制度上存在的差异,却没能达成一致意见。之后随着冷战的不断升级和东西德分别加入华约和北约,德国实现统一的希望更加渺茫。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对西方国家的态度有了根本转变并在冷战格局中表现出力不从心,放弃了同美国的对抗政策,表现出被迫收缩的局面。美国在西方世界中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希望局势有所缓和。而以中国为首的第三世界的力量日益发展壮大,日本、西欧迅速崛起,世界局势日益缓和并向多极化发展。这样就为德国的政治体制转轨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国际背景和条件。

苏联首先在战略立场上做了很大的改变,放弃了两个德国、两个联合国会员的思想。明确表示出赞同德国统一。在两德统一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美国也表示出希望能通过德国的统一而建立与德国“特殊的关系”。这样,北约按美国的意图去安排欧洲事务的可能性增大。英国看到美苏支持德国的统一,统一的趋势已势不可挡,为了使自己不至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英国也转而表示支持德国统一。但英国希望未来的新德国能够留在北约,使美国能继续在德国驻军,利用北约组织和美国的力量来制约统一后的德国。法国为保持自己在欧洲的地位和作用,也极力表示支持德国的统一,但法国希望统一后的德国能纳入欧共体和欧洲统一的框架内,这样就有可能尽量减少或消除德国统一后对法国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四、个人因素的作用在德国政治体制转轨过程中也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在德国政治体制的转轨过程中,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和西德总理科尔起了十分关键的主导作用,客观上加速了这一进程。

在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对德国统一问题持坚决反对的态度,1985年以后,戈尔巴乔夫在内政外交方面推行“新思维”改革,在政治事务中推行选择自由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民主德国国庆

40周年的庆典上,戈尔巴乔夫不仅没有安定民主德国的人心,稳定其政局,反而大力宣扬其“政治新思维”,宣传苏联在政治上的“公开性”、“多元化”与“民主自由”。此外,还告诫民主德国的领导人要积极进行改革,并明确表示:要尽一切可能让民主德国沿着和平的道路发展,苏联政府不会再动用民主德国领土上的苏军坦克进行武力干涉。他相信两德统一可以促进东西方缓和。

西德总理科尔在德国政治体制转轨过程中起了十分关键的主导作用。科尔依靠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在1989年11月28日,柏林墙打开十天之后,在政治局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便提出了“十点计划”,将统一问题提上日程,抓住了历史提供的宝贵机遇。1990年初,科尔力排众议,为尽早与东德建立至关重要的的货币联盟,在事关利益的马克兑换率上两次对东德作出了让步,促成了《经济统一条约》的最后签字,扫清了统一东德的最后障碍。

科尔政府还通过各种渠道和场合竭力向美、英、法等国家强调:两德统一后德国将会留在北约,不搞中立化,德国将会无条件地尊重每个欧洲国家的领土完整与安全,并积极参与欧共体的建设,为谋求建立欧洲安全体系而努力。同时,科尔也认识到苏联的态度在德国统一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不惜作出一定的妥协来安抚苏联,争取苏联对两德统一的支持。例如,在政治上德苏之间达成“八点协议”,保证德国统一后,将减少军队数量;放弃核武器、生化武器的使用;允许苏联驻军,在德国统一后无需立即撤出等条件。通过以上措施使苏联意识到德国统一后不仅不会对其构成威胁,北约防线也不会向前推进。在经济上德国不仅向苏联提供巨额的优惠贷款,而且承担苏联在东德的部分驻军费,并增加从苏联进口原油和天然气的数量等。总之,科尔的“统一外交政策”为实现德国的政治体制转轨迅速的扫清了外部障碍,推动了两德统一的迅速完成。

注释:

①高德平.柏林墙与民主德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31-34.

②高德平.柏林墙与民主德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34-35.

③李华.究竟什么力量推到了柏林墙[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21):66.

④马细谱.战后东欧—改革与危机[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424.

【参考文献】

[1]高德平.柏林墙与民主德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2]李华.究竟什么力量推到了柏林墙[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21).

[3]马细谱.战后东欧——改革与危机[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

[4](民主德国)埃贡•克伦茨(著),沈隆光(译).大墙倾倒之际——克伦茨回忆录[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