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中历史 高考能力提速 中国传统文化 3.4 高考能力提速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中历史 高考能力提速 中国传统文化 必须掌握的解题思路和要求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中历史高考能力提速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掌握的解题思路和要求1、选择题审题“三看三思”及规范答题(1)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2)备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历史事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3)规范答题: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是高考热点,解答第3、4题时要注意三看三思,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提高应考能力。
2、非选择题解答“四要、四不要”(1)一要认真审题,紧扣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关键词),不要草率作答。
(2)二要依据并利用材料作答,不要偏离材料胡诌乱侃。
有些非选择题的答案已经“明明白白”地写在材料中,材料与高考参考答案的区别,不外乎一个详一点,一个略一点。
只要认真阅读、准确理解材料,将相关文字摘抄出来“对号入座”,便可比较圆满地完成答题任务。
(3)三要注意动态回答,不要用静止的观点答题。
学会多用“越来越……”“剧增”“骤减”“大幅上升”“迅速减少”等词语。
(4)四要答题的格式化。
力求做到四化——题问明确化、段落层次化、要点序号化、板书工整化。
①题问明确化:即要点明所答的问题是什么。
②段落层次化:即要求有几个题问就要分几个段落。
一个层次答完后,自然另起一个段落。
这样答题思路就显得很清晰,同时便于老师阅卷,也容易得高分。
③要点序号化:根据题意,提炼出要点,如要回答原因,写出“原因”。
在每一个要点前面标出序号,有几个要点就标几个序号,这样就可以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如:“(1)原因:①……②……(2)过程:①……②……”等等。
④板书工整化:即要注意行文的规范,不要随心所欲。
高考阅卷评分是将采点与采意相结合的。
答题时不要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让阅卷老师在茫茫字海中寻找要点。
1。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商两朝,“天命”“天罚”思想盛行于世;西周提出了“敬天保民”“以德配天”的口号和“明德慎罚”的思想;春秋战国“非杨即墨”;从秦朝法家学说大行其道,到汉朝中期“引经入狱”。
这一变化历程从本质上反映了A.古代社会形态缓慢演进B.古代法制思想的流变C.神权政治转向官僚政治D.德治具有久远的传统2.唐朝中后期,宰相杨炎改革赋税制度,实行“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的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以土地和财产的数量作为征税的主要依据。
两税法的实施A.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B.使赋税负担相对比较公平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使政府财政收入明显下降3.有学者指出,自然法作为一种“元则”,即民主、平等、公平的原则,是构成近代西欧高效制度的关键特征。
这种以自然法为基础的制度起源于罗马法的所有权制度,以及由这一制度产生的罗马保民官制度等等,就是保护无权者以对抗掌权者。
由此可知A.自然法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B.罗马开创的法律和制度对后世具有深刻影响C.自然法是罗马法律制度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D.罗马法的本质特征是保障无权者对抗有权者4.962年,宋太祖下诏令禁止新中进士到主考官那里谢恩;又命令进士及第的人不得称春官(主考官)为“恩师”“师门”,也不能自称“门生”。
此诏令旨在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防止选官结党营私C.打击贵族特权利益D.推进科举公平公正5.甲午战后,轮船招商局依据商部奏定的《商律》与官府力争,将企业由“官督商办”变为“完全商办”;民国成立后,政府曾有接收招商局的举动,但因招商局抵制而即刻撤回,且表示出对招商局主权的尊重:这说明A.官企改制是大势所趋B.洋务运动已经难以为继C.中央权力重心的下移D.企业经营环境有所改善6.2001年,伊拉克举行了“文字发明5000年”的庆祝活动,为祖先发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而深感自豪。
高中历史 高考能力提速 中国传统文化 必明的5大误区(4)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中历史高考能力提速中国传统文化必明的5大误区(4)1、审题干,抓不住“题眼”,忽略题干中的限制条件1)失误探因不能整体阅读和理解材料,即只关心题目要求答什么,于是忽略了限制性条件和材料意思,造成失误。
有的试题限制性条件是隐蔽的,粗心的学生往往只看到最明显的或最后一个限制性条件,忽略了其他限制性条件,导致做错题目。
2)纠错蓝本【例1】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解析] 易错选D。
原因在于学生审题时只注意了“理论依据”,没有注意限制性条件“荚国独立战争期间”,没有弄懂“这一观点”是什么,于是就选择了最熟悉的西方资产阶级理论三权分立学说。
据材料可知托马斯·潘恩批判君主制和君主世袭制;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发动“独立战争”源于“天赋人权说”,意在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故答案应选C。
[答案] C3)走出误区解题时要明确试题结构。
一般选择题的题干由选择项、主体知识和条件限定语构成。
选择项是指要求选择的内容,主体知识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史实或观点),条件限定语是对选择项在时间、程度、区域等方面的限定。
审题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的选择项、主体知识和条件限定语。
4)成功应用【例1】.“我们全都是希腊人。
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2、审题肢,找不出差异,排除法使用不当1)失误探因选择题的审题除审题干外,还要审备选项,因为有些选择题的陷阱就设置在备选项中。
但有些同学对审备选项没有给予重视,一看而过,结果因粗心和草率造成失误。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中历史 高考能力提速 中国传统文化 2.3 古代兵制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中历史高考能力提速中国传统文化2.3 古代兵制一、概述中国古代兵制夏朝时出现,经商至西周,得到较大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重大变革。
秦统一后,开创了以皇帝为核心的军事领导体制,实行普遍征兵制。
汉承秦制,又有创新,武帝时出现募兵制、谪兵制。
东汉军权下移,募兵制取代普遍征兵制,酿成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局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军制复杂多变,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是西魏开创的府兵制。
隋统一后对府兵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具有了“寓兵于农,兵农和一”的特点。
唐贞观年间,府兵制发展到了极盛。
府兵制破坏后唐玄宗转而实行募兵制,但又导致唐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唐也亡于此。
北宋建立后,按照“重文轻武、以文制武、相互掣制”的原则进行军制改革,这样虽防止了大将专权,但军队的战斗力也被彻底破坏。
蒙古的部落兵制使蒙古曾一时横跨欧亚,但元统治者没有据势而变,结果被匆匆赶走。
朱元璋建明后,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卫所制,但日久弊生,明中期以后虽又实行募兵制,但难挽危局。
努尔哈赤创立八骑兵制夺了朱明天下。
鸦片战争后,八旗绿营兵制开始全面崩溃。
新军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兵制全面崩溃。
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古称“兵制”,它随着国家、军队的产生而产生,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
中国自夏初产生兵制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其间因社会的进步以及长期频繁激烈的战争的影响,兵制的内容也极为丰富。
二、阶段发展1.三代公元前21世纪,随着夏朝的产生而产生了军队,军事制度也随之出现。
经商至西周,奴隶社会的军事制度得到了较大发展。
各朝的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军事统帅,贵族大臣平时治民,战时领兵。
此时少量常备军已经出现,其主要作用是保卫王室,而战时所需军队主要靠临时征发。
商军出现了“师”和“旅”的编制单位。
师的长官称“师长”或“师氏”。
军队分步兵和车兵,到商后期车兵已成为军队的主力,车战也成为主要作战方式。
西周的军事力量比商有很大发展,中央常备军有两支,即“西六师”和“殷八师”(西周在宗周镐京有六师,主要戍守西土,故称“西六师”;八师的戍守区在成周殷地,故称“殷八师”,又称“成周八师”)。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西周时,统治者提倡“敬天”“敬事上帝”,强调“四时致祭以常保天命”。
但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敬鬼神而远之”,法家强调“敬上奉法”而不言“敬天”,庄子主张“时祀尽敬而不祈喜”。
这一变化反映出,先秦诸子( )A.注重关注人世现实B.沿袭西周天命思想C.提倡融合百家精华D.着意迎合诸侯需求2.自北宋始,部分儒生对苏轼就多有批评,如王觌斥责苏轼“喜怒任情”以及“习为轻浮”。
及至南宋,朱熹对苏轼的批判更加全面,“苏氏学术不正,其险谲慢易之习入人心深”“好放肆”“东坡则杂以佛老,到急处,便添以佛老相合。
”这表明( ) A.儒学道德自觉意识强化 B.儒佛道三教矛盾尖锐化C.朋党之争影响人物评价D.理学重视思辨认识全面3.恩格斯曾指出:“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
”恩格斯这一论断意在强调,拜占庭文化( )A.打下了近代欧洲文明的底色B.迎合了资本主义时代的诉求C.促进了不同地区间文化互鉴D.助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4.据下表可以推断出玛雅人的多神崇拜主要源于( )玛雅主要神灵C.神灵职能的多元化D.无文字,语言杂乱5.格里芬是神话中欧亚草原上黄金宝藏的守卫者,其形象主要呈现为:鹰头、鸟翼、狮身。
下图是格里芬在欧亚地区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各种形象。
这反映出( )A.欧亚文明传承的连续性B.区域文化传播的变异性C.人类文明演进的一致性D.世界文化发展的同源性6.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的法国对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被谋以这样的政策来征服,就是它几乎仅仅是被法国的观念、模式、文化、政治和经济来指导”。
然而这种政策也产生了“种瓜得豆”的效应——在殖民者看来,“犯罪曲线”和欧洲教育曲线同时上升。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中历史 高考能力提速 中国传统文化 必记的25条答题要点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中历史高考能力提速中国传统文化必记的25条答题要点1.历史背景类——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
2.主观原因类——一般是指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
3.客观原因类——自然、社会环境以及外在的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4.根本原因类——是相对于具体原因而言,是指影响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带有历史发展必然性、在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我们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本质、社会主要矛盾等角度去探讨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5.主要原因类——是相对于次要原因而言,是指对历史事物的产生起主导性、现实作用的因素。
6.直接原因类——是相对于间接原因而言,是指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的诱导性因素。
“直接”的含义是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要注意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
7.目的类——是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
它常常用“为了……”的介词结构表示。
目的可分为“直接目的…‘主要目的”,体现了目的性的不同。
8.特点类——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通俗地讲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因此如果问一个历史事件或一次革命运动的特点,就应该把同类事件或革命运动进行比较、鉴别,从而找出其与众不同的地方。
9.性质类——就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即抛开表面现象,看它的特点,看它的特征,看它的实质。
10.实质类——也就是本质。
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
11.评价类——就是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特指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12.评论类——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
往往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评论,评论要简明扼要。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中历史 高考能力提速 中国传统文化 必明的5大误区(5)
1、失误探因近几年高考明显加强了综合能力的考查,学生平时付出很多,高考分数不高,关键是非选择题答题欠规范。
一是答案的组织缺乏层次性,问题的答案要点让人分辨不清;二是无谓的文字重复,如每一问都写“答”,每一问都要重复一下相关设问,这些文字是没有必要重复的;三是书写欠规范,有的学生答卷时不知道分段、分层,不懂首行空两格,仍然是一段到底,没有层次,卷面混乱,字迹潦草。
2、纠错蓝本[例1] (17分)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
”请鉴赏下列作品:(1)图一、二展示了我国宋代的什么艺术风格的作品,出现的社会背景分别是什么?(6分)(2)图三、四、五各自出现的背景和艺术特点是什么?(9分)(3)中国的国画重“意境”,西方的绘画重“写实”,因注重东西方艺术的融合而享誉世界的中国画家以谁为代表?(2分)阅卷抽样名师评卷(1)答卷抽样虽失分不多,但从行文答卷的技巧方面来看,存在许多致命的严重影响其得分效果的不足:①答案组织缺乏层次性,要点化、段落化、层次化几乎没有。
②文字重复,每一问都写“答”,每一问都重复设问,挤占了空间。
③关键要点提示语不明显,很难按点给分。
④漏答一个设问(粗心,也因缺少提示语)。
⑤卷面拥挤,欠整洁。
⑥语言不简练,无用文字太多,尤其是第(3)问。
(2)学生对所学知识熟悉,专业术语运用的尚可,今后要多注意第一:答案要点化。
即一定要用阿拉伯数字清楚地表明答题要点。
有许多学生答题时,一题一个自然段,每个要点也不用序号标识,甚至连标点符号都没有,阅卷者看起来费劲,激不起给学生打分的热情。
第二,要点段落化。
一个要点一个自然段,每段开始空两格,给阅卷教师一个清晰爽目的感觉,这也是防止丢分的重要一环。
.第三,段落序号化。
即一个要点需用一个序号标识,常用序号形式为①、②、③等。
第四,卷面整洁化。
应讲究卷面的整体性,在规定的位置答题,用统一颜色的笔迹,字的大小均匀,排列整齐有序(尤其注意答案的两边要整齐),整体上安排合理。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中历史 高考能力提速 中国传统文化 必明的5大误区(1)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中历史高考能力提速中国传统文化必明的5大误区(1)1、对概念的内涵把握不准1)失误探因概念型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程度。
解答出错的原因主要是对某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不能全面掌握其特定的含义和构成的基本要素,更不能理解历史概念所体现的历史本质。
2) 纠错蓝本【例1】 (2012·苏北四市期末)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爷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 )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解析] 本题隐性考查对太平天国农民阶级局限性这一概念的认识,易错选B项或D项。
错选B项的原因在于只看到了材料所体现的表面现象,而未认识其本质;错选D项主要是没有从阶级分析的方法去认识农民阶级的落后性,太平天国本质上仍然是旧式的农民起义,它建立的仍然是封建性质的政权,这决定了他走的还是封建等级制度这条珞。
另外从“在耶稣之下”“按照各自的行序”等可知选择C项。
[答案] C3)走出误区概念的内涵是指事物的特有属性,即是什么。
高考对历史概念内涵的考查的标志性的语言往往是“标志”“性质”“特点”“反映了”“体现了”等。
一是用史论结合法。
运用唯物史观的理论与观点对题干与备选项进行分析,再结合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印证,从而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二是用逻辑推理法。
将题干与四个备选项逐一对照,对两者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选出最深刻、最本质、最广泛的选项。
三是定性分析法。
根据题干所提供的内容,对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进行界定,分清是政治概念、经济概念等,做出判断。
4)成功应用【例1】.著名诗人贺敬之在《十年颂歌》中写道:“我们难忘的/一九五八呵/我们的/千万座川、高炉/烧起来/烧起来/看我们/几千万/钢铁大军/伟大的创举——‘小土群’!”这首“颂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一五”期间的工业化建设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2、对概念的外延缺乏有效的界定1)失误探因历史概念的外延有一定的范围界定,高考历史试题对这类问题的考查往往运用组合或否定的方式,解答出错的原因主要在于对一类或多个概念的综合理解或者界定不准确。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中历史 高考能力提速 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三类材料题答题技巧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中历史高考能力提速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三类材料题答题技巧1.选考题怎么取舍?3类考生复习有侧重新课程在高考试题形式上,客观题(选择题)依然保持12道小题,最大变化是主观题形式分为必考题37分(所有考生必答)和选考题15分(考生可选取《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一道题作答)各一道,回避了以往的史地政综合题。
如何确保高考得分的最大化,不同类型的考生尤其一类考生对选考题要学会取舍。
考生归为三类:平时历史成绩基本维持在四五十分及以下的考生(下称第一类考生)要侧重如何抢分;通常维持在六七十分的考生(下称第二类考生)要侧重如何保分;通常保持在八十分以上(下称第三类考生)的考生要侧重如何加分。
“一般来说,第一类考生在最后20天里,可专攻其一(“改革”或“人物”),以腾出更多时间应对必修内容;第二、三类考生则可根据自身实际兴趣等情况有所侧重。
”一类考生复习策略:要根据《2009年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对历史主干知识进行必要的强化记忆,加强对基础知识点的印象感,同时适当做一些适应性的训练,但要回避难题,掌握一些解题的基本技巧和规范要求,弥补基础知识上的缺漏,以求最大限度地得分。
二类考生复习策略:回归基础,尽可能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系统化掌握、理解(即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同时,要整理过去试卷中的错题,并进行必要的文综训练(两三天一套训练,切忌题海战术),保持必要的做题感觉,此外,也要做好试题类型及相关解题方法的归纳。
三类考生复习策略:在二类考生的基础上,还可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文综训练(如强化自身弱项模块训练,或按教材专题或热点有侧重地分块训练),保持必要的做题感觉,当然也要做好试题类型及相关解题方法的归纳。
一般来讲,对于三类的考生,建议可适当关注共和国60周年、金融危机及我省地方史等专题复习,但不提倡过度关注。
针对当前社会上如潮水般涌来的所谓押题卷、信息卷,可以有选择地演练,或者请老师帮忙取舍。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中历史 高考能力提速 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课 四川本埠史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中历史高考能力提速中国传统文化第一课四川本埠史一、立意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成渝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长江开发战略”的交叉地带,也是国家确立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有经济学专家指出出:渝地区将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五极。
关注乡土历史是各省自主命题的一个共同特点。
2009年备考复习中,应注意对高中历史教材中与四川地区相关的史实加以系统、全面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近两年的四川文综历史试题中,涉及到四川历史的有2006年的“图片材料辨析”题、2007年的“民俗文化遗产”题,还有"1944年11月美国驻华使馆”题、“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字体特点”题、“都江堰的修建者”题等,皆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由于教材中涉及到四川历史的内容多为零散的小知识点,所以在2009年高考中,对四川历史的考查以主观题大题的形式出现的可能性相对较小,继续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的可能性较大;但同时不排除以部分四川史材料与其他材料结合的形式出现在主观题中。
复习时关注与四川地区相关的诗、文、联、歌等内容,复习着眼点在史实。
二、知识整合:一)、政治文明历程1.名称由来:四川之名始于北宋著书《高贡》中,四川地区为梁州,周代为巴蜀两国所割据,秦代改为巴郡和蜀郡两汉以来为益州,三国时为蜀国,晋代开始分设梁州和益州,唐代又改为山塘道和剑堂道,1001年宋在四川地区分设益、梓、利、夔四路,总称川峡四路。
后遂省文:名为四川,后历1000余年不变2.《西周王朝和周边民族形势图》中已经出现了巴国和蜀国。
说明西周时期四川地区已在中华政治文明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3.秦国统一了巴蜀地区,设立了蜀郡。
注意郡县制在加强对四川地区开发方面的作用。
4.蜀国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关系,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加速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诸葛亮对我国西南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都作出了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思路详解选择题是高考历史试卷的基本题型之一,它可以考查历史概念、历史事实、历史结论、阶段特征等各种内容,以及考查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归纳、比较、概括、辩证全面地认识和分析问题等各种能力,是一种设题灵活。
覆盖面很广的多功能题型。
在高考试卷中,选择题约占49%的分值,是学生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部分。
1、题型特点1).知识覆盖面广。
2).注意对历史知识准确掌握程度的考查。
主要着眼于对历史知识的准确记忆,对历史知识的全面准确的理解,对历史概念内涵、外延的把握,对历史结论相关史实和理论依据的理解,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掌握和认识。
3).突出综合能力的考查。
4).加强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
5).命题思路的创新和命题技术的提高。
(1)跳出教材束缚,不断创设新情景。
(2)题目形式多样,史料、图表等已延伸到选择题中。
(3)高考试卷中,实行背景材料形式,题目的综合性大大加强。
6).以中低难度题目为主。
2、题型结构选择题一般由题干和备选项两部分组成。
题干就是用陈述句或疑问句创设出解题情景和思路。
备选项是指与题干有直接关系的备选答案,分为正确项和干忧项。
在文综试题中,出现了大量专题式或连锁式选择题。
3、应试策略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题量多的特点,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
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
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1).审题方法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
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
因其答案的唯一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
认真审题,对选择题尤为重要。
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
其具体要求是:(1)读懂背景材料。
每组选择题之前所出现的引导材料,是这组选择题的共同情景材料,其与各试题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系,试题也都是受背景调控的。
背景对考生驾驭材料和选择答案有着极强的提示作用和限制作用。
要重视对背景的解读,明确其时限和范围及所考查的主旨等。
(2)明确题目结构。
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答题项。
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
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
例: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
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97年高考题)A.英国压迫加剧,北美人民反英意识增强B.北部几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各殖民地间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
D.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其中出现原因是答题项,主干语是指“转变”(即由分散的抗英斗争到联合一致的独立战争),限定语有时间(17世纪-18世纪末)地点(北美)特点(分散到联合一致)。
(3)搞清时空范围。
根据限定语,特别是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
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
(4)搞清基本题型。
选择题也有自身特点,根据其特点,明胡题目的基本类型,再结合平时的学习和掌握,根据各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思考和把握。
(5)推敲备选项。
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
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
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6)明确理论观点。
选择题大都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斗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观点,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7)明确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根据大文科的观点,历史往往与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联系,要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的互补性,作好答题的准备。
4.题型分类与解答1).程度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特点: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处于次要地位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
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
“最重要”。
“主要”。
“根本”等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
解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
题干与选项之间不是一种正误关系或有无关系,而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最佳”标准,进行判断。
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
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
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例: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这一性质的是(97年高考题)A.采取武装斗争方式打败了王军。
B.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家的封建义务C.处死国王查理一世D.16949年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解析:本题干出示论点,选项出示与论点相关的论据,要求辨析最典型的论据,构成史论之间如何结合的问题情境。
解题的关键是找到鉴别最能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正确标准,即摧毁封建制度的根基──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占据统治地位,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而非革命的手段。
方式或政权的构成形式。
“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王的义务”,会使土地大多落到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手中,从而使以承担封建义务为条件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私有制,B项正确。
2).组合选择题特点:此类选择题的每个备选项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成,要求选出其中正确的一组,实际上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
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知识,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
也可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
解法: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
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选出答案。
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数字列坚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例: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出个好成绩。
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①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②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③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④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作风。
(2001年全国高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的切入点是近代史,但却考查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相关知识的综合和对农民战争的理解。
根据李自成起义的有史实进行分析。
题中①②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3).因果型选择题特点: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
目的或结果等。
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
常用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主要原因等表示。
解法:首先要正确理解常用概念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从性质、作用、方向层次等方面来把握和理解这些概念,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题干与备选项之间谁是因,谁是果,并与教材知识进行联系,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的不同之外。
其次要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例: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设立经济特区,是基于它们。
(2004年全国高考文综卷)A.临近港澳B.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领选地位C.已有许多外资企业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出成绩解析:1979年,中央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众多的有利条件,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第二年确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因此答案为A项。
4).逆向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特点: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事实不符的选项。
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解法: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
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例: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2001年全国高考题)A.事实上确定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C.在危机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D.取消了李德军事最高指挥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遵义会议和内容的把握。
根据“不正确”这一限制要求,B项不符合历史史实,因为只有延安整风运动时,王明的“左”倾错误才得以清算。
5).比较型选择题特点: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解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组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1997年高考题)A.互相矛盾B.大同小异C.完全一致D.互为补充解析:本题通过太平天国运动两个重要文件有关社会经济主张进行比较,考查对社会经济主张的理解和评价。
两个文献都有反封建的一面,但所反映的本质思想却大相径庭,一方面是封建性的,另一方面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在对两部文献的社会经济主张进行比较,作出客观评价后,不难得出结论,即互相排诉和矛盾的,故答案为A项。
6).材料型选择题特点: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
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解法: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
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例: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
”这句话强调了(2004年高考上海卷)A.容克地主控制煤铁等矿产资源B.工业化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C.从法国夺取了阿乐萨斯的洛林D.普鲁土凭借王朝战争实现统一解析: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凯恩斯话中的“煤和铁”代表的是什么,从而推断出凯恩斯的活强调的是德意志的工业革命是推动德国走向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的物质基础,故答案为B项。
7).概念选择题特点:这种题型是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多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或解释,它注意对历史概念的有机渗透和运用,备选项的设计立足于历史基本知识的内在规律或本质的挖掘与提高。
解法:每一历史概念都有客观存在的特定的历史时间。
特定的历史空间。
特定的历史内涵(本质属性)和特定的历史外延(结果、作用、影响、意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