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经济学教学大纲2019(工程教育认证)-20190804

合集下载

(完整版)交通运输学 教学大纲

(完整版)交通运输学  教学大纲

(完整版)交通运输学教学大纲《交通运输学》(Principles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交通运输专业50学时)一、简要说明《交通运输学》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之一,总学时为50学时,理论授课40学时,实验课10学时,3学分。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历史和展望,掌握交通运输学的基本理论、交通运输系统的要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熟悉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现代管理特点与方法,掌握公路网规划的方法,了解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现状.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l.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历史和展望;2.了解国内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3.熟悉汽车运材与道路和机械间的相互关系;4.掌握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5.掌握公路网规划的方法;6.了解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7.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从事交通运输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公路交通运输工程系统》邱荣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

参考书1:《汽车运输学》陈塘民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

参考书2:《汽车运输工程》李维斌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

参考书3:《汽车运用工程》高延龄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五、学分和学时分配总学时为50学时,实验课10学时,3学分。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一)理论教学内容(40学时)第一章概论(6)1.目的要求:了解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2.要点第一节交通运输系统1.系统与系统工程2.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地位、作用与基本特征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历史第三节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与展望1.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过程2.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3.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公路交通运输系统预测(8)1.目的要求:了解公路交通运输系统预测意义,掌握公路交通运输系统预测常用的方法及其应用2.要点(完整版)交通运输学教学大纲第一节概述1.交通运输系统预测的概念与意义2.预测分类3.预测的步骤第二节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常用预测方法1.定性预测方法2.定量预测方法第三节社会经济预测1.社会经济预测的主要内容2.区域人口预测3.经济预测第四节区域交通运输需求量预测1.综合交通运输需求量预测2.交通运输方式分担预测3.交通量预测第三章汽车使用性能评价(8)1.目的要求:掌握汽车使用性能指标构成、概念及其评价方法.2.要点第一节汽车使用性能指标1.概述2.容载量3.汽车的质量利用4.使用方便性第二节汽车使用性能评价1.汽车的动力性2.汽车燃料经济性3.汽车制动性第三节汽车发展趋势1.车型发展趋势2.汽车性能发展趋势第四章汽车选型与更新(4)1.目的要求:掌握汽车选型优化方法,车辆更新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应用方法。

交通运输专业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专业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专业教学大纲总学时:42总学分:2.5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运筹学是技术经济与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

把数学知识同现实经济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和求解数学模型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合理利用,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定量的依据。

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掌握经济管理中最常见的模型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应用领域以及基本思想体系。

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独立解决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建立相应数学的模型,并利用适当的软件工具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设计求解。

培养信息时代面向知识经济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科学决策能力。

使学员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的能力有显著提高,使高层次决策人员应具备的决策能力方面有明显的进步。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一) 绪论运筹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运筹学的主要分支。

目的要求:1. 了解运筹学的产生、发展及最新发展动向和成果;2. 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内容、特点及研究方法。

(二) 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及其标准形式;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线性规划问题解的基本性质单纯形法;大M法与两阶段法;线性规划的应用。

目的要求:1.掌握线性规划问题解的基本性质、单纯形法、大M法与两阶段法;2.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了解线性规划的应用。

(三)对偶理论与解的稳定性对偶问题及其基本性质;对偶问题的经济意义;对偶单纯形法;解的稳定性。

目的要求:1. 熟悉对偶问题及其基本性质;2. 了解对偶问题的经济意义;3. 掌握对偶单纯形法,掌握解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四) 运输问题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表上作业法;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及其求解方法。

目的要求:1. 了解运输问题的特点;2. 熟悉求解产销平衡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3. 掌握产销不平衡运输问题的求解方法。

(五)整数规划整数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及解的特点;分支定界法;割平面法;隐枚举法;指派问题与匈牙利法。

目的要求:1. 了解整数规划问题及其解的特点;2. 掌握分支定界法、割平面法和隐枚举法;3. 熟悉匈牙利法。

《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交通运输工程学(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课程代码:04410010学分:2.5学时:40(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0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导论、交通运输认识实习适用专业:交通运输专业教材:《交通运输工程学》,于英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交通运输工程学》是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本课程概括介绍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趋势,系统阐述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现代化基本运输方式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各种运输方式的组织管理和方法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运输方式的主要内容、特点、组织方法、管理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熟悉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现代载运设备及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了解交通运输系统当前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储备必要的交通运输基础知识,同时为继续深造、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以及开拓新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1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状况、前沿技术和未来趋势;1.2熟悉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各种基本运输方式的特点、适用范围、主要设施、设备以及载运工具;1.3掌握各种基本运输方式的客、货运输组织和管理方法、基于多式联运的货物运输组织过程、集装箱运输组织过程以及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设施及组织管理方法。

课程目标2.能力与素质方面2.1具有综合运用交通运输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2具有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对运输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能力;(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三、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无)四、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五、课程考核课程考核方式包括期末考试、平时及作业、测验情况考核。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成绩计算方法:课程成绩=平时X 20%+期末考试X 80%。

《运输经济学》教学大纲

《运输经济学》教学大纲

《运输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运输经济学》是社会主义水运经济实践的科学概括,是研究水运生产经营过程中如何合理地组织生产力,讲求经济效益,不断地完善生产关系,适时地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一门部门经济学。

它在水运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全面地、高效地、迅速地、低耗地组织水运生产,从而以一定的劳动消耗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水运管理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运输经济学》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内容是从事运输管理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它是运输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而它所研究的客观经济规律又将来指导船舶生产、商务管理、港口装卸等工作,从这方面来说,它又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二、教学目的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经济建设的现实出发,用客观经济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运输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这些原理和规律在水运部门的具体应用。

三、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熟悉和掌握水运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律性,掌握合理组织运输的理论和方法,并能对水运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计划、组织、控制、信息、总结。

2.充分认识水运业的性质,重要性及优所在,掌握水运管理原理与体制、驼计划工作、客货流的形成及其变动规律、固定资产、基本建设、劳动工资、水运成本、资金盈利、经济核算等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课时分配五、教学主要内容1.绪论《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交通运输业的性质以及存在的多重属性,交通运输业的特点,水上运输的优点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重点:交通运输业的性质、多重属性、特点,水上运输的优点。

2.水运计划工作水运计划工作的意义,水运计划的分类、组成和指标体系,生产经营计划的特点,水运生产经营计划的编制、执行与控制。

重点:水运计划指标体系,生产经营计划特点,水运生产经营计划的编制。

3.客货流的形成及其变动规律货流的形成及影响因素,货流变动的规律,货物运输的不均衡性,货物运输的合理性,旅客运输工作,水运经济调查,规则产销联系的原则和方法。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概论》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概论》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ajor
课程代码:0601300
授课专业: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
开课单位:交通工程学院
开课学期:1
学分/总学时:1/16 理论学时:16 实验学时:0
先修课程:无
考核方式:考查
二、课程简介
交通工程专业概论是对交通运输领域的规划、设计、管理的基本介绍,并结合本专业进行专业概况和培养计划介绍,使学生能较全面的了解专业培养方向。

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领域的规划、设计、管理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2:了解本专业概况和培养计划,使学生能较全面的了解专业培养方向。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321
交通运输专业概论的课程成绩分专业评定,布置论文和学习感想总结,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级标准。

五、参考教材和资料
[1]交通工程概论。

交通经济学-教学大纲

交通经济学-教学大纲

《交通经济学》教学大纲总学时:40 理论课学时:40 实验课学时:0学分:2.5一、课程的性质专业领域课二、课程的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通过《交通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掌握交通经济基本知识,理解其专业领域及内涵。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态度,培养能适应我国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的职业基本能力,培养适应新时期学习型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

为学习后续等专业课程,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为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适用专业交通工程四、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交通经济学绪论主要内容:经济活动与交通的关系,交通经济学的发展,交通问题与交通经济。

学时分配:2个学时第二章:交通与国民经济主要内容:交通的地位与作用,经济发展及衡量指标,交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分析。

学时分配:6个学时第三章:运输需求与供给主要内容:交通需求,交通供给的概念、特点。

学时分配:4个学时第四章:交通系统的成本主要内容:交通系统成本及其构成,交通建设成本,交通方式的成本特征。

学时分配:8个学时第五章:交通服务与价格主要内容:交通服务的特征,交通价值,交通企业的费用函数,交通的价格,各种交通价格制度。

学时分配:4个学时第六章:交通价格形成与价格政策主要内容:交通价格的形成原理,独立核算制度,边际成本定价原理,拥挤收费。

学时分配:6个学时第七章:交通投资与经济分析主要内容:交通投资的一般概念,交通项目投资效果分析,交通投资项目成本效益分析,道路投资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学时分配:6个学时第八章:交通政策交通政策的意义和目标,交通市场政策,交通投资政策,交通限制政策,交通调整政策。

学时分配:4个学时(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交通系统的成本:交通系统成本及其构成,交通建设成本;交通价格形成与价格政策:交通价格的形成原理,独立核算制度,边际成本定价原理,拥挤收费;交通投资项目成本效益分析: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经济效果动态评价指标:净现值(NPV),费用现值(PC)与费用年值(AC),内部收益率(IRR),动态投资回收期。

交通运输经济学复习大纲

交通运输经济学复习大纲

交通运输经济学复习大纲第一章引论了解运输的经济意义,掌握运输产业的特征、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了解我国运输布局的基本原则,掌握经济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章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掌握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的基本概念、特点、影响因素及函数;掌握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交叉弹性的概念和运用;掌握运输供需均衡的市场机制和供需变动下的运输市场均衡;理解税收和补贴对均衡的影响;掌握运输需求预测的基本原理和常见预测方法。

第三章运输成本与运输价格掌握运输成本的基本概念、影响的基本因素;掌握运输成本函数、短期成本曲线、长期成本曲线;掌握运输成本构成、运输价格结构,掌握边际成本定价法基本原理,价格歧视定价和平均成本代价方法的运用,了解成本分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掌握运输价格的管理形式和基本手段。

第五章运输市场与运输企业了解运输市场的概念、掌握运输市场的主要特征和功能,掌握运输市场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第六章运输基建项目投资、融资与经营了解运输基建项目筹资方法、资金成本概念,了解高速公路综合经营开发的内容。

第七章运输基建项目经济评价掌握单利、复利概念、了解项目经济评价基本指标,掌握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第八章运输政策了解运输政策的定义、作用和主要内容。

第九章运输与可持续发展了解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四、论述题1、论述运输政策的作用。

2、论述运输量预测的基本原理。

3、简图表述运输市场均衡的形成,论述供需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运量的影响。

4、论述运输与价格的关系。

5、论述国家对运输价格的管理原则。

6、论述影响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

五、计算题1、某货物运输需求函数为:Q=50-6P,式中Q表示货物运输需求量,P表示运价,求:(1)计算Q=8时的运输需求价格点弹性Ed;(2)计算P1=3与P2=6之间的运输需求价格弧弹性Ed。

2、某运输企业每年资产折旧等固定成本30万元,每换算吨公里运输量的平均变动成本为2.9元,企业计划年运输量为60万吨公里,并且希望获得预期总利润20万元。

交通运输学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学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全面介绍交通运输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实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交通运输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课程目标1. 掌握交通运输学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体系;2. 熟悉交通运输规划、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交通运输问题;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内容1. 交通运输学概论- 交通运输发展历程- 交通运输学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2. 交通规划与管理- 交通规划原理与方法- 交通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实践3. 陆路运输与城市交通- 公路运输管理与规划- 城市交通拥堵与疏导4. 铁路运输与轨道交通- 铁路运输系统的组成与管理- 轨道交通技术与发展趋势5. 水路运输与港口物流- 水路运输网络规划与建设- 港口物流管理与运营6. 航空运输与空中交通- 航空运输产业结构与发展- 空中交通管制与安全保障7. 交通运输新技术与创新- 智能交通系统- 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四、教学安排1. 理论课程教学:授课、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2. 实践课程教学:实地考察、实验操作、模拟演练等方式3. 学生项目:小组研究、论文撰写、答辩等形式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2. 课堂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3. 学期项目(论文、实践报告等)占总成绩的30%六、教学团队本课程由一支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授课,他们将结合自身的学术研究和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七、教材及参考书目1. 主教材:《交通运输学导论》2. 参考书目:- 《交通规划与管理》- 《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 《现代物流学》八、其他说明本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安排以实际课程教学计划为准,教师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祝学生们在本课程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

交通运输组织学教学大纲(共9页)

交通运输组织学教学大纲(共9页)

《交通运输组织学》教学大纲(jiào xué dà ɡānɡ)课程(kèchéng)编号:40L704Q适用(shìyòng)专业:物流管理类本科专业课程层次与学位课否:专业必修课学时数:40 学分数:2.5执笔者:编写日期:2015年3月一、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标本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在交通运输组织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方面得到全面学习,初步具备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公路运输组织系统管理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交通运输中的组织工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陆路旅客货物运输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航空客货运组织、水路运输组织等的组织方法、优化手段、规划方法和管理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交通运输组织的理论,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进行交通运输系统的组织和管理,将来成为交通运输系统的高级管理人才。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交通运输组织学概论(gàilùn)1 教学(jiāo xué)目的:掌握本课程(kèchéng)的内容结构和学习方法。

2 教学基本要求:(1)熟悉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掌握本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学习方法。

(3)了解交通运输系统形成过程。

3 教学内容:(1)交通运输系统形成与发展;(2)交通运输与综合运输体系;(3)本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学习方法。

4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学习方法5 作业1-1,1-2,1-3第2章交通运输系统及组织设计1 教学目的:熟悉概念,掌握(zhǎngwò)交通运输系统生产过程及组织过程。

2 教学(jiāo xué)基本要求:(1)熟悉一些基本(jīběn)的概念,如客流、货流、运输等;(2)掌握使交通系统合理化的方法;(3)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组织设计。

3 教学内容:(1)客流、货流、运输及物流系统;(2)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因素,如何使运输合理化;(3)不合理运输的几个表现形式;(4)交通运输系统的组织设计。

《运输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输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输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大纲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及基本要求(一)本课程的性质《运输经济学》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交通运输专业二年级开设。

《运输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研究探讨与交通运输有关的各类问题,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以市场经济的规律为核心,借鉴发达国家运输发展的成功经验,针对交通运输的实践进行经济研究和归纳,对帮助学生全面认识交通运输行业,以及理解经济社会的普通现象有重要意义。

(二)本课程的任务《运输经济学》系统地讲述运输的性质和特征、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运输的需求和供给、运输的市场管理、运输政策与法规、运输项目投资和融资等理论知识。

学生通过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能系统了解运输经济的全貌,能运用《运输经济学》的常用技术方法,分析和判断运输经济的相关问题。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目的性,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运输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能为运输企业开展市场划分、成本和效益分析等工作,并使学生初步具备以下工作能力:(1)具有运用《运输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进行案例分析的能力。

(2)能分析解决一些实际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

(3)对运输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4)能运用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对有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实证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运输经济学的中外发展简史2.理解运输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3.掌握经济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主要内容】1.运输经济学发展简史2.运输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3.关于本书重点:经济学中的若干基本概念难点:各种运输经济学理论第二章经济运输引论【目的要求】1.了解运输的经济意义2.理解运输业的发展和产业特征3.掌握运输业发展与运输化理论【主要内容】运输的意义及其产业特征运输业的发展运输系统重点:运输业发展与运输化理论、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及评价。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大类基础课程,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属产业经济学范畴。

课程以经济学理论与分析方法为基础,探讨与交通和运输有关的各种经济性问题。

交通运输经济学主要解决稀缺与效率这一经济学双重主题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具体形式、特征和规律,研究如何有效地将稀缺社会资源在交通运输和其他经济活动之间完成资源分配,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已经分配到运输部门的资源,同时研究与交通运输有关的各种经济关系。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具备交通运输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解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

课程目标2:掌理解交通运输相关的管理学与经济学知识,并能在相关的工程实践中应用。

课程目标3:掌握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和交通运输项目投资评价的思想和方法。

课程目标4:培养运用相关知识理论分析实际案例的能力,树立起系统评价思维,建立系统优化的基本方法框架。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3、毕业要求6和毕业要求11:毕业要求指标点3-1:能在社会、安全、环境、法律等约束条件下,创造性地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交通运输系统及单元方案,并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毕业要求指标点6-1:理解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政策的相互关系,了解相关的政策毕业要求指标点11-1:掌握行业相关的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

毕业要求指标点11-2:能够运用所掌握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解决交通运输复杂工程问题。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表2: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3.1讲授内容第一章交通政策概论1.教学目标(1)理解交通运输业的属性、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掌握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2.教学重难点(1)交通运输业的属性。

(12)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运输经济学教学大纲

运输经济学教学大纲

福建工程学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运输经济学适用专业:交通运输专业编制部门:交通运输系审定部门:交通运输系审定人签名:2009年8月制订《运输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交通运输专业)一、课程目标1.课程性质:《运输经济学》是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科与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从交通运输的供需理论角度出发,对交通运输需求理论,交通运输供给理论,交通运输市场均衡理论,交通运输企业经济分析理论进行介绍。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运输经济基本知识,理解其专业领域及内涵。

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为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课后自学为辅。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1)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知识与理论;(2)通过学习,掌握如何分析运输成本,计算运输价格;(3)通过学习,掌握交通运输项目投资评价方法;(4)通过学习,培养运用相关知识理论分析案例的能力。

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5.先修课程:二、课程内容和要求(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运输经济学概述主要内容:交通运输的意义及其产业特征,交通与经济发展,交通与城市发展;经济学发展历程,交通经济学的概念与主要研究对象。

学时分配:2个学时第二章交通与国民经济主要内容:交通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发展及衡量指标,交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学时分配:2个学时第三章交通运输需求主要内容:货运、客运、城市交通运输需求概要,货运、客运、城市交通运输需求定性与定量分析,货运、客运、城市交通运输需求特点。

学时分配:6个学时第四章交通运输供给主要内容:交通运输供给基础知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供给特征,运载工具分类及特性、效率,运载工具的经济寿命与拥有成本,城市公共交通供给。

学时分配:6个学时第五章交通运输成本主要内容:交通运输成本构成与特点,交通运输成本计算与分析,交通运输分析中的广义费用。

《公路运输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doc

《公路运输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doc

《公路运输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制订单位:机械工程学院化机系执笔人:何立—、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公路运输技术经济学2.课程英文名称:Technological Economics on Highway Transportation3.适用专业:交通运输4.总学时:32学时5.总学分:2学分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与任务《公路运输技术经济学》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专业任选课。

交通运输的发展是以工程技术的应用为基本内容的,从本质上说,任何工程技术的应用都是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都必然涉及资源的有效利用;交通运输技术经济学正是为解决技术应用中的经济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技术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交通运输技术实践的经济效果;交通运输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交通运输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1.第一章绪论(2学时)讲述交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交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交通技术经济学的目的与要求。

掌握交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基本原理。

2.第二章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等值计算(3学时)讲述资金的时间价值、利息与利率、现金流量与资金等值计算、资金等值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掌握资金等值计算的概念和主要计算方法。

3.第三章经济效果评价方法(5学时)讲述经济分析基本要素、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决策结构与评价方法。

掌握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涵义和计算方法,掌握独立方案、互斥方案、相关方案的决策方法。

4.第四章不确定性分析(3学时)讲述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风险决策。

掌握带有不确定因素的投资方案的经济分析方法,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风险问题决策分析。

5.第五章技术方案的综合评价方法(5学时)讲述技术方案的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判断法。

掌握技术方案综合评价的概念和基本理论,两种综合评价方法一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判断法及它们的实际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12152
总学时数:32学时
学分:2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适用专业:交通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A) Ⅰ、高等数学(A) Ⅱ、线性代数(B)、概率论与数理统计(D)、交通工程学、交通规划等。

后续课程:公共交通系统、道路施工组织及概预算(A)等。

课程内容简介:
运输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探讨与运输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研究如何有效地在交通运输和其他经济活动之间分配资源,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已经分配用于运输部门的资源,同时研究交通运输有关的各种经济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培养起经济学思维模式,达到利用所学理论分析交通运输问题的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面向交通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讲解交通运输领域经济问题的分析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使其掌握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和原理,初步树立经济学思维方式,能采用经济学方法解释社会现象,尤其能初步了解运输需求的估计和克服距离障碍所花费的代价问题,能够研究运输资源和其他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探求运输业发展和运营中的内在经济规律。

二、课程目标
1.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经济学思想的发展史及其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2.学生能够理解经济学的思维模式,并灵活掌握,以便于分析交通运输相关问题。

3.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类常用的经济分析和经济决策方法。

4.学生能够掌握交通运输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折旧与设备更新、交通运输项目投资评价等知识。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
8-2 具有良好哲学、历史、人文素养和梳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正确地自我认知和评价。

9-1能够理解不同学科在交通工程相关领域的作用和价值。

11-1 能够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基本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

11-2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开展交通工程项目的论证、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

2.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3. 本课程学习支撑毕业要求的控制权重
表2 课程学习支撑毕业要求的控制权重
四、课程内容
五、教学建议
1. 教学方法
坚持突破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新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主导,积极推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加强信息技术手段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此外,注意教学过程中多积累案例导引、问题驱动、微课视频自学等教学法的应用经验,不断完善课程教学组织方式。

2. 课程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课程目标的达成,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

课程考核最终总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

考核内容分配如下:
(1)平时成绩:考核方面主要以课堂和课后表现打分,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讨论等。

(2)期末成绩:采取卷面考试形式,考查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能力。

3. 评分规则
(1)平时成绩:按百分制评分,总评按考核大纲给定比例折算。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上课情况,互动过程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表现进行评价。

在课堂授课过程中,会即时与学生进行互动,提出思考问题由学生回答,鼓励讨论交流以及课后表现。

学生上课情况是指课堂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情况。

讨论是指课堂教学中实例讨论、知识点讨论、翻转课堂表现等。

(2)期末成绩:按期末卷面考试评分标准百分制评分,总评按考核大纲给定比例折算。

4. 教学条件
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设有投影设施、计算机、无线网络,便于小组讨论、在线问答、案例演示等。

5. 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应具有交通运输工程类专业或经济管理类专业背景,并具备交通运输工程、经济学、管理学等知识素养。

参考书目
贾顺平.交通运输经济学(第3版).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9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7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严作人,张戎.运输经济学(第2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蒋惠园.交通运输经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6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9版).商务印书馆,2012
保罗·海恩, 彼得·勃特克, 大卫·普雷契特科.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3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