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语文学科教学论讲稿
绪论
教学目的:了解课程概况、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了解该课程的学习方法及参考文献。
教学内容:
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理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品质。
课程目标:
1.了解和探究语文教学的规律,提高语文教学理论素养
2.培养初步的语文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A、基本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年6月发布)。
B、主要著作:
1、《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基础教育
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2003年7月、2004年月出版,倪文锦主编);
2、黄麟生林润之主编《语文教学技能培育教程》(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钟启泉、崔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
月出版);
4、《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5、《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王尚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6、《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郑国民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
7、《语文课程展望》(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
8、《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刘国正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
9、《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小学语文卷》(杨再隋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
10、《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王丽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
C、专业报刊:
1、《中学语文教学》(首都师范大学主办);
2、《语文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主办);
3、《课程·教材·教法》(课程教材研究所);
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性质、发展演变等
教学目的与要求:
比较语文课程发展史上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的不同认识和历史发展;明确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第二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记:三百千、四书五经、文选读本、语文、“红领巾”教学法
2.了解:古代、近代、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特点
3.理解:古代语文教育的经验和弊端、近现代语文教育思想、“工具说”理论
第一节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
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蒙学读物“三、百、千、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儒家经典:“五经”、“四书”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四书” 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文选教材
文选读本是我国古代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梁)太子萧统编的《文选》(或《昭明文选》),影响最大、流传最久的文选读本我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的《古文观止》。
二、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经验
张志公: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三大经验:
一、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体系;
二、建立了成套的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
三、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
——《关于改革语文课、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1987
三大经验
1、识字教学。
(1)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
(2)韵文化,便于朗读和记诵。
(3)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
(4)联系日常生活。
(5)激发儿童兴趣。
2、阅读教学。
(1)熟读,精思,博览。
(2)评点法。
3、写作教学。
(1)注重基本功训练。
(2)多读多写多改。
(3)从模仿入手。
(4)先放后收。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心小
三、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与弊端
(一)三大问题
1、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语文考试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
2、教学内容问题——束缚人的思想。
3、教学方法问题——记诵和摹仿。重感知,缺乏分析和认识。。
(二)四大弊端
1、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口头语言实际,不重视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传统语文教育
存在许多弊端,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脱离实际。
2、脱离应用实际——大多和生活实际无关。
3、忽视文学教育——抹煞了学生的文学天赋和理解、欣赏文学的能力。。
4、忽视知识教育——文字学、训诂学知识的欠缺。
第二节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
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概述
一、萌发诞生阶段(1902-1926)
㈠清末的语文教育
语文独立设科
1904年1月,清政府又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和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这是语文独立设科的标志。
㈡辛亥革命时期的语文教育
1.民国初年的语文教育改革
2.袁世凯复辟与恢复读经
3.辛亥革命时期的语文教材
㈢“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语文教育
⒈文学革命与白话文运动⒉新学制与语文课程纲要⒊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语文研究
二、艰难成长阶段(1927-1949)
㈠国统区的语文教育
㈡老解放区的语文教育
第三节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
中国当代语文教育概述
一、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一)建国初期的语文教育
1.“语文”学科的命名
1963年10月5日,叶圣陶先生在《文汇报》上发表的《认真学习语文》中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2 “红领巾”教学法(1953-1955)
红领巾教学法的作用和所产生的问题
作用:
(1)教学方法改革。”红领巾”教学法的核心是启发式与谈话法
(2)建立了现代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A题解,介绍作者、时代背景等;
B讲解生字生词、学生质疑问难等;
C分析课文,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重点难点分析等;
D总结主题思想;
E研究写作特点。
问题:
(1)助长了“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的倾向。
(2)当时有些教师把“讲课”变成了“问课”,产生了形式主义倾向。
3.汉语、文学分科实验
(二)“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育
⒈“大跃进”时期的教育方针
⒉“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
(三)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语文教育
⒈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语文教学讨论
⒉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教材
(四)“文革”时期的语文教育
⒈“文革”时期的教育指导思想
⒉“文革”时期的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
二、走向成熟阶段(1978-2001)
㈠新时期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