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与世界文学

合集下载

歌德与世界文学

歌德与世界文学

歌德与“世界文学”简·布朗内容提要歌德对世界文学影响巨大。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8种语言,是各国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歌德通晓多种语言,熟悉欧洲国家各历史时代的文学作品和形式,他翻译、戏仿或用这些作品的风格写作。

《浮士德》简直是欧洲文学传统的汇集。

歌德还对世界各地的民歌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搜集欧洲主流之外的作品。

他参与“世界文学”的最突出的例子是两本诗集《西东诗集》和《中德四季晨昏杂咏》。

前者受波斯诗人哈菲兹影响,后者受中国戏剧和小说影响。

歌德希望借文化了解来提高宽容度,他的“世界文学”我们现在称之为“跨文化交流”,指一系列的全球对话乖交换。

在这些对话和交换中,不同文化的共性日趋明显,个性却也并未被抹杀。

歌德通过广泛的学术阅读、文本翻译来了解世界上各种文化的观点,并宽容地对待这些观点,平静地接受或忽略它们。

歌德赞同康德艺术和科学相互启发的观点。

他的科学实践以及“世界文学”实践都是为了寻找一切生命体在不同中体现出的统一和和谐。

关键词歌德世界文学艺术实践科学实践[作者简介]简·布朗(Jane Brown),女,194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亨廷顿。

1965年在雷德克利夫学院(Radcliffe college)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65—1966年到德国汉堡大学学习;1969年和1971年分别在美国耶鲁大学德语系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曾先后在新罕布什尔大学、维吉尼亚大学、科罗拉多大学任教,并担任加州大学厄湾分校、慕尼黑大学和耶鲁大学客座教授。

从1988年起任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日尔曼语与比较文学教授。

主要从事歌德研究、戏剧史、17—19世纪德国文学研究。

通晓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欧洲语言,曾经担任北美歌德协会主席,有多部研究歌德(特别是《浮士德》)、莎士比亚、舒伯特、莫扎特的作品出版。

代袁作有:《歌德的(浮士德>:德国悲剧》、《歌德<浮士德>的现代阐释》等,翻译作品有《说谎中的语言学》等。

歌德--外国文学史

歌德--外国文学史
六、歌德(1749-1832)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一)文学地位

德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 和 戏 剧 家 , 被 恩 格 斯誉为 “最伟大的德国人”。 世界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师之 一,与荷马、但丁、莎士比 亚齐名的“世界诗人”。

二、 Goethe生平与创作道路(1749-1832)

三、长篇诗剧 《浮士德》
Faust

歌德人生理想探索的结晶,是他以 毕生心血完成的伟大作品,在世界 文学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创作过程 第一部:1806年完成,1808年出版 第二部:1831年完成,1832年出版


浮士德形象的发展

中世纪,德国民间传说主人公浮士德 是一位跑江湖的魔术师、星象家。他 与魔鬼订约:活着时魔鬼满足他一切 要求,死后灵魂归魔鬼支配。这里的 浮士德是一个贪图享受,用灵魂换取 快乐的享乐主义者。 文艺复兴后期,英国剧作家马洛用这 一题材写了剧本《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故事》。浮士德在戏中成为人文主义 者,怀疑上帝,追求知识,追求快乐 生活,企图用人的理性和力量征服大 自然。但最终浮士德的灵魂为魔鬼所 占有,魔鬼取得了胜利。



第二次赌赛

第二次赌赛发生在浮士德的书斋中,是靡非 斯特和浮士德的赌赛。 他们签约:在浮士德有生之年,靡非斯特愿 做浮士德的仆人,供他驱使;浮士德死后, 灵魂归靡非斯特所有。 浮士德自信,他的努力不会停息。他说,假 如有一次他在软床上偷安,他便算是走上了 绝路;假如魔鬼能引诱他产生满足的念头, 他的一生便算罢休;假如他对某一刹那说: “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 “Stay, thou art so fair.”他的生命便算完结。

德国作家歌德的故事

德国作家歌德的故事

德国作家歌德的故事介绍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是德国伟大的诗人、作家和科学家,被誉为德国文学的巨星,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歌德生于1749年,在其一生中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

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歌德的生平和他对德国文化和艺术的巨大贡献。

生平歌德于1749年8月28日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他是一个富裕商人的儿子。

对于年轻的歌德来说,父母的期望是他继承家族的财富并从事商业。

然而,他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使他在大学就读期间决定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但在创作诗歌和戏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大学期间,他结交了一些重要的文学朋友,如费舍尔和舍勒。

这些人对歌德的写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成为他日后的良师益友。

歌德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少年文集》,这是他的诗歌和戏剧作品的集合。

这本书让歌德一举成名,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此后,他的创作生涯迅速发展,并在德国文学界崭露头角。

文学成就歌德的文学成就在各个方面都非常卓越。

他涉猎广泛,创作了诗歌、戏剧、小说和散文等不同类型的作品。

他的作品探索了人性、爱情、自然和宗教等主题,展示了他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想象力。

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浮士德》,这是一部戏剧作品,被认为是德国文学的巅峰之作。

该作品讲述了一个学者浮士德与魔鬼梅菲斯托费勒达成交易的故事。

浮士德渴望获得无尽的知识和快乐,但最终陷入了痛苦与后悔中。

除了《浮士德》,歌德还创作了许多其他经典的作品,包括《西东日记》、《莎乐美的悲剧》和《愉快的罪行》等。

这些作品以其深度、智慧和独特的风格成为文学界的瑰宝。

科学研究除了文学成就,歌德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

他的兴趣广泛涉及物理学、生物学和光学等领域。

他对自然的研究和摄影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光学方面,歌德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并发现了颜色的互补性。

他的研究对于现代光学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何谓“世界文学”?

何谓“世界文学”?

何谓“世界文学”?张隆溪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总是用某一国家某一种语言的创作,所以,文学研究很自然首先有国别和语言的类别,如中国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德国文学等等。

当然,“语言”与“国家”不完全是同一概念,一个国家很可能有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但就一般分类而言,国别文学是文学研究最基本的分类。

19世纪产生的比较文学,打破了国别文学单一语言传统的局限,以不同语言的文学作为比较研究的基础。

同样产生于19世纪初的“世界文学”观念,则进一步希望打破欧洲的局限,在全世界范围内去审视和研究各国的文学。

然而,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比较文学基本上局限于研究欧洲主要的文学传统,而具有普世意义的“世界文学”观念,则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

这种情形在20世纪末和进入21世纪之后,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世界文学”正在成为当前文学研究新起的潮流。

什么是“世界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在观念和实践中有何区别?“世界文学”为什么在当前兴起?它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何关联、有何意义?这些都是值得学术界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希望,在历史的框架里,通过梳理几个基本理论概念的发展,对这些问题作出响应;同时也希望,能在文学研究领域引起更多的讨论,促进学术界对这类问题有更深的理解,促使文学和人文研究有进一步的发展。

一“世界文学”的兴起近十多年来,在文学研究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新潮流,莫过于世界文学研究的兴起。

不仅在欧美国家出现了对世界文学的重新关注,而且在世界许多地方,包括中国,越来越注重世界文学的研究。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对世界文学已有认识。

例如,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三位学者曾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对谈。

他们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是:“一个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过渡并最终完成的进程,一个中国文学走向并汇入'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进程。

”他们还提到,德国大诗人歌德在19世纪初提出了“世界文学”概念,20世纪则是“世界文学”得以实现的时代。

歌德世界文学的概念

歌德世界文学的概念

歌德世界文学的概念《走进歌德世界文学》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歌德世界文学。

你说这歌德世界文学啊,就像是一个超级大宝藏。

想象一下,有一个无比巨大的图书馆,里面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彩书籍。

这些书可不是一般的书哦,它们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故事。

有的书充满了奇幻色彩,带你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让你仿佛能触摸到那些奇妙的景象;有的书则像一位智者,静静地向你诉说着人生的道理,让你在阅读中不断思考和成长。

歌德世界文学就是这样一个汇聚了无数奇妙作品的地方。

这里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们,他们用自己的笔,描绘出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就好像你一下子拥有了无数扇门,每打开一扇门,都能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

比如说德国的歌德,他的作品那可真是经典啊!《浮士德》大家都听说过吧?那里面的浮士德博士为了追求知识和真理,不惜与魔鬼做交易。

这故事多精彩啊,让人看得欲罢不能。

还有那些俄国的文学巨匠们,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读他们的书,就像是给自己的心灵来了一场洗礼。

再看看那些东方的文学作品,充满了神秘和诗意。

中国的古典文学,那优美的文字,深刻的寓意,能让你沉浸其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日本的文学呢,有时候细腻得让人惊叹,就像春天里的微风,轻轻拂过你的脸庞。

在这个歌德世界文学的世界里,你可以尽情地遨游。

你可以今天和古希腊的英雄们一起战斗,明天又跟着印度的神话故事去冒险。

这里没有边界,没有限制,只有无尽的可能。

而且啊,读这些作品还能让我们变得更加包容和理解。

我们能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从而更好地尊重和欣赏别人的文化。

就像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人,我们能够理解他们,和他们友好相处。

所以啊,朋友们,不要错过这个歌德世界文学的宝藏。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去探索、去发现、去感受。

别犹豫啦,赶紧拿起一本歌德世界文学的作品,开始你的奇妙之旅吧!我觉得歌德世界文学就是一个让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的宝库,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和乐趣,更是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浮士德简介

浮士德简介

浮士德简介引言浮士德(Faust)是德国文学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所创作的一部著名戏剧。

这部戏剧被普遍认为是德国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浮士德的背景、故事情节以及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背景浮士德是根据传说中的浮士德人物而创作的。

浮士德是一个学者,他对于人类的知识和力量充满渴望。

他对现实生活感到不满和失望,追求超越常人的力量和智慧,与魔鬼签订契约以获得无限的知识和享受。

故事情节第一部浮士德第一部描述了他对人生的追求和内心的挣扎。

他对于学问和权力的渴望使他决定与魔鬼梅菲斯特费勒(Mephistopheles)签订契约。

根据契约,梅菲斯特费勒将为浮士德实现他所有的愿望,但同时,浮士德必须把自己的灵魂出卖给梅菲斯特费勒。

浮士德借助梅菲斯特费勒的力量,拥有了年轻貌美的女人格丽特(Gretchen),并取得了政治和社会的成功。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使他得到真正的满足。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灵魂的困扰和内心的空虚。

第二部在浮士德第二部中,故事发生了跳跃。

时间已经过去了数十年,浮士德的生命接近尽头。

他仍然对于生活的意义感到困惑,并试图通过追求理想的乌托邦来找到答案。

他与梅菲斯特费勒一起展开一系列冒险和探索。

浮士德在这一部中结识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并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和神话故事。

最终,他通过对自然和艺术的理解,感悟到人类对于真理和生命的无限追求。

他开始接受生命的终结,并在最后一刻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解。

浮士德被认为是德国文学的巅峰之作,对于世界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浮士德对世界文学的几个重要影响:1.思想探索:浮士德通过探索人类的渴望和挣扎,引发了对于人类存在的思考。

他的故事反映出人类追求权力、爱情和智慧的普遍主题,引导了后来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方向。

2.人物塑造:浮士德的角色创作和人物塑造极其精彩。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章节练习(歌德)【圣才出品】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章节练习(歌德)【圣才出品】

第13章歌德一、名词解释1.世界文学(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世界文学是指由各民族文学互相交流、互相借鉴而融汇发展形成的世界性的文学,与民族文学相对。

世界文学这一概念最早由歌德提出。

他于1927年与爱克曼谈话时,说自己读了中国小说《好逑传》得到的启示,认为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到来。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经济的角度也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在《共产党宣言》中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世界文学”的形成。

对“世界文学”的概念有两种理解:今后的文学产品越来越世界化。

现代世界,由于交通便利和传播媒介手段的现代化,尤其是全球信息网络的开通,以及语言障碍的渐次破除,整个人类文化已连为一体;由于将人类各民族的文学遗产看作是世界的公共财产,这样文化的民族性渐次让位给世界性。

2.象征主义(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研)答: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

象征主义名词源于希腊文Symbolon,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

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馈代表”,即引申为任何观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称为“象征”。

它与通常人们用的比喻不同,它涉及事物的实质,含义远较比喻深广。

二、论述题1.试分析歌德、席勒在艺术分析上的不同理论取向。

(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歌德和席勒虽同为法国同一时期的剧作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都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

但是,由于他们哲学倾向观点的不同,他们走上了不同的创作道路。

歌德受卢梭、狄德罗,特别是斯宾诺莎的影响,哲学上是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而席勒则信奉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是唯心主义二元论者。

歌德和席勒分别走上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创作道路,在艺术分析上的也有了不同理论取向,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创作方法中对艺术与自然、典型问题的认识上。

(1)对艺术与自然认识的不同①歌德与席勒早期创作美学见解之不同,主要表现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上歌德与席勒一个追求现实,一个追求理想,一个从客观实际出发,一个从主观想象出发;一个看重自然,一个反对自然。

对歌德“世界文学”理念的重新解读

对歌德“世界文学”理念的重新解读

述 以及 一些 西方 学者 的研 究成 果 。 出歌德 ” 界文 学” 念 的原初 指 世 理 内涵 与 立 意 所在 就 是 指 各 国文 学 家 相 互 间跨 文化 的 文 学交 流 行
动。 并期 望 由此 引发新 的研 究视 角与 学术 成果 。 关 键词 : 歌德 ; 世界 文 学 ; 全球 化 ; 文化 交流 跨 中图分 类号 :13 0 文 献标 识码 : A
并 已经成 为现 实 ; 各民 族 文学 既各 具特 色 又整 体相 似 , 界文 学 既 世 有 同一性 又 有 多样性 ; 民族 文 学之 间应 平 等宽 容相 待 , 各 虚心 借 鉴 学 习. 增进 交流 了解 。
字记 录 的历 史 以来第 一次 提 出“ 世界 文学” 一概念 。 这
直 为 中外 学 者 尤其 是 比较 文 学 与世 界 文 学 的学 者 广泛 征 引 , 加
之 后 来又 把 歌德 的这 段话 和 他 的德 国老 乡马 克 思在 《 共产 党 宣言 》 中关于 世 界文学 的那番 话放 到一 起加 以烘托 对 照 .T) 牢 固确 I/  ̄6 ( 不仅
立了 歌德 在 世 界 文学 史 与 比较 文 学等 学 科 领 域 的开 山大 师地 位 , 也使歌 德这 颗 世 界文 坛 巨星 不断 放射 出耀 眼 夺 目的光 芒 .甚 至竟 使 后 人长 时 间忽略 淡 忘 了歌 德 当年提 出 的世 界文 学概 念 的原 初 内 涵 , 之 后世 学者 们 的不 断阐 释 与解 构 , 加 以致 对歌 德 的世 界文 学理
外 国文 学
对歌德“ 世界文学" 理念 的重新解读
王丹 若
( 海 理工 大 学 外 语 学 院 ,上 海 上 209 ) 003

世界文学的定义及其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世界文学的定义及其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世界文学的定义及其与比较文学的关系(1)世界文学的定义“世界文学”首先是由德国人提出并加以论述的。

赫尔德主张尊重东方文化,呼吁放弃文化观念中的欧洲中心主义。

1827年,歌德提出了世界文学时代即将来临的远见。

此外,别林斯基在《文学一词的一般意义》等文章中,也谈到世界文学问题。

“世界文学”是指不同民族的文学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共同存在或彼此影响、认同的人类文化共性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学上的共同特征。

世界文学是在各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民族精神文化相互沟通和影响的桥梁;世界文学是以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主义为纽带发展起来的,这种认同在西方文学和中国文学中均有所表现。

文学家提出的“世界文学”不仅仅是一种观念,也是对人类文学现象的正确反映与文学发展趋势的准确预见。

(2)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

它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

作为一门学科,它兴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首先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

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3)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①具有相同的研究目标两者作为学科而存在的基本依据都是认识别国文学,通过这种认识找到一个或几个外在视点,获得一种外在参照系,借以鉴照和检视本民族文学。

而致力于探讨文学发展的普遍规律,不断深化对于文学的总体认识,则是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学科的共同研究目标。

钱钟书先生说过“比较文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我们认识总体文学乃至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

这也是世界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最终目的。

②二者在研究范围和对象方面具有交叉性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为广阔,都具有跨国界和民族、语言、文化体系之界限的特点。

世界文学史是将世界各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宏观研究的文学史。

歌德世界文学观念

歌德世界文学观念

歌德世界文学观念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是德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世界文学的观念有着深远影响。

歌德的文学观念主要体现在他的作品和文论中。

首先,歌德提倡文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他认为文学应该关注人类的全面发展和多元性,不仅仅是娱乐和消遣的工具。

他将文学与艺术、科学和哲学结合起来,强调它们相互渗透、互相支持。

他的作品《浮士德》就是一个综合了戏剧、诗歌、哲学和文学批评的巨大工程。

其次,歌德提倡文学的教育功能。

他认为文学应该是人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启发人们的思考、培养人的情感和塑造人的品格。

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和文论,试图给读者以启示,并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和成长。

此外,歌德还强调文学的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

他认为文学应该表达人类的情感、体现人类的尊严和表达人类的理想。

他追求文学作品的美感和艺术性,强调文学作品应该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品质。

总而言之,歌德的世界文学观念体现了文学的整体性、综合性、教育功能,以及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

他对文学的思考和贡献为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较文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及问答

比较文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及问答

一、名词解释卡雷“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卡雷在基亚《比较文学》一书的序言中,阐释了比较文学的归属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和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的研究方法是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

这一定义确定了比较文学的特殊研究领域,超越了以往文学研究只限于民族(国家)文学的范围,确定了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和价值。

歌德“世界文学”:洞悉到“跨文化交流”的趋势,歌德于《歌德谈话录》中最早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

世界文学是超越民族文学的文学研究,更多指涉本国文学之外的世界其他民族文学。

歌德广泛的学术阅读、文本翻译了解世界上各种文化的观点,倡导宽容地对待、平静接受或忽略这些观点,强调研究需具有世界主义和平等主义视角。

教堂山会议:1958年,国际比较文学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第二届大会。

韦勒克宣读了《比较文学的危机》,“美国学派”以此为标志成立。

论文对“法国学派”提出全面尖锐的批判,指出比较文学应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或研究模式,研究文学的本质即文学性,探讨文学的文学性特征。

《比较文学的危机》被认为是“美国学派”的宣言书,引起两派长达十年的论战。

套话:主要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以描绘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是注视者对他者定义的载体,是陈述一个集体想象的他者形象的最小单位。

套话背后往往凝聚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意蕴以及历史根源,往往还与一个民族对另一民族的陈见、偏见甚至误识有关,是形象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问答题1、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观点的差异。

一、法国学派——影响研究①归属:“国际文学关系”,是“文学史的一支”,偏重于从文学史的角度给比较文学下定义。

②研究对象与范围: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和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研究方法: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

在实证主义哲学的渗透下,他们往往从渊源借代、模仿、改编等方面去考察作家、作品的联系,并力图用实际材料证明这种关系是确实存在的事实联系。

歌德名词解释

歌德名词解释

歌德名词解释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相关名词•德国•文学家•诗人•剧作家•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自然哲学•浪漫主义•声乐剧•文学理论•西方世界文化•维特之痛(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是歌德的故乡。

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德国在欧洲历史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发展与歌德的创作密切相关。

文学家歌德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对西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以其丰富的创作风格和独特的文学理论而闻名于世。

诗人作为一位诗人,歌德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

他的诗歌常常表达着深情和对自然、人类生活以及人类存在意义的探索,触动了读者的内心。

剧作家歌德的戏剧作品也是他杰出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戏剧作品包括《浮士德》等,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深入探讨了人类的理性与欲望之间的冲突。

哲学家作为一名哲学家,歌德对人类生活和哲学思考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哲学思想常常涉及人的自由意志、人生意义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

尽管歌德主要以文学家的身份而闻名,但他也是一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

他对光学、植物学和自然哲学等领域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和贡献。

政治家作为一位政治家,歌德积极参与了德国政治事务,并倡导了一些政治改革。

他努力为德国的文化和国家统一做出贡献。

自然哲学自然哲学是歌德在科学领域的研究方向之一。

他通过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提出了一些关于自然规律和现象的理论,并对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和艺术运动,歌德是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对浪漫主义文学和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声乐剧声乐剧是歌德在音乐领域的研究和创作之一。

他通过与作曲家合作,创作了一些具有音乐性的剧作,将音乐与戏剧相结合,展现了他丰富的艺术才华。

歌德对文学的理论研究也是他创作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文学理论探讨了文学作品的创作原理、艺术效果以及对读者的启示等方面,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世界文学概念

世界文学概念

世界文学概念
世界文学既指获得世界声誉的各国民族文学经典,也指以世界主义视角观照民族文学的研究。

歌德最早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世界文学是超越民族文学的文学研究,是具有世界主义和平等主义视角的学术研究。

基亚将世界文学看做是比较文学的基础,比较文学是由于世界主义的文学的觉醒而产生的,它兼有历史帝研究世界主义文学的意愿。

世界文学按语言文字主要包括汉语文学、梵语文学、巴利语文学、拉丁语文学、英语文学、法语文学、德语文学、波斯语文学、阿拉伯语文学、俄罗斯语文学等。

按体裁分为史书、戏剧、散文、诗歌、小说等,中国特有骈文。

世界文学是所有人类文学的总和,是所有世界文化得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文学是人类心声的反映,代表着人类对世界万物的观察、理解和反应,绝大多数世界文学作品都包涵对善良、美、正义和智慧的追求,对恶和丑陋的鄙斥。

歌德与世界文学的定义(GoetheandtheConceptofWorldLiterat(精)

歌德与世界文学的定义(GoetheandtheConceptofWorldLiterat(精)

Goethe and his translations
• I do not like to read my Faust any more in German. He remarks at one point, but in a new French translation he finds his masterwork “again fresh, new, and spirited”—even though the translation is mostly in prose. • “mirroring”: finding the foreign perspective sharper and clearer than German criticism can be. 7
Goethe: (1827)
• National literature is now a rather unmeaning term; the epoch of world literature is at hand, and everyone must strive to hasten its approach.
German literature and its provincial character • It is far from certain that the provincial work will manage to meet French and English standards. Lacking a strong literary tradition at home, how can a German writer ever live up to the great models of wealthier traditions?

浅析歌德的“世界文学”构想

浅析歌德的“世界文学”构想

浅析歌德的“世界文学”构想作者:王紫瑾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19期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推进加快,各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紧密,歌德当年提出的“世界文学”理论再次成为了全球文化的热门话题。

这其中,有些讨论则是对歌德“世界文学”原初理念的缺乏了解与误读误判。

本文征引歌德本人的诸多论述以及一些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出歌德“世界文学”理念的原初内涵与立意所在就是指各国文学家相互间跨文化的文学交流行动,并期望由此引发新的研究视角与学术成果。

关键词:歌德;世界文学;构想一、歌德“世界文学”的内涵由于歌德主要是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和角色提出并研究世界文学的,这就多少决定了他不可能像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家与研究者那样对其长篇大论夸夸其谈,而要更多地将世界文学的主张付诸文学创作与文学的交流与批评等实践中去。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他对世界文学这个问题思考的逐渐深入,他关于世界文学的一些见解看法也会逐渐地丰富、发展、深入,甚至会有新的创见与变化。

但是这些发展变化着的理论思想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却不是线性的、连续的、整体的、系统的和清晰的。

因为歌德的思想极其宏大丰富活跃多变,他的许多文章与谈话又多是即兴随机而为,因此即使重新提起像世界文学这一连续性很强的话题,也多是一闪而过,三言两语,稍纵即逝,甚至多是一些概念、语录、观点、理论的火花与碎片。

有西方学者从歌德现存的论著、书信、谈话录和日记中搜集编辑了歌德关于“世界文学”的几乎所有主要论点,并针对后世人们对歌德这一理论的误读误判乃至过度阐释明确指出:由歌德始创的“世界文学”这个术语与标准的“世界文学”史没有多大关系,它既不是指国际文学的杰作,也不是指伟大文学作品里的普遍性内容,更不是指产生了国际影响的文学作品。

二、歌德的世界文学构想(一)世界文学与德意志民族身份的双向建构事实上,由“谁是德国人”所引出的焦虑,也正是歌德的焦虑;对此问题的回答所隐含的悖论,也是歌德世界文学表述所隐含的悖论。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世界文学:“世界文学”这个概念,最早由歌德在1827年提出。

后在运用过程中一般有四种含义:总量上的世界文学;世界名著的世界文学;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学;歌德理想中的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中的世界文学是指世界各民族的文学打破了原来的各自封闭的状态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各民族的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能够共同享有,即歌德所指。

(1827年歌德在谈《塔索》法译本时提过,1月27日与友人的信再提,1月31日与爱克曼的谈话进一步谈及。

)2、总体文学:是由梵第根提出,总体文学是以三种以上的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为研究客体。

并且这一研究客体在历史短期的共时性上表现为多种民族与多种国家所形成的共同文学思潮与共同文学流派,这些共同的文学思潮与共同的文学流派随着在空间上的伸展、在地理上的扩张,已从纯粹的文学作品层面整合,升华到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美学的高度被研究,这就是总体文学。

3、比较文学危机论:在比较文学学科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其不断受到质疑和批判,学科内部和外部不断发出危机论调,具体表现为:学科建设之初,受克罗齐等人的质疑和批判,使学科发展一度呈现危机;法国学派重事实影响关系的研究使比较文学研究僵化,美国学派对此不满,韦勒克提出危机论进行批判;当下文化研究兴盛,并且迅速渗透至比较文学研究,使比较文学边界模糊、泛化,比较文学再度危机;另外,具体到中国,由于生硬比较,产生所谓“比附文学”,是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危机。

其实,危机伴随着生机,是学科理论建设的自省和反思。

4、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是最早形成的一种研究类型,法国学者为这一研究类型的理论方法的建立做了重要贡献。

以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注重民族文学间的事实联系,从发送、接受、媒介三个方面进行文学关系的探讨。

但是法国学者主要研究欧洲各国文学的联系,研究范围比较狭窄,研究的重心放在资料的发掘、考证上,对文学的内部规律和审美特征的研究重视不够,给这种研究带来明显的不足和局限,后受美国学者批判。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对范畴。

民族文学是指世界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征和民族传统,并以民族语言为表现形式的文学。

早在18世纪,伏尔泰就明确意识到,同样的体裁在不同的民族国家里,因其具有不同的民族特点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从理论上提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概念的则是德国诗人、美学家歌德(Goethe,1749-1832)。

他在1827年1月31日同爱克曼谈话时说:“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

……我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的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

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

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

”歌德强调诗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各民族的文学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长处,不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

应当通过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对话,促使世界文学的时代到来。

歌德的这一见解,反映了人类文学活动发展的总的趋向。

世界文学是与民族文学相对而言的,它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此作过深刻的论述,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生产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可见,世界文学是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由世界各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共同构成的一种世界性文学的总称。

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全人类性,同时,各民族文学又保留有自己的特色。

在世界文学形成的过程中,各民族文学之间在相互吸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了本民族文学的优秀传统,从而使世界文学这个百花园显得更加五彩缤纷、绚丽夺目。

论歌德的民族文学观及其世界文学观念中的“差异性”

论歌德的民族文学观及其世界文学观念中的“差异性”

第21卷第1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 21No 12020年1月JournalofYanshan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Jan.2020论歌德的民族文学观及其世界文学观念中的 差异性张 珂(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ꎬ北京100081)㊀[收稿日期]㊀2019 ̄06 ̄23㊀[基金项目]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 民国时期外国文学与国民教育关系研究 (19YJCZH249)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研究 (14JJD750008)㊀[作者简介]㊀张㊀珂ꎬ女ꎬ(1983 )ꎬ河南中牟人ꎬ文学博士㊁博士后ꎬ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ꎬ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文学观念与实践㊁外国文学学术史等ꎮ[摘㊀要]㊀歌德作为世界文学的提倡者ꎬ他是否否认民族文学?长期以来人们在激赏歌德世界文学理想的同时ꎬ却往往有意无意忽视了歌德对民族文学的谈论ꎮ歌德对世界文学的提倡ꎬ继承并发展了赫尔德的思想ꎬ实为建设德国民族文学的一种策略ꎮ歌德在强调世界文学共通性的同时ꎬ也论述了世界文学的差异性及应对策略ꎮ差异性与共通性的统一是歌德世界文学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核心内涵ꎬ反映了他对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关系的一种辩证认识ꎮ近年来ꎬ国际学界对歌德世界文学观念差异性问题的阐释ꎬ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提供了参照ꎮ[关键词]㊀歌德ꎻ民族文学ꎻ世界文学ꎻ差异性ꎻ共通性[中图分类号]I1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DOI]10.15883/j.13 ̄1277/c.20200100106㊀㊀1827年ꎬ歌德曾与艾克曼谈到: 我愈来愈深信ꎬ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ꎮ 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ꎬ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ꎮ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ꎮ [1]这是一段自信而乐观的预言ꎮ歌德对世界文学这一词形的使用意味着其背后是孕育和生发这一思想的历史语境ꎮ尽管最近的研究表明ꎬ世界文学从词形的发明到世界主义语义的应用并不始自歌德ꎮ比如德国学者维兰德在歌德之前已使用了这个词形ꎬ用以指称贺拉斯时代的修身养成ꎮ德国史学家施勒策尔在1773年的论著«冰岛文学与历史»中也已经提出了 世界文学 这个概念ꎬ并将之引入欧洲思想ꎮ[2]但毋庸置疑ꎬ歌德为这个概念的确立和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ꎮ如果我们承认ꎬ歌德对世界文学的提倡绝非一个孤立的㊁偶然的历史事件ꎬ那么在世界文学成为国际学界热点话题的今天ꎬ仍有必要回到歌德ꎬ这将成为我们理解全球化时代相关问题的一个历史的和逻辑的起点ꎮ一㊁歌德是否否认民族文学世界文学这一概念之所以有如此魅力ꎬ最本质的原因或许在于它命名了人类有史以来精神活动领域全部的或最重要的文学财富ꎬ并赋予其无可取代的人类共同体意识和理想化特征ꎮ人们对世界文学的渴望和呼唤来自人类意识深处超出自身所在时空局限ꎬ实现情感联结和人文关怀的美好愿望ꎮ然而ꎬ长期以来人们在激赏歌德世界文学理想的同时ꎬ却往往有意无意忽视了歌德对民族文学的谈论ꎮ歌德作为世界文学的提倡者ꎬ他是否否认民族文学?歌德在使用世界文学这一词语时ꎬ实际上从逻辑上也为其树立了民族文学这个对立的概念ꎮ①这种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和话语方2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式也深刻影响了今天我们思考世界文学的方式ꎮ歌德在谈论世界文学时对民族文学轻描淡写的提及与19世纪以后欧洲各民族国家(包括德国)文学的发展似乎构成了一个绝妙的反差ꎮ在歌德传播世界文学伟大理想的同时ꎬ德意志的民族文学也完成了自身的建构与认同ꎮ20世纪20年代ꎬ中国的世界文学提倡者郑振铎这样译述歌德在德国文学中的地位: 歌德在德国文学中ꎬ乃是一个杰出的前无古人的作家ꎮ他与英国的莎士比亚不同ꎬ莎士比亚之前ꎬ英国已有了许多大作家ꎬ莎士比亚同时ꎬ又有许多伟大的同伴ꎬ但歌德却不然他之到德国文学上来ꎬ是赤裸裸的ꎬ无凭藉的ꎬ是穿了他自己织的衣服而出来的ꎮ莎士比亚加冕了英国文学ꎬ歌德却建立了德国文学ꎮ [3]对于外国普通读者来说ꎬ歌德是世界文学大师ꎬ而对德国人来说ꎬ他首先是德意志民族文学最伟大的创立者ꎮ经由歌德对世界文学理想的提倡ꎬ在一定程度上ꎬ世界性甚至成为德国人引以为傲的民族文学特性ꎮ歌德的世界文学理想无疑是指向未来的ꎬ更确切的说是指向民族文学的未来ꎮ但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并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ꎬ世界文学应该是民族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超越状态ꎮ这一理想的实现必然伴随着现实世界与文学世界各种权力关系的较量ꎮ正如法国学者卡萨诺瓦所指出的ꎬ歌德在看到文学超越民族界限的全球特点的同时ꎬ也很快理解了文学的竞争本性和由此引起的对立统一ꎮ[4]歌德意识到的问题或者说他最为关切的ꎬ恰恰是在这一机制中德国如何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学ꎬ如何处理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ꎮ而这一问题必须放置在促使它产生的具体语境中去看ꎬ放在歌德的整体文学思想中去看ꎬ才可能避免断章取义的错误ꎮ歌德提倡世界文学的19世纪20年代ꎬ他已经凭借«少年维特之烦恼»«塔索»«浮士德»等作品在欧洲获得了极高的文学声望ꎮ歌德在有生之年充分享受到了各国文学交流所带来的益处ꎬ他 本人即活生生地体现着世界文学ꎬ甚至整个的世界文化 [5]ꎮ但此时的德国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ꎬ真正的统一要到1871年才真正完成ꎮ而民族文学的建立正是促进德国民族统一的重要途径ꎬ这是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许多文学家的共同理想ꎮ他们要求从民族的立场肯定自身的文学ꎬ追溯它的源头和历史ꎮ歌德当然也是这个思想链条上的一环ꎮ歌德的导师赫尔德被认为是确立民族文学观念的先祖ꎮ1767年ꎬ赫尔德已在其残稿«论新近德意志文学»中论及 民族文学 ꎬ凸显出那个时代德意志的文化认同ꎮ他提出: 现在德国应该寻找自己民族的性格ꎬ寻找自己独有的思想方式ꎬ寻找民族的真正语言ꎮ [6]赫尔德认为ꎬ民族文学应是民族的ꎬ其标志便是独特性ꎬ这种独特性体现在文学所反映的民族特征和情感中ꎬ各民族自身的历史环境造就了这种独特性ꎬ因此必须到各民族的起源而非古典作品中去寻找其源头ꎮ同时ꎬ他认为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ꎬ反对用一种民族的文化标准去衡量另一种民族的文学ꎮ赫尔德的这些观点是对主张模仿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古典主义的一种否定ꎬ也是对德国一味模仿外国ꎬ特别是法国的文化模式的一种批判ꎬ意味着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ꎮ赫尔德强调的是以共同文化的认同为基础的民族意识ꎬ代表了欧洲思想史上的文化民族主义倾向ꎮ在实践中ꎬ他曾致力于搜集民间歌谣ꎬ其采集范围几乎涉及整个欧洲ꎬ对各民族一视同仁ꎬ尤其关注那些被忽略的民族ꎮ赫尔德的思想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和全球性特征ꎮ他对人类历史哲学的思考使他能够放眼世界ꎬ关注到包括中国㊁朝鲜㊁日本㊁印度㊁老挝㊁埃及等不同国家㊁地区和民族的风俗习惯㊁语言㊁经济和文化生活ꎮ显然ꎬ 赫尔德注意到的不仅是哪一个种族和民族ꎬ他关心的是欧洲ꎬ是全世界 [7]ꎮ正是由于在实践中认识到了世界各民族文学的魅力ꎬ1793年ꎬ他才提出: 我们应该排除狭隘的民族局限性框框ꎬ 使我们的文学史成为包罗万象的全世界的文学史ꎮ [8]在赫尔德那里ꎬ全世界的文学史应该是 包罗万象 的ꎬ也就是说能够容纳各个民族的独特性与差异性ꎬ要做到这一点ꎬ必然要超越自身民族的局限ꎮ超越民族和走向世界是一种顺次渐进的关系ꎬ这种超民族的立场是建构世界文学的必经之路ꎬ同样的论述逻辑在后来歌德和马克思的论述中都得到了呼应和回响ꎮ歌德是赫尔德语言㊁诗歌和文学观念的受益者ꎮ赫尔德对本民族文化根基的强调ꎬ对世界文学包容性的认识ꎬ既是歌德产生世界文学观念的重要前语境ꎬ也是我们理解歌德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观念的重要参照ꎮ正是由于赫尔德的影响ꎬ第1期张㊀珂㊀论歌德的民族文学观及其世界文学观念中的 差异性 3㊀歌德在青年时代才得以摆脱传统的拘束ꎬ充分施展自己的天才ꎮ 假如没有赫尔德ꎬ那么歌德也许还要多受法国文学的支配ꎮ [9]歌德虽然敏锐地预感到了世界文学时代的来临ꎬ但毫无疑问ꎬ他也继承了他前辈的理念ꎬ也希望通过民族文学的建立实现民族的统一ꎮ因此ꎬ歌德虽然提倡世界文学ꎬ但他并不否认ꎬ甚至在多处还强调了民族文学的存在和价值ꎮ歌德在«文学上的无短裤主义»(1795)这篇文章中集中展示了对民族文学建立的看法ꎬ他批评了德国人对自身文学的妄自菲薄ꎬ称赞德意志作家在当时德国恶劣的政治环境中为德国文学所做的努力ꎬ并详细描述了经典的民族作家的产生所需要的内外环境ꎮ歌德强调了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对于孕育民族作家的巨大作用ꎬ这一点可以看到赫尔德的影响ꎮ他认为民族文学的建立不仅需要伟大历史时代全民族的参与ꎬ更需要继承民族的优秀遗产和传统ꎮ 一个出类拔萃的民族作家的产生ꎬ我们只能向民族要求ꎮ [10]歌德看到当时的德国并不具备这样的环境ꎬ不仅德国 没有一个作家们可以聚在一起的社会生活中心 ꎬ而且作家们的出生地和所受的教育也是五花八门ꎬ并且多数人 偏爱本国或者外来文学中的这个或者那个范例 ꎬ同时受到 大批毫无审美趣味的读者 的误导ꎬ德国作家的成长成熟之路受到重重阻碍ꎬ显得艰辛而漫长ꎮ 上层阶级的教养来自外来习俗和外国文学ꎬ尽管这也给我们带来许多益处ꎬ但它还是使得德意志人不能及早地发展成为德意志人ꎮ [10] 成为德意志人 正是从赫尔德到歌德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学的殷切期望ꎮ但德国内部的纷争和过多的外国影响很难使充满民族精神的作家出现ꎬ正是看到了这一点ꎬ歌德才改变策略ꎬ转而倡导超越民族的文学理念ꎬ世界文学由此成为建设德意志民族文学理想的替代话语ꎬ也正是在这一点上ꎬ歌德进一步发展了赫尔德的世界文学理念ꎮ歌德对世界文学的提倡ꎬ实际是其建设德国民族文学的一种策略ꎮ歌德在谈论世界文学的场合ꎬ几乎都会同时谈到民族和民族文学的问题ꎮ这使得民族与世界ꎬ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成为歌德世界文学论述中相伴共生的一组概念或观念ꎮ在他首次使用 世界文学 这个词的时候ꎬ就显现了一种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种普遍意义的世界文学正在形成ꎬ我们德国人在其中将扮演光荣的角色ꎮ [11]他呼吁民族内部的团结一致ꎮ 如果民族内部同胞之间尚且不知如何团结合作ꎬ那又何谈各民族间的融洽一致呢? [11]他认为德国的民族文学必将给各民族文学之间的交流提供资源: 从文学意义上来说ꎬ我们比其他民族发展得好ꎮ即使他们现在借鉴我们的文学而没有回谢ꎬ利用我们的文学而不予承认ꎬ但他们终将会给予我们越来越多的赞美ꎮ [11]歌德之所以对建设统一的德国文学充满自信ꎬ是因为他见证了作为整体的德国文学是如何从异质成分融合而发展而来的ꎬ并且认为德国文学有着自身的优势: 从用同一种语言创作这个意义上来说ꎬ德国文学是独一无二的文学ꎮ然而ꎬ正是源于完全不同的多种多样的才智㊁能力㊁思想和行为ꎬ批评和实践ꎬ德国文学才能逐渐完整地呈现出一个民族真实的内在心灵ꎮ [11]在他看来ꎬ共同语言的使用能够促使德国文学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ꎬ而德国文学内部的差异性与丰富性正反映了这个民族真实的内在心灵ꎮ可见ꎬ歌德对世界文学的提倡亦有着鲜明的民族立场ꎬ希望德国文学能在与其他民族文学的交流中建构和完成自身认同ꎬ并在世界文学中占据一席之地ꎮ正如舒尔茨和雷恩所言ꎬ歌德在使用世界文学这个术语时ꎬ其一可以指 不同民族文学关系发生的所有中介形式 ꎻ其二可以指 对其他民族文学的了解㊁理解㊁宽容㊁接受和热爱的一切方式 ꎻ其三可以指 对本民族文学接受外来影响的关注 ꎮ[11]无论哪一种应用方式ꎬ民族文学恰恰是用来证明和阐释世界文学存在的最有力话语ꎮ二㊁歌德世界文学观念中的 差异性㊀㊀赫尔德对世界文学的提倡部分源自他对世界各民族民间诗歌的收集整理ꎮ在他看来ꎬ民间诗歌保留了一个民族语言原始的美ꎬ尽管不同民族语言之间存在差异ꎬ但这种差异并不必然导致各民族无法相互理解和不可逾越的对立ꎮ因为他坚信ꎬ尽管语言的使用者是独特各异的ꎬ但却是在人的同一个神圣本质的范围内运动着的ꎮ[7]这反映出赫尔德对人类精神财富共通性的强调ꎮ在这一点上ꎬ歌德对赫尔德的思想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ꎮ歌德对世界文学的提及也是由强调 诗是人类的4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共同财产 开始的ꎮ歌德最富有世界文学色彩的创作也是诸如«西方与东方合集»«中德四季晨昏杂咏»这样的诗歌作品ꎮ人类的文学活动具有共通性ꎬ这无疑是歌德世界文学观念的重要内涵ꎮ与此同时ꎬ我们更应该看到ꎬ歌德对世界文学的差异性亦有着充分的体认ꎬ他曾多次谈到这个问题ꎬ并提出应对策略ꎮ差异性与共通性的统一是歌德世界文学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核心内涵ꎬ反映了他对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关系的一种辩证认识ꎮ在歌德看来ꎬ世界文学的产生正是由于民族文学之间的交流才得以实现的ꎬ交流会发现民族文学之间的共通性ꎬ必然也会发现各民族文学之间存在差异性ꎮ 只有各民族了解了彼此之间的关系ꎬ整体意义上的世界文学才会发展ꎮ其结果必定是ꎬ它们从别的民族那里发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ꎬ以及所厌恶的东西ꎬ发现了想模仿借鉴的东西ꎬ以及想拒绝排斥的东西ꎮ [11]为此ꎬ歌德也给出了自己的对策: 这并不是说各民族应当思想一致ꎬ而是说各民族应学会互相理解ꎬ即使它们不能做到彼此关爱ꎬ但至少应当学会互相宽容ꎮ [11]他提醒人们要互相尊重ꎬ并用一种开阔的胸襟实现对差异性的容忍: 关键在于要有一个爱真理的心灵ꎬ随时随地碰见真理ꎬ就把它吸收进来ꎮ [1]他认为ꎬ民族文学之间差异性并不应成为民族之间交流的障碍ꎬ它们应该能够通过国际交流及文明的进化得到平衡和解决ꎮ 每个民族文学如果局限于自身ꎬ不通过外国文学的滋养而得以更新ꎬ它自身的活力就将枯竭ꎮ [11]他甚至不无忧虑地提醒ꎬ从世界文学的兴起中受益最多的ꎬ可能不是德国人ꎬ而是法国人ꎬ因为前者的自我中心主义严重ꎬ而后者则心胸开阔㊁善于交流ꎮ今天看来ꎬ这实际上点出了世界文学时代的来临对于各民族主体的必然要求ꎮ敞开胸怀ꎬ拥抱世界ꎬ才是更为积极的应对姿态ꎮ歌德认为民族文学的建设必须从世界文学中汲取营养ꎬ 真正具有绝对独创性的民族是极为稀少的ꎬ尤其是现代民族ꎬ更是绝无仅有ꎮ如果想到这一点ꎬ那么德国人根据自己的情况从外部吸收营养ꎬ特别是吸收外国人的诗的意蕴和形式ꎬ就用不着感到羞耻 [12]ꎮ歌德甚至指出必须特别强调异民族的功绩ꎬ必须要让本民族的儿童及早地注意异民族的功绩ꎮ正是由于对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差异性给予了充分的重视ꎬ歌德阐明了通过民族文学的交流与互补ꎬ促进世界文学形成的美好愿景ꎮ歌德对差异性的体认还表现在对文学民族特点的重视ꎮ他曾提醒作家和艺术家要认识自身的民族特点ꎬ并在作品中显示出这种特点ꎮ他一方面指出ꎬ差异性的存在使得民族文学之间的互相滋养㊁纠正和更新成为可能ꎬ这是民族文学保持活力的必要条件ꎮ 从世界文学中产生出来的巨大好处 在于 随着法国人㊁英国人和德国人之间的密切交往ꎬ他们之间的相互纠正已成为可能ꎮ [13]另一方面ꎬ对于世界文学交流的增多可能会带来的对本民族文学特点的泯灭ꎬ歌德也没有视而不见ꎮ面对国外新的文学潮流ꎬ民族文学如何保持独创性和活力?这也是歌德思考的重要问题ꎬ为此他特别强调本民族的消化与创新能力ꎬ 外来的财富必须变成我们自己的财产ꎮ要用纯粹是自己的东西ꎬ来吸收已经被掌握的东西ꎬ也就是说ꎬ要通过翻译或内心加工使之成为我们的东西 [12]ꎮ可见ꎬ民族文学之间的差异并不可怕ꎬ关键是要通过交流ꎬ 吸收 和 加工 ꎬ使之成为有益于本民族自己的东西ꎮ这些观点今天看来依然是真知灼见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ꎬ歌德告诫德国人ꎬ对外国文学的尊重不应只是尊重其特殊性ꎬ而更应该寻求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典范ꎬ这个典范即是古希腊文学ꎮ但是ꎬ我们并不能因此就给歌德扣上欧洲中心主义的帽子ꎬ或者认为他是以一种一元论的价值观要求所有的文学ꎮ历史地看ꎬ所谓的 欧洲中心主义 也只是一种后见之明的话语建构方式ꎮ歌德提倡的世界文学概念的确受到欧洲地缘政治带来的文学区域意识的影响ꎬ但他也强调世界文学是由越来越频繁的跨国交流和流通所构建的ꎮ古希腊文学蕴含着美好的人类理想ꎬ这是歌德所在的欧洲文化之源ꎮ我们可以说ꎬ歌德的世界文学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层次ꎬ第一个层次是离他最近的欧洲文学㊁区域文学ꎬ第二个层次则是推及更广范围内的世界文学ꎮ因而ꎬ所谓 寻找典范 应该是在比较的意义上说的ꎬ是歌德为德国文学发展提出的一个颇具可行性的参照ꎬ为的是使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时代能够始终保持它应有的方向ꎮ典范的实践意义更大于其理论的严密意义ꎮ实际上ꎬ正是由于具有广阔的世界胸怀和清醒的民族文学主体意识ꎬ歌德才能在自己的创作中 创造性地汲取和改造了世界文学的传统的多第1期张㊀珂㊀论歌德的民族文学观及其世界文学观念中的 差异性 5㊀样性 [14]ꎮ虽然歌德借重世界文学的提倡来鼓励和促成德国自己的民族文学的创造ꎬ但他绝非狭隘的民族主义者ꎬ更对德国的民族主义有着清醒的认识ꎮ正如艾田伯所说: 在歌德论及世界文学的作品中ꎬ没有一个字能让我们发现他是帝国主义有意或无意的代言人ꎮ恰恰相反ꎬ他赞扬世界文学ꎬ就不言自明地谴责了德国的民族主义ꎬ因此也谴责了一切民族主义ꎮ [15]对于歌德来说ꎬ更重要的人类差异不在于地区㊁人种或民族ꎬ而在于 文化水平 的高与低ꎬ或曰 文明 与 野蛮 ꎮ 一般来说ꎬ民族仇恨有些奇怪ꎮ你会发现在文化水平最低的地方ꎬ民族仇恨最强烈ꎮ但是也有一种文化水平ꎬ在这个时候ꎬ民族仇恨完全消失ꎬ人们在某种程度上站在超民族的地位ꎬ把邻国人民的哀乐看成自己的哀乐ꎮ这种文化发展阶段适合于我的性格ꎮ我在六十岁之前ꎬ就早已坚定地站在这种文化水平上面了ꎮ [13]歌德人类差异性问题的理解实际暗含着对人类历史演变的认识ꎬ这种认识与他历史主义的发展观一脉相承ꎮ他对世界文学差异性的认识也可以视为对人类差异性问题理解的一个侧面ꎮ后世的不少学者对歌德关于世界文学差异性的认识都有所阐释ꎮ如韦勒克认为歌德并非倡导全球性的文学研究ꎬ而是意在对民族文学的综合体予以关注ꎮ 歌德自己也看到ꎬ这是一个非常遥远的理想ꎬ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愿意放弃其个性ꎮ今天ꎬ我们可能离这样一个合并的状态更加遥远了ꎻ并且ꎬ事实可以证明ꎬ我们甚至不会认真地希望各个民族文学之间的差异消失ꎮ [16]这里韦勒克也强调了 个性 与 差异 ꎬ这正是世界文学存在多声部的基础ꎮ英国学者柏拉威尔也指出: 对歌德来说ꎬ这种世界文学并不意味着放弃民族的特点ꎮ恰恰相反ꎬ每个民族的文学都因为它的特殊性与差别ꎬ因为它加之于世界文学交响乐之中的特殊音色ꎬ而受到国外学者的珍视ꎮ [17]当代德国学者法齐 波比亚(FawziBoubia)从 他异性 的角度出发ꎬ认为歌德并没有像黑格尔㊁马克思那样设想消除不同文化的差别ꎬ通过辩证进化达到各种文化的同一ꎬ而是充分重视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独特性ꎬ正是根深蒂固的民族特性决定着是吸引还是排斥其他民族ꎮ歌德意识到了不同文化的趋同倾向ꎬ才促使他提倡 他异性 原则ꎮ波比亚进一步指出ꎬ世界文学就是以 他者 为导向的ꎬ是自我向他者的运动ꎮ这也是歌德范式的最高理想ꎮ[18]美国学者皮泽则由此推出世界文学课堂的重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对他异性的理解ꎮ对 他异性 的思考有助于我们理解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流中由霸权影响导致的趋同问题ꎮ这种 他异性 在霍米 巴巴等后殖民主义理论家看来ꎬ以更明显的形式存在于后殖民文学的 混杂文化空间 中ꎮ皮泽还进一步指出歌德的世界文学范式具有原始的㊁亚民族的㊁实际上是本土化的维度ꎬ而这个维度正是世界文学课堂上探索文化差异的关键所在ꎮ[18]从歌德的总体思想来看ꎬ歌德对世界文学差异性与共通性关系的认识ꎬ也反映出他思想中对一般意义上的事物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关系的认识ꎮ他认为ꎬ 人的普遍性的东西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存在ꎬ但如若是以陌生的外表ꎬ在远方的天空出现ꎬ这就表现不出本来的利益ꎻ每个民族最特殊的东西只会使人诧异ꎬ就像我们还不能用一个概念加以概括的ꎬ我们还没有学会把握的一切别具特色的东西一样ꎬ它显得奇特ꎬ甚至常常令人反感ꎮ因此ꎬ必须从总体上看待民族的诗ꎬ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和判断出ꎬ是丰富还是贫乏ꎬ是狭窄还是宽广ꎬ是根底深厚还是平庸肤浅ꎮ 真正值得赞扬的东西ꎬ所以不同凡响ꎬ乃是因为它属于全人类 [12]ꎮ在小说«威廉 迈斯特的漫游年代»(1829)的结尾ꎬ他把对 家庭的虔诚 看做是 对世界虔诚 的基础ꎬ即是证明普遍性是建立在本土性的基础之上的ꎬ且必须由地方性来阐释ꎮ对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认识也体现在歌德的诗歌评论中ꎬ他曾写道: 诗歌对有限环境的生动而诗意的观察将一种特殊性提升到一个实际上有限却是没有限域的宇宙ꎬ所以我们相信可以在小的空间里看到整个世界ꎮ [18]这既是歌德文艺思想中整体观念的诗化表达ꎬ也可引申理解为其对世界文学差异性与共通性有机统一的一种阐释ꎮ值得注意的是ꎬ对这种世界文学差异性与共通性关系的认识还可以与歌德的科学实践相印证ꎮ歌德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ꎬ也是一位自然科学家ꎬ在光学㊁地理学㊁生物学等领域均有成就ꎮ歌德在生物学研究中ꎬ曾对各种动物的头骨进行观察ꎬ认识到不同的动物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ꎬ但在不同生活条件下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形态ꎮ歌德的生物学研究和世界文学实践类似ꎬ都是观。

简述“世界文学”概念及欧美知识界对它的讨论

简述“世界文学”概念及欧美知识界对它的讨论

简述“世界文学”概念及欧美知识界对它的讨论(1)“世界文学”概念世界文学作为一个术语,是歌德于1827年在评论他自己的剧本《塔索》的法译本时最早提出的。

综述国内外比较文学理论对这个概念的定义,世界文学所包含的意义共有四个层面:总量上的世界文学,欧洲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学,世界名著的世界文学与歌德理想中的世界文学。

如果把这四个层面作为一个参照系,更可以见出比较文学这一学科自身的特色。

(2)欧美知识界对世界文学的讨论①纪延对世界文学的综合性理解美国学者克劳迪奥·纪延在《世界文学》文中指出:“世界文学这个术语是极为模糊的,在一种较为肯定的方式上我们应该说,这个术语过于宽泛,所以容易引起更多的误解。

”克劳迪奥·纪延在《比较文学的挑战》一书收有他的《世界文学》一文,在这篇文章中,纪延对欧美比较文学界关于世界文学的论讨有一个详尽综合性的理解。

②韦勒克对世界文学的个性化理解韦勒克的论述,是基于欧美比较文学界对世界文学这个术语进行讨论的整体背景下所给出的,但是他的论述比较突出他自己的个性化。

把纪延的综合性理解作为背景与韦勒克的个性化论述整合于一体,这样关于世界文学的理解才是准确的。

③奥尔巴赫对世界文学的理解奥尔巴赫认为世界文学是普遍人性的反映,也是人性交流的结果,它产生的前提是人类多样性的存在。

但今天人们生活趋于标准化,世界文学趋于单一。

这样离歌德倡导的世界文学观念的精神就远了。

主张寻找不同民族文化中丰富的内在联系,从而打破民族隔阂和国别界限,将世界文学重新建立在多样统一的基础上。

④艾田伯对世界文学的理解艾田伯认为世界文学不应该是狭隘的,仅仅局限于西方文学而应该把东方文学纳入进来。

为了接近世界文学,可以采取专业的和非专业的两种方式。

⑤沃勒斯坦对世界文学的理解沃勒斯坦认为世界文学的组成部分是分层级的,在整个体系中是利益不均等的。

受到政治经济力量的影响,但保留一定程度的自律性。

⑥莫莱蒂对世界文学的理解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莫莱蒂用树与波浪来比喻世界文学运动的基本规律。

歌德主要作品及分析

歌德主要作品及分析

歌德主要作品及分析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是德国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几乎涵盖了所有文学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和哲学。

以下是歌德的一些主要作品及其分析:1. 《浮士德》(Faust)《浮士德》是歌德最知名的作品之一,被誉为世界文学的权威之作。

这部作品以浮士德博士为主角,描写了人类对无尽知识的渴望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歌德通过浮士德的冒险和让与魔鬼梅菲斯特风马牛不相及的结局,深刻探讨了人类的欲望、道德和人性的发展。

2. 《青年维特的烦恼》(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青年维特的烦恼》是歌德的第一部重要小说作品,被誉为“浪漫主义小说之父”。

这部小说描绘了主人公维特的心理发展和苦恼,在描写一位自由浪漫的青年对爱情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对抑郁和自杀的深入触摸。

这部小说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让人们深思痛苦和幸福之间的微妙关系。

3. 《诗歌与真理》(Collected Poems)歌德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集《诗歌与真理》被誉为德国诗歌的巅峰之作。

这部诗集融合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启蒙主义的元素,关注人类的情感、自然以及哲学思考。

歌德的诗歌语言优美,富有象征意义,深刻地探索了生命、爱情、艺术和人性的主题。

4. 《西东记》(West-East Divan)《西东记》是一本以古典波斯文学为灵感的诗集,歌德在这本诗集中通过研究波斯文化和诗歌,表达了对东方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这部作品对德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作品中,歌德试图促进东西方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5. 《悲惨故事》(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悲惨故事》是歌德的一部重要戏剧作品,被称为德国最伟大的悲剧之一、这部戏剧以寻求真爱的主人公克劳修斯为中心,探讨了个人的社会责任、自由意志和道德选择。

这部戏剧具有深刻而普遍的主题,关注人类的命运和矛盾。

总之,歌德的作品时代性和普遍性兼具,不仅对德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整个欧洲文学做出了突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德与“世界文学”
简·布朗
内容提要歌德对世界文学影响巨大。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8种语言,是各国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歌德通晓多种语言,熟悉欧洲国家各历史时代的文学作品和形式,他翻译、戏仿或用这些作品的风格写作。

《浮士德》简直是欧洲文学传统的汇集。

歌德还对世界各地的民歌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搜集欧洲主流之外的作品。

他参与“世界文学”的最突出的例子是两本诗集《西东诗集》和《中德四季晨昏杂咏》。

前者受波斯诗人哈菲兹影响,后者受中国戏剧和小说影响。

歌德希望借文化了解来提高宽容度,他的“世界文学”我们现在称之为“跨文化交流”,指一系列的全球对话乖交换。

在这些对话和交换中,不同文化的共性日趋明显,个性却也并未被抹杀。

歌德通过广泛的学术阅读、文本翻译来了解世界上各种文化的观点,并宽容地对待这些观点,平静地接受或忽略它们。

歌德赞同康德艺术和科学相互启发的观点。

他的科学实践以及“世界文学”实践都是为了寻找一切生命体在不同中体现出的统一和和谐。

关键词歌德世界文学艺术实践科学实践
在歌德的漫长人生中,他不仅是德国重要的知识分子、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和
小说家,还是重要的散文家、艺术评论家、戏剧导演和科学家。

他在科学方面著作
甚广,涉及地理、光学和生物学。

除此之外,他还是活跃的政府官员。

这些活动都
有助于他对“世界文学”的思考。

本文的宗旨不是一一列举他的所有活动对其思想的
影响、他对世界文学的充分利用,或是他对世界文学的巨大影响,而是要探讨如何
以不同的方法理解“歌德”和“世界文学”的综合含义,并以歌德对艺术和自然的思考
为根据说明“世界文学”对歌德的重要性。

因此,本文将首先简单概述歌德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以及他对全世界文学的兴趣,然后探讨歌德自己是如何论述“世界文学”(Weltlker-atur)这一概念的——他赋予这一概念的含义以及当代语境对其含义的拓展。

这样就有可能思考为什么“世界文学”对他如此重要,以及这一概念是如何在他的审美活动和科学探索中形成的(后者甚至更为重要)。

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完全明了这一概念对歌德的重要性以及对我们来说潜在的重要性。

一、歌德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很多作品已经考察了歌德对追随他的德国内外的作家和读者的影响。

在这方面的经典是弗瑞茨·施特里齐(Fritz Strich)在1946年出版的《歌德和世界文学》(Goethe and World Literature)。

该书实际上局限于歌德对欧洲和北美的影响(歌德在北美的影响比在欧洲稍逊一筹)。

不过尽管如此,在世界范围内比歌德的翻译更广泛、影响更大的也只有莎士比亚了。

据厚达七卷的《浮士德》的文献记录,歌德最重要的作品《浮士德》从1968年起被翻译成48种语言至少一次。

斯图尔特·阿特金斯(Stuart Atkins)在一篇文章中讨论1972—1992年间《浮士德》的翻译情况时,参考了除了英语和法语之外二十多种语言的译文。

截至1972年,四分之一的《浮士德》翻译是英文的,由此可见翻译之多。

这种比例失调显示出歌德的国际影响的另一个不寻常方面。

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歌德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即他对其他国家经典的影响。

在英语国家,在19世纪下半叶,学德语意味着阅读歌德的作品,特别是他的经典戏剧《伊菲格涅在陶立斯》(Iphigenieauf Tauris)、荷马史诗式的田园诗《赫尔曼与窦绿苔》(Herrnann und Dorothea),以及肯定会包含在内的《浮士德》(Faust)即便是现在,《浮士德》也是经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希腊戏剧,美国学生肯定能认出剧名的非英语戏剧只有《浮士德》了。

歌德在中国的影响也补充说明了这一点。

歌德的第一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Die Leiden desjun-gen Werther)在德国出版的时候造成轰动,立刻被翻译成所有的欧洲语言。

据说,许多年轻人自杀时的穿着和歌德小说主人公开枪自杀时所穿的衣服一模一样。

一百五十年后,这部小说在中国仍有巨大的影响力。

我不清楚小说引发了多少的自杀案例,但是小说在五四运动之后引起了强烈反响。

1922年,郭沫若将其翻译成中文;两年后,第八版面世,到1949年已经是第五十版了。

到1935年,《浮士德》两卷(大约一万二千行)被翻译成中文;之后,他的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Wilhelm Meisters Lehrjahre)由冯至翻译成中文。

在歌德的时代,欧洲正处在迅速的现代化过程中。

显然,歌德作品在一个处于同样状况的中国社会中深得人心。

二、世界文学对歌德的影响
歌德似乎总是将自己看作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他非常有天份——他第一首保存下来的诗是五岁所作。

他在幼年受到了即使以歌德时代的高标准来看都异常良好的文学训练。

他家境富裕,家里请来老师教他具体科目。

他父亲藏书丰富,也亲自教育他。

歌德在自传中说大约十二岁时,他练习用七种语言写小说——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英语、拉丁语、希腊语和当地德国犹太人的方言。

他能驾驭的文学体裁则更为广泛。

他的抒情诗包括歌曲、赞美诗、颂歌、十四行诗、民歌和讽刺短诗。

他的戏剧采用诗歌体和散文体,包括喜剧、悲剧、讽刺性短剧、长剧、宫廷假面剧,甚至小歌剧——当然,还包括规模宏大的史诗剧《浮士德》(长度是《哈姆雷特》的三倍)。

他写各种记叙文——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事小说,传世的有一部书信体小说、一部成长小说、一部社会风俗小说、一部档案小说、诗体叙事史诗以及田园小说。

几乎每种文学形式他都要尝试一下。

在所有歌德感兴趣的领域里,这种古典和现代、国家和种族、主要和次要、上流文化和流行文化的结合是歌德的特色。

他的作品涉及的历史跨度也同样令人吃惊。

在他的文学生涯里,他涉猎古典文学(希腊和罗马文学)、古典神话和埃及神话、《圣经》、中世纪诗歌、但丁作品、意大利文艺复兴、德国文艺复兴、莎士比亚作品、法国古典主义和西班牙黄金时代(均为17世纪),以及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英、法、德等国的所有欧洲小说、戏剧和歌剧形式。

他翻译、改写、戏仿以及用这些作品的风格写作,或者把它们搬上舞台。

仅《浮士德》就涉及以上提及的所有领域,简直是欧洲文学传统汇集。

但是,歌德敢于冒险,更进一步,他在朋友赫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的带领下,对世界各地的民歌产生了兴趣。

即使在生命的后期,他也继续热情地关注新收集到的欧洲主流之外的作品,如塞尔维亚民歌。

《浮士德》序言之一就是以公元5世纪印度戏剧《沙恭达罗》(Sakuntala)为基础的,他读过该剧的译本。

三、歌德的“世界文学”定义
歌德对“世界文学”的见解就显得较不平凡。

他不是平常意义上的理论家,当我们称他为文学理论家时显然也不是沿用当今的含义。

所以他没有文章阐明自己的“世界文学”理论。

但是,在19世纪20年代,他在谈话录中和他的杂志“Uber Kunst und Altertum”中经常使用这个词。

事实上,“世界文学”提倡作家和艺术家通过讨论、互评、翻译和个人交往的方式来增进国际交流和学术交流。

歌德还没有天真到期待——或者是希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有完美的和谐,但是他非常希望借文化了解来提高宽容度,从而使今后的战争在恶意和毁灭性上要小于拿破仑一世发动的历次重大战争。

歌德在成年时期经历了那些战争,对他来说,那是文化和文明的全面崩溃。

此外,对于当今以及将来的一代,歌德的“世界文学”是个充满活力的范畴、号
召和任务,而不是经典传统。

歌德的“世界文学”不是所有语言中的文本的累计,也不是美国大学中出现的新一代修正过的世界经典(和欧洲经典相对)课程。

但是,这不是说歌德轻视古典文学传统和欧洲名著。

正相反,他非常重视历史,特别是文化史,而且正如我提出的,他有着非凡的欧洲文化史知识。

他对19世纪的历史意识贡献巨大。

他其实是第一批具有历史意识的欧洲思想家,意识到历史处境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决定他们的身份时同样作用强大。

歌德的“世界文学”理念和现代多元文化主义者一样,重视文化多元、口头文化和大众文化,因此,要理解他的世界文学即对话的观点,就需要意识到过去是如何决定现在的。

从这方面来看,歌德的“世界文学”理念不能被纳入在全球主义时代的世界文学讨论中占统治地位的“当下主义”的大旗之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