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财政学(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合集下载

《税收的经济效应》课件

《税收的经济效应》课件
经济结构调整
通过税收政策调节投资与消费的比例 ,促进经济平衡发展。
03
税收的公平与效率
税收公平的概念与原则
税收公平的概念
税收公平是指国家在征税过程中 ,按照纳税人的能力进行合理分 配,使得每个纳税人所承受的税 收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
税收公平的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要求税制设计应确 保纳税人之间的税收负担公平分 配,避免出现税收歧视和税收负 担过重的情况。
监督经济活动:国家在征收取得收入 过程中,必定要建立在日常深入细致 的税务管理基础上,具体掌握税源, 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监督纳税人遵 纪守法,纠正违章,促进增产增收, 按章纳税,以达政府之目的。
02
税收的经济效应
税收对生产者的影响
生产成本增加
税收增加了生产者的经营成本,可能导致产品 价格上涨,降低市场竞争力。
发展中国家税收负担较重,税收优惠政策较多,导致财政收入不稳定,影响经济发 展和社会稳定。
发展中国家税收法制建设滞后,税收法律法规不健全,税务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存 在较大的税收风险。
国际税收合作与协调的进展与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税 收合作与协调越来越重要,各国通过 加强国际税收合作,共同打击跨国避 税和税收犯罪。
投资激励
税收优惠政策可以降低生产者的成本,鼓励其 增加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
生产结构调整
税收政策可以引导生产者调整产品结构,转向 更符合国家政策方向的生产领域。
税收对消费者的的影响
消费成本增加
税收增加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消费水
平。
消费结构调整
税收政策可以引导消费者改变消 费习惯和消费结构,例如对某些
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第九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九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如何界定最优的税率?

拉弗曲线-----是出于解决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 的“滞涨”问题提出的。主张通过减税促进经济增长 拉弗曲线说明的是税率与税收收入(或国民收入)之 间的函数关系 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高收入不一定是高税率 (从较长远一个时期来说)
21
16:09
拉弗曲线
在原点O处税率为零时,将没有税 收收入;随着税率增加,税收收入达到 最高额ON;当税率为100%时,没有人愚 蠢到还要去工作,所以也没有税收收入, 因此曲线是两头向下的倒U型。 拉弗曲线说明,当税率超过图中E点时,挫伤积极性 的影响将大于收入影响。所以尽管税率被提高了,但税收 收入却开始下降。

16:09 4
第一节 税收的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二、税收的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 影响,即当某种税影响相对价格或相对效益 时,人们就选择某种消费或活动来代替另一 种消费或活动。如,累进税率的提高,使得 工作的边际效益减少,人们就会选择休息来 代替部分工作时间。 税收的替代效应一般会妨碍人们对消费或活 动的自由选择,进而导致经济的低效或无效。

16:09
23
福布斯的中国“税负痛苦指数”
2005年 2009年 备注
企业所得税率
个人所得税
33%
45%
25% 2008年1月1 日起执行
45% 工资薪金的 最高一档 税率 49% 含社会保险 缴费和住 房公积金
社会保险费率 企业缴纳
44.5%
个人缴纳
增值税税率 合计
16:09
20.5%
17% 160

16:09
25
16:09
26
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性

09第九讲-税收的经济效应PPT课件

09第九讲-税收的经济效应PPT课件
■假定对全部劳动所得征收比 例所得税,税率为t,工资率 固定为W。因征税收入线向内 转移到CZ,其斜率为W(1-t), 新的收入线与新的无差别曲 线U2相交于E2点,该点所决 定的工作时间为ZB 。
收 入
D
斜率(W)是由放弃1 小时的闲暇而增加的 净收入决定的,即净 工资率
C
E2 E1
E3
U1
U2
O BA
-
6
③ 激励效应与阻碍效应
激励效应
税收激励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包括增税或减税)使得人们更热 衷于某项活动
阻碍效应
阻碍效应则是指政府课税使得人们更不愿从事某项活动 。
-
7
④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课税减少了纳税人可自由支配的所得和 改变了纳税人的相对所得状况。
替代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当某种税影响相对价格或相对效益时,人 们就选择某种消费或活动来代替另一种消费或活动。
第九讲 税收的经济效应 广东白云学院 牛汉钟
-
1
第九讲 税收的经济效应
一、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二、税收的经济效应 三、税收与经济发展
-
2
一、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一)税收的经济效应
(二)税收的收入效应 (三)税收的替代效应
-
3
(一)、税收的经济效应
1.概念 2.分类
税收的经济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 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
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 择以至于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 收的调节作用。
正效应与负效应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④
② 中性效应与非中性效应
③ 激励效应与阻碍效应

税收的经济效应概述

税收的经济效应概述
一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一税收的经济效应二税收的收入效应三税收的替代效应三税收的替代效应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下 午3时50 分35秒 下午3 时50分1 5:50:35 21.6.27

1、Genius only means hard-working all one's life. (Mendeleyer, Russian Chemist)
天才只意味着终身不懈的努力。21.5.265.26.202108:3008:30:57May-2108:30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
5.26.20215.26.202108:3008:3008:30:5708:30:57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 6.2715: 50:3515 :50Jun-2127-Jun-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15:50: 3515:5 0:3515: 50Sunday, June 27, 2021
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 择以至于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 收的调节作用。

税收经济效应

税收经济效应

税收经济效应
二、税收的经济影响
(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储蓄是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因而储蓄规模对投 资数量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对经济增长也有重要的影 响。税收的储蓄效应同样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是指政府对个人所得征税 以后,个人的实际收入会下降,导致当期的消费减少, 但当期储蓄会增加。 税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是指政府对个人所得征税 以后,个人的实际收入会下降,为了保持当期消费的 必要水平,纳税人会减少当期储蓄而增加当期的消费 支出。
图6-3 税收的收入效应
税收经济效应
一、税收效应
(二)税收的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国家实行选择性征赋税 政策而对纳税人经济行为的影响。具体表 现为,当政府对一部分商品课税,而对另 一部分商品不课税,或对一部分商品课重 税,对另一部分商品课轻税时,会造成商 品比价关系的变化,从而使纳税人相对增 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减少含税或重 税商品的购买,即发生已无税或轻税商品 对含税或重税商济效应
一、税收效应
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从另 一个角度说,税收效应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及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税 收对经济所起的调节作用。税收效应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收入效应和替代 效应。
(一)税收的收入效应 税收收入效应是指课税减少了纳 税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和改变了纳税 人的相对所得状况,从而降低了商品 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图6-4 税收的替代效应
税收经济效应
二、税收的经济影响
(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是通过税收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表现的。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表现在,当政府对工资收入课税时,劳动者实际支配的 收本减少,为了维持税前的收入和水平,必须减少闲暇时间,更加努力地工作,从而使 劳动力供给增加。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表现在,由于政府对劳动收入课税降低了实际工资率, 改变了劳动与闲暇之间的“比价”关系,即劳动的相对“价格”提高,闲暇的相对“价 格”降低,使劳动者以更多的闲暇代替劳动,从而减少劳动力的供给。 税收对劳动供给产生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是成反方向运动的,即收入效应激励纳 税人为增加收入而努力工作,替代效应则抑制纳税人工作的积极性。

财政学第九章 税收基本理论

财政学第九章  税收基本理论
2. 税收为什么具有强制性 3. 税收的强制性是相对的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二)无偿性 1、无偿性的概念: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收 就归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给原纳税人,也不 直接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和代价。 2、税收为什么要具有无偿性 3、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固定性 1、固定性的概念:国家征税必须通过法律 形式,事先规定对什么征税及征税的额度, 这些事先规定的事项对征纳双方都有约束力 而不能随意变动。 2、税收的固定性也是相对的
以纳税人的特殊行为 (需要特别抑制的行为) 作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资源税、土地使用税 等
印花税、屠宰税、筵席 税等
(二)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可分为直 接税和间接税。
本分类法旨在分析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关系。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按税收的计量标准分类,可将其分 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1、从价税:是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 依据的税类。
❖ 1.税收行政效率原则
❖ 行政效率原则是指筹集和管理税收的有 效性,这种有效性是以税收征收成本最 少为标准判断的,要求以尽可能少的征 收成本取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
❖ 税收的行政效率是检验税收本身的效率, 可以通过一定时期直接的征税成本与入 库的税收收入之间的对比进行衡量。
(二)税收效率原则的内容
四、税收中性问题
(一)税收中性的概念
❖ 1.概念
❖ 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应干扰或扭曲 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 人经济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2.含义
❖ 税收中性包括两层含义:
❖ 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 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 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
❖ 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 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 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财政学》税收原理(税收的经济影响)

《财政学》税收原理(税收的经济影响)

一、分析税很容易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对商品征税会改变商品的价格,人们会对商品价格的改变,通常是减少对价格上涨商品的消费。

对所得征税会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不同商品的收入弹性不同,商品消费也会收到不同的影响。

税会改变人们的决策,资源的配置因此会发生调整。

如果原来的决策都是有效率的,那么税会导致效率的损失。

但税的代价是社会不得不承受的。

有一种说法,税是文明的一种代价。

二、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国家课税是一种收入再分配,会引起纳税人的收入水平及商品价格体系的变化,从而对经济活动产生一系列影响,包括引起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的改变等。

所谓税收效应,是指国家课税对纳税人行为选择的影响。

税收效应有多种表现形态,其中最基本的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其他效应都与这两种效应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由于征税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而对其商品购买和消费行为的影响。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国家实行选择性征税政策而对纳税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当政府对一部分商品课税,而对另一部分商品不课税,或对一部分商品课重税,对另一部分商品课轻税时,会造成商品比价关系的变化,从而使纳税人相对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减少含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即发生以无税或轻税商品对含税或重税商品的"替代"行为。

从上述分析可知,就对商品比价关系的影响而言,税收的收入效应具有中性,而替代效应则是非中性的。

因而,在市场决定的资源配置已达到最优状况的情况下,为取得一定的税收收入,使征税只产生收入效应而不产生替代效应是较佳选择。

以此标准衡量,由于所得税主要产生收入效应,替代效应较弱,因而通常被人们称之为"良税",而商品税往往难以避免替代效应,相比之下显得较"劣"。

当然,在考虑以税收弥补市场缺陷的情况下,具有替代效应的非中性的税收,也会带来额外收益。

三、税收的劳动供给效应税收的劳动供给效应是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包括税收在劳动力供给上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税收的经济效应》PPT课件

《税收的经济效应》PPT课件
差距大 累进程度高 效率× 公平√ 差距小 累进程度低 效率 √ 公平×
精选课件ppt
33
2、最适所得税率应当呈倒“U”型。
对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适用相对较低的 边际税率,而对中等收入者适用较高的 边际税率。在同样的效率损失情况下, 政府通过提高中等收入者的边际税率, 从较为富裕者那里取得更多的收入,而 通过降低高收入者的边际税率,增加这 一群体的福利,从而即能实现帕累托改 进,又能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税收效应
税收收入效应 税收替代效应
精选课件ppt
2
二、税收收入效应
1、概念
收入效应对纳税人在购买方面的影响, 表现为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从而 降低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2、机制
政府课征一次性税收 纳税人收入水 平下降 减少商品购买量 消费水平 下降 购买两种商品的组合不变
精选课件ppt
3
收入效应
(3)税率和税收收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最 优组合是最佳税率。
精选课件ppt
19
第四节 最适课税理论
一、最适课税理论的基本含义
最适课税理论是研究如何以最经济合理 的方式征收某些大宗税款的理论。
代表人物:
詹姆斯•米尔利斯(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 教授)
威廉•维克里(加拿大籍美国哥伦比亚大 学名义教授)
精选课件ppt



I2
I1

P1
a
c
P2

d
bD
B 衣物
三、替代效应
1、概念
替代效应是指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 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 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 人减少征税和重税商品的购买量,增 加无税或轻税水平的购买量,即以无 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财政学 第九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财政学 第九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一、收入效应所谓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于生产者决策的影响。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收的调节作用。

税收效应可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分析课税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劳动投入以及储蓄和投资等多方面的影响。

这里仅以课税对商品购买的影响为例。

收入效应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下面以图形来说明。

图7一4水平轴和垂直轴分别计量食品和衣物两种商品的数量。

假定纳税人的收入是固定的,而且全部收入用于购买食品和衣物,两种商品的价格也是不变的,则将纳税人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连成一条直线,即图中AB线,此时纳税人对衣物和食品的需要都可以得到满足。

纳税人为消费偏好可以由一组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每条曲线表示个人得到同等满足程度下在两种商品之间选择不同组合的轨迹。

由于边际效应随数量递减,无差异曲线呈下凹状。

AB线与无数的无差异曲线相遇,但只与其中一条相切,即图中的I,切点为P1。

在这一切点(P1)上,纳税人以其限定的收入购买两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或满足程度最大,即用于衣物的支出为P1与轴线的垂直距离乘以衣物的价格,用于食品的支出为P1与轴线的水平距离乘以食品价格。

若政府决定对纳税人课征一次性税收(如个人所得税),税款相当于AC乘以衣物价格或BD乘以食品价格,那么,该纳税人购买两种商品的组合线由AB移至CD。

CD与另一条无差异曲线几相切,切点为比。

在这一切点上,纳税人以其税后收入购买两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或满足程度最大,即用于衣物的支出为比与轴线的垂直距离乘以衣物价格,用于食品的支出为比与轴线的水平距离乘以食品价格。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政府课征一次性税收而使纳税人在购买商品的最佳选择点由比移至P2,这说明在政府课税后对纳税人的影响,表现为因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减少商品购买量或降低消费水平,而不改变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财政学之税收的经济效应

财政学之税收的经济效应
15:49
(二)对分配股息决策的影响
公司所得作为股息分配给股东之后,股东就要 把它们作为一般所得按个人的边际税率纳税。用于 再投资或回购本公司股份的所得,将增加股东持有 的股份价值,不课征个人所得税。 因此,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综合效果,就 是抑制公司支付股息。公司的未分配利润成为投资资 金最方便的来源。 红利之谜:企业为什么还要分配股息?
24 35 54 68 81 84
26 38 59 75 89 91
21 28 49 59 68 70
16 22 38 45 50 50
15 15 28 33 28 28
(二)税收支出是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的有力 措施

政府往往可以通过对许多项目不予课税、 税额抵免、所得税扣除等特殊规定,增加 低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1)直接给与低 收入阶层税收照顾,如医疗费用扣除、儿 童抚养费用扣除、失业福利扣除等。(2) 对有助于间接增加最低收入阶层收入的行 为给予税收照顾。如对于慈善捐款者,在 纳税时给予优惠,以鼓励他们慷慨解囊。
15:49
(三)遗产税与赠与税是削弱财富过渡集中 的一项策略


财富分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流量,即收 入的分配,二是存量,即财产的分配。在 财产税中,遗产税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赠与 税,是公平财富分配的最重要手段。 各国开征遗产税,一般都不是从财政意义 上考虑的,主要是着眼于财富分配问题。
15:49
(四)社会保障税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资 金来源渠道
均衡条件为:
U C1 1 i U C 2
15:49
二、个人所得税的储蓄效应
C2 B
N C21 C22 E2 U1 U2 E1
税 收 对 个 人 储 蓄 的 收 入 效 应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复习与思考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

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

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

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

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

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

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 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第九讲税收效应

第九讲税收效应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二、税收的经济影响
(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二)税收对居民收入的影响 (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1. 税收对居民储蓄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 影响居民储蓄行为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个人收入总水平和储蓄 利率水平。
■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人所得税、利息税 和间接税影响居民的储蓄倾向及全社会的储蓄率。
第九讲 税收的经济效应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与财税教研室
第九讲 税收的经济效应
一、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二、税收的经济效应 三、税收与经济发展
一、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一)税收的经济效应
(二)税收的收入效应 (三)税收的替代效应
(一)、税收的经济效应
税收的经济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 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 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 择以至于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 收的调节作用。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L1
Figure 3 Consumption Substitution effect is larger
Consumption
Income effect is larger
Ava works less.
C1 C1 C2 C2 BC2 L1 L2
Ava works more.
一、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一)税收的经济效应
(二)税收的收入效应 (三)税收的替代效应
(二)、税收的收入效应
收 入 效 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 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 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衣物 A I2 ■由于边际效应随数量递减,无差异曲 线呈下凹状。 C P2 P1 I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第一节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所谓税收的经济效应,
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或者从另一
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及生产者的决策的影响,也就是通常
所说的税收的调节作用。

税收的经济效应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各个税种对经济的影响都
可以分解成这两种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如图)
4
税收的收入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如图)
第一节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稅收的替代效应
第二节税收的经济影响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者面临劳动取得收入和闲暇之间的选择。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是通过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表现的。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征税后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促使其为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而减少或放弃闲暇,增加工作时间。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征税使劳动和闲暇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劳动收入下
降,闲暇的相对价格降低,促使人们选择闲暇以替代工作。

它表明的是纯粹的价格变化效应。

税收的综合效应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对比: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征税对劳动供给主要是激励作用;如果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征税对劳动的供给就会形成超额负担,人们可能会选择闲暇替代劳动。

第二节税收的经济影响
A 稅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本例中吹入 效应
大于辱代效
i■
1常
AB-KF-AF
其中:BA — '■
爭君三;EF —吹 入
效应使劳动供 给増
加;AF-®
给滅少•
12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一一我国的实际情况
对我国而言,税收几乎不影响劳动的供给,而且个人所得税在短期内也不会成为 主体税种,因此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需要解决的不是如何增加劳动供 给,而是如何消化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税收对居民储蓄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
影响居民储蓄行为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个人收入总水平和储蓄利率水平。

个人收入水平越咼,储蓄的边际倾向越大,储蓄率越咼;储蓄利率水平越咼,对 人们储蓄的吸引力越大,个人储蓄意愿越强。

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人所得税、利息税和间接税影响居民的储 蓄倾向及全社会的储蓄率。

收入效应
在对储蓄的利息所得不征税的情况下,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居民储蓄只有收入效 应,即征收个人所得税会减少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 迫使纳税人降低当前的消费 和储蓄水平。

替代效应
对储蓄利息(收益)征利息税,会减少储蓄人的收益,从而降低储蓄报酬率,影 响个人的储蓄和消费倾向。

具体来说,居民会增加当前消费,减少储蓄。

于是产 生了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此时的收入效应表现为对利息征税降低了个人的实际 收入,替代效应表现为消费代替了储蓄。

比傅税对劳动供给的效应 更-*
16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一一我国的实际情况
就我国的情况而言,税收对储蓄的影响并不明显,这说明人们对储蓄的态度还取决于税收以外的诸多因素,如对教育、医疗的储蓄等,还有投资渠道缺乏。

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一一税收影响投资的原理
投资决策是由投资的净收益和投资的成本决定的。

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征收企业所得税、税前抵扣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影响纳税人的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

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一一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课征公司所得税会降低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如果因此而降低了投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导致投资者减少投资而以消费替代投资,就是发生了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

如果征税和提高税率减少了投资者的税后净收益,而投资者为了维持过去的收益水平趋向于增加投资,这就是税收的收入效应。

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一一税收对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都给予内资所不能享受的特殊优惠措施。

但外国投资者是否会真正得到税收优惠的好处或能够得到多少,还取决于投资者的居住国和东道国之间的国际税收关系。

投资者的居住国对纳税人在东道国的已税收入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即免税法、扣除法和抵免法。

东道国的税收优惠有可能转移到投资者的居住国。

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1.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最有力工具。

2.税收支出也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

3.社会保险税是实现收入再分配的良好手段。

4.所得税指数化是减轻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扭曲效应的一种方法。

第三节税收与经济发展
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观点
18世纪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亚当•斯密认为,一切税收都是减少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影响资本积累,或直接减少投资资本,是妨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

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时代,阿道夫•瓦格纳认为,从社会政策的意义上来看,赋税不仅是满足财政的需要,同时,也是出于纠正和调整国民所得的分配和国民财产的分配的目的。

1929-1933年大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主张政府干预,实施管理政策,而且以财政政策为主要手段。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滞胀”,供给学派认为需求管理政策不能
16解决经济的活力,因而主张实行“供给管理政策”,而主要载体则是减税政策。

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一一供给学派的基本命题
1.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低边际税率会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2.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减少资本存量,而低边际税率会鼓励投资,增加资本
3.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多少不一定按同一方向变化,甚至可能按反方向变化。

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一一拉弗曲线
供给学派的三个基本命题可以从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弗设计的“拉弗曲线”得到说明,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

拉弗曲线




9「C - B 税率
拉弗曲线的经济含义:
(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

(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如图中的D点和E点, 税收收入是相等的,但D点的税收负担很轻。

(3)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理
论上说应当存在一种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优税率。

因此,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一一马斯顿的经验分析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凯斯•马斯顿选择了具有可比性的20个国家20世纪70年代
的经验数据,对宏观税率(税收收入占GDP勺比重)的高低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基本结论是:较低的宏观税率对提高本国的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
作用。

减税政策评析
1.对供给学派税收主张的理论争议
2.美国减税政策实证分析 -- 减税政策并非灵丹妙药。

(1)罗斯福新政没有实行关税政策。

历史证明,罗斯福新政的反萧条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

(2)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一约翰逊的减税政策,是减税政策取得成功的范例(3)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减税政策的惨败,是减税政策失败的范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