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猪肉价格不稳定,究其根本原因是国家过分的干预农业,对母猪进行补贴,可以给猪入保险,这样大大提高里养殖户的积极性,但这种积极性是盲目的,结果造成里春节后猪肉价格一落千丈,现在国家又对猪肉进行里冻肉储备,带来的影响是猪肉的价格急剧上涨,但这种上涨时一种泡沫,现在猪肉仍然处于一种供过于求的状态。
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是微观经济学的得意之作,因为这两者都可以有漂亮的、通俗易懂的数学模型作支撑,最容易给初学者留下“科学的经济学”的印象。
什么是需求的价格弹性呢?最准确的还是用公式来表示: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有些物品价格有微小变动(例如上升1%),即引起需求量的较大变动(例如下降3%),这时候该物品的需求弹性即为3,一些非必需的、即兴型的消费品就可能如此,如夏天的西瓜;有些物品价格有较大波动(例如下降3%),却只引起需求量的较小变动(例如1%),则该物品的需求弹性为1/3,像面粉、大米一类的基本必需品就可能如此。一些物品价格变动幅度与需求变动幅度一致,则其需求弹性为1,例如猪肉就可能如此。微观经济学把第一种情形称作富有弹性,第二种情形称为缺乏弹性,第三种情形称作单位弹性。事实上,同一种物品,在不同价格点上的价格弹性不同,在不同价格点上的上升弹性与下降弹性也不同。例如,当大米价格较低,需求量较大时,其价格上升弹性较大,例如为0.5,即价格上升会引起需求量的较大下降;其价格下降弹性较小,例如为0.2,即价格下降会引起需求量的更较小下降。当大米价格较高,需求量本来就较小时,其上升弹性就比较小,例如为0.2,即价格进一步上升只能引起需求量的较小下降;而下降弹性则比较大,例如为0.5,即价格下降可引起需求量的较大上升。这一数量关系可以用供求曲线图来精确表达。
懂得需求弹性有什么意义呢?“弹性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它有助于弄清价格上涨对于收益的影响。对许多企业来讲,这是个关键问题。无论是航空公司,还是餐厅或杂志出版社,都需要决定是否值得提高价格,以及较高价格的收益是否能够弥补较低需求的损失。”(P52)例如,“对于美国航空公司来说,弄清乘客的需求弹性相当于每年可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益。在理想的情况下,航空公司希
望向商务人员要求尽可能高的票价,而向闲适的游客提供足够低的票价以填补飞机上的空座。”(P52)
航空公司的定价策略的确可以用需求弹性来解释,问题在于,航空公司真的是根据需求弹性来区别定价的吗?事实上,根据顾客特点来区别定价,这是任何有经商经验的人都懂得的。北京街头卖冰糖葫芦的老太太知道,她可以向一对恋人索取高价,因为恋人对价格不敏感——即缺乏需求弹性,有时候甚至价格越高越买,因为男方要以此向女方表达诚意。老太太虽然不懂得需求弹性,更不会计算需求弹性,但她懂得在讨价还价中充分发挥己方优势,利用对方弱势。北京当代商城的定价高于附近的双安商场,更明显高于周围其他百货超市,这是由于当代商城锁定北京西北区域的高收入群体。这一群体对价格不太敏感,但对商品品种、质量、档次有较高的要求,对购物环境有较高的要求。
实际上,缺乏需求弹性常常意味着需求方在讨价还价中处于力量对比的弱势。在交易中,人们真正时时刻刻在判断的是力量对比,而不是去计算需求弹性。力量对比是本质性的,而需求弹性是现象性的。在具体交易(定价)中,力量对比因素众多,关系复杂而微妙,往往只能凭经验和直觉去把握,而难以计算其大小。当航空公司确定其商务仓的票价时,商务人员和游客的差别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该航线上有多少家航空公司的班机,有多少可替代的航班,航空公司之间的关系是竞争还是存在价格联盟,往返该航线的乘客的构成及收入情况,该航班起降地点的意外风险,公司对该航线的商业意图(是开辟市场还是获取利润),公司其他航线的价格传统,当然还有运营成本等。当所有这一切因素都必须被考虑在内,因素间的关系及每一个因素的内部关系都极为复杂,而且在不断变化时,计算需求弹性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是很小的。事实上,企业定价时更多依据的是经验和对竞争形势的分析,并根据市场的实际反馈调整价格。
由此我们可以分析萨缪尔森的另一个主要结论。萨缪尔森认为,“食品、燃料、鞋及药品等必需品一般缺乏弹性”,“奢侈品、拥有替代品的物品及消费者有较长时间调整其行为的物品弹性较高。”(P49)初看起来,这一结论是和我们的经验相符合的。但如果某制鞋商听从了萨缪尔森的告诫,他很可能要吃亏。制鞋商想,鞋是必需品,而且是被萨缪尔森点了名的缺乏需求弹性的必需品,也就是说价格可以上涨较多,而需求量减少不多,涨价会带来净收益的增长,于是
他决定提价。但是,结果很可能是,鞋的销售量大幅度下降,显示出很高的需求弹性。为什么会这样呢?制鞋商纳了闷。其实,这里的关键是这位制鞋商没有考虑鞋业的竞争形势。如果这位制鞋商是市场上唯一的鞋商,那么他提高鞋的价格可以带来收益的增长,因为鞋就总量而言缺乏弹性。但是他只是无数鞋商中的一个,无数其他品牌的鞋都是该品牌鞋的替代者,因此该品牌鞋的需求弹性可能很高,降价会扩大销量,增加收益,提价会减少销量,缩减收益。那么究竟该品牌鞋的需求弹性是多少呢?这取决于鞋市场的竞争格局。如果鞋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各厂商纷纷降价,并给消费者造成继续降价的预期,则该厂商的降价就无法带来销售量的扩大,表现出需求弹性很低;相反,如果原来鞋市场有价格联盟,该厂商突然降价,而其他厂商不跟进降价,则需求弹性可能很高。可见,仅仅知道必需品需求弹性低无法帮助企业定价。在实际市场上,某种特定商品的需求弹性随时处于变动之中,因为竞争形势时时在发生变化。因此,计算特定商品在特定时刻的需求弹性,并据此决定价格,无异于刻舟求剑;而计算一般商品的需求弹性,并据以决定特定商品的价格,则无异于削足适履。对于企业来说,与其费力地计算特定商品、在特定时刻、对特定客户群的需求弹性并据以决定价格,不如分析竞争形势来决定价格更重要。这正如在战场上,司令官只关心地形,气候,敌方兵力部署及作战计划和意图,并据以制定作战方案一样。事实上,泛泛的需求弹性概念既无助于企业制定价格——因此洛克菲勒可以压根不知道需求弹性,亦无助于分析重大价格现象。
萨缪尔森用需求弹性来解释美国农业的长期相对衰落,他写道:“一百年以来,美国人口的一半是在农场生活和工作,而今天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不足劳动力的3%。同时,农产品价格相对于收入及经济中其他物品价格有所下跌。……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中等家庭的收入翻了一番还多。而农场的收入却相对停滞不动。”其原因就在于,“由于大多数食品是必需品,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缓慢增加;但是与平均收入的增加相比,需求曲线的移动是很有限的”,而“农业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大大增加了供给”,“从而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相对于经济中其他物品价格的下降趋势。这正是最近几十年农业部门所发生的变化。”(第55页)这就是所谓“丰收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