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会学教案

合集下载

体育社会学教案

体育社会学教案

体育社会学教案教案标题:体育社会学教学目标:1. 了解体育社会学的定义和发展;2. 了解体育社会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3. 分析体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4. 探讨体育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内容:1. 什么是体育社会学a. 体育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领域;c. 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2. 体育社会学的应用领域a. 体育组织和管理;b. 体育规则和政策;c. 体育产业和经济;d. 体育教育和社区体育;e. 体育传媒和体育文化等。

3. 体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a. 体育的身体文化和社会化作用;b. 体育的社会身份和认同建构;c. 体育的社会差异和不平等问题;d. 体育的社会变革和社会影响力。

4. 体育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a. 体育社会学与社会学的关系;b. 体育社会学与体育心理学的关系;c. 体育社会学与体育经济学的关系;d. 体育社会学与体育管理学的关系。

教学方法:1. 讲授教学法: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体育社会学的定义、发展和应用领域,并分析体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2. 讨论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案例和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加深对体育社会学的理解和应用。

3. 实地调研:组织学生前往体育场馆、体育组织或体育赛事,进行实地观察和访谈,了解体育社会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资源:1. 教材:相关的体育社会学教材和参考书籍。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评估方式:1. 参与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进行评估。

2. 期中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体育社会学的论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

3. 期末考试:设置选择题和论述题,考查学生对体育社会学理论和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拓展活动:1. 学生小组报告: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调研并进行报告。

2. 阅读讨论会:选取相关的体育社会学研究论文或书籍章节,学生进行阅读和讨论,交流对该领域的理解和思考。

体育社会学(大众传播)

体育社会学(大众传播)
体育比赛的竞争性、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时间的紧迫性,使体育新闻成为大众传播媒介争夺的一项内容。
小结/评价
总结本次课所学的内容,归纳学生对本次教学的看法和意见,
宣布下次课的讲解的内容。
提问2-3个同学,总结同学答案,引出本节所讲主要内容。
图表和案例调查来说明内容。
运用图片和图表来进行讲解。
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四、大众传播媒介为体育树立形象
大众传播媒介大大加快了体育信息的传播速度,使许多能直接观看体育比赛的人能够尽快甚至同时得到体育的消息,并能身临其境地享受到体育比赛带来的欢乐,见图表。
五、大众传播媒介为社会提供体育娱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各国城乡居民在体育娱乐中通过电视观看体育比赛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城乡观看体育节目的地点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一样的。
贵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体育社会学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十一章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第二节)
教学任务:认识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的诸多正面影响。
教学重点: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的正面影响。
教学难点: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的正面影响。
需用教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多媒体设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问题导入
提问:在了解了大众传播媒介之后,那么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学生回答:。
一、大众传播媒介影响了人们的体育态度与行为
社会调查证明:看电视中体育节目越多的人,其体育的参与比例越高(王晓莹)。
据中央电视台所做的《中国电视观众现状报告》:年龄、性别、环境、经济、文化程度对人们对体育节目的兴趣有很大影响。

体育社会学(第一章)教案

体育社会学(第一章)教案
教学步骤第一节体育社会现象概述一社会现象概述社会现象的性质二体育社会现象概述第二节体育社会现象的重大变化一体育社会现象专门化一专门的体育机构二专门的体育人员三专门的场所四专门的法律道德五专门的理论学科六专门的价值理念二体育社会现象扩大化一人们对体育的需求迅速增长二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出现加速了体育文化体育教育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当中来
体育社会学《教案》
教学章节
第一章体育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教学目的
了解什么是“社会现象”及“体育社会现象”并掌握体育社会现象的重大变化以及几个体育社会现象的基本问题
教学重点
“体育社会现象”的重大变化以及体育社会现象的几个基本命题。
教学难点
“社会现象”的定义和特征。以及“体育社会现象”的特征。
教学步骤
第1节体育社会现象概述
(3)体育场地设施实现了社区化,体育管理实现了社团化,同时体育生活观念开始确立起来。
(4)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欣赏者。
(5)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了体育的国际化发展。
3、体育社会现象复杂化
第3节关于体育社会现象的几个基本命题
1、体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2、体育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社会现象概述
“社会现象”的性质
2、体育社会现象概述
第2节体育社会现象的重大变化
1、体育社会现象专门化
(1)专门的体育机构
(2)专门的体育人员
(3)专门的场所
(4)门的法律道德
(5)专门的理论、学科
(6)专门的价值理念
2、体育社会现象扩大化
(1)人们对体育的需求迅速增长
(2)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出现加速了体育文化、体育教育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当中来。

体育社会学教案(共5篇)

体育社会学教案(共5篇)

体育社会学教案(共5篇)第一篇:体育社会学教案体育社会学教案绪论部分自学一、体育社会学的概念(一)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二)体育社会学的概念二、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一)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二)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畴三、体育社会学学科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四、体育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一)学科引进恢复阶段(1978——1985)(二)学科的组织加强阶段(1986——1989)(三)学科的独立发展阶段(1990至今)五、中国体育社会学最新发展(一)体育社会学功能的研究(二)关于体育改革的社会学理论研究(三)关于休闲娱乐的研究(四)关于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研究(五)关于地域性体育研究(六)关于体育群体及其互动的研究(七)关于体育社会问题研究六、社会学理论各流派对体育社会学产生与发展的影响第一章体育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课时:2课时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体育社会现象2、教学重点:社会现象的基本命题3、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社会现象的基本命题4、教学过程:第一节:体育社会现象的概述一、社会现象概述二、体验社会现象概述第二节:体育社会现象的重大变化一、体育社会现象的专门化二、体验社会现象的复杂化第三节:关于体育社会现象的几个基本命题一、体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命题一(一)体育服从社会大系统,并为社会大系统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二)体育必须与社会协调发展(三)体育内部各领域也必须实现协调发展二、体育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命题二(一)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体育文化的地位不断攀升(二)推动体育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文化交流(三)要实现体育文化的双向交流(四)当代中国体育将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发展三、体育是社会的缩影和焦点——命题三(一)体育是社会的缩影(二)体育是社会的焦点(三)社会的各种问题和弊端也会像瘟疫一样在体育中蔓延(四)体育对社会的折射是能动的四、体育必须紧随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命题四(一)体育观念的与时俱进(二)体育功效的与时俱进(三)体育方法的与时俱进第二章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流动与控制课时:2课时1、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体育中的分层、流动与控制2、教学重点:社会控制与体育运动3、教学难点:社会控制与体育运动的关系4、教学过程:第一节:社会分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一、社会分层概述(一)社会分层含义(二)社会分层标准二、体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一)社会分层与体育制度之间的相互影响(二)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现象第二节:社会流动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一、社会流动理论二、体育社会流动方式(一)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二)自然流动与非自然流动(三)体育的职业流动第三节:社会控制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一、体育的社会控制体系(一)合法性控制(正式控制或硬控制)(二)合理性控制(非正式控制或软控制)二、体育的社会控制作用(一)减少人类的攻击性行为(二)充当人类社会的安全阀(三)对国际争端的缓解作用(四)对社会犯罪的抑制作用三、体育社会控制的机构(一)体育的行政机构(二)体育的事业、企业机构(三)体育的社会团体第三章社会结构中的体育运动课时:4课时1、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体育运动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2、教学重点:体育运动与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的互动3、教学难点:体育运动与科学技术的互动及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4、教学过程:第一节:体育运动与经济的互动一、体育运动必须适应生产方式(一)生产力变革引起生产方式变化和劳动结构的变化(二)生产力变革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在身体部位和性质上都发生变化二、经济发展水平对体育运动的制约三、经济结构变革对体育运动的影响(一)所有制结构转变对体育运动的影响(二)产业结构调整对体育运动的影响四、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一)对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二)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三)体育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第二节:体育运动与政治的互动一、体育与国内政治(一)政治的需要制约体育的目的和性质(二)政治制度规定着体育制度的类型(三)政治思想意识制约体育的价值观念(四)体育可以提高国家的地位,表现国家的软实力(五)体育能够促进国内政治的统一和各民族团结二、体育运动与国际政治(一)体育可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增进国家友谊(二)服务于国家的外交政策,提供特殊的外交场合和手段三、政治家与体育运动(一)政治家对体育运动的推动作用(二)政治家运用体育运动展示活力和亲民形象(三)政治家的爱好可对某个体育活动项目产生重要影响四、体育对政治造成的不利影响(一)体育的大型节事活动为一些政治家制造事端创造了条件(二)过分的政治介入毒害了体育的机体(三)过度的政治干预加大了体育的经济代价和政治资本(四)体育运动也会沦为强权政治的工具第三节:人口结构中的体育运动一、人口数量与体育运动(一)现代人口的骤增(二)人口数量的控制(三)人口数量与体育的关系二、人口质量与体育运动(一)人口质量的评价(二)影响人口质量的因素(三)人口的健康水平对体育的影响三、人口分布与体育运动(一)人口分布的一般概述(二)人口分布与体育的关系四、人口结构与体育运动(一)人口的性别结构(二)人口的年龄结构(三)人口的结构与体育的关系第四节:体育运动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体育运动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一)个性的概念(二)体育与发展个性的关系(三)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体育因素(四)体育中促进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方法二、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一)素质(二)素质教育三、身体素质教育与体育素质教育(一)身体素质的概念(二)身体素质教育被忽视的原因(三)忽视身体教育的后果(四)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提高体育教育地位的契机(五)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第五节:体育运动一科学技术的互动一、科学技术作用于体育的机制(一)科学技术对体育器物层次上的作用(二)科学对体育制度层次上的作用(三)科学作用于体育的价值观念层次二、体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一)体育实践是检验科学技术成果的标准之一(二)体育科学是重要的科学门类之一(三)运动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技术三、科学技术作用于体育的社会条件(一)功能与结构(二)政策第六节:大众传媒对体育运动的影响一、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的正面影响(一)大众传播媒介影响了人们的体育态度与行为(二)大众传播媒介缩短了体育活动与人们的社会距离(三)大众传播媒介使体育活动的传播加快,社会覆盖面积加大(四)大众传播媒介为体育树立形象(五)大众传播媒介为社会提供体育娱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六)体育活动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吸引社会注意力(七)大众传播媒介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发展二、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运动的负面影响(一)大众传播媒介推崇锦标主义(二)大众传播媒介使部分观众远离体育参与(三)体育传播中的性别歧视(四)体育传播对体育暴力的追逐影响社会安定(五)体育传播商业化对体育比赛的反客为主第四章社会文化中的体育运动课时:2课时1、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社会中的体育文化2、教学重点:对体育文化的理解3、教学难点:社会文化中的体育文化4、教学过程:第一节:文化的一般概述一、文化的概念二、文化的结构第二节:文化的要素与特性一、文化的要素(一)语言与符号(二)规范(三)价值观二、文化的特征(一)文化的多样性(二)文化的统一性(三)文化的共有性(四)文化的发展性三、中国文化的特征(一)统一性(二)连续性(三)非宗教性(人文精神)(四)泛道德性(五)中庸和平(六)乡土情谊第三节:体育文化概述一、体育文化的概念二、体育文化的形态(一)现代育文化形态(二)前体育文化形态(三)过渡期体育文化形态三、体育文化在文化中的地位第四节:社会文化中的体育文化一、作为社会文化的体育运动二、体育文化产生的社会原因(一)体育文化起源于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超生物肢体的健全完善过程和超生物经验的传递交流过程(二)体育文化的产生是一种社会需要(三)体育文化不同于体力劳动三、体育文化的发展动因(一)体育文化的发展是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二)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在风中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式(三)体育文化交流是推动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四)体育教育是体育文化得以传递的主要方式四、现代体育文化的特征(一)世俗化(二)公平性(三)专业化(四)理性化(五)制度化(六)量化(七)纪录保持五、体育的流行文化六、体育的精神文化第五章社会进步中的体育运动课时:2课时1、教学目标:了解社会运行中的体育2、教学重点:各种环境下的体育运动3、教学难点:环境对体育运动的影响4、教学过程:第一节:社会恶性运行中的体育运动一、社会纷争时期的体育运动(一)经济危机时期的体育运动(二)冷战时期的体育运动二、社会动荡时期的体育运动(一)战争时期的体育运动(二)社会**时期的体育运动第二节:社会中性运行中的体育运动一、社会转型时期的体育运动(一)社会转型期的内涵(二)社会转型对体育运动发展促进(三)社会转型对体育运动发展的阻碍二、社会变革期的体育运动(一)经济改革与体育运动(二)政治改革与体育运动(三)社会结构变革与体育运动第三节:社会良性运行中的体育运动一、小康社会的体育运动(一)小康社会的概念(二)小康社会的统一负责目标(三)小康社会为体育运动良性发展奠定基础(四)体育运动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和谐社会的体育运动(一)和谐社会的概念(二)和谐社会为体育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三)和谐社会对体育发展提出的要求(四)体育运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第六章社会制度中的体育运动课时:2课时1、教学目标:了解体育制度2、教学重点:体育制度的结构3、教学难点:体育制度的演变与创新4、教学过程:第一节:不同社会制度的体育运动一、集权制社会中的体育运动(一)集权制社会制度含义与特点(二)集权制社会的体育管理方式二、分权制社会中的体育运动(一)分权制社会制度含义与特点(二)分权制社会的体育管理方式三、均权制社会中的体育运动(一)均权制社会制度含义与特点(二)均权制社会体育管理方式第二节:体育有难度的制度结构一、体育制度的构成要素(一)体育制度的概念系统(二)体育制度的规范系统(三)体育制度的组织系统(四)体育制度的设备系统二、体育制度的种类三、体育制度的功能(一)行为导向功能(二)社会整合功能(三)传递与创造文化的功能第三节:中国体育制度的演进与创新一、中国体育举国体制形成的历史回顾(一)中国体育举国体制形成的背景(二)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特征(三)中国体育举国体制历史功绩与现实困境二、中国体育制度改革的动因(一)体育改革的经济动因(二)体育改革的政治动因(三)体育改革的文化动因(四)体育改革的教育动因(五)体育改革的内部动因(六)体育改革的国际动因三、中国体育制度改革的特点(一)体育改革的紧迫性(二)体育改革的渐进性(三)体育改革的相对滞后性(四)体育改革的长期性四、中国体育制度改革的趋势(一)体育创新是深化体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二)体育体制创新的基本内容(三)体育体制创新的推进路程第七章社会关系与互动中的体育运动课时:2课时1、教学目标:知道社会关系与体育运动的互动2、教学重点:体育中的各种关系3、教学难点:体育运动与社会关系4、教学过程:第一节:体育运动中的社会角色一、社会角色概述(一)社会角色的概念(二)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关系的基础(三)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密不可分二、体育运动中的社会角色类型(一)体育运动中的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二)体育运动中的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三)体育运动中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四)体育运动中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三、体育运动中社会角色的特点(一)主题选择性(二)临时性(三)相对独立性四、体育运动中的角色冲突第二节: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关系一、体育运动中的人际关系(一)主从型人际关系(二)竞争型人际关系(三)合作型人际关系二、体育运动中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一)体育群体的构成(二)个人对体育群体的作用(三)体育群体的功能三、体育运动中的群际关系(一)体育运动团体间的从属关系(二)体育运动团体间的竞争关系(三)体育运动团体间的合作关系第三节:体育运动中的社会互动一、体育运动中社会互动概述二、体育运动中社会互动的构成要素(一)互动主体(二)互动需求与目标(三)互动手段(四)互动规则(五)互动环境三、体育运动中社会互动的类型(一)竞争行为(二)合作行为(三)冲突行为(四)调适行为(五)集合行为四、体育运动中社会互动的作用(一)个人功能(二)人际功能(三)社会功能第八章社会生活中的体育运动课时:2课时1、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白生活中的体育运动2、教学重点:生活方式对体育的影响3、教学难点:健康隐患与生活方式的改善4、教学过程:第一节:生活方式概述一、生活方式的概念二、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一)行为习惯(二)生活时间(三)生活节奏(四)生活空间(五)生活消费三、影响生活方式的因素(一)生产方式是生活方式的前提(二)不同的社会制度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三)自然地理环境也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四)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五)文化传统对生活方式产生着久远的影响四、生活方式的种类(一)按生活主体的层面分类(二)按生活方式的不同领域进行分类(三)按人们的生活社区进行分类(四)按地理气候环境进行分类(五)按人们的经济状况进行分类五、生活方式是社会健康的基石第二节:现代生活方式中的健康隐患一、环境破坏二、营养过剩三、运动不足四、解剖结构与生理机能的退化五、生活危险六、高度紧张第三节:体育运动与生活方式改善一、提高生活品位的体育消费二、体育运动充实了生活时间(一)余暇时间变化的规律(二)支配余暇时间方式的变化(三)中国城乡居民的余暇活动方式三、体育活动是快速生活节奏的心理调节器四、体育运动扩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第四节:体育休闲的社会价值一、休闲概述(一)休闲的概念(二)休闲的社会重要性二、体育休闲的特点与价值(一)体育休闲的特点(二)体育休闲的社会功能第九章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课时:4课时1、教学目标:对竞技体育有一定的认识2、教学重点:竞技体育的社会性3、教学难点:竞技体育与社会的公平和社会价值4、教学过程:第一节:竞技体育概述一、竞技体育的概念二、竞技体育的概念经济体育产生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第二节:竞技体育与社会竞争一、竞争的概念二、构成社会竞争的基本要素(一)必须有一个共同争夺的目标(二)必须是双方争夺的同一对象(三)必须有基本相称的竞争对手(四)必须有一个共同认可的竞争场合三、参与社会竞争的必备条件(一)竞争参与者的自主性(二)竞争参与的驱动力(三)竞争的平等性(四)竞争对象的多样性(五)竞争的开放性四、竞争的分类五、竞技体育竞争的社会典范作用(一)竞技体育竞争是社会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竞技体育竞争是高尚的文明竞争(三)竞技体育是培养社会竞争意识的重要途径第三节:竞技体育与社会规则一、规则概述二、竞技体育的规则是社会法规的模拟三、竞赛规则的完善、改进与发展第四节:竞技体育与社会公平公正一、社会公平公正概述二、竞技体育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榜样三、维护竞技体育中的公平、公正(一)竞技体育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传播和宣扬某种价值观念(二)抵制一切破坏竞技体育公平公正的行为第五节:竞技体育的分类一、非正规竞技体育二、组织化的竞技体育三、商业化的竞技体育第六节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一、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一)竞技体育是造就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的人的一种重要手段(二)竞技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二、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一)作为政治手段的价值(二)作为外交手段的价值(三)作为社会稳定手段的价值三、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四、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一)竞技体育是一种庄严肃穆的礼仪庆典文化(二)竞技体育是记录人类潜能的人体文化(三)竞技体育是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规范文化(四)竞技体育是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第十章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分析课时:2课时1、教学目标:理解社会体育2、教学重点:社会参与与健康3、教学难点:社会体育参与与社会健康4、教学过程:第一节:社会体育概述一、社会体育的基本含义二、社会体育的特点(一)社会体育的广泛性(二)社会体育的多样性(三)社会体育的灵活性(四)社会体育的业余行(五)社会体育的公共产品性三、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现状四、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一)社会提到普及化程度将有较快的发展(二)社会体育将全面走向社会化(三)社会体育的科学化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四)社会体育呈多样性发展的格局五、我国社会体育的价值取向(一)社会体育的宗旨是实现“以人为本”(二)社会体育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三)社会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力六、我国社会体育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分析第二节:社会体育参与概述一、社会体育参与是社会参与的一种重要形式(一)社会体育参与是实现体育社会公平公正的前提(二)社会体育参与是形成体育群体的基础(三)社会体育参与是一种最易普及的参与(四)社会体育参与有益于社会普遍价值观的传播(五)社会体育参与是社会动员的结果二、扩大体育参与是社会体育的根本任务之一三、社会体育参与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四、参与程度是衡量国家社会体育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五、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基本要素(一)全民健身活动的环境条件(二)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三)参与者体育价值观念和态度第三节:社会体育与社会健康一、国家健康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一)非传染性流行病的急剧蔓延(二)心理健康问题十分严重(三)中国人口健康不安全的特点(四)健康不安全的表现二、社会体育必须对维护社会健康做出贡献第十一章体育群体与人群体育的社会学分析课时:4课时1、教学目标:对各群体体育的社会学有一定了解2、教学重点:妇女体育3、教学难点:妇女体育的社会学分析4、教学过程:第一节:群体的概述一、群体的概念二、群体的要素(一)具有联系纽带(二)具有共同的目标和生活内容(三)具有群体规范(四)具有群体意识三、群体的分类四、群体的功能(一)满足社会的多重需要(二)满足个人的多重需要(三)进行社会教化第二节:体育群体的概述一、体育群体的概念二、体育群体的特征(一)以体育为共同目标(二)以体育实践为共同的基本活动方式(三)成员对某种体育活动项目或某种体育手段具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四)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五)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三、体育群体的类别(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二)基础群体和功能群体(三)体育学习群体、竞技体育群体和健身娱乐群体第三节:老年人体育一、中国老年人口的现状二、中国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一)中国老龄化的发展过程(二)中国老龄化过程的特点(三)中国老龄化呈加速发展的原因三、中国老年人疾病、死亡谱四、中国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一)老年人的平均预期健康期(二)中国老年人的平均预期带病期(三)中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期(四)中国老年人预期伤残期五、中国老年体育的国家政策和社会管理六、中国老年人的体育参与情况第四节:妇女体育一、妇女解放运动二、妇女生活方式(一)妇女心理特征形成的生活方式特点(二)长期社会历史给妇女生活方式带来的特点三、体育与妇女解放(一)体育中的妇女歧视(二)与体育中的妇女歧视进行斗争四、妇女体育参与(一)妇女的竞技体育参与(二)妇女的健身活动参与(三)妇女的体育参政五、妇女体育发展的社会动因(一)社会发展为妇女体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二)妇女解放运动改变了妇女的社会形象(三)妇女体育得到了法律保障(四)妇女自身健身意识的增强(五)大众传播媒介对妇女体育的关注六、妇女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一)经济压力(二)政治歧视(三)女性偏见(四)宗教和民间习俗的限制(五)妇女自身素质的限制第五节:农民工体育一、农民工的界定二、农民工的工作特点三、农民工的体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四、农民工体育发展对策(一)加大社会支持力度,将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纳入到整个社会服务网络中(二)制定农民工体育发展的法律法规,为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

社会体育学教案

社会体育学教案

社会体育学教案社会体育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社会体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掌握社会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社会体育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二、教学内容1. 社会体育学的概念和研究领域•社会体育学的定义和内涵•社会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 社会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社会体育学的基本理论: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等•社会体育学的研究方法: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3. 社会体育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社会体育学对个人发展的影响•社会体育学对社会进步的作用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介绍社会体育学的概念和研究领域2.讲解:解释社会体育学的定义和内涵3.活动: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列举社会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4.总结:概括社会体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第二课时1.导入:回顾社会体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2.讲解:介绍社会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如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等3.活动:与学生一起探讨社会体育学的研究方法,如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4.总结:总结社会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第三课时1.导入:回顾社会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2.讲解:介绍社会体育学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和意义3.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社会体育学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作用和意义4.总结:总结社会体育学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和意义四、教学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价他们对社会体育学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的理解程度•布置个人或小组项目,要求学生运用社会体育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课堂互动,评价学生对社会体育学在社会发展中作用和意义的理解程度五、教学反思•需要更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将社会体育学的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六、教学拓展1.邀请专业人士或相关领域的研究者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社会体育学的前沿研究和实际应用案例。

2.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选择不同社区或组织,了解他们对社会体育的理解和实施情况,并进行调研报告。

体育社会学教学设计方案

体育社会学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体育社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2)掌握体育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包括社会结构、社会互动、社会分层、社会变迁等基本概念;(3)了解体育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体育社会学理论分析体育现象的能力;(2)提高学生进行实证研究的能力,包括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学术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体育社会学的兴趣,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体育现象,提高其跨文化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育社会学的起源与发展;2. 体育社会学的理论体系;3. 体育与社会结构;4. 体育与社会互动;5. 体育与社会分层;6. 体育与社会变迁;7. 体育与社会政策;8. 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体育新闻、赛事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体育社会学这一主题。

2. 讲授新课:教师讲解体育社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然后依次讲解体育社会学的理论体系、社会结构、社会互动、社会分层、社会变迁等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案例,如奥运会的举办、职业体育的发展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实证研究: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证研究能力。

5. 课堂讨论:针对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学术写作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如撰写论文、调查报告等,巩固所学知识。

7. 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进行综合评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体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3. 实证研究法: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02运本体育社会学教案社会

02运本体育社会学教案社会
1.竞争是经竞技体育的灵魂
2.具有竞赛规则和裁判手段
3.竞技体育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传播和宣扬某种价值观念
4.竞技体育具有完整的组织体系和严格的规章制度
三、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
1.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
1)竞技体育是造就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的人的一种重要手段
2)竞技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
2.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
二、体育社会学的由来和发展
三、体育社会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1.体育社会学的初创阶段:
在19世界末就有一些欧美的社会学家转向有关体育问题的研究。
2.体育社会学的发展阶段:
1)学科初建阶段:1945年至1963年间。
2)学科发展阶段:1946年6月国际体育社会学委员会(ICSS)在日内瓦成立。
3.体育社会学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早我国兴起。
2)前体育文化形态:属于自然体育形态,是人类社会尚处于低级开发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初期智能和体能的表现形式。
3)过渡时期体育文化形态:
(1)准体育文化形态:是指那些与现代体育文化形态相比尚不成熟和不完整的但已经具有独立性格和质的区别的体育文化。
(2)亚体育文化形态:指那种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居非主导地位或具有地域性定义的体育文化。(如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体育)
1)竞技体育对维护政治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2)竞技体育为人们提供了发挥经理的适当的业余活动场所,对社会的稳定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3)竞技体育是一种国际政治手段,对改善国际关系,发展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合作,进行文化交流是一种最重要的方式。
4)竞技体育对改善海外侨民的政治地位,加强他们对祖国的归属感也有重要的价值。
5)家庭:
二、体育的社会分层

体育社会学教案

体育社会学教案

体育社会学教案Athletics sociology育社会学教案教师:刘*2009—2010年度第一学期1体授课周数:18周授课时数:36学时授课次数:18次授课年级:社会体育专业2008级授课班级:07、08班授课地点:四教507室2体育社会学教案第1周第1次课教学主题:体育社会学的概念、性质、研究范围、内容及目的与价值*社会学与体育社会学教学目标:1、社会学概念、研究对象及功能。

2、体育社会学的概念、研究价值及方法、由来与发展。

教学重点:1、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及价值。

教学难点:1、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办法。

研究要求:序号1234总时间绪论主要内容教学方式讲授讲授讲授讲授并讨论时间(分)32102533100第一节:社会学概述第二节:体育社会学由来与开展第三节:体育社会学的最新开展课堂提问及讨论的问题:课后作业:课后小结:3讲授内容绪言一、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开展变化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别的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干系,在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动、社会观念的干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开展动力和制约身分,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开展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美国《社会学百科》认为:“体育社会学以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研究它的结构、内容、变革和发展,研究以体育运动为特点的社会行为、关系和作用。

包括系统内的和其他系统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日本学者菅原礼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从社会学观点研究体育事实及体育有关的问题,力图使体育合理化的科学。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科学。

从某种角度或侧重观社会,或侧重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侧重观社会和人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二、性质:介于体育科学与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门部门应用社会学。

因为它要将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办法充分应用于解释体育现象。

社会教育体育教案模板及范文

社会教育体育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体育的基本知识,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体育的基本概念及意义2. 社会体育项目介绍及基本技能3. 社会体育活动组织与实施三、教学过程:1. 导入2. 社会体育知识讲解3. 社会体育项目技能教学4. 社会体育活动组织与实施5. 总结与反思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演示法3. 实践法4. 案例分析法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二、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体育的基本知识,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体育的基本概念及意义2. 社会体育项目介绍及基本技能3. 社会体育活动组织与实施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社会体育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体育的意义。

(2)提问:你们平时喜欢参加哪些体育活动?2. 社会体育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社会体育的基本概念及意义,强调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2)举例说明社会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3. 社会体育项目技能教学(1)以篮球为例,讲解篮球的基本技能,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2)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跟学,分组练习。

4. 社会体育活动组织与实施(1)讲解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方法,如活动时间、地点、人员安排等。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篮球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社会体育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体育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2. 演示法:示范篮球的基本技能。

3. 实践法:分组练习篮球技能。

4. 案例分析法:通过篮球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体育社会学教案

体育社会学教案

体育社会学教案二、体育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一)引进恢复阶段(1978—1985)体育社会学在中国是一门建立较晚的学科。

长期以来各体育院校不开设这门课程。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体育科学体系的重建也推动了体育社会学的兴起和发展。

(二)学科的组织加强阶段(1986—1989)80年代中期,在我国开创体育社会学的呼声越来越高,先是由一批中老年学者林启武、轲犁、蔡俊伍、牛兴华、顾渊彦等人积极倡导,并译介了国外的学科发展情况,一批中青年学者开始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国内外的各种体育现象(三)学科的独立发展阶段(1990一)1989年起,先后有5本《体育社会学》教材和专著问世,标志着我国体育社会学开始了艰难的起步,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1987年起,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先后二次召开体育社会学的学术研讨会,就学科建设、研究方法、队伍组织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1994年中国社会学会在福州成立了体育社会学分委员会。

自80年代以来,体育社会学在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体育改革、体育娱乐理论、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社区和区域性体育、体育群体、体育社会问题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学术成果。

1997年,亚洲体育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中国体育社会学开始了较广泛的国际交流,在此期间,中国学者熊斗寅、刘德佩、卢元镇、吕树庭等人多次应邀到日本、韩国以及欧洲讲学,向国外介绍了中国体育社会学的进展受到了外国同行的重视。

第三节体育社会学的最新发展自80年代以来,体育社会学在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体育改革、体育娱乐理论、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社区和区域性体育、体育群体、体育社会问题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学术成果。

一、体育社会功能的研究六七十年代后,随着体育从主要是学校的教育活动转向社会,成为一项大规模的社会文化活动,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评价它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社会问题。

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在学校体育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阐发,体育社会学则从体育对人的社会化、现代化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是国内外体育社会学界热衷阐发的一个主题。

体育社会学 教案

体育社会学 教案
介绍体育社团的概念
简单介绍几种体育社会团体的功能
分别举例
详细讲解体育社团的官民二重性:
作业题:
1、体育的社会控制有哪些?
2、社会流动的方式有哪些?
小结:
民间性
非赢利性
互益性
同类相聚性
4体育社会团体的功能
代表群体参与政治活动
协助政府体育部门完成某些政府职能
成员发展
维护成员的个别权益和群体权益
5体育社团的种类
竞技运动类社团
社会体育类社团
体育科学学术社团
体育观众社团
体育娱乐享受型社团
体育经济型社团
6我国体育社团的主要特征
体育社团的整体基础薄弱
体育社团的官民二重性:
现代奥运会则是注重商业
引导法、提示法让学生发言,展开思维
举例说明社会地位不同引起的社会差别
幻灯片5、6
举例说明
国家的体育体制不同,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的社会分层也不同。
如市场主导的体育制度,由经济标准决定所有参加者的地位,如:球员价值、比赛选址
国家主导的体育制度,由政治标准决定参加者地位,有哪些例子呢?
合法性控制
合法性控制主要体现为法律、政策、制度等对体育的一系列活动进行的控制。
1法律对体育行为的控制
2制度对体育行为的控制
3行政力量对体育行为的控制
4纪律对体育行为的控制
合理性控制
主要依赖社会规范、舆论监督、道德伦理等进行的控制。
1社会规范对体育的控制
2道德规范对体育的控制
3风俗对体育的控制
4信仰和信念对体育的控制
(二)体育的社会控制作用
减少人类的攻击性行为
充当人类社会的安全阀
对国际争端的缓解作用

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涉及体育与社会关系的学科。

在体育社会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体育在社会中的作用、体育与文化的关系、体育与经济的关系、体育与政治的关系、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理解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能够分析和解决与体育相关的社会问题。

一、课程目标1、了解体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体育与社会的关系及其作用。

2、理解体育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并能够分析体育的文化意义。

3、分析体育与经济的关系,了解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4、分析体育与政治的关系,了解体育在政治中的角色和作用。

5、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分析体育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和作用。

二、课程内容1、第一章:体育社会学概述1、体育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和学科特点2、第二章:体育与社会关系1、社会的体育化现象和趋势2、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3、体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3、第三章:体育与文化1、体育与文化的互动关系2、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体育形式和意义3、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4、第四章:体育与经济1、体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2、体育产业的市场分析和趋势3、体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5、第五章:体育与政治1、体育与政治的互动关系2、体育在政治中的角色和作用3、体育赛事与国际政治的关系6、第六章:体育与健康1、体育与健康的互动关系2、体育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和作用3、体育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角色和作用7、第七章: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1、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2、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研究方法的应用3、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三、课程安排本课程安排为32个学时,具体分配如下:1、第一章:8学时2、第二章:8学时3、第三章:4学时4、第四章:4学时5、第五章:4学时6、第六章:4学时7、第七章:2学时四、教学要求1、学生应该掌握体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体育与社会的关系及其作用。

体育社会学 教案

体育社会学 教案

体育社会学教案
教案标题:体育社会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体育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2. 探讨体育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
3. 分析体育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内容:
1. 体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 体育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角色和意义
- 体育活动对文化传承和认同的影响
2. 体育与政治的关系
- 体育与国家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关联
- 体育政策对国家发展和形象的影响
3. 体育与经济的关系
- 体育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体育产业对就业和消费的影响
教学活动:
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文化背景下体育的角色和意义,并分享他们的
观点和发现。

2. 观看视频:观看有关体育与政治、经济的相关视频,并进行讨论和反思。

3. 实地调研: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体育产业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评估方式:
1. 课堂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表现
2. 书面作业:撰写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报告
3. 实地调研报告:学生对实地调研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教学资源:
1. 课本:体育社会学相关教材
2. 视频资源:有关体育社会学的相关视频
3. 实地调研地点:体育场馆、体育产业企业等
这个教案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体育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激发学生对体育
社会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实地调研和讨论,学生将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加深对体育社会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体育社会学教案

体育社会学教案

体育社会学教案体育社会学教案课程简介:体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在体育领域内的反映和解决的学科。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体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体育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提高学生对体育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解析能力。

教学内容:一、引言1、体育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理论。

二、体育与社会的关系1、体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2、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3、社会问题在体育领域的反映和解决。

三、体育参与的社会学分析1、体育参与的概念和类型。

2、体育参与的社会因素分析。

3、体育参与的社会功能。

四、体育文化与社会1、体育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2、体育文化与社会的关系。

3、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1、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体系。

2、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异同。

3、体育社会学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实践。

2、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体育社会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布置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巩固和理解。

评估方式:1、课堂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占总成绩的30%。

2、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提交课后作业,占总成绩的30%。

3、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40%。

教学资源:1、教材:《体育社会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2、参考资料:《体育社会学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体育与社会》(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等。

3、教学视频: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体育社会学研究案例,供学生观看和分析。

4、网络资源:推荐一些与体育社会学相关的网站和学术期刊,供学生拓展知识。

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体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体育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2、培养学生分析体育社会现象的能力,提高其对体育领域的理解。

大学体育社会学教案

大学体育社会学教案

课程名称:体育社会学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教师:XX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体育社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认识体育与社会行为、人类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掌握体育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

4. 培养学生对体育现象的社会认知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体育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体育与社会行为、人类群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体育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

2. 对体育现象进行社会认知和分析。

教学内容:一、引言1. 介绍体育社会学的定义和学科地位。

2. 说明学习体育社会学的重要性。

二、体育社会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 定义体育社会学。

2. 阐述体育社会学的对象,包括体育行为、体育组织、体育制度等。

三、体育与社会行为、人类群体之间的关系1. 分析体育与个体行为的关系。

2. 探讨体育与群体行为的关系。

3. 研究体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四、体育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1. 介绍体育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如社会结构理论、文化理论等。

2. 讲解体育社会学的分析方法,如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等。

五、案例分析1. 选取一个体育现象,如奥运会、体育明星等,进行社会学的分析。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体育社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体育社会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引导学生理解体育与社会行为、人类群体之间的关系。

3. 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体育与社会行为、人类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二课时:1. 讲解体育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社会学的理论体系。

2.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体育现象进行社会认知和分析。

3.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

高级体育社会学教案

高级体育社会学教案

高级体育社会学教案以下是一份高级体育社会学教案的示例,供您参考:课程名称:高级体育社会学课程目标:1. 了解体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理解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体育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3. 掌握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能够进行实际研究和数据分析。

4. 培养学生对体育社会现象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1. 体育社会学概述体育社会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学科特点体育与社会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2. 体育与文化体育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体育现象和特点3. 体育与经济体育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体育市场的运行机制和消费行为4. 体育与政治体育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体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5. 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内容分析、深度访谈等方法的应用和实践数据处理和分析技巧的掌握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体育社会学的知识体系。

2. 案例分析: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体育社会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批判性思维。

4. 研究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研究,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5.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出勤率、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方面进行评价。

2. 研究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关于体育社会现象的研究报告,评价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体育社会问题教案模板及范文

体育社会问题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社会问题的概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体育社会问题的概念及特点。

2. 体育社会问题的现实体现。

3. 解决体育社会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 体育社会问题的深入理解。

2. 分析和解决体育社会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体育社会问题?2. 学生分享,教师总结。

二、新课讲授1. 讲解体育社会问题的概念及特点。

2. 分析体育社会问题的现实体现,如:体育场地不足、体育器材匮乏、体育设施不完善等。

3. 讲解解决体育社会问题的方法,如: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等。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某一体育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案例分析1. 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体育社会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 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解决体育社会问题的方法。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体育社会问题,积极参与解决。

【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体育社会问题的调查报告。

2. 参与一项体育公益活动,提高自身社会责任感。

二、范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社会问题的概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体育社会问题的概念及特点。

2. 体育社会问题的现实体现。

3. 解决体育社会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体育社会问题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分享,教师总结:“体育社会问题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体育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管理等各方面原因,导致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二、新课讲授1. 讲解体育社会问题的概念及特点。

1体育社会学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

1体育社会学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
3、从研究领域讲,主要是探讨闲暇与体育的关系(20--30年代),而在学科形成阶段则延伸至探讨体育与教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关系。
4、一些国家还加强了体育社会学学科理论的研究,探讨了该学科的概念、性质、对象、内容与研究方法等。
二、学科发展阶段(1964—1977)
主要特点如下:
1、研究领域不断开拓
1981年,卡蒂《竞技的社会心理》
1985年,日本学者德永榦雄《现代体育的社会心理》
讲授、举例
讲授、举例、提问、讨论
讲授、举例
讲授、举例、提问、讨论
讲授、举例、
听讲、记笔记
听讲、记笔记、讨论、回答问题
听讲、记笔记
听讲、记笔记、讨论、回答问题
听讲、记笔记
20
20
10
20
10
作业和参考文献推荐
1、为什么说体育社会学的产生是体育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2、阅读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课后小结
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双边及多边的科研合作不断发展。
5、学科的学院化
许多国家都把体育社会学作为体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在体育大学和综合性的大学开设体育社会学课程和讲座。
三、学科发展的新动向(1978以后)
1978年以后,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出现了两个新的动向:
1、批判社会学介入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
研究体育与社会问题、体育与社会变迁、体育与生活方式、体育与种族歧视、体育与老人、妇女、儿童、体育与劣迹行为的关系等问题。
2、研究向体系化方向发展
随着学科理论的研究的深入,学科的概念、性质、对象、内容与研究方法等逐渐的明确,并向体系化方向发展。
3、研究方法日趋规范化和现代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thletics sociology 体育社会学教案教师:刘*2009—2010年度第一学期授课周数:18周授课时数:36学时授课次数:18次授课年级:社会体育专业2008级授课班级:07、08班授课地点:四教507室体育社会学教案讲授内容绪言一、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其它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美国《社会学百科》认为:“体育社会学以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研究它的结构、内容、变革和发展,研究以体育运动为特点的社会行为、关系和作用。

包括系统内的和其他系统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日本学者菅原礼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从社会学观点研究体育事实及体育有关的问题,力图使体育合理化的科学。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科学。

从某种角度或侧重观社会,或侧重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侧重观社会和人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二、性质:介于体育科学与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门部门应用社会学。

因为它要将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于解释体育现象。

同时又是体育的基础学科。

因为它要从社会本质上把握体育的特征、功能、手段、途径。

然而,体育社会学毕竟不是社会学和科学的简单重叠,它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

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的现象及规律的学科群。

研究和揭示利用体育的手段和方法,全面发展、改善和提高人类身体、心理和运动水平及社会影响关系的规律。

体育社会科学:是有关体育的社会科学群的总称。

体育法学、美学等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也是群众体育学,是关于职工、农民、居民等体育活动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与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领域明显不同。

三、研究对象:体育社会现象社会现象――是存在于人们身体以外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于每个人。

体育社会现象也是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具有以下性质:(1)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产物,不同于生物现象和心理现象。

(2)独立于个人而存在,它是一种集体的、普通的现象。

(3)具有强制性,是人们大多数的意念和倾向,它可以形成一种强制力,引导、影响、强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接受。

我们在研究的体育社会现象必须具备以上性质才有价值。

四、研究内容(1)研究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及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2)研究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体育社会问题。

(3)不同体育形态的研究:大众体育领域学校体育领域竞技体育领域职业体育领域五、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地位和价值(1)体育科学的研究有大量的社会现象,体育科学研究在这个领域选题越来越多。

(2)介于新闻学与史学之间,一方面能将体育新闻素材概括化、理论化,使个别的新闻事实演化成社会现象,并对其做出社会学分析。

另一方面它又将社会现象积淀成有价值的史料,成为历史学、文化学的素材。

(3)体育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其它学科都有广泛的学术联系。

因此它往往会成为体育科学与外界接触、交流的桥梁。

(4)研究成果常常成为政府、体育组织进行决策的根据。

六、研究方法哲学理论研方法论社会学理论究体育社会学理论方文献法法具体的研究方法问卷法体社会测量法系特尔斐法研究的组织技术社会测量技术具体的研究技术资料收集技术资料整理技术资料分析技术*特尔斐法:P50是未来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亦称专家调查法或专家意见法。

特尔斐是古希腊阿波罗神殿所在地,曾是人们聆听神谕的地方。

特尔斐法以专家作为索取信息的对象,运用专家的知识与经验,考虑预测对象的社会背景和影响因素,直观地对预测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

特尔斐法的预测过程(1)确定预测项目和预测目标。

(2)对预测的问题加以分析。

(3)选择熟悉该问题的专家。

(4)向选定的专家发出调查表。

(5)集中专家的意见。

(6)将统计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并让专家再次做出推测。

(7)集中第二轮专家意见,归纳统计,再次反馈,需回轮。

(8)重视少数人的意见,要求提出预测的理由,供他人参考。

第一章社会学与体育社会学第一节社会学概述一、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科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从某种角度,或侧重对社会或侧重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侧重对社会和人的关系所进行的研究。

二、对象社会、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人与社会的关系。

1、从整体上研究社会它要研究社会结构的发展规律,也就是研究社会的空间关系。

它注重研究社会整体与和社会结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部分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研究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从而达到认识社会整体和使之变动的目的。

它要研究社会过程的发展规律,也就是研究社会的时间关系。

社会总是在不断变动、发展的,一个社会可能良性运行,协调发展,也可能恶性运行,矛盾激化发展,社会学就是要研究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条件,并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的途径。

2、通过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来研究人社会学研究一个人如何从一个纯生物性的人演变成一个社会成员,而在社会上他又是如何与其它社会成员发生关系的。

以及如何组成生产关系的。

三、功能社会学是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强有力工具。

1、描述功能既定性又定量地描述社会现象,及时地向人们提供可靠真实、有效的社会信息。

2、解释功能对社会现象的形成、发展及其过程做出科学的解释。

3、预测功能用经验研究等方法把社会事实描述出来,再加以理论解释之后,做到了对事物的规模、水平和速度的精确测量,便可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前景。

第二节体育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一、体育社会学在国外的发展状况1938年,社会学奠基人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在其所著的《实证哲学教程》一书第4册中首先使用了“社会学”一词。

早在19世纪末,随着社会学的建立,一些欧美社会学家转向有关体育问题的研究。

最初关心的焦点是当时与社会关系最为密切的运动场、游乐场和娱乐问题。

现代体育社会学发端于20世纪20-30年代,一般认为,德国学者H.里塞和美国学者F.罗德是该学科的开拓者。

1921年德国学者里塞的专著《体育社会学》的问世,标志着体育社会学开始作为独立学科出现,然后就迅猛发展。

目前,体育社会学正在向专门化阶段发展,逐渐成为一门在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中都有合法学科地位的成熟学科。

研究领域正在不断开拓,涉及到体育与艺术、军事、外交、大众传媒、生活方式、科技革命、社会变迁的关系。

同时也开始了对体育运动中的暴力、滥用药物、商业化、职业化、种族歧视、妇女歧视等社会问题展开了批判性研究。

体育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的紧密结合,也是体育社会学发展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

在多数国家已把体育社会学列为大学体育专业的重要基础必修课,并在普通学科开设讲座。

二、体育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一)引进恢复阶段(1978-1985)建立较晚的学科,主要是由于母学科社会学中断学术研究。

(二)学科组织加强阶段(1986-1989)译介了国外的学科发展情况,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国内外的各种体育现象、热点问题,1987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成立了体育社会学学科组。

(三)学科独立发展阶段(1990-)第三节体育社会学的最新发展一、体育社会功能的研究随着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体育从主要是学校的教学活动转向社会,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评价它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社会问题。

体育运动在当今社会是一种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形式,它不仅要以增加劳动力的数量,而且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

体育社会学则从体育对人的社会化、现代化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于体育的经济价值是逐步深入的。

二、关于体育改革的社会学理论研究体育体制的改革必须使体育事业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特别是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之间的关系必须平衡协调。

体育事业的社会化,是我国体育改革的一条根本出路。

打破独立办体育,政府办体育的单一模式,走全社会办体育的道路。

中国体育社会化的重要载体是体育社团,把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建成实体并推向市场,逐步改变政府职能,形成我国的体育娱乐市场,是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大设想。

三、关于消遣娱乐的研究经济发展,余暇时间增多,人类塑造自己协调完美的身心所需要的时间增加,娱乐是指可消烦解闷及滋生快感从而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因素,包括观赏娱乐和操作娱乐两大类。

凡属娱乐,必以适度为佳,凡属体育,势必愈演愈烈。

四、关于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研究大众传媒与体育的关系日益密切,研究两者的关系成为体育人和电视人共同关心的问题。

五、关于地域性体育研究六、关于体育群体及其互动研究七、关于体育社会问题研究八、中国体育社会学在各研究领域中的进展(一)社会体育1、体育与生活方式关系的研究2、社区体育的研究3、全民健身的研究(1)职工体育(2)妇女体育(二)竞技体育1、竞技体育功能的开发性研究2、对竞技体育异化的研究(1)球迷骚乱是一种激情犯罪行为激情――是一种比较激烈的爆发性的、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2)体育的商业化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3)滥用违禁药物的问题。

3、对运动员、运动队的社会学研究4、对运动训练的社会学研究(三)学校体育1、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的研究重竞技、偏废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二者必须结合起来。

2、学生群体的研究(四)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思考题:1、社会学、体育社会学的概念2、比较分析社会学与体育社会学3、比较分析体育社会科学、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4、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及价值5、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领域和社会功能6、试述体育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体育社会学教案讲授内容第二章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一节体育社会学方法论体育社会学方法论――是指主要从哲学角度探讨与体育社会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学理问题,即指导体育社会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

一、哲学方法论知识源于实践,经验先于理论,强调发展的观念,把社会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为指导,对体育社会现象的研究应该坚持以下原则:(1)实事求是(2)运动辩证法(3)运用系统的观点(4)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5)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二、逻辑学方法论逻辑科学是关于思维的规律、形式和方法的科学。

“实践-理论-实践”是体育社会学循环往复的研究过程。

其背后就有一个“演绎-归纳-演绎”的逻辑过程。

三、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必须要遵循:(1)客观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第二节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一、基本步骤:(1)选题和提出假设(2)研究设计(3)收集资料(4)处理和分析资料(5)阐述结果以检验假设二、选择课题(一)影响选题的几种因素(1)研究模式:指人们观察社会的基本观点或理论结构(2)价值观念(3)方法论(二)研究范围一定要有明显的介定(三)研究时间的限制(1)横剖研究(2)纵贯研究(四)课题类型1、社会现状调查:对某一体育现象进行现状调查2、评估体系研究:设计和运用某一评估体系对一体育现象进行定量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