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创作中的状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播音创作中的状态

在播音创作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你的播音没有状态”、

“今天你不在状态啊”等类似这样的话。一个“不在状态”,就

把一个人的播音创作给否定了,可见,状态在播音创作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在优秀的播音作品中时常感觉到“状态”的存在,等静下心来寻它,想与它交朋友,又往往只是窥全豹之一斑而不得要领。那么究竟什么是播音创作的状态呢?笔者认为,播音创作状

态是播音员的专业素养,即人文素养和技术素养相结合的整体呈现。本文将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认识一下播音创作中好的状态是怎样形成的。

心理层面

一、精力集中,态度诚恳

无论是播音也好、朗诵也好,还是生活中的言语交流也罢,

其根本都是跟人说话、与人交流,这就有一个面对交流对象一一受众的态度问题。可以想见,生活中跟你说话的人神思恍惚,冷漠无情,甚至阴阳怪气,你会是什么样的不愉快的感觉。

精力集中。反映在作品上,就是每一句话都有属于“这一句”的语气和语感,没有一个字、一句话的语气和语感游离于作品的基调之外,忽进忽出,忽而投入,忽而走神。读《岳阳楼记》,你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读《前出师表》,你就是“临表

涕零,不知所云”的诸葛亮,而绝不能这一句你是角色的语气感觉,下一句就僵硬懒散、不知所云了。

要做到精力充沛,避免疲劳录音;做好案头工作,忌反复录音;自然投入地表达作品,忌做作拿捏。

态度诚恳。反映在作品上就是有没有对象感,对听众的态度怎么样。“读品”反映“人品”。亲切、从容、庄重,这种为人处世的一般分寸人所共知,可到了播音创作关口,很多人早已把这些忘得一干二净了。

二、认识到位,表达准确

播音创作题材非常广泛,新闻、小说、诗歌、散文、古文、

白话文、外国文学等皆可涉猎。这就对我们播音创作者们的人文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李白有李白的狂放,柳永有柳永的婉约,鲁迅有鲁迅的“投刀”,徐志摩有徐志摩的“新月”,各人有各人的风骨,各篇有各篇的神韵。播音创作通俗点说就是用态度说话,如果对作品的背景和含意了解不深入,就很难准确表达,打动人心。

技术层面

姿态表情。身体是声音的载体,身体的姿态表情决定了声音的表情。一个懒惰的姿态发出的一定是懒惰的声音,一个弯腰弓背、愁眉紧锁的姿态发出的一定是一个猥琐的声音。所以,如非特殊需要,播音中要求使用生活中挺拔积极的姿态,如一个干练

自信的外事工作者,挺胸、收腹、展肩、拔背、面部生动、双目有神。但是,也要避免姿态表情的程式化,要随声音中的喜怒哀乐,自然地由

内而外变换身体的姿态和表情。

气息变化。气息是声音的动力,也反映了声音的生命状态。短、弱、细、碎的气息给人以病态的印象;长而稳的气息给人以身体健朗、从容不迫的印象;冲而粗的气息给人以紧张、不稳定的印象。除了要有气息的表情能力之外,播音员对气息要有很强的掌控能力,可大、可小、可强、可弱、可急、可缓。要求气息对声音的支持,高音不浅不僵,低音不冲不散。非专业的播音创作状态,在这里表现异常明显。

咬字变化。这又是一个判断是否为良好播音创作状态的重要标志。要求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成阻准确果断,除阻迅速轻巧。轻而迅捷的咬字给人以利索乖巧的感觉;重而迟滞的咬字给人以有力苍劲的感觉;松而粘连的咬字给人以油腔滑调的感觉;先凝再喷发的咬字给人以聚力突击的感觉。当然,这些变化要根据作品和情绪需要,不能为变而变,同时要配合气息的支持。

音色变化。有专业素养的声音,在情绪不变的情况下,各韵母之间音色统一,口腔开度相对稳定,不会出现一遇到韵母a 就把嘴张得过大造成声音的空、散,也不会一遇到韵母i 就把声音挤住的现象。同时音色变化丰富,如生活化语言口腔开度适中,很兴奋壮阔的语言口腔开度相对就大些。绝不能一条道走到黑,拘谨到了嘴角上翘多少、牙关开到几分都一成不变的地步。声音要有粗、细、明、暗、厚、薄的变化。

形象塑造层面

从声音的艺术形象性上分析,播音创作中的状态又可理解为是否

“中节”,即是否适度、自然、合理。

一、声音形象

从声音营造的形象来讲,声音可以分为柔美型、庄重型和戏剧型。

柔美型声音。情绪比较平淡、温和,音量适中或偏小,重音表达比较含蓄蕴藉,自然声区使用较多,共鸣比较“白”,偏重于声音的“线条”,旋律舒缓,节奏轻快。适合生活化气息浓郁的节目,也可处理格调清雅的文学作品,如新月派代表人物朱湘的《采莲曲》等。

庄重型声音。情绪比较深沉内敛,音量适中或偏大一些,咬字和重音果断有力,身体内部打开比生活化常态要更大些,喉头位置稍低,有较明显的共鸣,节奏平稳,语流的顿挫感较强,偏重于声音厚度和力量的表现。适合新闻播音和播报,也可处理格调稳重平和的文学作品,如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戏剧型声音。情绪极度饱满,音量对比强烈,咬字也有较大反差,经常在整个音域中纵横驰骋,重音的使用也很夸张,胸腔的挺起、口腔的打开、咽壁的张力、喉位的降低达到了极大的程度,共鸣浓郁、节奏多变、旋律跳荡。这种声音基本脱离了生活的常态,多出现在舞台朗诵中,极具感染力。如李白的《将进酒》<

二、空间知觉

从播音创作者与受众的空间知觉上讲,声音可以分为耳语、交谈和呼喊三个类型。

耳语型。顾名思义像在耳朵边说话一样,音量最小,咬字轻柔,以虚声为主,音高的使用范围是低音区的将近一个八度。这样的声音比较

有亲密感,有一对一说话的感觉。夜话节目、晚间型的文学节目适合这样的声音类型。冰心先生的散文《笑》,可以尝试使用该声音类型。

交谈型。像朋友间在一两米的距离内交流谈话的状态,音量从最轻到中等强度,虚实结合,偏重于实声,音高的使用范围是低音区到中音区大约一个半八度。这样的声音类型比较亲切。新闻节目、早间或午间节目适合这样的声音类型。温家宝的诗作《我仰望星空》,可以尝试使用该声音类型。

呼喊型。像向远方呼喊或愤怒叫喊的状态,以实声为主,音高的使用范围是全部声区。这样的声音类型会给人以鼓动或威胁感。除了在一些格调激昂的晚会外,广播电视节目中很少使用,朗诵作品中也较少见到。巴金先生的《我的梦》,可以尝试局部使用该声音类型。

三、时间知觉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空间中以一定的时间线索发生和发展的,声音也是如此。语言的速度快慢代表着思维速度的快慢和情绪的平和和急切等。语言中的停顿代表着观察事物、认真倾听、内心思考、情绪渐变等的发生发展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作品的激励和感染,投入进去,真听、真看、真想、真动,让语言自然变化,生动传神。如曾卓的诗作《有赠》片断:我轻轻地叩门,如同心跳。

你为我开门。

默默地凝望着我……

(那闪耀着的是泪光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