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村庄建设规划说明

村庄建设规划说明

村庄规划设计说明书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姓名: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号: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完成学期: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前言随着新农村建设在全国的逐步开展,村庄居民点整治规划设计已成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重点之一。

李家大湾是冯桥村中心村,此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选取此村庄进行居民点整治规划设计。

在规划中要求:以村庄现状为基础,对村庄发展进行合理预测,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

以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为指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综合整治,优化人居环境,改善村庄整体风貌,加速城郊型新农村社区的建设。

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从治理“脏、乱、差、散”入手,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使村庄面貌有一个质的改变。

此规划为土地整理规划课程设计一部分。

122. 项目信息2.1地理信息李家大湾属王河镇冯桥村,地处规划区西北角,西接滠水河,东隔河港与孙家湾相望。

村庄为村湾型村组,北为李家大湾,南为胡家墩,西面为主要耕地。

2.2自然条件1) 地形地貌:冯家大湾地形属低岗丘陵地貌,村庄四周为堰塘所围,东北东南地势较中部略高,总体用地呈海豚形。

2) 气候条件:冯家大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无霜期长。

2.3历史与现状分析1) 对外交通条件:有水泥公路直达村庄,西有水泥路到滠水河。

2)用地情况:村庄规划范围内主要为居民点,住宅主要朝南,住宅建设占地大,北部有一片荒草地,四周为堰塘所围,建设用地紧张。

3)公共服务设施情况:村委会和卫生室位于村庄南端,属低层砖木建筑,建筑质量一般。

4)村庄绿地景观现状:以村旁林地为主,生态资源丰富。

33.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规划注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兼顾,分步推进,既强调立足当前,又敢于大胆超前,前瞻性高,时代感强。

设计始终强调节约用地、保护环境,协调建设需要与资源保护的关系,同时尽量融自然景观与现代文明为一体。

村镇规划相关课程设计

村镇规划相关课程设计

村镇规划相关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村镇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使学生掌握村镇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交通布局、公共设施配套等知识。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村镇规划的政策、法规及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村镇规划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独立完成村镇规划方案设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村镇规划工作的兴趣和责任感。

2. 增强学生对家乡和农村地区的热爱,树立乡村振兴的信念。

3. 培养学生遵循法律法规、尊重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和空间想象力,对实践活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村镇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村镇规划概述- 了解村镇规划的定义、作用和原则。

- 熟悉我国村镇规划的政策法规。

2. 村镇规划的基本要素- 学习土地利用、交通布局、公共设施配套等基本知识。

- 分析村镇规划中各类用地的特点和规划要求。

3. 村镇规划编制方法- 掌握村镇规划调查、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

- 学习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进行规划分析。

4. 村镇规划实践案例- 分析典型村镇规划案例,了解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

- 学习借鉴案例,独立完成村镇规划方案设计。

5. 村镇规划实施与管理- 掌握村镇规划的实施程序和政策措施。

- 了解村镇规划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做法。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村镇规划概述、政策法规;第二周:村镇规划基本要素(土地利用、交通布局、公共设施配套);第三周:村镇规划编制方法;第四周:村镇规划实践案例;第五周:村镇规划实施与管理。

乡镇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乡镇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乡镇规划设计》教学大纲课程代码:828033303适用专业:乡镇规划设计执笔人:适用学期:三年级第一学期审核人:学时: 72 制(修)订时间: 2013.12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乡镇规划设计课程是一门涵盖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科学,涉及人口、住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为实现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乡镇的性质、规划、和发展方向,协调乡镇布局和各项建设而制订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是乡镇建设与管理的根据。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⑴培养和提高城乡规划类人才专业技能:掌握乡镇规划设计理论与技能、设计与建设管理知识、具有较强的测图、绘图和规划软件的应用能力。

⑵促进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的基本素养:具备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分析解决乡村、集镇和乡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实践能力。

⑶服务于专业知识资格证书考试,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乡镇规划设计课程包含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内容,具体涉及到:乡镇用地布局、道路规划、居住用地布局规划设计、公共设施规划和乡镇旅游资源开发等专业知识点,与其它课程如:城市规划设计、旅游规划、景观工程规划设计等课程是专业内容知识的延伸和包含、相互补充和相互交叉的整合关系。

(一)知识目标⑴掌握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⑵掌握乡镇总体规划、新农村规划建设、建筑平(立、剖)面图等专业设计图绘制的基本原理、方法,熟悉专业规范和技术标准;⑶掌握建筑工程项目预算、决算的相关知识和方法;⑷掌握规划资料调查、整理、分析的原则、方法;⑸掌握乡镇规划设计编制的理论知识;⑹掌握乡镇规划设计的原则、包含的内容和布局手法;⑺熟练AUTO CAD、Photoshop、Sketchup、3ds max等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技巧。

(二)能力目标⑴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筛选和识别能力;⑵具有独立进行决策分析、计划制定、方案实施的能力;⑶具有绘制建筑平(立、剖)等专业设计图的能力;⑷具有一定的建筑设计能力和较强的建筑施工图识读能力;⑸具有从事规划资料调查、整理、分析的能力;⑹具有从事乡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参与村镇景观设计的能力;⑺具有从事乡镇道路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的能力;⑻具有较强的规划编制能力和方案汇报能力;⑼具有较强的软件应用能力和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规划图、效果图、施工图的能力。

金鼎山镇村镇规划说明书(按纪要修改)

金鼎山镇村镇规划说明书(按纪要修改)

.目录第一篇镇总体规划 (1)第一章规划编制背景及主要内容 (1)第一节规划编制背景 (1)第二节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1)第二章金鼎山镇概况 (1)第一节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1)第二节历史沿革 (3)第三节社会经济概况 (3)第四节镇村建设与集市贸易 (4)第三章镇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5)第一节发展优势 (5)第二节制约因素 (6)第四章规划年限、指导思想、原则及依据 (6)第一节规划年限及指导思想 (6)第二节规划原则、依据及目的 (6)第五章社会经济发展 (7)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指导思想 (7)第二节经济发展措施 (8)第三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8)第四节产业发展布局 (9)第六章镇总体规划 (9)第一节镇村现状分布特点及存在主要问题 (9)第二节城镇性质及发展方向 (10)第三节城镇化水平预测 (10)第四节镇村体系规划 (12)第五节镇村主要公共设施规划 (13)第六节镇村主要基础设施规划 (14)第二篇镇区建设规划 (17)第一章现状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7)第一节现状概况 (17)第二节建设用地现状与评价 (17)第三节建设存在的问题 (18)第二章镇区发展方向 (18)第一节镇区发展方向及用地规模 (18)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 (18)第一节镇区功能分区 (18)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 (18)第四章镇区道路交通规划 (20)第一节对外交通规划 (20)第二节镇区道路规划 (20)第三节静态交通设施规划 (21)第四节竖向规划 (21)第五章镇区绿地系统规划 (21)第一节规划原则 (21)第二节绿化系统规划 (21)第六章镇区景观规划 (22)第七章镇区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23)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23)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24)第八章镇区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25)第一节电力工程规划 (25)第二节电信工程规划 (25)第九章镇区环境规划 (26)第一节生产污染防治规划 (26)第二节环境卫生规划 (27)第十章防灾减灾规划 (27)第一节抗震防灾规划 (27)第二节消防规划 (28)第三节防洪规划 (29)第十一章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29)第十二章建设时序与开发模式 (30)第十三章实施规划建议 (30)第一篇镇总体规划第一章规划编制背景及主要内容第一节规划编制背景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因此,为进一步推进遵义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建设厅要求,全面启动新一轮镇规划工作已成必然。

村镇规划课程设计

村镇规划课程设计

工作大纲一、设计前言以及村镇规划知识,对城乡规划体系,通过三年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其他的一些专业知识的认识与掌握有了一定的把握。

并且认真学习了国8、《XXX市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家和地方对城乡建设所提出的建设要求和设计规范,如《城乡规划法》9、《XXX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和《镇规划标准》等。

在思想上端正工作态度,认真做好本次实际项目10、《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设计,秉持严谨、认真的工作和学习态度。

例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次规划设计的所有内容,并培养锻炼团体合作能力。

11、《XXX土地利用规划》规划原则二、四、规划层次、保护耕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1条件。

总体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确保乡镇空间布局紧凑,2、节约与集约用地,合理布局。

既要保证乡镇各项功能有效运转,又要节约土地资源。

保护继承发展、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小乡镇的规划与建设要注意生态3环境的保护和居住环境的改善,防止生态环境恶化,为乡镇居民创造舒适、健康、优美的生活环境,实现乡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自基对以、明确发展目标1然上本上、完善配套,强化服务功能,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确定空间发展策应向集镇区适当集中,以满足乡镇居民及周边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确定产业发展策次活的需求、确定城镇化发展策、因地制宜,塑造特色。

小乡镇规划应根据乡镇本身的特点,重视乡镇特色、确定城乡协调发展的塑造,避免乡镇个性的丧失、预测村镇容量与规环、因势利导,分期建设。

正确处理好“远期合理和近期现实,普遍提高和重、预测集镇远景空间结点突破”的关系,以“长远合理布局”为战略目标,兼顾分期目标的实现,因、进行集镇用地布局利导,分步实施。

三、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12008)方案修改 GB50188(《镇规划标准》、2007—)2案方确定、3《村镇规划编制办法》五、规划工作内容、4《四川省村镇规划编制与审批办法》、收集整理基础现状资料。

15年《村镇规划》实验课教学大纲

15年《村镇规划》实验课教学大纲

《村镇规划》实验课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村镇规划二.课程性质:专业实验课三.课程教学目的《村镇规划》是介绍村庄、集镇规划的理论和方法的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系列实践课程之一。

实验课的主要内容是村镇规划内容的设计环境,包括村镇的区位分析、村镇现状分析、村镇的的用地规划、村镇的道路规划、村镇的绿地规划、村镇的基础设施规划、村镇的近期规划、村镇的强制性内容要求等。

该课程以国家有关法规和技术规范为依据,结合村镇规划的实际,系统地训练学生利用制图软件,编制完整村镇规划成果的能力,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对土地管理、资源和环境专业学生有参考价值。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本门课程是实验课,主要培养学生编制村镇规划的基本技能,因此,在教学中要遵循以下要求:1、提出完整的设计要求,使学生形成村镇规划成果编制的初步能力。

2、教学中要结合课堂教学,介绍国家的有关技术规范。

3、通过村镇规划实例,是学生掌握村镇规划的系统知识。

4. 通过实验课教学,使学生掌握编制村镇规划的方法和要求。

五.课程总学时总学时为40课时,其中课堂讲授40课时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包括章、节、目以及对每一目的要点说明)及建议学时分配(一).各章节的学时分配(二).各章节教学内容第一节实验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村镇规划编制的内容要求、设计任务。

教学重点:一、村镇规划编制的内容要求村镇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建制镇规划编制办法二、提出设计任务提出村镇规划的设计任务书,明确具体的设计要求三、分配设计任务按每个小组5个学生,分出设计分组,每个小组承担不同的村镇设计内容。

第二节村镇现状分析和村镇区位图编制教学目的和要求:让学生掌握村镇现状分析的方法,掌握村镇区位图编制的方法。

教学重点:村镇现状分析的内容和要点。

一、村镇区位分析村镇所在位置、与周围城市的相互关系二、村镇的现状分析内容村庄的面积、人口及其结构、经济结构、道路、建筑和村镇特色三、村镇区位图的编制第三节指导村镇用地的适用性评价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用地适用性评价的分类和各类的具体要求。

村镇规划教案——第一讲绪论

村镇规划教案——第一讲绪论

村镇规划教案——第一讲绪论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市郊、县,江苏省的苏、锡、常地区,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开始实施若干基层村合并建设一个中心村,以加快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5)村镇规划:是乡、镇人民政府为实现村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村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协调村镇布局和各项建设而制订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二、我国村镇的基本情况我国的居民点依据它的政治、经济地位、人口规模及其特征分为城镇型居民点和乡村型居民点两大类。

城镇型居民点分为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城镇(县城镇、建制镇)。

乡村型居民点分为乡村集镇(中心集镇、一般集镇)和村(中心村、基层村)。

以 1993 年《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报告的通知》中规定为标准,(1)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

(2)总人口在 2 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 2 千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 2 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l0 以上的也可建镇。

(3)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 2 千,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

至 202 年底,我国共有乡镇39054 个,其中建制镇19811 个,另有村694515 个。

三、我国村镇类型(1)原始的集贸乡镇大多分布于落后的或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与农村相比,只是多了些物品交易功能,大多只是“三日一集、六日一市”的交易中心。

(2)工矿业乡镇企业较集中或拥有矿业发展的资,村镇工矿业和对外交通用地占有较大比重。

如天津大邱庄、江苏华西村等。

(3)贸易型或市场型村镇主要指靠兴办大型专业市场 (如纽扣市场、轻纺市场等 )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乡镇。

4)综合型乡镇既有较发达的工商业,又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5)依靠型乡镇乡镇本身并无发展优势,但紧靠有利资,如风景名胜区、大型工矿企业等,使乡镇为上述地区服务的相关产业较发达并赖以生存。

乡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乡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乡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乡村规划设计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乡村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乡村规划的基本概念、目标和发展趋势;(2)掌握乡村规划的核心要素,包括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3)熟悉乡村规划的编制方法和流程;(4)了解我国乡村规划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GIS、RS等空间分析技术进行乡村规划数据的处理和分析;(2)具备乡村规划设计的基本技能,包括平面布局、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3)能够开展乡村规划项目的、评价和实施方案设计;(4)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乡村发展的热爱和责任感;(2)增强学生对乡村规划实践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4)引导学生关注乡村规划的社会影响,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乡村规划设计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乡村规划基本理论:乡村规划的概念、目标、原则和基本内容;乡村规划的历史发展及国际经验;我国乡村规划的现状和问题。

2.乡村规划核心要素: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产业发展规划;乡村居住环境规划;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乡村规划编制方法与流程:乡村规划的编制原则和方法;乡村规划的技术路线;乡村规划的编制流程和审批程序。

4.乡村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典型乡村规划案例介绍;乡村规划案例分析与评价。

5.乡村规划实践与创新:乡村规划实践项目介绍;乡村规划技术创新及应用;乡村规划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

三、教学方法乡村规划设计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乡村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案例;2.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典型乡村规划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讨论法:分组讨论乡村规划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实验法:运用GIS、RS等空间分析技术进行乡村规划数据处理和分析;5.实地考察:学生参观乡村规划实践项目,加深对乡村规划的认识。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本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本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本一、前言村庄是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聚居点,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空间载体。

为了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合理配置资源,特制定本村庄规划说明书。

二、村庄现状分析(一)地理位置村庄位于_____省_____市_____县_____镇,地处_____方位,距离县城_____公里,交通便利程度_____。

(二)人口与劳动力村庄现有人口_____人,户数_____户。

劳动力主要从事_____行业,外出务工人员占比_____。

(三)土地利用现状村庄总占地面积_____公顷,其中耕地面积_____公顷,林地面积_____公顷,建设用地面积_____公顷。

建设用地主要包括村民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生产设施用地等。

(四)基础设施现状1、道路交通:村庄内部道路主要为_____路面,宽度_____米,部分道路未硬化,通行条件较差。

2、给排水:供水主要依靠_____,排水方式为_____,污水处理设施缺乏。

3、电力通信:电力供应基本满足需求,通信网络覆盖较好,但部分地区信号较弱。

4、公共服务设施:村庄内有_____小学、_____卫生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但规模较小,设施简陋。

(五)产业发展现状村庄的主要产业为_____,但产业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六)村庄环境现状村庄环境卫生状况一般,垃圾收集处理设施不完善,部分河道存在污染现象,绿化覆盖率较低。

三、规划目标与原则(一)规划目标1、提升村庄的人居环境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宜居村庄。

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布局产业,促进村庄经济发展。

3、保护和传承村庄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塑造特色村庄风貌。

(二)规划原则1、以人为本,尊重村民意愿,满足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2、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村庄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合理规划布局。

3、生态优先,保护村庄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统筹兼顾,协调村庄建设与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关系。

村镇规划说明书

村镇规划说明书

规划说明书1.小区现状条件分析该小区的占地总面积为12hm2;小区人口总数为6000人,平均每户有4人,总体有1500户左右,其中学龄前儿童有240人,因此应该建设一个幼儿园;在该小区常年盛行风向为东风和东北风,考虑到风向的问题,在建筑设计方面应该尽量满足和利用现有条件;在该小区内部住宅类型的分布比例大概为大:中:小=30:50:20,其中大套150m2/户,中套120m2/户,小套90m2/户,根据这一比例,应该设置相应的公共设施。

2.规划原则和总体布局构思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构成了我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自然的主体,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

因此,在本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

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永恒的主题。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

居住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

在本规划设计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

因此,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就是小区规划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2.1规划原则在规划设计时,应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为村镇产业的发展提供适宜环境,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重视规划的实施过程,由近及远,近远结合,提高小区结构的适应性;适应市场发展要求,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另外还要尽量满足广大居民的生活生产的需求。

另外村总体规划布局也有一定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全面综合的安排村镇(此次规划中是住宅小区)的各类用地;b.集中紧凑,达到既方便生产、生活,又能使村镇建设造价经济;c.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体现地方性;d.村镇各功能区(住宅小区各个组团)之间,既有方便的联系,又不互相妨碍;e.各主要功能部分既要满足近期修建的要求,又要预计发展的可能性;f.对村镇(住宅小区)现状,要正确处理好利用和改造的关系。

《村镇规划与建设》课程教学大纲

《村镇规划与建设》课程教学大纲

《村镇规划与建设》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Village and Town Planning课程编码:080720197总学时:32 学分:2适用专业及年级: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四年级先修课程:城市总规原理、城市修规原理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村镇规划与建设》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其基本内容是培养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具备的相关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村镇规划与建设等基础知识,培养运用村镇规划理论进行村镇规划的能力,并能运用相关理论评论,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第1章绪论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 了解村镇及其发展概况1-2 了解村镇规划的任务与内容第2章村镇规划的资料工作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2-1了解村镇规划的资料内容2-2 了解村镇规划的资料工作2-3 掌握村镇规划的资料整理及其分析重点、难点:村镇规划的资料整理及其分析第3章村镇总体规划授课学时:6基本要求:3-1 掌握乡(镇)域规划3-2 了解村镇总体规划的编制3-3 掌握村镇的性质与规模3-4 了解村镇用地分析3-5 掌握村镇总体规划布局重点、难点:乡(镇)域规划;村镇的性质与规模;村镇总体规划布局;第4章村镇道路工程规划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4-1 了解村镇交通的特点及道路分类4-2 掌握村镇道路系统规划4-3 掌握村镇道路的技术设计4-4 掌握村镇用地的竖向规划重点、难点:村镇道路系统规划;村镇道路的技术设计;村镇用地的竖向规划;第5章村镇给排水工程规划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5-1 掌握村镇给水工程规划5-2 掌握村镇排水工程规划重点、难点:村镇给水工程规划;村镇排水工程规划;第6章乡镇公共中心与工业区规划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6-1 掌握乡镇公共中心布局与设计6-2 掌握乡镇工业区的规划重点、难点:乡镇公共中心布局与设计;乡镇工业区的规划;第7章村镇居住区规划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7-1 了解居住用地规划设计的基本任务与要求7-2 掌握居住区道路规划要求重点、难点:居住用地规划设计;第8章村镇绿化规划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8-1 掌握绿化作用与规划标准8-2 掌握村镇绿化规划重点、难点:村镇绿化规划第9章村镇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规划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9-1 了解村镇环境保护规划9-2 掌握村镇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重点、难点:村镇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第10章村镇防灾减灾规划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10-1 掌握村镇消防规划10-2 掌握村镇防洪规划10-3 了解防震减灾规划重点、难点:村镇消防规划;村镇防洪规划三、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为32,理论课时为32。

村镇规划说明书

村镇规划说明书

第1章村庄概况1、位置、面积和人口××村西北临枫孤溪,接××镇区,诸永高速公路从村西经过,东南靠下段村,东北离孤山村 2.5公里。

由于汤氏居此山岙,取名××。

村庄现状用地约12.06公顷,居住户数489户,1934人。

2、自然条件(1)××村在大山西侧山岙中,村西北枫孤溪中有三块沙洲,溪流成多股叉道,溪边是冲积地。

(2)××村北低南高,西低东高,地形高差起落比较大,高差达20米。

(3)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8.2℃,年雨量1698毫米,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4)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

3、资源条件(1)土地资源村里保护农田较多,建设用地较少。

(2)水资源楠溪江支流枫孤溪常年流水,是村里主要过境水。

沙门地下水库即××引水工程,渠首拦水堰位于枫孤溪,坝长280米,渠道长3.79公里,左渠道至××村,灌溉300亩;右渠道和下加兰水库输水渠道连网。

(3)森林资源××村处于××县中部低山丘陵水土保持林经济林区,常见森林植被是以马尾松群系为代表的暖性针叶林及长绿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如楠溪江滩林。

盛产油桐、板栗、红柿、茶叶、水果以及杉、松、竹、樟、泡桐等多种经济林和用材林。

(4)旅游资源枫孤溪是国家级楠溪江风景名胜区组成部分,以清弯秀美的溪流为主体,其特色是水秀、岩奇、村古,山水风光与田园情趣相融,是供游览观光、休养度假、科研考察的理想胜地。

4、社会经济条件(1)丰富的劳力资源,良好的耕作与传统而发展的多基础性产业。

(2)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豆类,尤以小麦为著。

(3)××村有板栗、杨梅、西瓜基地。

5、建设条件1)用地:本村多山地,发展建设用地很少。

2)用水:本村地处水资源较丰富地区,枫孤溪流经本村,为村庄取水水源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本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本

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1一、区域位置 1二、现状概况 1三、发展条件分析 1四、相关规划 3第二章规划思路 3一、指导思想 3二、规划原则 3三、规划依据 4四、规划期限 5五、民居规划建设目标 5六、规划对策 5第三章村域规划 6一、产业发展规划 6二、社会发展规划 7三、文物保护规划 7四、空间管制 7五、村庄性质 7六、人口规模 8七、村庄建设用地规模 8第四章村庄建设规划 8一、规划用地 8二、用地布局 9三、公共设施规划 11四、市政设施 11五、防灾工程规划 15六、农宅 15七、节能减排规划 16第五章村庄近期建设规划 17一、原则 17二、规划期限、范围与人口 17三、近期建设主要任务 17第六章规划实施对策建议 18附表一:村庄建设用地平衡表 19附表二:近期建设项目计划表 19附表三:公共设施一览表 20附表四:新农村居住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20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区域位置北官厅村隶属 **,位于乡域南部。

距 **约6公里,北临旺庄伙村,东挨西蒿坡村,村庄西侧、南侧接**。

村庄南部有县域纬四路向东连接廊沧高速,村庄北部有公路通向乡驻地。

二、现状概况1、气候北官厅村地处中纬地带,属暖温带亚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温下降较快,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年平均气温12.1℃,全年日照2769.8小时。

一月最冷,平均气温-4.6℃,冻土深为45厘米左右。

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6.3℃。

气温季节变化的特点是:降雨年季变化大,降雨强度大,四季分配不均,亦有春旱、夏涝的特点。

2、社区概况规划涉及八个村,分别为北官厅、西冯村、东冯村、旺庄伙、邢家庙、东蒿坡、西蒿坡、皮庄子。

各村详细情况见下表。

社区一览表3、本村主导产业为农业。

4、现有村委会、小学、卫生所、邮政所等公共服务设施。

5、村庄主要道路均为柏油路或水泥路,路况较好,村内道路硬化程度高。

6、现状村域内村庄对外交通的主要道路,村庄南部有县域纬四路向东连接廊沧高速,村庄北部有公路通向乡驻地。

村庄规划课程设计

村庄规划课程设计

村庄规划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村庄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使学生掌握村庄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1.掌握村庄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了解村庄规划的方法和步骤。

3.熟悉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村庄规划。

5.能够分析村庄规划中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

6.能够撰写简单的村庄规划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村庄规划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对农村发展和农民利益的关注。

3.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村庄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村庄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介绍村庄规划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掌握村庄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2.村庄规划的方法和步骤:学习村庄规划的方法和技巧,了解村庄规划的步骤和程序,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村庄规划。

3.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学习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利用、交通规划、公共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掌握村庄规划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4.村庄规划实践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的村庄规划案例,了解村庄规划的实际应用和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讲解,向学生传授村庄规划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帮助学生建立村庄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框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村庄规划案例,让学生了解村庄规划的实际应用和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通过模拟村庄规划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适合学生水平的村庄规划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沾溪镇总归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

沾溪镇总归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

桃江县沾溪镇总体规划(2011—2030)说明书第一章现状概况及规划背景一、工作进展情况1、项目准备2011年9月桃江县沾溪镇人民政府委托湖南城市学院承担桃江县沾溪镇总体规划,由桃江县规划局提供技术咨询。

2、资料收集与现状踏勘2011年9月4日,湖南城市学院项目组完成现场踏勘、调研、资料收集,并召开座谈会,征求各部门有关领导和专家对沾溪镇城镇发展的意见。

3、总规初步方案阶段2011年9月8日,沾溪镇人民政府邀请桃江县建设局有关领导、专家,召集沾溪镇有关职能部门、村领导和全体班子成员听取了湖南城市学院项目组的方案汇报。

4、总规成果编制阶段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湖南城市学院项目组编制上报成果。

二、现状概况1、地理区位沾溪镇位于桃江县中部,距桃江县28公里,东与浮邱山乡相依,南与鸬鹚渡镇毗邻,西与大栗港镇交界,北与修山、三堂街两镇接壤,全镇总面积65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总人口2.74万人;山林面积6688公顷,森林覆盖率46.76%,绿化率达48.8%,其中林地3207公顷,竹林1893公顷,耕地1.9万亩,是一个山区农业乡。

沾溪镇政府距县城28公里,水路从沾溪河口顺资水而下经修山可直达县城。

两条乡级公路由赤光坪村、殷家洲村在山田村汇合后,与桃马线在17公里处相连,近30公里乡级公路正在硬化,殷家洲至山田村段有望在今年6月底全线通车,洋泉湾至山田村段年内可望开工。

2、人文历史沾溪镇由沾溪和伍家洲合并而成,辖29个村,1995年,29个村分别合并成沾溪村、伍家洲等10个村。

沾溪镇现辖10个村:洋泉湾3834人,伍家洲3024人,九螺坊2548人,泉水井1792人,双塘1914人,长田坊2224人,卫红3426人,沾溪3870人,杉木村2906人,白沙洲1974人;共计27482人。

3、自然环境(1)地形地貌沾溪镇属丘陵地区,基层岩主要为灰色薄层绢云母板岩、粉砂质板岩、砂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等组成。

某乡镇新农村规划设计说明书

某乡镇新农村规划设计说明书

**县**乡**镇新农村建设规划(2006-2016)一、现状概况**镇是**县**乡乡政府所在地,地处**县北端,距县城65公里,西与**头毗邻,北与**交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乡镇。

**镇总耕地面积423亩,主要农业产业有西瓜、果业、朝天椒、生猪等,特色产业有油茶、烤烟、养蜂等。

该组道路系统不完善,多为沙石土路起伏较大;**镇外围的电力、通讯设施较为齐全,电力、通讯已经全部通到地块内;地块内排水设施不完善,居住环境质量较差。

村民以引用山泉水为主,也有部分水井,饮水质量较好,自来水(山泉水)覆盖率是达35%。

区内现状建筑质量较差,全部为当地村民住房。

居住人口约为465人,有住户126户。

人均纯收入1300元左右,人均耕地0.93亩。

住房以土木、砖木结构为主,有少量的砖混结构,建筑层数以1层为主,少量为2层楼房。

特别是**镇内集市布置混乱,随意在主要道路边摆摊,而原有的**亭被废弃。

根据**镇实际情况,规划主要从解决**镇“脏、乱、差”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提高村民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重点改善集市的合理布置。

并逐步改善本区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从地理位置来看,该区远离市中心、周边交通便捷、景观资源丰富,是新农村建设的理想之地。

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3、《**县**乡城市总体规划》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5、《村镇规划标准》6、村小组理事会及村委会、乡政府的意见7、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三、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及总平面规划1)指导思想根据**镇的实际地形的不规整性、地形的多变性、场地竖向的起伏性,以及结合农村原有的自然特色。

**镇的规划设计应采取“统一规划、长期控制、分步实施”开发建设模式,将**镇现有的背山面水的建筑形式充分的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既舒适经济又具有农村特色的联排独院。

利用方格网式的道路形式将整个小组串联成一个即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有机的不可分割整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状概况(一)区位青义镇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城北郊区,幅员面积30 .6平方公里,共辖10个行政村、83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辖区总人口4.4万人。

绵江快速路和京昆高速绵广段穿境而过,并与高速路出入口相距仅两公里,交通便捷,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本规划区位于青义镇北部青羊村,绵江快速路西侧不到一公里;京昆高速绵广段从规划区西侧通过。

南部为龙溪·汉帝顿别墅区,北部为江油市九岭镇。

规划区通过一路况较良好道路与绵江公路相连,从空中俯瞰,整个规划区状似绵江经济走廊上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花。

(二)自然条件本规划区高程在m,总体属浅丘地区。

区域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中部有一坡度较大山脊,山脊两侧为向北、向西内凹的缓坡,东南部较平坦。

规划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终年风小,。

年平均气温16.3℃,年均降水量987毫米,相对湿度79%,日照充足,无霜期272天。

规划区内为浅丘地区,土壤以棕黄土壤为主,地下水资源丰富,有堰塘两座,无流动溪流。

(三)资源条件本规划区林业资源较多,以经济果树为主,低山森林植被为辅。

经济果树主要有樱桃、李树、梨树、柿子、枇杷、柑橘等;低山植被以柏木、桉树等为主,植被覆盖率高。

南部平缓地区有连片耕地,以旱地为主,多种植经济蔬菜。

(四)社会经济状况青羊村现在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其中耕地1104亩,发展果园经济,园地495亩,以及沿科大路、绵江公路西侧发展餐饮娱乐等部分商业,绵江公路东侧有部分私营工业,村域西部山坡有少量农家乐等形式餐饮娱乐经济。

2008年统计经济收入,乡村集体所得为1421元,农民经营所得84283元,从集体再分配收入9495元,所得总额93778元,人均所得5418元/人。

规划区内以果园经济为主,耕地所种植蔬菜多为自家食用。

目前有一以花卉培育为平台的休闲度假商业位于规划区内,且正在扩建中。

二新村现状分析及主要问题(一)建设条件现状及分析规划区内住宅建筑主要为农民自建住宅,多建于九十年代。

建筑多为经私自增高的3-4层小楼房,分布在东部和南部道路边,布局较为零散。

西北部有地震灾后安置房,为两层独栋小楼,但无人居住。

(二)现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分析规划区外围为一环状混凝土道路,南、西、北侧为两车道,东、东南侧为一车道,规划区内无建成公路,以田间小路为主。

西北部有一在建道路,已开挖出路基。

规划区内有电力电信、燃气、自来水等公共设施接入,村民也有使用罐装天然气、太阳能,供电线路均为440V和220V架空明线。

但规划区内无排污系统,污水、生活垃圾均为村民自行处理。

规划区内无医疗卫生设施,无教育机构,无文化体育休闲设施,村民就医、小孩上学均需到几百米外的青羊村街区。

仅在西南侧道路对面规划区外有一小卖部可供村民购物。

(三)现状村庄总体特点1,农宅点多面广,结构较松散2,农村产业职能单一,自给自足性强3,人口集聚度较低,且相对稳定4,对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依赖较大(四)村民关注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1,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大部分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人员中老年人劳动力文化素质低、观念落后,农村发展受到极大制约。

2,产业发展、村镇建设与生态环境、耕地之间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占地、拆迁问题等也多受村民关注。

3,缺乏比较成熟的新村建设经验借鉴,尤其是新村建设资金问题,需加大对农民的扶持与资金保障。

4,村民生活方式以传统耕作为主,耕地、果园较为分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农业产值不高,村民耕作多“靠天吃饭”。

5,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尚需完善,就医、教育问题需就近解决。

(五)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现状村民居住用地分散,用地不集约,人均建筑用地面积较大,建筑质量较差。

2,缺乏特别突出的自然资源条件,建设发展面临周边同区位资源条件与产业相似村镇的竞争。

3,产业发展面临土地支撑问题,人地矛盾突出,农业基础条件较差,“靠天吃饭”依然存在。

4,建设村民聚居点、配套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面临资金问题。

三规划总则(一)规划背景1,绵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30)》中明确提到,绵阳市城镇空间结构形成“一主两副、两带一轴,三个圈层”的空间结构;以绵阳中心城区为主中心,江油城区和三台城区为副中心。

两带为绵江(绵阳—江油)城镇带和绵三(绵阳—三台)城镇带;一轴为沿山生态旅游城镇发展轴。

三个圈层为核心层、紧密层和辐射层。

核心层即“绵江安”城镇核心发展区,由绵阳中心城区、江油城区、花亥镇区及周边城镇组成。

本规划区位于绵阳市中心城区北侧、绵江经济走廊节点,绵江快速路从规划区东侧经过,属于绵江城镇带与“绵江安城镇核心发展区”交汇点,经济区位优势越发明显。

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的推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中明确提出“国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给予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并积极提供物资、技术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条例也明确了国家各部门扶持灾区恢复重建的要求。

国家恢复重建规划中也明确提出适度扩大成德绵中心城市的规模。

这为绵阳市积极争取国家政策,促进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也为涪城区青义镇的灾后重建和快速发展带来了国家政策上的机遇。

3,涪城区“三产富区”发展战略涪城区委、区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区、工业强区、三产富区”的发展战略,这给青义镇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规划指导思想1,产业发展与新村建设互动本规划区建设应以产业发展为先导,结合农村土地整理、农村宅基地归并,建设农村新型社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

应以适宜地方产业分布和劳作半径的新村为载体,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等途径,对土地及产业进行规模化经营,释放出农村土地最大的产能,从而实现产业发展与新村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

2,生态环境保护与新村建设协调本规划区建设应以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为前提,布置在现状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基础上,通过整治、拆并等措施,进行新村布局及建设。

3,因地制宜,确定新村建设模式应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貌形态的分布特征和现状聚居情况,以农村集中居住区为主,多种模式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4,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应以新村建设为载体,建设覆盖全规划区的农村道路体系。

通过采取水库水、山泉水、地下水和城市自来水相结合的农村自来水供应方式;积极引入小型生态污水处理方法、小型集中沼气工程技术等措施,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规划原则1、规划应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坚持一切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坚持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农民主体、市场推动的原则,以改善农村最急需、最直接、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逐步完善各类基础设施。

2、规划要始终坚持以发展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为宗旨的原则,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农业生产力布局统筹规划新村(聚集点)空间布局和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3、规划应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资源的原则,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县(市)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严格控制新村(聚集点)用地规模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4、规划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充分利用本地的地理优势和地方建筑材料,注意保护历史文化和山水田园风貌,塑造自然和谐的新农村建设特色。

5、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和要求,把满足农民生活、生产和发展需要作为规划的出发点。

(四)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1)2、《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3、《四川省县域新村建设规划编制办法》4、《四川省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导则(试行)》5、《绵阳市涪城区青义镇总体规划》(2008-2020)6、《绵阳市青义镇青羊村建设规划》(五)规划期限2013——2015年(六)规划范围本规划区位于青义镇青羊村西部,西南科技大学北侧。

规划区面积25.6公顷,规划人口600人。

四新村(聚集点)定位与规模(一)新村(聚集点)发展性质与定位青义镇青羊村新村为农林综合服务型新村。

规划建设成为绵阳市城市北部重要的乡村休闲观光旅游区,以及西南科技大学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二)新村(聚集点)建设标准根据耕地水平和聚居方式不同,农村新型社区的人均综合用地以非耕地为主建设的村庄,人均综合用地指标80—100㎡;对以占用耕地建设为主或人均耕地面积为0.7亩以下的村庄,人均综合用地指标为60—80㎡,并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

人均宅基地面积30㎡/人左右。

(三)发展规模规划新村为中型新村,人口规模600人,居住点建设用地57900㎡,人均建设用地96.5㎡/人,人均建筑用地面积㎡。

五用地布局规划(一)布局结构规划区范围内充分尊重地形,形成东西两大片区,东部为居住片区,西部为产业片区。

布局结构为“两轴五片”。

“两轴”为规划区内斜向交叉的两条交通主轴线,“五片”为依地形、交通轴划分的五个功能片区:规划区东南侧较平坦开阔,且靠近规划区主要对外经济方向,规划为居住中心功能区;中部偏东为较缓和坡地,规划为保留耕地经济区,作农民自留地耕作;南部片区为较缓和坡地,规划为复合型农家休闲经济区,主营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经济;西部片区为阶梯状台地,规划保留并发展原有花卉培育基地;北部片区为较陡峭山地,规划为集中果园经济区。

(二)用地布局规划1,农宅用地布局本着节约用地的宗旨,规划聚居点主要在原有居民点基础之上,并占用少量耕地。

公共建筑布置在较大组团中部,方便整个聚居点居民使用。

2,公共设施配套布局1,影响因素:类型与规模,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地域环境和风俗习惯,地方政策规定等。

2,选址原则: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经济适用3,本规划新村为中型新村,考虑主要经济及人流方向为东南向,公共设施布置在东南部聚居点中部交通轴线上。

规划配建便利店、幼儿园、卫生站、社区管理用房、垃圾收集点等。

4,公共建筑统计:六建筑平面布局规划(一)建筑选型与风貌控制意象1,建筑选型户型选择满足村民生产生活功能的需要,力求布局紧凑,以实现保护耕地的目的。

前庭后院,重视虚实结合,将传统民居的代表性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手法相结合,突出了建筑简洁美观大方,又避免了立面呆板重复。

同时,根据住户人数的不同,提供了不同的户型选择,以适应多方面的需求。

规划区内规划了两种户型,以满足农民对居住环境在舒适、健康、安全、美观等方面的需求为出发点,建设新型的生态农村住宅。

2,风貌控制意象(1)风貌控制原则①规划区内建筑的形式、色彩、尺度应与规划区周边居民点风貌相协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