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强化、惩罚、消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来的行为
行为的结果 刺激物的出现 刺激物的移除
未来行为 被加强
正强化
负强化
未来行为 被削弱
正惩罚
负惩罚
第二节 惩罚物的分类与选择
一、体罚
二、斥责
三、矫枉过正
过度补偿
积极练习
四、体力劳动
五、惩罚物的选择
第三节 惩罚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一、惩罚的特点 1.立即性 2.情境性 3.复原性
补充:外部奖赏的负作用
大量实验证明,即使是奖赏,处理得不好, 也会带来负作用——降低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一位校长说:“对学习结果给以奖赏,似乎告 诉学生学习结果本身的价值还不够大!”
“过当效应”
(overjustification effect)
费斯廷格在一项实验中让学生完成一项十分枯燥乏味的 任务。给以一部分学生较高的报酬,而另一些则没有得 到报酬。结果有报酬的学生认为这项任务十分乏味,而 无报酬的学生反而认为这项任务更有趣一些。奖赏或报 酬影响内在兴趣的现象被称为“过当效应” 。
间歇强化(部分强化) 在行为巩固阶段使用
第二节 强化物的类型与选择
一、消费型强化物
二、社会性强化物
三、活动性强化物
四、反馈性强化物
五、强化物的选择
活动观察、事件调查
普里马克法则(Premack Principle)
将个体高发生率的行为(个体更愿意从事的 行为)的机会作为一个低发生率的行为(个 体不太喜欢的行为)的结果,称之为普里马 克法则
第三节 惩罚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二、影响惩罚效果的因素
1.一致性 2.延缓性 3.连续性 4.变化性 5. 时机 6. 机体的先前状态 7. 对替代行为的强化
第四节 正惩罚的使用
一、正惩罚的副作用 不良情绪和攻击行为 逃避和回避情境 模仿惩罚 惩罚成瘾 惩罚升级 施罚者的心理困扰
期间再出现问题行为再短时延长 (问题行为不能在隔离结束时再出现,否则
会强化问题行为)
隔离结束后,解释原因
隔离的有效运用
负强化和自动化强化不适用隔离 考虑隔离的可行性: 代理人有能力成功实施程序,物理环境有
助于程序实施,隔离才可行;有无合适的房 间或区域供罚时隔离。 被隔离不能接触强化物,保证绝对安全: 考虑隔离房间内设施的安全性; 在观察期间防止自伤。
第五节 负惩罚的使用
一、含义与类型 除去积极刺激 隔离:强化暂停、强化出局 暂停活动 暂离情境 反应代价:剥夺部分强化物
二、隔离技术的使用
一旦发生问题行为,有一段时间失去了正强 化的机会,使问题行为未来发生的可能性减 少。从正强化时隔离。
类型: 1.排斥性隔离:当事者必须离开出现问
父母的关注
撑开雨伞
不会被雨淋
打开抽油烟机
把油烟从厨房中抽走
向朋友问习题答案 朋友提供正确答案
某学生坐在座位上 老师对他微笑并表扬
员工组装自行车
员工挣到钱
二、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
对比一下:
正性强化
负性强化
行为发生
行为发生
伴随行为出现刺激的增加
伴随行为出现刺激的消除
或刺激强度的增加
或刺激强度的降低
案例1--解答
当芳芳采取问题行为时,她的父母要走到她 面前跟她平静地说“芳芳,因为你哭闹还扔 东西,所以你必须坐在这张椅子上”,并指 着另一个房间的椅子,然后用手拉着芳芳走 到椅子边并远离她的姐妹。
她的父母要让她坐在椅子上,自己则站在一 旁,但不理睬她。
案例1--解答
家长故意不理睬芳芳任何进一步的捣乱、哭 闹或争辩。
第三节 强化的程序及特点
定比例(FR) 变比例(VR) 定时距间隔(FI) 变时距间隔(VI)
正确区分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例子
正性强化 孩子哭闹(父母的关注是积极强化物)(停止哭闹
是父母在孩子哭闹时提供关注行为的负性强化) 向朋友问习题的答案(朋友在其问问题时提供正确
答案) 某学生坐在座位上(老师的微笑和表扬是积极强化
题行为的场所,到另一个得不到对该问题强 化的环境中。
2.非排斥性隔离:当事者可以离开强化 活动或相互作用,但同时仍然留在相应的场 所内,他的存在不会打扰环境中的其他人。
3.用隔离同时进行强化
隔离可以减少问题行为 在使用隔离时,应使用差别强化。 差别强化增加替代行为而取代问题行为。 如没有差别强化,问题行为会出现单纯减少,
两分钟后,如果芳芳能够安静下来,家长会 让她回去玩。
每当芳芳和她的姐妹兄弟一起玩的时候,家 长应该定时地过去看看,夸他们几句。
案例1--解答
另一种选择:家长也可以用警告进行隔离。 家长会说:“芳芳,如果你再哭闹,就不得
不坐到隔离席上。” 如果芳芳马上不哭了,就可以免于处罚。 如果不听,就按照上述办法实施隔离。
案例2
丽丽患有精神发育障碍症,和12个孩子一起在特 殊教育班上课。有老师和起助手对这些学生进行小 组的一对一的教学进程管理。丽丽的问题是攻击行 为:拽别的头发。
你被老师请来做咨询。你经过在教室里的几天观察, 注意到老师和助手很少表扬学生或提供其他形式的 强化,每次丽丽犯错都受到训斥并被罚坐在一张椅 子上,但这没有减少拽头发的行为。
五、影响行为强化效果的因素
直接性 一致性 机体的先前状态 数量与品质 个体差异
有效运用正强化的原则
正确选择目标行为 正确选择强化物 正确实施正强化 争取配合 及时强化 提出具体要求 物质结合精神奖励 少量、控制 强化后勿批评和要求
负强化的基本过程
1.逃避反应 行为的发生导致了已经存在的一个负性刺激 的终止。(以某种行为来防止负性刺激,从 而强化行为)
二、惩罚的类型
正惩罚(普里马克原理) 负惩罚 无条件惩罚 条件惩罚
三、行为强化和惩罚的对比
1.二者的联系 这两个原理都有以下两个定义特征:
(1)在行为之后跟随着一个后果 (2)这个后果对将来该行为的发生与否产生影响 2.二者的区别
强化使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增加,而惩罚使行 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
强化与惩罚的功能关系
四、条件强化物和非条件强化物
非条件强化物(基础强化物) 自然的正性和负性刺激物
条件强化物(次级强化物) 通过与一个非条件强化物或者一个确定的条件 强化物配合,变成确定的强化刺激的中性刺激 物(目前不具有强化刺激功能的刺激物,即不 影响所跟随的行为)
当条件强化物与多种其他强化物配对使用时称为泛化条 件强化物。
导致行为增强
导致行为增强
(正性刺激)
(负性刺激)
本质区别是行为结果的本质不一样
无条件强化与条件性强化
无条件强化(原始强化) 无条件强化物 无条件惩罚物 条件性强化(次级强化) 条件强化物 概括性强化物(代币) 强化价值巨大、强化价值长久
连续强化与间歇强化
连续强化 在行为获得阶段进行
物) 员工组装自行车(钱是员工组装自行车的积极强化
物)
正确区分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例子
负性强化 撑开雨伞(不会被雨淋,移除不良刺激) 打开抽油烟机(把油烟从厨房中抽走) 放置锡纸(消除模糊图像)(正性强化:产生了
清晰的图像) 孩子发脾气行为的终止强化母亲给糖果的行为
(负性强化) 妈妈给糖果正性强化儿童的发脾气行为
而未受奖赏的指导老师能创造一个更好的 学习气氛,取得更优成果。
有效奖励的条件
突出内在兴趣而不是外部奖励。 奖励与效绩的挂勾。
如果因为做了某件事就获取奖励,那 么内在兴趣会受到影响。此时,人更可能选择 较简单的任务,活动积极但质量低下,更多刻 板定型而较少创造性和灵活性。例如教师的 “课时费”和学生的“交作文” 。 外部奖励是肯定成绩而不是限制人的行为。
受的; 家长必须接受才能实施隔离。
案例1
有一个家庭的3个孩子,分别是4岁、5岁和6 岁,他们经常在一起玩。当其中的一个如芳 芳,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或别的孩子玩她最喜 欢的玩具时,她就会大发脾气。她又哭又闹, 命令别的孩子照她说的做或者拿回她的玩具, 有的时候会因此把玩具乱扔。结果是要么达 到目的,要么是父母出面解决争端,孩子们 才能继续玩。试述你如何教芳芳的父母使用 罚时出局?
在一项研究中(Greene, 1976)让学生从事一项喜欢 的数学活动(如设计几何图形),依据他们活动的时间 长短进行奖励。奖励结束后,学生可以自愿再活动下去, 但没有奖励了。此时,和无奖励的对比组相比,受奖励 的学生再持续活动下去的时间明显更少。
奖励对教师的影响
奖赏指导教师而不是学生,结果会使指导 教师变得爱批评、不耐心、爱发命令,他 们的学生会出现更多的学习上的错误。
2.回避反应 警告刺激标志着负性刺激的出现,当警告刺激 出现时,个体从事某种防止行为。
行为强化程序
行为受到强化的过程及详细情况即行为强化程序。 行为强化程序向人们说明了强化刺激是跟随每个 反应还是只跟随部分反应出现。行为强化程序可 分为两种。 连续行为强化——行为形成 间歇行为强化程序——行为维持
隔离的有效运用
必须防止在罚时未结束之前从禁闭室离开。 避免争斗,否则会起强化作用,减弱效果。 家长不能防止孩子从隔离逃脱或避免强化 的争斗,不能使用隔离。
保证没有社会互动
必须平静,没有任何情绪反应; 不能对当事人有社会性的相互作用。
隔离的有效运用
隔离时限5分钟左右(1-10分钟)。 实施者必须了解特征和操作 确定程序在具体的治疗环境中是可以接
厌恶刺激和厌恶活动的承受,积极刺激或 积极活动的撤离
惩罚的定义同样具有三个部分:
(1)一个具体的行为发生了
(2)这个行为之后立刻跟着一个结果
(3)于是,将来这个行为不太可能再次发生
如: 反应
后果
对老奶奶不礼貌
被家长批评
结果:以后不太可能对老奶奶不礼貌。
2.关于惩罚两种情况
——承受惩罚物 ——撤除享用物 3.关于惩罚的普遍误解 判断惩罚物:是否消极、是否具有厌恶的特 性,是否导致行为概率下降 下降是暂时还是永久
因为能力强而给以奖励,会促进内在 兴趣;如果为了控制别人的行为,或依据是不 是“听话”来给以奖励,就会损害内在动机。
有效运用负强化原则
优先选择回避 使用回避前,需借助逃避建立目标行为 使用强力强化物 慎重使用 结合正强化
第六章 惩罚
第一节 惩罚的定义与类型
1.惩罚的原理和定义 惩罚的原理:如果一个行为发生后,带 来的直接结果令人不快,那么这种行 为将来不太可能被重复。
第五章 行 为 强 化
第一节 行为强化的定义与类型
行为被紧随其出现的直接结果加强的过程。 (一个行为被加强时,它就更可能在将来再
次出现) 通过行为强化过程得到增强的行为称为操作
性行为。 强化物:增强了操作性行为的结果。
行为强化的例子
注意区分操作性行为和强化物。
操作性行为
强化物
孩子的Biblioteka Baidu闹
二、正惩罚的误用
惩罚良性行为 等同于体罚 孤立使用斥责 延缓实施惩罚 滥用惩罚 惩罚过于轻微
三、正惩罚的有效运用
选择目标行为 选择惩罚物 做好惩罚准备 科学实施惩罚 安全结束
实施惩罚
及时 平静 连续 尽早 惩罚不良与强化替代行为结合 惩罚问题行为不能伴有强化 变化 公平
结束程序后会重复出现。
隔离的特点
特点:适合与不适合、有效性 适合: 由社会性的或有形的正性强化物维持的问
题行为; 环境必须包括正性强化活动或相互作用。 不适合: 负性强化或感官刺激(自动强化)维持的
问题行为。
隔离的步骤
选择无聊的地方做隔离室 向孩子讲解隔离法,等待目标行为出现 问题行为发生后,立即隔离 设置隔离时间,注意隔离时间长短
案例2-解答
一旦经常给予表扬和别的强化物后,老师就可 以实施隔离了。
当丽丽攻击同学时,老师会说,“不准拽头 发”,把他带到教室外,让他坐在椅子上。
老师让丽丽在椅子上待着但不与他有相互作用, 别的同学会继续上课并得到表扬和强化。
两分钟后,老师会允许丽丽重新上课并继续得 到正强化物。
案例3
玛丽才5岁,她形成的一种问题行为是不理睬妈妈的要求 继续玩或看电视。如,当妈妈让她进来洗手时,她故意 不做声或说“过一会儿”,然后继续荡秋千。直到妈妈 反复说十几次后才会按要求去做。为了减少玛丽的不顺 从行为,妈妈指定了一个隔离程序。
你将给老师的指导,使教室平常的情境增强强化行 为。并讲述在此基础上老师如何对丽丽的攻击行为 实施差别强化和隔离?
案例2-解答
对丽丽使用隔离,事发现场必须得到强化。 要做到这一点,当学生着手完成任务,注意听
讲和正确答出练习题时,老师应当给予表扬。 老师还可以偶尔使用强化物如贴画,小饰品或
食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