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和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比较
陈鹤琴教育思想简析
陈鹤琴教育思想简析1919年“五四”运动后,陈鹤琴离美回国,任南京高师教授。
可以说,整个现代中国学前教育领域的所有开创性工作,几乎都是由他着手完成的。
即便是现在,当我们探讨学前教育领域内的任何重大问题时,总是能在陈鹤琴先生的著作里找到相关的论述。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数十年,但丝毫看不出这些论述的陈旧迹象,倒更像一盏盏明灯,照映着我们当下的工作。
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是他所有新教育实践的结果。
他的足迹所到的每一个地方,都在为这个体系添砖加瓦,使之日臻完善。
笔者认为这个体系有三层结构,即先生的儿童观、教育观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活教育”理论。
另外,在1919—1949年的背景下,陈鹤琴先生也非孤军奋战。
他的思想体系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也有与之并肩作战的同仁,他们共同构筑了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基石。
一、儿童不是“小人”——陈鹤琴的儿童观(一)传统儿童观的谬误从陈鹤琴先生的经历来看,他对中外教育都有切身的体会,因而对不同时空背景下教育所预设的对儿童的看法也有相当的了解。
尤其是通过国内新式学堂与传统私塾的对比和西方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对比,陈鹤琴认为我国传统教育“它的弱点太多,它的组织,它的内容,太不适应现代的情形了。
”(《陈鹤琴全集·第六卷》P535,以下只标卷数及页码)究其根源,当然是传统社会对儿童的看法使然。
陈鹤琴说,“常人对于儿童的观念之误谬,以为儿童是与成人一样的,儿童的各种本性本能都同成人一色的,所不同的,就是儿童的身体比成人小些罢了。
……我们为什么叫儿童穿起长衫来?为什么称儿童叫‘小人’?为什么不准他游戏?为什么迫他一举一动要像我们成人一样?这岂不是明明证实我们以为儿童同成人一样的观念么?”(一卷,P1)应该说,在“五四”之后,对旧儿童观的批判,陈鹤琴虽不是最猛烈的,但他是站在专业者的立场上,理性地剖析旧儿童观的缺陷。
更重要的是,他在批判之后,还有建设。
(二)儿童心理之研究他首先开始了对儿童心理的研究,这在当时国内是绝无仅有的,使人们对儿童的认识第一次有了科学的依据。
陈鹤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五)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陈鹤琴是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他一生致力于从中国国情出发,学习和引进西方教育思想和方法,建设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
1.幼儿教育和儿童教育探索(“教活书”、“教书活”、“活教书”)1919年9月,陈鹤琴任南京高师,授教育学、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
在此期间,通过对长子陈一鸣的追踪研究,探索中国儿童心理发展及教育规律,同时创办了第一所实验幼稚园——鼓楼幼稚园。
2.“活教育”实验1941年,陈鹤琴创办了《活教育》杂志,标志着“活教育”理论的形成和“活教育”运动的开始。
3.“活教育”理论体系(1)“活教育”的目的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具体内涵如下:①做人:这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义的目的,是人区别与动物所在;②做中国人:意味着要爱护这块生养自己的土地,爱自己国家的历史,爱自己的同胞,体现了民族性;③做现代中国人:对于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提出了5个方面的要求: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能够合作,要服务;(2)“活教育”的课程论①在“活教育”课程的本质方面,陈鹤琴主张以活动课程为主,反对分科课程。
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
同时,陈鹤琴也并未强调经验、否定书本;②在“活教育”课程内容方面,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让学生直接进行学习。
③在“活教育”课程的分类方面,陈鹤琴把课程分为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5种活动;④按照“五指活动”的设想儿童活动代替课堂教学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它追求的是完整的儿童生活,而以“五指活动”做比喻,是因为这五种活动犹如一只手的五根指头,是相连的整体。
(3)“活教育”的教学论①“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活教育”教学论的出发点。
②“活教育”教学的步骤: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批评研讨。
教育家陈鹤琴的个人经历及思想小结
教育家陈鹤琴的个人经历及思想小结陈鹤琴,是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思想家及心理学家,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曾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东南大学担任教授,后担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和南京师范学院校长。
陈鹤琴在学前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更有《家庭教育》、《儿童心理之研究》等作品流传于世。
他为我国学前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陈鹤琴,生于浙江上虞县百官镇。
与文学家鲁迅的经历颇为相似,陈鹤琴本为医学专业,后认为“医生是医病的,我是要医人的”,便弃医从“教”,将教育事业认定为其一生的奋斗志向。
在霍布金斯大学读书期间,陈鹤琴用三年的时间爬罗剔抉,参互考寻,广泛学习并深入了解学前教育相关知识。
在学习研究教育法的过程中,陈鹤琴对实验考察和启发式教育方式感受颇深,有其独到见解。
为了践行自己的教育方法,陈鹤琴以其长子陈一鸣为对象,进行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观察和实验,连续跟踪记录了808天,最终写成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这也是中国第一部儿童心理学教科书。
1940年3月,陈鹤琴先生在赴重庆参加国民教育会议途中,给桂林中山学校题词“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其力求避免传统的“死”教育,希望孩子们能够从生活中、自然中,通过亲身的体验活动来寻求成长的活力和营养。
正是在这种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思考当中,陈鹤琴的教育思想逐步得以完善并进一步确定实施了“活教育”的三大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可以说,这三大目标是在通过广泛吸收和改进现有教育的基础上提出的,这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在教育史的广泛学习当中,我们不难发现陈鹤琴先生与陶行知先生在教育理论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不仅是受限于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与实际国情,还源于他们出国留学期间都曾被教育学家杜威给予了诸多指导。
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摘要:新课程的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自由度巨大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很好地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深入挖掘教材,使教学立足于现有水平,挑战潜在水平,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作者通过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从整体把握、适度加工、教后反思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陶行知教育思想整体把握适度加工教后反思陶行知认为,“以教人者教己”[1],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地格外明白了[2]。
由此可见,学会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是教师走上讲台的第一要务。
教师只有准确地理解了教材的宗旨,领会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在课堂上“晓之以理,授之以方”,否则会“误人子弟,未尽到社会责任”。
我通过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钻研小学数学教材颇有启发,仅列举几个实例以抛砖引玉。
一、整体把握“整体”这个概念,在陶行知的著作中是经常出现的,如他把社会看为一个整体,把教育与生活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整体性或称整合性,是当代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
在课程上强调整体优化,由分化走向综合;在教学方法上则要求整体设计,与之相配合[3]。
因此,我们在钻研教材时首先要从整体上入手。
(一)整体把握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编排体系。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同一原理会在不同阶段的教材中反复出现,只是抽象概括的程度不同,从而呈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如关于“角”的知识,二年级下册中出现了,四年级上册中也出现了,但二年级时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角,四年级时则用文字描述了角的概念,要求学生不仅认识角,还要知道角的大小,掌握角的分类,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的度数画角。
布鲁纳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经历着动作式表征、映象式表征和符号式表征三个阶段。
他说:“任何学科都能够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儿童。
”因此,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就要通过大量的实物、用纸折一折等方式来让他们认识角;四年级时则通过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来揭示角的概念,从而理解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
陈鹤琴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课件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强调了幼儿教育的社会功能,推动了幼儿教育与社会生活 的紧密结合。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后来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 对于素质教育的推广和实践。
对当代学前教育的启示
教育理念
陈鹤琴和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都强调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身心发 展规律和个性特点,注重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对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教学方法
他们的教育思想都提倡通过游戏、活动和实践来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这为当代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 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当代学前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性和活动性,让幼儿在游戏和实践中学习和成 长。
04
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多元化发展方向是指学前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而是向着更 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孩子的个 性差异,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特 长和兴趣,培养其自信心和创造
力。
同时,也需要引导孩子逐渐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促进其全面发展。
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性 格、习惯和价值观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学前教育机构应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制 定教育计划,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指导,帮助家长 更好地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引导家 长正确认识和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提高家庭教育的 质量。
05
陈鹤琴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应 用
教资证(幼儿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三)
教资证(幼儿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三)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陈鹤琴对幼儿园惩罚所持的观点是()。
A.坚决反对B.表示理解并支持C.可以偶尔使用D.在规定的原则下使用ABCD正确答案:B2.2001年9月,我国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确定的“五领域课程”内容包括的五个方面是()。
A.体育、艺术、语言、常识、社会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C.体育、德育、艺术、科学、社会D.健康、计算、社会、科学、艺术ABCD正确答案:B3.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由独自搭建发展为能与同伴联合搭建,主要反映了游戏中幼儿()。
A.运用材料的水平B.确定游戏主题的水平C.社会性发展的水平D.建构形式发展的水平ABCD正确答案:C4.幼儿园内部环境包括()。
A.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B.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C.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D.客观环境与主观环境ABCD正确答案:A5.对过生日儿童家访属于()。
A.定期家访B.情感性家访C.新生家访D.问题儿童的重点家访ABCD正确答案:B6.教案是一个()的具体计划,它阐明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标等。
A.教学目标B.课程标准C.教学内容D.教学活动ABCD正确答案:D7.幼儿天生就充满了好奇,不断探索外部世界。
这说明幼儿是()。
A.自然成熟的个体B.自主建构的个体C.依赖环境的个体D.人为塑造的个体ABCD正确答案:B8.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幼儿的成长中,特别是精神的成长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能增强其爱国的情感、对周围环境的了解等,幼儿园充分利用这一点是发挥了()。
A.社区文化的教育性B.社区环境的教育性C.社区资源的文化性D.社区环境的文化性ABCD正确答案:B9.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
A.学习B.游戏C.看书D.识字ABCD正确答案:B二、判断题(共4题,共4分)10.1979年,联合国发起了“国际儿童年”。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11.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就是要求教师根据幼儿的意愿安排教育活动。
6.陶行知、陈鹤琴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合川县古圣寺创办了主 要招收难童入学的育才学校。
陶行知.mp4
1946年1月,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并任校长。4 月,回到上海,在他生命的最后100天,他 在工厂、学校、机关、广场发表演讲100余 次。 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 不幸逝世于上海。
主要贡献
×)
原始社会的幼儿教育没有阶级性,每个幼儿受到的教育是平等的。
4、幼师生只要能唱会跳、能弹会画就行,学不学幼儿教育学 无所谓的。( )
×
5、幼儿教育学实际上是幼儿教育经验的科学总结,有了多年 幼儿教育实践经验的人未必要学习幼儿教育学。( )
×
6、幼儿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就是教给幼儿知识。 ( )
(三)陶行知(1891—1946)
1、开拓农村幼儿教育事业 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 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2、重视幼儿教育 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4、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5、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头 脑、双手、嘴、空间、时间
(四)陈鹤琴(1892—1982)
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 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4、1981年10月,我国教育部颁布了( C
A、《幼儿园工作规定》 C、《幼儿园教育纲要》
)
B、《幼儿园管理条例》
二、填空题 ”,他特别创设了一
1、福禄培尔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 恩物 种玩具称为“ ”让幼儿来学习。
2、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清政府在湖北 武昌创办的 湖北幼稚园 。1904年改为武昌蒙养院。 、 、
陈鹤琴生平
陈鹤琴1892年3月生于浙江上虞县百官镇。 1911年2月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同年秋考 入清华学校。 1914年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就读于霍普金 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师 范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1919年8月回国。 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1923年任 东南大学教授,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
5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课程的内容——五指活动
陈鹤琴认为,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以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 展为目标,创造性地提出了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
健康: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政治常识等; 科学:植物之培养、动物之饲养、自然现象的研讨、当地自然环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一要有强健的身体 二要有建设的能力 三要有创造的能力 四要有合作的态度 五要有服务的精神
强调做人的教育
2.“活教育”的课程论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强调活教育的本质
“书本上的知识是间接的,是死的,而大自然、大社会才 是真正的活教材,活教育就是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 点,让学生去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
陈鹤琴认为: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使儿童 与外界事物接触,极大地丰富他们的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 逐渐了解自己所生活的世界。
教育建议:第一, 做父母的应有良好的设备使小孩子得着充分的运 动; 第二, 做父母的应有适宜的伴侣使小孩子得着优美的影响。
2.好模仿
陈鹤琴认为:处于成长期的儿童不成熟,爱学习,好模仿。这是 人的一种本能行为,也是儿童社会学习和身心成长的一种重要方 式。
一 、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动
• 1914年—1919年赴美留学,先后在霍布金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文学 学士学位和教育学硕士学位。
• 1920年起,以长子陈一鸣为对象,进行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和实验,共808天, 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同时又以其子女为对象,完成《家庭教育》
• 1923年,在自家客厅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 其实验成果作为《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基础。
教学原则
《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十七条教学原则 陈鹤琴把以上教学原则综合概括为“活动性原则”“儿童
陶行知和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比较
陶行知和陈鹤琴的教育思想的比较自1903年中国第一个公共的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以来,中国的学前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学前教育专家。
陶行知和陈鹤琴就是其中的两位优秀教育家,他们在积极学习和吸取外国优秀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教育情况,经过不断的探索,提出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的学前教育思想。
下面我就对两位教育家思想的异同进行一些比较。
(一)相同之处1.都主张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教育陶行知在《创建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指出,当前中国的幼稚园有3中大病: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
他指出,应该把我国的幼稚园改革成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儿园。
陶行知也为这一目标努力了一生。
陈鹤琴认为中国当时的幼儿园全是美式化的,所以要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幼儿园,真正以中国儿童为中心的幼儿园。
2.都主张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陶行知提出为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先建立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创造力的基础。
陈鹤琴认为,幼稚园应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所以说,习惯是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的。
3.都反对传统教育中的“读死书,死读书”的观点陶行知坚决反对没有“生活为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陶行知还把“传统教育”称作“吃人教育”。
他主张把旧传统教育中的“字纸篓,死读书,死教书”的教学方法转为着重培养学生的活的能力的轨道上来。
陈鹤琴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教育课程中的教材内容是一成不变的,而且与实际生活相差甚远,所以要改变。
(二)不同之处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与陈鹤琴的“活教育”关于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在很多场合表达过其含义。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生活即教育”的主旨包括:生活是教育的目的,它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应的教育,两者相伴而生,教育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而生活也时时刻刻需要教育。
杜威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 陈鹤琴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教育家,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为中国探索民族教育的新路。他的教育思 想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教育思想,而”生活教育“思想则贯穿始终。
晓庄学校
生活教育实践
山海工学团
小先生制
论述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它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 面的主张,深刻反映了陶行知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
“生活教育思想体系”
生活活是教育的中心
教育和生活是同一回事,是同一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 教育要在生活中进行,其方法和内容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
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都由生活所决定, 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向上,天天往好的路上走。
社会即学校
教育者先教自己,学到知识就要去教别人
真正了解学生
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
即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教服务于学,教与学服务于生活需要 概述
尊重儿童的人格与权利
提出“创造的儿童教育”,帮助儿童生长和培养创造力 解放儿童脑、手、眼、嘴、时间、空间的广大解放
类比陈鹤琴的“活教育” (儿童教育)
因材施教
重视儿童的身体教育
1.儿童健康活动 2.儿童社会活动 3.儿童自然活动 4.儿童文学活动 5.儿童艺术活动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做“是学习 的基础,也是”活教育“的出发点,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在活 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取。
“活教育”的教学论
特点
强调“做”为基础,确立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儿童自己 去做、思考、发现,是激发学生主体性的最有效手段。
活教育体系
陈鹤琴是我国近代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创者,研究总结儿童生理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去教养儿童,认为家庭 对幼儿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影响极大。提出“教师如何”“教活书,活教 书,教书活”学生如何“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总结自己以往教 育实践和思想的基础上,主张“活教育”。
陶行知和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
陈鹤琴 的幼儿 教育理 论和实 践
反对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儿教育,提倡 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
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幼儿园课程理论
第二节 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幼儿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一)陶行知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 汉族,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 (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中 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 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 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 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 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 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 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 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 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 《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 《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 行知诗歌集》。
教育的因袭旧法、脱离 ——“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
生活、死读书本,便立 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志改革旧教育、创造新
教育。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
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活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教 育 的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三 大 目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标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 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陈鹤琴有关课程·教材·教法的理论详见教材38-39页。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
反对殖 民地半 封建的 幼儿教 育,提 倡适合 中国国 情的中 国化幼 儿教育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思想总结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思想总结2016年辽宁教招大部分考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需要看考试公告,查看最新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资讯。
辽宁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辽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通过对全国各地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的分析,近几年对教育家思想或主张的考查越来越多。
由于涉及到的人物比较多,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又属于难点,所以在考试中失分较多。
本文将为大家梳理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的一些重要思想,以期给大家更多的帮助。
下面就为大家一一梳理在考试中常出现的重要人物:一、蔡元培的教育思想1、五育并举: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2、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改革北大:A.改变学生的观念B.整顿教师队伍C.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D.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3、最早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4、毛泽东评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5、教育独立论:经费独立、行政独立、学术内容独立、宗教独立。
6、蔡元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造就“完全人格”。
7、名言:(1)“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2)“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
(3)“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4)“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蔡元培的思想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属于高频考点。
其中,五育并举、改革北大、教育独立论以及名言等内容以多选题形式备考,毛泽东的评价以及教育的最终目的可以做单选题的备考。
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1、生活即教育2、社会即学校3、教学做合一4、乡村师范学校:创立晓庄学校;创办小先生制;创办育才学校。
5、毛泽东评他为:“伟大的人民艺术家”;宋庆龄称之为:“万世师表”。
6、名言:(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我们生活中两位最伟大的教师:一位是老百姓,一位是孩子。
陶行知的思想在考试中涉及不多,一般会与杜威的教育思想对比考查。
中外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简介
中外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简介一、陶行知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形成“生活教育”的思想体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
“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
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社会即学校”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
陶行知认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陶行知的教育智慧抗日战争期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把“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在培养“人才幼苗”的实践中。
育才学校择优选拔有特殊才能的优秀儿童,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条件聘请大批专家学者担任教师。
校内不仅教学生文化课,还努力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陶行知又派学生戴爱莲等人到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学习《兄妹开荒》等秧歌剧,在校内组织演出。
他还倡导学习“南泥湾精神”,带领师生开荒30亩,建立了育才农场。
这种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引人瞩目的创举,使陶行知独特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誉满中外。
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
[中学]中国古代教育家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家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一、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有哪些积极的见解?答:1他批评当时的儿童教育存在三大弊端:重机械记忆,不重启发思维;重消极防范,不重积极诱导;普遍采用体罚,摧残儿童的身心。
2他从快乐是人心之本的观点出发,主张教育儿童要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培养其"乐学"的情绪。
3他主张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要导之以礼"."讽之读书"。
"开其知觉".使儿童德、智、体、美均衡发展。
4他强调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使儿童每天的活动有一定的次序,动静交错,学有余力。
二、康有为的儿童教育思想有哪些?答:《大同书》,儿童接受社会的公教,母亲入人本院接受胎教,出生后进入育婴远、小学院、中学院接受系统的教育。
环境良好,设置符合年龄的教育设施,严格挑选教师,精心安排课程内容。
三、梁启超的儿童教育思想答:重视儿童教育,主张国家实施强制的义务教育。
1、传统儿童教育的弊端(1)教师不懂教育规律,教学内容狭窄(2)体罚盛行(3)不懂张弛有度2、主张:(1)教师要引导儿童善悟而非强记(2)教学要循序渐进。
(3)论述7种教材:识字、文法、歌诀、问答、说部、门径、名物(字典)(4)规定8-12岁课程表,中西兼学(5)德体智相结合(6)反对男女早婚(7)兴妇学四、陶行知的幼稚教育思想答:(一)地位和作用:重要,6岁前人格陶冶重要时期。
“小学教育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二)论创办工厂和幼稚园:1、如何创办乡村幼稚园:一方面确立创办的目标和方法,另一方面建议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去推广乡村幼稚园。
2、现有弊端: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转变为“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总目标3、论创造的儿童教育: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和发挥创造力,使儿童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
功能:(1)解放创造力,六大解放:解放头脑、眼睛、双手、嘴、空间、时间。
中国学前教育思想
世界触手可及
40
中国幼儿教育史上第一位男教师。
3.提出编制幼稚园课程的基本原则。 (1)课程要以儿童全面发展为目的 (2)课程内容要艺术化 (3)课程要关注于动的工作 (4)课程要多与自然和社会接触 (5)课程要注意个别活动 (6)课程要注意沟通小学低年级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2020/11/26
陶行知为孩子创作的诗歌之
“手脑相长歌” 人生两个宝 双手与大脑 用脑不用手 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脑 饭也吃不饱 手脑都会用
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
6.提出“艺友制”幼儿师资培养方法
艺是艺术,也可以作手艺解释。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 艺友制就是学生(艺友)与有经验的教师(导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老师,边干边学。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①解放儿童的头脑,把他们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 ②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儿童动手的机会; ③解放儿童的嘴,给儿童说话的自由,尤其是要允许她们发问; ④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她们接触大自然、大社会;
⑤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他们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学一点她们自 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做一点她们自己高兴要做的事。
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
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
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 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1. 重视幼儿教育;主张普及幼儿教育。
“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 难成才。”
陈鹤琴是建立科学化学前教育的提倡者和实行家。自1920年起,以自己的孩子和实验幼稚园等众多孩 子为对象,苦心钻研,取得丰硕研究成果。在50年代以前就撰写科学论著《儿童心理及教育儿童之方 法》,《儿童心理之研究》,《儿童心理学》,《从一个儿童的图画发展过程看儿童心理之发展》, 《家庭教育》等。
陶行知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比较
陶行知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比较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周亮摘要:1903年我国产生第一个公共的学前教育机构,此后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批学前教育家相继出现并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奉献。
他们在借鉴外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同时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形成了自己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
陶行知和陈鹤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就陶行知和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进行初步比较。
关键词:陶行知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1903年我国产生第一个公共的学前教育机构,此后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批学前教育家相继出现并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奉献。
他们在借鉴外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同时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形成了自己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
陈鹤琴和陶行知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都是在批判中国近代传统教育的弊端基础之上并借鉴吸收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基础之上形成的.他们二人的理论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本文就陶行知和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进行初步比较。
一.陶行知陈鹤琴教育思想简介〔一〕.陶行知与“生活教育”关于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在很多场合表达过其含义。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健康的生活就受健康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生活便是受社会革命的教育。
”“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
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和核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活既教育”,“社会既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既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中国学前教育思想
一、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二、张雪门的幼儿教育思想 三、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四、张宗麟的学前教育主张
第1页/共39页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中国人民教育家、 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 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 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先后创办 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 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 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 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 《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 《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4.将幼儿园保教内容概括为“五指活动”。
把课程内容划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被称为“五指活动”。
第29页/共39页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5.反对封闭教学和消极灌输,主张儿童到大自 然大社会中学习,并创立了“活教育”理论。
第30页/共39页
3.提出编制幼稚园课程的基本原则。
(1)课程要以儿童全面发展为目的 (2)课程内容要艺术化 (3)课程要关注于动的工作 (4)课程要多与自然和社会接触 (5)课程要注意个别活动 (6)课程要注意沟通第3小7页学/共3低9页 年级
张宗麟的学前教育主张
4.主张解放儿童,培养儿童的生活力 培养儿童生活力即:教养一个孩子有抵抗力;教养 一个孩子学会动手做事能力;教养孩子学会发展自 己天才的能力;教养孩子善于不停留的进步;
第31页/共39页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6.提出“整个教学法”。
第32页/共39页
“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 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教给儿童学。 教学法把各科功课打成一片,所学功 课无规定时间;所用教材是以故事或 社会或自然为中心或是出发点;所用 故事或关于社会自然的材料,总以儿 童生活,心理为根据。
为陶行知陪斗:“儿童教育圣人”陈鹤琴折戟盛世
陈鹤琴毕 生从事 儿童教 育 和活教 育 。他 和 陶行知 一样, 研究, 实验 , 一重 二重 他俩 的研 究项
目和实验手段都 有首创效应。 陈鹤琴 回国即从 事青年婚姻问题、语体文应用字汇和心理测验 等三 项研 究 , 仅 实用 性 强 , 具备 多 学 科综 不 而且 合的特征。 他以长子陈一鸣为对象, 从出生之 日 起, 对其身心发展作连续观察和文字 、 摄影记录, 长 达 88天 。他还经 常把长 子抱 到课堂 上 当儿 0 童心理学的 “ 活教材” 正是依据这些精微的研 。
维普资讯
究和实验, 出了《 他写 儿童心理之研究 》 家 和《 庭教育 》 两部名著, 被列为大学丛书。他创办了 南京鼓楼幼稚 园。燕子矶幼稚园和上海劳工幼 儿团, 它们是 中国第一所幼稚教育实验中心、 乡 村幼稚 教育 和 劳动幼稚 教 育的实 验基地 。他 还 支持 陶行 知创 办 晓庄 试验 乡村 师范 学校 ( 该 任 校幼稚 师 范院 院长) 所有 这些 实验基 地浸润 着 。 陈鹤琴和陶行知两入的心血。 9 8 12 年后陈鹤琴 在 上海办 学 , 民族 精神 推行 新教 育 实验 以 同时 , 支持 陶行知的教育创业和运动。陈鹤琴在诸 多 实验 的基 础上 ,逐渐 把 主要精 力集 中在活教 育 的理论建设方面和幼稚师资的培养方面。14 90 年, 他在江西泰和文江村 的荒山上创办了我国 第一所公立的幼稚!范学校——江西省立实验 『 幼稚师范学校, 从各地聘请有志教师, 边劳动边 教学 , 斩 棘, 披荆 艰苦创 业 93年该 校升 为 “ 14 国 立幼稚 师范学校”增设 了专修科, , 校本部设 小 学、 幼稚园和婴儿园 国民教育试验区, 另设 形成 个从中级到高级的完整的培养幼教师资的教 育体系。96 14 年复员上海, 陈鹤琴又创办了上海 市幼稚师范学校, 主持国立幼专。 这几所在当时 堪称最具创新精神 的幼儿师范学校为刚剐起步
陈鹤琴活教育”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比较
陈鹤琴活教育”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比较作者:李燕华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李燕华(内蒙古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摘要: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都是在批判中国近代传统教育的弊端基础之上并借鉴吸收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基础之上形成的.他们二人的理论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本文就“活教育”思想与生活教育思想在目的论、方法论和课程论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并对其影响和价值进行评述.关键词:陈鹤琴;陶行知;“活教育”;“生活教育”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1)04-0190-02陈鹤琴(1892-1982)是我国近现代幼儿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他倡导的“活教育”思想积极探索了基于我国自己国情的适合我国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幼儿教育之路.他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提出的“活教育”理论是他幼儿教育体系中最负盛名也是影响最大的理论,也是我国学者第一次提出的一套系统的教育理论及方法体系,为改革传统教育开辟了新的道路.在他的这套“活教育”理论中包括了目的论、方法论、课程论.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致力于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的生活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对中国近代教育弊端的批判基础之上并借鉴和吸取了西方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得以形成的具有本国特色的生活教育思想体系.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包括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与“教学做合一”,他从这几个方面诠释了生活教育的内容、目标以及方法.“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时代文化方向的选择,不是哪位思想家灵机一动构想出来的,也不是哪位思想家照搬外国的某种模式就可以决定和奏效的.文化方向的选择,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及各种政治结构变动的结果.”[1]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就是中国近代生产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产物.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都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并且都是建立在对近代中国“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的弊端的批判之上,批判传统的教育忽视儿童的主体性,学校和课堂脱离了生活实际,对待“洋化教育”的全盘吸收.在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改造,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在他们二人的思想中,不仅体现出批判吸收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理论尝试,也积极融入了在办学实践中所得到的宝贵经验,同时也体现了中国“身体力行”的古老教学思想,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很多观点对当今教育改革仍有启发作用.他们二人的理论既有共通之处,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但也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1 “活教育”与“生活教育”目的论之比较在目的论的方面陈鹤琴指出儿童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而作为现代中国人要具备五个基本条件.首先是身体的健康,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够有幸福的生活和成功的事业的基础.其次是要具备创新的精神.教育应诱导儿童本性中潜藏的创造欲望,以培养其探索和创造能力.现今社会的发展依然要求现代人不断的创新,开拓进取.二十一世纪,世界的能源,环境,高科技都面临着激励的竞争,谁有创新谁就有可能走在世界的前列.面对如此的竞争与挑战,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黄金时期.儿童的创新精神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光要积极鼓励他们而且要努力地朝好的方向引导他们才能培养出儿童正面的创新精神.再次,还需要有服务的意识.教育工作者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就培养他们与人合作、助人为乐的品质,不仅仅做一个有文化、有技术的新人,也要从思想上树立起为国家、为大众服务的高尚意识.最后作为一个现代的中国人要有世界的眼光.现代中国的儿童不光要了解本国国情,也要了解世界形势,做一个目光远大、胸襟开阔的新人.陶行知生活教育目的论认为教育以生活为中心,人的生活必须有相当的工具,才能表现出来.他说:“教育是教人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生活教育教人发明生活工具,制造生活工具,运用生活工具.空谈生活教育是没用的,真正的生活教育必须是以生活教育为出发点.观察一个国家或一个学校的教育是否合乎实际生活,只须看有无生活工具;倘使有了,再进一步看是否充分运用所有的生活工具.教育有无创造力,也只须看能否发明人生新工具或新人生工具.中国教育已到绝境,千万不要空谈教育,千万不要空谈生活;只有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才是真教育,才是真生活.”[2]2 “活教育”与“生活教育”方法论之比较“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是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方法论的原则.他吸取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杜威主张“寓学于做”,学的基础是做,因而“做”是活教育方法论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他强调所有的学习都要靠做.基于他的“做”的教学原则,他把活教育的思想贯彻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并提出相应的步骤.首先是要实验与观察,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实验观察是儿童获得知识的最基本的方法.实验观察是学习的基础,但不能排斥间接经验.其次是阅读与参考,再次是发表于创作,最后是批评与研讨.这四个步骤分别要求学生要先通过感官去直观地学习系统的知识,获取直接的生活经验和鲜活的知识.然后阅读并研究相关的资料,融合自己的直接经验和别人的间接经验.之后才能进行自己的创作和发表.最后是师生间相互讨论学习成果,相互启发和鼓励,总结经验,臻于完善.“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方法论,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的地位至关重要.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的组成部分有三个:“一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教法、学法和做法应当合一;三是教学不只教人学,更为重要的是教人做事.”[3]陶行知屡次强调“教学做”是不可分的,并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他认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这里面陶行知把“做”视为中心.这也体现了他所提出的“行-知-行”的发展过程.“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充分体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思想内涵.它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完善对书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使得学生能够将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培养了学生的素质,为改造社会打好了基础.“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教学成果,因而具有深远的影响.3 “活教育”与“生活教育”课程论之比较陈鹤琴在批判传统教育方式单纯依赖书本的弊端从而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样的活教育课程论.陈鹤琴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课程中教材内容是一成不变的,不论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都只能产生“书呆子”而与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因而要实施活教育,到自然和社会这个活教材中去学习.到大自然和社会这个活教材中去学习就是让儿童直接去接触自然和社会,让他们从亲自接触中去观察并获得经验和知识.活教育课程的出发点就是大自然和社会,只有亲自接触大自然才能够真切理解书本知识,而不是读死书,死读书.才能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能够具体体现陈鹤琴“活教育”课程论思想的就是他提出的“五指活动”,即“健康活动(包括卫生、体育、营养等)、社会活动(包括史地、公民、时事等)、科学活动(包括生、数、理、化、地等)、艺术活动(包括音、美、工等)和文学活动(包括读、写、说、译等)”.[4]“过什么生活用什么书”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课程论.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他主张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受什么样的教育.他说:“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人生需要面包,我们就得过面包生活,受面包的教育;人生需要恋爱,我们就得过恋爱生活,也受恋爱教育.”[5]陶行知认为我们以生活为中心教学做合一,而不能以教科书为中心,以此为基础总结出了一套教育方法.要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摒弃脱离了生活实际和忽视学生需要的注入式的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强调教学做合一.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包括了目的论、方法论、课程论等.“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陈鹤琴对“活教育”课程论的概括表述.他反对传统教育中的死板读书论,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活的书、直接的书,应该让儿童与自然和社会接触,获取直接的知识和经验.当然,他并未绝对强调经验,只是强调书本知识应该是现实世界的写照,应该能反映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特点.“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的方法论的原则.“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基石.陈鹤琴的“活教育”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课程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我们的儿童的被分裂在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中.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像一个典型的过滤器,使我们的孩子如标准件一般同一化,生产出一批批在知识学习面前丧失信心的孩子.那个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孩子走进去,沉浸在这种时刻伴随着沮丧和失败的知识学习中,渐渐地变得呆巴巴、冷冰冰,毫无生活的活力.当前的教育体制中依然存在着陶行知所描写的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状况.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认真吸取优秀的教育理论,使得教和学真正达到实现理想的人的目的.参考文献:〔1〕李毅,张风江.选择与裂变[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2〕〔3〕〔6〕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文集修订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64-265,354-355.〔4〕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4-45.〔5〕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6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行知和陈鹤琴的教育思想的比较
自1903年中国第一个公共的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以来,中国的学前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学前教育专家。
陶行知和陈鹤琴就是其中的两位优秀教育家,他们在积极学习和吸取外国优秀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教育情况,经过不断的探索,提出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的学前教育思想。
下面我就对两位教育家思想的异同进行一些比较。
(一)相同之处
1.都主张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教育
陶行知在《创建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指出,当前中国的幼稚园有3中大病: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
他指出,应该把我国的幼稚园改革成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儿园。
陶行知也为这一目标努力了一生。
陈鹤琴认为中国当时的幼儿园全是美式化的,所以要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幼儿园,真正以中国儿童为中心的幼儿园。
2.都主张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陶行知提出为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先建立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创造力的基础。
陈鹤琴认为,幼稚园应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所以说,习惯是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的。
3.都反对传统教育中的“读死书,死读书”的观点
陶行知坚决反对没有“生活为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陶行知还把“传统教育”称作“吃人教育”。
他主张把旧传统教育中的“字纸篓,死读书,死教书”的教学方法转为着重培养学生的活的能力的轨道上来。
陈鹤琴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教育课程中的教材内容是一成不变的,而且与实际生活相差甚远,所以要改变。
(二)不同之处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与陈鹤琴的“活教育”
关于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在很多场合表达过其含义。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生活即教育”的主旨包括:生活是教育的目的,它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应的教育,两者相伴而生,教育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而生活也时时刻刻需要教育。
两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陈鹤琴主张活教育思想,即:“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
2.关于教育目的论
陶行知主张的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为“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是“教民造富”、“教民均富”、“教民用富”、“教民知富”,“教民拿民权以遂民生而保民族”;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是对学生进行“心、脑、手并用”、“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相结合”的“全面教育”。
所以说:生活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指向社会的、民族的、整体的、为人民生活向前、向上需要的、为民族、为大众求解放、谋幸福、培养“生活力”的教育;其次是指向社会个体的,即培养人的多方面的人格道德素质的教育。
总之,生活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的,同时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与教育对象的不同规定了具体培养目标,其核心就是启发儿童、青年、人民大众改造社会生活的觉悟、手脑结合的实践创造能力,
去改造生活,创造新的人生,创造新的中国、新的世界。
而陈鹤琴主张的活教育思想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而作为现代中国人要具备五个基本条件。
首先是健全的身体,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够不断为自己的目标和国家的未来奋斗努力。
其次是要具备创新的精神,教育应诱导儿童本性中潜藏的创造欲望,以培养其探索和创造能力。
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黄金时期.儿童的创新精神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光要积极鼓励他们而且要努力地朝好的方向引导他们才能培养出儿童正面的创新精神。
再次,还需要有建设的能力,要胸怀大志,在习得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也学会一定的操作技能,要做到全方位发展。
然后,还要有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育工作者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就培养他们与人合作、助人为乐的品质,不能把幼儿培养成一个有能力但高傲的人。
最后,要具备一定的服务精神。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有点薄弱。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为他人服务的高尚情操灌输到他们心中,使他们成长为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从而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2.关于教育方法论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也是他最早提出生活教育中基本原理和校训。
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
教学做三者是统一不可分割的,而且三者相辅相成。
做是教与学的中心,做的实践是学与教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基础。
陈鹤琴说:“活教育的教学方法有一个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他主张把活教育的思想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去,并把教学过程分为4个步骤: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
这四个步骤分别要求学生要先通过感官去直观地学习系统的知识,获取直接的生活经验和鲜活的知识.然后阅读并研究相关的资料,融合自己的直接经验和别人的间接经验.之后才能进行自己的创作和发表.最后是师生间相互讨论学习成果,相互启发和鼓励,总结经验,臻于完善。
3.关于课程论
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所以说,整个社会活动都是教育的范围。
陶行知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的范畴。
这一点与我们现代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有着相通之处。
而陈鹤琴先生是强调要去活教材中学习,只有亲自接触大自然才能够真切理解书本知识。
希望大家能把过去“书本万能”的错误观念抛弃,去向活的直接的知识宝库探讨研究。
4.关于教育思想的内容组成
陶行知和陈鹤琴两人的思想还各有侧重点。
幼稚师范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普及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方面。
陶行知主张改造并创办幼稚师范学校,并提出采用“艺友制”的方法来培养幼稚教育师资。
然而陈鹤琴则主要研究家庭教育,并吸取他人教育子女的经验撰写了《家庭教育》一书,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陶行知和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有着很大的相通性,也有着很多不同之处,但他们俩都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所以我们要好好参透他们的思想,并与当今时代潮流想结合,更好地推动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