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长阳县土家族风俗习惯

合集下载

土家族节俗

土家族节俗

土家族节俗土家族节俗,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春节。

长阳岁时节日,一年之中,以时为序,首为农历正月的春节。

春节隆重的场面是团年和除夕。

家家离不了美酒佳肴,庆祝团聚。

除夕的夜晚,无论城乡,都兴守岁。

农村人家,户户都要在火垄里架起大火,烤的人面红耳赤。

火垄里燃烧的大树兜子叫“火主”,是事先在前几个月都准备好了的。

城镇人家则多烧白炭。

“红火”预示兴旺。

这个风俗大约是远古时的火崇拜的遗风。

一年之中最鲜亮最激动人心的活动,是从子时交庚时的“除夕”紧接新正开门的“出天行”祈福开始的。

接财神、迎喜神、祭祖先、逐疠疫都在这一时刻进行。

顿时,鞭炮声起,山鸣谷应。

长阳土家人特别重亲缘,重友谊,春节时期正是联络感情的大好时期。

拜年首先是男女依次拜长辈,长辈对晚辈特别是幼辈分别给“打发”,俗称“压岁钱”,故俗谚有“大人爱种田,伢们爱过年”之说。

趁时,人们走亲访友,相互拜贺,俗话又有“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之说。

2、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事实上是春节的延续。

同历史上元宵节一样,长阳的元宵节也以张灯和观灯为主要内容,气氛尤其热烈。

因长阳是山区的原因,受到条件的限制,花灯制作的种类并不多,不象《长阳南曲·数灯》那样,一下数了99种,那只能是民间艺人的夸张。

常见的是大红瓜灯、六角宫灯、莲花灯、兔儿灯、走马灯等。

城乡最热闹的游艺活动是舞龙灯、玩狮子、跑竹马、玩蚌壳精和划采莲船等。

龙灯制作分青、黄、赤、白、黑五色,节数有九、十一、十三之分。

表演花样有[二龙戏珠]、[云龙翻身]、[玉龙盘柱]、[金龙摆尾]、[四门穿花]等。

表演最热闹的是五龙俱出,互斗雌雄,至时,大鼓大锣响彻天外,鞭炮雷鸣声震屋宇,声势格外壮观。

据故老相传,县城龙舟坪时谣有“东门的青龙西关外的白,何家坪的‘黑臊牯’撩不得”之说。

乡间,也有玩“草把子龙”的,俗称“瘟灯”,用茅草扎成。

还有玩“板凳龙”的,即在板凳上装一龙头龙尾,一人手执凳脚而舞之,这些龙灯,小巧灵便,亦极富魅力。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中国的少数民族很多,而土家族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它历史悠久,主要是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

土家族的风俗很多,在饮食上面,以苞谷、稻米等为主食,菜肴以酸辣为主;在住上,主要有茅草屋、土砖瓦屋等;在服饰上,喜宽松,布料多为青蓝色或麻布。

那么接下来和店铺一起详细了解下土家族有什么风俗和特点吧。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1土家族的清明节习俗与风俗1:寒食节土家族民间非常重视传统节日,自年始至年终,可谓月月有节。

正腊月间的年节(过赶年)、元宵节,二月社日、花朝节,三月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初八牛王节,五月端午节,六月初六向王节,七月乞巧节、女儿会、月半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初一“寒衣节”等等,都是较为重大的节日。

在众多节日中,以“过赶年”最具特色,现只有部分地区保留这一习俗。

过赶年,也称过蓑衣年,即逢月大腊月二十九过年,月小腊月二十八过年,因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故名。

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土家族的清明节习俗与风俗2: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土家族的清明节习俗与风俗3: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其习俗由来已久。

其实,扫墓在秦代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代以后的事。

到唐代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

土家族的清明节习俗与风俗4:插柳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

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存在3种说法。

一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一说清明节既为鬼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的介子推。

土家族的清明节习俗与风俗5:踏青又叫春游。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关于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

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

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

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吃新节,舍巴日,赶年,牛王节,花朝节,洗神节等。

土家族礼仪主要有:见面要互相问候,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

若有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

有的地方给客人吃糍粑还有些讲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

饮食习惯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

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包谷饭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

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辣椒不仅是一种菜肴,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

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

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

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节庆食俗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

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染成红、绿色,晾干而成,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猪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间过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大菜。

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

端阳节吃粽子。

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重阳节打粑粑,女儿“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梁抛粑粑。

节日里馈赠亲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

除糯米粑粑外,还有高梁粑粑、小米粑粑、包谷粑粑等。

腊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

湖北作家◆杨顺福土家族民间习俗三则

湖北作家◆杨顺福土家族民间习俗三则

湖北作家◆杨顺福土家族民间习俗三则土家族民间习俗三则一、薅草锣鼓土家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大山区,生产力发展迟缓,耕作工具原始落后。

山大人稀,野兽出没,损害庄稼,伤害人畜。

在这种特定的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中,人们为了克服劳力的不足,在薅草(指薅苞谷草)时,往往换工互助、结队成群、进行集体协作劳动,薅草锣鼓便应运而生。

这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中,慢慢形成的一种服务于生产劳动的民俗仪式。

锣鼓声既是劳动作息的指挥信号,更能振奋劳动者的精神,激励劳、的流逝,薅草锣鼓的作用也起了变化,惊吓野兽的慢慢的消失了,而鼓舞生产、调节劳动、娱乐情绪、传授生产与生活经验的功能逐渐增大。

薅草锣鼓除了敲锣打鼓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薅草锣鼓歌,类似于花鼓的演唱。

但从开始到结束,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结构程式,由歌头、请神、扬歌、送神四部分组成,基本上是伴随着每日劳动顺序依次进行。

歌头,即引子,是薅草锣鼓歌的起始部分,作用是组织听众,让劳动者注意薅草锣鼓歌开始了,劳动者薅草也开始了。

请神歌,是薅草锣鼓歌头歇后所唱的歌,其唱词较固定。

旧时唱请神歌(及送神歌)还需烧香、化纸、奠酒,据说这样劳动时才可不出事故。

虽系迷信,当生产力不发达、人们也未摆脱“神”的观念束缚时,表现了土家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人身安全的良好愿望。

扬歌,也称主歌,是薅草锣鼓歌的主题部分。

其中唱词固定的传统段子传自前辈口头、或源自民间手抄来。

歌首即兴创作的唱词则不固定,精彩的可能流传下来,多数则随编随唱随散失。

扬歌内容十分广泛,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现实生活等均可演唱。

送神歌,是薅草锣鼓的结尾部分,是在薅草最后一歇时所唱,其词一般有礼仪性。

送神歌最有意思的是留住山神土地,“留在山里管庄稼”。

“五谷杂粮你管好,走兽飞禽都要防”;“你把五谷看守好,好象伢儿靠爹娘”。

最后,歌手还代表大家向土地神许愿:“等到一年收尽了,敬你敬到土地堂”。

人神一体,感情融洽,人们祈求丰收的愿望通过挽留土地神照看庄稼的特殊方式表达出来。

土家族节日风俗

土家族节日风俗

土家族节日风俗我们都知道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很多人都是属于大杂居,很多人居住都是比较分散的。

那么关于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和他们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你都知道吗?接下来就和店铺一起来看看吧!土家族简介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支,也有人认为归入缅彝语支,是藏缅语族内一种十分古老独特的语言。

绝大多数人通汉语,如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

没有本民族文字,现时使用1984年创制的拉丁文字,通用汉文。

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民族分布土家族居住的湘、鄂、渝、黔比邻地区,以武陵东脉和清江流域为中心,西抵贵州梵净山和乌江,东接彝陵和江汉,北接巫山长江,南控兰澧芷沅,方圆约10万平方公里。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桑植、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聚居的土家族人口较多,州内其余三县市也有部分土家人居住。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等五个县市,土家族人数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较大。

恩施、建始、巴东等三个县市的土家族人,多聚居在清江之南,呈现出鄂西南土家人聚居偏南,汉人偏北的局面。

重庆市东南部的黔江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聚居的土家族人较多,其中,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土家人口数为全县总人口的53%,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土家人有一些与苗、汉人杂居。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土家族节日民俗较多。

从节日内容看,有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娱乐及生产性节日五类。

其宗教信仰有对自然崇拜和信仰,如土地、岩石、山、河、水等皆为崇拜对象。

动植物崇拜:牛、羊、狗等,图腾崇拜,如鹰、白虎图腾,特别是以白虎为祖先神,各地都有白虎庙,立有白虎神位,经常祭祀。

还有对祖先、鬼神等崇拜。

牛王节每年的四月十八日,是土家族的牛王节。

这天各地都要举办牛王节歌会,搭起歌台,将牛头像悬挂在歌台中央,以歌颂牛的'功德。

牛王节十分热闹,各家各户提前一天将牛梳洗干净,喂精饲料,角上系一朵大红花,一早牵着去赶歌会,同时,也借此机会展示自家喂的牛健壮。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岩松坪村婚俗记实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岩松坪村婚俗记实
了,但 习俗 还在 。 )、十床 以红色 为主 的被 子 以及 两对花 瓶 、带喜字 的香皂 等生活 日常用 品。两个粉 色大皮箱 中一
个箱子 中装有新郎给她 的7 件 衣 服 ,她 自 己结 婚 时 身 上 穿 一
本村人 ,亦 为土家族 )。由于和 女方 家相 离很近 ,彼 此认 识 ,所 以没有吃 饭。当 问起 为什么要 选择这 个 日期 时 ,李 奎 说是 “ 随便定 的一个 日子 ,去看一 下 。”其实传统 上 , 土家 族 办婚 事 的序 幕 是 “ 求肯”。 《 巴土 长 阳》 一 书 写 道: “ 每 年新春伊 始 ,是媒 人约 定登 门的时间 ,媒 人按 男 方 的授 意来到女 方家 。……不逢 春不 求亲 ,其 他季节 是不
维普资讯
2 0 0 7 年 第 9 期
神州民俗
总 第 7 8 期
潮 l = 省 长- f ; 日 土家族 匀 县 渔峡 口岩私 坪村婚 俗记 实
项 红 ( 中南民族 大学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4 )
【 摘要 】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现代
土 家人 的婚俗在 保 留、改变 了其 传统婚俗 的 同时 ,也 受到 汉 民族婚 俗 文化 的影响 。文章 简要描 述 了湖 北省 长 阳土 家
族 自治县 渔 峡 1 3 ' 岩 松 坪 村 的特 殊 婚 俗 状 况 。
2 0 0 7 年1 月1 5 曰下午2 点 多,新郎李奎 、 “ 支客师 ”以 及 六合班 来到新 娘家 。李奎从 一个装满彩 礼箱子 里拿 出送 给新娘8 件 新衣服 ( 外套 )、两块新鲜猪 肉、 “ 三金 ”中的
说 ,2 0 0 4 年 正 月 初 十 ,他 和 介 绍 人 来 到 女 方 家 ( 新 娘 也 是

土家族丧葬习俗范文_作文1050字_民俗作文_

土家族丧葬习俗范文_作文1050字_民俗作文_

土家族丧葬习俗范文土家人的丧事办得十分热闹。

"热热闹闹送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富裕体现了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土家族丧葬习俗范文,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土家族丧葬习俗范文土家族把丧事称为“白喜”。

对死亡待有乐观态度,认为高龄老人去世是“顺脚路”,成为生命礼赞、祝福新生的一种土家巫文化,对死亡是一种“灵魂不死”、“死后脱生”、“死是福”的生死观。

认为生而死,死而生,死亡好比新生婴儿降世一样可喜可贺。

因此,土家族人死后有绕棺、跳“丧葬舞”的习俗,起源于清江流域的武落钟离山,是一个勇猛强悍的部落,在清江上游的盐阳、夷城等地建立过原始部落联盟,后来成为了巴国。

跳“丧葬舞”在湖北长阳、巴东、建始、鹤峰、恩施的清江沿线流行。

魏晋南北朝时就有“父母死……打鼓踏歌,亲属饮宴舞戏。

”巴氏祭其祖,击鼓而祭,叫啸以兴哀,“蛮夷信鬼尚巫,伐鼓踏歌,以祭神。

”在鄂西生息过的巴人,死了老人,阖族不悲,且把它当作欢乐的喜事,举办“白喜”,“伐鼓踏歌”,“其歌必狂,其众必跳”,合族举庆,以祝其功,这在当时当地的汉人是不会这样办的,表现了强烈的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意识。

流行的长篇歌词是“走进门来抬头望,桑木弯弓挂墙上”,“三梦白虎当堂坐,白虎坐堂是家神。

“先民在上,乐土在下,向王开疆辟土,我民守土耕稼”从绕棺、跳“丧葬舞”以:凤凰展翅、犀牛望月、牛擦痒、狗吃月、燕儿衔泥、幺妹子姐筛箩、猛虎下山等舞蹈动作,这些舞蹈动作是巴人对他们祖先劳作、生活和娱乐的高度概括,如“凤凰展翅”,二人背对背,双臂展开,上下扇动,恰似凤凰展翅欲飞,其动作含蓄,隐喻力强。

擦痒”,二人背靠背,双手叉腰,左右相对擦晃,腰胯以下作慢幅度颤动,稳健明快。

最为壮观的是“猛虎下山”,那是在午夜过后,酒醉舞蹈,人们疲倦欲困时,舞者跳着跳着,忽听鼓点一变,二人中的一个猛然跳跃腾空,一掀舞伴,然后两人躬身相对逼视,忽而击掌、撞肘,前纵后掀,一跃一扑,模仿猛虎扑食的各种动作,口里还发出一阵阵虎啸声,最后一人被另一人挽着从头顶上后弓翻跃过来,其动作形象给人以其祖先为虎的粗犷雄壮的崇敬感受。

土家族的礼仪习俗有什么

土家族的礼仪习俗有什么

土家族的礼仪习俗有什么土家族的礼仪习俗有什么土家族是一个讲究礼仪之风的民族,在社交活动与家庭生活中,特别重情尚义,讲究礼尚往来和文明礼行。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土家族的礼仪习俗,欢迎阅读。

土家族的礼仪1.诞生礼诞生礼,是人生的开端礼。

土家人相当注重为婴儿举行诞生礼,它既含有为新生命祝福,祈祷长命富贵之意,也有为产妇驱邪避祸之意,在礼仪中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

虽然土家人最看重的是诞生礼中的“打三朝”(即婴儿生下3天后要进行全身沐浴)和“满月酒”,但实际上,土家人的诞生礼包含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妇女怀孕后,俗称“有喜”,要请土老司行法事“安胎”、驱邪,祈求祖先保佑,并在堂屋门上挂上筛子、艾蒿草,称“金钟神罩”,护住孕妇之屋。

分娩,一般要请“接生婆”,接生婆进产房后,要敬祭土家族的生育女神巴山婆婆。

婴儿下地,接生婆用白线结扎脐带,若是男孩,就用父亲的衣服包裹;若是女孩,则用母亲的衣裙包裹。

给婴儿洗澡的水严禁任意外泼,以免污秽神灵。

婴儿降生后,父亲要怀抱“报喜鸡”去岳母家报喜,男孩用公鸡报喜,女孩则用母鸡报喜。

岳母家则按婴儿性别置办“三朝礼”和“满月酒”。

三天后,岳母家以及亲友们挑着礼品前来贺喜,即“打三朝”。

酒宴上,产妇家要请婴儿的外公或舅父取名,俗称“命名礼”。

满月那天,岳母家要来给婴儿“放脚”(因为婴儿出生的第一个月脚手都是包裹着的,满月之后才解开包裹,正式穿上衣裤,俗称“放脚”),并送来放脚需要的一切衣物,这一天俗称“满月酒”或“祝米酒”。

婴儿诞生后,第一个来产妇家的人,俗称“踩生”,“女踩男,福寿全”,“男踩女,要中举”,产妇家要格外热情地招待踩生人,使之多说些吉利话。

在当代,土家族诞生礼中最重要的是“打三朝”,实际上很多地方的'土家族都是把“打三朝”与“满月酒”(祝米酒)合二为一的,统称“打三朝”。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科学知识的普及,诞生礼中很多带迷信色彩的陋习都被土家人自觉地抛弃了。

土家族的礼仪2.婚礼和成年簪冠礼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土家族逐渐形成了婚姻制度中的多层次礼仪,这些礼仪是十分复杂和隆重的,它是一个完整的礼仪过程,但在整个礼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婚期这一天举行的男、女冠礼和一系列其它礼仪活动。

有哪些长阳土家的风俗呢

有哪些长阳土家的风俗呢

有哪些长阳土家的风俗呢
碑是给死人的文学,是传统礼仪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礼仪文体,也是墓葬葬不可缺少的一环。

碑是一种传记文体,人物“××”的`内容可以包括记载一个人的姓名、籍贯、生死年月日时、一生行为、言论思想,并兼及家庭琐事、妻子儿女、父母兄弟等亲属,铭则是赞颂之辞。

古文作铭常采用脚韵,读之如诗韵,墓葬有所谓的“碑碣”的铭,采用作记录死者生平,刻于石上,成为死者长眠之地的坟墓建筑的组成部分。

这可以说是相当盛行的,附属于墓葬文化的礼仪文体,也是石刻传世的文学作品。

可是土家长阳有一怪事:给活人立碑,给活人做斋。

给活人立碑叫生寄碑。

生寄碑在长阳有以下几种形式,如:1、令牌碑;2、五厢碑;3、七厢碑;4、四柱三排碑;5、亭子碑;6、猪糟碑等。

可谓种类繁多,而且式样富丽堂皇,比活人住的房子花的钱还多,传说立了生寄碑的人会寿命更长,无灾无难,意即死过一回了。

生寄碑的立法与人死后立的碑程序内容一样,只是碑上没有人死时的年月日。

做生斋是给活人做斋,用以驱邪避灾。

通常要请道士八人,做斋七天,吹吹打打、念念唱唱,日夜不停,可谓轰轰烈烈,同样周围乡亲、亲戚朋友也要送礼来凑热闹帮忙。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

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

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

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

摆手舞、酉阳民歌、酉阳古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酉阳县2010年10万人同跳摆手舞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被文化部命名为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0年10月18日,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被命名为“中国土家山歌之乡”。

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

乐器有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

《龙船调》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被称为《龙船调》的故乡。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吃新节,舍巴日,赶年,牛王节,花朝节,洗神节等。

土家族的礼仪主要有:见面要互相问候,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

若有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

有的地方给客人吃糍粑还有些讲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

饮食习惯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

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包谷饭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

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辣椒不仅是一种菜肴,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

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

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

土家族“撒叶儿嗬”

土家族“撒叶儿嗬”

土家族“撒叶儿嗬”作者:田建平来源:《新课程·中学》2015年第01期一、主题源自地方文化特点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撒叶儿嗬”原生态文化,不仅走出了资丘镇,走出了长阳县,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从“焦点访谈”中我们看到了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在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中,土家族“撒叶儿嗬”被列入其中。

“撒叶儿嗬”是一种独特的土家族祭祀歌舞,土家人用它来庆祝生死。

这种舞蹈表达着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

原汁原味的“撒叶儿嗬”就在我们的故乡——资丘镇。

谁家的老人去世,全村的男女老少聚在一起,跳“撒叶儿嗬”为死去的老人送终。

为了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在资丘成立了全国首个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和中国土家族“撒叶儿嗬”传习基地。

资丘镇文化馆还定期举办“民间文化进校园,民间艺人进课堂”的活动,让在校学生在课堂上了解传统的民间文化,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学校将此课题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地将“撒叶儿嗬”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

二、预设活动目标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此研究活动使学生对“撒叶儿嗬”的起源、技法、唱词、发展等进行一些深入了解。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实践体验、上网等亲历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合作探究的能力,形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生的亲历活动和成果展示,使学生了解、喜爱“撒叶儿嗬”,同时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本次活动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提炼子课题,成立小组这个主题内容学生都非常熟悉,怎样才使我们的研究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的目标呢?我们分列出子课题分组研究,通过我的引导和同学们的积极讨论,提出了许多相关的子课题,我们归纳和整理我们确定了四个子课题:“撒叶儿嗬”的起源、“撒叶儿嗬”的歌词、“撒叶儿嗬”的跳法唱法、“撒叶儿嗬”的传承与保护。

关于长阳家乡的风俗作文

关于长阳家乡的风俗作文

关于长阳家乡的风俗作文
我的家乡在长阳,那里有山有水,也有很多有趣的风俗。

我最喜欢的,应该是每年春天,山坡上开满杜鹃花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做一种叫做“花糕”的糕点。

花糕是用糯米粉做的,里面还放了好多杜鹃花瓣,香香的,软软的,像一朵朵粉红色的云朵。

我每次都忍不住要吃好多,还会帮着奶奶一起做,把花瓣一颗一颗地放进糯米粉里,像是在给糕点穿上可爱的花衣裳。

除了花糕,还有很多好吃的。

夏天的时候,奶奶会做很多凉粉,凉丝丝的,装在冰镇的井水里,吃起来很舒服。

冬天的时候,爸爸会烤香喷喷的红薯,散溢着甜甜的香味,让我忍不住一直流口水。

长阳的冬天很冷,但是很热闹。

每到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过小年。

这一天,我们会在院子里放鞭炮,劈里啪啦的,特别好玩。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啃着热腾腾的年夜饭,静静地听爷爷说故事,感受着幸福。

我很喜欢家乡的一切,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喜欢这里善良淳朴的人们,更喜欢这里一年四季的风俗习惯。

它们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点缀着我的家乡,也装饰着我的童年。

土家族的风俗有哪些

土家族的风俗有哪些

土家族的风俗有哪些土家族的风俗有哪些生活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为、学习、工作、休闲、社交、娱乐等。

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因此也拥有着它独特的风俗习惯,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土家族的风俗吧!土家族的风俗有哪些 11、语言文字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支,也有人认为归入缅彝语支,是藏缅语族内一种十分古老独特的语言。

绝大多数人通汉语,如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

没有本民族文字,现时使用1984年创制的拉丁文字,通用汉文。

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2、歌舞文化a、傩堂戏:土家族的一种祭祖活动,又受到中原文化及巴、楚文化的影响,有着比较明显的巴人“俱事鬼神”和楚人笃信巫术的文化痕迹。

b、摆手舞: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

c、茅古斯舞:茅古斯,土家语称为“古司拨铺”,意即“祖先的故事”。

汉语多称为茅古斯或毛猎舞。

属土家族流传至今的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且传统的毛古斯是不允许女性参与表演。

主要于每年岁首参与土家族摆手舞中作穿插性表演,也有在一定场合单独表演。

3、宗教信仰土家族处于原始宗教崇拜阶段。

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图腾崇拜等多种形式。

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

这些神不是他们自己的神。

过去有巫师驱鬼。

有的地方信道教。

4、饮食习惯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

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

茶也是土家族人生活必需品,喜喝熬茶。

茶用大瓦罐置火坑间熬煮,常年不离,是土家人火炕中的“不倒翁”。

熬茶多用藤藤茶、老茶叶或茶果等,俗称长寿藤、神茶,学名茅岩莓。

5、风俗节庆a、牛王节:每年的四月十八日,是土家族的牛王节。

这天各地都要举办牛王节歌会,搭起歌台,将牛头像悬挂在歌台中央,以歌颂牛的功德。

湖北长阳土家族结婚风俗

湖北长阳土家族结婚风俗

湖北长阳土家族结婚风俗湖北长阳土家族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风俗。

土家族的结婚风俗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对婚姻的重视和对家庭的承诺。

在湖北长阳土家族,结婚是一件非常庄重的事情,涉及到许多仪式和习俗。

首先,婚姻的起始是通过媒人来牵线搭桥。

媒人在土家族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要了解双方家庭的背景和情况,确保双方家庭的利益能够得到保障。

在结婚前,土家族人民会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他们要为新娘和新郎准备婚礼服饰,这些服饰通常都是由土家族的手工艺人织制而成,色彩鲜艳,富有民族特色。

其次,他们要准备婚礼的场地,通常在村庄的广场或者是户外的空地上举行。

在婚礼当天,新郎和新娘会分别从各自的家中出发,由亲友和乐队伴奏下前往婚礼现场。

在路上,亲友们会放鞭炮和燃放烟花,以示喜庆。

到达婚礼现场后,新郎和新娘会分别进入自己的伴房,进行一系列的仪式。

在土家族的婚礼中,最重要的仪式是“抢娶”和“抢亲”。

在“抢娶”仪式中,新郎的家人会带着丰盛的礼品和彩钱前往新娘家,然后通过一场“抢亲”的游戏,来取得新娘的“认可”。

这场游戏通常是由新娘的亲友和新郎的朋友共同策划的,他们会设置各种障碍和考验,考验新郎是否真心爱新娘。

只有通过了这场考验,新郎才能成功娶到新娘。

在婚礼进行过程中,还会举行一系列的仪式和活动,如敬茶、交杯酒、献花篮等。

这些仪式都有着特定的意义,象征着新郎和新娘对彼此的爱和承诺。

同时,婚礼上还会有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如歌舞、杂技、魔术等,以增加婚礼的喜庆气氛。

在土家族的婚礼中,亲朋好友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

他们会以各种方式祝福新婚夫妇,如赠送礼品、写祝福语等。

同时,婚礼上还会有丰盛的宴席,供宾客们享用。

土家族人民以热情好客著称,他们会尽全力让宾客们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友爱。

总的来说,湖北长阳土家族的结婚风俗丰富多彩,充满着浓厚的民族特色。

通过这些仪式和习俗,土家族人民表达了他们对婚姻和家庭的珍视和承诺。

长阳土家族独特的民俗风情

长阳土家族独特的民俗风情

长阳土家族的独特民俗风情我生在,长在,工作在,但作为巴人土家族的后代,对我的老家——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土家这个民族自然有些好奇。

从儿时起,只要有机会回到老家,都会对土家这个民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做一番探究。

发祥佷山的民族一定有“奇”八百里清江横穿长阳,人类在清江流域的活动从未停止。

据史料记载,在旧石器时代,大约在18.5万年的“长阳人”洞穴中,茹毛饮血,生息繁衍;新石器时代,巴人著名首领廪君披荆斩棘,开疆扩土,成为一方部落首领,这就是土家族的祖先。

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西南约30公里,距清江隔河岩水电站25公里有一座山,名为武落钟离山,又称佷山。

相传,武落钟离山是巴人祖先廪君诞生及掷剑称王的地方。

整个山体若浮湖面,山下四面环水,碧波荡漾,岛上五峰错落,巉岩磷立,巴人遗迹犹存。

《后汉书》中关于巴人祖先廪君是这样记载的:"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

“巴氏、樊氏、瞫氏、相氏、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

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

"巴人首领廪君就是从这里率领他的部落走向四方的。

一直以来,武落钟离山被视为湘、鄂、川、黔等地土家族人寻根祭祖的圣山,朝拜者络绎不绝。

土家人的独特,表现在民族的性格上,他旷达又哀怨,他野性也贤淑,他粗犷还细腻,他理性并感性,他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本民族的文字。

三峡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田华在《从土家人的性格看土家文化性格》中写道:“土家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容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

其从性格表现出来的外显,笔者认为有如下容:旷达与哀怨,野性与贤淑,粗犷与细腻,理性与感性。

”土家姑娘出嫁一定要“哭”长阳土家族民俗民风多种多样,有哭嫁、跳丧舞(打丧鼓)、摆手舞、吹打乐、花鼓子、南曲等等,其中哭嫁可谓是中式咏叹调。

在土家族,姑娘出嫁是一定要哭的,而且是一门传统艺术,有着渊远的历史。

而今土家族也和其他民族一样,婚恋自由,传统的哭嫁现象逐步表现并发展成为一种容丰富的文化现象。

土家族赶年习俗

土家族赶年习俗

传说三:
旧时每到年关,官军便来驱赶百姓, 土家人提前过年,吃团圆饭,以便逃生。
传说四:
土家先辈抗击外来侵略,提前吃年 饭,以迎战。
“赶年”习俗体现了土家人民识大体 顾大局的博大胸怀,是土家人民的骄傲。
土家族人的过年习俗主要有:
杀年猪、做糖鳝、打糍粑、推豆腐、 扫尘、贴春联、贴门神、插柏梅贴钱纸、 祭祀、吃团年饭、送亮、果树过年、守 岁抢年、拜年……
杀年猪:
做糖鳝:
土家族煻糁是用糯米 加工制成的 ,有的煻糁 特别是用作礼品的煻糁, 土家人还会用染成红、 蓝等色的饭粒,精心摆 设成各种字样,如红双 喜、福、寿等字。有的一 个煻糁堆一个字,连起来就是“五谷丰登”、“丰衣足 食”、“春色满园”等;也有的绘上山水、花鸟或花边 图案。一切摆绘完毕后,取出篾圈,放在太阳光下曝晒 数日,待饭硬结干透,即成为生煻糁。
传说二:
传说有一年,土家族老人帮客王做长工, 得知过年那天,客王要宴请一些头人,不给 长工放假,而家里的小孩们都等着老人回来 团年,好改善一下生活。怎么办呢?老人就 决定提前一天回家,与家人在腊月二十九日 比客王早一天过年,早一天祭祀祖宗,早一 天满足小孩们过年的愿望。久而久之,提前 一天过年演变成了土家族的一种习俗 。
拜年:
拜年是土家族人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 种方式。 正月初一早上,小孩子会挨家挨户的串门, 向各长辈拜年以表示新年美好祝愿,长辈们接受拜年后 须给小孩子们“压岁钱”和准备好的糖果、花生、瓜子 等。小孩们拜年去前,家里的父母一般告诉小孩们,会 吩咐男孩子走前面,女孩子走后面。
“过赶年”的晚上,寨上烧起冲天大火, 调年旗高高飘扬,男男女女围着旺火跳摆手舞, 唱调年歌,舞“毛古斯”。这种“过赶年”的 爽快朴野、红火亢奋,别有一番情调。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舞蹈,带有 浓烈的祭祀色彩。歌随舞而生,舞随歌得名。舞 蹈分大摆手、小摆手。表演的具体内容主要有闯 堂进驾、开头辟地、人类起源、迁徙定居、耕作 劳动、自卫抗敌、扫堂关架等八个部分,穿插打 镏子、唱山歌、吹冬冬喹、打花鼓、唱薅草锣鼓 歌,表现土家先民跋山涉水、迁徙繁衍、农事活 动、日常生活、战争场面等。舞蹈中有复杂的军 事狩猎内容,还摆出套路阵法。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篇一 :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湖北省恩施地区和四川省东部等地。

是土家族的两朵艺术之花之一,它编织精巧,色泽绚丽,有100多种图案。

土家人的另一朵艺术之花是摆手舞,它是土家族流行的古老舞蹈,古朴优美,生活气息浓厚。

土家妇女爱穿左襟大袖短衣,滚花边,下着八幅长裙或镶边筒裤,头挽发髻,喜欢戴耳、项、手、足圈等银饰物。

男子穿对襟衣,多扣子。

衣料多用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

篇二 :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土家族人民勤恳耕山,善于渔猎,并在冬春季节“赶杖”。

主食包谷、稻米,土家族地区最普及的风味食品是糯米粑粑、米炕腊肉和唐馓。

在服饰方面,女装为短衣大袖,右衽开襟,滚镶2,3层花边,原着8幅罗裙,后改为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头缠2,3米长的青丝帕。

很多地方土家族的服饰与汉族差不多。

只有在隆重集会和节日,或偏僻山村,能见到土家族传统服饰。

在住宅建筑方面,土家山乡的吊脚楼最为有特色。

这是一种干栏式结构,楼下喂养牲畜或堆放杂物,楼上作姑娘们的闺房,是织布、绣花、绩麻、做鞋之所。

这种设计,既克服了山区地势不平的限制,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间;既通风,又防潮;既安全,又卫生。

土家族在古代曾流行过姑家女儿必嫁舅家的交错从表优先婚姻。

还有兄亡弟收嫂,弟亡兄纳弟媳的收继婚。

男女原多对歌相爱结婚。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婚姻逐步受到财产的限制和父母的约束,直至建国前,盛行封建买卖婚姻。

建国后,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多了起来,但在农村父母包办婚姻依然存在。

过去多行火葬,送葬时请土老师念经,道士开路。

后来受汉族的影响,实行土葬。

在节庆方面,以过四月八、六月六和土家年为主要节日。

最隆重的是过土家年,俗称过“赶年”,即赶在汉族过年的前一天进行,大年为腊月二十九,小年为腊月二十八。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以及四川省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与汉、苗等族杂居。

土家人过春节的风俗

土家人过春节的风俗

土家人过春节的风俗土家族是中国土家族群中最大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等地。

春节是土家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和传统风俗。

一、扫尘在土家族过春节的传统风俗中,一般在农历腊月二十八日进行扫尘的活动。

扫尘是将旧年的疾病、霉运和厄运扫出家门,象征迎接新年的好运和吉祥。

人们会对房屋进行大扫除,清理尘埃,还会拖地洗澡,以求大吉大利。

同时,扫尘也有一种祈求福神显灵的意思,人们相信扫尘能将旧年的不顺及不吉之物赶走,迎接新年的福气。

二、祭灶土家族的春节风俗中,祭灶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土家人认为厨房里的灶神是家庭中最神圣的存在,他是过去一年中守护家人的神灵。

每年春节前夕,土家家庭都会在厨房内设立一座供有灶神的祭坛,给灶神上供,祈求来年家庭幸福、工作顺利,家人平安健康。

祭灶活动也是土家族跟祖先沟通的方式,通过祭灶,人们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希望祖先能够保佑着自己的家人。

三、守夜土家族春节的守夜活动也是非常盛大的一种风俗。

在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点起篝火,在火堆周围团坐一起,守夜到新年的钟声敲响。

人们踩着篝火的火圈跳火圈舞,手持火把,在篝火旁燃起烟火,共同欢庆新年的到来。

篝火的温暖照亮了每个家庭,人们用欢笑和歌声迎接新年的到来,同时也传承了土家族的传统文化。

四、吃团圆饭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对于土家族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家庭团圆的时节。

在春节的除夕之夜,土家人会举行一场盛大的团圆饭,全家人聚在一起享用美食。

土家人的团圆饭一般是由猪肉、鸡蛋等丰盛的菜肴组成,主食则是糯米饭。

土家人相信吃糯米饭可以把家人团团圆圆地粘在一起,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在团圆饭上,家人们互相祝福,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

除了以上的传统风俗,土家族还有其他很多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比如祭祖、贴春联、放鞭炮等。

这些风俗活动丰富多样,寓意吉祥、幸福和团圆。

它们既是土家族人民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土家族的风貌和精神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览鄂西民俗知长阳土家在鄂西南有一条美丽的长江支流,名为清江。

而在清江的下游则有一个富有民族特色与历史的地域——长阳。

“长阳历史代远年长。

古代文献的记载和考古发掘的文物,都雄辩地证明了从远古到当代,人类在清江流域的活动从未停止过。

旧石器时代中期,有距今18.5万年的“长阳人”穴居洞中,茹毛饮血,生息繁衍。

新石器时代晚期,又有巴人著名首领廪君披荆斩棘,开疆扩土,成为雄霸一方的部落联盟首领。

”作为巴人后代,亦是少数民族之一——土家族,生长于巴人故里——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土家族自治县,谈及名俗,亦如家珍一一细数。

其一、长阳文化。

歌舞。

“长阳文化灿烂,素有“歌舞之乡”之称,长阳山歌、长阳南曲、巴山舞被誉为“长阳文化三件宝”,奇石、盆景、根艺被誉为“长阳文化产业三件宝”。

长阳巴山舞曾获全国广场舞比赛“群星奖”金奖,大型土家婚俗歌舞剧《土里巴人》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2006年,土家族“撒叶儿嗬”入选国家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在2007年十四届全国广场舞蹈比赛中荣膺群星奖。

长阳山歌、南曲、长阳薅草锣鼓和都镇湾故事入选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8年,由我县“农民兄弟”王爱民、王爱华与苗族姑娘组成的“土苗兄妹”组合在央视第13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原生态唱法中荣获金奖。

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教育上十分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了解巴人历史,学习巴山舞。

自小学至高中,课间操时间锻炼内容除了国家广播体操外更有民族舞蹈——巴山舞。

于是,长阳人民无论老少,无一不会跳巴山舞,无一不知巴人文化者。

长阳文化另有一文化即茶艺文化:四道茶。

“四道茶具有独特的喻意。

一道茶——“罐罐茶”,用来招待日常来客。

其制作方式:先将铜壶置于明火上,斟水加热,另将小陶罐在微火边翻烤,待发烫时放入茶叶半两,不停颠簸烘烤,直至茶香时,入开水冲泡,两分钟后分敬客人。

二道茶——鸡蛋茶,是用来招待“嘎嘎客”的。

也就是家中添小孩后,整“祝米酒”时才上鸡蛋茶。

其做法:将煮好的荷包蛋用碗分装,每碗一个,再加白糖,放上一支竹筷子,喻意一生平安,健康成长。

三道茶——阴米茶,是用在婚宴酒席前食用。

作法是用糖水冲泡炒熟的米花。

四道茶——酥茶汤,在冬季用来御寒取暖。

其制作方法:将生姜、茶叶同时放入锅中炒热并有奇香时,装入碗中,加入红糖,开水冲泡即饮。

”笔者虽为土生土长的少数名族,然而日常生活中所见最多的莫过于一道茶以及鸡蛋茶。

长阳土家茶以绿茶为主,绿茶中更以毛尖为佳,制作方式多为烘烤。

与闽南的功夫茶细腻而慢品的饮用方式不同,我们的饮用方式更加豪迈而粗犷。

绿茶饮用多是以茶缸为茶具,而茶缸的大小平均容量皆在500—700ml左右,将茶泡好后以杯斟用。

除去绿茶,则有一种名为“一匹罐”的红茶,因红茶茶叶大,一罐放入一片叶子即可而得名。

其二、饮食。

作为吃货一枚,介绍名俗不得不介绍饮食。

我们有众多特色饮食,想来便可让人口水漫延,唇齿生津。

在土家,最明显的饮食风俗莫过于土家盛宴——“十碗八扣”。

何谓“十碗八扣”呢?即“每逢在婚丧嫁娶、喜筵寿诞等重大喜庆节日款待贵宾,常常能见到这种最高规格的招待。

其中第一碗是“头子碗”,肉糕垫粉条和黄花;最后一碗是虾米肉丝汤,除这两碗不用盖碗外,其余八碗均先用盖碗(比大碗小),在碗内涂上油,将食物、佐料放进,上格蒸熟,然后以大碗扣上反转过来,拆去盖碗,其菜形制一样,表面光滑。

上菜时按顺序一碗一碗的上。

每上第一碗,端大盘子的人高喊一声“大炮手”——,长长的拖腔直到席前,随之鸣炮,响匠吹起欢快的“菜调子”,主人便前来敬酒。

客人边吃边上菜。

接着出第二碗,端大盘子的人高喊“顺——”,“菜调子”又吹起……直到上第十碗,大盘子一声“齐——”后,响匠便开始吹“下席调”,稍后客人的饭也就吃完了。

客人坐席的席位按上下左右,各分大小。

十碗菜的菜谱,比较规范的说法是“一碗头子、二碗笋子、三碗鸡子、四碗鲜鱼、五碗蒸咂、六碗羊、七碗元子、八碗肚子、九碗正肉、十碗汤”;十碗菜在桌上陈放也有规矩,或摆“四角扳爪”或摆“三元及第”。

除十碗菜以外,上下还要配腌菜碟二个,为客人解酒解腻,这是长阳土家地区最隆重的筵席。

”说来也怪,家乡与闽南相似盛产土豆与苕即番薯。

而苕以红苕(心是红色)与面苕(苕心食之如面粉版香醇与普通苕相比香味更浓且更有口感)为最佳。

而用苕与土豆为主料的菜肴可为人间美味,山珍海味皆难与之相较。

下面我将一一呈上几道土家佳肴代表。

NO.1 萝卜干炒腊肉美味指数:★★★★★注:1、腊肉:可谓土家名品,由于长阳冬季寒冷,农家人有过年烤柴火的习惯。

也有蓄养肉猪冬季杀猪过年的习俗,为了更好地储藏冬季的肉食,腊肉便应运而生。

制作方法:冬季将猪肉用盐腌制后置于柴火上方,烟熏至肉体发黑即可,肉体发黑程度可显示烟熏是否烘入肉体,从而确保冬季的猪肉可以储藏至夏季甚至更久。

口感:滋味醇厚,有烟熏的香味更有肉体老成的口感,与新鲜猪肉相比较如同新酿的米酒较之陈年的老酒,增加的不仅是时间给予的醇厚滋味更是日月烘烤的入体木香。

2、萝卜干:使用新鲜的白萝卜切丁,放入各类调味料如:辣椒、盐、味精、花椒等,放入专用腌制蔬菜的菜坛密封储藏。

久之萝卜丁会在坛内发酵被酿为久藏不坏,鲜脆爽口可即食小菜。

3、萝卜丁炒腊肉就是二者的完美结合,结合体不仅有肉的老成嚼劲,更有萝卜丁的香脆酸甜,别有一般滋味。

Ps:笔者年幼居家时并非多喜爱吃腊肉,可能是量多不足奇抑或其他原因。

然而当笔者离家难以再食,尝遍海味山珍方才发现当年不爱且拾之即有的菜肴是最为珍贵的美味。

NO.2农家炕土豆美味指数:★★★★★这是一道街边摊贩最爱售卖的小吃,这道小吃对于长阳土家如同如同臭豆腐之于武汉、烤面筋之于西安、麻辣烫之于四川。

家家户户皆爱,老老少少皆喜。

1、制作方法:土豆去皮放入水中煮熟后捞起(水中放适量的盐调味),待其凉后用刀对半切成小块。

锅内放油待其热后放入盛放已久的土豆。

油量不可淹没土豆,重在炕字,非炸。

待其外表金黄,撒入芝麻、葱花、以及蒜末等调料搅拌均匀后盛起。

2、口感:家乡口味偏川味,放入些许辣椒更有味道。

香脆可口,滋味浓郁。

在炕土豆面前,炸薯条什么的弱爆了。

NO.3 洋芋坨坨炖腊蹄子美味指数:★★★★★洋芋坨坨:即脱水土豆块。

将土豆放入水中(加入适量盐调味)煮熟后对半切开,放置太阳下晒干脱水,食用时使用开水浸泡,一来是洋芋变软易于煮熟,二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腊蹄子:即烟熏猪蹄。

口感:二者结合后如图:汤色鲜浓,丝丝入味。

NO.4 炸广椒美味指数:★★★★★1、名词解释:所谓炸广椒是其方言名称,具体普通话怎么叫其实笔者也不知道。

2、制作材料:新鲜红辣椒、玉米面粉、盐。

3、制作方法:辣椒收获时间土家人会将自家大片大片的辣椒洗净切碎成碎末状,与新鲜的打得极细的玉米面粉相搅拌,搅拌时放入微量盐,待其均匀后放入专用腌制蔬菜的菜坛让其发酵。

发酵期间万不可与空气接触,否则将难以收获成品。

发酵成功后的炸广椒依旧会葆有辣椒的红嫩与玉米面粉的金黄,味道会有酸味。

食用时用油翻炒加入适当调料即可。

4、味道:酸辣可口,滋味劲爽。

5、美味升级:与大肠或者土豆片或者无花腊肉一起翻炒味道更佳。

虽是不起眼的一盘小菜,但是对于土家孩子而言,这比市场上任何下饭菜都要美味而有用。

笔者年幼一盘炸广椒炒腊肉,拌饭而食再满足不过。

由于炸广椒久藏不坏亦可即食,很多在外的土家学子远离家乡难尝家味,为了缓解此痛苦,便会打包一份炸辣椒,将美味与家的味道随身携。

NO.5 懒豆腐美味指数:★★★1、制作材料:黄豆、南瓜叶、葱花、盐等调料。

2、制作方法:将黄豆用石墨磨成浆加水入锅煮,取适量南瓜叶切碎,待水开后放入南瓜叶。

待其熟后盛起,一碗美味营养价值极高的汤羹便出炉。

3、口感:黄豆豆浆的香甜嫩滑,南瓜叶的粗糙与嚼劲。

合二为一,怎么能不喜欢呢?4、至于它为什么叫做懒豆腐,可能是因为它是由黄豆渣做成命名的吧。

不过确实是素食主义者的绝佳菜谱。

NO.6 土家蒸肉美味指数:★★★★★类似于粉蒸肉,但是!笔者认为!土家的蒸肉才是粉蒸肉的鼻祖!1、制作材料:新鲜五花肉、新鲜南瓜、细玉米面粉、豆瓣酱等调料。

2、制作方法:将五花肉切成厚片,每片约合1cm左右,将肉中放入豆瓣酱(抑或新鲜辣椒切末)、面粉、盐等其他调料,用手将作料、面粉以及肉抓匀,使每片肉上皆有面粉以及作料。

在蒸笼(竹制蒸具)平铺上去皮洗净切成块的南瓜,然后一片片放上肉片并将肉片如图摆为圆环形状,一切就绪后送去蒸煮。

3、制作材料:新鲜五花肉、新鲜南瓜、细玉米面粉、豆瓣酱等调料。

4、制作方法:将五花肉切成厚片,每片约合1cm左右,将肉中放入豆瓣酱(抑或新鲜辣椒切末)、面粉、盐等其他调料,用手将作料、面粉以及肉抓匀,使每片肉上皆有面粉以及作料。

在蒸笼(竹制蒸具)平铺上去皮洗净切成块的南瓜,然后一片片放上肉片并将肉片如图摆为圆环形状,一切就绪后送去蒸煮。

5、口感:五花肉做蒸肉是绝妙的选择,肉皮的劲道、肥肉的嫩滑留汁、瘦肉的肉质连带感,三者合一肥而不腻,再加上玉米面粉蒸熟后的香郁,南瓜由下至上散发的甘甜味道,简直美味。

6、这是过年农家杀猪飨宴宾客的一道必备大菜。

关于长阳饮食,笔者似乎难以一次性全部罗列,美味佳肴,不胜枚举,还有诸多名产诸如:豆腐乳、椿天芽、清江鱼、三峡苕酥、鱼腥草(节节根)、洋芋片、苕米子、腊香肠、清江椪柑、土家泡菜......可谓应有尽有。

笔者有幸至闽南,亲身体验得闽南文化的浓韵与深蕴,不自禁为其而醉,为闽南人保护自我名俗与文化而叹,亦不自禁将其与家乡名族文化相较。

海西文化与中原名俗的碰撞,差异甚多,趣味亦多。

然而趣味之外,愈加让笔者察觉感悟当今社会,在名族融合、经济发展、文化渐趋统一的大潮下,保护名族名俗文化的重要。

附:1.第一套长阳巴山舞教学视频_show/id_XNDg4MDc2MTg4.html?tpa=dW5pb25faWQ9MTAzMDkzXzEwMDAwMl8wM V8wMQ2.第二套长阳巴山舞教学视频/view/z2aDdt9uxiM/?tpa=dW5pb25faWQ9MTAzMDkzXzEwMDAwMl8wMV8wMQ3.土家族文化网.cn/contant.asp?channelid=0&classid=59&id=3483家庭住址: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邮编443505内容除去部分信息为摘录,百分之九十八皆为原创,欢迎老师至长阳游玩,名俗村欢迎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