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建筑土木]框架剪力墙计算

[建筑土木]框架剪力墙计算

第五章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与设计概念5.1 计算基本假定1、基本假定(1)一片框架或一片剪力墙可以抵抗在本身平面内的侧向力,而在平面外的刚度很小,可以忽略。

因而整个结构可以划分成若干个平面结构共同抵抗与平面结构平行的侧向荷载,垂直于该方向的结构不参加力。

(2)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楼板平面外刚度很小,可以忽略。

因而在侧向力作用下,楼板可作剐体平移或转动,各个平面抗侧力结构之间通过楼板互相联系并协同工作。

¾弹性工作状态假定¾平面抗侧力结构和刚性楼板假定¾水平荷载的作用方向¾框架结构计算方法分类平面抗侧力结构和刚性楼板假定¾平面抗侧力结构假定¾(a)结构平面¾(b)y方向抗侧力结构¾(c)x方向抗侧力结构¾刚性楼板假定结构→构件→截面→材料2、框架结构计算方法分类框架计算方法精确法渐进法近似法位移法力法力矩分配法迭代法无剪力分配法分层法反弯点D 值法5.2 框架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5.2.1 竖向荷载下的近似计算——分层力矩分配法基本假定多层多跨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侧向位移比较小,计算时可忽略侧移的影响;本层横梁上竖向荷载对其他各层横梁内力的影响很小,计算时也可忽略,因此可将多层框架分解成一层一层的单层框架,分别进行计算。

分层法示意图计算要点¾分层方法:将多层框架分层,每层梁与上下柱构成的单层框架作为计算单元,柱远端假定为固端;¾各计算单元按弯矩分配法计算内力;¾分层计算所得的横梁的弯矩即为其最后的弯矩,每一柱(底层柱除外)属于上下两层,所以柱的弯矩为上下两层柱的弯矩叠加;¾因为分层计算时,假定上下柱的远端为固定端,而实际上是弹性支承,为了反映这个特点,减小误差,除底层柱外,其他层各柱的线刚度乘以折减系数0.9;楼层柱弯矩传递系数为1/3,底层柱为1/2;¾分层计算法所得的结果,在刚结点上诸弯矩可能不平衡,但误差也不致很大,如有需要,可对结点不平衡弯矩再进行一次分配。

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方法

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方法

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方法随着建筑结构设计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不同结构在承受荷载时的计算方法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在承受竖向荷载时的计算方法对于结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方法进行探讨,以期能为建筑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框架结构的基本特点1.1 基本构成框架结构是由柱、梁、墙等构件组成的一种空间刚性结构。

其主要特点是梁和柱的组合构成了一个整体的刚性框架,能够有效地承受外部荷载并传递到基础上。

1.2 荷载特点框架结构在承受竖向荷载时,由于其刚性结构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承受并传递竖向荷载,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对其承载能力进行准确的计算。

二、近似计算方法2.1 梁柱受弯组合计算法在框架结构的设计计算中,常常采用梁柱受弯组合计算法。

该方法将框架结构划分为若干受弯构件,通过对每个受弯构件进行受力计算,再综合求解整个结构的承载能力。

2.2 弯矩分配法另一种常用的近似计算方法是弯矩分配法。

该方法通过对整个结构进行荷载分析,获得结构内部各构件的弯矩分布情况,从而得到整个结构的承载能力。

2.3 近似算法的优缺点近似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便利性,能够有效地进行结构的承载能力计算。

但是在具体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局限性,需要谨慎使用。

三、实例分析3.1 设计条件以某个具体的框架结构为例,假设其受到一定的竖向荷载作用,需要进行承载能力的计算。

3.2 计算步骤首先采用梁柱受弯组合计算法,将结构分成若干受弯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每个受弯构件的承载能力。

然后采用弯矩分配法,分析结构内部的弯矩分布情况,综合得到整个结构的承载能力。

3.3 结果分析通过对框架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了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合理性和准确性的分析讨论。

四、结论和展望本文对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4.3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4.3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Bz脉动风荷载的背景分量因子 z B kH 1
Z
1
x
z
Z
φ 1(z)—结构第1阶振型系数,可由结构动力计算确定,混凝土框架结构 可近似的取φ 1(z)=(z/H)[2-(z/H)],z为计算点到室外地坪距离; H—结构总高度; ρx—脉动风荷载水平方向相关系数;
x
10 B 50e B / 50 50
第四章 混凝土框架结构
现浇框架结构
刚接节点
装配式框架结构
装配整体式框架 柱与基础的连接
铰接节点或半铰接节点
刚接节点 固定支座 铰支座
4.3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4.3.2结构的计算简图
3.跨度与层高的确定 (1)梁的跨度 取顶层柱轴线之间的距离,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 以最小截面的形心线来确定。 (2)层高 取本层楼面至上层楼面的高度,底层层高取基础顶 面到二层楼板顶面之间距离。
荷载形式。
15.80kN
16.45kN
框架结构风荷载简图
风荷起算位置
ic Ec I Hi
装配整体式楼盖
Ec—— 混凝土弹性模量; I —— 框架柱截面惯性矩。
装配式楼盖
按实际截面计算I。
1 3 I bchc 12
4.3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4.3.2结构的计算简图
6.荷载的计算 作用于框架结构上的荷载有两种: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分布荷载居多 竖向荷载 楼面活荷载 建筑结构自重
第四章 混凝土框架结构
4.3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4.3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4.3.1截面尺寸的估计
1.梁截面尺寸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可近似预估:
第四章 混凝土框架结构
1 1 梁高 h ~ l , l 为梁的计算跨度 8 12

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精)

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精)

假定: (1)平面结构假定; (2)忽略柱的轴向变形; (3)D值法考虑了结点转角, 假定同层结点转角相等
2019/3/19
27
D 值法
计算方法 1、D值——修正抗侧刚度的计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不仅有侧移, 且各结点有转角,设杆端有相对位 移 ,转角 、 ,转角 1 2 位移方程为:
2019/3/19
22
反弯点法
2、剪力的计算 根据假定1:
V1 j d1 j j
Vij d ij j
Vij , d ij
——第j层第I根柱的剪力及其抗侧刚度
第j层总剪力
V pj
Vpj V1 j V2 j Vmj
2019/3/19 23
反弯点法
V1 j
第j层各柱剪力为
M ( z) N B
M(z)——上部水平荷载对坐标Z力矩总和 B——两边柱轴线间的距离
N
2019/3/19 44
柱轴向变形产生的侧移

N j
任意水平荷载下柱轴向变形产生的第j层处侧移 把框架连续化,根据单位荷载法:
2 ( NN / EA)dz
N j 0
Hj
N ( H j z) / B
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荷载和设计要求51计算简图计算简图计算简图计算简图计算简图52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方法分层法分层法分层法分层法力学知识回顾分层法计算过程构件弯矩图53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近似计算方法反弯点法反弯点法弯点法反弯点法反弯点法反弯点法反弯点法反弯点法54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近似计算方法d55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的近似计算梁柱刚度比k中柱
2019/3/19
9
计算简图
二、结构构件的截面抗弯刚度 考虑楼板的影响,框架梁的截面抗弯刚度应适当提高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 中框架:I=2I0 边框架:I=1.5I0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 截面形式选取: 框架梁跨中截面: 中框架:I=1.5 I0 T型截面 边框架:I=1.2 I0 框架梁支座截面: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 矩形截面 中框架:I=I0 边框架:I=I0 注:I0为矩形截面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

第四章 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第四章 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4、计算和确定梁、柱弯矩分配系数。 按修正后的刚度计算各结点周围杆件的杆 端分配系数。 5、按力矩分配法计算单层梁、柱弯矩。 6、将每个单层框架的计算结果按相应部分迭 加起来便得到原框架的计算结果,即柱的弯矩 取相邻两个单元中同一柱对应弯矩之和,而梁 的弯矩直接采用。
四、计算例题
作业2
3.2 水平荷载下内力的近似计算—反弯点法
d
i 1
m
V pj
ij
4、柱端弯矩的确定 M j V jY j 柱下端弯矩 柱上端弯矩 M j V j (h j Yj )
5、梁端弯矩的确定 M ml (M mt M m1b ) 对于边柱 ibl 对于中柱
M ml ( M mt M m1b ) M mr ibl ibr ibr ( M mt M m1b ) ibl ibr
第3章 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3.1 竖向荷载下内力的近似计算—分层法 3.2 水平荷载下内力的近似计算—反弯点法 3.3 水平荷载下内力的近似计算—D值法 3.4 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的近似计算
3.1 竖向荷载下内力近似计算—分层法
一、竖向荷载 自重、活荷、雪荷载及施工检修荷载等。 二、分层法的基本假设 1、忽略侧移的影响; 2、忽略每层梁的竖向荷载对其它各层梁 的影响。 三、分层法计算要点 1、将N层框架划分成N个单层框架,柱 端假定为固端,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
三、柱的侧移刚度D 12ic D 2 h
—为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表示梁柱刚 度比对柱侧移刚度的影响。

四、剪力计算 有了D值后,与反弯点法类似,计算各柱分 配的剪力 Dij Vij V pj Dij 五、确定柱反弯点高度比 影响柱反弯点高度的主要因素是柱上下端的 约束条件。

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方法

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方法

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方法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方法是一种用于估计大型计算任务的计算复杂性的方法。

在许多计算问题中,精确计算问题的精确解可能是不可行的,因为它需要非常高的计算成本或时间。

在这些情况下,人们常常希望获得问题的一个近似解,该解具有实用的计算成本和时间。

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方法是基于将大型计算问题分解为一组较小的子问题,然后使用近似算法来解决这些子问题。

然后,通过组合子问题的解来获得整个计算问题的解。

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方法的目标是通过充分利用问题的特殊结构来减少计算的复杂性,并且通常能够提供质量较好的近似解。

在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方法中,存在许多不同的技术和策略。

这些技术和策略的选择取决于具体问题的特性和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方法:1. 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将大问题分解为一组小问题的技术。

每个小问题可以独立解决,并且多个小问题的解可以合并为一个整体解。

分治法通常用于递归算法,并被广泛应用于许多计算问题,如排序、和图算法。

2. 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将大型计算问题分解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子问题,并解决这些子问题以构建更大的解。

动态规划在解决最优化问题和序列比对等问题时非常有用。

3. 近似算法(Approximation Algorithms):使用一种启发式方法来获得问题的近似解。

近似算法通常通过权衡计算效率和解的质量来达到问题的近似解。

4. 随机化算法(Randomized Algorithms):通过引入随机元素来解决计算问题的方法。

随机化算法的好处是可以在时间和空间复杂度上提供更好的保证,并且可以应用于各种计算问题,如图算法、优化问题、机器学习等。

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方法在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帮助解决很多复杂的计算问题,尤其是当精确解的计算成本很高或不可行时。

同时,它们还可以为优化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而无需在遍历整个空间时进行计算。

框架_剪力墙_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与设计概念

框架_剪力墙_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与设计概念

柱两端转角相同, 故柱端弯矩相同, 反弯点在柱中。
底层柱: Y=2h/3
柱底转角为0, 柱顶转角不为0, 导致Ml>Mu,反 弯点上移。
5.2 框架结构 的近似计算方法 步骤2:柱抗侧刚度
5.2.2 水平荷载下的近似计算
(反弯点法)
12ic 12ic V 2 ( B A ) h h
Vij
D
Dij
F
ij
5.2 框架结构 5.2.2 水平荷载下的近似计算 的近似计算方法 (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 2.各层柱的反弯点位置
根据结构力学的相关知识可知,影响柱反弯点高度的主 要因素是柱两端弯矩的大小,而柱两端弯矩的大小又由柱两 端转角决定。
影响柱两端转角大小的主要因素: 1)结构总层数及该层所在位置; 2)梁柱线刚度比; 3)荷载形式; 4)上下层梁线刚度比值;
5)上下层层高比。
5.2 框架结构 5.2.2 水平荷载下的近似计算 的近似计算方法 (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 反弯点位置的表达式:
yh=(y0+y1+y2+y3)h
h ━ 该柱的高度(层高)
y ━ 反弯点高度比
反弯点距柱下端的高度与柱全高的比值 y0 ━ 柱标准反弯点高度比
与外荷载形状、总层数m、该层所在楼层位置n以 及梁柱线刚度比有关。
5.2.3 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的近似计算
二、梁、柱弯曲变形产生的侧移
MV
MV 1 i m
其中,第i层柱层间相对侧移:
Vi i Di
Vi Di
— 第i层的楼层剪力 等于第i层以上所有水平力之和 — 第i层各柱侧移刚度之和
THE END
5.2 框架结构 的近似计算方法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计算反弯点法和D值法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计算反弯点法和D值法
M DH M DC 1.4 9k2N
MDH19 .42kN
MDC19.42kN
MGH16.67kN
DH (1.5)
G
MGC ? MGC52.04kN
MGK ?
C
G (1.7)
MGK30.56kN B
F
MGF65.93KN
(2.4)
A
E
M G K(M G H M G)F 1 .7 1 .0 1 .03.5 0k6N
18
解:作三个截面通过各柱的反弯点(一般层反反弯 点高度为1/2柱高,首层为2/3柱高),如图所示:
19
由于框架同层各柱高h相等,可直接用杆件线刚度 的相对值计算各柱的分配系数。
(1)柱的剪力 三层:
20
二层
21
首层
22
(2)柱端弯矩 三 层
23
(2)柱端弯矩 二 层
24
(2)柱端弯矩 首 层 其余计算从略。
下,框架节点将只有侧移而没有转角。实际上,框 架横梁刚度不会是无穷大,在水平力下,节点既有 侧移又有转角。但是,当梁、柱的线刚度之比大于 3时,柱子端部的转角就很小,此时忽略节点转角 的存在,对框架内力计算影响不大。
由此也可以看出,反弯点法是有一定的适用范 围的,即框架梁、柱的线刚度之比应不小于3。
5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 架的变形情况:
当梁刚度无限 大时,水平荷载作 用下框架的变形情 况:节点转角为0, 各节点水平位移相 同。
6
②假定底层柱子的反弯点位于柱子高度的2/3 处,其余各层柱的反弯点位于柱中。
当柱子端部转角为零时,反弯点的位置应该 位于柱子高度的中间。而实际结构中,尽管梁、 柱的线刚度之比大于3,在水平力的作用下,节点 仍然存在转角,那么反弯点的位置就不在柱子中 间。尤其是底层柱子,由于柱子下端为嵌固,无 转角,当上端有转角时,反弯点必然向上移,故 底层柱子的反弯点取在2/3处。上部各层,当节点 转角接近时,柱子反弯点基本在柱子中间。

第七章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近似计算方法

第七章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近似计算方法

第七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近似计算方法 本章导学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组成的一种复合结构体系,它兼 具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因而成为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体 系。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因为框架与剪力墙的变形性质不同,不能 直接把总水平剪力按抗侧刚度的比例分配到每榀结构上,而是必须 采用协同工作方法求得侧移和各自的水平层剪力及内力。

框架­剪力墙结构计算的近似方法是将结构分解成平面结构单元,它适用 于比较规则的结构,而且只能计算平移时的剪力分配,如果有扭转 ,要单独进行扭转计算,再将两部分内力叠加。

这种方法概念清楚 ,结果的规律性较好。

本章主要学习框架:剪力墙结构计算的近似方法,学习中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协同 工作方法的两种计算简图,熟练掌握铰接体系和刚接体系的计算方 法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学习第一节 概述一.基本假定框剪结构体系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是一个三维空间超 静定问题,通常把它简化为平面结构来计算,并在结构分析中作如 下基本假定:①楼板在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

这一假定保证楼板将整个计 算区段内的框架和剪力墙连成一个整体,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 和剪力墙之间不产生相对位移。

②当结构体型规则、剪力墙布置比较对称均匀时,结构在水平 荷载作用下不计扭转的影响;否则应考虑扭转的影响。

③不考虑剪力墙和框架柱的轴向变形及基础转动的影响。

④结构为线弹性结构。

二.计算简图用连续化解法求总剪力墙与总框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要解 决如何合并总剪力墙、总框架,以及确定总剪力墙和总框架之间的 连接和相互作用关系,以便于确定计算简图。

框剪结构用连续化方 法求解时,根据连杆刚度情况可以确定两种计算简图:铰接体系和 刚接体系。

1.铰接体系在基本假定的前提下,计算区段内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处 于同一楼面标高处各片剪力墙及框架的水平位移相同。

此时可把平 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的所有剪力墙综合在一起成总剪力墙(一般 简化为整体墙),把平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的所有框架综合在一 起成总框架。

04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及变形计算

04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及变形计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计算
反弯点法
在确定柱的侧向刚度时,反弯点法假定各 柱上、下端都不产生转动,即认为梁柱线刚 度比为无限大。将趋近于无限大代入D值法 的公式,可得 c =1。因此,由式可得反弯 点法的柱侧向刚度,并用D0表示为:
D0

12ic h2
4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的近似计算

zH
q( y)dy( y B

z)
4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的近似计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计算
2

3
V0 H 3 EAB2
uN

1

4
V0 H 3 EAB2
11 30
V0 H 3 EAB2
(顶点集中荷载) (均匀分布荷载) (倒三角分布荷载)
V0 是水平外荷载在框架底面产生的总剪力。
Vi
Dij
j 1
该式即为层间剪力Vi在各柱间的分配公式,它适 用于整个框架结构同层各柱之间的剪力分配。可见, 每根柱分配到的剪力值与其侧向刚度成比例。
4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的近似计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计算
( 4)柱的反弯点高度比y
反弯点高度示意图
框架各柱的反弯点高度比y可用下式表示:
y = yn + y1 + y2 + y3
4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的近似计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计算
柱的反弯点高度比y
式中:yn表示标准反弯点高度比,可 由附表查得;
y1表示上、下层横梁线刚度变 化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 y2、y3表示上、下层层高变化 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

第五章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与设计概念

第五章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与设计概念
2、框剪结构协同工作计算思路 近似方法中把所有剪力墙合并为总剪力墙,所有框架
合并为总框架,协同工作计算主要解决荷载在总剪力墙和 总框架之间的分配,得到总剪力墙和总框架的总内力,并 计算侧向位移。
第五章 框架 剪力墙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与设计概念
§5.4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 二、框剪结构的两种计算图形
板联系。总剪力墙中包含2片墙,总框架中包含5片框架。
第五章 框架 剪力墙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与设计概念
§5.4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 二、框剪结构的两种计算图形
2、通过联系梁联系,刚结体系 图示结构平面的横向抗侧力单元中,②轴和⑥轴2片墙
之间由联系梁连接,总剪力墙包含4片墙,总框架包含5片框 架。连杆与剪力墙相连端为刚结,与框架相连端仍为铰结,
计算简图见下页。
第五章 框架 剪力墙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与设计概念
§5.4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 三、铰结体系协同工作计算
铰结体系计算简图
第五章 框架 剪力墙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与设计概念
§5.4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 三、铰结体系协同工作计算
切开连梁后总剪力墙为静定结构,所受荷载如图所示,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刚度特征值为:
H CF
EJW
刚度特征值是框架抗推刚度与剪力墙抗弯刚度的比值。
第五章 框架 剪力墙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与设计概念
§5.4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 六、刚度特征值对框剪结构受力、位移特性的影响
1、位移曲线 右图给出了均布荷载作用下具有不同
刚度特征值时结构的位移曲线形状。 当刚度特征值很小时,剪力墙变形曲

结构基本周期计算

结构基本周期计算

结构基本周期计算结构的基本周期可采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对于比较规则的结构,也可以采用近似方法计算:框架结构:T=(0.08-0.10)N框剪结构、框筒结构:T=(0.06-0.08)N剪力墙结构、筒中筒结构:T=(0.05-0.06)N其中N为结构层数。

也可采用结构分析得到的结构第1平动周期。

具体计算方法高层建筑1、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框剪结构:T=0.25+0.00053H2/(B)2、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T=0.03+0.03HA2/(B)式中:H一房屋总高度(m):B-房屋宽度(m)。

高耸结构1、烟肉1)高度不超过60m的砖烟肉:T=0.23+0.0022HA2/d:2)高度不超过15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T=0.41+0.001HA2/d:3)高度超过150m,但低于21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T=0.53+0.0008HA2/d式中:H一烟囱高度(m);d—烟肉1/2高度处的外径(m)。

2、石油化工塔架1)圆柱(简)基础塔(塔壁厚不大于30mm)当HA2/D0<700时:T=0.35+0.00085HA2/D0:当HA2/D0>=700时:T=0.25+0.00099H2/D0式中:H一从基础底板或柱基顶面至设备塔顶面的总高度(m):DO-设备塔的外径(m);对变直径塔,可按各段高度为权。

取外径的加权平均值。

2)框架基础塔(塔壁厚不大于30mm):T=0.56+0.0004H2/D0:3)塔壁厚大于30mm的各类设备塔架的基本自振周期应按有关理论公式计算。

4)当若干塔由平台连成一排时,垂直于排列方向的各塔基本自振周期T可采用主塔(即周期最长4)当若干塔由平台连成一排时,垂直于排列方向的各塔基本自振周期T可采用主塔(即周期最长的塔)的基本自振周期值:平行于排列方向的各塔基本自振周期T可采用主塔基本自振周期乘以折减系数0.9。

框架结构内力与水平位移的近似计算方法

框架结构内力与水平位移的近似计算方法

风荷载 水平荷载
水平地震作用
一般简化成作用于节点处水平集中力
第二节 内力与水平位移的近似计算方法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分析—分层法 分层法假定
作用在某一层竖向荷载只对本层梁及 与之相连的柱产生弯矩和剪力,忽略对其 他楼层的框架梁和隔层的框架柱产生的弯 矩和剪力。
分层法计算
在多层竖向荷载同时作用下的框 架内力,看成是各层竖向荷载单独作 用下的内力的叠加
现浇楼盖
中框架梁取 I=2I0 边框架梁取 I=1.5I0
装配整体式楼盖 装配式楼盖
中框架梁取I=1.5I0 边框架梁取I=1.2I0
按实际截面计算I。
第二节 内力与水平位移的近似计算方法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6、荷载计算 作用于框架结构上的荷载有两种
一般为分布荷载
建筑结构自重
竖向荷载 楼面活荷载
h h
柱下端弯矩
Ml c jk
Vjk
yh
5、计算梁端弯矩 M b
M br
ibr ibl
ibr
Mcu Mcl
Mbl
ib l ibl ibr
Mcu Mcl
第二节 内力与水平位移的近似计算方法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分析— D值法
计算步骤
6、计算梁端剪力Vb
Vb
M bl
M br l
7、计算柱轴力N
各柱上下端不发生角位移
梁柱线刚度比无限大
除底层以外,各柱上 下端节点转角均相同
底层柱反弯点在 距基础2/3层高处
其余各层框架柱的反 弯点位于层高的中点
第二节 内力与水平位移的近似计算方法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分析—反弯点法
计算简图与基本公式
沿第j层各柱反弯点处 切开代以剪力和轴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αc =
0.5 + K 2+K
同理,当底层柱的下端为铰接时,可得 同理,当底层柱的下端为铰接时,
0.5 K 1 + 2K
αc =
21
底层柱D值计算图式 底层柱 值计算图式
22
综上所述,各种情况下柱的侧向刚度 D 值中系数 α c 及梁柱线刚度比 K 按下表所列公 式计算。 柱侧向刚度修正系数 α c
3
根据使用要求,经济等指标 柱网布置 建模:梁、柱选型(尺寸初估)及布置,楼板板厚,材料选用 建模:荷载计算及布置 修改不同的荷载和板厚 相应计算参数的设置,生成计算数据 内力及配筋计算 查看计算结果,调整结构布置,使各项指标满足规范 查看各构件的内力、配筋,调整截面 绘制施工图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程序(电算)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程序(电算)
9
在实际工程中,框架柱的截面尺寸通常沿房屋高度变化。 在实际工程中,框架柱的截面尺寸通常沿房屋高度变化。当上层柱截 面尺寸减小但其形心轴仍与下层柱的形心轴重合时, 面尺寸减小但其形心轴仍与下层柱的形心轴重合时,其计算简图与各层柱 截面不变时的相同。当上、下层柱截面尺寸不同且形心轴也不重合时, 截面不变时的相同。当上、下层柱截面尺寸不同且形心轴也不重合时,一 般采取近似方法,即将顶层柱的形心线作为整个柱子的轴线, 般采取近似方法,即将顶层柱的形心线作为整个柱子的轴线,但是必须注 意,在框架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分析中,各层梁的计算跨度及线刚度仍应按 在框架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分析中, 实际情况取;另外,尚应考虑上、下层柱轴线不重合, 实际情况取;另外,尚应考虑上、下层柱轴线不重合,由上层柱传来的轴 力在变截面处所产生的力矩。此力矩应视为外荷载, 力在变截面处所产生的力矩。此力矩应视为外荷载,与其他竖向荷载一起 进行框架内力分析。 进行框架内力分析。
位 置 边 简 图 柱 中 柱
K
K= i2 + i4 2ic
i2 ic i2 ic
Hale Waihona Puke 简图KK = i1 + i2 + i3 + i4 2ic
i1 + i2 ic i1 + i2 ic
αc
αc =
K 2+ K
一般层

固接
K =
K =
αc =
0.5 + K 2+K 0.5K 1 + 2K

铰接
K =
K =
13
竖向荷载作用下分层计算示意图
14
分层法计算要点 (1)将多层框架沿高度分成若干单层无侧移的敞口框架, )将多层框架沿高度分成若干单层无侧移的敞口框架, 每个敞口框架包括本层梁和与之相连的上、下层柱。 每个敞口框架包括本层梁和与之相连的上、下层柱。梁上作用 的荷载、各层柱高及梁跨度均与原结构相同。 的荷载、各层柱高及梁跨度均与原结构相同。 (2)除底层柱的下端外,其他各柱的柱端应为弹性约束。 )除底层柱的下端外,其他各柱的柱端应为弹性约束。 为便于计算,均将其处理为固定端。 为便于计算,均将其处理为固定端。这样将使柱的弯曲变形有 所减小,为消除这种影响, 所减小,为消除这种影响,可把除底层柱以外的其他各层柱的 线刚度乘以修正系数0.9。 线刚度乘以修正系数 。
αc =
23
柱高不等及有夹层的柱
不等高柱
夹层柱
24
柱的反弯点高度yh
反弯点高度示意图
框架各柱的反弯点高度比y可用下式表示: 框架各柱的反弯点高度比 可用下式表示: 可用下式表示 y = yn + y1 + y2 + y3 式中: 表示标准反弯点高度比; 式中:yn表示标准反弯点高度比; y1表示上、下层横梁线刚度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 表示上、下层横梁线刚度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 y2、y3表示上、下层层高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 表示上、下层层高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
4
框架结构房屋是空间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房屋是空间结构体系,一般应按三维空 间结构进行分析。但对于平面布置较规则的框架结构 间结构进行分析。 房屋,为了简化计算, 房屋,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将实际的空间结构简化为 若干个横向或纵向平面框架进行分析, 若干个横向或纵向平面框架进行分析,每榀平面框 架为一计算单元。 架为一计算单元。 为简化计算,可假定: 为简化计算,可假定: 1、每榀框架结构仅在其自身平面内提供抗侧移刚 度,平面外的抗侧移刚度忽略不计; 平面外的抗侧移刚度忽略不计; 平面楼盖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 2、平面楼盖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 3、框架结构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材料均处于线弹性 阶段。 阶段。
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系 沈汝伟
1
第 5 章 框架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
2
根据使用要求,经济等指标 结构布置:柱网布置,梁布置 梁、柱选型(初估) 计算单元选取 计算简图选取及荷载计算 竖向荷载下的分层计算 水平荷载下的内力和变形计算 荷载效应组合 承载力设计 构造处理
手算)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程序 (手算)
12
在进行框架的内力和位移计算时,现浇楼板、上有现 浇叠合层的预制楼板和楼板虽无现浇叠合层但为拉开 预制板板缝且有配筋的装配整体叠合梁,均可考虑梁 的翼缘作用。增大梁的惯性矩。此时框架梁的惯性矩 可按下表取值。
梁部位 楼板 装配整体 现浇楼板
边框架梁 I=1.2I0 I=1.5I0
中框架梁 I=1.5I0 I=2.0I0
2 D值法
( 1)层间剪力在各柱间的分配 )
Vij = Dij
s
Vi
∑ Dij
j =1
该式即为层间剪力Vi在各柱间的分配公式, 该式即为层间剪力 在各柱间的分配公式,它适用于整个框架结构 在各柱间的分配公式 同层各柱之间的剪力分配。可见, 同层各柱之间的剪力分配。可见,每根柱分配到的剪力值与其侧向刚度 成比例。 成比例。
18
框架第2层脱离体图 框架第 层脱离体图
(2)框架柱的侧向刚度 )框架柱的侧向刚度——D值:一般规则框架中的柱 值
D= V = 12i 12ic K ⋅ c = αc 2 + K h2 h2
δ
αc =
K 2+ K
19
框架柱侧向刚度计算公式
20
称为柱的侧向刚度修正系数, α c 称为柱的侧向刚度修正系数,它反映了节点转动降低了 柱的侧向刚度,而节点转动的大小则取决于梁对节点转动的约束 柱的侧向刚度, 程度。 这表明梁线刚度越大, 程度。 → ∞ , → 1 这表明梁线刚度越大,对节点的约束能力 αc K 越强,节点转动越小,柱的侧向刚度越大。 越强,节点转动越小,柱的侧向刚度越大。 现讨论底层柱的D值 现讨论底层柱的 值。
17
5.2.2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的近似计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可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可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常 用的近似算法有迭代法、反弯点法、 值法和门架法等 值法和门架法等。 用的近似算法有迭代法、反弯点法、D值法和门架法等。
1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受力及变形特点
15
(3)用无侧移框架的计算方法(如弯矩分配法)计算各敞口框架的杆 )用无侧移框架的计算方法(如弯矩分配法) 端弯矩,由此所得的梁端弯矩即为其最后的弯矩值;因每一柱属于上、 端弯矩,由此所得的梁端弯矩即为其最后的弯矩值;因每一柱属于上、下 两层,所以每一柱端的最终弯矩值需将上、下层计算所得的弯矩值相加。 两层,所以每一柱端的最终弯矩值需将上、下层计算所得的弯矩值相加。 在上、下层柱端弯矩值相加后,将引起新的节点不平衡弯矩, 在上、下层柱端弯矩值相加后,将引起新的节点不平衡弯矩,如欲进一步 修正,可对这些不平衡弯矩再作一次弯矩分配。 修正,可对这些不平衡弯矩再作一次弯矩分配。
(4)在杆端弯矩求出后,可用静力平衡条件计算梁端剪力及梁跨中弯 )在杆端弯矩求出后, 矩;由逐层叠加柱上的竖向荷载(包括节点集中力、柱自重等)和与之相 由逐层叠加柱上的竖向荷载(包括节点集中力、柱自重等) 连的梁端剪力,即得柱的轴力。 连的梁端剪力,即得柱的轴力。
16
弯矩二次分配法 具体计算步骤: 具体计算步骤: (1)根据各杆件的线刚度计算各节点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并计算竖 )根据各杆件的线刚度计算各节点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 向荷载作用下各跨梁的固端弯矩。 向荷载作用下各跨梁的固端弯矩。 (2)计算框架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并对所有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同时 )计算框架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 进行第一次分配(其间不进行弯矩传递)。 进行第一次分配(其间不进行弯矩传递)。 (3)将所有杆端的分配弯矩同时向其远端传递(对于刚接框架,传递 )将所有杆端的分配弯矩同时向其远端传递(对于刚接框架, 系数均取1/2)。 系数均取 )。 (4)将各节点因传递弯矩而产生的新的不平衡弯矩进行第二次分配, )将各节点因传递弯矩而产生的新的不平衡弯矩进行第二次分配, 使各节点处于平衡状态。 至此,整个弯矩分配和传递过程即告结束。 使各节点处于平衡状态。 至此,整个弯矩分配和传递过程即告结束。 (5)将各杆端的固端弯矩、分配弯矩和传递弯矩叠加,即得各杆端弯 )将各杆端的固端弯矩、分配弯矩和传递弯矩叠加, 矩。
如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各敞口框架的杆端弯矩,在计算每个节点周围各 如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各敞口框架的杆端弯矩, 杆件的弯矩分配系数时,应采用修正后的柱线刚度计算; 杆件的弯矩分配系数时,应采用修正后的柱线刚度计算;并且底层柱和各 层梁的传递系数均取1/2,其他各层柱的传递系数改用 。 层梁的传递系数均取 ,其他各层柱的传递系数改用1/3。
5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计算单元
框架结构的计算单元及计算模型
6
框架结构的承重方案
7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8
在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中, 在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中,梁、柱用其轴线表示,梁与柱之间的连接用 柱用其轴线表示, 节点表示,梁或柱的长度用节点间的距离表示,由图可见, 节点表示,梁或柱的长度用节点间的距离表示,由图可见,框架柱轴线之间 的距离即为框架梁的计算跨度; 的距离即为框架梁的计算跨度;框架柱的计算高度应为各横梁形心轴线间的 距离,当各层梁截面尺寸相同时,除底层外,柱的计算高度即为各层层高。 距离,当各层梁截面尺寸相同时,除底层外,柱的计算高度即为各层层高。 对于梁、 对于梁、柱、板均为现浇的情况,梁截面的形心线可近似取至板底。对于底 板均为现浇的情况,梁截面的形心线可近似取至板底。 层柱的下端,一般取至基础顶面;当设有整体刚度很大的地下室; 层柱的下端,一般取至基础顶面;当设有整体刚度很大的地下室;且地下室 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时, 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 倍时,可取至地下 倍时 室结构的顶板处。 室结构的顶板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