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联网识别技术-物联网识别技术及应用(第2版)-甘早斌-清华大学出版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的自动识别计算机管理系统包括自动识别系统 (Automation Identification System,AIDS)、应用接口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简称API)或中间 件(Middleware )、应用软件(Application Software)系统。
自动识别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准确性பைடு நூலகம்—自动数据采集,彻底消除人为错误; 高效性——信息交换实时进行; 兼容性——自动识别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可与信息管理系
统无缝联结。
1.4.1 磁卡(条)技术
磁卡是一种磁记录介质卡片。它由高强度、耐高温的塑料 或纸质涂覆塑料制成,能防潮、耐磨且有一定的柔韧性, 携带方便、使用较为稳定可靠。通常,磁卡的一面印刷有 说明提示性信息,如插卡方向;另一面则有磁层或磁条, 具有2-3个磁道以记录有关信息数据。
2009年8月温总理“感知中国”的讲话把我国物联网领域的 研究和应用开发推向了高潮,无锡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 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多所大学在无锡建 立了物联网研究院。
1.2 物联网基本概念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目标是将所有物体联 系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络。
物联网识别技术是对连接到物联网中的物体进行编码、定 位、识别与跟踪了一门技术,它主要包括:磁识别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图象识别技术、光学字符识别技术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条码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位置识别技术等。
1.4 传统自动识别技术
2、国家传感网标准工作组定义的物联网就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 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 网络设施实现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 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
3、 国际电信联盟( ITU) 发布的ITU 互联网报告,对物联网做了如 下定义: 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 装置、红外感应 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 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 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1.3 物联网识别技术
为了让物联网中的“物”能够“ 开口说话”,该“物”必须要满 足以下9个条件:
(1) 要有相应的接收器 (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 (3) 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 (4) 要有中央处理器 (5) 要有操作系统 (6) 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 (7) 要有数据发送器 (8) 遵循物联网的各种协议 (9) 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磁卡技术是以液体磁性材料或磁条为信息载体,将液体磁 性材料涂覆在卡片上(如存折)或将宽约6-14mm的磁条 压贴在卡片上(如常见的银联卡)。磁条卡是一种磁记录 介质卡片,磁条卡根据其矫顽磁力可分为:低亢磁条卡和 高密磁条卡.
由于磁卡的信息读写相对简单容易,使用方便,成本低, 从而较早地获得了发展,并进入了多个应用领域,如金融、 财务、邮电、通信、交通、旅游、医疗、教育、宾馆等。
第一章 物联网识别技术
1.1 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1991年Kevin Ashton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也曾提及物联网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 网》报告中提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 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可以通过一些关键技术(包括通信技 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传感器技术、机器人技术、嵌入式技术和纳米技术等), 用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世界万物都可以上网。
自动识别技术是将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 重要方法和手段,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 综合性科学技术。
它是一个包括磁条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 术、图像识别技术、光学字符识别技术、条码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位置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集计算 机、光、机电、通信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学科。
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描绘了物 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欧盟政府要加强对物联网的管 理,促进物联网的发展。
2009年美国政府出台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复苏和再投 资法》,鼓励物联网发展的政策主要体现在推动能源、宽 带通信与医疗三大领域实施物联网应用。
2009年2月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在2009 IBM论 坛上发布了”智慧地球“发展策略;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多次 表示物联网将会是中国移动未来的发展重点。
有两层含义:
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 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 交换和通信。
几种典型的定义如下:
1、物联网最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和条码等信息传感 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功能的网络。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感知层被认为是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五 官的作用相似。主要任务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信息包括物 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括各类物理量、标识、音 频、视频数据。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涉及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 RFID标签和读写器、传感器、多媒体信息采集、实时定位、传 感器网络等技术。
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和大脑信息传递和处理。网络层包 括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网络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 处理中心等。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类 似于人体结构中的神经中枢和大脑。
应用层是物联网的”社会分工”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广泛智能 化。应用层是物联网与行业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与行业需求 结合,实现行业智能化,这类似于人的社会分工,最终构成人 类社会。